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01阅读
  • 0回复

[地名由来]宜兴历代名称的由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4-07-15

 
  (一)古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宜兴这个地方的自然地名叫荆溪。这原来是荆溪河的名字,荆溪河又是东溪 、西溪、南溪、北溪河的统称。荆溪名称的来历,因"溪受金陵、宣、歙之水",绵亘数百里,流入太湖,溪水把上游带来的泥沙,在下游近太湖这段低湿之地,慢慢沉积,成了肥沃的低地。在这块土地上,到处草木繁茂,"榛莽弥望",荆棘丛生,古人就把这段溪水,加上一个"荆"字。"以荆名溪,因而谥邑"。 过去,曾经有人把"荆溪"解释为"青山绿水之乡",或"山明水秀之地"。其根据因铜官山古称荆南山,"溪因所近山而得名",或认为"古荆溪地"就是指荆南山和溪水的地方,是"苍山清溪而得名",这些说法都不如前面说的合理、自然。荆溪,既是溪名,又是自然地名,我们可以说地名是从溪名借用来的。荆南山,就是位于荆溪南面的山,也有借用的成分。这里,地名和山名是溪名的派生;反之如果是山名的派生,那么,溪名就应该是"荆北溪",或地名就应叫"荆南地"了。再从语词学上讲,对"青山绿水","山明水秀"等,也只能作为对自然地理地貌的形容,而不能作为"荆溪"二字的解释。 在春秋战国时候,荆溪想来相继分属过吴、越、楚等国。吴越相争,吴灭属越;越楚相争,越灭属楚。但"荆溪"这个名字,却是"越楚仍,吴不改"。延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秦始皇在公元前二二三年灭掉楚国后,把原属楚国的地方划为楚郡、会稽两郡后,荆溪,也就改为属会稽郡的阳羡县。
  (二)秦朝为什么把荆溪改名阳羡?因为"荆",是古代楚国的原来国名。《左传·庄公十年》:"荆败蔡于莘",《晋书·景帝记》:"荆山之璞虽美,不琢不成其宝"。这里的"荆",都是指楚国。因"楚"本号荆,当时吴楚一带,一向习惯称楚国为荆国。秦灭楚后,这种习惯还是改不过来。《舆地志》:"吴楚间谓荆为楚""秦以子楚,改为阳羡"。看来这个原因比较可信。 至于为何起名阳羡。这又与原来"荆溪"二字有关。据宜荆县志载:"盖荆溪之阴多山,其阳衍沃。"即是说:溪南是多山地带,溪北是肥美平坦的田野。《隋书·地理志下》:"扬州数郡,川泽沃衍"在古文里,沃衍与衍沃,是同一个意思。衍与羡音相同,义相通,这就是"阳羡"县名的来历。
  (三)自秦朝开始,经过汉朝、三国直到晋朝初年,除建置和隶属有过几次变更之外,阳羡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了五百多年。直到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三O四年),惠帝为表彰周纪三兴义兵之功,才把阳羡县改作为义兴郡。 大家知道,在宜兴历史上有个大名鼎鼎、曾经斩蛟射虎除三害的周处,周纪就是周处的儿子。由于晋惠帝的腐败无能,当时江南一带,屡起叛乱,威胁着晋王朝的统治。周纪率领地主武装打败了张昌起义军将领石冰,以后又平定了陈敏、钱 的叛乱,"三定江南"。晋惠帝念其功勋,封他为威武将军吴兴太守乌程侯;同时,把周纪的故乡阳羡县改为义兴郡,辖六县。其中国山、临津、阳羡三县的县城,在原阳羡县境内。原来的阳羡县城变成了郡城,阳羡县就在君山脚下,另筑新城,名叫吴城。《宋书·孔 传》:"吴城去义兴十五里"。据了解,这个阳羡新城,在今新街镇百合场附近。 义兴郡经过晋朝、南北朝,存在了二百八十多年。直到隋朝,在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五八九年),撤销了义兴郡,把阳羡、义乡、国山、临津四县,合并为义兴县。
  (四)前面已讲了荆溪、阳羡、义兴这些名称的来历。在宜兴现在的县境内,还曾有过国山、临津两个县。这两县的位置和县城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名字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先说国山县,当时在阳羡县的西南方,县城建在今善卷离墨山西五洞桥东一带。相传在三国孙吴时,宜兴常常发生地震,如善卷洞水洞裂口,在善卷洞西山上还发现了一块十余丈高的半面立石等,吴主孙皓认为这些都是吉祥之兆,封此山为国山,派司徒董朝立了国山啤,国山县因而得名。在善卷洞西面的小山上,现在国山碑还在,经过一千七百多年的岁月,已成为十分古老的珍贵文物了。然后国山县城却已不复存在。明朝诗人刘震有"国山城晋兴隋废真梦幻"之句,可见此城废弃的时间已经很久了。 再说临津县,当时在阳羡县西北方,即今官林、杨巷一带。县城以南临溪荡、津渡而得名。至今这溪荡,还叫临津荡。现在都山的土城、街里大队一带,就是过去临津县所在地。然而,于今除了留下这些这地名之外,一点旧城的痕迹也没有了。"闻说当年剧号繁华市,如今只有古祠闲映流水。"这是清朝大诗人宜兴人陈维崧怀念临津城的诗句。现在,连"闲映流水"的古祠也不复存在了。 公元六一九年,唐高祖李渊登基后的第二年,把义兴县分置成阳羡、临津两县,"东阳羡,西临津",并成立鹅州,管辖这两县。
  (五)对于鹅州这个名字的由来,《郡国志》说,"唐以金鹅山名州"。很明显,是借山头的名字作州名的。金鹅山在哪里,是指的哪个山头,历史上曾有过争论,一种认为金鹅山是屺山的一个小山注,堂堂一个州名,用远离县城二十多里一个不出名的小山头为名,既没有必要,也不大可能。认为《郡国志》记错了。另一种认为《郡国志》指的金鹅山,就是现在的铜官山。铜官山,别名又叫君山,荆南山,它的最高峰,叫鹅头峰,俗名雄鹅头。县城正面又对着鹅头峰,故借"鹅"字作州名。后来,有人还考证到。在宋朝的时候,宜兴近城的地方,还叫"中鹅乡",说明地居鹅州之中,或者是正中对着鹅头峰。 在明清时代,宜兴的一些文人,在诗词中,就把铜官山称为金鹅山。如明朝王超在《题金鹅峰》一诗中,有"金鹅秋色净尘氛","两峰高并翠屏分"之句。清朝南岳寺和尚僧宏伦有"雨笠云飘,移家在,金鹅之麓"之句等,就都是指的铜官山。 唐武德七年,鹅州改为南兴州。八年废州并县,仍叫义兴县。鹅州这个名称,前后只存在了五年,南兴州只有一年,是宜兴历史上曾用过的最短暂的两个名称。正因为如此短暂,南兴州这个名字,出自何处,现也无法查考。 (六)自从唐武德八年恢复义兴县这个名称后,经过整整一个唐朝和梁、唐、晋、汉、周五代,三百五十多年,直到宋朝的第二代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后,才把义兴县改名为现在的宜兴县。 原来,中国封建社会有一条特别的戒律,叫避讳。做了皇帝,自称孤家寡人,意思是这个天底下,决不能有第二个权力有皇帝这样大的人。推而广之,连名字也不允许与皇帝相同的字,那怕是地名也好。宋太宗名光义,义兴的"义"字不是与他"同名"了吗?应该回避,故在赵光义做皇帝的第一年,太平兴国元年,,即改义兴县为宜兴县,至今整整一千多年了。 在元、明两代,除元曾几度把县升为州、府之外,"宜兴"两字,始终没有改过。 直到清朝雍正三年,把宜兴县一分为二,成立了宜兴、荆溪二县,从东、西 ,经陈塘桥、北溪河至杨巷为界,南为荆溪,北为宜兴。县城即以南北门作中轴线并以此为界,东半城荆溪,西半城属宜兴,两县衙署同城。直到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民国成立,才撤销荆溪县,并为宜兴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