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22阅读
  • 18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27):重庆府(重庆1)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28
重庆府:冲,繁,难。川东道治所。明,府顺治初,因明制,领州三,县十七。康熙元年,省铜梁、安居入合州,省璧山入永川,省武隆入涪州。八年,省定远入合州。六十年,复置铜梁,以安居并入。雍正六年,复置大足、璧山、定远三县。十三年,升忠州为直隶州,酆都、垫江属之。析黔江、彭水二县置黔彭直隶厅。乾隆元年,改隶酉阳直隶州。二十九年,以巴县江北镇置江北厅。西北距省治九百六十里。广五百六十里,袤五百九十里。北极高二十九度四十二分。京师偏西九度四十八分。领?一,州二,县十一。

巴冲,繁,难。倚。城内巴山,县以此名。东:涂山。又北:太华。西:逾越、缙云。南:霖峰。县东有明月峡者,大江迳此。大江自江津入,迳城东南,又东北入江北?。嘉陵江即涪江,自合州入,南流至城东,与大江合。东:丹溪自綦江入,交龙溪自长寿入,俱入大江。巡司一,驻木洞镇。西:佛图关。驿二:朝天、白市。

江津冲,繁,难。府南百二十里。南:鼎山。东:云篆、珞黄。东:华盖、女仙。东南:固城山。大江自合江入,东北流,迳县西、北、东三面,亦名九字水,又东北入巴县。南江即古僰溪,自綦江入,迳城东,又北入大江。笋溪源出南綦盘山,北流注南江。砦溪、乐城溪俱入大江。南:崖门关。一驿:茅坝。

长寿冲。府东北百五十里。东:长寿山,县以此名。北:铜鼓。西:牛心。东北:罗纹山。大江自江北?入,迳城东入涪州。龙溪一名溶溪,即古容溪,自垫江入,南流入大江。海棠溪合桃花溪自邻水入,迳城东北,一名梅溪,西南流入巴县。一驿:龙溪。

永川冲。府西北百八十里。西:英山。北:铜鼓。南:泸龙。西北:溪山。侯溪上流曰车对河,西南流,至城南,会西来一水,南流为株溶溪,又南入大江。松子溉源出龙洞山,亦东入大江。一驿:东皋。

荣昌冲。府西少南二百六十里。东:葛仙。南:宝盖。北:驻跸。东南:庆云山。长桥河自大足入,迳城西思济桥,为思济河。西南流,至清江滩入泸州。大鹿溪源出南山,南流,折东南入合江。一驿:峰高。

綦江简。府南三百里。西:扶欢。东:石笋。北:牛岗。南:祝融、萝绿二山。僰溪亦名夜郎溪,自贵州桐梓来入,名綦江,迳城东,又西北流入江津。至南江口注大江。东骨溪、北金沙溪、西奉恩溪,并入綦江。南三舍溪、捍水二关。

南川难。府东南二百五十里。东:九盘山、马嘴山。西:永隆。南:方竹箐山,白水出,迳城南镇江桥,名镇江桥溪,屈流至城北水东桥,为大溪河,入涪州。四十八渡水源出马嘴山,与流金水俱至水东桥合白水。水从溪源出水从山,西流入綦江,合南江,即南江别源也。南马头、北冷水二关。

合州冲,繁,难。府北二百里。北:瑞应。西:牟山。南:铜梁。东:钓鱼山。东北:书台山。渠江即宕渠水,自广安入,涪江自遂宁入,俱合嘉陵江。嘉陵江自定远入,东北合渠江曰嘉渠口,又东南合涪江曰三江口,又南入江。北:跳石溪自铜梁入,东北流入涪江。二驿:刘家场、温场。

涪州冲,繁,难。府东少北三百五十里。东:龟山。西:五花、玉璧。北:铁櫃、北岩。东南:武龙山。大江自长寿入,迳城北会涪陵江。涪陵江即古延江,自彭水入,北合大江。大溪河自南川入,东北流,迳州东南入涪陵江。巡司一,驻武隆镇。一驿:涪陵。

铜梁繁。府西北二百四十里。康熙元年并入合州。六十年复置。西:六瀛。东:新开山。南:双山。西北有小铜梁山,县以此名。涪江自遂宁入,迳城东北,又东南流入合州。安居溪一名关箭溪,又名琼江,自遂宁入,迳城南,折东北流入涪江。马滩河一名赤水溪,源出六瀛山,南流入大足,合沙溪河,入县城。合巴川河,东南流,绕县境如“巴”字,亦入城。与赤水溪合流,出城东流,合小安溪,东北入合州。有安居镇巡司。

大足繁。府西三百十里。康熙元年省入荣昌。雍正六年复置。南:鸡栖。东:三华。西:龙?。东南:玉城山。长桥河上流即岳阳溪,自安岳入,迳城西,又西南入荣昌。小安溪一名单石溪,东北流入永川。赤水溪自铜梁入,东北流,合沙河溪,仍入铜梁。东米粮、北化龙二关。

壁山冲。府西少北百里。康熙元年省入永川。雍正六年复置。南:龙珰。北:缙云。西南:垂壁。东南:王来山、来凤。油溪二源,出汤口峡,一为来凤桥溪,南流,一为马坊桥溪,东南流,俱至斗牛石,合流入江津,注大江。有双溪镇。一驿:来凤。

定远冲。府北少西二百九十五里。康熙八年并入合州。雍正六年复置。东:武胜山。北:焦石山。嘉陵江自南充入,环县境北、东、南三面,南流入合州。花石溪源出岳池,西南流,盐滩溪源出蓬溪,东南流,俱入嘉陵江。

江北厅 简。府北一里。明为巴县之江北镇。乾隆十九年设他。东:卧龙山。北:大华■D7山。东北:石城山。大江自巴入,迳他东南,又东入长寿。涪江自合州入,迳他南,又东南,与巴县分水入大江。东:铜锣峡关,为水路门户。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8:08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28
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远在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人类的生息繁衍活动;到新石器时代,已有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别居住着夷、 濮、苴、奴、宾、共、(rang)、(dan)等八个民族。正是这些最早的重庆居民,创造了重庆最古老的历史文明。约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以重庆为中心地带的大片地区,已形成强大的奴隶制部族联盟,统称“巴”。

  相传夏禹王分华夏为九州,梁州所属就有“巴”。在甲骨文中,也有关于“巴方”的记载。郭沫若先生对此有诗赞曰:“巴蜀由来古,殷周已见传。”从“巴”到“重庆”,名称屡经历史的变迁。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国,置巴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

  汉朝时候巴郡称江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更名荆州、益州、巴州、楚州。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这就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

  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因渝人赵谂叛诛事,朝廷虑“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皇子赵接踵于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将恭州升格命名为重庆府。重庆得名迄今已八百余年。重庆自秦以来,历代王朝都在此设置郡、州、路、道、府等行政机构。

  辛亥革命后,1921年设重庆商埠督办;1929年设市;1935年5月5日,国民党政府颁令,将重庆升格为直辖市。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西迁重庆,于1937年11月定重庆为“战时首都”,1940年再定重庆为“陪都”。连同远古巴国的建都、元末明玉珍的大夏国建都,重庆在历史上就有三次成为国都。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28
重庆历史悠久,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武王伐纣,以强悍的巴族兵丁为前峰“歌舞以凌殷人”,灭纣之后,武王“封宗姬于巴”,建立巴国,首府设在江州(以濒临两江取名,即今重庆),重庆首次建都。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设置巴郡,仍以江州为郡群治所。秦将张仪筑江州城,这是重庆第一次筑城。
??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备进川,令军师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将兵克巴东,破巴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下公安,六月引兵还江州。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七月“自将伐孙权,留超云督江州军”。在今市中区大阳沟一端有地名白龙池,相传是赵云驻度州的白龙马厩。蜀汉刘禅建兴四年(公元226年),江州都护李严筑大城,周四十六里(约七公里),这是重庆市第二次筑城,与此同时,李严并上奏朝廷,拟在鹅项岭处切山贯通两江,改三面临江的半岛,为四周环水的江岛,丞相诸葛亮以不利于军事而未准。至今,在鹅岭公园“江山一览台”处,还可略窥当时的开凿痕迹。
??随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更江州为渝州。唐代渝州已是中国西南名城,水陆要冲,可以东下荆楚,西进成都,南走滇黔,北上汉中,是扼控山南道(唐分全国为十道)的军事、文化、经济重镇。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均曾停留赋诗。李白名诗<<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突出的指名题咏渝州。
??北宋微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渝州人国子博士赵谂,回渝省亲,谋反被杀。微宗赵佶欲令渝人恭顺,下诏改渝州为恭州,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正月,光宗赵享封为恭王,二月,即以藩王受禅登上帝位,自 是“双重喜庆”,勒令其发迹之地恭州升格为重庆府迄今,重庆得名逾800年。
??元代分全国十一行中书省。四川行中书省领重庆路等九路省之下设立四道宣慰司清四川南道宣慰司驻重庆。元顺帝至正十年(公元1357),农发起义军红巾军徐寿辉部将明玉珍入蜀,攻占重庆后,分兵夺取四川各地,西至嘉州(今乐山)带。建立了农民政权,国号夏,建都重庆,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明玉珍病殁,幼子明 继位。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朱元璋早已遣中山侯汤和率舟师直捣重庆,明 出降。夏国历史一瞬,9年而亡。
??明代分全国为十三布政使司,四川布政使司领重庆等十三府。又立按察司付使剑事,分司诸道,四川上东道驻重庆。崇贞十七年(公元1644年),张献忠率农民军从佛图关挖地道,埋炸药轰开通远门,攻占重庆,流传张献忠为保全妇孺,示意门楣插杨柳枝,士兵不入的故事,留下了杨柳街名,即今中华路。
??清代初期,清兵、明兵、民军在重庆争战20余年。“天下已治蜀后治”,直到康熙初年,清廷才稳固了四川的统治。清代沿袭明代布政使司制,但用元代行省旧名。四川省领十三府,重庆仍为府治所,又设川东道,驻重庆。
??1929年,正式成立重庆市,人口23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定为站时首都。1939年改重庆为直辖市,1940年又定为陪都,市区面积扩展为164平方公里,人口猛增近200万。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为西南军政委员会所在地,再次定为中央直辖市,邓小平、贺龙等领到同志为建设新重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3年3月3日,国务院定重庆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成为全国第一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1996年,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28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母城,历史悠久。从公元前314年秦置巴郡郡治江州以来,历为郡、州、府、县治所,并曾为巴国国都、大厦国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盟军总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等均驻境内。重庆解放后,市党、政、军领导机关一直驻在区内。1950年6月建立第一区,1955年11月改称市中区,1995年3月更名为渝中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28
江津建县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定名江津迄今已1400多年。江津历史悠久,古为巴国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即在此劳动生息,境内有两处极具历史价值的新石器遗址,被命名为“先巴文化”。周赫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置巴郡,为江州县地。蜀汉先主时(221-223年),设乐城县。南齐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县治从郡城(现重庆)迁至溪口(今珞璜顺江附近),自此单独设县。西魏时(553-557年),置七门郡,改江州县为江阳县。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县治移至今址(几江镇)。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县城地处长江之要津而定名为江津县,隶属渝州。明清时,属川东道重庆府。
  1949年11月28日江津解放后,属川东行署壁山专区,1951年更名为江津专区,县治由几江镇迁至白沙镇,1956年迁回。  1968年改为江津地区。1983年合并到重庆市。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江津县设立江津市,四川省直辖,由重庆市代管。1997年重庆直辖后,归重庆市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5-28
据史料记载:早在七千多年前,长寿境内就有土著民族居住。至周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巴人”在四川东建立巴国,定都今重庆。长寿时称巴国枳邑。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灭巴,建巴都郡(今重庆),在枳地(今涪陵城东枳里乡)置枳县,今长寿地属枳县。
 
蜀汉(公元220—263年)巴郡益州治江州县,先帝刘备在今长寿城附近设常安县(属枳县)。北周武民三年(561)废枳县,其地并巴县。
    唐代武德二年,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隶属涪州。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夏,都重庆。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将乐温县改名长寿县。
    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5-28
永川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公元776年置县,北宋初,昌州撤静南县,其地并入大足、昌元、永川等县,永川县仍属昌州。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四川分益、利、梓、夔州路,永川县隶梓州路;宋徵宗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昌州永川县隶属之。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昌州废,永川、昌元、大足等县辖地并合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隶重庆路合州。

    元末,明玉珍起义(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建都重庆(国号“夏”),复置大足县辖永川县地。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玉珍子明升降明,洪武六年(1373年),复置永川县,属重庆路。

康熙元年(1662年),省璧山县入永川县。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璧山县,永川仍专治。嘉庆时,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

    解放初,永川县属巴县区行政专员公署。1949年12月20日,专署迁璧山县,改名璧山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1951年4月,专署迁江津县,更名江津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1952年9月,江津专署迁永川县;1969年9月,成立四川省江津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5月,改为四川省江津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7月更名四川省永川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4月,永川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并入重庆市,永川县改隶重庆市人民政府。

1992年5月,永川撤县建市。(已改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5-28
境内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秦、汉、晋至南朝为巴郡江州县地,西魏、北周为七门郡江阴县地,隋朝为渝州(后改巴郡)江津县地。唐武德二年(619年),分江津县地置南州,并置隆阳县,州、綦江县治均在今古南镇。唐先天元年(712年),改隆阳名为南川(今綦江)。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废南州为南川县。熙宁七年(1070年),熊本平木斗之乱,于铜佛坝(今赶水镇对岸)置南平军,南川属之。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撤销南平军,改南川县为南平綦江长官司。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玉珍建大夏国,改南平綦江长官司为綦江县。

民国时期,綦江先后为重庆蜀军府、重庆镇抚府、川东道、川军、黔军、川东边防军、川黔边防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四川省第三行政督查区所辖。1949年11月27日,綦江县解放。属川东行政区璧山专区(后改江津专区)。1958年11月,划归重庆市管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5-28
南川之名始于元世祖时期。南川者南江之别名也。南江在綦,而其一源出自南川,遂以南川之名名其发源县。公元637年,南川置县。1994年撤县设市。(已改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5-28
古代合川,在巴人入川前是濮族人的重要居住地。公元前 11世纪,周族姬发(周武王)建立了西周王朝,分封了重要的封国七十一个,其中姬姓国家占了五十三个。周武王封宗姬于巴,爵子。巴子在今合川城区铜粱山下建巴国别都,名“巴子城”。

    战国时期,周慎靓王五年 (公元前316年)秦国灭巴国。秦于周赧王元年,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置垫江县,县域辖今合川、武胜,铜粱、安岳、岳池县地,隶属巴郡,治所在今合川。垫江县为合川历史上最早的县名。垫江原名为亵江,取嘉陵江、涪江在县城汇合之水如衣重叠之意, 《汉书·地理志》误记为垫江并沿袭至今。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垫江县域辖今合川、铜粱、大足、武胜县地及潼南、安岳县一部分,县治仍在今合川,属巴郡。

    此后,到东晋末的 400余年内,由于政权更迭,除垫江的从属关系在东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年)属巴西郡,蜀后主建兴十五年(237年)属巴郡,东晋安帝义熙元年 (405年)属巴州,义熙八年(412年)属巴郡等数次变动外,垫江县建置仍一直保留。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代 (424—453年),宋文帝升垫江县置东宕渠郡,屑梁州,郡治在今合川市区。宕渠名源于宕渠水(今渠江)。东宕渠郡辖宕渠县1县,县治在今合川市区。

    南齐时 (479—502年),齐高帝因贵州的僚人迁徙进入嘉陵江、渠江流域,故将东宕渠郡改名为东宕渠僚郡,郡治不变,仍属梁州,辖宕渠县(今合川)、平州县(今南充市南和岳池县北),汉初县(今武胜县)共3县。

    梁武帝大同 (535—546年)时期,东宕渠僚郡分出置新兴郡,平州、汉初两县划出,只辖宕渠县。梁简文帝大宝元年(550年),东宕渠僚郡复名东宕渠郡。

    西魏恭帝三年 (556年),改为合州。合州名因涪江自梓州、遂州来,在合川城区与嘉陵江合流而故名,州治所在今合川城区,辖垫江(原东宕渠郡)、清居(原新兴郡)、东遂宁、怀化(原东遂东郡)4郡及郡属石镜(今合川,石镜由宕渠更名,石镜名源于今嘉陵江合川段的龙洞沱照镜石)、汉初(武胜)、清居(南充市南)、方义(遂宁城区)、德阳(遂宁市中区东南),长江(蓬溪)、始兴(潼南)7县。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 (598年),合州更名涪州(仍以水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涪州改名为涪陵郡,辖石镜、汉初(清居县并入)、赤水(源于今盐溪河古名赤水得名,县治在原合川县赤水乡)3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 (618年)复名合州,属剑南道。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又改合州为巴川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再复名为合州,州治在今合川市区,辖石镜、新明(县治今岳池县南)、汉初、赤水、铜梁(县治今铜梁县西北)、巴川(县治今铜粱县旧县乡)6县。

    宋太祖乾德三年 (965年),石镜县改名为石照县,合州属梓州路,后为潼川府路。宋理宗淳 祐 三年 (1243年),为抗蒙兵,在州东5公里的钓鱼山筑新城,迁合州及石照县治所于钓鱼城。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 (1283年),撤销昌州(治地今永川市)及所辖之昌元县、永川县并入大足县,属合州。同年,合州及石照县治所由钓鱼城迁回原址,属重庆府路。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赤水县并入石照县。合州辖石照、铜梁(大足县并入),定远(至元二十二年置,治今武胜县南)3县。

    元末义军领袖明玉珍据蜀称帝,国号夏。明玉珍天统元年 (1361年)石照县建置撤销,其地由合州直辖。同时,从铜粱县分出置大足县、昌宁县(昌宁县属重庆府)。合州辖铜梁、大足、定远3县。

    明代,合州隶属重庆府。明太祖洪武七年 (1374年),大足县从合州划出归重庆府直辖。明孝宗成化十四年 (1478年),从铜粱县分置安居县(属重庆府辖),合州仅辖铜粱、定远2县。

    清世宗雍正六年 (1728年),合州成为单州,不再辖县,属重庆府管辖。

    民国 2年(1913年),合州改名合川县,属川东道。合川名源于水,以涪江、嘉陵江在此汇合故名。

    民国 24年(1935年),军阀防区制解体,四川省下分18个行政督察区,合川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永川)辖。

    1949年12月3日,合川解放。

    1950年,合川属川东行署壁山专员公署辖。1951年,壁山专区更名江津专区,合川属江津专区辖。

    1952年4月,划出合川县城关区增设合川市(专辖市)。1958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合川市建置撤销,原合川市所辖地域改为合川县城关镇。

    1983年3月,重庆市和永川地区合并,合川县属重庆市辖。

    199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合川县,设立合川市,隶属重庆市。

    1997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立重庆直辖市,将四川省的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所辖行政区划入重庆市。

(已改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5-28
涪陵
早在距今5000年以前,区境已有人类居住。夏商至春秋前期,为濮人居住区。春秋中后期至战国中期为巴国地(曾为巴国国都,巴先王陵墓所在地)。战国中后期为楚国地。战国后期为秦巴郡地。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27)置枳县,为区境置县之始。东汉时,分枳县置平都县。三国蜀汉时,增置汉平县,隶涪陵郡(郡治彭水郁山镇)。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置涪郡(又名枳城郡),为区境置郡之始。南北朝时,郡县建置变化较大。隋置涪陵县、丰都县、垫江县,分隶巴郡、巴东郡和宕渠郡。唐置涪州,辖武隆县、涪陵县、隆化县。北宋改隆化县为宾化县,建置同唐。南宋置涪州,辖涪陵县、武隆县。元置涪州,辖武龙县。明置涪州,辖武龙县(后改为武隆县)。清置涪州,不领县。民国初(1913年),改涪州为涪陵县,先后隶属川东道(东川道)四川省和四川省第八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初,置川东涪陵区,辖涪陵、南川、酆都、石柱、武隆、长寿、彭水7县,隶川东行署区。1952年,川东酉阳区并入川东涪陵区,增辖垫江、黔江、酉阳、秀山4县,隶四川省人民政府。1958年,长寿县划入重庆市。1968年改称涪陵地区。1983年撤涪陵县设涪陵市。1988年,分黔江、酉阳、秀山、彭水、石柱5县设黔江地区,涪陵地区辖涪陵市、南川县、丰都县(1958年由酆都县更名)、垫江县和武隆县。1994年,撤南川县,设南川市。经国务院批准(国函1995]106号,1995年11月5日),1996年1月,撤涪陵市,设枳城区、李渡区;1996年3月,撤涪陵地区,设地级涪陵市,下辖枳城区、李渡区、南川市、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1996年9月15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涪陵市划归重庆市代管。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涪陵市正式改隶重庆直辖市。1997年12月20日,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撤销原地级涪陵市和枳城区、李渡区,设立重庆市涪陵区,重庆市涪陵区辖原枳城区、李渡区的行政区域。原涪陵市所辖(代管)的南川市、武隆县、丰都县、垫江县改归重庆市直接管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5-28
铜梁县具有悠久的历史,1976年春,在清理西郭水库坝基时发现的“铜梁文化”遗址,证明在两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晚期,先民便在这里从事劳动生产,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铜梁县为古巴国属地。秦灭巴置垫江县,铜梁为垫江属地。南朝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分设东宕渠郡,垫江改名宕渠,铜梁为宕渠县境。西魏恭帝三年(556)改郡为垫江,置合州,改县为石镜。隋、唐时,虽郡、州时有变易,但铜梁一直为合州的石镜县辖地。
??唐武周长安四年(704),合州刺史陈靖意以大足川侨户辐凑,奏准割石镜地置铜梁县,隶属合州。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合州刺史孙希庄奏准,割石镜之南,铜梁之东置巴川县,仍隶合州。
??唐乾元元年(758),巴川县西南部分地划给新置的大足县。
??元至元十七年(1280),省巴川县并入铜梁县,仍属合州。
??明成化十七年(1481)九月,划铜梁、遂宁(废小溪)二县部分地新置安居县,隶属重庆府。
??清康熙元年(1662),撤销重庆府的安居县、合州属的铜梁县,并入合州。康熙六十年(1721),又以安居、铜梁二县地复置铜梁县,属重庆府。
宣统三年(1911),清王朝覆灭,11月22日成立重庆军政府。同月24日铜梁县军政府成立,改县公署为知事公署,属重庆府领导。民国18年(1929),铜梁县直属四川省政府。民国24年(1935),铜梁县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后改为永川专区。
??1949年12月2日铜梁县解放,是月22日成立铜梁县人民政府,隶属川东行政公署铜梁专员公署领导。1951年改铜梁专员公署为江津专员公署(或专区),1981年改江津专区为永川地区,均领铜梁。1983年4月,永川地区与重庆市合并,铜梁属重庆市领导。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5-28
大足县始建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取“大丰大足”之意而得名;又因“有海棠而独香”的传说,故有“海棠香国”的美名。唐末至宋末,为昌州府和潼川府治地。明洪武十年改属重庆府。清末民(国)初属重庆府、川东道。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解放后,先后隶川东行璧山专区、四川省江津专区、永川地区。1983年永川地区撤销隶属重庆市。

唐末昌州刺史、静南军大使韦君靖在龙岗山开建永昌寨,开创北山石刻。

南宋名匠赵智凤在宝顶山用毕生精力建造宝顶山石刻。

元顺帝至元3年(公元1337年)韩法师起义,称“南朝赵王”。明嘉靖44年(公元1565年)蔡伯贯起义,建国号“大唐”,号“大宝”。

清光绪年间,余栋臣三打教堂,两次起义反洋教。

清宣统3年(公元1911年)张桂山组织保路同志军进县城,宣告大足独立,并攻克富顺,被推为富顺都督。

1928年2月,中国共产党大足县支部成立。

1949年12月13日大足解放。

此外,还有南宋杨甲著《六经图》中之《十五国风地理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刊印地图;反清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饶国梁;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唐赤英(红三军代政委)。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5-28
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设置壁山县,因县内有重壁山而得此名,属渝州。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改县名“壁山”为“璧山”,属川东道重庆府。璧山县解放后,先后隶属于川东区巴县行政专署、璧山专署、江津专署、永川专署。1983年,永川专署与重庆市合并,璧山遂隶属重庆市至今,县城驻璧城街道。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7-05-28
武胜县位于四川东部,嘉陵江中下游,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建县1500多年来,历史上三易县名。南朝(齐)开始置汉初县。
  南宋末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南下伐宋,在合川钓鱼城受阻,留下一则“上帝鞭折钓鱼城”的史话。在后来的30多年对峙时期,蒙元的前哨据点在今武胜旧县马军山。这里成了与钓鱼城相对峙的军事基地,元世祖即汗位后决定在此设武胜军,寓意“以武取胜”。至元二十四年,置定远县。1914年,定远县又改名武胜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7-05-28
江北区境已有2000多年历史,殷周时代即为巴国领域。东晋永和二年(346年)前,区境属巴郡之江州县地域,之后属楚州巴郡枳县。北周武成三年(561年)起,区境为巴县所属。明代为重庆府巴县之江北里、江北镇。清乾隆十九年(1745年)为重庆府直辖之江北厅,厅址乃今江北城。1913年,改为江北县,县治仍在江北城。1933年初,正式划定重庆市界时,将长江、嘉陵江北岸东自溉澜溪同德堂下,沿江而西,经江北城、刘家台、廖家台、简家台至香国寺溪沟止,从江北县划入重庆市。1939年5月,江北县政府迁至两路镇。后区划几经调整,至1949年时,区境设有第九、第十、第十六区等三个区。1950年6月,第九、第十区合并为重庆市第二区,第十六区改为重庆市第七区。1952年,第七区划入第二区。1955年10月,第二区更名为重庆市江北区。1993年3月—7月,实行以街带乡体制行政区划调整,由原9街3乡调整为7街1镇。1995年初,重庆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南岸区郭家沱街道办事处和原江北县鱼嘴镇、复盛镇、五宝乡划归江北区管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7-05-28
荣昌历史悠久。古代就有巴人定居,春秋战国时期,隶属巴国,秦属巴郡。汉初为犍为郡的江阳,资中和巴郡的垫江三县属地。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属江阳、汉安两县,隋和唐初为泸州、内江两县属地。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置昌元县,为今县地建县的开始。在元世族至元二十年废昌元县,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玉珍建立夏国在原县境新置昌宁县。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又改置为荣昌县,属重庆府。清代、民国时期仍置为荣昌县。1949年12月7日荣昌解放,先后隶属璧山专区的江津专区、永川地区。1983年4月,隶属重庆市。县人民政府驻昌元镇。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7-05-28
武隆设治,始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据《寰宇记》载:“以邑界武龙山为名”。《明一统志》载:今核桃乡内,一山“逶迤如龙,下有空洞,即武隆山也”。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与广西省一县同名,故改“龙”为“隆”,寓兴旺发达之意,更名武隆县,相沿至今。

历史

武隆历史悠久。根据1982年江口镇出土的石斧、铜钺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约5000年)即有土著民族繁衍生息,周、春秋(公元前1841年至公元前476年)为巴国属地,战国至东汉(公元前475年至公元220年)为枳县所属。蜀汉后主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置汉平县,治地今鸭江镇。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汉平县并入枳县,治地今涪陵区东岸。南齐至北周(公元479年至581年)复置汉平县于鸭江镇,隶属涪陵郡。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徙汉平县于涪陵,十三年(公元593年)改名涪陵县,隶属巴郡。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涪陵县分置武龙县,治地今土坎镇。北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名枳县,南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复名依旧。明太祖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武隆县并入彭水县,十三年(公元1380年)复置,改“龙”为“隆”,更名武隆县隶属涪州。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省武隆县为镇入涪州。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改武隆县为巡检司。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又改为涪州第五分区,区署设羊角碛。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五月,四川省府以涪陵县第五区幅员广大,决定划为武隆设治局,治地巷口镇。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复置武隆县,治地未变,直至解放辖四个指导区,共五个镇十三个乡,人口约十七万。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7-05-30
好资料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