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620阅读
  • 10回复

[日伪]汪伪政权的行政区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10-16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内部以汪精卫为首的反共亲日派,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在日军卵翼下建立的傀儡政权。1938年11月 ,汪精卫集团代表高宗武、梅思平与日本代表影佐桢昭、今井武夫在上海举行秘密谈判,签订《日华协议记录》。经日本策划,于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正式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其组织机构仍用国民政府的组织形式,汪伪国民政府一度遥奉重庆国府主席林森为主席,汪精卫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院长。陈公博、温宗尧、梁鸿志、王揖唐、王克敏、任援道、齐燮元、周佛 海等在汪伪国民政府中任职。汪伪政府的辖区包括苏、浙、皖等省大部,沪、宁两市和鄂、湘、赣、鲁、豫等省小部分。

  日本军阀侵占我东北地区后,步步向关内进逼,先后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蒙古军政府”、“临时政府”(北京)、“维新政府”(南京)、“察南自治政府”、“晋北自治政府”、“蒙古联盟自治政府”等伪政权,但所用之汉奸皆无足够号召力能达成日军“以华制华”的目的。直到汪兆铭叛国后,方由汪兆铭于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将由伪北京“临时政府”改制的“华北政务委员会”,以及由“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合并“察南自治政府”及“晋北自治政府”而成立的“蒙疆联合委员会”(后改名为“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其后又于一九四一年八月四日改称“蒙古自治邦”)统合起来。

  汪伪“国民政府”名义上虽统有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及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然事实上仅直辖江苏、淮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及南京、上海、汉口、厦门(一九四三年三月六日设置)等特别市,且除了江苏、淮海、安徽三省形势较为完整外,其他省区往往仅占有少数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管辖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及北京(后改回北平)、天津、青岛等三个特别市;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则管辖巴彦塔拉、察哈尔、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等五个盟与察南、晋北两政厅,合计七个省级单位。

  汪伪、伪华北、伪蒙疆三个伪政权彼此独立,反应在行政区划体系上,三者也有相当明显的差异。汪兆铭为与蒋中正争正统,其伪政府体制完全模仿国民政府的组织架构,由省管理县、市,部份省区则在省县之间设置行政督察专区,但海南岛特设“军管区”归于广东省管辖。另外,上海市除了市区外,尚管辖附近上海、南汇、奉贤、川沙、嘉定、宝山、崇明等县,这是过去国民政府所未采用的措施。

  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组成份子多为北洋军阀余孽,因此完全恢复北洋政府时代省下辖道、道下统县的行政区划体系。其中河北省下辖保定、燕京、冀东、津海、渤海、真定、顺德、冀南等八个道及真勃特别区(道级),河南省下辖豫东、豫北等二个道,山东省下辖济南、东临、武定、青州、登州、莱潍、泰安、兖济、曹州、沂州等十个道,山西省下辖河东、雁门、冀宁、上党等四个道。各道下辖县及普通市,但山东省的登州道则辖有威海卫、龙口两行政区(县级)。另外,青岛特别市除市辖区外,亦辖胶、即墨等两县。

  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则以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的五个盟为核心,另加上察南、晋北两个由「自治政府」改制的「政厅」。盟下辖旗与市,政厅下辖县与市。一九四三年一月一日起两「政厅」皆改制为省,察南政厅改为「宣化省」,下辖张家口市及万全、宣化、怀安、怀来、龙关、赤城、延庆、蔚、涿鹿、阳原等十县;晋北政厅改为「大同省」,下辖大同市及大同、怀仁、阳高、天镇、浑源、广灵、灵邱、朔平(右玉)、山阴、应、朔、左云、平鲁等十三县。

  汪伪国民政府尚辖有一些省级特区,例如浙东行政公署、苏北行政公署及苏淮特别行政区。浙东行政公署于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成立,下辖余姚、奉化、慈溪、象山、鄞、镇海等六县,至一九四三年三月三十日并入浙江省,成为浙江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区。

  苏北行政公署及苏淮特别行政区则是汪伪为与伪“华北政务委员会”争夺地盘而成立。在一九四二年以前,江苏省长江以北皆为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所管理,汪伪仅控制长江以南各县市。为了将该地纳编入旗下,汪伪先于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于泰县成立“苏北行政公署”,统辖地为江苏省长江以北之泰、江都、六合、浦镇、仪征、泰兴、靖江、南通、海门、启东、如皋、东台、兴化、高邮、盐城、宝应等十六县,并于一九四二年一月一日后暂代管“徐海道”及安徽省淮北地区;再于同年一月二十四日划江苏省的徐州市及铜山、丰、沛、砀山、邳、萧、宿迁、睢宁、东海、灌云、沭阳、赣榆、泗阳、淮安、淮阴、涟水、阜宁等十七县(原徐海道),以及安徽省的宿、泗、灵璧、亳等四县(原淮北地区)为“苏淮特别行政区”,后又于一九四四年二月一日将“苏淮特别行政区”改为“淮海省”。“苏北行政公署”完成过渡任务后,于一九四三年五月二十七日并入江苏省,成为江苏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区。

  为配合日军执行“剿共”“治安”作战,伪“华北政务委员会”亦先后成立第一直辖行政区及冀东行政公署。“华北政务委员会第一直辖行政区”于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由河北省划出永清、霸、安次、固安等四县成立,做为“剿共”政务实验区,成立后日伪评估“成效良好”,故决定逐步在华北实施“废省存道”,首选者为抗日意识强烈的河北省冀东道。冀东道于一九四四年七月改制为直属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冀东行政公署”,下辖原冀东道的唐山市及隆兴、遵化、玉田、泺、乐平、昌黎、卢龙、迁安、抚宁、临榆、丰润等十一县。华北第一直辖行政区及冀东行政公署皆至抗战胜利后方撤销。

  抗战胜利后汪伪及其所属区域所改划的行政区由于时间短暂,除了伪蒙疆所辖之宣化省及大同省合并为晋察冀边区之察哈尔省外,对往后行政区划并未留下太大影响。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10-16
汪伪省级以上行政区政府驻地表


行政区名 政府驻地
华北政务委员会 北京市
河北省 保定县
河南省 开封市
山东省 济南市
山西省 太原市
北平特别市(北京特别市)
天津特别市
青岛特别市
冀东行政公署 唐山市
华北政务委员会第一直辖行政区 永清县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蒙古自治邦) 张家口市
宣化省(察南政厅) 张家口市
大同省(晋北政厅) 大同市
巴彦塔拉盟 厚和市(呼和浩特)
锡林郭勒盟 贝子庙
伊克昭盟 伊金霍拉
察哈尔盟 张北县
乌兰察布盟 百灵庙


江苏省 苏州市
安徽省 蚌埠市
湖北省 武昌县
广东省 广州市
浙江省 杭州市
江西省 九江县
湖南省 长沙市
淮海省(苏淮特别行政区) 徐州市
苏北行政公署 泰县
浙东行政公署 余姚县
南京特别市
上海特别市
厦门特别市
汉口特别市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10-16
厉害这个他们都弄好了啊呵呵
希望国家能提前的实现省管县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10-16
上个图 最好
免费域名软件  http://www.3344.cc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2-08
顶一下~~楼主的确很细心,连国民政府设的上海市和汪伪政府设的上海市的疆域区别都提到的了(可以参考《上海历史地图集》),补充说明一下,希望可以将大道市政府补充进去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02-09
不知内蒙地区(包括东蒙)是怎么光复的,驻蒙日军是向谁投降的?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03-25
引用第5楼schwa于2010-02-09 12:49发表的  :
不知内蒙地区(包括东蒙)是怎么光复的,驻蒙日军是向谁投降的?

蘇聯紅軍, 然後蘇軍再移交給八路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04-24
上次跟戰沙一位朋友聊到幾個目前情況還不清楚的汪偽行政區劃
1. 中原省
2. 皖南特別區
3. 一號作戰後的湖南日佔區
4. 一號作戰後的廣西日佔區

3 4 兩個地方的佔縣太多, 卻沒有聽過任何行政建置, 頗不合理, 就算沒設省級政區, 也至少應該會宣布由那個省代管, 就如江西在未設偽省政府前, 就先由汪偽湖北代管

所以這應該是未來努力的目標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04-24
我觉得汪伪政权对行政区划最大的贡献就是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淮海省!
(动机暂且搁置不议)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0-04-25
樓上, 你把大清江淮巡撫放到那去了?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0-04-25
回 9楼(vladimir) 的帖子
短暂的江淮省不能和淮海省划等号,首先名字就不一样,其次江淮巡抚的设立是为了改置漕运总督而已,再次江淮布政使的辖地只是江宁布政使辖地的转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