切换到宽版
  • 2297阅读
  • 6回复

[同名]大山区的乡镇同名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10-24

全国有两千多个县,以前也有不同省份的县同名的情况。如陕西安康有石泉县,始设于西魏;四川有北川羌族自治县,自唐初至一九一四年也一直叫石泉县。类似的例子还相当多。县名是中央政府确认的,想来出现县同名的情况并不是中央政府的疏忽,是有原因的。网上有一篇题为《府县同名而不同治》的文章说,隋朝因系三国统一,虽州郡名不重名,县名则只做到了同郡不重名。唐代则加重这一混乱,开始出现州重名的现象。在唐朝接近灭亡之时京畿道和剑南道各有一个乾州。宋代县重名的现象仍未解决,仅能保证同路的县不重名。
手头有一份全国地名索引,资料并不全面,但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名重名情况非常常见,如叫龙门的地方就有二十二个,其中四川、福建各有三个。没有一一确认,想来大多数都是乡镇名。网上搜索,浙江天台、浙江台州、山东日照、河南信阳、江苏连云港、四川邛崃、贵州平坝、山西长治、陕西宝鸡、陕西汉中、湖北红安、安徽池州十三个地方都有天台山,有几处还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或佛道名山。我去过湖北红安的天台山,据说因峰顶似台,势若接天而得名。峰顶似台势若接天的名山在全国都不少见,取同样的名字就不稀奇了。山区很多地方在山川形势、地貌、物产等方面相似者甚多,取同样的地名想来也是正常。比如很多地方都有叫两河口的,想来就是当地有两条河交汇。湖北秭归和陕西西乡都有两河口。还有叫两河、双河、双河口、两岔河、三岔河的,情况殆皆类似。叫马鞍或者马鞍山的,大概是当地有山形似马鞍。陕西安康的石泉县,甘肃陇南的康县,我此次经过的四川盐亭县以及湖南花垣县都有乡镇叫两河。叫柳林的,大约就是当地多柳树,陕西就有四个柳林镇,湖北竹山、随州各一个,我这次经过的四川巴中也有个柳林镇。
几年来行走中西部山区,发现乡镇重名的情况相当常见,甚至相邻或者相距不远的两个县都会有乡镇同名。临近县份乡镇同名的现象在平原地区很少见,山区尤其是大山区常见,想来是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缺乏交流造成的。
同是大巴山地区,四川巴中南江县和重庆城口县乡镇都有桃园(前者叫桃园镇,后者叫桃园乡,二〇〇四年并入蓼子乡)。安康的旬阳县和郧县中间只隔着一个郧西县,都有个桂花乡。房县、石泉皆有中坝。郧西、镇巴皆有观音。郧西、汉阴皆有涧池。宁强县有庙坝乡,和宁强县接壤的南郑县也有庙坝乡,已撤销。丹江口有蒿坪,紫阳县也有蒿坪。尤其是茅坪,叫茅坪的地方很多,最著名的大概是湖北秭归县县城,镇下边就是三峡大坝。在陕西,秦岭南坡汉中洋县有茅坪镇。安康的白河县、镇安县也都有茅坪镇。而查一九九八年版的湖北省地图册,和白河、镇安相邻的湖北十堰郧西县也有个茅坪,当时当是乡的建制。再者郧西所属的十堰市张湾区,有个集镇也叫茅坪。郧西有土门镇,而十堰张湾区汉江街道也有个土门,看地图是个集镇。十堰市区是从郧县分出来的,十堰茅箭区有个白浪街道,原来是个镇;而郧县最北边靠近河南、陕西也有个很出名的“鸡鸣三省”的白浪镇。这两个白浪简直就是一个县里的。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1-03
这种根据山川形势、地貌命名的乡镇,我们盐亭很多了:两河镇,两岔河乡(以前叫双河),三岔场(以前的乡,并入富驿镇),三河场(以前的乡,并入高登镇)。
其它根据地势抽象化的乡镇地名:五龙、九龙(榉溪)、双龙(宗海)、八角、三元、大坪、黑坪。
还有玉龙、龙泉虽不是地势,但重名的应该不少吧。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1-03
诸暨3个不同的地方出现过青山乡,间隔不超过10年
市府作为市区行政;道署作为地区机构。绍兴县区并为市,宁波六区设市,舟山区上设市,会稽道署辖原三地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01-15
国家硬性规定全国县以上不重名,所以重名县基本上消失了(市辖区不算,另外以前及现在还有一些市县同名现象,但两者级别不一样,同级而又同名的市县只剩几对,但单就XX县或XX市而言则完全没有重名的)。
但乡以下则太多了,即便同一个县之内,同名的村都不少。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1-15
而且,乡镇村同名不限于山区,平原地区同样常见。
有些同名地方挨得太近,又属于同一县甚至同一乡,则冠以“上”“下”“前”“后”“大”“小”等以示区别。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01-16
乐山大市就有两个杨村乡,一个在峨边,一个在沐川。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01-16
如果按照1955年小乡制时期来数,估计浙东地区叫‘大岙乡’的地方,也有不少。现在永嘉县还有大岙乡,宁波鄞县已经并入横溪镇,舟山岱山也出现过。
这个名字,今天作为自然村落名,仍大量存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