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名由来考
唐大历4年(769年),汀州刺史陈剑上书皇帝,分出当时龙岩县所辖的湖雷下堡(今永定县的下湖雷)置场,叫上杭场,以理铁税。南唐保大13年(955年)徙上杭场于秇梓堡(今永定县高陂北山),至宋淳化5年(994年)升上杭场为上杭县,隶福建路,属汀州。
清康熙、乾隆、同治年间编纂的四部《上杭县志》的建置沿革均称:“邑名上杭团旧场而言,形如木簰(大筏)之浮水上也,亦称杭川。”
1980年12月,上杭县地名办公室编印的《上杭县志地名录》称:“‘上杭’一名以公元769年成立上杭场‘以理铁税’始使用。今上杭县属汀江两岸,当时属长汀县管辖,长汀县治设今上杭县北约5公里处的长汀村(因设过州治又称旧州,可能是今上杭城郊的九洲村),故上杭两字属外来的古地名,出自何处,史料上无可考证。但又有一说:上杭是个居民点,如像一个个木筏,沿溪向上航行,改‘航’为‘杭’而得名上杭。如果此说可靠,‘上杭’二字应是源于黄潭河流域或是湖雷河流域。”
一种说法是,唐大历四年刈龙岩湖雷下堡置场,因其地形象木排浮在水面上,寓“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诗经·卫风·河广》)之义,称上杭场,隶汀州。宋淳化五年升场为上杭县。
另一种观点认为,引《诗经》句“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取“杭”字为县名的说法不妥。理由是:上杭场治最早在永定湖雷,当时已有上杭之名,故县名与今县城无关,取诗经句作县名,系确定县治之后,文人学士引经据典,附会上去的。上杭县名,应从湖雷的地理环境去考察。(湖雷所在的)永定河发源于高陂,经坎市、湖雷、永定城关、洪山而与汀江汇流。汇流后汀江汇入狭谷地段,滩险、流急、船舶难于通行。汀江航运以此为界,分上下两段。湖雷在此上段的支流位置。“杭”字的字典释义有“渡”与“方舟”的意思,以上段河段行船之意,故称“上杭”。又“杭”即“硿”(hāng),即一段两旁高山、中间低谷的地理形势,而湖雷正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