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下我收集的资料
有意思的乾安地名
进入乾安地界,沿途的地名标牌很有规律,也很有意思,不是“××字村”、“××字乡”,就是“××字井”。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得从清朝说起,那时乾安地域为内蒙古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领地。光绪末年清政府在此设分防照磨,隶属于洮南府。民国初年乾安地域由突泉设治委员管辖。当时境内大部分土地都是没有开垦的荒地,人烟稀少,村落寥寥无几。后来因关内农民来此垦荒的越来越多,1924年(民国十三年),在本县境内设蒙荒局招垦。1926年(民国十五年),吉林省省长张作相和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哲里木盟盟长齐默特色木丕勒磋商,成立设治局,派官吏大面积勘测荒地出租。1927年(民国十六年),筹建县城。1928年(民国十七年),正式建县,定名为乾安,筹建设治局,从农安、长岭两县各划出一部分地域为设治范围。东北沦陷以后,1933年设治局升县,称乾安县,隶属于吉林省。
县名为什么取名“乾安”呢?
因为,该县位于吉林省西北方,与八卦顺序中的“乾”方位相吻合。乾代表天,在左上方,也就是说乾安占西北,属“乾”方。当时乾安境内时有土匪,所以再用一个“安”字,兼有借地安民之意。把这两个字联起来,于1928年(民国十七年)定名“乾安”,寓意吉林省西北平安。关于乾安县名的由来,在《增订吉林地理纪要》中也有记载:“县境位省垣西北属于乾方故曰乾安,并有借蒙地以安民之意。”
那么乾安县地名的“井”字又是怎么回事呢?
设治之前,乾安县的村屯有以屯主为名的、以职务为名的、以地形为名的,也有的是蒙语地名。乾安县从最初招垦时起,便把全县地域有计划地划分成3公里见方的单位,称“井”。每井又分成36个方,每方45垧地。全县共计有整井274个,破井(即界边不成正方形的)35个,共有土地472 770垧。蒙荒局把这些土地陆续租给前来开垦的农民,由于租佃的荒地不断增多,而很多荒地上新建的聚落却连个名也没有,无论是对于政府管理,还是民间交往都十分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省长张作相采纳了一个奇特的地名命名办法,将全县地域从北往南,从东至西,按照《千字文》的顺序逐个井命名,每个井取《千字文》中的一个字,然后再缀上“字井”二字,如“让字井”、“天字井”、“地字井”、“元字井”等等。1926年(民国十五年),按勘放总局第一号布告,全县统一确定了新地名。这里的“字井”两个字,略相当于今天的“村”、“屯”。
乾安县的“井”字地名,与中国历史上的“井田制”相似。在中国历史上,商周时期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为了计算自己封地的大小和监督奴隶劳动,常常利用沟渠和道路把土地划分成许多方块,形状近似 “井”字形,故称“井田”。当时的“井”中每一方块田为100亩(约合现在30余亩),是当时奴隶主的土地占有单位,也是他们榨取奴隶剩余劳动的核算单位,历史上叫作“公田”,又称“井田制”。按“井”字的字型来看,一个井包括9块方地,乾安县每个井中包括36块方地,与古代的井田也有类似之处。乾安县当年效仿古代的做法,故而也称之为“井”。当时在每井之内筑成集团村落,周围还筑起高墙,以防匪患。
乾安县的地名奇特,在全国独一无二,素有“井字荒”之称。当年乾安县大面积招垦,在荒原上顿时涌现众多村屯,为便于官方管理和民事活动,亟待取名。由于官方及时和正确的介入,主持进行了大面积地地名命名,才在此地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统一规划的地名群。乾安县这样为村屯命名,好找好记,非常稳定,时至今日,仍无大的变动,不能不说是中国地名史上的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