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61阅读
  • 0回复

[道路名]合肥有段长江路过去曾叫中山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9-30
1945年,搬迁到合肥不久的旧的安徽省政府在报纸上颁布了一条告示,为纪念抗战胜利,把合肥城里的3条道路分别更名为中山路、中正路(东街-宿州路至徽州路、中街-徽州路至金寨路、西街-金寨路以西)和映典路(今宿州路中段)。其中,中山路就是在前大街的基础上改建的。
曾经是合肥最长的路
提起前大街,老合肥没有不知道的。但它在1945年至1949年之间改叫过中山路,知道的人并不多。
我多次在老合肥中间打听,有的表示不知情,有的说听说过,但记不清是哪条路了。的确,过去传媒不像今天这样发达,政府发布的资讯难以有效地传达到市民中间,何况过去合肥城里的文盲占了一大半,能够看报纸的只是少数人;其次,旧的安徽省政府在合肥待的时间并不长,那时解放战争打得正酣,形式向有利于共产党的方向迅速扭转,1948年,安徽省政府重新迁往安庆,留守的合肥县衙大员们都在为自己的出路担忧,哪里有工夫操心一条路的更名;再者,前大街已经存在好几百年了,老百姓叫顺溜了嘴,事实上,道路改名以后,庐州城里的老百姓仍然习惯称呼它为前大街。
不过,中山路和前大街还是有点区别的。过去前大街主要指的是今天的长江路与宿州路交口处至三孝口之间这一段,中山路却是自小东门开始一直到环城西路止,当时在合肥城里是最长的一条路了。
老文史工作者熊态老人详细地考察了中山路的构成,指出所谓中山路就是把过去的小东门街、前大街以及西大街合为一条路。不过重新命名的中山路与过去没有什么改观,道路还是那么狭窄,路面还是那么破旧。据老合肥们回忆,中山路大多数路段为赭色石子路面,落水桥以东还是土路,东边自三牌楼(实际过去叫四牌楼,而现在的四牌楼过去叫范巷口)开始,西边自金巷开始都是弧形的道路,今天我们看到的笔直的马路是1954年的时候裁弯取直的。


街心有块镇火石
蔡传俭先生1934年出生于前大街旁的一条小巷子里,见证了中山路的风风雨雨。那时的中山路虽然叫马路,但只有五六米宽,小时候他们经常看到路两边的街坊晾晒衣被,把一根竹竿往对面人家的屋瓦上一搭,或者干脆两边拴上一根绳子,行人就在飘扬的“万国旗”下穿来穿去。
国民党的安徽省政府迁到合肥以后,中山路上开始有了汽车的身影。不过,当两辆汽车迎面开来的时候就好玩了,其中一辆车要找个稍微宽一点的地段停下,“礼让”另一辆汽车错车,然后才能够通过。
老合肥江欣问我:“听说过镇火石吗?”我摇摇头。他神秘地告诉我,过去中山路与横街交汇点有一块紫红色的大石头,约一米见方。当时路中间铺的是青石条,天长日久,都被独轮车压出一道深深的轴痕,但惟独那块看起来十分粗糙的大石头却一点痕迹都没有。
老辈人传说,那是一块镇火石,千万不能移动,否则就会发生火灾。所以即使在合肥解放前夕,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军队将中山路上的青石条悉数起出去修建碉堡时,也不敢触动那块大石头。我问江欣老人,后来那块石头哪去了?他说1954年拓宽这条路的时候,那块石头仍然没有搬走,被深深地埋在了地底下。
还是土布行一条街
尽管中山路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既狭窄又破旧,但在当年那可是合肥著名的3条繁华街道之一。尤其是抗战胜利后旧的安徽省政府和国民党省党部搬迁到合肥时,办公地址就在中山路上,那里自然要热闹一些。
江欣老人回忆说,那时候合肥汽车主要是这些大的衙门机关使用,只有几辆轿车,更多的还是美式吉普。而一般有钱人家选择的都是黄包车,也有乘轿子的。除此以外还有马车和驴子拉的车。
中山路从老的“张顺兴号”到井梧巷那一段最繁华,过去是买卖人聚集的地方,路两边开了许多店铺,著名的除了糕点铺,还有猪肉铺、药店等。记得有一家“沙保和药店”,是一位回族人开的,做生意很讲究,在庐州城里很有名气。当年那里是回族人聚集的地方,有白、米、陶、沙4大姓。

不过,中山路上著名的买卖还要数土布行,鼎盛时期,一溜排十几间铺面,做了半个庐州城的土布生意。
过去合肥普通老百姓多穿着中式对襟短褂,也有穿大褂的,质地就是手工纺织的土布。当然,有钱人家还是穿丝绸、锦缎,但他们不会在土布行买衣料,他们买香云纱、麻纱混纺之类的都奔鼓楼街了,有的还托人从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带。但一般人家可没有那么多钱讲究,他们逢年过节或赶上大喜的日子,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到土布行一条街逛逛,扯上几尺同样也是手工染的土布,拿回家自己裁剪、自己缝纫,那穿在身上也透着精气神,感觉一点也不比绫罗绸缎差。
手记
其实,我们国家城市道路得到根本性的改观,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就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西门那一带还有不少的草房,印象中路北边还比马路低不少,去旁边的巷子还要下几级台阶。
看到一份资料,说是上世纪30年代初期时,那时还叫前大街,道路最窄的地方只有3米左右;而解放初期,中山路平均也才5米左右。据说1947年的时候,因为道路狭窄还出过一档子事,警察局的一辆警车因为赶着公务,速度稍微快了一些,哪知迎面来了一辆自行车,赶忙一打方向盘,却一头撞进一家理发店。这件事在合肥引起了很大反响,报纸以《吉普车剃头,理发店遭殃》为题大肆渲染,社会人士普遍呼吁,要合肥县政府“拓宽街道,以壮观瞻,以利商旅!”但一直到合肥解放,中山路也没有丝毫改变,倒是因为连连内战,道路反而被严重破坏,一直到1954年,合肥市政府才下决心拓宽改造这条道路。
我在听江欣老人讲镇火石的故事时,被那个动听的故事吸引了。但故事就是故事,那块镇火石其实就是一块地质学上称为火成岩的石头,它也镇不了火神。直接证据就是1933年的时候,那附近就发生过一场大火。当时是一家商铺起火,大火烧红了半边天。由于街道狭窄,风从巷口一路猛吹,从街道两边的商铺跳跃着烧,一直烧了半条街,还殃及到商铺后面的居民住房。那场大火使许多合肥居民流离失所,生活几乎陷于绝境。


[ 此帖被南京人在2010-09-30 20:16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