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718阅读
  • 9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57):池州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1-31
  贵池冲,繁。倚。西南:大雄山。东:碧山,滨湖。南:大棕。西:乌石。大江自东流缘界迳县北至吉阳河,北折至大通河,入铜陵。西:贵池水,一名池口河,北达大江,古称?贵口。大通河东北与铜陵界。梅根河自青阳入,至县东斗龙山,沿五埠河口,合双河,北注大江。一名梅根港,又曰钱溪,为历代铸钱之所。东北:清溪河,源出洘溪者为上清溪,出南太仆山者为下清溪,俱东北入江。西南:秋浦。西北:池口镇。黄龙矶废巡司一。殷家汇汛一。池口驿一。李阳河镇巡司一。碧湖村县丞一。

青阳冲,难。府东八十里。北:青山。西南:九华,原名九子山,梅根水出,流入贵池。大江迳县北百里,滨江有镇曰大通,盐茶所集。西:五溪俱出九华山,合流北汇为大通河。临城河亦西流会于大通河。南:博山河、三溪河、七溪河,均下流入石埭。东南:陵阳镇有废司。五溪汛。一驿:青阳。

铜陵冲,繁。府东北百二十里。东:铜井、杏山。北:鹊头山,古名鹊头戍。西:云门。南:伏牛、石耳。西南:大江自贵池入,合大通河。大通河别派汇县南之车桥湖,至大通镇入江。北:天门水,出天门山,由县东北至荻港达江,为境内众水合流入江之口,汇而为河,县东湖城所出之顺安河来合焉。西接凤心徬,北接黄浒。凤心徬河会东湖、西湖水达荻港。黄浒河东北自南陵入,西流合荻港。栖凤湖在县东南,源出仪凤岭,下流通凤心徬。西南和悦州,一名荷叶洲,汛一。并有大通营水师驻此。池太分防同知一。大通镇巡检一。驿一:铜陵。

石埭疲,难。府东南百六十里。西:城子、雨台。南:盖山、慈云。北:陵阳。池口河源出栎山,西流,经龙须河,会苍隼潭,为秋浦,贡溪水西来入之。西:管溪,源亦出栎山,至管口入石埭乡,与大洪岭水合。西南:鸿陵溪,西北流,合舒溪,自太平西北流入县西舒泉乡,合县南之佘溪、前溪,县北县西之后溪、岳溪,西南之船溪,东入太平。县西有巨石三,横亘溪中,曰头埭、中埭、下埭,县名以此。有汛一。驿一:石埭。


建德简。府西南百八十里。治白象山麓。南:玉峰、南丰。西南:梅山。东南:艮木岭,黄湓河出焉,东流入贵池。前河出东南石门岭,汇为官池。后河出石门别岭,亦名石门溪,一曰南河,流至双河口,与贵池西溪水合,入东流。南:龙口河,县南迤入江西饶州府之独山湖。南:永丰镇。有汛一。巡司一。

东流冲,疲。府西百八十里。南:马当山,横枕江流,险。安庆、宿松、江西之彭泽,皆以此山为界。西南:大江,自马当东北流,迳香口、青阳诸镇,至黄湓河入贵池。城西江口河、南东流河、香口河,下流皆入江。南黄金、白洋二湖,东大清湖,亦皆入江。黄石矶,东北滨江。香河镇,明置巡司,今移驻青阳镇。张家镇旧有河泊所,雁汊镇昔有巡司,今皆裁废。有汛。驿一:东流。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3:56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2-01
池州是早在约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修养生息、辛勤耕作。
  1977年和1983年先后在贵池灌口乡古石城旧址和里山乡红旗村出 土了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有兵器、钱范、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这些青铜器玲珑别致,铸造精美,具有长江流域的独特风格,说明当时这里的人民已经掌握了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秦汉时期,这里的冶铁、造船、铸造等手工业比较发达。古石城是当时江南经济较为繁荣的城镇之一,同时也是水陆交通要道,地势险峻,是历代屯兵之地
  永泰元年(765),唐王朝为了政治、军事的需要,复置池州,移治于今池州城,以便“扼控大江”。开成、会昌年间(836--841),池州刺史在城东南湖中筑翠微堤,开始了城内的建设。明正统十年(1440),知府何绍正费银33000两,修筑府城(旧府址在元伯颜下江南时毁于兵火)。新城将近10里,开有6门,其中九华门楼3层,高6级,宏伟壮观。后来知府陆岗、钱槚相继建造百牙塔、清溪塔。双塔凌云对峙,仿佛府城卫士,城墙巍然屹立,犹如天然屏障。新府城充分反映唐代以后,池州经济继续向前发展,茶、麻、桑等作为传统经济作物,不断发挥其优势,手工业产品也逐渐崭露头角,池州白麻纸在唐代被列为土产贡品。宋时,这里了当时经济的繁荣,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唐代以后,池州经济继续向前发展,茶、麻、桑等作为传统经济作物,不断发挥其优势,手工业产品也逐渐崭露头角,池州白麻纸在唐代被列为土产贡品。宋时,这里生产的纸质量较高,《东坡志林》上将“池纸”与“宣墨”并称。印刷业也很发达,刻有《昭明文选》、《朱子语录》等。近年在山西祁县发现南宋绍兴二年(1229)池州所刻朱寂《昌黎先生集考据》,印刷精美,为名贵善本。清代,建德县盛产绿茶,名曰“朱兰茶”,又名“千两茶”,享有盛名。清光绪元年(1875)。歙县人余干臣在尧渡街创办“红茶庄”,试制功夫红茶获得成功。数年后,余干臣将其经商中心移至祁门,故名曰“祁红”,饮誉海内外。民国年间,今东至县徐村竹编工艺品制作精美,曾作为中国民间工艺品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览,为祖函赢得了荣誉。
  池州人民不仅勤于耕作,而且敢于斗争。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为了保家卫国,他们同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
  南宋末年,池州是抗元重地,池州知州赵昂发,为抗击元朝伯颜大军,率领军民,奋力守城,城破之后,全家自尽,后人为其立祠。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池州人民拥护太平军,与之协同作战,屡次击败清军,太平军曾在池州建立农民政权。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贵(池)秋(浦)东(流)地区,发生了三次农民武装暴动:  
1932年9-10月间,中共秋浦县委在贵秋边区发动和组织农民暴动,由于泄露机密而未成功。
1935年1月,中共贵秋东中心县委以贵池郑家村为中心,领导农民武装暴动,历时9天, 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而失败。
  同年9月,中共江南特委以高山为中心地带,领导了贵秋东地区的第三次农民暴动。江南特委在红军独立团的有力配合下,从7月开始,举办培训班,培训党的干部、积极分子和妇女干部,召开干部会、代表会和群众大会,宣传和发动群众,组织暴动队伍。中秋节这天,秋浦北山欧村2000多农民群众,携带土枪、刀、矛、叉、棍等武器,进行示威游行,附近地区农民群众纷纷响应。一天之内,以高山为中心,东起贵池狮茅岭,西至东流白水张家,南起秋浦鸡头岭,北达贵池鸡公岗的广阔地区,5万暴动群众,没收土豪劣绅财产,捕捉顽固分子,处决罪大恶极的反动地主。贵秋东地区的国民党政权和地主武装被摧毁。暴动胜利后,成立了江南特区苏维埃政府及特区总工会、妇女会、青年团、互救会,领导人民巩固胜利成果。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池州人民为赶走侵略者,打倒反动派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战,涌现出许多思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业绩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1949年4月,池州全境解放,人民当家作主,池州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2-01
贵池区在汉时曾称石城县,历史上不少朝代在此设过州、府、郡、路治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是池州专署所在地。具体沿革变迁如下:
  春秋时期:属吴。
  战国时期:越灭吴,楚灭越,属楚之江东郡。
  秦: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二十五年平定江南。二十六年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属鄣郡。
  西汉:汉初至元始二年(公元2年)间建石城县(今殷汇镇灌口)。属扬州之丹阳郡。
  东汉:属扬州之丹阳郡。
  南朝:石城属南陵郡。梁大同年间,侨立南太原郡于石城县地,不久即废。
  陈:天嘉元年(560年),改南陵郡为北江州,石城属北江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石城县入南陵,十九年复析南陵西五乡并石城故地置秋浦县。以县城临秋浦水得名,治所石城,属宣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池州,秋浦县属池州,贞观元年池州废,县还隶宣州。永泰元年(765年)复置池州,秋浦县属池州,县治随州治迁至今贵池区,至唐代中叶,秋浦县属秋浦郡,晚唐属池阳郡。
  五代十国:扬吴顺义六年(926)秋浦县易名为贵池县。
  两宋:属池州 池阳郡。
  元:属池州路。
  明:初属池州路。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属九华府,后复属池州府。
  清:顺治时,属江南左布政史池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隶属安徽省池州府。
  中华民国:民国初年沿用清制。民国2年(1913年)1月8日废道府州,贵池县隶属安徽省。民国3年袁世凯公布省道县三级官制,贵池县隶属芜湖道,民国17年撤消道的建制,直至民国21年再次直隶安徽省。民国21年月日10月至31年,贵池属安徽省第八区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国平38年4月县境解放后,贵池县属皖南区池州志区,1952年1月30日,属安徽省安庆专区。1965年7月,属安徽省池州专区。1980年元月再次属安徽省安庆地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安徽省调整安庆地区行政区划,复置池州地区,同时改贵池市,属池州地区,其辖境不变。2000年地改市,池州地区改为池州市,同时改贵池市为贵池区,属池州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2-01
青阳县系唐天宝元年(742年),分泾,南陵,秋浦(今贵池市)3个县地新置.县
名据《元和郡县志》,《读史方舆纪要》均说以青阳县治"在青山之阳为名".《太平寰宇
记》也说唐置县,以治"在青山之阳,故号曰青阳."是古邑,曹纶在《初刻青阳县志
序》中称:"青阳,古临城邑.唐初易今名,以其在青山之阳也."这个作为县名,城名
的青山,《舆地纪胜》说"在青阳县北五里,县以此得名".
东晋在今丁桥,竹阳,木镇乡一带置定陵县,系侨置县名.
〔蓉城镇〕
今青阳县城蓉城镇以位于青山之阳,三国时临城县治北2.5公里处的青阳邑发展起
来的.唐天宝初始置青阳县时,据《旧唐书 地理志》说始治古临城,后改治青阳城,说
明今城比临城旧城繁华,城址较临城故址优越.易名蓉城,据嘉靖《池州府志》说,系
由诗仙李白游九华山后作《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诗中有:"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
蓉"句,改青阳城为"芙蓉城",别称"蓉城".另外,李白又有"于此卧云松"句,又
称"云松".1952年,建蓉城镇.1963年,蓉城镇并入城关公社.1965年4月24日,恢
复蓉城镇.6月,改称城关镇.1984年4月,改称蓉城镇.
陵阳镇:位于九华山南麓,是设县最古老的县城.早在春秋时期开始形成聚落,后
为江南名邑.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分泾县西境置陵阳县,至隋开皇九年(589年
撤销广阳,仍属泾县西境.唐武德三年(620年)复南阳县,八年撤销并入泾县,前后为
县城长达7个多世纪.今遗址仍依稀可辨.今镇北香池里为汉县衙遗址.城址大体东至
东冲桥(今为汽车站),西至青明山许家桥,北至沿街头,南至霞公祠及西庄.故城又称
广阳城,以西晋避杜皇后讳而改易.隋改南阳城,系避杨广讳改.陵阳镇是通往徽州山
区要道和物资的集散地.
旧治中还有位于今县城蓉城镇东南2.5公里的临城故城,今已遗址不存.东晋侨置
的定陵县治大体位于今丁桥乡境内,也无遗迹可寻.
〔疆域变迁〕
青阳县古为陵阳,泾县地.三国时期,吴国新置临城县,为临城,陵阳县分领.东
2611
晋侨置定陵县,为3个县分领.隋分属泾,南陵县.唐分属泾,南陵,秋浦县,疆界已
很难考清.其疆域大体定型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分泾县,南陵,秋浦3个县地置青
阳县.青阳县建制后疆域主要变化有:一是唐永泰二年(766年),划出南境的六都,广阳
等地入新置的石埭县(治广阳故城,已淹入太平湖).二是1959年3月22日决定,撤销
青阳县,并入贵池县.三是1961年12月15日,恢复青阳县,仍其旧域.四是1974年
2月11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铜陵县的董店,新建公社和大通镇划归青阳县.1
月18日,撤销这一决定,上述地区实际未动.建县以来疆域变迁较著的实只有唐永泰间
一次.
二,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本县发掘了王家垅,岭头,中平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说明
本地区在五六千年前就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尚古时期,这里居住着古越族中的扬越部族
春秋时期,在陵阳等地已形成聚落,城邑.战国以后,陵阳已是江南名邑,为楚国重镇
和边邑.爱国诗祖屈原在《楚辞 九章》中数次提及陵阳地名.春秋时期,属楚国,吴
越亡后,仍为楚土.
〔秦朝〕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国,置九江郡(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翌年
平江南,地初属会稽郡(治吴,今苏州市);后属庐江郡(治番县,今江西波阳县东)泾
县(治今泾县城厢镇西北2.5公里溪西岸)西境陵阳邑(今青阳县陵阳镇).
〔西汉〕
汉王元年(前206年)四月,今境改属英布九江王国(都六,今六安市城北乡白沙
城)庐江郡(治番县,今江西波阳县东)泾县(治今县城西北泾溪西岸)西部陵阳邑
(仍治今陵阳镇).高祖四年(前203年),庐江郡改属英布淮南王国(仍都六).十一年
十月庚午,庐江郡改属刘长淮南王国(改都寿春,今寿县城关镇).文帝七年(前17
年),庐江郡归汉.十二年,庐江郡改属刘喜淮南王国(仍都寿春).十六年四月丙寅,庐
江郡改属刘赐庐江王国(都番县).景帝四年(前153年),庐江郡归汉.元狩二年(前
121年)七月壬子,撤销江南庐江郡,仍为泾县(仍治今县城西北泾溪西岸)西部陵阳地
改属丹阳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区).元封二年(前109年),分泾县西境在故陵阳邑置
陵阳县,今境属之,属丹阳郡.元封五年四月,丹阳郡改属扬州刺史部.
〔附 王莽新朝〕
居摄三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建立新朝,改宛陵为无宛.
〔东汉〕
刘玄更始三年(25年)六月己未(二十二日),刘秀建东汉,今境仍为陵阳县(仍治
今陵阳镇)地,属扬州(初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丹阳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区).永
和四年(139年),陵阳县改属扬州(已改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宣城郡(仍治宛陵)
建和元年(147年),陵阳县改属扬州丹阳郡(仍治宛陵).兴平二年(195年)后,为孙
3611
策控制区,仍之.建安十六年(211年),改属孙吴扬州(治建业,今南京市)丹阳郡.黄
初二年(221年),丹阳郡改治建业.后改治芜湖县新址(今芜湖市);不久,复治建业
〔三国 吴国〕
魏黄初三年十月,孙权建吴国,今境为陵阳县(仍治陵阳镇)地,属扬州丹阳郡
(均治建业,今南京市).嘉禾初(约232年),丹阳郡改治宛陵侯国(仍治今宣州市区)
赤乌八年(245年),析陵阳,石城县地置临城县(治今蓉城镇南2.5公里临城),属丹阳
郡(仍治宛陵).此时县境为2个县分治,大体上,今南境的陵阳,南阳,沙齐等乡及石
台县东部的六都,七都,河口,七井,广阳等乡及黄山市黄山区的上苏,岭下苏等地属
陵阳县;今北部的东堡,杨田,城东,朱备,新河,蓉城,庙前,九华,杜村,木镇,竹
阳,丁桥,乔木,酉华,童埠,五溪等乡镇及南陵丫山,河湾乡,铜陵县董店乡等属临
城县.〔西晋〕
咸宁六年(280年)三月,灭吴,今境内仍为陵阳(仍治陵阳镇),临城(仍治临
城)2个县地,属扬州(治建业,今南京市)丹阳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区).太康二年
(281年),2个县改属扬州宣城郡(仍治宛陵).三年,扬州治建业改称"建邺".建兴元
年(313年),建邺改为"建康".
〔东晋〕
丁丑年(317年)三月,建东晋,今境仍为陵阳(仍治今陵阳镇),临城(仍治故临
城)2个县地,属扬州(治建康,今南京市)宣城郡(仍治宛陵,今宣州市区).东晋初
在古丹阳城(今当涂县丹阳镇)侨置定陵县,后在今县境与铜陵,南陵3个县交界的丁
桥(古定陵乡),竹阳,木镇乡及今南陵县丫山,河湾乡及今铜陵县部分地区侨置定陵县
属襄城郡.咸和四年(329年),宣城郡改属豫州(治芜湖,今为市).咸康四年(33
年),为避杜皇后讳,改陵阳县为广阳县.兴宁初(约363年),宣城郡改治芜湖;不久
还宛陵.宁康二年(374年),定陵县改属上党郡(侨治芜湖).不久,废上党郡,定陵县
改属淮南郡(侨于湖,今芜湖县王诎乡).义熙九年(413年),淮南,宣城郡改属扬州
(治建康,今南京市).
〔南朝 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宋代晋,今境仍为扬州(仍治建康,今南京市)淮南
郡(治于湖,今芜湖县王诎乡)定陵县(仍位今丁桥乡),宣城郡(仍治宛陵,今宣州市
区)临城(仍治故临城),广阳(仍治今陵阳镇)3个县分领.大明三年(459年)二月
乙卯,改扬州为王畿.五年九月甲戌,宣城,淮南郡改属南豫州(治姑孰城,今当涂县
城关镇).六年三月乙巳,宣城郡改治姑孰城,定陵县属之.八年六月戊寅,定陵县复属
淮南郡(治姑孰城),宣城郡复治宛陵.泰始二年(466年)九月,2个郡改属扬州(仍
治建康).九月壬辰,2个郡改属东豫州(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三年五月辛丑,2个
郡改属扬州.五年二月丙申,2个郡改属南豫州(治宛陵).六月壬午,2个郡复属扬州
七年,2个郡改属南豫州(治历阳).
〔南朝 齐〕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齐代宋,今境仍属南豫州(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淮南
4611
郡(治姑孰城,今当涂县城关镇)定陵(仍位今丁桥乡一带),宣城郡(仍治宛陵,今宣
州市区)临城(仍治故临城),广阳(仍治今陵阳镇)3个县分领.建元二年(480年)
2个郡改属扬州(治建康,今南京市).永明二年(484年),2个郡改属南豫州(治姑孰
城,今当涂县城关镇).
〔南朝 梁〕
萧齐中兴二年(502年)四月,萧梁代齐,今境仍为南豫州(改治宛陵,今宣州市
区)淮南郡(治姑孰城,今当涂县城关镇)定陵县(仍位今丁桥乡一带),宣城郡(仍治
宛陵)临城(仍治故临城),广阳(仍治今陵阳镇)3个县分领.天监二年(503年),南
豫州改治姑孰城.普通六年(525年),临城,定陵2个县改属南豫州南陵郡(治东晋故
南陵戍,今贵池市临江处).中大通二年(530年),宣城,南陵2郡改属扬州(仍治建康
今南京市).大同二年(536年),临城县改属太原郡,属南豫州.太平二年(557年)正
月,广阳县属南豫州宣城郡;临城,定陵县属南陵郡.
〔南朝 陈〕
太平二年十月,陈朝代梁,今境内仍为南豫州宣城郡(均治宛陵,今宣州市区)广
阳县(仍治今陵阳镇),北江州南陵郡(均治南陵,今繁昌县芦南乡故赭圻城)临城(仍
治故临城),定陵(仍位今丁桥乡一带)3个县分领.太建末,广阳县改属宣州宣城郡
(均治宛陵),临城,定陵2个县仍属北江州南陵郡.
〔隋朝〕
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废郡,调整州,县,今境分属宣州(治宣城,今宣州市
区)泾县(仍治泾溪西岸),南陵(仍治今繁昌县赭圻城)2个县境.十九年,分置秋浦
县(治石城,今贵池市石城村),属宣州.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宣州为宣城郡
(仍治宣城),属扬州刺史部.十三年,为群雄杜伏威部控制区.
〔唐朝〕
武德三年(620年)六月,杜伏威降唐,今境设南阳县(由广阳改,仍治陵阳镇),属
宣州总管府(治宣城,今宣州市区)南徐州;不久,改为猷州(治今泾县章渡乡大岭集
马家村大宁山南);南陵(仍治今繁昌县故赭圻城),秋浦县(仍治今贵池市石城村)属
池州.七年,2个州改属宣州都督府(治宣城).八年,废猷州,废南阳县入泾县,改属
宣州.贞观元年(627年),罢都督府,废池州,今县境仍分属泾,秋浦,南陵3个县,属
江南道地理区宣州.长安四年(704年),南陵县迁治青阳城(今城关镇),今境仍为宣州
秋浦,泾县,南陵3个县分领.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宣州改属江南西道(治洪州,今
南昌市).天宝元年(742年),分泾县,秋浦,南陵县地分置青阳县(初治故临城,后改
治今蓉城镇),属江南西道宣城郡.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改宣城郡为宣州(仍治
宣城).乾元元年(758年),青阳县改属蒺州(今南京市).上元二年(761年),青阳县
改属宣州.永泰元年(765年),青阳县改属池州(治秋浦,今贵池市区).贞元三年(78
年),池州属宣歙道(治宣城).十二年十二月乙亥,池州改属宣歙池都团练观察处置使
(治宣城).大顺二年(891年),池州所在的宣歙池道改称宁国军节度使(治宣城).天复
三年(903年),改为都团练观察使.唐末,杨行密仍恢复宁国军节镇,青阳县仍属宁国
军节镇池州.
5611
〔五代十国 吴国〕
天四年(907年)四月,唐亡,青阳县(仍治今蓉城镇)属吴国宁国军节度使(治
宣城,今宣州市区)池州(治秋浦,今贵池市区).顺义六年(926年),秋浦县改名贵池
县.〔五代十国 南唐〕
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南唐代吴国,青阳县(仍治今蓉城镇)改属南唐国江宁府
(治今南京市)池州.升元二年(938年)六月甲申,池州升为康化军.
〔北宋〕
开宝八年(974年)十一月,灭南唐(自易名江南国),青阳县(仍治今蓉城镇)改
属江南道池州(治贵池,今贵池市区).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池州改属江南东路(治
蒺州,今南京市).至道三年(998年),池州改属江南路(治蒺州).仁宗时,蒺州升为
江宁府.天禧二年(1018年),池州改属江南东路(仍治江宁府).
〔南宋〕
建炎元年(1127年),青阳县(仍治今蓉城镇)属江南东路(治江宁帅府,今南京
市)池州(治贵池,今贵池市区).二年,池州改属江州路(治江州,今九江市).四年
(1130年),池州改属江南路(治建康府,今南京市)建康帅府(改治池州,后还建康
府).绍兴元年(1131年),池州复属江南东路(治建康府).
〔元朝〕
至元十三年(1276年),池州(仍治贵池,今贵池市区)青阳县(仍治今蓉城镇)入
元,改属江淮等处行省(治扬州,后升为路,今扬州市).十四年,升池州为路(仍治贵
池).二十一年闰五月,江淮行省迁治杭州路(今为市),改称江浙行省.二十四年,复
迁扬州路.二十六年,再迁杭州路.二十八年,再次改称江浙等处行省(仍治杭州路)
池州属之,并自元初直隶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治建康路,今南京市).后池州路改属江东
建康道肃政廉访司(治集庆路).大德八年(1304年),江东建康道迁治宁国路(今宣州
市区).天历二年(1329年),建康路改集庆路.至正十六年(1356年)十一月,陈友谅
部占池州.大宋龙凤三年(1357年)十月,朱元璋部常遇春取池州路,李文忠下青阳,改
属江南行省(治应天府,今南京市).五年四月,朱部再取池州路.七年八月,改池州路
为九华府;不久,改为华阳府,再改为池州府(均治贵池).
〔明朝〕
吴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明,青阳县(仍治今蓉城镇)仍属江南行省(仍
治应天府,今南京市)池州府(治贵池,今贵池市区).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池州
府直隶中书省.十三年正月,直隶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南京,后改称南直隶
余仍之.
〔附 南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为福王朱由崧控制区,仍之.五
月,为南明朱由崧弘光政权控制区,青阳县仍属南直隶池州府.
〔清朝〕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十六日,清平江南,仍之.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
6611
8月19日),青阳县(仍治今蓉城镇)改属江南省(治江宁,今南京市)池太道(治芜湖
今为市)池州府.十八年(1661年),池州府改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均治江宁)池太道
康熙元年十二月甲子(1663年2月2日),池州府改属安池太道(治贵池),余仍之.六
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池州府改属安徽省(治安庆府,今为市)安池太道
(还治芜湖).二十一年十月乙亥(1682年10月31日),池州府改属江安十府储粮道(专
业道,治歙县,今徽城镇).雍正十一年十二月癸亥(1734年1月20日),改属安徽宁池
太广道(治安庆府).十二年十月庚戌(1734年11月3日),道治迁芜湖.咸丰五年十月
十三日(1855年11月2日)改安徽宁池太广道为徽宁太广道(迁治宣城,今宣州市区)
改由浙江巡抚代管.十年,道治再迁祁门县(治今祁山镇).同治三年(1864年7月1
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徽宁池太广道所属皖南府州县回属安徽省.四年六月甲午
(1865年7月23日),徽宁池太广道改治芜湖.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
日),池州府改属皖南道(仍治芜湖).清代,江南,安徽省先后属两江总督(常驻江宁
初名江南江西河南总督,江南江西总督,江南总督.康熙二十一年即1682年,改名两江
总督,后兼南洋通商大臣).
〔附 太平天国〕
太平军于咸丰三年九月十六日占领青阳县,改青阳县为"菁阳县"(仍治今蓉城镇)
属太平天国(都天京,今南京市)安徽省(治安庆郡,今为市)池州郡(治桂池,今贵
池市区).同治二年(1862年)八月二十七日夜,太平军最后撤出青阳县城.
〔中华民国 北京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青阳县(仍驻今蓉城镇)直属安徽省.3年
月2日,青阳县改属安徽省芜湖道.
〔中华民国 南京政府〕
16年3月,北伐军光复青阳县.7月15日"宁汉合流"后,青阳县改属南京国民政
府安徽省.次年8月,正式废道.21年4月2日,青阳县改属安徽省第八区.10月10日
改属安徽省第八专区.27年4月15日,第八专区改属安徽省皖南行政公署.7月2日
日机轰炸蓉城镇.9月24日,县政府迁驻城南五里(柏家)桥.10月23日,迁至牌楼
中分江.11月8日,再迁朱备乡江村河西二圣庙.11月15日,第八专区由石埭县乌石
垅(今黄山市黄山区乌石乡)迁驻设县南阳湾.34年8月26日,青阳县回驻蓉城镇关岳
庙.11月底,撤销皖南行署.
〔中国共产党建政 抗日战争后期及解放战争后期〕
青阳县由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早期要数民国33年7月建铜青南行政办事处(县
级).9月,改为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驻今铜陵县舒家店等地),仅与设县童埠区有
关.36年9月,成立泾青南县人民政府,仅辖设县宾阴(今酉华乡),乔木,杨田,茗山
天屏(今丁桥乡)等乡地.9月结束.上述地区属游击区政权.
民国38年(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青阳县,成立军事管制委员
会(驻今蓉城镇).23日,成立青阳县人民政府.青阳县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建国,青阳县仍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专区.
7611
1952年3月28日,青阳县改属安庆专区.
1956年5月6~8日,青阳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决定,改青阳县人民政府
为青阳县人民委员会.
1959年3月22日,撤销青阳县,并入贵池县(仍驻今贵池市区),仍属安庆专区.实
际上未执行.
1961年12月15日,恢复青阳县,实际上是追认.
1965年6月21日,青阳县改属安徽省池州专区.
1968年4月6日,成立青阳县革命委员会.
1980年1月29日,青阳县改属宣城地区.
1981年4月3日,青阳县革命委员会改称青阳县人民政府.
1983年6月7日,青阳县改属芜湖市.
1988年8月17日,青阳县改属池州地区,至今未变.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2-01
秋战国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秦统一中国后,铜陵属彰郡。

  西汉时彰郡改为丹阳郡。铜陵地区先后属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东汉时期,设置铜官镇(在今铜陵县城)。

  三国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丹阳郡春谷县、临城县。

  西晋时期,铜陵地区属宣城郡春谷、临城二县。东晋义熙年间(405——418),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山西流民进入此地,在此侨置了定陵县,县治设在今顺安镇。定陵县的设置,使今铜陵地区的区域大体确定下来。

  南朝宋、齐时期,定陵县属淮南郡;梁、陈时期,属南陵郡。

  隋统一后,将定陵县并入南陵县,属宣城郡。

  唐朝前期,铜陵属宣城郡南陵县;唐朝后期,从南陵划出工山、安定、凤台、归化、丰资五乡,设置义安县,县治在今顺安镇,属宣州。五代时期,仍为宣州义安县。

  南唐保大九年(951),改义安县为铜陵县,属升州。铜陵县设置后,即将县治由顺安镇移至铜官镇(今铜陵县城关镇),当时称江浒。

  北宋开宝七年(974),曹彬伐南唐,闰十月克铜陵县,初属江南道(路),后改属江东路池州。

 

  元朝,铜陵属江浙行省池州路(后改为池州府)。

  明朝,铜陵县属池州府,直隶于南京。

  清初,铜陵县属江南左布政使司池州府;后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江南省。康熙元年(1662),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铜陵县属安徽省池州府,后设徽宁池太广道,池州府为其所属。

  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废府,铜陵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6月至1928年8月属安徽省芜湖道。1932年10月后属第二专区。1938年8月6日改属第八专署至解放前夕。

  1949年4月21日,铜陵解放。同年5月13日划归皖南行署池州专区管辖。

  1952年2月4日,皖南、皖北行署合并以后,铜陵县隶属安庆专区。

  1956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铜官山市,属省直辖。

  1958年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铜陵县建制,市、县合并,改名铜陵市,属省直辖。

  1959年4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 ,保留铜陵市建制,仍属省直辖;恢复铜陵县建制,属安庆专区。

  1964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铜陵市改为铜陵特区,实行政企合一,为省直辖。

  1971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 ,改铜陵特区为铜陵市,属省直辖。

  1974年11月8日,铜陵县划归铜陵市辖。(来源:铜陵市地方志)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2-01
铜陵拥有悠久而完整的采冶铜历史,不仅有足够的史料予以记载,境内众多的古采冶铜遗址、丰富多彩的出土青铜文物更予佐证,因而形成了古铜都的历史文化基础。铜陵为中国冶铜历史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也为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类在寻找石器时认识了矿石,在烧制陶器时发明了金属冶炼。原始的冶铜术为古代冶金技术奠定了基础,冶金技术的发展又为运用青铜制造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武器提供了条件。金属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远古时人们对铜的认识首先是从天然铜开始的。天然铜也即纯铜,也称为红铜,是一种天然形成的很纯的铜金属形态。但天然铜十分有限,为了社会活动的各种需要,铜的消耗是很大的,要得到足够的铜,必须通过矿冶炼才能得到铜。
  长期以来,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国古代的统治中心。
  B 出于种种需要,京都附近有许多铸造作坊,制作精美的青铜礼器、酒器、乐器、兵器。
  现代考古也不断地有大量的青铜器出土,其中不乏辄数百公斤的庞然巨器,而中原地区到今也不曾发现过可满足中原地区需要量的古采冶铜遗址。如此众多的铜是从何而来呢?
  中原地区需要得到南方的铜,大致有三种方式:武力掠夺、进贡和贸易。史书上记载得最多的是以武力征伐,掠夺铜原料,也包括攻伐连接南北之间输铜地带的淮夷地区。
  据《尚书·禹贡》记载,南方荆、扬两州是重要的铜产地,曾“厥贡惟金三品”,北输中原。荆州,即今两湖地区及江西大部; 扬州,即今安徽淮河以南至江浙等地区。这两个地区横跨我国著名的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有着丰富的铜矿资源,
 
  C 其中湖北大冶——九江地区为上部,贵池——铜陵地区为中部,这两块地区产铜历史悠久,至今仍为我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  
在西周金文中有关周王朝用兵征伐荆、淮夷,掠金、俘金的记载屡见不鲜。有关淮夷的铭文有:周初《蔡侯鼎铭》曰:“蔡侯获巢,俘厥金。”《仲偁父鼎铭》曰:“仲偁父伐南淮夷,孚(俘)金”。《师寰簋铭》曰:“征淮夷,……俘吉金。”《曾伯簠铭》曰:“克狄淮夷,印(抑)燮繁汤,金道锡行”。古人称铜为金,“俘厥金”、“俘吉金”。“俘金”均指掠夺铜料。淮夷居住在淮河中下游地区,其地与皖南隔江相望。上述铭文记载表明,周王朝用兵淮夷除了征服目的之外,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为了打通掠夺江南青铜原料的“金道”,

D《诗鲁颂》曾载:“幜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诗中的“南金”,实际上也是指经淮夷之地北输中原的南方铜料。有关伐荆的铭文《过伯簋铭》有记载,曰“过伯从王伐反荆,俘金,用作宝尊彝”。上述有关铭文表明,西周时期荆、扬两地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铜料来源地区,先秦时期荆、扬两州一直是我国重要的铜产地之一。
  商代时铜陵属扬州,是这一地区重要的产铜地。铜陵目前虽未发现早于西周的遗址,但已发现铜陵在西周时期已具有采冶硫化铜的生产技术水平。按冶金发展规律,要使用硫化矿之前,一般应有使用氧化铜矿的萌芽期和发展期,因此,它的上限绝不仅始于西周,理应有更早的遗存。《禹贡》云:“淮海惟扬州……厥贡惟金三品”,已经出产铜贡往中原。铜陵曾出土过一件青铜爵和一件青铜斝,都是商代遗物,而且从器物含铁量较高的特征判断,当为铜陵本地所铸。是产铜历史始于商代的间接证据。
  E 铜陵木鱼山遗址中的铜炼渣,经炭C14测定,年代距今2885±55年,树轮校正年代3015年,相当于西周早期,这是铜陵西周时期采冶铜的实物证明。
  汉代铜陵先后属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管辖。汉代朝庭在铜陵设置了铜官,主领丹阳郡冶铜事,设铜官镇(在今铜陵县五松镇)。铜官山由是得名。汉代丹阳产铜号称“丹阳铜”,又以其质纯而称为“嘉铜”、“善铜”。汉镜有铭文曰:“汉有嘉铜出丹阳,炼冶银锡清且明”、“新有善铜出丹阳,炼冶银锡清而明。”至此,铜陵境内铜矿的开发,逐步走向兴盛。
  南朝刘宋时,皖南置有梅根冶,《太平寰宇记》载:“铜陵县有铜山(即今铜官山),在县南十里,其山出铜”,“自齐梁之代为梅根冶以烹铜铁。”


  F 唐朝在铜陵地区设置了义安县,县治在今顺安镇,属宣州。唐代铜陵采冶铜业日渐兴盛,攻山取铜,达十万之众。《元和郡县志》称:“铜井山,在南陵县西八十五里,出铜;利国山在南陵县西一百一十里,出铜供梅根冶。”
    南唐保大九年(公元951年),改义安县为铜陵县,属升州。铜陵县设置后,即将县治由顺安镇移至铜官镇。
  北宋铜陵县改属江东路池州。《嘉庆重修统一志》记载:“铜官山……宋置利国监。”利国监专司冶铜。池州境内的永丰监为当时全国的四大名监之一。据《贵池县志》载,永丰监岁铸钱二三十万贯,神宗元丰时,最多达四十四万五千贯,折合今铜360—540吨。其规模之盛,可见一斑。
 

G 明朝时铜陵县属池州府,直隶于南京。《明太祖实录》卷77载:“洪武初年……池州府采铜十五万斤。”时人邱浚说:“我朝坑冶之利,比前代不及什之一二。”可见,明代的采铜业有些衰落了。衰落的原因主要是当时采铜技术解决不了深井通风、排水、照明、矿石提升等问题,不足以开采埋藏较深的铜矿。因此,待地表较浅而且铜品位较高的铜矿开采之后,官方采铜就渐渐停止了,虽有民间采铜,但规模已不如昔。整个满清一代未见官方采铜记载,从实际情况考虑,在封建社会铜矿采冶活动除官府经营外,也不排除民间违禁私采铸。
  H 目前皖南沿江地区初步考古调查已发现古代铜矿遗址近百处。这些古代铜矿遗址主要分布在沿江附近的贵池、青阳、铜陵、南陵、泾县,繁昌等七个市县境内。其中大多集中分布在属铜陵所辖的铜官山、狮子山、凤凰山、铜山等地区,形成若干个中心矿区.一般每个矿区附近有各个时期的遗址一二十处,范围在数十至上百平方公里左右,构成一个规模巨大的铜矿遗址群。
I 根据文献记录,我们能够了解它的历史发展脉胳。皖南铜矿大规模的采冶活动最迟从西周时期就开始了,经历春秋、战国、秦、汉、六朝、唐宋等历史时期,延续时间长达3000多年,经久不衰,为国内同类遗址所罕见。铜陵古代铜矿发展史几乎伴随着整个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从铜矿的规模和延续年代而言,铜陵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国古铜都。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2-01
石埭县创始于梁大同二年(536年);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废入南陵县.唐
永泰二年(766年),析秋浦(今贵池市),青阳县地置石埭县.1959年3月22日,并入
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黟县.1965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将黟县,祁门,太
平,贵池4个县各一部分地区重新组建石台县.实际上,安徽省人民委员会于8月9日
只划太平,贵池县一部分地区组建石台县,至今不变.先后三置,范围及驻地变更均很
大.
县名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都是以今县境的秋浦河上游钓鱼台溪流中有3处巨大
的块状石阻塞众多溪流不通舟楫,犹如埭堰而名.埭,即堰.石埭,今简作"石台",但
作为以前县名不能简写.县名由来,史籍所记中大体相类.如《太平御览 州郡部》说
梁置石埭县,"因贵池源有两小石埭堰溪水,遂以为名."《元和郡县志》则说:"石埭在
县西北一百三十里,有两横石壅江,有如埭焉,因为名."《太平寰宇记》也说:"因贵池
原有两小石埭堰溪水,遂以为名."这个作为县名的石埭,《清史稿 地理志》说:"在县
西一百三十里.有三巨石:一曰头埭,二曰中埭,三曰三埭.中埭一石四方,平广可五
8611
丈许,俗呼'台板石',又名'钓鱼石',下有一石窦,渊源不可测.三石横亘溪中,锁
链溪,鸿陵溪,管溪三水,舟楫不通."康熙《石埭县志》说法就极类《清史稿》.引文
中多次提到"县西一百三十里",系指石埭县旧城广阳镇,已没入太平湖.
石埭作为地名早于作为县名.早在三国时吴国置石埭场就已引用石埭地名.《太平寰
宇记》已指出埭石所在的水域古名古埭水,溪水所经之处为石埭乡,吴置石埭场,立县
则又以名为之.
〔城关镇〕
今县城七里镇自1965年7月19日始为石台县城,原名七里街.1968年,迁至七里
板栗岗.1972年12月26日,改为城关镇.1985年,复名七里镇.镇名由来,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是,此处崇山峻岭,平旷可居者周仅7里,故名七里.第二种说法是县以下
基层设置乡,里的名此处属第七里而名.第三种说法是以典故命名.宋改七里,以《孟
子》"七里之郭"为名.元大德四年(1300年),达鲁花赤忻都再以《孟子》有"七里之
郭"一语改名孟郭.又有古里,仁里之称,缘于晋江州刺史桂智览自幽州迁居于此,改
名仁里.还有说此处旧名亡里,宋改七里等.
广阳镇:是旧石埭县城.故城北倚陵阳山,南滨舒溪河,并沿河经青弋江达长江.旧
无城,南宋绍定中从七里街移治广阳.1959年3月22日,国务院决定,撤销石埭县后废
为建制镇,并随着陈村水库(即太平湖)兴建而开始拆迁.1970年底,陈村水库扩大蓄
水量而旧址沉入库底,千年古城从此在地平线上消失.
〔疆域变迁〕
石埭县与今石台县虽有继承关系,但疆域变迁很大.
石埭县疆域初定于梁大同二年(536年)在三国时期吴赤乌中(约245年)置石埭场
置县,旧治及疆域已不留痕迹,难以考定,大体在第二次重置石埭县范围内.
唐永泰二年(766年)再置石埭县时,分秋浦(今贵池市),青阳,泾县3个县各部
分地区组建石埭县.其疆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比较固定.经考证,唐以青阳县南
部划出的区域相当于今六都,七都,河口,七井,广阳等乡.从泾县划入部分较少,余
为从秋浦划进.其主要变化在建国后.具体为:
1949年11月,将太平县(今为黄山市黄山区)的美溪乡(今属黟县)划属石埭县
将石埭县杨溪乡划入贵池县(今为市).1950年5月14日,将石埭县美溪区划入黟县
1959年1月1日,太平县与石埭县合署办公.3月22日,国务院第88次会议决定,撤
销石埭县,将安凌乡划入祁门县,其余并入太平县.
1965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以太平县陈村水库以西原石埭县的行政区域和黟
县,祁门,贵池3个县的各一部分地区重建石台县(改驻七里镇).实际上,安徽省人民
委员会没有执行国务院批复,8月9日决定,原准备划黟县的美溪,宏潭,柯村3个公社
和祁门县的城安,赤岭,雷湖3个公社,共6个公社不动,仍属祁门,黟县;只划太平
县的六都,七都,河口,兰关,七井,贡溪,横渡,香口8个公社和贵池县的七里,矶
滩,丁香,小河,莘田,大演,占大,珂田8个公社,计16个公社,在原属贵池县的七
里街置石台县.经考证,今县西部大体沿秋浦河为线是从贵池县划入,其东部地区属原
石埭县的西部地区,其东部地区改属今黄山市黄山区的北部地区.从整体上看,石台县
9611
比石埭县向西移动了一半,并退出东部地区.1978年10月26日,将石台县广阳公社所
辖陈村水库的水面全部划入太平县管辖,陆上不变.1983年12月1日,根据国务院函字
(83)254号文件批复,将广阳乡划归黄山市(今黄山市黄山区),使石台县东部再次缩小
二,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石台县虽是山区小邑,但从尧田,鸡公岩等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打制石器和陶
器看,也是先民活动的重要地区.尚古时期,这里是古越族支系部落地区.春秋时期,属
吴,楚争峙地区,先后属吴,越,楚国.战国时期,属楚国.
〔秦朝〕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国,属九江郡(治寿春,今城关镇).翌年,平
江南,初属会稽郡(治吴,今苏州市),后属庐江郡(治番县,今江西波阳县东境)泾县
(治今县城厢镇西北泾溪西岸)西境陵阳邑(今青阳县陵阳镇).
〔西汉〕
汉王元年(前206年),仍为泾县(治今泾溪西岸)西境及陵阳邑地,属英布九江王
国(都六,今六安市城北乡白沙城)庐江郡(仍治番县,今波阳县东).高祖四年(前20
年),庐江郡改属英布淮南王国(仍都六).十一年十月庚午,庐江郡改属刘长淮南王国
(改都寿春,今寿县城关镇).文帝七年(前173年),庐江郡归汉.十二年,庐江郡改属
刘喜淮南王国(仍都寿春).十六年四月丙寅,庐江郡改属刘赐庐江王国(都番县).景
帝四年(前153年),庐江郡归汉.元狩二年(前121年)七月壬子,撤销江南庐江郡
仍为泾县西境及陵阳邑地,改属丹阳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区).元封二年(前109年)
今县境为丹阳郡泾县,陵阳(今青阳县陵阳镇),石城(治今贵池市石城村)3个县分领
五年四月,丹阳郡改属扬州刺史部.
〔附 王莽新朝〕
居摄三年(公元8年)十二月,属王莽新朝扬州刺史部丹阳郡(治无宛,由宛陵
改)泾县,石城,陵阳3个县地.
〔东汉〕
刘玄更始三年(25年)六月己未(二十二日),今境为东汉扬州(治历阳,今和县历
阳镇.后移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丹阳郡(治宛陵,复旧名,今宣州市区).建武二年
(26年)正月,陵阳县为丁纟林侯国;建初四年(79年),复为陵阳县.建武三十年(5
年),石城为侯国;永平十四年(71年),复为县.兴平二年(195年),地属孙策.建安
十六年(211年),丹阳郡属孙权扬州(治建业,今南京市).黄初二年(221年),丹阳
郡改治建业,后治芜湖县新址(今为市),不久,复治建业.
〔三国 吴国〕
黄初三年十月,今县境属吴国扬州丹阳郡(均治建业,今南京市)陵阳(今青阳县
陵阳镇),石城(今贵池市石城村),泾县(今城厢镇西北泾溪西岸)3个县地.嘉禾初
(约232年),丹阳郡改治宛陵.
〔西晋〕 0711
咸宁六年(280年)三月,晋灭吴,改元太康,今县境仍属扬州(治建业,今南京
市)丹阳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区)陵阳(今青阳县陵阳镇),泾县(今县城西北泾溪西
岸),石城(今贵池市石城村)3个县地.太和二年(281年),3个县改属宣城郡(仍治
宛陵).三年,建业改称"建邺",撤销石城县,并入宣城县(治今南陵县弋江镇),今县
境属泾县,陵阳,宣城3个县地,余仍之.建兴元年(313年),建邺改为"建康".
〔东晋〕
丁丑年(317年)三月,今县境仍属东晋扬州(治建康,今南京市)宣城郡(仍治宛
陵,今宣州市区)陵阳(今青阳县陵阳镇),泾县(今泾溪西岸),石城(东晋复,今贵
池市石城村)3个县地.咸和四年(329年),宣城郡改属侨置豫州(治芜湖,今为市)
咸康四年(338年),为避杜皇后讳,改陵阳县为广阳县(今陵阳镇).兴宁初(约36
年),宣城郡改治芜湖;不久,还宛陵.义熙九年(413年),宣城郡改属扬州.
〔南朝 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宋代晋,今县境仍为扬州(治建康,今南京市)宣城
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区)泾县(今县城西北),广阳(今陵阳镇),石城(今石城村)
个县地.大明三年(459年)二月乙卯,改扬州为王畿,余仍之.五年九月甲戌,宣城郡
改属南豫州(治姑孰城,今当涂县城关镇).六年三月乙巳,宣城郡改治姑孰城.八年六
月戊寅,宣城郡复治宛陵.泰始二年(466年)九月,宣城郡改属扬州.九月壬辰,宣城
郡改属东豫州(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三年五月辛丑,宣城郡改属扬州.五年二月丙
申,宣城郡改属南豫州(治宛陵).六月壬午,复属扬州.七年,复属南豫州(治历阳)
余仍之.
〔南朝 齐〕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齐代宋,今县境属齐南豫州(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宣
城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区)广阳(今陵阳镇),石城(今石城村),泾县(今县城西北
泾溪西岸)3个县地.建元二年(480年),宣城郡改属扬州(治建康,今南京市).永明
二年(484年),宣城郡改属南豫州(治姑孰城,今当涂县城关镇),余仍之.
〔南朝 梁〕
中兴二年(502年)四月,今县境属梁南豫州宣城郡(均治宛陵,今宣州市区)广阳
(今陵阳镇),石城(今古城村),泾县(今县城西北)3个县地.天监二年(503年),南
豫州改治姑孰城(今当涂县城关镇).普通六年(525年),石城县改属南豫州南陵郡(治
东晋故南陵戍,位今贵池市临江处).中大通二年(530年),宣城,南陵2个郡改属扬州
(建康,今南京市).大同二年(536年),新置石埭县(治故石埭场),属南豫州宣城郡
(宛陵).
〔南朝 陈〕
太平二年(557年)十月,石埭县(吴故石埭场)属南豫州宣城郡(治宛陵,今宣州
市区).太建五年(573年),石埭县改属宣州宣城郡(治宛陵).
〔隋朝〕
开皇九年(589年),平陈,石埭县废入宣州(治宣城,今宣州市区),泾县(今县城
西北),南陵(改治赭圻城,位今繁昌县芦南乡)县,为2个县地.十九年,置秋浦县
1711
(治今贵池市石城村),属宣州,今县境为秋浦,泾县,南陵3个县地.大业三年(60
年)四月,3个县改属扬州刺史部宣城郡(治宣城).十三年,地属杜伏威部.
〔唐朝〕
武德三年(620年)六月,杜伏威降唐,地属宣州总管府(治宣城,今宣州市区)南
徐州;不久,改猷州(治今泾县章渡乡大岭集马家村大宁山南.一说治于石埭县故城东
1.5公里的华村,今属黄山市黄山区)南阳(今青阳县陵阳镇),泾县(今城西北)及宣
州(宣城)南陵县(故赭圻城,今繁昌县芦南乡境)地.四年,复置秋浦县(今贵池市
石城村),今县境为猷州南阳,泾县及池州(治秋浦)秋浦3个县地.七年,猷州,池州
改属宣州都督府(治宣城).八年,废猷州,撤销南阳,并入泾县(今泾县城西北),改
属宣州.贞观元年(627年),罢宣州都督府,废池州,今县境属江南道地理区宣州(宣
城),为泾县,秋浦县地.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宣州改属江南西道(治洪州,今南昌
市).天宝元年(742年),置青阳县(初治故临城,后改治今蓉城镇),属江南西道(治
洪州)宣城郡(宣城),今县境为宣城郡泾县,青阳,秋浦3个县地.至德二载(75
年)十二月,改宣城郡为宣州(宣城),余仍之.乾元元年(758年),青阳县改属蒺州
(今南京市).上元二年(761年),青阳县复属宣州.永泰元年(765年),青阳,秋浦县
改属池州(治秋浦,今贵池市区).二年(766年),析泾县,秋浦,青阳3个县地置石埭
县(治故广阳镇,今已淹入太平湖),属江南西道池州.贞元三年(787年),池州改属宣
歙道(治宣城).十二年十二月乙亥,池州改属宣歙池都团练观察处置使(治宣城).大
顺二年(891年),改称宁国军节度使(宣城).天复三年(903年),改为都团练观察使
唐末,吴王杨行密复宁国军节镇(宣城).
〔五代十国 吴国〕
天四年(907年)四月唐亡,石埭县(广阳镇,已淹入太平湖)属吴国宁国军(治
宣城,今宣州市区)池州(治秋浦,今贵池市区).顺义六年(926年),秋浦县改为贵池
县.〔五代十国 南唐〕
天祚三年(937年)十月,石埭县(治广阳镇,今已淹入太平湖)改属南唐国江宁府
(治今南京市)池州(治贵池,今贵池市区).升元二年(938年)六月甲申,池州升为康
化军(贵池).
〔北宋〕
开宝八年(974年)十一月,灭南唐,石埭县(故广阳镇,已淹入太平湖)属江南道
池州(治贵池,今贵池市区).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池州改属江南东路(治蒺州,今
南京市.仁宗时,蒺州升为江宁府).天禧二年(1018年),池州改属江南东路(江宁
府).〔南宋〕
建炎元年(1127年),石埭县(广阳镇城,已淹入太平湖)属江南东路(治江宁帅府
今南京市)池州(贵池,今贵池市区).二年,池州改属江州路(治江州,今九江市).四
年,池州改属江南路(治建康府,今南京市)建康帅府(改驻池州;不久,还建康府)
绍兴初(约1131年后),池州改属江南东路(治建康府).
2711
〔元朝〕
至元十三年(1276年),池州(治贵池,今贵池市区)入元.石埭县(故广阳镇,已
没入太平湖)改属江淮等处行省(治扬州,后升为路,今扬州市)池州.十四年,升池
州为路(贵池).二十一年闰五月,江淮行省迁治杭州路(今为市),改名江浙行省.二
十四年,复迁扬州路.二十六年,复治杭州路.二十八年,改称江浙等处行省(杭州
路).前期,池州路直属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治建康路).后改属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
(治建康路).大德八年(1304年),江东建康道迁治宁国府(今宣州市区).至正十六年
(1356年)十一月,陈友谅部占领池州路.宋龙凤三年(1357年)十月,朱元璋部取池
州,改属江南行省(治应天府,今南京市).五年四月,再取池州路.七年八月,改池州
路为九华府,不久,改为华阳府,再改池州府(均治贵池).
〔明朝〕
吴二年(1368年)正月,石埭县(故广阳镇)属明江南行省(应天府,今南京市)池
州府(治贵池,今贵池市区).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池州府直隶中书省.十三年正
月,直隶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南京(今南京市),后改称南直隶.
〔附 南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为福王朱由崧控制,仍旧制.五
月,为南明弘光政权南直隶池州府石埭县.
〔清朝〕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十六日,清平江南,石埭县仍属南直隶池州府.顺治二年
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石埭县(故广阳镇,已淹入太平湖)改属江南省(治
江宁,今南京市)池太道(治芜湖,今为市)池州府(治贵池,今为市区).十八年,池
州府改属江南省左布政使(治江宁)池太道.康熙元年十二月甲子(1664年2月2日)
池州府改属安池太道(治贵池).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池州府改属安徽省
(治安庆府,今为市)安池太道(治芜湖).二十一年十月乙亥(1682年10月31日),池
州府改属江安十府储粮道(专业道,治歙县,今徽城镇).雍正十一年十二月癸亥(173
年1月20日),改属安徽宁池太广道(治安庆府).十二年十月庚戌(1734年11月
日),道治迁芜湖.太平天国时期,皖南地区为太平军占领.咸丰五年十月十三日(185
年11月22日),改安徽宁池太广道为徽宁池太广道(迁治宣城,今宣州市区),改由浙
江巡抚代管.十年,道治再迁祁门县(治今祁山镇).同治三年(1864年7月19日),太
平天国失败后,徽宁池太广道改属安徽省.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徽宁池
太广道改治芜湖.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池州府改属皖南道(治芜
湖).清代,江南,安徽省先后属两江总督(常驻江宁,初名江南江西河南总督,江南江
西总督,江南总督.康熙二十一年,改名两江总督,后兼南洋通商大臣).
〔附 太平天国建政〕
太平天国时期,皖南地区为清军与太平军争夺战场及太平天国主要后方.太平军于
咸丰四年正月攻克石埭县,改属太平天国(都天京,今南京市)安徽省(治安庆郡,今
为市)池州郡(治桂池,今贵池市区).
〔中华民国 北京政府〕
3711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石埭县(仍驻故广阳镇,已淹入太平湖)属
安徽省.3年6月2日,石埭县改属安徽省芜湖道.
〔中华民国 南京政府〕
民国16年3月3日,北伐军光复石埭县.7月15日后,改属安徽省国民政府.次年
8月,正式废道.21年4月2日,石埭县改属安徽省第八区.10月10日,改属安徽省第
八专区.当年,日机多次轰炸广阳,贵池,第八专区先后迁往乌石垅(今属黄山市黄山
区乌石乡,1943~1945年间),青阳县南阳湾等地.29年,石埭县政府迁往柳村.32年
石埭县政府又迁往七都.34年11月底,撤销皖南行政公署.35年1月,石埭县回驻广
阳镇,属安徽省第八专区.37年12月4日,第八专区仍属安徽省皖南行署.38年2月
皖南行署并入安徽省政府.4月23日,国民党石埭县政府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诚而结束
〔中国共产党建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民国23年8月的"石太祁黟边暴动"成功后,10月,在柯村成立皖南苏维埃政府
旋于菖蒲(今属祁门县)建立石埭县苏维埃政府.年底结束.
〔中国共产党建政 解放初〕
民国38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埭县.26日,成立石埭县军事管制委
员会.5月1日,成立石埭县人民政府.7日,改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13日,改属皖南
人民行政公署池州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建国,石埭县仍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专区.
1952年3月28日,石埭县改属徽州专区.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徽州地区
改属安徽省.
1956年1月12日,石埭县改属芜湖专区.6月,石埭县人民政府改称石埭县人民委
员会.
1959年1月1日,石埭县与太平县合署办公(改驻仙源镇,今黄山市黄山区仙源
镇).3月22日,国务院第86次会议决定,撤销石埭县,并入太平,祁门县.
1965年7月19日,国务院第157次会议批准,成立石台县(改驻七里街,今七里镇
又名城关镇),属池州专区.
1968年8月1日,成立石台县革命委员会.
1980年1月29日,石埭县改属徽州地区.
1982年3月18日,石台县革命委员会改称石台县人民政府.
1987年11月27日,石台县改属安庆地区.
1988年8月17日,石台县改属池州地区,至今未变.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2-01
东至县,原为东流、至德两县地。东流县,汉为彭泽县地。唐会昌初置东流场,南唐大保十一年(953年)建东流县,属江州。宋割贵池晋阳乡入东流,改属池州。至德县,汉为鄱阳、石城两县地,唐至德二年以年号为名,建至德县,永泰元年(765年)属池州。五代顺义二年(922年)因县境与浙江省建德县相似,改至德为建德县,别名兰溪。后又因全国有3个建德县,1914年改名秋浦。唐代诗人李白曾写下了数十首《秋浦歌》,其中有首为:"秋浦锦驼乌,人间天上稀。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1932年复名至德县,题名者即为东至周氏的周学熙。1959年,东流、至德合并为东至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2-01
至德县名和县城 的更易

至德县,别名兰溪,建邑为杨洲之域,汉隶鄱阳,原名至德,自南唐开始名建德,隶属池洲,后因与浙江省建德县同名,1914年改名秋浦,1932年复名至德。旧县城在白象山南(今尧渡镇梅城村),原无城,明嘉清四十五年知县谭经始筑,周五里,高 1丈8尺,厚1丈,据山临河立门有四:东曰,“鸡鸣”;西曰,“龙化”;南曰,“凤翔” ;北曰,“象驯”。门各有楼,西北水关两道,城内水由此出城。外围茹兰溪为池,环西南北三门,西南门有桥。明崇祯十年知县宛三奇以时多寇警,城卑难守,将城墙增高4尺5寸,又于城建敌楼两座。十四年知县吴陶和于城南隅另辟一门曰:“文明门”,后因城内火灾时发遂闭。岁久城垣凭山处皆圯。抗战时被日寇飞机轰炸,后仅存城垣残迹和大成殿。旧县城称之梅城的来历,源于宋景佑年间大诗人梅尧臣任建德令五年,居官清廉正直,去官后,人民缅怀他,把县城改称梅城,并于其官舍西偏为梅公堂以祀之,后又在城后的白象山半坡上建起了一座梅公亭,以慰其景仰之思,又得以登临之美,此亭毁于“文革”,今遗址尚存。民国期间,县城几易其地,先迁今利安乡的苏村,后又迁花园里乡的金家村。这两处都是群山环绕,出入一条山道的深山区,在战略上能防能守。抗战结束后,于民国34年移驻尧渡街,一直延续至今。

东流县名及县城

东流县,汉代为彭泽、石城二县地,晋代为彭泽县黄菊乡;唐会昌初年置东流场,取“大江曲折来,到此始东流”诗句中的“东流”为名;至五代十国的南唐(公元953年)升为县。县治临江而筑,旧无城垣,明神宗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知县陈春视地形高下而动民夫筑之。东西一里而弱,南北一里则强,周长计736丈余,高14尺,垣下宽15尺,上宽13尺。全城分为水城、山城、平城三段,水城长274丈,山城长250丈,平城长210丈。城有五门,各有谯楼;东曰“迎曦”,南曰“丽山”,西南曰“通津”,西曰“菊江”,北曰“瞻极”。祟祯年间知县许茂莘将城增高3尺,知县张云〓,因防兵事筑土城于外围而浚濠沟其后,后因城中居民往来不便而坠落溺死者甚多,沟乃废。今所有城垣皆圯,仅遗迹可追寻遐想。抗战期间,东流县伪政府曾一度迁移今洋湖乡青峰岭。

东至县的归属

东至县是1959年由原东流、至德两县合并而成,并各取首字而得名。县人民政府驻尧渡镇,原东流县城东流镇现为东至县的一个工业重镇,也是安徽省的一个历史名镇。 1949年建国时,东流、至德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1952年皖南、皖北两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时,东流、至德属安庆专区,1965年成立池州地区,改属池州专区。1980年池州地区撤销,划归安庆行署,1988年恢复池州地区,又隶属池州。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10-03
池州万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