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年开始省管县成为了网上讨论的热门,网民充分发挥想象省管县后美好的前景。特别2009年的一号文件出台了,其中,26条就跟省管县有关,主要内容是: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中央指的有条件的省份,主要指我们浙江省。其实浙江省经过明清相对稳定的行政区划,地区和县两级比较稳定,同一地区人们归属感较强,我个人认为给一些强县放权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全省一刀切实行省管县,从长远考虑,将给浙江经济造成巨大的伤害。
浙江实行过省管县,但是中间还是有一个行政公署,照样是五套班子一个不少,照样是养着一大推公务员,不同的是省里和行政公署在财税上争来斗去,最后随着2000年丽水撤区设市,来个地市合并,也同时启动了浙江全省全面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了改革开放,好容易稳定下来。省管县不仅仅只是行政管理的改革,还涉及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城乡经济的融合,和城市化进程。在这种行政管理的改革中,利弊是相生的,尤其是在这种转换过程中,不仅对城市化的推进会产生影响,还有可能会影响到许多民生问题。
浙江的城市化进程,不是一线城市的中心地位不够突出,也不是大都市功能不够齐全,更不是大都市不够更大,而是像义乌这样的县级市和龙港这样的乡镇,体制的解决问题。这样问题的解决的根源其实不是在地级市里,而在省里。而且很多县级市的发展大多依靠强大的地级市的辐射,如原萧山市、慈溪市等都离不开杭州和宁波的依托。地级市可以统筹全市财力,集中力量做强如医院、学校等机构,更好的为全市人民服务,合理的分配财力支持弱县建设,这一点对一些强县来说有点不公平,但是我们要放远一个整体,不要局限一个县,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最终目标是共富,而不是区域不平衡,而且我们的国家也在统筹全国各省财政收支,我们的省也在统筹全省的财政收支,说小一点一个县也在统筹全县的财政安排,所以强县做出一些牺牲是难免的。如果一个弱县没有了地级市的强大支撑和辐射,发展的前景很是悲观,如温州市的泰顺、文成。另一方面,由于地级市的存在,可以实行省管地级市,地级市再管县级市,两级监管总比一级监管好,而且中国的现状是监督体制不完善,从某种程度上怂恿了贪腐势力。实行省管县后,会导致省里管不过来,同级管不着,下级无法管,导致县官权利过大而无法监督的现象。如果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省管县的范围,那涉及面是很大的,相当于把市管县推倒重来。因为省里管辖权比市里要大得多,再加上为了省管县的改革势必会出台一些更加优惠的政策,也间接会导致县与县之间的政策攀比,而且临近的两县或许为了引进同类型的建设,导致重复建设,缺少地级市统一安排,引起恶性竞争。还有有人质疑地级市部分部门办事很卡,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其实有些把县里一些项目卡住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某些县级一味追求经济发展不顾国家土地政策、环保政策。
现在很多县的区域经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行政权属归谁不是很重要的事。从推进城市化进程来讲,市管县更便利一些。很多问题,可以通过放权来解决,对个别强县个别强镇省里乃至国家应及时做出调整,不应此妨碍地方经济发展。省管县作为一个设想是美好的,实行起来或许会很痛,后果或许会很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是迅速的,特别从义乌这个县级市超速发展来看,地级市并没有非常大的制约县级市的发展,县级市还是拥有很多自主权的。其实我们浙江并不需要在行政区划管理体制上推倒重来,我们需要的市地级市做好如何放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