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936阅读
  • 1回复

[博物馆]香港政府復修古蹟作為孫中山博物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5-12-28

出自:香港政府新聞網
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y/healthandcommunity/051223/features/html/051223tc05001.htm#


攝影廊:http://www.news.gov.hk/tc/photo/places/051221/051221tc30002/pages/1.htm


訪問建築師視頻(粵語):http://rmwebcast.isd.gov.hk/ebulletin/places/komtonghall_c.ram



還原甘棠第 尋回國父印記


 位於港島中西區、曾是富商府第的甘棠第,現正進行修葺,用以設立孫中山博物館。


這幢愛德華式的典型建築,似乎與國父毫不相干,但兩者卻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而致力回復這幢近百歲的歷史建築的原貌的政府建築師譚士偉,與甘棠第也有段不解緣……。


建於1914年的甘棠第,位於?城道7號,屋主原是何東胞弟兼怡和洋行買辦何甘棠的府第,也是他於1950年終老的地方。


愛德華式經典建築


在1960年,甘棠第由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教會(現稱「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購入作宗教用途,直至2004年2月由政府斥資5,300萬元購入這幢歷史建築,並於同年6月移交政府,以便籌建孫中山博物館。


負責甘棠第修復和改建工程的建築署建築師譚士偉接受《政府新聞網》專訪時表示,工程的目標,是以最少的改動復修其原貌,並加建新的設施,把原為民居的甘棠第,改為設備現代化的博物館。


譚士偉說:「中西區的發展迅速,現時很多建築物均是高樓大廈。甘棠第這類樓高3 - 4層的建築,在區內已是很少有。」


甘棠第是愛德華式的建築,保留了很多古典的建築風貌。當時很多這類型的建築的特色,是有較大的露台,用以調節溫度,並有木製的百葉窗以遮陽抗熱;這些設施均是現在少見的。


甘棠第樓高3層,1樓和2樓的弧形露台以希臘式巨柱承托;昔日的住客便是在這寬敞舒適的露台乘涼,並欣賞外間的日夜景緻。


妹仔樓梯反映階級


樓房分前後樓梯,寬闊的前梯供何氏家族使用,長窄的後梯則予傭人使用,俗稱「妹仔樓梯」;反映當時社會的階級觀念。


色彩絢麗的彩繪玻璃窗、露台牆身色調柔和的瓷磚、刻有花紋的柚木樓梯柵欄和鑲板,以至古典味濃的水晶吊燈和壁燈,在甘棠第裡隨處可見,也保存良好。


雖然甘棠第的「健康」狀況雖然良好,但要進行復修,比興建1座全新的博物館的難度更高。


譚士偉說:「困難是,甘棠第在1914年建成,沒有現代化設施,如空調和濕度控制。


「要把這幢住宅改建成為博物館,我們便需要把這些設施放在建築物內,最大的考驗是把這些設施隱藏,從而不會和建築的原有風貌有衝突。」


然而,要了解甘棠第的內裡乾坤並不容易,因為建築於1914年落成,有關的圖則已難以尋回;而由於樓房曾有不同的住客,故也有不少的改動。


問聞望切推敲原貌


唯一的辦法,便是如中醫師般「問聞望切」。


譚士偉說:「由於已完全沒有了圖則的紀錄,我們便在拆掉加建的、較新的設施後,現場視察,並走訪曾在這裡居住的何氏後人,以及教會時代的管理人員,同時參考舊的家庭照片,以推敲和證明甘棠第當時的原貌和外觀。」


為了發掘甘棠第的過去,譚士偉花了10個月的時間,深入研究和找尋有關資料,以便「對症下藥」,找出復修甘棠第的良方。


舉例來說,甘棠第原是沒有空調設施的,但博物館需要恆溫裝置,確保展品妥善保存。既然要作最少的改動,也要避免影響甘棠第的外觀,那麼,應如何處理空調設施和喉管?


譚士偉的答案是:「壁爐和煙囪。」


甘棠第一如其他古典西式建築,內裡設有壁爐,而壁爐有管道連接屋頂的煙囪。


壁爐轉送陣陣涼風


他的計劃是,改變壁爐作為暖爐的用途,利用管道隱藏空調的喉管,並以壁爐作為出風口,讓冷氣由屋頂的空調設施經喉管輸送至室內。


譚士偉說:「我們的目標,是以最少的改動,把甘棠第還原至1914年時的面貌,復修其內觀和外貌,並加建新的設施,如消防和空調等,提高建築物的安全程度。」


他指出,加建了的玻璃窗和燈會被拆卸,並會修補損壞了的百葉門和瓷磚。


為回復磚牆的原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修復人員採用化學脫漆法,徹底清除牆磚上老化的塗料,並首次引入玉米穗軸噴砂技術,去除木牆上的舊油漆。


由於陽台內壁的釉色瓷磚早已停產,修復人員參照了遷移壁畫的方法,從甘棠第內封閉的地方取下相同款式的完好磚塊,移植至露台填補牆身上的殘缺部分。


經修葺的甘棠第,將是市民認識本地文化遺產和歷史建築的瑰寶,也是展示中國革命家孫中山事?的理想地點。


以地理的角度而言,甘棠第與中山史蹟徑僅咫尺之近,鄰近孫中山昔日在港活動的範圍。


建築技術時代先軀


這包括孫中山受洗的美國公理會佈道所(必列者士街2號)、唸中學的中央書院(歌賦街51號A對面)、與革命友人聚會議事的道濟會堂(荷李活道59號)、接受大學教育的香港西醫書院(荷李活道81號),以至香港興中會總會的所在地乾亨行(士丹頓街13號)。


從建築的角度看,甘棠第內裡的不銹鋼結構,有荷蘭和比利時的商標,估計是在歐洲預製,然後運到香港組合。


譚士偉表示,甘棠第的建築方法和技術,是當年建築界的先軀,也為摩天大樓奠下基礎。甘棠第在辛亥革命3年後,即1914年建成,故把它改建為博物館,紀念中國近代史上的革命先軀,可說是非常合適的。


孫中山與何氏家族也有深厚淵源。他與甘棠第的原主人何甘棠曾是同窗,兩人均就讀於中央書院,並同於1886年在該校畢業。


何甘棠的長兄何東,也曾襄助孫中山的革命活動,而何東的兒子何世儉,便曾以香港大學學生會主席的身份,接待前往陸佑堂演講的孫中山。


復修古蹟保留回憶


負責復修甘棠第的譚士偉,與甘棠第的一段緣,則始於童年時代。


譚士偉說:「小時候住在堅道,不時會路經甘棠第。那時已被它那宏偉的設計吸引,但造夢也沒有想過能有機會走入屋內,發掘其內涵,並與市民分享其獨特之處。


「對我來說,復修甘棠第的工作既有滿足感,也意義重大。


「回憶是軟件,建築是硬件;能把硬件留下來,便同時可以保留軟件。


「甘棠第能保存下來,並於復修後開放予市民參觀,讓他們追溯孫中山和建築物本身的歷史,可見教育、歷史、旅遊、文化和建築等元素是相輔相成的,也顯示了社會對文物的重視。」


甘棠第的復修和改建工程在2005年9月展開,建築樓面面積約2,560平方米。工程預計在2006年年底完成,2007年開放;涉資約9,000萬元。


屆時,甘棠第將用以展示孫中山的生平事?和革命事業、當年香港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況,以及甘棠第本身的歷史和修復,並舉辦專題展覽、講座、研討會等其他博物館活動。


國父文物徵集數百


館內也設有活動室、學習室、閱覽室和放映室,備有書籍和多媒體節目,讓小朋友在互動的環境下,認識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的史實。


博物館的籌劃工作小組在2004年曾走訪南京、上海、北京、武漢、廣州、倫敦的文博單位,從眾多的館藏挑選了不少與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的重要文物,並計劃把它們借來香港展出。


同年5 - 8月的文物徵集活動,便獲得市民捐贈與孫中山和革命人士相關的歷史文物達數百件,包括了墨寶、文獻、信札、紀念物、郵品和錢鈔等;精選文物將於博物館內公開展示。


由於博物館啟用後,將成為中山史蹟徑的一環;康文署將安排導賞員,以博物館為起點,帶領參觀者漫遊中山史蹟徑。


譚士偉表示,從舊照片中看到甘棠第外的路面是用石造的,並有生鐵製的扶手和古舊的石牆。


因此,他希望能把這一切「還原」,甚至附近街燈的設計也作出配合,從而凸顯這幢近百年的歷史建築。


建築物外並會擺放孫中山的紀念銅像,讓遊人知悉甘棠第這幢民居,已化身為博物館。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5-12-28

其实中山现山留给香港很多的历史遗迹,应好好保存!

国之兴也, 其荣非他人所得攘; 国之亡也, 其辱非他人所得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