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大多有智性和美学上的追求,这追求如同人的眼睛追求光明,而光棍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所以本来很小的事也能引起轩然大波。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知识分子都是光棍,这一点要先说清楚。最近,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县刚刚改了个名,唤做香格里拉,中青论坛里也就有了点鼎沸的意思了。
我刚好从2000年3月30日至2001年4月4日一直待在那个地方,因此,我觉得对这个问题我应该有那么点发言权。中甸是个很小的地方,两条街,人口不过三万。这地方和这点人口,和庞大的整个国家及其人口相比,实在是小得可怜。它所能引起的问题,怕也只能是点小问题。
以前要说起中甸,估计中国没几个人知道,不客气一点说,今天在网上就此问题争论不休的人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其实,中甸很有名。一是在云南的马帮客中,因为中甸是云南前往西藏和尼泊尓的重要中转站;另外一方面,是在中国的木材贩子中,因为中甸气候严寒,木材生长周期长,木质异常坚实。网友们不赶马,也不亲自砍了树装修房子,自然也就不知道。按说现在马帮已近绝迹,封山令也已执行经年,为什么中甸又在突然之间暴得大名呢?
原因和云南省政府的决策有关。云南多山地,可耕种土地面积少,除了烟草和矿产没有什么工业,而云南号称“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所以云南发展经济的重点就放在了旅游业上。大约是从1997年开始,云南省对省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在考察迪庆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叫茨中村的地方。小村藏在峡谷里,令人惊奇的是茨中村里建有一座天主教教堂。这一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消失的地平线》里对于“蓝月山谷”的描写。云南省动用省报《云南日报》对迪庆进行了长篇大累牍的宣传,一时间全国各大报纸转载,标题都是《香格里拉在云南中迪庆》。
香格里拉是JAMES HILTON于1933年写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杜撰的一个地名,听上去真的很象个藏文名字,因为在藏文里“拉”的意思是“山之通道”,这又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藏族传说中的“香巴拉”。香巴拉是藏族传说中的人间仙境,和极乐世界不同,它就在这个世间,可以寻找到。民间一直流传有大量关于见到香巴拉的人的传说,这一点类似于汉人中“桃花源”的传说。HILTON估计听过这个传说,在他的“香格里拉”中谈到了青春不老,谈到了秘密所在,这都和香巴拉的描述很吻合。
当我在中甸的时候,迪庆机场的名字早已经是香格里拉机场了。街上也有小小的蓝月山谷酒吧,中甸旅游局更命名了一条香格里拉大峡谷。我问及当地的藏民的时候,他们都非常骄傲:一是因为他们有”神鹰“---飞机;二是因为他们是在传说中的仙境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和香巴拉到底有什么区别,他们并不关心。他们所欣喜的是,他们的家乡是个美好的地方,且人人向往。我以为,这是人之常情。
人们要想见识藏区的风光,肯定首选西藏;要到云南,肯定首选丽江、版纳。为什么选择中甸呢?中甸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吸引游人呢?它是香格里拉,它有三江并流,它有各宗教和谐相处的景致,它有美丽的雪山和金碧辉煌的喇嘛庙宇。没有谁能同时具有以上的几点,也没有什么地方比它更象书中描写的那个地方。它如此独特,所以它才能存在于人们视野之中,而不至于是中国地图上无人问津的一个点。
中甸因为在宣传上广泛使用了“香格里拉”的称谓,于旅游业方面获得了知名度和利润,这也正是今天那么多人知道云南有那么个地方,那么个小地方有那么大名气的原因。它不再靠马帮也不再砍树,却赢得了更大的知名度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中甸拜“香格里拉”之赐可谓多矣。但是,中甸若一直打着别人的名头赚钱,却不能理直气壮地出来说“我就是香格里拉”,未免有点做贼心虚的感觉。何况世界上自称“香格里拉”的地方遍布印度、尼泊尔,为什么独独中甸不能为之呢?或者HILTON早已将“香格里拉”注册商标,拥有专属权?
我知道这样一来会伤害很多人对“香格里拉”的“感情”,因为在他们心目中“香格里拉”代表了美好。这在美学意义上无异是个很大的打击,我非常同情。但是这样的同情心只维持了几秒,因为我发现有更大的伤害在等待着他们。记得我前年看过《消失的地平线》,快结尾的时候,情节里是香格里拉的主管大喇嘛将其管理权交付给了小说的主人公。原因是“你小小年纪就已经很明智了”。哈!通观全文,他精通多门外语,在使馆服务,我根本不明白他的伟大智慧在什么地方。这种西方人自以为是的傲慢,在这一幕中达到了高潮。中国话说“远来的和尚好念经”,我得修正一下:远来的、半路出家的、洋的和尚好念经,而且一念就念成了个方丈。想一想看:伟大的智慧导师---康伟!他的伟大智慧让他精通语言和如何逃脱责任!
我不知道香格里拉是如何成为异种文化下关于“美好”的代名词,而且爱得那么坚定,那么炽热,坚定和炽热到本族文化领域内有人用一下都勃然大怒的程度。有人曾经说过:“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我不知道这爱从何而来?西方因为二战而生起的对和平和和谐的向往之情我能够理解,这种中国传说输出而后再次进口,进口后再转为汉文后,依然能使一群根本没有经历过二战的人激起深深共鸣,这不得不让我感觉到人的感情是多么的奇妙。这里大约有两种解释,一:没几个人好好看过《消失的地平线》;二:人的感情和审美真的很奇特。
其实,这些并不是我非常在意的事。我真正在意的是关于文化,关于环保方面的高论。我以为文人往往在价值判断上有凌驾其他人群的习惯,选择什么样的地名,这大概是当地居民的事,不需要什么教师教育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有品位什么是滥俗。因为所谓的审美情趣而放弃当地的发展,这种审美情趣最好省在自己老婆的脸上或者自己儿子的臀部。更有甚者,要教育中甸人民关于环保。我听过个数据,从建国以来,中甸向内地输出的木材按照同比价格换算,折合人民币一百多亿人民币;而历年对中甸的各种财政拨款不过区区二三十亿。砍树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喊环保?用自然资源换取工业品的时候怎么没有人喊环保?内地人装修完毕,工业化完成了,就开始教育高寒藏区人民环保了,情何以堪?
我想大家搞错了一点,很多人看见的中甸砍伐惨象,恰恰是在搞旅游之前。藏民文化教育程度不高,但是并不是白痴,不知道游客来看的是森林。如果去过中甸,细心一点看一看的话,可以发现丛林里有很多倒下的树,任其腐烂,但是并没有运走,这就是封山令的结果。我更想提醒大家一点,在我在中甸上班的时候,整天都可以看见大量的藏民,赶了很远的路围在机场边看飞机。他们衣衫褴缕,大冷天乘手扶拖拉机来看飞机。我想大家更没有试飞那天的经历,飞机在天上转一圈就走了,但是机场边上一早就聚集了数万人,欢呼声在飞机上都能听见。估计北京上海广州的人民不需要这么去做,看起来挺傻的。而我在藏区的父老没有见过飞机,他们不应该没有见过,也应该见到更多的东西。
如果要在砍树和搞旅游中选择一样,我选后者;如果要在文人的美好情怀和吃饱肚子之间选一样,我选后者;如果要在中甸和香格里拉中选一个名字,我还选后者。把情怀留给吃饱穿暖的人吧!如果那里的人能看见飞机,也能上网,有钱去内地旅游求学,中甸就算是叫“拉斯维加斯”我也双手赞成,我相信他们的智力和审美情趣断不至于如此不堪!
饶了他们吧!他们不需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