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205阅读
  • 11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49):普洱府&景东厅&镇沅厅&镇边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6-03
普洱府:最要。迤南道治所。普洱总兵驻。明,车里宣慰司,属元江府。土官那氏世袭。雍正七年,置普洱府。东北距省治一千二百三十里。广一千七百九十里,袤一千二百四十里。北极高二十三度一分。京师偏西十五度十二分。领厅三,县一,宣慰司一。

宁洱要。倚。明,车里宣慰司地。顺治十六年编隶元江府。康熙三年调元江府通判分防普洱。其车里十二版仍属司。雍正七年裁通判,以所属普洱等处六大茶山及橄榄坝江内六版地置府。乾隆元年裁攸乐通判,置县附郭。东:锦袍山,一名光山。西:太乙。南:双星。北:观音、玉屏。东南:班鸠坡,高出群峰,行途艰危。把边江自他郎入,纳磨黑、慢冈二河水,东南仍入他郎。猛赖河自威远入,西南流入思茅。普洱河一名三岔河,合金龙河水,南流至县南,合东河水,又南会南蕴河,入思茅。补远江,源出县东南,纳整董河水,会大开河,东南入思茅。府经历驻通关哨。东:磨黑井,设盐大使。猛乌、整董井二盐大使,今裁。同治十三年设石膏井提举。光绪间,割猛乌、乌得与法。

威远厅 最要。府西三百四十里。明,威远直隶州。雍正三年改厅,属镇沅。又设猛班巡司。乾隆三十五年改隶府,并以猛戛、扛哄、猛班三土弁隶焉。东南:集翠山、铁厂山。西南:仙人脚山。西:波麻。北:雷贯。澜沧江自镇边入,杉木江纳景谷江、宝谷江水来会,入思茅。猛撒江一名猛赖河,自镇沅入,纳暖里河、铁厂河水,入宁洱。经历驻猛戛。西南有戛关。西香、抱母二盐井,雍正三年设盐大使,驻抱母。八年移驻香盐井,名抱香井,今改隶石膏井。

思茅厅 最要。府南百二十里。明,车里地,名思茅寨。雍正十三年设厅治,分车里九土司及攸乐土目地隶焉。东:倚象、铁山。西:玉屏、六困。东南:六茶山:曰攸乐、曰蟒支、曰革登、曰蛮砖、曰倚邦、曰漫撒。易武山亦产茶。澜沧江自威远入,纳猛撒江水,又东南,纳南钟、南匀诸水,绕九龙山麓,名九龙江,至车里北。南哈河自遮放入,又东会罗梭江,东南入交阯。罗梭江上源为清水河,南流迳宁洱为大开河,仍流入境,纳龙谷、猛腊诸水,又西南入九龙江。南:永靖关。东南:倚象关。

他郎厅 要。府东北百六十里。明,恭顺土州。顺治十八年省入元江府。雍正十年设厅。乾隆三十五年改属府。东:球香、水癸。西:红岩、猛连、遮蔽、灵山。东南:太极山。西南:班了、法山。把边江自镇沅入,迳宁洱,仍南流,至?南入元江。阿墨江自镇沅入,纳慢会河水、他郎河水,为布固江。宁洱南平湖,汇流灌田。

车里宣慰司辖江外六版地。乾隆三十八年宣慰司刁维屏潜逃,裁革。四十二年,以刁土宛复袭。

景东直隶厅:繁,疲,难。隶迤西道。明,景东府。康熙四年,置流官,设掌印同知。乾隆三十五年,改直隶厅。东北距省治一千一百七十五里。广三百四十里,袤四百二十里。北极高二十四度二十九分三十秒。京师偏西十五度三十一分。治后玉屏山。东:凤山,旧土官陶姓世居。西:无量山,即蒙乐山,连亘三百馀里,与蒙化、云州、缅宁、镇边接界,即禹贡梁州蒙山也。南:锦屏、孔雀、南鲸。北:鹤笼山。东南:瑞霞。西北:景董山,明建景东卫城于上。西南:澜沧江,自蒙化入,缘?西界入镇边。江上汉永平中建兰津桥,两岸峭壁,镕铁系南北,古称巨险。把边江一名中川河,东南流入镇沅。又猛统河、者干河,均南流入镇沅。景谷河流入威远。盐井四:在?南者曰磨腊、磨外,在?西者曰大井、小井。南:景兰关、母瓜关。北:安定关。西北:保甸土司,明宣德中建,土官陶姓,世袭巡司。北:三岔河土司,明弘治中建,土官杨姓,世袭巡司。东北:板桥驿,土官阿姓,世袭驿丞。有猛统巡司一。

镇沅直隶厅:最要。隶迤南道。明,镇沅府。雍正五年,设流官,并改者乐甸长官司为恩乐县来隶。乾隆三十五年,降直隶州。道光二十年升厅,省恩乐入焉。东北距省治九百一十里。广三百四十里,袤二百九十里。北极高二十三度四十九分。京师偏西十五度二十一分。东:云龙、石花。西:案板。南:马容。东南:波弄。东北:哀牢山。东:鲁马河,自景东入,迳新平,复流入境,又南流人他郎,为阿墨江。东北:景来河自景东入,纳蛮岗、阿萨、大弄、凹必诸水,东南入他郎,为把边江。树根河,亦名蛮况河,南流折西,猛统河自景东来会,为杉木江,又西南入威远。东南:猛赖河,合栏马河,南流入威远。东北:恩乐故城,府经历驻。新抚巡司,雍正十三年设,驻新抚。盐井二:东南曰波弄,东北曰案板。雍正三年设盐大使驻此。东北:旧禄谷寨长官司。

镇边直隶厅:最要。隶迤南道。明始置猛甸长官司。乾隆十二年,设缅宁厅,今厅境隶之。光绪十三年,析倮黑土司地上改心为猛猛土巡检辖境,下改心为孟连宣抚司辖境。以小黑江为界。置厅,以猛朗坝为?治。西南距省治一千八百二十里。广四百九十里,袤一千零四十里。北极偏度阙。南:东岗。北;仙人、习远。东南:儒冈。西南:西监、佧佤。西北:多衣岭、老炭山。西北:小黑江,即辣蒜江,源出耿马、孟定两土司境。纳仙人山水、南猛河水,东流入澜沧江。澜沧江自缅宁入,合蛮怕河、南底河,东南流入思茅。黑河,一名札糯江,自厅北流,经大雅口东入澜沧江。乾河自厅西磨刀厂东流,经小寨,纳南木河水,入思茅。南:西河,一名金河。厅西南有南康河,合落水洞、合英河、龙塘诸水,南流来会,入蟒冷。上改心厅东,下改心厅北,光绪十三年设二巡司分驻之。厅西境有佧佤、蟒冷诸夷。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8:04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6-03
“普洱”为哈尼语,意为水湾寨,系由“步日”演变而来。唐南诏时设“步日赕”,宋大理时为“步日部”,元初改设“普日思么甸长官司”,明洪武年间改作“普耳”,明万历年间始作“普洱”。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设置“普洱府”。1913年撤普洱府,设“滇南道”,1914年更名“普洱道”,道署由宁洱迁驻思茅。1926年道署迁回宁洱县。1929年撤普洱道,改设“普洱殖边督办区”。1940年改设行政督察区。1950年改设“宁洱专区”,1951年更名“普洱专区”。1955年专员公署迁驻思茅,更名“思茅专区”,宁洱县更名为“普洱县”。1985年改普洱县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思茅”系由古代少数民族部落“思摩”演变而来。宋大理时为“思摩部”,元代称“思么”,明代叫“思毛”。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设立“思茅厅”,隶属普洱府。1913年废厅,改“思茅县”。1914年至1926年为普洱道署驻地,1955年起为思茅专区驻地。1958年12月思茅县并入普洱县,1981年5月恢复思茅县。1993年3月改为县级市。2003年思茅地区改设“思茅市”,县级思茅市改为“翠云区”。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普洱府驻地设县,由于普洱府设府在先,设县在后,取“安宁的普洱”之意而得名“宁洱”。1955年普洱专区迁驻思茅并更名思茅专区后,宁洱县更名为“普洱县”,县人民政府驻宁洱镇。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6-03
普洱县是中国云南省南部的一个民族自治县,全称云南省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在西汉时属益州哀牢地;东汉时属永昌郡;唐南诏时期名步日睑;宋名步日部;元改元江路;明洪武十六年(1383)普洱治地改名为普耳;明、万历年间改称为普洱;清、雍正七年闰七月(1729),置普洱府,直至民国二年普洱府撤销,历时184年。民国二年起废府设县,并将宁洱县改为普洱县。民国六年复改名宁洱县,直至1950年。1951年1月1日,宁洱县更名为普洱县,一直至今。

(今又改为宁洱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6-03
思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在3000多年前就有先人生活在思茅这块热土上,人们散居在澜沧江边。商、周年代,思茅为古原始部落。从秦、西汉至清代行政归属一再变更,至1729年雍正七年设思茅通判,1735年改为思茅厅,正式置厅(县)建制,隶普洱府。1913年废厅改县,1949年2月思茅解放,1958年并入普洱县,198年恢复思茅县建制。1993年3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唐、宋、元朝
    贞员十年(794) 南诏政权在银生城(今景东城)设银生节度。
  乾符六年(879) 南诏设威远睑(赕)(在今景谷),隶属银生节度。
  同年,普洱设治,名步日睑。

宋   朝
  南宋淳祐十年(1250)勐卯(今瑞丽市)酋长阿只步率部夺威远睑。元朝中统三年(1262)归附朝廷。  

元   朝

  至元十二年(1275)设开南州(在今景东)和威远州(在今景谷),隶威楚路。
  至元十九年(1282)中道总兵官万卢达石八力都不花领军南下,途经澜沧江整控渡口时勒石于江西岸的崖壁上,史书《思茅元碑》或《都不花摩崖》。
  至元二十五年(1288)设元江路,统管罗盘、马笼、步日(今普洱)、思么(今思茅)、罗丑、罗陀、步藤、步竭、台威、台阳、设栖、你陀等十二部。
  至元二十六年(1289)设木连路军民府(在今孟连境)。同年,罕罢法建孟连城,为孟连第一代土司。
  至元二十九年(1292)威远州改为威远蛮栅府,属元江路。
  至顺二年(1331)二月,景东甸土官阿只弄遣子罕旺赴京献驯象,朝廷将景东升为军民府,封阿只弄为知府事,赐给金牌、印信等。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明朝大军进抵楚雄,阿俄陶向明军献马匹、银两、驯象,并献出元朝所赐印信。明朝仍置景东府,封阿俄陶为土知府,赐给文、袭衣.颁发府印,准其世袭。
  同年,在景东境内设板桥驿和景东驿,与楚雄府境内的驿站衔接。
  同年,威远蛮栅府改为威远州,属楚雄府,任刀相为土知州。洪武十七年(1384),升为威远府,直隶云南布政使司。
  洪武十六年(1382)今普洱治地改称普耳。万历年间,始称普洱。 洪武十八年(1385)麓川平缅宣慰使思伦发令召录刀算党率部占领威远。同年,思伦发率兵10万攻占景东,逐土宫阿俄陶至大理。
  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军收复景东。设景东卫指挥使司,领五个千户所。
  洪武三十一年(1398)刀算党率兵归顺明朝。
  建文四年〈1402)九月,刀算党派人到朝廷贡象牙、犀牛角、孔雀尾、西洋布、红、花、丝幔帐及金银器。十二月,威远府改为威远御夷州,直隶云南布政使司,任刀算党为知州。
  同年十二月,设镇源州,任刀平为知州。永乐四年(1406〉四月升为镇源府,命刀平为知府,设经历、知事各一人,隶云南布政使司。
  永乐元年(1403)设者乐甸长官司(在今镇源者东、恩乐),隶云南都司。
  同年,车里宣慰司土官刀暹答派兵占据威远,掳知州刀算党,西平侯沐晟率兵抚谕。
  永乐二年(1404)开募乃(今澜沧募乃)富银铅锌矿炼银,后关闭。
  永乐三年(1405)他郎寨长官司改称恭顺州,归属元江军民府。嘉靖十年 (1531),州署从今碧朔移至墨江县城。

清朝
    雍正二年(1724)威远土知州刀光焕被革职,威远"改土归流",次年设威远厅抚隶属镇源府。
  同年,在镇源府地方开按板、恩耕盐井,当年试煎,三年定额起课。光绪十三年(1887)按板盐井封闭。
  雍正三年(1725)开采磨黑盐矿和勐野盐井。
  雍正四年(1726)镇源府"改土归流",威远同知刘宏度为镇源府知府事。
  雍正五年(1727)正月,镇源、威远的拉祜族、傣族、哈尼族在黑老胖和土司刀如珍带领下举兵反对"改土归流",杀死威远同知署镇源知府事刘宏度,清军副将张应宗带兵镇压。
  同年,者乐甸长官司改为恩乐县,归镇源府。
  雍正六年(1728)六月,添设镇源府经历一员,恩乐县典史一员。
  同年,清政府准重开募乃银厂。嘉庆十五年(1810)封闭。
  雍正七年(1729)七月,置普洱府,以澜沧江以东之思茅等六版纳地改设流宫,设知府、经历各一员,所属攸乐地方设同知一员,普洱通判移驻思茅。
  同年,置普洱府训导,设府学。
  雍正十年(1732)二月,添设景东府勐统巡检一员。
  同年四月,设他郎厅,属元江府。
  同年五月,茶山土千户刀兴国率拉祜族、傣族、哈尼族在曼坝河蝙蝠洞订盟起义,反抗总兵李宗膺、知府佟世荫盘剥。起义队伍联合元江少数民族围攻思茅、普洱,进逼他郎,次年被提督蔡成贵、总兵董芳统兵镇压。
  同年,元普沅威镇改为普洱沅威镇(普洱镇),设总兵一员,分中、左、右三营,建总兵官署于普洱府城。
  同年,景东府同知徐树闳修、儒学教授张问政撰《景东府志》五卷。
  雍正十三年(1735)十月,置宁洱县,辖圆通、信成、善长、嘉会、义正五里和、 普藤、勐旺、整董、勐乌、乌得五勐地及竜得、等角。
  十月,设思茅厅,辖车里、六顺、倚邦、易武、勐腊、勐遮、勐阿、勐笼、橄榄坝九土司及攸乐土目共八勐地方。裁思茅通判,攸乐同知移往思茅,改称思茅同知。
  同年,普洱茶名震京师。清政府题准征收茶捐,普洱府当年发出"茶引"三千引(3000担)。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
  1月,柯树勋接任思茅厅同知,将十二版纳地方改为十一行政区;7月,向云南省都督府提出《沿边十一条陈》。
  2月,刘钧任迤南道道尹。同年,刘钧兼任海关监督。
  4月,云南富滇银行思茅分行成立,民国18年撤销。
  12月,他郎陈乃佑、景东侯应中、普洱许景明当选云南省议会第一届议员。镇边刀派永、思茅高致泽分别当选云南省第五、第六复选区第一届土司特派员。
  同年,镇源直隶厅由恩乐迁治于按板井,辖恩乐、新抚两县佐。
  同年,以银元取代银两流通。
  民国2年(1913)
  1月,在车里(今景洪)设普思沿边行政总局,柯树勋为总局长,原思茅厅所属沿边各勐划归行政总局。
  4月,裁普洱府。改思茅厅为思茅县,他郎厅为他郎县,威远厅为威远县,镇源直隶 厅为镇源县,景东直隶厅为景东县,镇边直隶厅为镇边县。
  同年,迤南道改为滇南道观察使。
  同年,宁洱县改为普洱县。民国6年复名宁洱县。
  同年,改勐烈弹压委员为勐烈行政委员。
  同年,在磨黑井成立磨黑井区,设盐务局统管滇南盐务。民国27年改称迤南盐场公署。
  同年,宁洱县引种宾川、美国棉种,种植2940亩。
  同年,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在普洱创办,次年改为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6-03
墨江历史上曾名"恭顺"、"他郎",1915年始称墨江。

    古属西南夷地,唐南诏时期属银生节度(景东县)地,为阿焚诸部所据。

    宋大理国时期先后为威楚路因远部(元江因远)和马笼部(新平漠沙)属地。

    元宪宗四年(1254)他郎内附,七年复叛。至元十三年(1276)设他郎千户所,隶属元江万户府。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他郎千户所为他郎寨长官司.隶属元江路。

    明永乐四年(1406),改他郎寨长官司为恭顺州,州治在碧朔(今碧溪乡政府驻地),隶属元江军民府。弘治年间曾改隶临安府(建水县)。嘉靖十二年(1533)移恭顺州治至他郎寨(今县城)。

    清顺治十六年(1659)元江府"改土归流",辖奉化、恭顺两州。雍正十年(1732)裁曲靖府通判移驻他郎寨,设他郎厅,仍隶属元江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元江府降为直隶州,他郎厅不便归州管辖遂改隶普洱府,以定南、儒林二土司并隶他郎通判。

    民国2年(1913)废厅改县,改他郎厅为他郎县,县列二等,隶属迤南道(驻地普洱)。民国4年经云南省督军公署参谋长、陆军中将郡人庾恩旸提议,由县长熊朝梁集绅协商,呈准以境内之阿墨江为名,改他郎县为墨江县。民国18年墨江直隶于云南省。民国30年隶属宁洱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5年改隶新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月7日墨江县城解放,8月3日墨江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隶属思普区临时人民行政委员会。1950年5月4日正式成立墨江县人民政府,隶属宁洱专员公署,1953年3月宁洱专员公署改为思茅专员公署,墨江遂隶属思茅专员公署。1979年7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墨江县,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同年11月28日,在县城召开了自治县成立大会。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6-03
景谷古称“勐卧”,傣语“勐”为地方、“卧”为井,意思为有盐井的地方。

景谷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曾在正兴等乡(镇)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证明三四千年前景谷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生存。建制始于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景谷属益州郡哀牢地。唐(南诏)时,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设威远城,属银生节度(今景东)。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立威远州,属威楚路(今楚雄)。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制威远土知州,属楚雄府。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升为威远府,直隶省承宣布政使司。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土归流”后,设威远厅,属镇沅府。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威远厅改属普洱府。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为威远县。因县名与四川省威远县相同,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改威远县为景谷县。1949年6月景谷县和平解放,同年6月6日成立景谷县人民政府。1985年6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属思茅地区行政公署辖地,同年12月25日召开成立自治县庆祝大会。此后,每年12月25日为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6-03
傣语“西双版纳”直译为“十二千块田”,实际上是指十二个行政区域。傣家人说西双版纳古时称为“勐巴纳西”,意思是“一块神奇、美好的理想国土”。
  1953年1月23日建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车里县景洪。原属思茅专区的车里(驻景洪)、镇越(驻易武)、佛海(驻勐海)、南峤(驻勐遮)4县,宁江县的勐阿、勐旺2县,思茅县的普文区,江城县的整董乡等划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
  1954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车里县景洪改为允景洪。撤销车里、镇越、佛海、南峤4县,改设版纳景洪、版纳勐海、版纳勐旺、版纳易武、版纳勐捧、版纳勐混、版纳勐遮、版纳勐养、版纳勐腊、版纳勐龙、版纳勐阿、版纳曼敦等12版纳(均相当于区级)及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区、易武瑶族自治区与布朗山区。
  1957年设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允景洪。辖版纳景洪(驻允景洪,由原版纳景洪、版纳勐龙、版纳勐养和版纳勐旺的勐醒、勐旺、整董改设)、版纳易武(驻易武,由原版纳易武、易武瑶族自治区和版纳易武的倚邦改设)、版纳勐腊(驻勐腊,由原版纳勐腊、版纳勐捧改设)、版纳勐海(驻勐海,由原版纳勐海、版纳勐混、版纳勐阿、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区及布朗山区改设)、版纳勐遮(驻勐遮,由原版纳勐遮、版纳曼敦改设)等5版纳。
  1958年版纳景洪、版纳易武、版纳勐腊、版纳勐海、版纳勐遮分别改为景洪县、易武县、勐腊县、勐海县、勐遮县。
  1959年撤销易武县,并入勐腊县;撤销勐遮县,并入勐海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3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6-03
允景洪是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内城区镇。解放前称为车里,是傣族最大的土司居住的地方。“允景洪”是傣语,意思是“黎明之城”,来源于一个勇敢的青年战胜一个妖魔后,夺得一颗明珠,并把明珠高挂在一棵椰树上,大放光明,驱走了黑暗,带来了黎明的传说。

西双版纳古称“勐泐”。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属益州郡管辖。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属永昌郡管辖。三国时设置过南涪县。唐宋时期先后由南诏、大理国银生节度、开南节度管辖。南宋淳熙七年即大理国盛德五年(118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统一了各部,建立了以景洪为中心的地方政权“景龙金殿国”。元贞二年(1296年)设置彻里军民总管府;泰定四年(1327年)改置彻里军民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置车里军民府,后又改称车里军民宣慰使司;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区划分为12个提供封建负担的行政单位——西双版纳(傣语“西双”即12,“版纳”意为一个提供封建负担的行政单位)。民国元年(1912年),改置普思沿边行政总局,隶属普洱道。1953年1月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1955改自治州),重划12版纳,直属省政府管辖、思茅专署代管。1957年12月6日,国务院决定将12版纳改建为5个县级版纳。1958年又将5个县级版纳合并为景洪、勐海、勐腊3县。1993年12月景洪县撤县设市至今。1972年10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由省政府直接领导。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6-03
现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思茅地区的西南部,东和东北隔澜沧江与思茅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相望,东南与勐海为邻,西和西南与西盟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相接,南部和西北部与缅甸毗邻。县城距昆明市745公里,距思茅镇173公里。

  论历史沿革,该县在西汉时为哀牢地。东汉至隋属水昌郡。唐南诏时属水昌节度地,大理政权时期属永昌府。元属木连路。明清时为孟连长官司(后改称宣抚司)管辖,上隶顺宁府。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于圈糯置镇边直隶厅,隶属迤南道,此为澜沧设治之始。镇边之名,即镇摄边境之意。十七年(1891年),厅治迁勐朗坝,时镇边直隶厅全境包括今澜沧、西盟、孟连三县全部及双江县一部分。二十九年(1903年),厅治复迁回圈糯。1913年,废行,改为镇边县。1915年,因与贵州省镇边同名,乃以其地滨于澜沧江而易名为澜沧县,隶属普洱道。后废道,隶属云南省第二镇边督办公署。1928年,将其划归双江县。1935年,在所辖岩帅、勐角、勐董等地置设沧源设治局。至此,澜沧县辖今澜沧、西盟、孟连县全境,隶云南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4月成立澜沧专员公署,其下分设澜沧、东朗、孟连、上允、溯涛(即宁江县,当时纪念解放宁江时牺牲的尹溯涛而得名)五县。同年12月,撤销澜沧专员公署,宁江县划出,另四县复并为澜沧县。1953年4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区(县级),隶属思茅专区。1954年、1956年,孟连、西盟先后划出分别设县。1955年改澜沧拉祜族自治区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沿袭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6-03
银生节度银生府与银生古城

    银生节度又称开南节度① ,是唐代南诏国的七节度之一。银生府又是银生节度的下设机构。银生古城,唐代南诏筑,位于今云南景东锦屏镇,银生节度、银生府曾设于此,是南诏国的南方重镇,又是当时南诏对“婆罗门、波斯、阁婆、勃泥、昆仑等处贸易之所”② 。
    一、银生节度银生府的设置背景
    了解银生节度银生府的设置首先得了解六诏和六诏的统一。“六诏”是唐初以洱海(今云南大理)为中心的6 个互不统属的少数民族部落的总称。唐初贞观年间(627 年一石49 年), 洱海地区先后形成了“六诏”。“蛮谓王为诏”,诏,即王、大首领、大酋长之意。六诏中,蒙禽诏,居蒙舍诏北,在今漾溟县和巍山县北;越析诏,又称么些诏(磨些族部落),居今宾川县;浪弯诏,居弥茨,今洱源县;遗败诏,居遗川城,今邓川县;施浪诏,居牟直和城,今洱源县;蒙舍诏,部民居蒙舍川(阳瓜江),诏主居蒙舍城,今巍山县城,因在诸诏南,故称南诏。
    六诏的势力大致相等,不相臣服,其中蒙禽,越析二诏的地盘最宽,兵马最强,蒙舍诏次之。到唐开元(713 年一741年)末年,蒙舍诏主皮罗阁在唐玄宗皇帝的支持下,先后灭了其它5 诏。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成立了以洱海地区为中心的南诏国,筑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为都会。开元二十六年(738 年),唐玄宗皇帝封皮罗阁为越国公云南王,赐名“归义”,受姚州都督府节制。开元二十七年(739 年),迁都太和城。这时期南诏的辖境:“东距篡,东南属交址,西摩伽陀,西北与吐蕃接,南女王,西南骤,北抵益州,东北际黔巫”③ 。包括今云南全境、四川南部、贵州西部、缅甸北部、老挝及越南北部。
    其次是,南诏统一后,南诏与吐蕃、唐朝的关系及南诏的扩张政策。唐王朝扶持南诏,本想用南诏去牵制吐蕃,但南诏统一以后,又想扩大自己的地盘,建立一个“大白蛮国”。唐王朝为了牵制吐蕃要南诏多出兵去攻打吐蕃,使南诏与唐及吐蕃间关系紧张,再加上唐王朝的将领没有采用正确方法去处理与南诏的关系,促使南诏与唐的予盾首先表面化,终于发出了历时数年的“天宝战争”④ 。天宝九年(750 年),南诏国王皮罗凤以“重科白直,倍税军粮,征求无度”为由杀了云南太守张虔陀,占据姚州都督府所辖的32 “夷州”,拉开了“天宝战争”的序幕。天宝十一年(752 年)南诏国王阁罗凤臣服于吐蕃,被“赐为兄弟之国”。吐蕃册封阁罗凤为“赞普钟(意为小赞普)南国大诏”。阁罗凤自称东帝。以后南诏附蕃反唐南诏附蕃反唐后,多次四处用兵,扩张地盘,修筑道路,设置城地,建立制度。至永泰元年(765 年),南诏的疆域,“东接贵州,西抵伊落瓦底江,南达西双版纳,北接大渡河;东南接越南边界,西南界骤国(今缅甸中部),西北与吐蕃的剑川为陪,东北达戎州(今四川宜宾)”⑤ 。
    南诏国境内,根据各民族的分布和政治、经济状况的不同特点,设有“十睑”“七节度”“二都督”。“十睑”,或作、败、检、甸等。《新唐书· 南蛮传》称“夷语睑若州”,故“十睑”即十州。“十睑”:太和睑(今大理市太和村)、羊直晖睑(又称阳睑,今大理城)、大厘睑(又称史睑,今大理市喜洲)、遗川睑(今洱源县邓川)、赵川睑(今大理市凤仪镇)、蒙舍睑(今巍山县城)、白崖睑(又称勃弄睑,今弥渡县红岩)、云南睑(今祥云县云南骚)、蒙泰睑(今漾潺县和巍山县北部)、品澹睑(今祥云县城区); “七节度”:弄栋节度(治在今姚安)、拓东节度(治在今昆明拓东)、宁北节度(后改剑川节度,治在今剑川)、永昌节度(治在今保山城)、丽水节度(始称镇西节度,治在今缅甸达罗基)、银生节度(始设开南、银生二节度、后合并为银生节度)、铁桥节度(贞元十年后增设,治在今丽江县塔城); “二都督”:通海都督(治在今通海县)、会川都督(治在今四川会理县西)。
    二、银生节度、银生府的设置时间、驻址及辖境唐大历元年(766 年)立的南诏《 德化碑》载:“建都镇塞,银生于黑嘴之乡”。《云南民族史》载:“公元762 年(唐代宗宝应元年)冬天,阁罗凤率兵‘西开寻传’,征服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寻传、朴子、望蛮、‘裸形蛮’等众多的部落。… … 阁罗凤派人‘刊木通道’(南诏《 德化碑》 ), 军队随之而入,直到丽水(今伊洛瓦底江)西部的祁鲜山(今缅甸克钦帮境内的甘高山)一带,筑镇西城(今盈江县西部境外的曼冒),设镇西节度(后改丽水节度)统治西部和西南部边疆的各部落;又在南部的茫蛮部落区建银生城,设银生节度以统治南部边疆各部落”⑥ 。马耀《 云南简史》 载:“公元765 年筑拓东城(今昆明),以阁罗凤之子凤伽异为‘二诏’幅」国王),居拓东。南诏又在南部设立银生府,统领‘黑嘴’(傣族)等部落”。
    银生节度与银生府的设置时间未见详细记载,但从以上资料记载看,银生节度与银生府的设置时间应在唐永泰元年即公元765 年,距今已1240 年。
    南诏采用府兵制,“各地方人口有多有少,编成的军也多少不等,因管军的府,有大府、中府、下府、小府四级区别”⑦ 。南诏的地方政权多仿唐制,银生府是银生节度下设的军事机构,同时又是地方行政机构,集地方政权与军事行政为一体。从级别看,银生府主将应在银生节度使之下。银生节度、银生府设置地点。《蛮书》卷四载:“扑子蛮,… … 开南、银生、永昌、寻传四处皆有”。又载:“茫蛮部落,并是开南杂种也”。《元史· 地理志》 载:“开南州… … 者扑、和泥二蛮所居也,… … 至蒙氏兴,立银生府,后为金齿白(夷)蛮所陷,移府治于威楚,开南遂为生蛮所据”⑧ 。清嘉庆重修《 一统志》载:“禹贡梁州裔,汉益州缴外地。唐时南诏蒙氏立银生府于此,为六节度使之一。寻为金齿白蛮所陷,移府治于威楚,白蛮遂居地,厉大理段氏莫能服。元中统三年平之,以所部隶威楚万户。至元十二年,置开南州,仍隶威楚路。明洪武中改为景东府,隶云南布政使司。本朝初因之,属云南省。乾隆三十年改景东厅”⑨ 。“银生城在扑败(南涧)之南。去龙尾城(下关)十日程”⑩ 。范文澜的《 中国通史》 、《 云南百科全书》载:银生节度与银生府同城而治,位于景东县城,即今景东彝族自治县锦屏镇。
    银生节度、银生府的辖境。银生节度,“领有银生城、开南城、威远城、奉逸城、利润城、茫乃道、柳追和城、扑败、通遗川、河普川、大银孔等地”@。“银生城”位于今景东县锦屏镇,“开南城”位于今景东县文井镇开南村,“威远城”位于今景谷县威远镇,“奉逸城”位于今普洱县宁洱镇,“利润城”位于今勋腊县易武,“茫乃道”位于今景洪,“柳追和城”位于今镇沉县恩乐镇,“扑败”位于今南涧县公郎,“通遗少 11 ”位于今黑江县玖联镇,“河普川”位于江城县勋烈镇,“大银孔”位于今泰国清迈。即今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及泰国景迈、老挝北部、越南莱州等地。
    三、银生节度辖境的经济、民族、文化
    从整体看,南诏的社会制度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的国家,而且奴隶制所占的比重较大。这是由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的。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是土地所有权“国有”。南诏比较发达地区(十睑地区、滇池地区)的土地归国王所有,国王把土地分配给除奴隶以外的其他阶级和阶层的人使用。《蛮书》卷九载:清平官(相当于宰相)、大军将(在内可同清平官议事,在外任节度使)等“上官”,分给田四十双(五亩为一双); “上户”的官吏和军事首领,分给田三十双;村社头人和村社农民为“中户”、“下户”,也分给数量不等的土地。南诏王族占有的土地可以不受限制。这种土地制,实质是采用了唐朝的均田制(按户授田),这种土地制也可算是“国有”,即土地所有权是国王。其次是奴隶制,即佃人制。《蛮书》卷七载:“耕田用三尺犁,格长丈余,两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牵牛,一佃人持按犁辕,一佃人秉未。蛮治山田,殊为精好,悉被城镇蛮将差蛮官遍令监守催促。… … 收XlJ 己毕,蛮官据佃人家口数目支给禾稻,其余悉输官”。书中记载的“佃人”,即奴隶;“蛮官”,即“蛮将”派出监工的官吏。这记载可以看出,奴隶的劳动是在奴隶主派出的监工的监督下劳动的,而奴隶的劳动所得,由“蛮官”据奴隶家人口的数目,留足口粮(基本生存条件)外全部交给奴隶主。奴隶整年给奴隶主劳动,除分配给口粮之外,其余的全部农产品,皆被奴隶主占有,这种剥削方式是奴隶社会仅有的。前面讲的国王家族、军事首领、包括清平官、大军将等占有大量土地,这些土地是靠大量的奴隶来耕种的,这也说明他们占有大量的奴隶。这种土地“国有”的均田制与奴隶制相结合的形式,构成了南诏国的特殊社会制度,即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过渡型社会。
    奴隶的来源,主要是对外战争中的俘虏。如《 新唐书、玄宗本纪》说:唐睿宗景云年间(710 年至712 ) ,邓腾诏及其附近部落叛变,姚州都督李蒙于开元元年(713 年)率兵进讨失败,随同前往的判官郭仲翔等被俘伦为奴隶,“鸟蛮”奴隶主们将郭仲翔枷锁起来并监督劳动,且互相转卖了好几次。《新唐书· 南蛮传》 载:天宝十五年(756 年)攻焦州被俘掠而带走的人口“百里塞途”;太和三年(858 年)十一月攻入成都,“掠子女工伎数万弓}而南”。类似记载很多。史料中记载的奴隶来源及使用情况都说明了南诏特殊的半奴隶半封建社会制度。这一特殊制度决定了特殊的农业经济状况:以“黑齿”“金齿”等傣族为主体的银生城,开南城等坝区的生产技术、农业经济较发达,仅次于“白蛮”(大理)地区的发展水平;以“扑子蛮”“望蛮”等少数民族居住的澜沧江中下游以西部,今临沧地区东部生产技术、农业经济比较落后,仍于原始的打猎、游牧生活。今思茅市西盟县部分地区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仍过半原始的刀耕火种生活。
    银生节度辖境的民族。史载唐高宗显庆元年(656 年), “和蛮大首领王罗祁”率种归附,入贡方物。和蛮与东翼和蛮宗教相同,首领通称鬼主,当属乌蛮系统,是今哈尼族的先民,王罗祁的辖区在今楚雄、思茅一带。《蛮书》载:“黑齿蛮、金齿蛮、银齿蛮、绣脚蛮、绣面蛮,并在永昌、开南、杂类种也。”“茫蛮部落,并是开南杂种也,茫是其君之号,蛮呼茫诏。”又载:“茫乃道并黑齿类十部皆属焉。”“扑子蛮,勇悍矫捷,… … 开南、银生、永昌、寻传四处皆有… … ”。《 元史她理志》也载:“开南州· · · · · · … … 昔扑和泥二蛮所居也,… … 至蒙代兴,立银生府,后为金齿白(夷)蛮所陷,移府治于威楚,开南遂及为生蛮所据”,又载:“威州(景谷),在开南州西南,其川有六,昔扑、和泥二蛮所居。至蒙民兴,开威楚为郡,而州境始通。”
    综上所述,银生节度境内的民族,主要有鸟蛮、和蛮(和泥)、黑齿蛮、金齿蛮、银齿蛮、绣脚蛮、绣面蛮、扑子蛮、望蛮、寻传蛮、裸形蛮等。“乌蛮”即今彝族的先民;“和蛮(和泥)”是今哈尼族的先民;“黑齿蛮、金齿蛮、银齿蛮、绣脚蛮、绣面蛮”都是今傣族的先民,“茫”就是“勋”,傣语意为“地方”或“平坝”, “茫蛮”就是“住在平坝的人”, 茫乃,即西双版纳的古称;“昔扑”即“扑子蛮”,今布朗族的先民;和金齿扑子等杂居的还有“望蛮”,应是今瓦族的先民。“寻传”、“裸形”等蛮,应是今景颇族、阿昌族的先民。银生节度的文化,虽在史料中没有更多记载,但我们可以从史料中分析研究。据史料分析主要有如下特点。银生节度辖境是一个多民族集合区域,不同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生产力水平的不平衡决定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也因不同民族区域的经济基础的不同而参差不齐。
    银生城、开南城地区因地理位置接近南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理,又是“六诏”中“南诏”的辖地,深受南诏(大理)文化的影响― “传周公之礼乐,习孔子之诗书”, “人知礼乐,本唐风化”。同时,银生城、开南城作为西南重镇,是银生节度全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交通贸易的重镇。如南诏《德化碑》载:“建都镇塞,银生于黑嘴之乡”;《 蛮书》 卷六载:“银生城… … 又南至林记川,又东南至大银孔、又南有婆罗门、波斯、阁婆、勃泥、昆仑数十种。外通交易之处,多诸珍宝,以黄金、庸香为贵货”。银生城和开南城是通往缅甸之景栋、泰国之景迈、天竺国、伊朗、爪哇、婆罗洲、骤国以南的交通要道、贸易重镇、战略要道。南诏《德化碑》职官提名中,六位清平官之后列“开南城大军将大金告身”,表明开南城大军将的功劳之大、爵位之高,地位之尊贵。从以上地理位置、交通要道、贸易重镇、大军将的身份地位看,银生城、开南城的文化是比较发达的,应接近于南诏(大理)文化。从居住的民族看,银生城、开南城地处平坝,主要以傣族为主,而傣族是仅次于白族的较先进的少数民族。这在以后元、明、清时期景东陶姓傣族的兴盛历史也说明了这点。范文澜先生说:“南诏迁徒弄栋镇境内汉族人到远处,很可能是指与唐境隔绝的永昌、银生两镇”如果这观点成立的话,那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文化对这些地方又是一个促进。
    文化较落后的是“扑子蛮”、“望蛮”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即澜沧江中下游以西的今思茅市西双版纳境内,临沧地区东部。当时的“扑子蛮”、“望蛮”等少数民族仍处在原始社会阶段,过着近似于原始的生活,文化的落后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如《蛮书》卷四载:“望直子蛮,在澜沧江以西,… … (其人)矫捷,善于马上用枪铲,骑马不用鞍。跌足,衣短甲才蔽胸腹而已,股膝皆露。兜黎上插牛尾,驰突若飞。其妇人亦如此。南诏及诸城镇大将出兵,则望直子为前驱。”“朴子蛮,勇悍矫捷,以青婆罗段为通身裤。善用白箕竹(弓), 深林中射飞鼠,发无不中。部落首领谓酋为上。无食器,以芭蕉叶籍之。开南、银生、永昌、寻传四处皆有。”
    南诏时期的银生节度虽同属于半奴隶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却因地处边疆、偏离于南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理地区,又因民族众多,生产技术、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但银生节度的设置,无疑对南诏国开拓疆域巩固政权、发展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促进民族融合,发展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起了积极作用;为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6-03
镇沅地处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属亚热带气候。西汉时镇沅隶益州郡,东汉隶永昌郡。唐南诏时,为银生节度属柳追和城地,宋大理后期属蒙舍镇统领。元为干远州,隶景东府,明置镇沅州,清乾隆三十五年改为镇沅直隶州,道光二十年改为直隶厅。民国改为镇沅县。解放后仍称镇沅县。1990年2月3日,国务院批准成立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1998年5月,县城从按板镇搬迁到恩乐镇。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09-23
所以,思茅改名只是相当于府治变了。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