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孙云飞谈伤城疗伤
孙云飞抄起两个橙子,递给记者一个,然后自己用力掰起了另一个。他摆摆手拒绝了记者递过来的水果刀:“我这么吃方便,汁也不会流得到处都是。”
他的举止让人记忆深刻。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酒店的房间里,孙云飞把外套脱下后就忙着给记者泡茶,谦谦之风与媒体固化了的官员形象大相径庭。
全国“两会”期间,这位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市长,坦诚地向本报剖析了阜阳的过往伤痛,以及阜阳疗伤过程中面临的压力。
组织部来的年轻人
2002年9月,40岁的孙云飞从淮北市调任**阜阳市委组织部部长。随后的10月份,安徽省原副省长、曾任阜阳市委书记的王怀忠被正式逮捕,随着他和原阜阳市市长肖作新的先后落马,阜阳官场开始爆发“全方位官场生态灾难”。
此后阜阳开始大规模 “空降”官员。到2004年,阜阳市委9位常委中只有3位是阜阳本地官员,市**5位副市长仅有一位本地人。
但毕竟阜阳绝大多数的**岗位还都是由本地人担当,大规模官员腐败败露后,整个阜阳官场人心浮动。此时,稳定官员队伍成为组织部长孙云飞的重任。
“对阜阳的伤害非常大,不是伤皮肉,而是伤筋动骨,伤了元气。”孙云飞回想起那段艰难时期,依然感慨,“我2002年到阜阳,当时大家都很难。别的地方都在一心一意谋发展,而阜阳那个时候谈不上一心一意。有一部分人的心思很重,不在工作上面。”
孙云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安徽省明光市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工作了13年后,1997年开始步入政界。他看起来温文尔雅,谈吐间依然有大学老师的风范。
1998年,孙云飞成为淮北市杜集区区委书记。三年后就担当了阜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这一关键角色。2002年,阜阳市的首要任务是安定民心和稳定干部队伍。年轻的组织部长孙云飞凭借在这一职位上出色的表现,发挥了重振阜阳干部士气的重要作用。经过三年细致工作,最后基本达到了稳定队伍的目的。
孙云飞说:“我在两个地方当过组织部长,别的部长是琢磨事的,组织部长是琢磨人的,不会琢磨人的组织部长不是一个好部长。琢磨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了解人际关系的来龙去脉和当地风土人情,如果不了解这些会很麻烦。”
完成了一系列干部调整、选拔工作后,这位在阜阳危机时刻“空降”来的组织部长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任务。2005年9月孙云飞开始出任阜阳市代市长,2006年6月成为阜阳市市长。
阜阳病根
2003年,刚到阜阳还不久的孙云飞到一个乡镇考察。镇**刚刚搬进一座六层的新大楼里。楼盖得很漂亮,**只用了两层,上面四层都是空的。傍晚,孙云飞从镇**出来,远远看到田里两个老人正在干活。
“大爷,那栋大楼是干什么用的?”
“镇**。”
“这栋楼盖的怎么样?”
“好!气派!”
这样的答案让孙云飞惊诧不已,他本以为老百姓会骂“这帮败家子”。“这件事情很小,但是反映出很大的问题。人们的思维方式在变形,已经影响到是非的观念,老百姓竟然认为这件事挺好的,拿这个作为评判的标准。”孙云飞说,“我相信这种标准也会被用来评判干部,有人工作很实在,但看起来没有排场,就很可能得不到认可。阜阳的文化体系出现了问题。”
他找来地方志,开始慢慢了解阜阳的民风习俗。阜阳人很大气,讲义气,有正气,也很有勇气,这是阜阳文化底蕴中的几个核心。“正气和勇气这是好东西,但被轻视得差不多了。而大气和义气则出了问题。”孙云飞说。
他分析说,本来大气是阜阳人很好的处事规则,但是运用过头,运用到工作中来就出了问题。阜阳人性格中的好面子与逞强,以及互相攀比,讲排场,这些中国人的传统弊病,在阜阳尤为严重。这些所谓的大气,蔓延到官场作风中就成了灾难。
“王怀忠执政时期把这个习气运用得变形的地步。建大机场、大电厂,什么都要求大。县里面搞国际大酒店,乡镇盖大楼……干部做事的标准是看事业大气不大气。下面的人也都按这个标准做事,社会规则完全变了。”孙云飞说,“王怀忠提出这个大,那个大,最后演变成一种形式主义,以至于为了上级要求参观养牛,他能把牛租过来,壮观地排起来。”
阜阳地处大平原,这里酒风极盛,阜阳人性格中也有大平原般的豪爽,义气。孙云飞也认为义气并非坏事,义气是诚信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但是在王怀忠**义气变了形,代替了所有标准,超越了法律和原则。“文化中的精华不但没有发扬光大,反而被侵蚀掉,而文化中的糟粕的东西却得到抬升。如果有人要去**部门办一件简单的事,他不会走正规渠道,首先想的是这个部门有无熟人关系。办事人员也变形了,本来很好办的事情就开始拿架子。”
于是送礼之风盛行。在谈到自己的蜕变过程时,阜阳原市长肖作新曾总结说:“与阜阳的不良风气有关,逢年过节,亲朋好友送礼。若坚持不收,有的干部还说‘就你正经’,认为不是‘我的人’。这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化了。”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制度被人遗忘,官员的言行举止不再能被制度规范。
“我到阜阳这么多年一直在不断地观察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不想这么深,就理解不了为什么阜阳出现这样的问题。”孙云飞表示只有深刻理解阜阳文化的人才能真正明白。“我讲阜阳的经济需要振兴,....生态需要修复,这大家都理解,唯独我讲到这个问题时很多人理解不了。”
在阜阳,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长大了能当官。这是最光宗耀祖的职业,“当了官还愁钱花?”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在这样的氛围下,阜阳官场这些年出现了从肖作新、王怀忠,到市中级人民法院窝案等一系列腐败案,涉及下辖县市区18位地方一把手和几百位大小官员。
“正气怎么弘扬,绝不是写文章、喊口号就能解决的,要一点点去做,还要做到点上,所以这是一个苦功,需要长远考虑。”孙云飞说。
阜阳疗伤
“阜阳现在最需要的是信心!”孙云飞认为阜阳目前正处于三重转折的关键时期。
他认为,第一重转折是农耕向工业化初期转折。
“如果不认清阜阳处于什么**,而是一味地用现代工业化时期或是工业化中期的标准来要求阜阳,是不现实的。”孙云飞向记者解释,“以城带乡、以工补农这话对全国而言是正确的,但是阜阳的城镇化水平低,工业化水平低,怎么去带动?阜阳还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数据表明,在阜阳,农业占GDP在三分之一左右,而在沿海的宁波等地,这一比例只有2%左右了。阜阳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5%,有850万农民。城镇化率 (包括乡镇)只有27%,远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
第二重转折,孙云飞总结为创伤时期向疗伤时期转折。
这应该是....层面的问题。很显然,创伤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也就是肖作新案件开始的,包括后来的王怀忠、王昭耀,这几件事情对阜阳来说都是创伤。
一系列腐败案水落石出,创伤时期开始转为疗伤时期。“从现在开始这个疗伤时期可能3年,也可能5年,也可能十年八年。有人说阜阳的创伤期已经结束,进入了康复时期,我不赞成这种观点,我认为还有一个疗伤的过程。就像一个病人病得很重,现在症状期刚过,不可能立即进入康复期。”
孙云飞认为,疗伤时期会一年比一年好,但是他也承认疗伤时期会有阵痛。“有些阵痛很可能会很大,甚至于触目惊心,但我相信这种阵痛绝不会像王怀忠、王昭耀所带来的那样严重。”孙云飞坚信,这种阵痛不会对整个地方....生态环境再产生巨大的冲击。
如何把握现在的经济形势,成了孙云飞心目中阜阳的第三重转折。“如果抓住了机遇,阜阳将大大缩短同外面的差距。要清楚阜阳未来要做什么。”孙云飞说,“如果阜阳搞得不好,或者整个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对阜阳可能是灾难性的。”
阜阳的未来
孙云飞说,要把阜阳几张优势牌打好。第一个是人口牌。“劳动力有两百多万,要把人口负担变**力资源优势。”今年春节回来的101万人,春节后回原单位工作岗位的有60万;还有20万是有组织的输出;在家就地找工作的、创业的有10万;还有10万在农村。
但是,阜阳85%的人口都是农民,在阜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落实到地方就是第一保信心,第二保产量,第三保收入。
孙云飞说:“我们会大力鼓励特色农业,规模养殖、规模种植,大有可为啊。现在规模养殖、规模种植率很低。”他还指出一条道路是,农民工回乡创业,搞农业产业化,搞农副产品加工。“我们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农村服务业也可以搞起来。例如抗旱服务队,以后会改成农业服务公司,经营化运作,搞规模化的服务。”
目前,阜阳在产业上也在寻求方向。大物流业的思路已经渐渐清晰起来。“两会”结束后,孙云飞将带着一帮人赴临沂市考察,临沂是全国著名的物流集散中心。孙云飞认为阜阳做物流还是很有区位优势的:“阜阳距离周边的合肥、武汉、南京、郑州、徐州等城市都只有200公里左右,100公里半径内就有3000多万人口,阜阳还是京九大动脉上的交通枢纽之地。”
阜阳城市形象一度降至冰点,疗伤过程并不那么容易。孙云飞认为这个时期三件事情要同时做:经济振兴、....生态的修复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作为“空降”干部,孙云飞也说,阜阳疗伤主要靠内力,靠自己造血。但是要让阜阳站起来,更需要社会各方面对阜阳的理解、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