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发源于今山东省蒙山南麓,是流经江淮大地上的一条古河道。历史上是淮河上的最大支流,其影响范围几乎占淮河流域的三分之一。历史上,泗水曾汇集过古反水、古睢(睢同濉)水、潼水、沂水等诸多著名河流入淮,规模很大。
宋金以后,黄河南决频繁,夺泗夺淮,黄河夹带的大量泥沙逐渐淤没了泗水河槽,到明代中叶,已成高屋建瓴之势,决溢不断。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北徒,留在泗水古道上的是一条高出两岸地面4~6米的废黄河。
对于古泗水下游流向和入淮地点说法不一,最具代表的有三种:即至淮阴故城(秦故县,今淮阴县码头镇附近)西入淮,古称泗口;至睢陵入淮;自成子洼入淮。
《水经注·泗水篇》云:“……泗水东南至下相故城(秦故县,原宿迁城西南7里许)东,……泗水又东南得睢水口(宿迁城东南10里许,古称小河口,后为黄河夺泗所淤)。泗水又经宿预城(晋县,汉为犹县,今泗阳县郑楼乡古城)之西,又经其城南,故下邳之宿留县也。又东经凌栅(凌县故城治,汉县,今泗阳县史集乡凌城)南,……泗水又东南经淮阳城(今泗阳县城厢西7里锅底湖附近之桃源滩),城北临泗水,……泗水又东南经魏阳城(泗阳故城治,汉县,魏文帝改泗阳为魏阳)北,城枕泗川……泗水又东南经角城(晋淮阳郡治,今泗阳县李口北)北,而东南流注于淮。”又云:“淮泗之会,即角城也,左右两川翼夹,二者决入之所,所谓泗口也”。《水经注》记载淮水走向:“淮水又东,历客山,经盱眙县故城西。”“又东北至下邳淮阴县西、泗水从西北来流注之。”将以上文字结合起来看,泗水下游流向和入淮地点已十分清楚,即为当今宿迁至淮阴县码头镇附近之废黄河一线。
那么,成子洼是否也是古泗水的入淮故道呢?
今日成子湖长25公里,宽7~12公里,湖底高程9.5~12.5米,西侧为泗洪县安东岗,长35公里,宽3~10公里,东部为泗阳县卢集、高渡一带岗岭,长15公里,宽3~5公里。两岗地面高程一般为15~21.5米。古泗水从两翼岗岭进入成子洼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关键是成子湖上游地区,主要是泗阳县中扬乡一带,地势较低,现地面高程12.5~16.5米,若揭去上部黄泛沉积物,古之成子洼则由今之成子湖挡浪堤向上游伸展到今废黄河堤下,也就是古泗水的堤脚下,由此向上游平均伸延了12公里,宽约4公里,得黄泛前地面高程9.5~10.5米,比两侧古老地面低4~5米,与今成子湖前身同为一带洼地。从地理形势分析,由于泗水逼进成子洼 ,而且仅一堤之隔,由此入淮的可能性极大。
然而在成子洼地区所有土层资料中均未发现古河槽存在的痕迹。在更新世沉积层中也未发现有砾石。由此可证明古泗水主流不曾从这儿经过。
那么古泗水横穿成子洼大门口,河水暴涨时是否会向成子洼漫溢呢?回答也是否定的。钻探资料显示:古泗水与成子洼之间有一岗岭相隔,东起泗阳县临河集附近,西经仓集镇、洋河镇南直至泗洪县归仁集,其中临河至仓集一段先是作为古泗水右堤,后来黄河夺泗又成为黄河右堤,恰好封住了成子洼入口处。
岗岭在成子洼处宽约600米,顶高程13.5~14.5米,比附近的成子洼最原始地面高出7.5米以上,比附近的黄泛前一般地面高出3.5~4.0米,比附近的大约宋金时期的古泗水河底高出15米,岗岭土质全为上更新统粘土夹砂礓,土质坚硬,厚38米,几乎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屏障。
上述土层资料与历史记载完全吻合。民国《泗阳县志》引《河防一览·黄河图》云:总河潘季驯始筑遥堤,“自烟墩(今临河集东南)迤西至白洋河(今洋河镇附近),因高岗为河湖分域,不设堤防。”说明直到明代中期以后,在泗水河槽已普遍淤垫的情况下,此处岗岭还在起作用。有关资料还表明,明代中期以后,黄河在泗阳境内横溃涌溢,唯独上述地段未曾有决口的记载,虽两临水,也始终未被列入险工险段。
另据《泗洪县水利志》介绍:“古代从归仁到洋河一线是分水岭,岭北的雨水向睢水和泗水排汇,岭南雨水向淮河排泄。”又称:“黄泛前,归仁向东北为一分水岭地,地面高程高于海拔13.8米以上。岭 北涝水排至泗水,岭南涝水排至安河。”由上可知,该岗岭不但封闭了成子洼入口处,而且也封闭了安河洼入口处。这就是古代白洋河、睢水、泗水为什么不能直接入安河洼和成子洼的主要原因。睢水后来由于受黄泛影响,下游几次改道,迂回曲折,都未越过这一障碍,直到形势更加恶化,睢水才被迫南下安河洼入淮。
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潘季驯筑归仁堤,一方面障睢入黄涮沙,一方面保护明祖陵。笔者发现,归仁堤是以这一带岗岭为基础规划的。潘季驯因地制宜地利用了这一有利地势。追朔到东汉末年和 曹魏时期洪泽湖周边屯垦,因有了这一带岗岭,安河洼和成子洼可以免遭洪水为害,就地拦蓄、灌溉、排涝都比较方便,加上土地肥沃,应是当时十分理想的开发区。
泗水暴涨时,不可能向成子洼漫溢还有另一个原因,即古泗水自成子洼以下,两岸原始地面高程降低较大,一般高程只有8~10米,有的还低于6米,按照流程、地点、比降分析,即使是河水暴涨,也是先从低洼处漫溢横流,泗水在成子洼处难以形成较高水头,超越高岭 是不可能的,因此古泗水不曾从成子洼入淮。至于从睢陵入淮一说,因找不出任何证据和理由,故更难以成立。郦道元所描述的泗水下游路线几乎代表了古泗水在全新世乃至更早时期的流向,其间河线未见有较大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