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汉中目前是国家和省内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地,水资源的富集却是以多山、耕地少、人口密度小为前提的,如果汉中达到西安或者北京的城市规模,汉中同样会发生“水荒”。
随着省内南水北调的社会深入推进,以及“双百”城市的发展,水资源富集的汉中,目前面临着工程性缺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导致部分工农业用水的不足;而山区局部雨季水患连年发生因水引发的地质灾害频仍;汉江径流的减少导致河道自净能力下降,城市的河流景观的退化。
目前国家加大水利设施投资,陕西省内积极实施引汉济渭、 东庄水库、引红济石、渭河治理等巨型水利工程,汉中作为全国和全省的“水囊”,应该将汉中的“水”资源,放在全国水资源综合调配的大背景下考察。
而目前汉中面临水资源的困境,水利建设重大项目却乏善可陈。笔者近来闲暇之余研究汉中河流以及水资源分配状况,受到我们南水北调工程和汉江、嘉陵江袭夺现象的启发,提出“引嘉济汉”这一思路,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汉中境内最大的汉江,出境处年径流平均98亿立方米,因为汉江及其支流的流量偏小,最大的褒河、湑水年径流也仅仅十多亿立方,仅相当渭河支流泾河平均径流的一半,目前汉江干流在汉中断面的多年平均径流仅32亿立方米(广元的嘉陵江和安康段的汉江径流多达200亿立方),这只占汉江总径流565亿的5.6%。
以上都缘于近百万人口的城市,距离河源如此之近,全国乃是世界所罕见;作为供给关中城市的生活水源,取水口在主城区下游仅几十公里,距离河源一百来公里,也是全国仅见!综合因素造成了汉中境内汉江干流的水资源的生态型、卫生型“饥渴”。
如果按照六七十年代汉江能通航来估算,目前汉江流量不到当时的一半,已经低于河道正常的生态基流了,目前汉江河渠化、水坑化非常严重,河道千疮百孔,从目前处处裸露的河床可见一斑。目前干旱年份的汉江只有10多亿的流量,纳污能力与汉江沿线未来的城镇总体规模极不相称,河流的自净能力和河道景观日益退化。
随着工农业和人口的扩张,支流的中小水库的建成;随着未来引汉济渭以及多条支流截流,未来汉中断面的平均年径流将会不足20亿立方米,届时汉江除了夏季雨季洪水期,其余半年时间汉江将断流,将会沦为今天第二条渭河(目前渭河潼关年径流保证在24亿立方以上),情况丝毫不容乐观。届时黄金峡水库的水质将无法保证,受水地区的关中为了保证出境的Ⅱ类水质,势必对汉中在人口、工业、农业的用水指标做出最苛刻的限制,牺牲汉中经济社会的发展。
而现在国家进行的“引江济汉”正在实施、“引江补汉”的工程正在调研中,但都对汉中段的生态用水无丝毫补充。而对最重要的水源区的汉中,国家和省内“竭泽而渔”的做法不合理的。
面临水危机,陕西省尽一切可能利用汉江及其上游支流,补充渭河和地下径流,汉中将面临更严峻的调水考验,汉江也必须通过其他渠道补充水源,达到国际上通行的50%的流量的生态基流。作为拥有两条长江一级支流的汉中,嘉陵江却是不可多得的供水来源,其单位面积的产水能力在陕西各水系中居第一位,远超过汉江。
而汉初以前嘉陵江原本从阳平关附近,沿着支流黑河进入代家坝、大安入汉江正源——漾水的,公元前186年地震山崩阻塞河道,从而导致阳平关的水流进入今天的嘉陵江,所以不管从河床发育、高程上完全有可能,也有理由从嘉陵江沿着此前故道,调水自流进入汉江。时隔2200年后的当代,西汉水再次成为汉水之源,汉中成为名副其实的“汉中”。
根据多年水文资料,嘉陵江上游流域径流深约600毫米,在汉中出川断面径流约57亿立方,阳平关段近50亿立方米,此地年平均调水25亿立方进入汉江,以冲刷河床、恢复河道生态,还可以充裕引汉济渭水量和水质。嘉陵江从阳平关至广元近100公里,期间为阳平关、燕子砭、大滩等小微城镇,沿途群众生活、航运影响甚微,还可以大大减轻洪水威胁。
具体方案是在阳平关附近上游建设大坝,利用东岸的黑河和响水河道,在代家坝建设渠首闸门,通过大安和烈金坝之间疏浚和新建引水渠、涵洞约5公里进入漾水,全部采取自流的方式最终进入汉江。从全国调水规划来看,无论是国家三条南水北调还是省内调水,引嘉济汉都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实现对渭河、黄河下游最有效的补充,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国家当前应该加快推进的项目。其中有高、中、低坝三个方案可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