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南通滨海园区通州湾开发建设,是市区由沿江向沿海拓展的战略抉择。要以更加强烈紧迫感责任感加快开发步伐,力争用五年时间使该区域开发总体赶上启东水平,解决江重海轻、西重东轻、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尽快选好配强滨海园区领导班子和工作团队,迅速展开工作。
●继续搞好通州湾开发前期论证,实现科学、专业、精细开发。
●近期,要加快推进关键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两路(平海公路、临海高等级公路)一围(三夹沙3.45万亩滩涂围垦)一港(三夹沙2万吨级以上码头)一镇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港城融合。
●以过硬措施和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企业、项目向沿海地区转移。
●探索建立科学的开发机制和模式,激发开发建设的活力。
链接
【通州湾】
通州湾是我市沿海市管区域(腰沙—冷家沙),是沿海前沿区域承南启北的中心节点。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高起点推动通州湾开发建设。”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要求:“积极筹建南通滨海园区,在更高层面上加紧实施通州湾开发前期工作。”
目前,市委、市政府已组建南通滨海园区,统筹推进通州湾区域开发建设,园区管理机构正在筹建之中。将通过设置规划控制范围和核心区范围来实现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其中,核心区范围陆域面积115平方公里,海域部分主要包括(腰沙—冷家沙)。
南通网讯 (记者 徐亚华)南通滨海园区通州湾是我市新一轮沿海开发的重点区域,加快该区域的开发建设,是市区由沿江向沿海拓展的战略抉择。它对于确保我市沿海开发全省领先、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一中心三城市”,都具有重要意义。1月30日,龙年新春上班后第二天,市委书记丁大卫、市长张国华率队考察调研通州湾开发建设情况,并就南通滨海园区建设有关事项现场办公。丁大卫、张国华要求,举全市之力支持通州湾开发建设,打造沿海开发新亮点,力争用五年时间使通州湾开发跃上一个新台阶,奋力开创全市沿海开发新局面。
位于市区东部沿海的通州湾,包括腰沙.冷家沙、小庙洪水道、三沙洪水道等,是我市沿海前沿区域承南启北的中心节点。去年市人代会上,“通州湾”首次出现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高起点推动通州湾开发建设”。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今年的市人代会上,对通州湾开发进一步作出了部署。
沿海大开发,基础设施先行。作为连接市区西部沿江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去年底全长近29公里的平海公路一期工程试通车后,大大缩短了市区与南通滨海园区的距离。当天上午,丁大卫、张国华等9时许从市行政中心出发,仅用了一个小时就赶至滨海园区。途中,丁大卫等仔细观看平海公路路况,详细询问相关情况,称赞平海公路是一条战略性大通道,要求抓紧做好沿路绿化,优化调整沿路民居布局,充分发挥大通道对大开发的支撑作用。
“这确实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土地。”站在先期启动的滨海园区围垦南区施工现场,看规划、听汇报,丁大卫、张国华等面对新围垦出来的成片土地,由衷感慨。丁大卫要求,加快滨海园区通州湾开发,不仅要打通与市区相连的快速通道,还要打通与崇启大桥相连的快速通道,“滨海园区通州湾的开发,就是要强化与上海的联系,把上海、江浙的资本吸引过来”。他同时指出,在打通两条战略性通道的同时,还要尽快开辟万吨级以上航道,“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大开发的格局”。
基础设施的改善,已经让不少敏锐的企业嗅到了商机。在滨海园区启动区,由江苏三友集团投资6.5亿元成立的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营固废轮胎的低温热解,其一期4条生产线已安装完毕,开始试生产。“作为一家典型的在市区成长起来的上市企业,现在到海边来发展有什么体会?”在公司生产车间,丁大卫、张国华等与三友集团董事长张璞聊了起来。
张璞回答:“到这里来,一是园区办事效率高,二是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大,三是企业发展空间大。这个项目三期建设完毕需要较大的空间资源。”
丁大卫认为,选择到南通滨海园区来发展,体现了企业家的眼光。他详细了解了企业用水、用电以及员工交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得知园区规划了职工公寓、平海公路的建成更是方便了职工上下班之后,丁大卫十分高兴。他说,沿海开发要以产业为支撑,滨海园区有了生产企业落户,这是非常好的开始。同时,这又是一个市区产业向沿海地区转移、并且在此过程中实现转型升级的典型,为市区提升发展腾出了空间,解放了生产力,是一举多赢的好事。
当天,丁大卫、张国华等还察看了三余镇海晏街道等地,并在三余镇政府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听取了通州区委、区政府及市沿海办相关情况汇报,对进一步加快推进沿海开发工作提出要求。
丁大卫指出,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南通滨海园区通州湾区域已初步显现大开发的良好势头,一批骨干性工程进展较快,一批生产企业已经入驻。面对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面对周边地区咄咄逼人的开发态势,要以更加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加快通州湾开发步伐。一要尽快选好配强滨海园区领导班子和工作团队,迅速展开各项工作。南通滨海园区是全市的重点园区,各地各部门都要予以支持、形成合力。二要继续搞好开发的前期论证,着眼全局做好相关规划的衔接,实现科学开发、专业开发、精细开发。三要加快推进关键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两路一围一港一镇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港城融合。四要以过硬的措施和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方面把上海、浙江、广东及国外的企业、项目招进来,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引导市区一些产业、项目向沿海地区转移;既要强调猛攻大项目,又要有规划地引进小项目集聚发展。五要探索建立科学的开发机制和模式,形成做加法的机制、开放的机制、扁平的机制、高效的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激发开发建设的活力。丁大卫强调,开发建设南通滨海园区,是我市新一轮沿海开发的重中之重,通州、如东、海门及市各相关部门都要全力支持配合,力争用五年时间使该区域开发总体赶上启东水平,解决江重海轻、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张国华指出,要发展新产业,合理布局基地型、加工型、配套型、自主研发型产业以及新兴产业等;要建设新城市,按照产港城融合的要求,把这一承南启北的沿海重要节点规划好、建设好;要开发新港口,充分利用航道资源、海滨资源,开发建设好产业服务型港口、物流型港口和生活型港口,形成南通自身特色;要引进新人才,为沿海开发服务,为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区域发展服务;要形成新机制,包括管理机制、融资机制、围垦机制以及开发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区域联动机制等。其中区域联动机制,既包括市内联动,也包括与上海的联动、与长江流域的联动,努力放大南通沿海大开发效应。
市领导陈照煌、黄巍东、费高云,市政府秘书长顾诺之,通州区、崇川区、港闸区、南通开发区及市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