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28楼故若神伤于2009-07-06 14:20发表的 :
赊店镇名字已经有了 千年
现在没了 !!!
前几年看《乔家大院》就发现一个问题,乔致庸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去赊旗店接货,那里而不是襄阳才是南船北马的分界线。
赊旗店,现社旗县,196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县,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社旗”,取“社会主义旗帜”之意。
赊旗店,也称赊店。“依伏牛而襟汉水,望金盆而掬琼浆;仰天时而居地利,富物产而畅人和”。《南阳县志》载:唐河经源潭东头,南至唐县西关外南流,每船行至赊旗镇止。……淯水以东,唐泌之间,赊旗店亦豫南巨镇也。
赊旗店是四通八达的水陆接运过载码头,为两湖、江西、福建、安徽、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九省通衢,是“地濒赭水,北走汴洛,南船北马,总集百货,尤多秦晋盐茶大贾”、“客妓利屣,笙歌盈衢”、“咸丰年兴榷关,其市岁税常巨万”的繁华巨镇,有“拉不完的赊旗店,填不满的北舞渡”之说。
赊旗店,最早叫“兴隆店”,相传大禹的女儿在此酿酒,于是形成了繁华的集市。西汉末年,群雄大战。西汉皇族刘秀怀光复汉室的雄心,率兵在宛城起事。后寡不敌众,带领一队人马落魄而逃。逃至一古镇,见一酒馆,众将狂饮,精神倍增,共议再举大事。酒过三巡,大计商定,唯缺帅旗。刘秀走出酒店,抬头见一酒幌在风中飘荡,正中一个“刘”字,大喜。遂除酒幌为帅旗,一路征战,所向披靡。称帝后念“刘”记小店赊旗有功,封此店为赊旗店,酒为“赊店老酒”,此镇称“赊店镇”。
赊旗店唐代称“许封镇”,至唐僖宗乾封年间已具有相当规模。据《宋史》记载:当时许封镇已发展成为船来车往、商贾云集、生意兴隆、人烟稠密的繁华集镇。南宋末年,元兵南下,战争频繁,辉煌繁盛的许封镇,化为一片焦土。元在此设“三旗屯”,但人烟稀少。明时,山西、山东和湖北等地移民先后来此,人口渐多,商业日渐繁荣。因有十家较有名的商铺,故又称“十家店”。兴隆店在赵河南岸,由于水陆交通便利,商客愈来愈多,“十家店”已名不副实,逐复名“兴隆店”。至清康熙年间已形成占地四里多的水旱码头。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改“兴隆店”为“兴隆集”。雍正年间,兴隆集逐渐向赵河北岸扩大发展,成为一条横跨赵河南北两岸的兴隆街。到乾隆年间,已发展成为长五里、阔四里的繁华巨镇。全镇街道密布,商号林立,聚居与流动人口达十三万之多,四方陆路人车如流,潘赵河西岸河船似游龙。二十多家骡马店朝夕客商不断,五百多家商号总集百货,七十二条道街分行划市经营,盛时,河道停船一次可达五百余只,全镇有四十八家过载行,日夜装卸不停,十几家骡马店家家客满,大车小车络绎不绝。当时商界公议,要给这个繁华商镇选取适宜镇名。乾隆四十七年,山陕会馆的春秋楼落成时,秦晋大贾邀请商界同仁瞻仰关羽圣像,联想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此地赊旗访将,起师推莽的故事,众议以“赊旗”为镇名。雍正二年《同行商贾公议戥秤定规》碑记言:赊旗店,四方客商杂货兴贩之墟,原初码头卖货行户原有数家,年来人烟稠多,开张卖载者二十余家。山西平遥日昇昌、蔚盛长票号在河南设立的第一家分号就设于赊店。
清李栋有诗描述赊旗店:
房舍重重依岸开,舟船日日顺河来,
马帮铃响丹霞绕,钟灵毓秀惹人爱。
随着商业的兴盛发展,全国南九北七,十六个省的商人云集赊店经商,争相购地,建房设店,流寓定居。为了同乡联谊、合心经营,客商集资兴建会馆之风盛极一时。赊店镇内的同乡会馆有:山陕会馆、湖北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广东会馆、直隶会馆、湖南会馆、安徽会馆等十余座,其中尤以最早寓居此地的山陕商贾集资兴建的“山陕会馆”最为雄伟壮观。此外尚有行业会馆性质的老庙(戏剧)、火神庙(鞭炮行)、马神庙(马车行)、大王庙(船运行)等大中型庙宇十余座。
咸丰七年(1857年),捻军攻陷赊店,火烧了山陕会馆的春秋楼,赊店商业遭到重创。咸丰八年,全镇商民集资建起了环城十六里、高三丈有余的砖砌城墙;同年,河南巡抚奉旨在赊店镇设立署理南阳、桐柏、唐河、裕州、泌阳五县的厘金总局,知署厘金局的官员更为三品道台街。
光绪末年,平汉铁路通车,交通要道东移,水运渐次萧条,赊店镇失去贸易中心的地位。民国中后期,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日军轰炸,造成赊店古镇商业的凋零。英国学者贝思飞在《民国时期的土匪》(徐有成译)一书中写道:豫西南的赊旗镇曾是通过唐河和白河运往汉口的货物集散地。从蒙古和西北来的商队也在那里逗留,将带来的货物装上船,那些从南方来的满载货物的船只,在返回之前也要卸货。总之,赊旗镇一直是全国最富有的商业贸易中心之一,直到铁路的兴建所给它带来的冲击,它被剥夺了所有的商业活动,除了麻油、白酒和其它一些产品外。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它已经沦为满是尘土的小市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