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366阅读
  • 13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00):平凉府&泾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18
平凉府:中,冲,繁。平庆泾固化道治所。明为府,领州三,县七。顺治初,因明制。乾隆四十三年,升泾州为直隶州。同治十一年,割平凉、华亭、固原、隆德四州县属地置化平川直隶厅。十二年,升固原州为直隶州。西北距省治七百六十里。广五百里,袤五百八十里。北极高三十五度三十五分。京师偏西九度四十八分。领州一,县三。

平凉冲,疲,难。倚。西北:天坛。东南:石马。西南:可蓝。西:空同山。其支麓为笄头、马屯山、弹筝峡。泾水北源西自固原州来,至沙沟门入境;南源西自化平川?来,至味子沟入境。合流城西,右纳大峡河,左纳小芦、大芦、潘阴涧诸水,东南入泾州。汭水西自崇信入,迳县东南王家寺,东入泾州。东:利民渠,明濬,县南诸水汇焉。峡石、安国二镇。驿一:高平。

华亭疲。府南九十里。东:义山。西:陇山。北接大漠,南抵汧陇。西北:美高、朝那山。汭水北源出县西锹头津,南源出县西大关山,东流夹城汇为一,又东,右纳策底河,左纳五村川水,东迤北入崇信。盘口河出县西南山中,东流,支津左出为五村川水,入崇信。惠民渠,明濬,遏汭流引入城。制胜、六盘关、三乡、黄石河镇。驿一:瓦亭

静宁州冲,疲,难。府西二百三十里。东:陇山、上峡、东山。南:石门。西:西岩。北:横山。苦水河即长源河,北自隆德入,环城南注,纳甜水河及州境诸小水,屈曲南入秦安。西:兴陇渠,明濬。驿一:泾阳。

隆德冲,难。府西北百四十里。乾隆四十三年,省庄浪县,以其地来属。东:六盘山。若水河,北自固原入;纳马莲川、滥泥河诸水,南入静宁。其东支甜水河,即陇水,亦出六盘,迳城北,西合底堡川、南源沟水,并从之。驿一:隆城。县丞驻庄浪故城。

泾州直隶州:要,冲,疲。难。隶平庆泾固化道。明隶平凉府,领灵台。顺治初,因明制。乾隆四十二年,升直隶州。割崇信、镇原来属。西距省治九百五十九里。广百一十里,袤三百五里。北极高三十五度二十三分。京师偏西九度七分。领县三。北:兼山。西:回山。西南:弇耳山、青溪岭。泾水西自平凉入,迳城北,汭水西南自崇信来注之。又东至唐长武故城,洪河西北自镇原来注之。又东至宁州界,茹水西北自镇原来注之,南入陕西长武。盘口河,西自灵台入,旁州南境,东入长武。镇一:盘口。驿一:安定。

崇信难。州西南百二十里。城据锦屏山北麓。西南:箭筈山。西北:峡口。汭水,西自华亭入,汇五龙、断万、五马三山及九峪水,屈东迳城北,东入平凉。盘口河即黑河,亦自华亭入,傍县南境,东北入灵台。新柳滩旁汭水,顺治中疏为渠。

镇原疲。州西北二百里。东:东山。北:潜夫、孝山。茹水,西北自固原入,迳城南,纳交口河、蒲河暨县北境诸水,东南入宁州。洪河,西北自固原入,合平泉水,西南潘阳涧,入州。镇二:新城、柳泉。驿一:白水。

灵台疲,难。州南二百里。北:台山。东:苍山。东北:书台。西南:离山。达溪水,西自陕西陇州入,左合镇川口河,至百里镇,右合妲己,左小建河,迳城南,东北入陕西长武。盘口河,西自崇信入,迳县东北,合槐树沟水,东入州。镇七:东朝那、良原、百里、邵寨、石塘、上良、西屯。

化平川直隶厅:繁,疲,难。隶平庆泾固化道。平凉、华亭、固原、隆德四州县地。同治十一年,陇东戡定,置厅设通判。西北距省治七百四十九里。广袤各百馀里。北极高三十五度有奇。京师偏西南十度有奇。东:观山。西南:大关山。泾水南源出山麓老龙潭,东迳白崖山,合白岩河,又东迳飞龙挞银,左纳圣女川、龙江峡水,东入平凉。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7:55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18
平凉市位于陇山东麓,泾河上游,是关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冲;又依六盘三关之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建制变革较大。
  公元前二七二年,秦昭王灭义渠戎,置陇西、北地、上郡,平凉入秦的版图,属北地郡。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一一四年)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平凉全境改属安定郡;东汉并泾阳入朝那,平凉属凉州刺史部安定郡的朝那、乌氏二县。

  三国时曹魏于郡上设州,此地属雍州安定郡,恢复了泾阳县。西晋又废泾阳县,新置都卢县,平凉市境东部属朝那县,西部属都卢县。

  十六国南北朝是最乱的时期,平凉全境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北魏、西魏、北周所领有,建制变化很大。前秦永兴二年(公元三五八年)苻坚欲进攻前凉,置平凉郡(初治高平镇,后治鹑阴),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之名始见于史册。以后,前秦苻坚曾以平凉为根本,向后秦反攻:夏赫连定曾即皇帝位于平凉。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五七二年)于今市境的西北部治平凉县,属长城郡。是平凉市建制的开始,距现在一千四百一十年。

  隋代,开皇三年(公元五八四年)废郡置州,平凉市属原州。大业初又废州置郡,平凉市属平凉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复置原州,治平高。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年)再改平凉郡,旋复为原州,平凉市属原州。贞元七年(公元七九一年)泾原节度使刘昌筑平凉城扼弹筝峡口,奠定今平凉市城址,距现在一千一百九十一年。宪宗元和四年(公元八O九年)移行渭州于平凉,平凉市废。广明初复陷吐蕃,中和四年收复为渭州治。

  唐末,李茂贞据凤翔称岐王,渭州属于岐,历后梁。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九二六年)灭岐,渭州属后唐。后唐清太二年(公元九三五年)以原平凉市的安国、耀武二镇复置平凉市,属泾州;后晋天福五年(公元九四O年)改属渭州。 宋代,仍为渭州治所,属泾原路,为泾原路经略安抚使驻地,与西夏接壤,是当时的军事重镇;至大观二年,共领泾州、原州、渭州、西安州、会州、德顺军、镇戎军、怀德军等五州三军,遂代泾州、原州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徽宗政和七年(公元一一一七年)置平凉军,设节度使。 金代开六盘道,大定二十七年(公元一一八七年)始置平凉府,辖五县,属凤翔路。平凉市为府治所。

  元代仍以平凉为府,辖三县,属巩昌总帅府,并潘原县入平凉市,平凉市仍为府治所。自此,平凉市的辖境再未有大的变动。 明代的平凉府辖三州七县,属陕西布政使司关内道;平凉市仍为府治所。

  清初沿明制,属陕西布政使司。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改属甘肃布政使司,平凉仍为府,府上设道:初为平庆泾固化道,同治末改为平庆泾固化盐法兵备道,平凉县为道、府治所。

  一九一二年即民国元年废府,仍设道。一九一三年改平庆泾固化道为陇东道,设观察使;后改为泾原道,设道尹。一九二七年改设泾原区行政长,一九三五年改为甘肃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平凉县为道、署驻地。

  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平凉解放,成立了平凉市人民政府。一九五O年由县城内划出城关和郊区另设平凉市。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撤销平凉、华亭两县并入平凉市。一九六一年十一月恢复华亭县。一九六四年元月撤销平凉市,恢复平凉县。二OO二年九月,平凉撤地建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18
说起甘肃省平凉市,脑海里首先跳出三国名将马超的名字。
    马超从西凉杀奔长安,必定经过平凉。其实,马超的时代,平凉还不叫平凉。平凉是马超逝去百多年后,前秦大将军苻坚进攻前凉,置平凉郡,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之名才始见于史册。
   把相距100多年的两位古人硬拉在一起,简直是“关公战秦琼”。但是,谁让公元304年到439年间(历史上叫做“十六国”),在中国北方就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五个凉国,不把他们扯在一起,怎么说得清“平”的是哪个“凉”。读者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翻看一下,其实,这五凉基本都在古凉州一带,而且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的都城都建在姑臧,也就是今天的武威。只有马超的西凉先定都敦煌,后又迁都酒泉。隋末的大凉政权也曾在武威建都。
    按照古人的星际分野和五行所属,武威地处西陲,“金行其地,是故寒凉”,这就是凉州地名的来历。汉武帝时除近畿7郡外,分全国100多个郡国为13部,每部设立刺史,负责刺察部内官吏与豪强。其中,凉州刺史管辖安定、天水、陇西、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8郡。后来在这一带建立的割据势力,都积极主动与“凉”挂钩,并将都城设在武威,便于标榜正统,巩固政权。
    金代末年,蒙古与西夏的军事力量不断入侵,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平凉由元帅府升格为行尚书省,并把陕西分成陕西东路和陕西西路两个行省,定平凉为陕西西路行省所在地。但时隔不久,两省合并,平凉也结束了作为省会城市的荣耀。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18
华亭县历史悠久,北魏普泰二年立华亭镇,以皇甫山麓有华尖山亭而得名。隋大业六年(公元605年)置华亭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置华亭县。1958年12月撤县并入平凉市。1962年恢复华亭县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18
一、羲娲故里,文明之源

  静宁地处六盘山之西,华家岭以东。东毗隆德,南邻秦安,西接通渭,北靠西吉,西北与会宁交通,东南和庄浪相连,面积达2193平方公里。葫芦河历七峡,经八川,纳九水,蜿蜒穿境,哺育一方。

  静宁是泰古二皇伏羲氏和女娲氏的故里。最古的水是成纪水和瓦亭水,最久的地名为成纪和阿阳。华胥氏孕十二载而降伏羲,方有成纪之名。瓦亭水初称娲水,阿阳实处娲水之阳,其得名与女娲有关。

  静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伏羲氏和女娲氏历洪水浩劫,开天辟地,再育民人,演八卦,创文明,造器具,制礼仪,以畋以渔,炼石补天,史颂为“人文初祖”。所以,这里古迹密布,文物遍地。仅1986-88年在此普查出的重要古文化遗址、古城址、古墓葬、古建筑等达284处。截至2002底,馆藏文物达2184件。考古调查发现,这里分布着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距今7800-7350年)、仰韶-马家窑文化(距今6500-4900年)、常山下层文化(距今4900年左右)、齐家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等自成序列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证明这片热土是名副其实的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

  二、远古文化,流光溢彩

  新石器时代是以磨制石器为标志的生产力阶段,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已经发展起来,经济方式由采集渔猎型发展为生产型。据专家分析,伏羲氏、女娲氏再创人世的传说大体与之相应。

  分布在静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是大地湾文化。文物工作者在静宁南部及邻县庄秦境内采集到大地湾一期的陶片,这些陶片胎中混有较多的细砂粒,断面明显呈层状而易剥落。秦安大地湾遗址的发掘使我们对这种文化有所认识,它的发现表明那时泾渭流域先民的居住方式由圆形地穴式窝棚向半地穴式房屋发展,使用的陶器有圜底钵、三足钵、圈足碗、深腹罐、三足罐、球腹壶等,最早发明了彩陶,开中国彩陶艺术之先河;最早开发陇原,经营原始农业,培育出我国第一批粮食作物--黍。

  继大地湾文化而后起的是仰韶--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早期出现以广场为中心,房址呈扇状分布,周围环以壕沟的原始村落;到马家窑文化出现了密集型的原始聚落。彩陶艺术在这个较长的阶段中得到逐步发展,最终达到鼎盛。静宁出土了许多绚丽夺目的彩陶,其中不乏艺术珍品,如石岭下类型禾纹曲腹彩陶盆,上腹以黑彩绘连续禾纹间一棵松树,禾纹是最早的稷神的形象,松树是社神的化身,寓意极其深刻。马家窑类型重圈纹双耳尖底瓶、旋涡纹双耳彩陶瓶、旋涡纹彩陶罐线条自然流畅,纹饰精美繁缛,流动的韵律表达出先民们对水资源的特殊认识和感情,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常山下层文化在静宁广为分布。这种文化带有仰韶-马家窑文化遗风,属于向齐家文化过渡时期的遗存,陶器以泥质橙黄陶为主,常见篮纹、绳纹、附加堆纹等装饰,器形主要有盆、碗、侈口罐、单耳罐、双耳罐、瓮等。

  三、齐家七宝,昆山遗珍

  齐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向青铜时代过渡性的一支考古学文化。静宁的齐家文化遗址十分普遍,其特点是分布位置相对较高, 甚至可达山顶。

  齐家文化的生产工具常见的有石斧、石刀、石镰、石锛和骨铲等。与仰韶-马家窑、常山下层等文化所不同的是,齐家文化大量选用硬度较高的玉料来制作工具,玉铲、玉锛、玉钺、玉凿等小巧精致,器型规整,通体磨光,刃口锋利。李店乡店子村出土的青绿玉铲为和田玉,色呈碧绿,体为薄长方形,下端双面弧刃上有使用痕迹,近顶端单面钻三孔。贾河乡王家坪出土的玉钺为鸳鸯玉,双面弧刃上也有使用痕迹,中上部双面对钻一孔。这两件工具均磨制精细,边棱规整,体表光洁,采用了钻孔技术。齐家文化玉器加工技术较仰韶-马家窑文化期有很大提高,切割、钻孔、磨光等技术广泛应用。在齐家文化分布范围及其周围就有不少产玉矿点,以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等山系的玉石为料的玉器占齐家文化玉器的绝大多数,这是齐家文化玉器盛行的一个客观条件。

  齐家文化时期,原始宗教已发展到较高的阶段,掌握酋邦特权的贵族往往用玉礼器祭祀天地神灵及其祖先。玉礼器主要有琮、璧、璜、环、钺等。而琮、璧组合较为普遍,“静宁齐家七宝”堪称优秀典范。1984年治平乡后柳沟村民挖出了一个齐家文化祭祀坑,从中出土了三璧四琮。三璧尺幅大而罕见,直径27.3-32.1厘米,质地近和田青玉,色泽青碧,边有沁蚀,表面光洁,但厚薄不匀,肉部保留切割痕,中间好孔单面钻成,比较规整。四琮高12.8-16.7厘米,宽7.2-8.3厘米,质地近和田青绿玉,均外呈方柱体,内穿对钻圆孔,两端突射,射口平齐而圆。其中蚕节纹青绿玉琮最为珍贵,中部凸出四棱,棱角磨圆,浮雕四组蚕节纹。此琮玉质纯净,莹泽细润,切割平匀,圆方有度,工艺精细,纹饰精美,充分展示了齐家文化治玉工艺的高超水平。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把该琮确认为国宝,杨伯达先生说它是“齐家文化最优秀的玉琮”,并把这批玉器称为“静宁齐家七宝”。根据《周礼》中“苍璧以礼天,黄琮以礼地”的记载,推断七宝应是沟通神灵,祭祀天地及祖先的瑞玉,用作宗教或巫术的法器。

  四、商至战国,氐戎交融

  商周期间分布在静宁的考古学文化是寺洼文化。寺洼文化分寺洼类型和安国类型,前者稍早。静宁处在寺洼文化由西向东发展的过渡地带,主要有安国类型,也有一定的寺洼类型因素。

  寺洼文化安国类型陶器大多是夹砂粗陶,胎较粗疏,羼和料多裸露器表;陶色多呈红褐,斑驳不纯;主要器形有罐、鬲、簋、豆等,其中马鞍口双耳罐和矮裆扁足鬲最有特征。仁大乡高家沟出土的马鞍口罐为夹砂褐陶,双马鞍形口, 束颈溜肩,宽带双耳连接口沿与肩,深腹微鼓而下收,底面刻划“十”字符号,下腹及底部有烟炱。治平乡刘河村出土的双鋬鬲为泥质灰陶,内有羼和料,直口方唇,高领两侧对称半圆状双鋬,三袋足肥硕,分裆较低,足跟宽扁,通体饰竖绳纹。此鬲形体硕大,朴素庄重,是安国类型陶鬲中的佳作。

  一般认为,寺洼文化的族属是氐羌系民族。

  周文化大概在封秦非子于西郵后进入静宁境内的。阳坡乡周家峡口出土的西周陶器主要是簋、豆、鬲、罐等,均为泥质灰陶,饰绳纹。簋宽沿外撇,束颈深腹,高圈足亦外撇。鬲侈口束颈,乳状袋足,或外侧附扉棱,弧裆或微瘪。豆敞口撇沿,深腹束腰,喇叭形圈足。

  春秋战国时期戎人墓葬近年也有发现和认识。1985年仁大乡陈坪村戎人墓出土铜镞、车马器具等80多件。镞呈三翼,锐锋短关。盖弓帽前端如斧形,后端竖銎透抵前端。马衔如两节链条相套,两端扁环外接梯形穿钮。1991-94年八里乡郭罗村戎人墓先后出土铜戈、刀削和车马器具等80多件,车軎三型,均有钉孔,形如长筒或束腰圆筒,軎首或收束尖细或圆鼓如半球。当卢中I型形似叶片,透雕羊面,额凸圆管,背有方形桥钮。

  静宁的寺洼文化和戎人文化中包含有北方草原文化的因素。李店乡大庄、仁大乡常坪、高家沟等寺洼文化遗址中出土了数件蛇纹鬲,肩及袋足上附加堆贴蛇纹为其特征。八里乡郭罗村戎人墓中的啄戈形如啄木鸟首,中鼓竖銎,两侧对称出援,锋端圆弧刃,有鄂尔多斯铜器之特征。李店乡店子村出土的10余件透雕鹿形铜饰片,鹿角呈波浪式与尾相连,具匈奴文化之风格。这些文物是研究当时包括匈奴在内的北方草原民族与陇右氐羌、戎狄等族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

  五、秦汉一统,社会繁荣

  周赧王36年(前279),秦国设陇西郡,静宁基本属陇西郡辖。不久,秦昭王修长城抵御胡人。战国长城从静宁西北部通过。据杨多弼先生调查,这条长城从通渭寺子乡张湾入静宁田堡乡陆湾,过芦湾、四河乡上寨、张河、红寺乡吊岔、张峡、界石铺镇杨渠、陈崖、原安乡高湾、李堡诸村社,出境接西吉县王民的长城遗迹。成纪的位置处于从关中抵陇西郡的要道上,其建县与陇西郡的设立大致同时。

  汉高祖2年(前205)在县境中北部设阿阳县。武帝元鼎3年(前114)析陇西郡分设天水郡,成纪和阿阳属天水郡辖。丝绸之路开通后,二县成为接通丝路东段南北二线的大道必经之地,这一有利条件促使县域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成纪县城在治平乡刘河与李店乡王沟、五方河三村接壤处,面积约36万平方米。城址内文化层深厚,塌陷断面上曾发现五眼秦汉古井,地表散见大量建筑残件。县博物馆采集的砖瓦标本中有不少瓦当,既有树云纹瓦当,也有“帛美禾大”、“长乐未央”等文字瓦当。城外四周山坡上秦汉墓葬众多,出土了大量文物。1974、1987年在王沟村清理的4座西汉墓葬中出土了铜、玉、铁、漆等类文物500多件,珍品不少。如蟠螭纹青玉璧,小好宽肉,边缘齐整,两面内区饰谷纹,外区刻四组蟠螭纹,工艺之精,纹饰之美,叹为观止。变体云纹漆耳环,木胎,髹红黑漆,口沿内外及耳部以黑漆绘变体云纹和蝉纹,色彩艳丽,纹样神秘,极其珍贵。“司马豲”铜印,以格界限统一,上下平衡,但三格大小不一,处理得当,手法灵活,在汉印中实属不可多得。

  阿阳县城位于城川乡靳寺村与咀头村相交处,地表散见大量汉代板瓦、筒瓦、瓦当及陶器残片。城外东西台地或山坡均为汉代墓葬区,也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如咀头村汉墓中出土的红陶楼房,右端四阿顶重檐角楼,上层正侧两面窗扉半开;左端悬山顶,正脊微翘而起吻,两坡施瓦棱五道,正面开门窗,门内设灶台。模型真实地再现了汉代民居的风貌,为研究汉代建筑、生活风俗的重要资料。

  此外,威戎镇吴家磨、李家村、新华村接壤处也有一座秦汉城址,地表常见秦汉板瓦、筒瓦、瓦当及陶器残片,可能是秦汉时期的军事堡垒---方城。

  六、南使天马、名冠诸牧

  魏晋南北朝时期,静宁文物相对较少。1962-86年阳坡乡周家峡口、李店乡王沟、晋坡、店子、五方河、威戎镇新华等村的魏晋十六国墓葬中,出土了数批陶器,多为泥质灰陶,主要器形有罐、樽、壶、钵、盂等。其中罐的数量居多,罐上常见纹饰是刻划波浪纹和弦纹,波浪纹往往用细齿篦类工具刻划而成。这一时期佛教流布,但境内佛教造像数量很少。县博物馆藏品中仅有的一件北魏造像碑为青石质,尖拱首,正面雕三层内容:上层化佛居中,两侧飞天或吹横笛或弹琵琶;中层二菩萨二弟子;下层交脚弥勒,旁有二供养人。弥勒衣纹疏朗,有犍陀罗艺术遗风。菩萨、弟子及供养人均着西域多褶裙裤。此碑既反映当时流行弥勒信仰,又表明静宁有胡人杂居。

  古代静宁及其周围有优良的草场,适宜养马。汉武帝时,静宁曾养汗血马,王沟汉M2的一件漆盘上所绘的汗如血滴的天马图可以为证。东汉羌乱,氐羌来居。西晋以来,鲜卑人、匈奴人、西域胡人也来此活动,他们均擅长畜牧,善于养马。隋唐二代,因羌胡之俗,设监牧马。

  隋设陇右牧,阿阳县因属牧区而撤消。隋运短祚,成就不大。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京师的牧马机构由赤岸泽迁至陇右,重建了陇右牧,设东西南北四使。南使就驻于旧阿阳县城,此城改称为南使城。

  南使的实力在诸牧使中发展最快。唐前期南使辖15监,仅次于西使。到天宝时期(742-756年)发展到18监,居群牧之首位。南使之马,号称龙种,名闻全国。诗人杜甫曾写诗赞美说“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哀鸣思战斗,迴向立苍苍。”贞观20年(646)唐太宗越陇山,抵南使所属之瓦亭监“观马政”。开元13年(725)唐玄宗东封泰山时有南使诸监选送的上万匹良马从行。南使监牧每年为国家输送上万匹优良军马,为唐军队建设、国家强盛和社会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八里乡八里村后的马圈山下,有一个城堡状马圈,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这个马圈东邻瓦亭水,南距南使城不到20里,应是南使所辖瓦亭监的一个马圈。

  综观隋唐,设监牧马而民人稀少,出土文物自然甚少。县博物馆所藏的一件透雕伎乐操箜篌铜饰件,体如桃形,边有流云,中一乐女俯首侧坐而操箜篌,表情入迷,手拨丝弦,音声似飘,可略睹唐代文化艺术之风采。

  七、帝赐静边,元改静宁

  唐宝应2年(763)吐蕃侵占陇右,县境论陷。蕃人把南使城讹称“南市城”。

  静宁归属平凉府辖的格局是北宋从蕃人手中收复失地的过程中形成的。祥符中(1008-1016)陇山蕃部熟户纷纷纳地内属,斯敦献南市地,知渭州曹玮于南市城设寨。天禧元年(1017)宗真宗应曹玮之请而诏赐了静边之寨名。庆历3年(1034)韩琦建德顺军,该寨属之。

  元丰7年(1084),宋与西夏军队激战于静边寨外,宋军全歼西夏军,西夏统军使仁多嵬丁被泾原路钤辖彭孙斩杀。城川乡咀头村一带是当年的战场,在此曾出土一方西夏铜官印,方6.7×6.7厘米,直柄钮,印文是四个西夏字九叠篆白文,笔划曲屈鬼譎,难以识读,柄端刻西夏文上字。此印可与静边之战相印证,为研究宋夏关系及西夏官制、西夏文字的珍贵资料。

  唐开元22年(734),陇右大地震,成纪县被毁,县治南移至秦安显亲川。宋治平4年(1067)名将郭逵又在成纪县城废墟上筑起治平寨,也属德顺军辖。城址的西北、东北部至今残留400多米城墙,墙体中杂大量秦汉陶片,应为郭逵所筑。

  北宋时除静边寨、治平寨外,静宁尚有威戎堡、障川堡等重要古堡。威戎堡在威戎镇,障川堡在古城乡古城村。到金代,设静边、治平、威戎等县,县治就设在北宋时期所建的古寨古堡中。

  元代把德顺州治从隆德迁入静宁境的静边寨城中,后又迁至静宁县城所在地。这一迁移按理应把州名改为静边,但此时的静边已非边地,而且处于州境之中,于是改名为静宁。静宁州属巩昌府路辖。

  1978年威戎公社贾庄大队在农田建设中挖毁了一处元代墓地,出土了一批墓砖和瓷器。墓砖中有“曹娥哭江”、“鲍山背母”等孝义故事图雕砖,题材在宋元北方常见,是研究当时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最有价值的是常德用墓买地砖券,券文中明确记时为“大元岁次癸亥己未月辛酉朔甲子日”,推算年代为至治3年(1323);而且券文最早称静宁州,证明元迁德顺州入静边、新建州城、改名静宁这一系列事件是在大德8年(1304)到至治3年这19年间发生的。

  八、明清晚霞、封建余辉

  明洪武2年,静宁州属明,为平凉府所辖。

  在明清文物中,最重要的是静宁文庙和站院巷清真寺大殿。文庙位于一中校园内,始建于明嘉靖21年(1543),清康熙31-35年(1692-1696)整修。坐北向南,顺中轴线依次为先师庙门、戟门、大成殿,戟门内为四合院落。大成殿九脊顶,七开间,造形宏朗。戟门歇山顶,五楹。庙门作牌坊式棂星门。整个布局主次分明,结构严整。明清二代围绕文庙修建学宫,庙学成为静宁教育的摇篮。县博物馆藏品中有两件乾隆五年(1740)铸造的铜钟,一件饰“蛟龙出水”图,一件饰“鲤跃龙门”图,内壁均铸有“乾隆庚申年丙戍月静宁州儒学建造”楷体铭文,当是文庙之乐器。

  城关镇站院巷清真寺大殿,平面呈“凸”字形,四柱三开间,顶部由歇山、硬山、卷棚勾连搭套,起伏多变,精巧独特,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穆斯林建筑的风格。后殿始建于明洪武6年(1373),清康熙51年(1712)、乾隆37年(1772)先后扩建中殿和前殿。历史上静宁城内回汉关系一直融洽,在战乱年月回汉互保互助、见义勇为的事例屡见记载,传为佳话。1928年曾有一股回匪攻入城内,杀掠汉民,该寺阿訇和城内回民自觉地把汉族士绅接入寺内保护。因而大殿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在馆藏文物中,也有不少明清珍品。如洪武五年(1372)大碗口铜火筒,由大碗形炮口、前膛、药室、尾銎等部分构成,体中刻“虎贲卫虎字拾贰号……宝源局”等30字楷书铭文。这种火筒是元代以来中国传统火炮之一,铭文明确记录了铸造年代和机构,对研究明初兵器制造有重大意义。县城西北隅出土的明嘉靖35年(1541)四川乐至县令马应龙与夫人方氏合葬墓志,载马应龙曾祖在明永乐年间从山西翼城迁入静宁之史实,可与“洪洞大槐树移民”之传说大体印证,是研究明初西北移民的重要资料。清嘉庆青花二龙戏珠图瓷缸,釉色莹润,青花浓艳,器形厚重而端庄,为景德镇窑之珍品。“宋三忠庙丽牲石文”碑是同治十年陕甘总督左宗棠西征驻静时祭祀南宋抗金名将刘锜、吴玠、吴璘后所立,碑文乃其子左孝威代撰并篆书,歌颂了三将军的丰功伟绩,也表达了左公欲定内乱、收拾河山、维护统一的强烈愿望,所以是研究三将军事迹及左公西征的珍贵史料。

  九、红军长征,史开新篇

  民国时期废除府州,改静宁州为县。

  界石铺毛泽东故居和红军楼是永载史册的革命文物。1935年10月上旬,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在党中央领导下途经界石铺。2日彭德怀率右一纵队宿营祁岔村和冯家大庄,周恩来率左三纵队抵朱山、上河宿营,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和中二纵队进驻界石铺镇;4日一纵队移驻高家堡。当时毛泽东与警卫人员陈昌奉等就住在村民张克俭家小院中。红军楼原名庆圣楼,是一座乡村小戏楼,红军战士肖华等曾在此集会群众,宣传革命,宣传抗日。5日,中央和红军离静北进,奔赴陕北。界石铺这个偏僻的小镇给中央领导留下了深刻映像,使他们认识到静会地带是敌人封锁力量最薄弱区域,因此后来选准三军会师于此地带。1936年9月,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为迎接二、四方面军北上再次来到界石铺,驻守达42天。10月8日,四方面军四军十师与红一军团首先在界石铺会合,揭开了静会大会师序幕。长征在此留下了伟人们的光辉足迹,播下了革命火种。毛泽东故居和红军楼就是当年的见证。

  建国后,静宁人民对两处革命文物多次维修保护。1996年静宁县人民政府特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界石铺纪念馆,当年途经界石铺的老将军刘澜涛、杨成武等为之题名。两处革命文物得以妥善管护,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5-18
隆德县自金设县,改迁于元,迄今约900年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内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周时属西戎,战国为秦朝那县,秦属北地郡乌氏县,汉属安定郡,唐为原州监牧地;宋夏对峙时设羊牧隆城(今西吉县火家集),归德顺军管辖,庆历三年(1043年)改名隆德寨;金皇统二年(1142年)升寨为县,改名隆德县,属德顺州(今静宁县)隶凤翔路;元初隆德县由羊牧隆城迁至原笼竿城(今隆德县境),属静宁州;明、清属平凉府;中华民国时属泾源道;1949年8月3日隆德解放,属甘肃省平凉地区;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属固原地区。

隆德县得名于羊牧隆城及德顺军两名之尾首二字。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5-18
早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即在境内繁衍生息,周时居西戎,战国为秦朝那县,秦属北地郡乌氏县,汉属安定郡,唐为原州监牧地,宋夏对峙时期,出于兵防战事及牧旅商贾之需,境内多构筑寨堡,并建笼竿城,始设军政合一的地方建置德顺军。金代升为州,建节镇军,倚设陇干县。元代开疆拓土,并陇干县入德顺州。其所辖地后分属诸县,隆德隶属静宁州。明、清仍为县,直隶干凉府。民国时以县隶属陇东道和泾源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隶属甘肃省平凉地区,1958年10月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
    隆德县风寒气肃,地味苍凉。因其所处,要关“锁钥”,实为一方铁骑突出的古战场,古来兵革征战,史不绝书。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宋夏四大战役之一即发生于境内好水川。庆历元年(1041年),宋将校士兵10300人战亡于此,使“关右震动”,宋仁宗为之“旰食”。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金争夺德顺,鏖战达6月之久,宋军先后亡失30300余人。宋宝庆三年(1227年),蒙古太祖成吉思汗曾率兵攻城20昼夜,兵拔德顺州,同年6月避暑于六盘山行宫。中统元年(1260年),六盘山驻兵50000名,蒙兵内讧,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六盘兵变”,从分封为王的吴蚧、吴磷到“开府”封侯的刘犄等一批境内军事人物,被《宋史》立传收载。明大将徐达征定关中,两度兵次隆德;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六月,回民起义军据守邸店堡,与清军激战9日,340人殉难,民国间,“三马拒孙”,陇东地方军阀混战,兵祸迭起,田庐毁坏,人民又倍受苦难。
    隆德人民为反侵略、反压迫,争取独立自由,在近代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和红一方面军长征途经隆德,曾攻占县城,处决贪官,开仓济贫。给隆德人民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李友录就是隆德人民的优秀代表。抗日战争中,大批青年为国请缨,在晋、豫、陕、赣各前线为国捐躯的隆德籍将士计43人。1945年至1949年,由陈添祥、杨松年等人组织发展地下共产党员29名,在瓦解保安团、自卫队,组织人民群众抗租反霸等斗争中,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届征兵,应征者均超越征选人数的10余倍,为保卫祖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烽火硝烟,沧桑巨变。无论是山巅的座座墩堠,还是出土的件件兵械或征集的有关文物,都是昔时诸多军旅战事的见证。漫长的历史记载着人民群众备受的劫难和为获得自由幸福而付出的代价。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5-18
泾川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早期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商代建有阮、共国,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安定县,后秦雍州,北魏置泾州。唐至德元年改名保定县。金大定七年改名泾川县,明洪武三年(1370)撤县置,由州直理县事,泾川称泾州,民国时改州为县,沿用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5-18
崇信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属西戎古地,秦属北地郡,唐为左神策军“京师西北八镇”之一,北宋建隆四年(公元963 年)建县,距今已有一千零三十八年的历史。金、元、明、清初属平凉府。中华民国期间先属泾川道,后隶甘肃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解放后1958年4月撤崇信县建制并入华亭县,1959年1月并入泾川县,1961年恢复崇信县建制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5-18
镇原县历史悠久,文化源长。汉称安定郡,唐称原州,元始称镇原州,明降州为县,沿袭至今。县内文物遗址遍布,有考证价值的故城、故寨遗址25处,文化遗址36处,周铜剑、秦诏版国内稀有,《潜夫论》蜚声中外,英杰贤达不胜枚举,书画之乡美名远扬。
  镇原又是革命老区。红军长征时期毛泽东带领红一方面军途经镇原,曾住三岔镇;后刘伯承率援西军驻镇原营救西路军失散人员;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转战镇原,在镇原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5-18
灵台历史悠久,远在商周时期就先后建有密须国、密国。秦代置鹑觚、阴密二县。东汉后期设三水县。东晋南北朝,曾先后立过鹑阴、朝那、安武等县。隋大业元年(公元六○五年),分鹑觚置灵台县,取文王伐密筑“灵台”之意,灵台县名始见于史册,距今一千三百七十多年。同年西部始置良原县,鹑觚、良原、朝那三县均属安定郡。隋大业二年废灵台、阴密入鹑觚,唐武德元年复置灵台县,属麟州,贞观元年废麟州,省灵台入麟游,天宝元年改鹑觚及析麟游为灵台县。元至七年,省灵台入泾川,十一年复置,以良原县省入。清康熙六年分陕西置甘肃省,灵台县遂入甘肃。民国元年灵台属泾原道,民国十六年废道,灵台县直隶甘肃省。民国二十五年,原泾原道划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灵台县属之。一九四九年七月二十四日,灵台县全境解放,成立灵台县人民政府。一九五八年十月撤销灵台县并入泾川县。一九六一年十二月恢复灵台县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5-18
素有“陇上明珠”之称的古灵台,位于县城中心,座落在文化馆院内。其名取文王伐密筑台典礼之意,而以 “灵台”为县名,始于隋大业元年。“灵台”历经沧桑,至晚清,因遭兵燹,仅存残垣。民国23年(公元1934年),县长张东野主持修复“灵台”,并柬请中央及各地党政要人林森、孙科、李宗仁、杨虎城、傅作义、朱绍良等题词勒碑,使之拥有大观气象,至新中国成立后仍见古迹风貌。1966年,“灵台”被视为“四旧”拆除。八十年代,中共灵台县委、灵台县人民政府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全县人民精神,在原址兴工修建“灵台”,1985年12月竣工落成。台通高36米,基围96米,上建楼亭,内奉文王塑像,外嵌林森等人原题碑石,千秋古迹重现风姿。灵台县以有“灵台”而得名且闻名。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5-18
元初,庄浪隶属陕西行省,在军事上又隶属巩固便宜都总帅府。1227年,元太祖铁木真南下攻静宁、隆德、庄浪一带,避暑六盘山,不久死于清水的萨里川,约在这时置庄浪路于南湖镇,庄浪路是直属于陕西行省的二级行政单位,但辖地较小,领有今天庄浪县全部,静宁以及隆德的一部分。“庄浪”之名从此开始,这是“庄浪”史载的最早记载,也是以“庄浪”命名地方 行政建置的第一次,距今近800年。元成宗铁木真大德八年二月改庄浪路为庄浪州,仍为隶属于省的二级行政区域。因为元制旰隶于省的路、府、州、军无属于二级行政单位。
        明朝时,庄浪地方行政区设置走向稳定和成熟,即由分属周边各县到县境内独立设县。明洪武二年(1369),庄浪由陕西布政使司辖,隶属凤翔府,仍称庄浪州。明洪武八年,降州为县,改隶静宁州,属巩昌府。嘉靖二十八年又改隶平凉府。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时,在庄浪曾派任过县知事。加外,明制把户分为军、民两种,以府、州县领民户,以卫、所军户。时庄浪在以上时期民户属凤翔府,军户直属于陕西都指挥使司,兵备道属泾分生命备道的平凉卫辖。
        清代统一全国后,庄浪于1648年归清,时属陕西行省。1667年从中分属甘肃省,庄浪又属甘肃省行省。史载,庄浪“顺治初年仍属平凉府,领固原、静宁二州,县七:平凉、崇信、华亭、镇原、灵台、庄浪、隆德。1778年裁庄浪归并隆德县。庄浪县归并隆德县后,在庄浪县治地设庄浪乡,由隆德县丞驻庄浪乡(今庄浪南湖镇)。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复置庄浪县,隶属泾原道。1927年废道直隶于此。1935年设甘肃省第二督察专员公署于平凉,管辖庄浪。1949年8月4日,庄浪解放后,成立了庄浪县人民政府,属平凉专区,1950年5月25 日由平凉专区归天水专区。1956年1月又由天水专区划归平凉专区。1958年12月20日撤销庄浪县并入静宁县,1961年12月又恢复庄浪县至今,现辖五个镇十三个乡。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5-18
泾源建县始于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时名安化县,自华亭县析置。此后,县名及隶属关系曾多次变更。1950年9月,以其为泾河发源地而改今名。
  春秋时为乌氏戎居地,战国、秦朝时属北地郡乌氏县。汉承秦制,武帝时属安定郡乌氏县。西晋时属雍州安定郡都卢县,东晋属雍州陇东郡泾阳县。隋时以泾河南北分属安定郡华亭县。宋设安化县,属渭州(今平凉)。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安化县为化平县,属平凉府。元初废化平县,并归华亭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平凉府。明属陕西布政使司平凉府。清初袭明制,同治十年(1871年)划平凉、固原、华亭、隆德四州县地,置化平川直隶厅,属平庆泾固化道。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化平直隶厅为化平县,恢复了900多年前的县名,属甘肃省泾源道,后归陇东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甘肃省于1950年改化平县为泾源县,属平凉专区。1953年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改为泾源回族自治区。1955年5月,又改称泾源回族自治县。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泾源划归宁夏,归属固原专区,更名为泾源县。1970年固原专区改为固原地区,泾源县属固原地区。现属固原市。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