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9041阅读
  • 189回复

[历史地名]天津地名考集萃(整理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5
近日在登录《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时,发现其中有关地名的一些看法也适用于其他地方。于是将其整理了一下。
我觉得这里提供的链接与这个版块的宗旨最接近:探讨地名文化,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下面将我结合每一篇文章从本地找出最贴近的地名,罗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天津地名考大部分文章作者均为谭汝为。

谭汝为作者简介
谭汝为,天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教授、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市语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市修辞语用学会会长等职。出版论著《古典诗歌的修辞和语言问题》、《词语修辞与文化》、《民俗文化语汇通论》、《诗歌修辞句法与鉴赏》等,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近年来深入研究天津地名文化,发表文章100余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3 20:04:50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3-12-05
对此感兴趣的同仁请留意,我会根据网上的情况随时进行补充。

杨柳青和军粮城
1881年十四营门护津城
津南五镇
十四营门一览表
天津老四开(上)
天津老四开(下)
天津是否有东开呢
北辰八镇
胡同的通名
胡同名的随意性
地名的谐音改造
粗俗地名(
地名谐音改造(续)
天津区名考(上)
天津区名考(下)
区县名考
“祠堂”地名
寺庙地名
“窑”名考
“营”字地名
“官屯”地名
地名的方言
“沽”名考(上)
“沽”名考(中)
“沽”名考(下)
数字缩略地名
“门”字地名(上)
“门”字地名(下)
水阁、县阁、玉皇阁
北阁、南阁、铃铛阁
北大关与西关
“堤”字街区名
小关与常关
谐音地名趣说
联称地名
难解地名考辨
“台”“坨”地名
官汛、官沟与官房
窝铺、浮房
“水沟”
“菜市”
“盐”字地名(上)
“盐”字地名(下)
与漕粮有关的地名(上)
与漕粮有关的地名(下)
南市街巷
军事地名
人名与地名
桥名
地形为街名
“炮台”地名
“鱼”字地名
从浮桥到铁桥
标志物为街名
津城“五河”
“作坊”胡同
“口”字地名(下)
“品名+姓氏”地名
“渡口”地名
“柴厂”地名
“场”字地名
洼淀名考
“减河”与“引河”
“河北新区”地名
务-闾-坊
地名与唐王东征
外国人名与租界地名
集市地名
店铺地名
“北洋”地名
“口”字地名
贡院·经司
“当铺”街巷
萨宝石胡同
草厂庵、居士林
僧王祠·鲍公祠
弓箭胡同·罗底铺胡同
耳朵眼·石头门坎
租界公园
里巷名考
以长度为地名
风雨紫竹林
五大道风情
水会街巷
掩骨会、抬埋会和白骨塔
广仁堂、育黎堂和育婴堂
会馆
闽粤会馆与广东会馆
“水业”地名
斜街岔道-寺前庙后
“家”字街巷
树”名村巷
驴市·马集
轿房、车厂与脚行
地名的新陈代谢
街名与官署
唐家口·大伙巷
“大”“小”相对的地名(下)
港、澳街名
“磨盘”与“疙瘩”
唐津门“八大……”
“法国”老地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3 8:47:16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杨柳青和军粮城(作者:谭汝为)
--------------------------------------------------------------------------------
杨柳青和军粮城
2003年10月28日22:25天津青年报
杨柳青位于天津西部,距天津市区14.5公里。子牙河和南运河穿镇而过,向东流入海河,杨柳青年画使这座千年古镇名扬四海。
古镇杨柳青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此地原为海滩沼泽,后黄河经此入海,沉淤大量泥沙,渐成陆地。宋代之前,杨柳青的东北隅是三角淀(东淀),是子牙河、大清河的入海之处,曾名“流口”,意为河流入海之口。后因子牙河、大清河两岸广植杨柳,有谐音为“柳口”。《金史》记载:辽金时完颜咬住曾任柳口镇巡检。元代文人揭溪斯(1274~1344)路过此地,写了一篇《杨柳青谣》,诗的前四句是“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河东女嫁河西郎,河西燃烛河东光。”这首歌谣当时广为传颂,到元末明初,“柳口”地名逐渐被“杨柳青”所取代。明代著名作家、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也写过《泊杨柳青》诗:“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
军粮城是天津著名的古镇,位于东丽区东南部。据史料记载,唐朝时为了抵御奚、契丹等游牧民族的入侵,以保证幽蓟地区军需物资供应,就在贝壳堤高地筑城设防。后此地成为储藏、中转军粮的基地,遂名“军粮城”,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1:56:57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1881年十四营门护津城
--------------------------------------------------------------------------------
1881年十四营门护津城
2003年10月30日00:45天津青年报
北营门、南营门、西营门,一个个见证墙子变迁的地名仍然出现在天津的地图上。那么天津究竟有多少个营门?它们存在了多长时间?这些营门是哪个年代修建的呢……
1881年十四营门护津城
徜徉在秋色中的津河岸边,走过繁华的南京路,看到眼前的情景,很难想象一百多年前,这里曾经是军事防御重地。上点年纪的天津人对这里的历史还会有些记忆,这里就是被
人称为墙子和墙子河的地方。
曾经在天津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墙子现在早已不见踪影,而通过现在仍在使用的一些地名,我们似乎还能找到当年墙子的身影。那就是当年墙子上的营门口,那些军事重地留给现在的只有地名。北营门、南营门、西营门,一个个见证墙子变迁的地名仍然出现在天津的地图上。蓦然想到,天津究竟有多少个营门?它们存在了多长时间?这些营门是什么年代修建的呢?记者日前翻阅了天津地方史的许多文献,逐一地解开了这些问题。
营门哪年建档案揭谜底
翻开天津地方志书,可以看见许多关于天津濠墙的记载,但对于营门的始建时间记载却有些不同,在同治9年(1870年)编修的《续天津县志》中,记载的是咸丰10年(1860年)修建的;在1884年出版的《津门杂记》中,则记载的是咸丰9年(1859年)修建;1898年出版的《津门纪略》记载与《津门杂记》相同。
究竟哪个时间准确呢?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找到当年修建濠墙的缘由才行。《天津条约》签订后,1859年,由于英法联军再次进逼天津大沽海口,中国军民在那里进行了顽强抵抗,并取得了大沽口海战的胜利。海战胜利后,咸丰皇帝给当时坐镇天津并指挥整个渤海湾海防的僧格林沁发了一道上谕告诫他,英法联军虽然在这次海战中失败了,但他们有可能添募兵船,找机会报复,这些情况都是未知数,也许,英法联军会集合兵船,乘中国军队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内犯,一定要严加防范!同时,清政府与南方的太平天国起义军的交战正处于酣战之中,1853年太平军兵临天津城,也让咸丰皇帝心有余悸。为防止太平军再次北上和英法联军入侵,在这种背景下,僧格林沁主张修建天津“濠墙”。
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记载,咸丰9年12月初二(1859年12月25日),僧格林沁就加强天津海防事宜,上书咸丰皇帝。在上书中,僧格林沁对天津老城城池“半已残缺”的情况非常担心;另外,当时天津城内缺少水源,饮水需要城外接济,而且许多天津的富商大贾都住在城外,这样会给防守带来很多的不便。据此僧格林沁提出,根据天津城的地势,应该在城外挑挖重濠,修筑土城,用这些濠墙将天津老城圈起来,并在濠墙上设立警卫,这样守住了濠墙就等于守住了天津城。
在上书中,他提到了修建濠墙具体时间,即1860年开春。这些官方档案说明了天津修建濠墙的具体过程:1859年年底,僧格林沁上书咸丰皇帝,准备修建天津濠墙,1860年开春动工修建。
由此可见,《津门杂记》和《津门纪略》关于1859年天津就已经建成濠墙的说法是错误的。
欲修一个月完工十八天
1860年夏天,英法联军就已经入侵中国,那么这个濠墙究竟用了多长时间修建而成呢?
僧格林沁在给咸丰皇帝的上书中,描绘了这个濠墙的简略情况。濠墙“周围约长三十五里”,像以往抵抗太平军一样,到了修筑城防工事的时候,僧格林沁又令天津的官绅捐款修建濠墙。他告诉咸丰皇帝,如果捐款数额达到要求,只要开始动工修建,“计其1月,可望成事”,并将濠墙图绘制好一并送给咸丰皇帝。后来,僧格林沁虽然在一次上书中提到了天津濠墙已经修筑完毕,并布置好防御,以为天津抵抗英法联军没有任何问题了。但这条史料记载的时间已经是1860年6月份,距离开春动工时间已经过去数月,当时也没有其他记载能够说明这个三十五里长的濠墙究竟用了多长时间。
后来,在一个外国人出版的关于天津历史的书中,记者找到了修筑天津濠墙所用的时间。在雷穆森的著作《图说天津史纲》中,他指出,根据当时的传说,这条长三十多里的濠墙的修筑时间只用了18天!因为当时在天津城的东、东南、南面,很多是借着明朝万历年间汪应蛟所开围田的沟壑、埂堰和康熙年间天津总兵镇守蓝理在城南所开的屯田、雍正朝观察使黄世庆在天津的屯田修建的。在北面和西面很多是挑挖的,以挑挖的土来筑墙,最后修好的濠墙长三十六里。
僧格林沁在准备修筑濠墙时,对濠墙周围的地形也做了一番考察,他指出,濠墙的东、西、北三面,铺户居民房屋林立,相连数里;南面靠近老城的地方有坟地,不容易收缩,这个三十多里长的濠墙应该非常容易防守。
在后来的上书中,僧格林沁非常相信这道濠墙。他认为有这个濠墙作为屏障,防守天津应该是高枕无忧的。
固若金汤乎?两分钟败矣!
这个濠墙就是民间说的墙子,濠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墙子河。下面看看,僧格林沁认为固若金汤的濠墙究竟抵挡了英法联军多长时间。
1860年7月,英法联军再次进犯天津,并很快占领大沽炮台,向天津城进军。几个月前,僧格林沁在给咸丰皇帝的上书中,提到华北及东北地区几乎到处都在修建的防御工事,在他们眼中,这些工事在修筑完毕后都能够固若金汤,看当时的文献记载,似乎英法联军一旦进攻,只会失败。在这些防御工事中,尤其令僧格林沁得意的就是天津濠墙的修筑,因为这是他一手策划并动工修建的。在给咸丰皇帝的数次奏折中,他一提到天津濠墙,言语中就会露出只要有濠墙在,天津城决不会被攻破的意思。
而在英法军队8月21日攻陷大沽口北岸炮台后,即将进犯天津城时,僧格林沁的表现与数月前判若两人,他把天津的大炮运到北京,将小炮以及绿营官兵一并撤到通州,8月23日,在英法联军攻占天津的前一天,为了能够保住性命,僧格林沁丢弃天津城,狂奔到杨村,稍微休息后,就逃到离通州仅10里的张家湾。他还为自己找了一个非常好的借口,就是一定要保卫京师重地。清政府留给英法联军的只剩下了天津空城一座和被英国士兵称为“僧格林沁墙”的天津濠墙。
当8月24日,英法联军进攻天津时,他们发现在濠墙里面早就没有了中国守军。雷穆森在《图说天津史纲》中,用了一段文字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英法联军攻破濠墙的经过。“这里一条长约十三英里的高高的土围墙,僧格林沁修建它是准备包围天津的……这道被英国兵称为‘僧格林沁墙’的地方,只不过抵挡联军两分钟的时间!那时候,他们派了一个准尉,从城濠游过去,爬过城墙,开了城门!”就这样,一个低级军官,轻松自如地通过无人防守的所谓固若金汤的濠墙后,打开了城门后,占领了天津,这不能说是对僧格林沁莫大的讽刺!
最初没名字,抵御农民军
当人们现在漫步在美丽的津河岸边的时候,可会想到,这里就是僧格林沁修筑的天津濠墙。津河岸边就是当年的墙,僧格林沁修筑濠墙时,就以挑挖濠沟的土作墙,在墙子开出营门。
当时共在土墙开了11个营门,据《续天津县志》:“濠墙,距城里余至五六里不等。营门凡十一:东沈家庄;东北锦衣卫桥、窑洼;北玉皇庙;西北佟家楼、教军场西岸、善庆庵、三官庙;南海光寺;东南梁家园、行宫。围长共三十六里,濠如之。”濠墙的十一个门,没有名字,门都是按照大道、河流开辟的。
同治7年(1868年),农民起义军捻军在各地异常活跃,尤其在冀南一带,攻占城池很多。当时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又重新将濠墙加厚加固,并深挖濠,以防御捻军来袭。4月,捻军果然来了。《续天津县志》记载到:“南各州县多遭蹂躏……匪聚于南乡八里台一带,叠次冲扑,不能犯,郡城赖以安堵,亦始知濠墙足恃。”濠墙抵抗英法侵略者派不上任何用场,这时的墙子及墙子河被清朝用来抵御农民起义军却发挥了作用。
营门十四个,卫城二十年
光绪7年(1881年)李鸿章为直隶总督时,他认为天津除城墙之外,无险可守,加上天津开埠通商后,居民增多,城区也日渐扩大,必须依赖濠墙才能抵抗突发事件。于是他决心重新把濠墙加固、挖深。
据《政俗沿革记》:“光绪7年,直隶总督李鸿章饬盐运使如山等,重修各门,均如山题署,共十四门。”较以前增多了三个营门,总计14个营门。门以砖石砌成,两旁有高大的砖垛,门上有石额,刻有营门名。
尽管当时起了那么多非常雅致的营门名字,但民间还是以营门所处的具体方位来称呼它们,在北则称“北营门”、坐落在南称为“南营门”,有的叫做“大营门”、“小营门”、“堤上门”等。而那些不通俗的营门名,则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消失了!
这些濠墙上的营门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天津城,但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老城城墙被拆掉,濠墙似乎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理由。这些营门存在了三十年的时间,而墙子则一直存在到上个世纪70年代,现在我们只能在一些仍然存在的地名中,去找寻当年的营门情况了。
《天津通志·军事志》中,按照当年的地图来回顾了当时的濠墙情况。从海河中学旁的墙子河入海河口起,沿南京路,过大营门、小营门、南营门,到西营门,到三元村越过南运河后,沿公庄的铁路路基,到北营门。(北营门坐落在今河北大街红桥附近,至今那里有许多地名都说明北营门和墙子河的存在。)它的北边一段,因改为铁路路基,故将营门拆去。沿铁路路基过新开河,过小树林街的道口,即东营门,再沿铁路路基到唐家口,然后进入旧俄租界,即大直沽,后到五十四中学,直抵海河,与海河中学相对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1:58:13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津南五镇(作者:谭汝为)
--------------------------------------------------------------------------------
津南五镇
2003年10月30日00:54天津青年报
津南区有5个镇,即咸水沽镇、葛沽镇、小站镇、双港镇和八里台镇。
津南区政府驻地咸水沽镇,地处海河(曾名沽河)下游,每当潮汐时海水可至此地,水咸,当时居民在沽河两岸以汗水煮盐为生,故名。葛沽地处海河(沽河)下游,位于海河南侧。北宋与辽对峙,在界河(今海河)上设置了150多个寨铺(军事据点),葛沽就是最东边的一个。元代开通海运,此地为南粮北调、北盐南运的商埠码头。当时沽河舟船无数,桅樯如林。因沽河滩涂葛草丛生,故名葛沽。
小站原是斥卤之地,盐碱低洼,芦苇丛生。位于月牙河和马厂减河交汇处。清同治10年(1871年),直隶总督李鸿章调提督周盛传率军驻青县马厂。不久奉命修筑新城炮台,为便于往返,军队在马厂和新城之间修建了马新大道,全长70公里。沿途设驿站,每隔20公里设一大站,每隔5公里设一小站。当时在道旁设一小站,此地原名叫北口子洼地,后以小站取代了原名。
双港在历史上处在宋辽交兵分界线上,后渐成村落。由于此地东靠老海河,南临赤龙河,两条河在村东南形成港汊,故名双港。
八里台在明永乐2年(1404年)成村,当时有王、张、何、吕四姓居此。因距离北边的巨葛村、西边的大韩村、南边的大孙庄各为八里,地势较高,故名。关于八里台命名理据还有其他说法,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2:00:13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十四营门一览表(天津青年报记者张博)
--------------------------------------------------------------------------------
十四营门一览表
2003年10月30日00:53天津青年报
《天津通志·军事志》标出了1881年修建的14个营门所在的方位:
寅宾门东,俗称正东门,今唐家口附近;
建魁门东北,俗称东北营门,今北站附近;
镇远门东北,俗称东营门或山海门,今过小树林铁道;
朝宗门东南,俗称直沽营门,今大营门东北;
凝晖门东南,也称梁家园营门,今大营门;
来薰门南东,也称海光门,今南营门;
厚德门南东,也称小南门,今小营门;
西成门西,善庆庵附近,今西营门;
三庆门西南,即小西营门,今通小稍直口处;
顺轨门西北,也称西北营门,今芥园附近;
保卫门西北,今教场对河处;
拱辰门北,俗称北营门,今红桥附近;
绥丰门北西,俗称小北门,今通大觉庵路;
翊运门北东,俗称堤上门,今新开河,窑洼附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2:01:20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天津老四开(上)(作者:谭汝为)
--------------------------------------------------------------------------------
天津老四开(上)
2003年10月30日23:26天津青年报
天津有一种“方位词”加“开”字的地名,如“南开”“北开”等,这在国内城镇地名中是极为少见的。
“南开”这个地名,最初是指旧城西门外以南的开洼荒地,就是今天南马路和南门外大街相交的西南一带地区。明朝时,这一带一片水泊,芦苇丛生,明代天津八景之一的“南原樵影”就指此地。明永乐初年在此驻扎军队,屯田垦种。清康熙年间,开辟洼地为稻田。
“定南禾风”就是真实的描写。清代1901年城垣拆除后,居民逐渐南移,此地才逐渐开拓为城区,民众仍习称“南开”,其地名依据就指旧城以南的开洼地。
1903年,比利时商人在广仁堂南营建电车公司。1907年天津第一私立中学堂迁到电车公司之南,遂改名为“南开学堂”。学校以地为名,“南开”这个地名也因南开大学、南开中学的声誉而名扬五洲。
在天津人的话语中,“南开”这个地名的语义所指,须依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判定,如“南开、红桥”,这里的“南开”指区名;“南开、天大”,这里的“南开”指南开大学;“耀华、南开”,这里的“南开”指南开中学;“娘家在城里,婆家在南开”,这里的“南开”指区片名。南开作为和小白楼、小树林、丁字沽等同类的区片名,其地域范围大致北起南马路,南抵原墙子河,东至南门外大街,西至南开五马路、广开大街一带。所辖区域包括南门西、西门南、蓄水池、炮台庄四个街道办事处。
“北开”最初是指天津城北门以北的开阔地带,今指红桥区东部河北大街与北营门东马路交会处东南一带,东临北运河。清光绪年间,周盛传因镇压捻军有功,受赐在此建造祠堂,即周公祠。此后逐渐形成卖艺场地和旧货市场,黑白铁作坊也集中于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2:03:53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天津老四开(下)(作者:谭汝为)
--------------------------------------------------------------------------------
天津老四开(下)
2003年10月31日23:26天津青年报
“老西开”原指位于天主教堂(今滨江道国际商场附近)以西一带的开阔地,后泛指南京路与营口道交汇口以西一带。
“西广开”地区在清朝时是城南的旷野墓地,仅有清康熙、乾隆年间所建的育黎堂、
掩骨会、白骨塔等几处建筑,当时人们习称此地为“白骨塔”。1901年随着城里居民南迁,“南开”形成。此地成为“南开”再向西扩展的开拓地。随着南开民居建筑不断向西开拓,这一带逐渐繁荣起来,故名“西广开”。其字面义就是城西宽广开阔的新建繁华区。现在,西广开已成为南开区的区片名之一,泛指南大道以南、长江道以北、南开区片以西、墙子河以东的地域。由“西广开”又派生了“广开大街”、“广开新街”、“广开后街”等地名。
天津有南开、西开和北开,惟独没有东开。前些年曾有人询问笔者:“天津为什么没有东开?”当时笔者回答:“东门外面对海河,没有开洼旷野,何来东开?”
其实,“东开”也是天津的老地名,位于河北区东南部,指现王串场一带广大地区。清同治9年(1870年)《续天津县志·郡城濠墙图》就明确标有“东开”之名。因清末乃至解放之前,“东开”地处僻野,人迹罕至,其发展远不及“南开”、“西开”等地,故“东开”之名渐渐隐没无闻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3:08:17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是否有东开呢(天津青年报记者张博)
--------------------------------------------------------------------------------
天津是否有东开呢
2003年10月30日23:25天津青年报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天,从电波里传来了天津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路希先生的话语:“众所周知,天津有南开、西开、北开,那么,天津是否有东开呢?东开又在哪里呢?”这句话一直萦绕在许多关注天津文史地名人们的心头。本报记者一路查询,终于找到答案———老东开就在一宫附近-本报记者张博
因为有个百年名校,我们知道了南开;因为有了天津人民的英勇斗争,我们知道了西
开;因为毗邻三条石地区,我们知道了天津有个北开。有了南开、北开、西开,天津有没有东开呢?如果有的话,东开又在哪里呢?本报记者走访了多位文史专家,翻阅诸多历史文献,试图对路希先生提出的这一问题做出解答。
南开校名源地名
清代中叶,天津城的四周是开洼地,而这几片开洼地,以其所在的不同方位加上一个“开”字来命名。所以,天津就有了北开、南开、西开的名字。天津先有“西开”,在清光绪25年(1899年)开关的;次有“南开”,在光绪26年(1900年)八国联军占天津以后;到宣统年间(1909年以后)才有的“北开”。
而在这几个“开”中,最广为人知的恐怕要算南开了。因为在天津城外西南角有一个南开学校,所以,人们一提起西南角的“南开”,很容易便联想到南开学校,这是因为即将走过百年岁月的南开学校在中外享有盛誉的缘故。
而当记者采访何志华先生时却被告知,其实,在这个地方,南开的地名在先,而南开学校则是根据地名起的。地名在先,校名在后,当年天津私立敬业中学把校址迁移到这个地区后,才改名南开中学,而南开这个地方有了南开这所学校,也让这个地名广为人知。
据何志华先生介绍,南开地方低洼,连年积存雨水。在他小时候,现在南开公园所在地被称为“大方坑”,那一片的地名又叫蓄水池。在20世纪初年,在这里稍高的地方,丘墓起伏,低的地方,沟渠纵横,形成了乱葬岗子与臭水沟交织的地带。如果再看看今天的南开,用“沧海变桑田”来形容南开的变迁也不为过。
在当时天津的租界地中,日租界发展较快,所以当时的中国官绅也就此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喊得尤为响亮的一个口号就是:“繁荣南市与建设南开的口号”。于是,在南开这块地方,许多有钱的军阀、官僚以及士绅们,看到开发这里有利可图,都纷纷到这里进行投资,于是南开地带很快就有了一些改变。在民国初年便已具规模。据何志华先生介绍,当时的南开地区有很多的好处,第一,极目旷野,空气清新;第二,环境安静,没有闹市的纷扰;第三,没有租界的坏处,却具有租界的效用:每当中国军阀打内战,兵临天津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的骑兵便以保护租界为名,保护了南开。一时间,天津的有钱人到南开这个地方来做“寓公”成了一种时尚,因此,南开地带经过开发和建设,逐渐繁荣起来。
北开兴旺二十年
记者在采访北开地区的名字时发现,这个地区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在了天津地图上。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区的情况,记者又采访了对红桥区文史掌故了解颇多的王宗发先生。
昨天上午,记者在王宗发先生的陪同下,来到了红桥区的北开新街。据王宗发介绍,这里就是天津老北开的所在地。120多年前,“北开”还是一片臭水,仅仅有小红桥一趟窄小的土道,后来就慢慢地把臭水垫上了,这个地方与南开共同之处,就是在这个地方同样有一个市场,有卖东西的,因地处天津城北门以北的开阔地带,人们习惯称此地为北开。
据王先生回忆,“北开”这地方,在他小时候,这里还有一些不算小的戏园子、茶楼评书场、杂耍、河南坠子场、小电影院。其余在地摊上唱太平歌词的、变戏法的、卖大力丸的、练武术的、治牙的、算命的、拉洋片的,再有就是卖各式各样小吃的了。
后来,因为这个地方离三条石比较近,因此形成了一个黑白铁一条街。制铁手工业日渐发达。据王先生介绍,上个世纪50年代,区内有小手工业者居多,现北营门东马路西段,仍保留着部分黑白铁作坊。这个地方从天一亮就开始交易,人们从老远处就能听到打铁的声音,很是热闹。因为这个地方黑白铁铺都有一些绝活,所以这里的生意也就日渐繁荣,而北开地区也成了天津的一个重要的地名。
西开繁盛一瞬间
对于老西开,人们并不陌生,因为上个世纪天津人民英勇的反法斗争,让这个地名闻名于世。而实际上,这个地名早在19世纪后半期就开始逐渐形成。据何志华先生介绍,1899年以前,这儿旷无人居,只沿着海河有一个马家口;一个紫竹林;一个小白楼,而且还长着些芦苇。马家口是一个靠河种菜的小村;紫竹林是英法租界,面积并不大,仅是沿海河的一长段;小白楼是天津最早的广东街,这四处都隔离着,不相连属。
西开的发展要归功于当时几个有眼光的先生,他们知道天津一定要繁荣起来,而且除了租界和老城之外,一定会向外扩展面积。于是他们集股招工,就在一块沃野里,建筑起街道来,就是现在“老西开”的贵阳路,这里同老城里和紫竹林成犄角之势,对着紫竹林来说取名叫“西开”。
据记载,当时西开地区街道两旁,全盖的是楼房,一切规模全仿当时上海的四马路,有五个起名亦同上海,分别是:天福茶园,天桂茶园,天仙茶园,天喜茶园,天蟾茶园,所邀角色偏重外红派,四家演大戏,一家演髦髦戏(坤班),所演的戏部分是全本的,如:“武松杀嫂”、“佛门点元”等,全在报上写着“崭新切毛,一夜演完”。以外是洋餐馆,弹子房(天津最早的棒球场),又夹杂着卖洋广杂货的,出帖子的银钱号,海上春鲜货庄……晚上满街灯火,照耀如白昼(最老式的一种电灯或水月电灯)整天整夜,游人如蚁。那时由城里往西开,只有一条道,由南门外经崔家大桥子,又经过两边有水中间一条小道的去处,总要花费一个多钟点才到(坐东洋车)。在一般人的心里,到了“西开”,简直是到了上海。
可惜这西开繁华,时间太短,1899年夏秋间建设成功的,转年四5月间在一个大风天,一把火完全烧光。直到后来这大片全盖起了楼房,修了街道,这“西开”才复活,随着西广开地区的发展繁荣,人们就在西开的前面加上一个“老”字,以示区别。东开之名难记起
记者在采访路希先生时,路希介绍说,当时他在电台里主持有关天津地名掌故的节目。在他的记忆中,天津有北开、西开和南开,但是没有听别人提起过天津还有东开这个地名。于是,他就在主持节目时,将这个问题通过电波抛给了广大的听众。从那时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当路希先生得知本报记者在访问了多位专家后,终于找到了东开后,非常兴奋,他详细地询问了记者关于东开的每一个细节。
记者曾经采访了很多人,询问他们有关东开的一些信息,但他们的回答都令人失望,许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东开这个地名。当记者做进一步采访时,河北区文史专家许杏林的一番话,让记者对找到东开这个地名有了一些信心。据许先生介绍,在咸丰年间修好濠墙后,在这道濠墙与老城之间,曾经按照方位出现过八个地名,这些地名是以天津城为中心,用方位词加“开”字作通名,约定俗成的东开、西开、南开、北开地名。即“开阔地”之意。据许先生介绍,虽然现在东开的名字大家不是很了解,但天津既然有北开、西开和南开,就应该有东开,可能是这个地方的名称存在时间很短,没有叫起来,所以人们的记忆很淡漠。因此,东开这个名字没有见诸志书。
记者又采访了天津社科院罗澍伟先生,据罗先生介绍,东开大致方位应该在海河左岸,在盐坨后面。具体方位应该是现在的天津站以北,原意租界以北地区。由于这一地区开发的比较早。当老的地名没有完全叫响的时候,就逐渐随着新开发后的地名的兴起而逐渐消失。而且开发越早的地区,更替就越快,老地名保留的程度就会越低。
对于有人提出的东开就是王串场的观点,罗先生介绍,从方位上看,王串场一带应该是东开的东面边界了。由此看来,东开确实是津门历史上的一条重要地名,其名始约清代后期。南开、北开、西开之名如今尚在沿用,惟独东开因为开发较早,因此名字更替较快,所以不为人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3:11:59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北辰八镇(作者:谭汝为)
--------------------------------------------------------------------------------
北辰八镇
2003年11月02日23:44天津青年报
北辰区有北仓镇、天穆镇、宜兴埠镇、双街镇、双口镇、青光镇、小淀镇、西堤头镇,共八个镇。
北仓镇在北辰区中部,位于北运河湾北岸、京津路西侧。元、明时为漕运码头和储粮地,置督粮官驻此。当时称官员为尹人,上级官员唤属下为尹儿,因而此地初名尹儿湾。清乾隆年间,因运河北岸建有津邑储备仓———北仓,仓名最终成为地名。
天穆镇也在北辰区中部。明清时为漕运线上重要村落,以姓氏得名穆家庄。1950年与天齐庙村合并,取二村首字命名为天穆村。宜兴埠镇在北辰区东南部,位于新开河北岸。元世祖23年(1286年)有蒋、韩、苏三姓迁此定居。后移民增多,遂成村落。当时村民多以捕鱼为业,在高台上搭建窝铺居住,俗称“渔家铺”。后以谐音取“吉庆有余”之意改称“余庆府”。清乾隆后改称宜兴埠。
双街镇在北辰区北部,位于北运河东岸。相传明永乐年间有人来此择高地而居,后居民逐渐增多,形成两街式村庄,故名双街。双口镇在北辰区西北部,原处三角淀东南部。相传在明永乐年间吴、刘两姓在此搭铺捕鱼,后建成村落,始称双家铺。其北有卢沟河、凤河,来往船只多停泊于此,故又称双沟港。后三角淀东南部淤废,形成叶淀、沙家淀等5个淀洼,此处更名为双口。
青光镇在北辰区西部,位于原三角淀东南部淤废处。相传在明永乐年间建村时,初名为“青沽港”。天津方言发音迅捷,当地习将“沽港”拼读为“光”,故名。小淀镇在北辰区东部,相传明嘉靖年间有江南解姓在塌河淀边的一座土台上落户。后渐成村落,名为小淀。西堤头镇在北辰区东部,相传明永乐年间有人来此于贝壳堤上定居,始称“堤头”。清雍正年间称西堤头庄,乾隆年间称西堤头至今。谭汝为
读者·作者·编者
昨日一早,北辰区大张庄镇政府张女士打来电话,就本栏刊登的《北辰八镇》一文提出商榷意见,认为作者漏掉一镇。本报与谭先生联系后,补缀如下。
谭先生说,《北辰八镇》一文是依据北辰区地名志编辑部编纂的《天津地名志·北辰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撰写的,近年来由于撤乡置镇和乡镇合并,北辰区的乡镇政区沿革有较大变化,现北辰区实有9个镇。大张庄镇位于北辰区东部偏北地区,传说在清顺治年间建村,因张姓为大户,故名。2001年,大张庄镇与北部毗邻的南王平镇合并为大张庄镇。因此,该文标题应改为《北辰九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3:13:17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胡同的通名(作者:谭汝为)
--------------------------------------------------------------------------------
胡同的通名
2003年11月03日23:50天津青年报
天津大街小巷以“胡同”作通名的,约占街巷地名总数的60%以上。凡用“胡同”作通名的里巷,都比较狭窄,人口稠密,两侧多为平房。
本文所说的“胡同”,并不只局限于直接标明“胡同”的地名,还包括以“街”、“巷”、“小马路”、“里”、“条”、“村(邨)”等为通名的街巷,数量很多,例如:街———官沟街、丁字街、兴隆街、北横西街、玉川居后街、南北小街等;小马路———三条石
小马路、放生院小马路等;里———平顺里、祥安里、嘉庆里、喜康里、育婴里、四箴南里等;巷———德华巷、东平巷、永安巷、兆佳巷、竹竿巷、草场北巷等;条———姚台一条、前庄七条、北竹林五条、新官汛二条、十家房六条等;村(邨)———安乐村、尚友村、储汇邨、大兴邨、松月邨、建设邨等。
较为少见的就是以“坊”、“闾”、“衖”、“堡”等为通名的街巷了,例如:“仰止坊”、“育文坊”、“益友坊”,“宝安闾”、“武德闾”、“贵德闾”、“宏德闾”、“忠胜闾”,“公会衖”、“明德堡”等。
其他通名还“大坑”、“上坡”、“河沿”、“大院”、“弯子”、“栅栏”、“别墅”、“大门”、“小房子”等,例如“薛家大坑”、“小于庄上坡”、“小口河沿”、“先农大院”、“西大弯子”、“沈家栅栏”、“三友别墅”、“权家大门”、“凌家小房子”等。就拿通名“大门”来说,也可以有多种小变其格的变通,例如可以用“门前”———方家门前、“后门”———徐家后门、“门口”———营门口大街、“门坎”———石头门坎等等。
注:
“闾”:音“吕”,意为“里巷、邻里”、“里巷的门”。
“衖”:音“向”,通“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3:14:13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胡同名的随意性(作者:谭汝为)
--------------------------------------------------------------------------------
胡同名的随意性
2003年11月04日23:38天津青年报
别看这成千上万条不起眼的小胡同,里边的学问可大着哪!天津的胡同绝不仅仅是城市交通的脉络和平民百姓生活的场所,而是津沽历史文化演化的重要舞台,记载着近代历史风貌,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漫步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的胡同里,犹如浏览一座座洋溢着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那些层出不穷的趣闻掌故,令人领略不禁。
天津“胡同”的出现,大概是明朝年间的事。胡同的形成和发展,在它的名称上也留下了沧桑痕迹和历史情怀。每条胡同一形成,人们自然要给它起名。当年胡同的命名是比较随意的,既不用专家反复论证,也不必申报审批注册。新聚落一旦形成,三五家住户凑到一起,“我辈数人定则定矣”———狭小的就叫耳朵眼胡同;弯曲的就叫六道弯胡同;有棵大树,就叫大树胡同;对着水沟,就叫水沟胡同;有一间白色的平房,就叫白房子胡同;地处河边,邻近摆渡,就叫摆渡口胡同;出门对着桥,就叫桥口胡同;毗邻窝棚,就叫窝棚胡同等等。这个地名一旦被多数人认可,叫开了,就成为人们交往、通信的标志。
胡同的名称从明清开始一直靠人们口头相传,至于用文字写成标牌挂在胡同口上,那是民国后的事儿了。红桥区北门外大街的“耳朵眼胡同”宽仅2米。河北区于场大街附近有六尺胡同、一丈胡同,这是标示胡同的宽度;而离它不远还有一条“百米胡同”,这是说胡同的长度了。
至于以地形地势特点为胡同命名的更为多见,例如:南开区东起张自忠路西至天齐庙大街有长420米的袜子胡同,因胡同弯曲形似袜子而得名;城里二道街原有裤裆胡同,可见地势的狭窄。这个地名过于粗俗,直至清光绪元年(1875年)因住在这条胡同的张家子弟乡试考第一名(称解元),而改名为解元里。此类着眼于胡同形状而取名的,还有十字胡同、两叉胡同、丁字胡同、葫芦罐胡同、弯尺胡同、口袋胡同、篓子胡同、磨盘胡同、长项胡同、环形胡同、盘香胡同、线拐胡同等。至于曲里拐弯的,就取名为九道弯胡同、九曲胡同、六道弯胡同、五道弯胡同、三道弯胡同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3:15:03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地名的谐音改造(作者:谭汝为)
--------------------------------------------------------------------------------
地名的谐音改造
2003年11月05日23:22天津青年报
如果对现今一些地名刨根问底地追究一番,就可得知:有相当数量的地名是前人为了避俗求雅,而对原地名加以谐音改造形成的。
例如河东区“张达庄”,原名“张鞑庄”,明永乐年间建村,后演化为“张达庄”。武清区南蔡村乡有个达村,元朝时因该村是蒙古族官吏聚居之处,故称“鞑子村”,后谐音为“达子村”,1984年更名为“达村”。西青区南运河南岸的“稍直口”,元朝末年,元人
在此设一渡口,附近居民贬称为“骚子口”。明初建村时,谐音命名为“稍直口”。武清区有一个村庄叫“东粮窝”,原名“东狼尔窝”,后雅化为今名。静海县“满意庄”原名“蛮子营”,明永乐年间建村时,此处驻军,且多为南方人,故以此为名。1982年,改为“满意庄”。这种变俗为雅的地名改造,确实是当地民众的创造。武清区白古屯乡有“骚子营”,元代成村,因聚落附近驻扎着元朝兵营而得名;后更名为“稍子营”。武清区黄花店乡有“罗古判”村,传说明朝初年一潘姓驼背人在此定居,后渐成聚落,称“罗锅潘”村,后谐音雅化为今名。武清区豆张庄乡有村名“眷兹”,此地在元朝时是军队圈养军马之处,明朝洪武年间安置移民成为村落,名为“圈子村”,后演化为“眷子”,民国初年谐音为今名。静海县东施古乡,宋代成村,因当地有尼姑庵,以庵作为村名,冠以方位,名“东师姑”庄,后谐音为“东施古”。
把粗俗地名谐音为雅名殊为多见,如静海县东双塘乡有“朴楼”村,其实该村原名“破楼”。因明永乐年间有孙姓迁至此地,建楼定居,后楼房年久失修,人称破楼,后谐音演化为“朴楼”。蓟县的孙侯庄、老曲庄、胡里岗、年余谷,取名都不俗气,尤其是“年余谷”,含有年年有余粮的美好寓意。可您却想不到这四个村落的原名,却是“孙猴儿庄”、“老鼠庄”、“狐狸岗”、“鮎鱼沽”。
可见在地名改造中,谐音所具有的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对原有的粗俗地名加以改造,是城市管理(包括地名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现代化的具体的体现,是城市居民文化素质和审美品位提高的标志,也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3:15:51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粗俗地名(作者:谭汝为)
--------------------------------------------------------------------------------
粗俗地名(
2003年11月06日23:49天津青年报
旧时村镇街巷的命名很为随意,尤其是外地人迁入聚居的新里巷,我辈数人,定则定矣,只要突出了新聚落特征,不与临近聚落重名,叫着顺口就行,并不考虑它的文明雅致与否。
胡同对着桥,就叫桥口胡同;巷口有根电线杆子,就叫电线杆子胡同;胡同里有制售锅巴的,就叫锅巴胡同等。这种口头命名,不用审批,不必备案,只起一个区别性的作用,
体现出城镇地名命名还处于无序的自然状态。因而粗俗的老地名数量众多。有的地名突出其地域特征,狭长曲折的就叫三道弯胡同、五道弯胡同或九道弯胡同。
里巷的形状也常常成为命名的理据,例如:裤裆胡同、弯尺胡同、磨盘胡同、袜子胡同、大口胡同、小口胡同、狗尾巴胡同、葫芦罐胡同等都突出了街巷的外形特征。里巷聚落形成之前所处的特殊环境,也成为命名的着眼点,如河东区的么家坟地胡同、河北区的黄家坟大街、南开区的徐家坟地胡同、于家大坟等都表明了当年这里曾是郊野的坟茔墓地。天津市区原有两个名为“小鬼庄”的旧地名,一个在红桥区,另一个在河北区,后来都改为新名。
标示里巷附近环境的地名,如臭坑沿(南开)、臭坑沿胡同(红桥)、臭沟胡同、臭坑胡同(河北)等。直接以“粪场”为名的里巷,在南开区旧地名中就有粪场胡同、黄家粪场、夏家粪场等多处,再加上茅房胡同、牛圈街等地名,当年处在城市边缘地区恶劣的生活环境,可以想见。
里巷聚落形成时,居民的身份、职业等也成为地名命名的着眼点,例如贫民窑、脚行胡同、挑水胡同、蒲包胡同、杠房胡同等里巷名。更为特殊的粗俗地名,如河东区王庄子大街有倒霉刘胡同,郑庄子大街有三鸭子胡同,这个“三鸭子”是人的乳名。红桥区闸桥南路有吊死鬼胡同,芥园大堤西端有野茶馆胡同等。
这些粗俗的地名后来都更为新名。天津原有许多粗俗地名,进入20世纪后都陆续得到了改造,如“鸭子房”改为“治安里”,“电线杆子胡同”改为“卫安南里”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3:18:11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地名谐音改造(续)(作者:谭汝为)
--------------------------------------------------------------------------------
地名谐音改造(续)
2003年11月07日23:26天津青年报
对粗俗地名进行谐音改造,是地名规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中国台湾省把“鸡笼”改为“基隆”,把“牛屎崎”改为“御使里”,把“番婆里”改为“蟠桃里”等;北京市把“屎壳郎胡同”、“闷葫芦胡同”、“东江米巷”分别改名为“时刻亮胡同”、“蒙福禄胡同”、“东交民巷”等。以上这些都是地名谐音改造成功的例证,为社会语言学家津津乐道。
其实,天津旧地名的谐音改造同样也有很多典型的例证。例如“狗尾巴胡同”改为“沟尾胡同”,“洋井胡同”改为“远景胡同”等。天津地名的谐音演变有不少典型的例证,例如红桥区“西于庄”原名“西鱼庄”;河西区“灰堆”原名“灰堤”,“土城”原名“土塍(音‘成’)围村”,“贺家口”原名“河闸口”;南开区“西湖村”原名“徐胡圈”,河东“娄庄子”原名“楼庄”;西青区“王兰庄”,原名“王来庄”;北辰区“喜逢台”,原名“栖凤台”;“宜兴埠”初名“渔家铺”,后取吉庆有余之意改称“余兴埠”,最后定名为“宜兴埠”;西青区“梨园头”,原名“梨园坨”;静海县“大瓦头”原名“大洼头”,“王二庄”原名“望儿庄”等等。
有些地名的谐音演变形成了有趣的故事。例如蓟县“邦均镇”在战国时已形成聚落。传说在秦国施行变法的商鞅,曾在此宿店,得名“商君店”。唐太宗东征至此,因其名“商君”谐音“伤军”犯忌,遂改名为“邦军店”,民俗演化成“邦均店”,后为镇名。宝坻县有“南仁浮乡”,宋代成村,民间传说杨六郎在这里与大刀王怀女交战,战败被俘,王威逼杨成婚,故名“男人服”,后演化为今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3:20:30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天津区名考(上)(作者:谭汝为)
--------------------------------------------------------------------------------
天津区名考(上)
2003年11月10日00:47天津青年报
对地名进行语源考释,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地名学研究工作,同时也是词汇学和语源学的研究课题之一。地名语源考释的意义不仅在于准确地了解地名的命名意义,还可以为民族史、民俗史、地方史提供宝贵的材料。下面探讨6个市区命名的语源问题。
和平区在天津城区中部,是全市的政治中心和商贸中心,因和平路而得名。和平路是海内外驰名的商业街,1905年修建,全长2140米,当时以锦州道为界,以北属日租界,名旭
街;以南属法租界,名杜领事路。1946年统称罗斯福路,1953年取“热爱和平”之意更名为“和平路”。1956年这个区由原“天津市第一区”改称“和平区”。
以海河为坐标产生了三个区名———河东区在天津城区东部,解放初称“天津市第四区”,1956年以位于海河之东更今名;河西区在天津城区南部,解放初称“天津市第六区”,1956年以位于海河以西更今名;河北区在天津城区东北部,解放初称“天津市第三区”,因位于海河北侧,1956年更今名。
南开区在天津城区西南部,天津旧城(俗称“城里”)就处于该区的东北部。解放初称“天津市第七区”,1956年改为“南开区”。所谓“南开”,就是天津旧城以南的开洼地之意。红桥区在天津城区西北部,解放初称“天津市第八区”,1955年,以界内子牙河上有大红桥而得名。市区原第五区,1956年改称“新华区”,1958年并入和平区;原第二区,1956年改称“城厢区”,1958年撤消,分别划归南开区与和平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3:34:32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天津区名考(下)(作者:谭汝为)
--------------------------------------------------------------------------------
天津区名考(下)
2003年11月11日00:41天津青年报
天津有3个滨海区。塘沽区在天津市东部,东临渤海湾,因区政府所在地“塘沽”而得名。“塘沽”在明代中叶是一个渔村,原名“塘二沽”,清同治十年(1871年)改今名。1949年3月塘沽和大沽合置为塘大区,属天津市,1952年更名为“塘沽区”。
汉沽区在天津市城区东60公里,原为河北省唐山专署所辖市,1962年撤市置区,归天津市。“汉沽”原为蓟运河东岸小盐河畔一村庄,自古为产盐之地,东汉末年凿河以运官盐,当地称水为“沽”,因朝代(汉)与河(沽)而得名。大港区地处天津市最南部、渤海湾西岸,1979年成立,因境内有北大港而得名。
天津还有4个新区。东丽区在天津市城区东侧,位于海河北岸,原名“东郊区”,1992年更名为“东丽区”,意为“把天津东部地区建设得更加富丽”。
西青区在天津市城区西侧,原名“西郊区”,1992年更名为“西青区”,因位于天津西侧以及区政府驻地是千年历史名镇杨柳青而得名。津南区在天津市城区东侧,原名“南郊区”,1992年更名为“津南区”,因地处天津城区以南得名。北辰区在天津市城区北侧,原名“北郊区”,1992年更名为“北辰区”,意指“北极星的方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3:35:25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区县名考(作者:谭汝为)
--------------------------------------------------------------------------------
区县名考
2003年11月12日01:37天津青年报
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即为中央直辖市。1958年12月,天津市与河北省合并,省会天津。1967年,天津复为直辖市。1977年将河北省蓟县、宝坻、宁河、武清、静海五县划归天津市。本文所要考据的,就是这五个区县名。
宁河县在天津市东部,县政府驻芦台镇,明朝时为宝坻县地。清朝雍正9年(1731年)由宝坻县析出单独置县,适逢怡亲王开浚宁车沽河,故将该县定名为“宁河县”。另一种说法是:因蓟运河纵贯全境,经常闹水灾,人们生活不得安宁,故县以“宁河”为名,表达民众一种美好的企盼。
静海县在天津市西南部,县政府驻静海镇。东汉时属渤海郡,北宋时为清州乾宁县地,大观元年(1107年)置靖海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更名为“静海县”,以求安定太平之意。“宁河”与“静海”两个县名形成对仗,从语义上分析,这两个县名的语义是“使渤海、海河地区永远太平宁静”。蓟县在天津市最北部,历史悠久,古名“渔阳”。唐开元18年(730年)置蓟州,取古蓟门关为州名,后一直称为蓟州,1914年改名蓟县。
宝坻区在天津市北部。金大定12年(1172年)析香河县东部置宝坻县,取“盐乃国之宝,如坻如京”之义得名。“坻”,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1949年8月起,宝坻县隶属河北省天津专区。1973年8月,宝坻县改属天津市。2001年9月,宝坻撤县建区。
武清是历史悠久的区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这个县名的由来,目前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武清,汉雍奴、泉州县地,唐天宝初改今名……清河自渤海章武来,东北至泉州北入滹沱,武清盖因清泉河、清河为名”(吕式斌《今县释名》,1931年)。
第二种说法对前者提出质疑:“清河、清泉河,有‘清’无‘武’,‘武’从何来,不得其解。唐时雍奴县幅员广大,《水经注》云:‘雍奴薮其泽野有九十九滇。’其中有武盍淀、清淀。取武盍淀之‘武’,清淀之‘清’两个词头合为‘武清’,既不失县名之源,又具吉祥之意”(《武清县志·考辩》,1991年)。
第三种说法是明代郭子章撰写1614年成书的《郡县释名》:“武清县,本汉雍奴县,唐改武清,武功廓清之义也。”雍奴县是幽燕盛武之地,久为兵燹所祸。把“雍奴”改为“武清”,所谓“武功廓清”就是用军事功绩去摧陷廓清,荡涤邪恶,以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分析上述三种说法,当以第三种为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3:36:51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祠堂”地名(作者:谭汝为)
--------------------------------------------------------------------------------
“祠堂”地名
2003年11月13日01:52天津青年报
天津地名考“祠堂”地名
天津市区有不少以祠堂命名的地名,在地名语言形式上属于派生地名。所谓“派生地名”,就是以一个主要地名为中心而发展衍化出的新地名,例如“王串场三号路”“中纺前街”,是由“王串场”“中纺七厂”派生而来。
天津市以祠堂命名的街名和胡同名为数不少,例如红桥区的“张公祠前街”(张公祠系直隶总督张树声祠堂)、“周公祠西街”(周公祠系清代提督周盛传、周盛波兄弟的祠堂)、“僧王祠胡同”(僧王祠系清统兵大臣僧格林沁祠堂);河北区的“李公祠大街”(李公祠系清直隶总督李鸿章祠堂)、“马公祠胡同”(马公祠系清直隶提督马玉昆祠堂);南开区的“张家祠堂胡同”(张家祠堂系清人张锦文即“海张五”的家祠)、“丁公祠小马路”(丁公祠系清直隶按察使丁寿昌的祠堂)、“乡祠东街”(浙江乡祠)、“清修院胡同”(清修院系“天津八大家”之一的李春城建的家祠)等。
上述祠堂建筑都早已拆除,但因以派生的地名却依然存在,反映出这些历史祠堂的印迹。南开区府署街“鲍公祠胡同”,是明嘉靖年间建造的;但这个“鲍公”却是讹传。此地原有“报功祠”,为纪念明天津道毛恺所建,后民间谐音讹传为“鲍公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3:37:40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寺庙地名(作者:谭汝为)
--------------------------------------------------------------------------------
寺庙地名
2003年11月14日00:24天津青年报
天津地区在历史上存有多种宗教,如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等。五六十年以前,天津城内有寺庙近百座,“大悲院”、“天后宫”、“吕祖堂”、“清真大寺”等都是著名的宗教庙宇。
南开区老城里长仅1华里的二道街,当年就有5座寺庙,即“韦驮庙”、“药王庙”、“行宫庙”、“弥勒庵”和“关帝庙”。各种宗教寺庙本身就是令人注目的独特建筑,往往
成为某一个地区的典型标志物,对附近地区的村庄、街道、胡同命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把寺庙名作为村庄聚落的名字,这在地名语言形式上属于转类地名。例如市区的“海光寺”、“挂甲寺”、“大寺”、“白庙”等已成为某一地域的名称;再如北辰区的“桃花寺”,汉沽区的“火神庙”、“铁神庙”、“大神堂”,宝坻县的“娘娘庙”、“焦山寺”等,都是以寺庙名直接作为村名的。第二种情况是由寺庙派生的地名,例如河北区的“娘娘庙前街”因位于“娘娘庙”前而得名;河东区的“玄帝庙大街”因“玄帝庙”得名。
另如河西区土城的“药王庙胡同”;南开区的“清化祠大街”、“草厂庵胡同”、“古教胡同”、“天齐庙大街”,东南角的“水月庵胡同”,南门里的“涌泉寺胡同”,西门里的“城隍庙街”,东北角的“三义庙街”;红桥区的“慈惠寺大街”、“韦驮庙大街”、“双忠庙大街”、“如意庵大街”、“大王庙后街”、“红塔寺大道”、“文昌宫大街”;北辰区天穆镇的“天齐庙大街”等,这些地名都反映出当年宗教活动的情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3:38:27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窑”名考(作者:谭汝为)
--------------------------------------------------------------------------------
“窑”名考
2003年11月15日00:00天津青年报
天津市区带有“窑”字的地名比较多,如河西的“吴家窑”,红桥的“南头窑”,河北的“金家窑”、“东西窑洼”,南开的“头道窑”、“赵家窑”等等。这些“窑”的所在地都是当年用作烧窑的旷野,其功能就是为老天津卫的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吴家窑位于河西区西北部,跨河西、和平两区。明永乐年间有五户人家在此烧窑,渐成村落,始称“五家窑”。后因五户人家中吴姓居首,遂改称吴家窑。南头窑位于红桥区南
部,属南头窑街道办事处。明永乐2年(1404),天津筑城需要大量砖瓦,于是在此地设官窑烧砖。《新校天津卫志》记载:“天津卫右所烧造官窑五座,坐落西门外。”五座官窑最南端的一座坐落此地,故名南头窑。清康熙年间,砖窑废弃,但作为地名沿用至今。
赵家窑是明朝弘治三年(1490)在城外择地建起的四座官办砖窑之一,专供修城使用。由赵家窑又派生出赵家窑大街、赵家窑胡同等地名。东官场、西官厂处于南开区北部,属西门南街道办事处。这里的“官场”并非《官场现形记》描述的官场,而是“官府开办的烧砖窑厂”的缩略。此处原是官家烧砖的赵家窑场地,习称官场,后逐渐形成东西两条胡同,分别名为东官场、西官场。
金家窑位于河北区南部,也是明朝弘治年间在城外择地建起的四座官办砖窑之一。砖窑早已废弃,但金家窑大街这条路名却使用至今。窑洼位于河北区西南部,属鸿顺里街道办事处。乾隆四年(1739)纂修的《天津县志》载:“大悲院在北门外河北窑洼,康熙八年重建。”可见“窑洼”这个地名,早在康熙8年(1669)之前就存在了。后分为东、西窑洼,并由此派生出东窑洼大街、西窑洼后街、东窑洼胡同、西窑洼胡同等地名。
增兴窑位于东丽区月牙河东侧,属程林街道办事处。1930年天津粮商、增兴号米面庄老板孙冰如在此购置大量土地,并建造一座砖窑,命名为增兴窑。后此地建成村落,遂以增兴窑村为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 23:40:35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营”字地名(作者:谭汝为)
--------------------------------------------------------------------------------
“营”字地名
2003年11月17日01:24天津青年报
天津地名中带有“营”、“哨”、“堡”字的,都和当年部队驻守有关。
如南开区城厢的“中营前街”,原称“神机库”,是明代军队神机营驻地,也是当时部队的武器库。清咸丰年间此地建有城守营的总营(习称中营),两侧有左右营,留下了“右营东箭道”、“右营西箭道”、“右营前”、“右营后”等巷名。1905年,在军营的原址改建成“中营小学”。
津南小站地区有“前营”、“后营”、“中营”、“正营”、“南副营”、“东右营”、“西右营”、“传字营”、“盛字营”、“老左营”、“小营盘”等地名,这些“营”都是清朝末年北洋新军驻地的营房。武清“北小营”,相传辽代萧太后曾率兵在此扎营,得名“萧家营”,后讹传为“小营”。
武清“大营”、“崔胡营”、“胡营”、“包营”、“杨营”、“甄营”、“东张营”、“齐东营”、“三百户营”、“韩指挥营”等地,宝坻“驻防营”、“石佛营”、“种田营”、“东马营”等地,蓟县“头营”、“营房”、“八营”、“五营”、“西马营”、“大刀剪营”等地,在历史上或是部队驻地,或是军队屯垦之处,都与军事活动有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 12:55:00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官屯”地名(作者:谭汝为)
--------------------------------------------------------------------------------
“官屯”地名
2003年11月18日00:19天津青年报
明代实行军屯制度,外地大量移民以军事组织的形式来到天津一带屯垦官田,从而出现了许多冠以姓氏的“官屯”地名。
例如静海“唐官屯”,明永乐年间唐世义率移民至此屯垦官田,该村原名“唐世义官屯”,后简为今名。另如静海的“陈官屯”、“高官屯”、“王官屯”、“吕官屯”、“赵官屯”、“只官屯”、“靳官屯”、“梁官屯”等。“某家堡”、“某家营”、“某官庄”
等村名,也多与明代军屯制度有关。这些军屯有固定的戍所,官兵可带家室,且军籍世代相传。
村名中称“官”的是该军屯的军事长官,由于这种军职是世袭的,所以聚落命名冠以长官的姓氏,后变成村名。反映外地移民情况的地名也不少见,如冠以姓氏的“某家铺”的地名,都是明朝以来,外地来津的某姓人家在此搭设窝棚定居,后渐成村落而得名的,如“尹家铺”、“何家铺”、“柴家铺”、“王家铺”、“左家铺”、“赵家铺”等,不胜枚举。

大野叟注:“官屯”字地名我们这里更多:吕官屯、夏官屯、杨官屯、陈官屯、隋官屯……
一抓一大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 12:55:28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地名的方言(作者:谭汝为)
--------------------------------------------------------------------------------
地名的方言
2003年11月18日23:24天津青年报
地名的方言
读音因受方言影响,有不少天津地名存在着特殊的方言读音,譬如“水阁大街”、“玉皇阁”、“铃铛阁”、“北阁”等地名中的“阁”字,不读gě,而读gǎo。
再如“港”字,在“天津新港”、“北大港”等较大的地名,或“香港路”、“香港
大楼”等借用地名里,“港”读为gǎng;而在“双港”、“小港”等较小的地名里,“港”读为jiǎng。有一些地名属于错读音,例如北辰区“宜兴埠”的“埠”字,应读bù,却习惯性地误读为fǔ;“东甡里”的“甡”字,应读为shēn,却习惯性地误读为shēng。这是历史形成的状况,没法改变。
天津一些中间带“家”字的老地名,往往有两种或三种读法。比如田家庄、刘家庄,侯家台、姚家台,霍家嘴、梁家嘴等三字地名;第二种读法是:去掉中间的“家”,末尾加儿化,读为———田庄儿、刘庄儿,侯台儿、姚台儿,霍嘴儿、梁嘴儿等;第三种读法是:去掉中间的“家”,末尾加“子”,读为———田庄子、刘庄子,侯台子、姚台子,霍嘴子、梁嘴子等。
再如陈家沟、马家口、吴家窑、黄家花园、石家大院等地名,在读时应儿化,但不能去掉“家”字———陈家沟儿、马家口儿、吴家窑儿、黄家花园儿、石家大院儿等。有些地名可以去掉“家”字后,加儿化,例如佟家楼、唐家口、姜家井等也可读为———佟楼儿、唐口儿、姜井儿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 12:56:02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3-12-08
天津地名考:“沽”名考(上)(作者:谭汝为)
--------------------------------------------------------------------------------
“沽”名考(上)
2003年11月19日23:43天津青年报
天津别名“津沽”,海河别名“沽河”、“沽水”。天津号称七十二沽,商务印书馆1931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七十二沽,河北水名,今在天津者二十一沽,曰丁字沽、东沽、西沽、三叉沽、小直沽、大直沽、贾家沽、邢家沽、咸水沽、葛沽、塘沽、草头沽、桃源沽、盘沽、四里沽、邓善沽、郝家沽、东泥沽、中泥沽、西泥沽、大沽。此
二十一沽,从西潞河名也。余者皆在宝坻、宁河两县境。”
天津带“沽”字的地名数量很多,例如区名有“塘沽”、“汉沽”,市区街道办事处、郊县镇一级的地名中,就有“大沽”、“大直沽”、“西沽”、“丁字沽”、“咸水沽”、“葛沽”等,达10个之多。
塘沽在明代中叶是一个渔村,原名“塘二沽”,清同治十年(1871年)改今名。汉沽原为蓟运河东岸小盐河畔一村庄,自古为产盐之地,东汉末年凿河以运官盐,当地称水为沽,因朝代(汉)与河(沽)而得名。大沽在塘沽区东部,大沽口西南岸。东临渤海湾,北隔海河与塘沽相望。北宋时成陆,元末始有人烟,初名“花儿寨”,明初改称“草头沽”。明嘉靖年间,山东省大沽河一带移民迁居此地,故改名“大沽”。康熙33年(1694)在村子中部建海神庙,遂以庙为界,庙西称为“西大沽”,庙东称为“东大沽”。大沽在历史上是海防要地,明、清两代均在此屯兵驻防,构筑炮台。现存“海”字炮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大沽口位于塘沽区东部,为海河入海口,又名“海河口”、“海门”。北宋时,海河由津南的泥沽入海,当时称为“泥沽海口”。后海岸线随河口东移,明嘉靖年间以其南临大沽而改名为“大沽海口”。1985年定为“大沽口”。
清光绪年间的《重修天津府志》,列出了在宝坻县的二十九沽,在宁河县的二十二沽。这些沽名在今日多数仍存在,如宝坻的八道沽、北里自沽、甸沽、菱角沽,宁河的捷道沽、中兴沽、麦穗沽、大北涧沽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 12:56:31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