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239阅读
  • 127回复

[河南]把商丘周边城市合并设立新省如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75 发表于: 2007-08-17
引用第73楼禹贡于2007-08-17 22:31发表的  :
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原来是归德府(商丘)节度使?
.......


不懂上网查查,别胡扯!
只看该作者 76 发表于: 2007-08-17
引用第75楼蔚涧松于2007-08-17 22:32发表的  :
不懂上网查查,别胡扯!



他父亲作过!
只看该作者 77 发表于: 2007-08-18
商丘风云人物脉络举要
     
              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原来是归德节度使,归德府就在商丘。
            宋朝国号来源于商丘。宋太祖登基前,曾是后周归德节度使,商丘归德府是古宋国首都。赵匡胤正是在商丘扩充了实力,成为后周的实权人物。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封陈桥驿黄袍加身后,为了纪念自己在商丘宋国龙兴,定国号为大宋。以商丘为南京应天府。
                     
            清末时,在商丘北50公里处曹县,捻军打败僧格林沁率领的蒙古清军,杀死僧格林沁。
      解放前,淮海战役总前委就设在柘城县岗王乡刘楼村村民刘宝善家中。 
            。。。。。。 
         
[ 此贴被蔚涧松在2007-08-18 08:5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78 发表于: 2007-08-18
                   
             
             
                   
             
                  遥想琼楼歌舞处 今日金风吹梁园——三百里梁园及梁园文化随想



           于深秋的风中一同寻访三百里梁园仅存的几处遗址。出门的一瞬间,耳边陡然传来一声长啸:“千年我向梁园来,几寻遗址城东隅。”那是清代“雪苑六公子”之一徐作肃的歌吟。两个千年都已经杳如黄鹤,与徐公子不同的是,他向东,我们向西,我们先去城西的三陵台。
                    “三峰孤峙宋城隈,古木蒙茸一径开。”三陵并峙,古柏森然的三陵台,虽然是西汉梁园的一处胜景,但最早却是春秋宋国戴、武、宣三公的陵地,如今亦是世界各地宋、戴、武等姓氏后裔寻根问祖的地方。
                    “三陵王楼千秋志,四海戴裔万载情。”这是福建旅港戴氏宗亲会所立。
2001年9月,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港澳等地的世界戴氏宗亲总会会员,在此举行了隆重的祭祖大典。人总是要找寻自己的来路和出处的。
                    春秋三公陵前,怀抱着他们的又一个子孙,那是明代万历年间吏部尚书宋纁的墓碑。北边不远处,古宋河一如千年万年前那样静静地泊着……
默念清初诗人贾开宗的《三陵台》:“……宋襄统系思遗冢,梁孝繁华想废台;每伴田耕寻胜事,披蓑戴笠雨中来。”从春秋宋国的治乱兴废,到西汉梁王的繁华旧梦。
                    
站在三陵台的最高处,我努力想象两千多年前梁孝王率一干文士在此吟风弄月的情形。三陵台离睢阳古城不远,若果如史书所言梁孝王“广睢阳城七十里”的话,三陵台当在梁国都城的城中,最不济也在三百里梁园的中心地带,是他时常走动的地方。对梁孝王刘武,史书多有褒贬,且贬多褒少。今人著文,论及他也多有“穷奢极欲”、“欲壑难填”的评价。但是,纵观史料典集,我觉得刘武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特殊的身份地位,使富甲天下贵为王侯的他有骄奢淫逸的一面,也有雄才大略、风雅率直、怜才惜士的另一面。正是在他的打理之下,梁国、梁园、梁园文化才在当时及此后千余年间一直为天下人瞩目,汉梁文化的溢彩流光,也一直被我们商丘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
                    刘武执掌下的梁国,疆域广大,人口密集,富桑麻之利,通渔盐之货,农业、商业、手工业都极为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强民富,此时筑城池修园林,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筑东苑,方三百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平台三十里。”“宫观相连,奇果佳树,瑰禽异兽,靡不毕至。”在刘武手里,三百里梁园成为名满天下、只有汉景帝的上林苑可与之媲美的大型王室园林。枚乘在《梁王菟园赋》中记录了当时天下人争相游览的盛况:“于是晚春早夏,邯郸、襄国,易、涿容丽人及燕汾之游子,相予杂还而往翚焉。车接轸而驰逐,轮错毂而接服。腾跃之意未发,嬉游之欢方洽……”游人徜徉在奇花异卉、茂林修竹之间,但见重楼起雾,飞阁生风,离宫别馆中是看不完的霓裳翠袖,听不尽的夜夜笙歌。或艳阳高照,或月白风清,孝王与文士们因物起兴,酬唱应答……想来,此时的刘武怕端不出一国之君的架子,只顾得意兴湍飞,情趣逸然,兴兴头头地做一回风雅主持、骚客庄主。
                    梁孝王爱才,喜风雅,重金高位招揽天下人才,不仅对早有才名者如此,对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一旦听说有才志,也必定慷慨相助。史料记载,当时梁国有一名为焦延寿的读书人,家境清寒,少有大志,对《易经》研究独有心得。孝王听说后遂起怜才之意,命王室“供其资用,令极易学”。在孝王资助下,焦延寿潜心向学,终成西汉哲学大家,成就一家之言,有《焦氏易林》传于后世。
                    孝王爱才的美名,梁园优美的景致,广布天下,一时间,“豪俊之士靡集”。许多人甚至辞去朝廷及其他诸侯国的官职,到梁国“从梁王游”。这其中最有名气的,当数枚乘、邹阳、庄忌和司马相如等。
                    枚乘、邹阳、庄忌原为吴王刘濞的门下,力劝吴王不要谋反,吴王不听,他们怕报复,又久慕梁孝王及梁园之名,遂奔梁国。吴王发动“七国之乱”,枚乘再谏吴王,力阻谋反,虽没起什么作用,枚乘却因此名震天下。“七国之乱”平定后,汉景帝把枚乘召至朝中,拜为弘农都尉,而枚乘久为大国上宾,不愿在朝为官,怀念梁园中的优游生活,遂托病辞官,仍回梁国做孝王的文学侍从。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梁孝王病逝,枚乘返回故乡淮阴。汉武帝即位不久,因早年就久闻枚乘大名,遂安东蒲轮(用蒲草裹住车轮以防颠簸)征召枚乘,枚乘因年事已高,病死在入京途中。汉武帝意犹未尽,直至后来征到枚乘在梁国所生的儿子枚皋,才算心满意足。同时从梁国征召的,还有庄忌的子侄庄助、庄葱奇等。
                    枚乘为辞赋大家,因《谏吴王书》、《再谏吴王书》、《七发》、《梁王菟园赋》等成为梁国及整个西汉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写于梁园的《七发》更是汉赋由楚辞演变而来至成熟期的代表之作,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体制的最后形成,其开创的设客问答的形式、铺陈夸饰的特点,均为其后的汉赋作者所继承,后人仿《七发》形制,有《七厉》、《七辩》、《七疑》等问世,足见枚乘辞赋影响之深远。
                    与枚乘殊途同归的还有司马相如,他先在朝中任汉景帝的武骑常侍,景帝文治武功皆留心,独不喜辞赋。司马相如颇不如意,倒与常随孝王入朝的枚乘、邹阳等人说得来,又见孝王惜士爱才,遂称病辞官,也到梁国追随孝王来了。
                    司马相如客居梁国数年,与孝王及诸文士把酒论文、写辞作赋,给梁园留下《子虚赋》等作品。孝王死,司马相如返回成都老家,途中与临邛富商之女卓文君演出一场凤求凰、雨夜私奔、当垆卖酒的千古佳话。武帝即位,一日读《子虚赋》,惊为天人,“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后经人引见,召问相如,司马相如才高气盛:“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遂作《上林赋》呈献武帝。武帝嘉许,拜为郎,不久又迁为孝文园令。司马相如是西汉中期最有成就的辞赋家,除以上子虚、上林之外,尚有《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等数十篇佳作传世。
                    邹阳亦是梁园作家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其人诚实坦荡,慷慨磊落,遇事不肯与人苟合。到梁国后,因力阻梁孝王谋“汉嗣”之位,遭羊胜、公孙诡谗言,被孝王下狱,准备处死。邹阳狱中上书,文辞委婉雄辩,词章炳辉犀利,荡气回肠。孝王读后,立即释放邹阳,并拜为上宾。
                    正因为有枚乘、邹阳、司马相如等的加盟,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梁园作家群,也成就了梁园文化,使梁国辞赋开汉代大赋之先声,并为西汉文坛输送了大批人才。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天下文学之盛,当时盖未有如梁者也。”指的就是这一时期。这其中,梁孝王刘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倡导者,更是一个身体力行的组织者。三百里梁园则为这些文化人提供了理想的驰墨骋怀的园地。在梁国文化中,刘武和梁园,二者不可缺一。
                    “驱车荒城隅,昔是梁王园。当日宾客馆,离离百草蕃。”(侯方域《梁园怀古》)三陵台果真是“离离百草蕃”,倒伏的野草铺在地上近一尺厚,踏上去软绵绵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但这里当日却不一定是宾客馆,多半是梁王游猎之所。先人的陵地总还是要有些禁忌的。离此不远的清凉寺,却是个极好的宴宾纳客的场所。
                    站在三陵台上,若不是几百株古柏苍郁的枝叶蔽目,应该可以看到东北方向的清凉寺,它的前身是清泠台和清泠池,梁园胜景之一,孝王曾经临水垂钓的地方。不止是孝王,盛唐时,“十载客梁园”的李白亦曾在此弄弦鼓瑟,把酒临风。他在《鸣皋歌送岑徵君》中唱到:“交鼓吹兮弹丝,觞清泠兮池阁。”想必盛唐时这里还是一派“楼阁临水照,风来歌亦来”的繁华与热闹。如今的清凉寺,高台一座,庙堂翼然,笼在岁月的尘影烟岚里,有些苍凉也有些倦怠,只有那棵硕大的古皂角树,还留着宋时的纷披绿叶,无限生机。
                    
                    时光缈远,淡忘日多,砖石筑就的楼榭亭台,远没有落在竹木丝帛上的文章来得长久。历史和时间所传承的,往往是一脉文络,一丝精神,而少有其他现世和现实的东西。
                    在睢阳古城南关,湖水环伺之处,我们远远近近在文雅台应在的位置巡逡,除一块稍稍高出的台地之外,真真是一片茫茫皆不见了。在梁孝王之前,孔子来过这里,与弟子们习礼讲学。孝王步追先贤,慕古圣先贤之文雅风韵,筑楼台以记之。如今楼去台空,只留地表下一层层的汉瓦秦砖……
                    平台遗址那儿有一块碑,记述此处昔为春秋时宋国平公所筑,又为西汉梁王离宫别馆云云。那是一块平坦开阔的空地,如今还高出周围40—50公分,台地的东部边缘仍有细绳纹的瓦片散落,与芒砀山梁孝王寝园遗址上的几无二致。耕作其上的农人纷说早年整地时尚有完整的瓦当出土。这里是三百里梁园的中心,昔年梁国最繁华的地方,奇果佳树,宫观相连,都城中每日去平台游玩者络绎不绝,故“为复道,自宫连属平台三十里”。平台遗址北面沈楼村前,尚有一梁园遗物,那棵2200余岁的古银杏,若是有知的话,不知会对今天的人们说些什么,是盛衰还是兴亡?“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犹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两首》)银杏不开花,它还在结着果子,硕大的树冠可以覆住满村的人。我去问询,村人絮絮地讲古银杏树的种种神异,我并不以为然却频频地点头:是啊是啊,两千多年,树亦成精了啊……
                    梁园及梁园文化浸润了千年百代,自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至今,一代代的文人来了又走了,或因梁园而起,或为梁园而写,或写在梁园,留下了数不清的歌咏、叹婉和惆怅,他们寻寻觅觅,找寻的是我们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梁园没了,繁华落尽,遗迹仅存,但那些诗词文章还在,那些文脉精神还在,流风所布,深入后人,及至千年之后的我们,还深得其惠,受益无穷。就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生斯邦者,闻其风,汲其流,得其一绪则足以卓然自立。”
                    关于寻找梁园遗址的意义,何新年同志在他的《聆听古城》中有一段极为精辟的论述,引在此处,作为本文的结语。
                    梁园遗址——也可以称之为废墟文化吧,且不论它的遗存究竟能找到多少,亦不讲“孤烟夕阳”、“疏星残月”、“秋风衰草”、“黄叶飘零”曾是对它失落的嘲弄,单是其将融未融“诗意的存在”,足以吸引我们循着荒台野径、败瓦残垣去叩问它昔日的盛衰兴亡。当然,完全可以借助于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考古学家的力量,让一缕缕心丝穿越历史的沧桑,使远去的风烟在眼前重现千百年前云蒸霞蔚的辉煌。



               
                   
[ 此贴被蔚涧松在2007-08-18 08:3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79 发表于: 2007-08-18
            巍巍芒砀彰显汉梁文化 商丘古城传载千古文明
            ——中国•商丘西汉梁王陵文化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



             发布时间: 2006-06-23 06:00 光明日报

                        编者按

                    为了更好地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西汉梁王陵的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商丘市人民政府于5月16—17日在河南省商丘市举办了“中国·商丘西汉梁王陵文化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的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西汉梁国史、西汉梁王陵文物考古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对芒砀山西汉梁王陵的研究体会,并达成共识。专家的发言对进一步拓宽西汉梁王墓群的研究视野大有裨益。现刊发部分专家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汉梁文化的重要代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白云翔
              大家知道,商丘是考古学家十分关注的一片热土。早在1936年,李景聃先生就调查并试掘了永城造律台、黑堌堆等龙山文化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作为考古研究机构,1977年与商丘地区文管会合作,对永城王油坊龙山文化遗址、柘城孟庄商代遗址进行过调查和发掘。1991年至1997年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与美国哈佛大学皮堡德博物馆合作,在当时的商丘地委、行署的支持和商丘同行的协助下,在商丘进行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和钻探工作,并对柘城山台寺遗址进行了发掘,在今商丘古城附近发现了周代宋国都城城墙等,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

              永城芒砀山西汉梁王墓群规模庞大、墓葬数量多,分布集中,出土的文物精美,不仅是汉梁文化的重要代表,而且是整个汉代陵墓文化乃至中国古代陵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历史虽然只有200多年,但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我国帝国时代各种典章制度确立和形成的时期,对200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历史具有深远的影响。西汉梁国是西汉时期重要的诸侯国之一,西汉诸侯王“制同京师”,西汉诸侯王国的历史文化是西汉王朝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诸侯王陵的研究不仅对西汉帝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而且对整个汉代陵墓制度和文化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梁王陵研究的希望
            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主任、研究员信立祥
              参观西汉梁王陵后,我认为这个地方的墓地和其他地方的墓地相比很集中,容易做比较性研究。梁国第一代梁孝王地位在当时是其他王没法比的,他是窦太后之少子,与汉景帝同母,被封于膏腴之地,他的墓地在学术研究上非常有意义。我对西汉梁王陵的研究有两点希望:一是庙的问题。真正的傍陵立庙从汉景帝开始,西汉梁王陵的庙到底有没有,有的话具体应该在什么地方,这些目前还没有发现,以后在这方面应做些工作。二是陪葬坑的问题,梁孝王这么重要的位置应该有相当规模的陪葬坑和陪葬墓,不仅子女、兄弟葬于此,也应该有许多异姓功臣葬于此,他们是如何排列的,陪死系统应该搞清楚,研究这些有助于我们了解诸侯王的陪葬制度和皇帝有何区别。

              我还有一个关于丧葬观念的观点,我认为西汉陵寝制度受楚文化的影响很深。汉高祖刘邦本身是楚人,梁孝王的封地在战国中晚期也属于楚地。
            研究汉代陵墓制度重要标本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院长、研究员高崇文
              我实地看了西汉梁王陵以后,感觉到确实非同一般。可以说它是目前发现的汉代诸侯王陵中规模最大的,现存资料也比较丰富的一座。其他地方的诸侯王陵只是有几块墓地,而西汉梁王陵还发现有陵园和寝园,这在目前发现的其他诸侯王陵中是没有的,是我们研究汉代陵墓制度的一个重要标本。

              中国的丧葬制度在秦汉时期是大变化的时期,秦汉时期的陵墓制度奠定了汉唐以后陵墓制度的基础。先秦对死者祭祀都是在宗庙里进行的,很少在墓地里进行,秦时寝祭和庙祭是同时进行的,“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汉代继续了这种祭祀制度。汉代各个帝陵上都有寝园,诸侯王也效法帝王在陵墓上建有寝园。寝园是陵墓旁的主要礼仪活动的场所之一,是用于为死者守陵和祭祀的场所,即墓祭的建筑物。西汉梁王陵寝园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多做些工作,争取为研究汉代诸侯王陵墓制度及相关问题提供更多宝贵的资料。

            研究汉代陵墓制度变革的标志性资料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赵化成
              我想从梁王陵墓在中国古代陵墓变革中的作用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家知道,中国古代陵墓制度在汉代发生了变化,实际上,这一变化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了。从梁王陵墓来看,基本上是汉制,许多制度已发生了变化,比如墓地制度、墓葬制度、随葬品制度等。梁王陵墓的资料是非常系统和丰富的,因此,它是研究汉代陵墓制度变革的标志性资料。同时,从许多方面看,梁王陵墓又开了汉制之先河,对此,我有更系统的认识:第一,梁王陵墓地与陵园制度。在先秦时期,帝王陵园制度实行的是集中公墓制度,到秦汉时期形成了独立的陵园制度。梁王陵墓是仿帝陵造的,它为研究独立陵园制度提供了非常完整的资料。另外,梁孝王陵有两重城墙,这是非常重要的现象,值得研究。第二,梁王陵墓道的问题,先秦时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汉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梁王陵墓来看,墓道已不具备等级制度。第三,墓道形式问题。从目前来看,梁王陵墓开了大型横穴墓的先河。另外,梁王陵墓里的回廊有什么意义以及它的拱顶艺术都值得研究。

            研究陵园选址和设计思想
            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焦南峰
              西汉诸侯王陵是制同京师,实际上和西汉帝陵是一个制度体系内的东西,只是由于级别、地理环境及帝王个人的情况稍有区别。比如帝陵都是东西向的,梁王陵的主要墓也是东西向的;西汉帝陵的封土都是方形,梁王陵也是方形的;它们也都有陵园、门阙和陪葬坑,只是由于级别不同而有差别。同时帝陵和梁王陵也有一些差异,有的我现在可以理解,有的我现在还理解不了。一是墓葬形式的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在关中修建西汉帝陵和在芒砀山修建梁王陵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传统不一样,墓葬形式不一样是很正常的。我不理解的是,墓上建筑的不同,西汉帝陵没有墓上建筑。二是刑徒墓地,西汉帝陵刑徒墓地在外城以外,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梁王墓没有。一个完整的陵区就是一个完整的地下王国,在帝王陵制度研究中,不仅要研究陵的形式、陵园布置,还要对陵园选址和设计思想进行研究。

            陵墓壁画反映了楚文化精神
            河南省博物院《中原文物》编辑部主任、研究员张得水
              我对商丘的考古工作一直非常关注。梁王陵墓已经去过三次了,每去一次,我的心灵都有一种震撼,被梁王陵的规模、内涵所吸引。今天,我想从梁王陵墓发现的壁画所反映的楚文化精神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汉梁文化本身承袭了秦的旧制,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有人认为,汉文化就是楚文化,这种看法虽然过于绝对,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汉文化确实受到楚文化的影响。商丘永城一带是楚的故地,受楚的影响更大。从梁王陵墓出土的玉器陶俑来看,比如裸体俑,本身就有楚文化的因素在里面。另外,从文学方面来讲,梁园词赋也深受楚文化的影响,而梁文化是汉文化的一个缩影,因此,汉文化与楚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梁王陵墓的建筑价值
            河南文物考古学会会长、省文物局原局长、研究员杨焕成
              我想从建筑考古和建筑史的角度来谈谈梁王陵墓的价值。中国建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一个高潮在汉代。以保安山二号墓来说,东西长210米,总面积1600平方米,总容积6500立方米,这样大规模的墓室结构是一座很宏伟的地下宫殿。它的规模之大、结构之复杂、墓室之多,能够支撑起第一个高潮。中原的建筑体系从萌芽开始就是木构结构,石构建筑没有能够发展起来。而梁王陵作为石构建筑,它的规模很大,墓室和寝园都为石构建筑,这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中原石构建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实物资料不但能够填补历史文字记录的空白,还能纠正文字资料的谬误。此外,梁孝王墓寝陵制度的研究对于研究他本人也很有作用。我建议,当地政府要保护好原来发掘的遗迹,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注意利用。在景点的建设上,要注意保护古迹的原貌,不要过度破坏自然的景观和过多地建人为的建筑,这样可以达到既保护文物,又提升旅游品位的效果。

            梁孝王谋夺帝统的文化背景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龚留柱
              我想从历史方面谈一下梁孝王谋夺帝统的文化背景。《史记·梁孝王世家》写梁孝王借太后之宠,道景帝以自己承续帝统,私心不遂又刺杀重臣袁盎,太过骄横和嚣张。过去都归之于太后之宠,但这只是表象,还应该有制度或文化背景上的原因。汉初政治有两大潮流:一是承秦,二是尚质。承秦就是“汉承秦制”,但秦制的一个根本特征即废分封立郡县,汉却未能完全效仿,刘邦搞的是郡国并行的双轨制。汉朝要“尚质”,而在汉初人看来,“质”是殷商的特点,“殷道质,质孝法天、殷道亲亲,故太子死,之其弟”。在这种社会思潮下,窦太后和梁孝王似乎有了一种争取继承帝统的本体论的根据,他们自以为这是一种正当合理的要求,符合改变周道的时代思潮,不完全是私人作祟的结果。

            对梁王陵墓研究的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展岳
              我对梁王陵墓一直非常关注,以前是通过报纸和杂志了解的,这次亲眼看到梁王陵墓,感觉很了不起。考古最讲究内证,从这次商丘之行和我所接触的资料来讲,我对梁王陵墓今后的研究有以下三点建议:第一,有关梁王陵墓的资料虽然很多,但还不集中,希望能把过去发掘的资料集中起来,存放在统一的地方,便利于今后的研究。第二,到底如何发掘梁王陵墓要制订统一的计划。墓主人的确定不要着急,水到自然渠成,可以通过铜钱、陶器等一些有典型断代的东西慢慢进行论证。第三,要保护好文物资源。资料的收集要严格按照考古要求去做,地面上的建筑一定要保护好,发掘时不要忽视墓顶,看看山顶上到底还遗留什么东西。总之,梁王陵墓的研究对汉代考古影响非常大,商丘举办这次研讨会非常有意义。

            多角度研究王陵墓葬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河
              到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西汉时期王陵级别的墓葬已经有六七十座。在已经发现的诸侯王陵中保安山二号墓是最早的。西汉时期主要是崖墓、岩坑墓。梁孝王墓建造了几十年,其间又糅合了他个人的愿望、后代的愿望和政治上的一些因素,要全部区分开来很难,所以我认为,对梁王陵墓葬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研究。梁王陵作为旅游景点,周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建议在整体的规划上,当地政府是否能将其放在整个大梁王陵的角度去考虑,保护梁王的都城、宫城,从而能够体现出大的汉梁文化的概念。希望当地政府加大对汉梁文化的宣传。建议组织成立汉梁文化研究中心,组织本地专家定期、不定期召开研讨会,这样会使汉梁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从而更好地保护文物。

            汉代壁画墓装饰墓的起源
            河南南阳汉画馆馆长、研究员韩玉祥
              在保安山二号墓参观时,我感到它里面的雕刻很特殊,我想能不能以此追溯汉画像石的起源?此外,目前南阳,包括其他地方的画像石发现真正有彩绘的不多,在芒砀山的柿园汉墓,我看到墓顶壁画红、黑两色都十分鲜明,我想附近的保安山二号墓中一些部位是不是曾经彩绘过。所以,我推测,汉代的壁画墓、装饰墓有可能起源于西汉梁孝王墓地。

            探讨汉代人的精神世界
            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朱青生
              我主要谈的是商丘西汉梁王陵的汉代图像在汉画研究中的意义。意义之一,在于梁王墓中出土汉画像石刻年代确切,是汉代早期的汉画,而学术界一直认为汉代画像石是从西亚传过来的,这次发现说明中国本地在接触西亚之前就已出现了汉代画像石。意义之二,是柿园壁画在解释中依然沿用了一般的升天观念,这在学术界已经引起了一些质疑。在汉代的一些文献中我们发现人们是要把魂灵召回到墓地中,而不是升天。梁王陵中的许多建造都仿照人间,说明不是提供一条升天之路,而是在地下过着神仙的生活,在人间怎样生活,在地下也怎样生活。意义之三,是我们现在收集到的汉画材料大都是专门为墓室造的,也就是为死人造的,缺失的是活人用的。梁王陵中出土了一些小的器物,可能是给活人用的,上面有装饰的图像,是汉画研究中很重要的材料。总之,我们研究汉画就是探讨汉代人的精神世界。

            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研究员石翠
              我今天谈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文物的保护。文物保护工作在中国虽然开展得不错,但还需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中国在考古发掘时速度很快,虽然这样做有一定的原因,但是如果发掘速度太快,可能会造成文物的破坏,应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发掘以后的保护也很重要,尽量不要改变本来的样子。还要解决好保护考古遗迹和促进旅游事业发展的关系。我要讲的另外一点是促进全世界互相交流和了解。在这方面,我们搞文化方面的专家可以做很多工作。现在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国家之间应该相互合作和交流。而合作和交流要建立在了解别的国家文化的基础之上,如果德国人不了解中国文化,他们就不能更好地与中国交流。我希望帮助外国人、欧洲人了解中国文化,同时让中国人了解外国文化,这对全世界的交流有帮助,对我们今天谈到的文物考古发掘也有帮助。

            加强研究保护好梁王陵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志清
              永城梁孝王陵区的汉墓整个分布在芒砀山周围,现在我们对梁王陵的了解较全面的就是保安山陵区。陵园墙的研究对整个陵寝分布的研究有很大的作用,从目前在保安山发现的三座夯土墙的位置来看,能够复原保安山陵园的范围,从中能够看出,保安山一号墓、二号墓是一个陵园,这也符合西汉王室夫妻“并穴异葬”的情况。陵园还拥有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一些排水道、排水沟保存得相当好。西汉是周制向汉制转型的时期,从梁王陵寝园的内部结构、建筑布局来看,通过一些发掘和文献资料,能确定它是转型期的典型代表,保留了一些《周礼》等记载的建筑格局。王陵内部设计周密,墓室的标志非常清楚,这些都能够说明,墓葬、陵区的建筑与西汉的大背景密切相关。研究当时的陵寝制度、建筑对于研究汉景帝、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有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梁孝王陵墓,所有出土文物应该集中存放、展示,这对于汉文化的研究和商丘旅游资源开发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下一步要做好芒砀山梁王陵的保护,不能再随意采石、动土。

            对开发王陵的建议
            陕西西安秦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张仲立
              通过这次观看梁王陵墓,我找到了很多反思自己工作的依据。就陵园制度来讲,我认为足可表达制度本身变化的就是陪葬坑制度的出现。在参观梁王陵后,我的这个观念增强了。从观念形态上来看,石室的出现与早期帝王陵墓的一些变化是有关联的,主要表现在道教文化因素的出现,这一点在梁王陵墓中也有所表现。对梁王陵的开发,我也有以下两点建议。一是建立一个专门管理梁王陵的博物馆。因为,珍贵的遗址不能有太随意的人流,可以建立一个模拟的博物馆,以缩短人们在起初的墓葬逗留的时间,同时也增强墓葬的神秘感。二是在陵园本身的保护上,要尽量保护,保存它的原貌,尽可能少造些带有今天印痕的东西,不能因为开发就把我们可贵资源浪费了,否则,将会遗憾无穷。

            西汉梁王陵简介
              西汉梁王陵位于河南省东部永城市北约30公里的芒砀山,面积10余平方公里,芒砀山是一处由芒砀山主峰、保安山、李山头、僖山、黄土山、夫子山、铁角山、南山、窑山等十余座小山包组成的山群。目前在主峰以外的保安山等八座山头发现有西汉墓,西汉梁国自梁孝王刘武起八代九王及王后、大臣死后埋葬于此,每一个山头是一个独立的埋葬区域,梁王、王后墓分筑墓穴,并排埋葬于山顶,山坡及四周发现众多小型西汉墓。保安山陵区(梁孝王及李后的陵园)所做考古工作最多,除发现王墓、王后墓及大量小型西汉墓外,在山脚下绕山体一周发现有夯土建成的陵园墙,有用于墓旁祭祀的寝园基址,有守护陵园的官吏士兵居住址等。

              西汉梁王陵科学考古工作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目前为止,共发现大中型西汉时期的墓葬20余座(其中石崖墓10座,石室墓、土坑墓10座),陵园2处,寝园1处,陪葬坑6处,小型土坑西汉墓数千座。

              二十年来,西汉梁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有陶器、釉陶器、铁器、铜器、陶俑、木俑、玉衣、玉器、钱币、鎏金车马器、兵器、骨器等,多数器物造型精美。在柿园汉墓甬道口外一钱币窑藏坑中,一次出土半两钱近万斤,柿园汉墓主室顶部壁画面积近20平方米,是目前所见我们西汉时期面积最大的彩色壁画,被称为“敦煌前的敦煌”。

              西汉梁王、王后均因山为陵,“斩山作郭,穿石为藏”,人工开凿的大型石崖墓已发现十座。到此考古观光的专家学者无不赞誉该石室陵墓的规模与价值远远超过北京明十三陵,其震撼力不亚于秦始皇兵马俑。其中梁孝王夫人——李王后之墓被中外考古学家称为“天下石室第一陵”。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到此参观汉墓时十分震惊,挥笔题写了“天下奇观”四个大字。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全国政协委员王成喜饱览芒砀胜景,挥毫赞誉“芒砀文明昭古今”、“汉风奇观”、“古风诱人”。

              西汉梁王陵的研究工作,近二十年来也有了很大进展,共出版发掘报告2部、专著1部、发掘简报、报告、研究文章100余篇。
              芒砀山西汉梁王墓群被评为1991年度、1994年度及“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6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只看该作者 80 发表于: 2007-08-18
        商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商丘文学渊远流长,云蒸霞蔚,曾经几度繁荣和辉煌。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商丘的先民就生息繁衍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创造着古老的文明。《诗经》中就记载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美丽传说。

    商丘是商部族的发祥地和根据地,商汤灭夏,其始都之亳就在商丘。后来商都几度迁移,最后商纣王亡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

    周朝建立后,成王三年(前1039)封微子启于宋,殷商遗民又回到商丘,宋国遂成为中原地区具有先进文化的华夏族大国。春秋战国时期,宋国虽逐渐衰弱,但宋襄公还曾经一度称霸中原。

    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曾经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孔子的第七代祖先正考父曾经写作或校订整理《诗经》中的《商颂》,墨子、庄子、惠施等著名思想家都是宋国人,孔子祖籍也在商丘,宋国实际上是当时墨家、道家、名家乃至儒家等重要学派的活动中心,《墨子》、《庄子》这些哲理散文名著成为了我国先秦文学史上的丰碑,特别《庄子》散文“寓言十九”,汪洋恣肆,奇诡雄放,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作品和重要源头。


    西汉时期,商丘为梁国,梁孝王时期最为兴盛。梁孝王刘武是窦太后之爱子,汉景帝的亲弟弟,当年城守睢阳,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立有大功,因而蒙朝廷赏赐不可胜道,“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1],又广招文士宾客,枚乘、邹阳、庄忌、司马相如等文学家云集商丘,他们在东苑(后人称梁苑)优游唱和,写辞作赋,一时商丘成为了全国文学创作的中心,梁苑风雅遂成为文坛千古佳话。

    梁孝王死后,梁国疆域大大缩小,至南北朝时又改为梁郡,商丘逐渐衰落。这期间商丘文坛比较冷落,没有出现多少著名的文学家,而南朝时济阳考城江氏特别是骈赋大家江淹崛起于文坛,江淹家乡在今天的商丘市民权县程庄乡江集村,所以江淹等江氏作家的崛起也可以说是为南北朝时期的商丘文学增添了辉煌。

    隋时商丘称梁郡,唐时又称宋州。隋唐时期是商丘文学史上的又一个繁荣兴盛时期。隋代末年,今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一带曾经出现了一位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姓魏名木兰,唐初被封为孝烈将军。据考证,千古传颂的《木兰诗》就是歌咏她的事迹,魏木兰还极有可能就是《木兰诗》的第一作者。

    唐代之宋州城市繁华,人物殷盛,交通便利,尤其是梁苑遗迹成为了天下文人向往凭吊的胜地,于是高适曾居住商丘20多年,李白、杜甫也曾经结伴梁宋之游,特别是李白“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2],更与商丘结下了不解之缘。

    其他还有王昌龄、储光羲、刘长卿、岑参、韦应物、李贺、杜牧等著名诗人也都曾经来游商丘,他们都在商丘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宋州作家刘宪、王泠然、崔曙、陈希烈等,也都写出了许多著名的诗文作品。


    商丘在五代和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称宋州。赵匡胤在后周时曾任归德军节度使,在宋州为建立北宋王朝奠定了基业。陈桥兵变以后,赵匡胤即改国号为宋。因为宋州是赵氏王朝的发祥地,所以在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二月,升宋州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正月,又建应天府为南京,成为北宋陪都之一。

    建炎元年夏五月,宋高宗即位于南京(今商丘)。后宋高宗逃往江南,商丘遂为金人所占领,更名为归德府。

    商丘在宋代城市繁荣,文化昌盛,是中原地区学人荟萃之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这个时期的南京应天府作家主要有戚同文、石延年、张方平、王洙等,另外张去华、许顗是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宋庠、宋祁是雍丘北40里的总成寺(今河南民权县双塔集)附近人,当时虽然都隶籍开封府,但今天其地域却属商丘市管辖,亦可视为商丘籍作家。还有范仲淹虽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但却在应天书院求学、授书多年,为商丘教育和文学的兴盛作出了贡献。
   
    明清时期,商丘称归德府。明代归德府文学成就不高,没有出现特别著名的文学家。可以述及的文学家主要有宋纁、沈鲤、杨东明、侯恪、张星等。

    但明末清初之际,却出现了商丘文学史上的又一个繁荣兴盛时期。雪苑社是当时活动在商丘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雪苑社当成立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其最初的成员是徐作霖、刘伯愚、吴伯裔、吴伯胤、贾开宗、张谓、侯方域等,全是商丘名士,由侯方域主持,经常研讨诗文。崇祯十五年(1642)三月,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商丘,徐作霖、刘伯愚、吴伯裔、吴伯胤、张谓等人皆死于战乱,雪苑诗陷于瘫痪。

    清顺治八年(1651)秋,侯方域重建雪苑社,除他和贾开宗二人外,又有徐作肃、徐世琛、徐邻唐、宋荦四人加入,称为“雪苑六子社”。此后,社事日多,诸子往复辩质,谈诗论文,并与各地文坛名士多有交流,使商丘文坛日趋繁荣。著名文学家侯方域、宋荦,是雪苑社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侯方域以散文见长,他的散文“奋迅驰骤,如雷电雨雹之至,飒然交下,可怖可愕,霅然而止,千里空碧”[3],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和魏禧、汪琬被时人称为“国初三大家”,王士祯更在《西山唱和集序》中说道:“当时论古文,率推侯朝宗第一,远近无异辞。”宋荦则以诗著称,他的诗“神苍骨劲,格高气浑”[4]。宋荦在当时诗坛上享有盛誊,与号称“清代第一诗人”的王士祯齐名。王士祯曾有诗云:“谁识当时两年少,王扬州与宋黄州。”

    除雪苑社作家外,清代归德府还有许多作家,商丘县作家有宋权、叶元澍、张昉、郑廉、刘榛、陈宗石、宋至、宋韦金、宋华金、高岑、陈履中、陈履平、侯肩复、陈廉,睢县作家有汤斌、田兰芳、吴淇、李遥、汤准,永城县作家有王连瑛、李天馥、李孚青,还有宁陵县作家王当世,柘城县作家高玢,夏邑县作家李树谷等,一时作家辈出,群星汇萃,他们共同促进了清代归德府文学的繁荣。
   

    中华民国2年(1913)裁归德府,所属各县划归豫东道,后又隶属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豫皖苏第一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丘真正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先后被称为河南省商丘专区、商丘地区等。1997年国务院批准商丘撤地建市。

    从20世纪2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商丘文学的实绩主要表现在诗歌和曲艺创作上。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睢县籍诗人苏金伞、陈雨门和宁陵县籍的曲艺作家高元钧,他们的作品都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文革”结束,商丘文学的实绩主要表现在曲艺创作、小说创作、戏剧创作以及孙荪的散文创作及文艺批评上,曲艺创作以范乃仲为代表,小说创作以王根柱为代表,戏剧创作以宋崇舜为代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丘文学的创作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题材内容上丰富多彩、蔚为壮观,在艺术形式上异彩纷呈、争彩斗艳。张兴元、李明性、刘秀森、戴文杰、司玉笙、蓝文君等人的小说,在国内文坛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张全昭、王高峰、吕振雷、朱昆良等人的诗歌创作各具特色;李景亮、王士敏、丁敏、郑宪章等人的散文创作在不同的文学时空中也引人注目;徐德先、陈秋凌、张锡荣、李振亚、尚起兴、任金义、李海江等人的戏剧创作在不同的题材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文学评论方面,何思玉、李传申、殷晓晖、周建平、康锐等人都很有建树;在美学理论上,耿占春、刘成纪取得了不可忽略的实绩。他们共同促成了商丘新时期文学的繁荣。
                       

        纵观商丘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深深感到,商丘在河南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是商丘文学史上出现了许多闻名全国的一流的作家,像庄周、墨翟、枚乘、邹阳、司马相如、江淹、石延年、张方平、宋庠、宋祁、侯方域、宋荦、苏金伞、孙荪等。

    二是涌现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文学名篇名著,如《诗经·商颂》、《庄子》、《墨子》、《狱中上梁王书》、《七发》、《子虚赋》、《恨赋》、《别赋》、《木兰诗》、《马伶传》、《李姬传》等。

    三是曾经出现了几次文学创作的高潮,使商丘成为了全国文学创作的重要基地。

    战国时期,庄周、墨翟、惠施著书立说,使商丘成为了道家、墨家、名家等重要学派活动的基地;

    西汉梁孝王时期,梁苑辞赋名闻天下,商丘一度成为全国辞赋创作的中心;

    唐宋时期,商丘城市繁荣,文化昌盛,是中原地区学人荟萃之地,李白、杜甫、高适、范仲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

    明末清初,商丘雪苑社是一个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学社团;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商丘文学更呈现出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繁荣景象。


    正是基于几上几点感受,我们编写了《商丘文学通史》这部著作,目的在于总结商丘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创作实绩,为振兴21世纪的文学创作提供历史的借鉴。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深信,21世纪的商丘人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加优美的诗篇,21世纪的商丘文学一定会更加灿烂和辉煌。
                       
                     
[ 此贴被蔚涧松在2007-08-18 22:17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81 发表于: 2007-08-18
[quote]引用第80楼蔚涧松于2007-08-18 08:44发表的  :
  商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商丘文学渊远流长,云蒸霞蔚,曾经几度繁荣和辉煌。
                     

商丘不能设立新省!
只看该作者 82 发表于: 2007-08-18
呵呵,那你说商丘能够设立什么,难道就永远在郑州的铁骑之下受其蹂躏吗,再说商丘也是被郑州遗忘的地方,中原城市群没有商丘的身影,难道商丘就这样一直贫困下去叫世人耻笑吗,商丘要发展,也就应了那么一句话,不破不立!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只看该作者 83 发表于: 2007-08-18
引用第82楼雨中行于2007-08-18 10:43发表的  :
呵呵,那你说商丘能够设立什么,难道就永远在郑州的铁骑之下受其蹂躏吗,再说商丘也是被郑州遗忘的地方,中原城市群没有商丘的身影,难道商丘就这样一直贫困下去叫世人耻笑吗,商丘要发展,也就应了那么一句话,不破不立!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商丘能够设立省的理由有洛阳充分吗?
只看该作者 84 发表于: 2007-08-18
商丘要设省、先拿出设省的条件、哪怕和临近的徐州大哥比划比划?
只看该作者 85 发表于: 2007-08-18
引用第84楼plbhzh于2007-08-18 16:48发表的  :
商丘要设省、先拿出设省的条件、哪怕和临近的徐州大哥比划比划?


徐州应当是淮海省的省会,商丘不去做淮海省省会,干嘛要和徐州比试?

商丘自有自己的地盘,做淮阳省的省会就行了.

石家庄做省会的时候,能比得过保定的规模吗? 郑州做省会时,才10万人,能比得过开封洛阳的规模吗?
作人要有点眼光!
只看该作者 86 发表于: 2007-08-18
引用第85楼蔚涧松于2007-08-18 18:15发表的  :
徐州应当是淮海省的省会,商丘不去做淮海省省会,干嘛要和徐州比试?
商丘自有自己的地盘,做淮阳省的省会就行了.
.......



这个省毫无设立的必要,


合肥应当是淮海省的省会!
只看该作者 87 发表于: 2007-08-18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4月27日商丘报业网—京九晚报报道:

记者获悉,商丘市作为“华夏文明之火发祥地”,日前已正式被北京奥组委批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城市。

商丘市是我国人工取火技术的发源地,从商丘市取出的火种被誉为“中华第一火种”。

1992年5月,中国友好观光年“黄河之旅”首游式取火种仪式在商丘市燧人氏陵举行;
1992年9月,河南省第七届运动会在商丘市火神台采集火种;
2003年12月19日,首届“信用河南圣火”火种采集仪式再次在商丘市火神台举行;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2005年7月15日,在商丘市火文化广场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华夏文明之火”的采集仪式。

现在,商丘市拥有火神台、燧人氏陵、火文化广场等总占地340余亩的火文化景区。……….


晚报首席记者 蒋友胜
     
只看该作者 88 发表于: 2007-08-18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火神祭祀(火神台庙会)

商丘火神台庙会已入列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对商丘市睢阳区火神台庙会的追溯,关系到两个重量级人物,一个是“燧皇”,一个是“阏伯”。“燧皇”是中国远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一个。

商丘古称燧明国,燧明国有燧木,曲盘万顷,鸟啄燧木,迸然火出,从迸出第一道火花的那一刻,人类历史便开始了一个新纪元,而商丘有幸成为中华大地上第一个“火源”,这成就了商丘人永远的骄傲。

“阏伯”是商丘的始祖,他受帝喾之封在“商”做火种的时候,忠心耿耿,把“火种”管理得很好,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敬重,后被人们尊为“火神”,阏伯所居之台被称为火神台。

此台经史学家论证,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台。

火神台庙会是商丘最为古老和盛大的庙会,简称“台会”,老百姓又称其为“朝台”。它是由人们对祖先阏伯(火神)的祭祀演变成的盛大庙会,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至初八,许多参加祭祀的人们用敲打木棒、石块和吟诵悼念之词等多种古老的方式来祭祀阏伯。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台”的人越来越多,香火越来越盛,至唐代已发展成相当隆重的庙会。据考证,火神台庙会至清代乾隆年间最为盛大。

“朝台”本来是从正月初四开始的,但路途较远的外省和本省的香客为表达对“火神”的虔诚与敬意,从头年的腊月便往这儿赶,春节未到,火神台附近方圆几里的村庄上已住满外地的香客。香客们如此虔诚,皆因对“火神”的崇拜,认为朝拜后,“火神”会在今后一年里保佑全家平安。

“朝台”设有总会,各地设有分会,朝台时由分会会首到总会先报到,然后由总会安排朝拜时间,按次序进行朝拜。各分会朝拜时,仅随队演奏的唢呐手就有百余人。

各地的香客“朝台”可以说是一次各地民俗的大展示,内容丰富多彩,观者人山人海。香客游人熙熙攘攘,算卦看相者不计其数,每天到会人数达十多万人。

台会上,各地的地方戏、曲艺、杂技、魔术及高跷、鬼会、竹马、旱船、肘歌、花棍、拉秦桧、武术、龙灯等各种民间艺术的表演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各路能工巧匠制作的泥老虎、布老虎、布娃娃、花枪、花剑、花刀、泥狗、泥鸡、面人、糖人、花灯笼、琉璃蹦蹦、泥响儿、竹响儿等民间手工艺品琳琅满目,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尽显民间艺术水平,令人叹为观止,其叫卖声也是南腔北调,此声盖过彼声。

今年火神台庙会以“展示传统文化,再现民俗风情”为主题。庙会期间,各种文艺节目丰富多彩,民间民俗节目、传统艺术表演让人流连忘返。

目前,商丘的火神台庙会已发展成为集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大型集会。
                       
会期:春节过后即开始,正月初七是火神的生日,此天人最多,也是正会,延续到整个正月里。
地址:商丘市睢阳古城南门外,火神台景区和遂皇陵景区内。

路线:
一、自驾车:连霍高速---商丘{过路费80元},下高速后有指示牌;
二、火车:郑州--商丘,出火车站右前方就是去火神台的公交车。
只看该作者 89 发表于: 2007-08-18
引用第86楼禹贡于2007-08-18 21:30发表的  :
这个省毫无设立的必要,
.......


你再TMD胡说,不仅商丘人骂你,徐州人也会骂你,合肥人更会骂你!

别再让版主封你的帖了!
只看该作者 90 发表于: 2007-08-18
引用第89楼蔚涧松于2007-08-18 22:04发表的  :
你再TMD胡说,不仅商丘人骂你,徐州人也会骂你,合肥人更会骂你!
别再让版主封你的帖了!



按你的说法,邯郸,也可以成立新省,


邯郸作为都城,不比商丘时间短吧?
只看该作者 91 发表于: 2007-08-19
得了吧,就一个地级市,据说还啃人家永城,还想啃到外省啊 。建个宋国怎么样?
只看该作者 92 发表于: 2007-08-19
引用第91楼区划专家于2007-08-19 05:36发表的  :
得了吧,就一个地级市,据说还啃人家永城,还想啃到外省啊 。建个宋国怎么样?



8月18日,身着汉服的北京黄城根小学学生在学古人射箭。

    当日,北京黄城根小学穿汉服学礼仪暑假体验活动在河南永城文庙和汉梁文陵等地举行。为期两天的活动使孩子从实践中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文化和礼仪。 新华社记者 张燕辉 摄
只看该作者 93 发表于: 2007-08-19
引用第92楼蔚涧松于2007-08-19 10:12发表的  :
8月18日,身着汉服的北京黄城根小学学生在学古人射箭。
.......


这与本主题无关!
只看该作者 94 发表于: 2007-08-19
永城被授予中国面粉城称号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粮食资源,永城面粉加工企业异军突起。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面粉加工企业157家,年加工能力20亿公斤,并出口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最大的县(市)级面粉加工基地。

永城市2005年10月12日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面粉城”称号,并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面粉食品行业经贸洽谈会。

发展之路
永城市位于粮食主产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最适宜小麦生长,是全国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和国家商品粮基地。

永城市耕地面积l60多万亩,每年种植小麦140万亩以上,小麦常年产量在6亿公斤左右,丰年可达8亿公斤以上,周边地区又盛产小麦,拥有充足的小麦资源。

而充足的粮食资源是面粉加工业发展的基础,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就有一部分能人在自己的庭院里干起了“小打小闹”的面粉加工业,成为第一代永城面粉产业的探路人。

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永城面粉加工业已初具规模。但是那时由于面粉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产品质量较低,品种单一,生产的面粉多在本地销售,外地市场份额较少。

近几年,永城市委、市政府确立了“‘白色经济’富群众,‘黑色经济’强财政,‘黑白经济’兴永城”的发展战略,把以面粉加工为主的“白色经济”上升到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的位置。

作出了鼓励、支持面粉食品企业发展的决定,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土地、工商、税收、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投资者优先照顾,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发展面粉加工业,使永城面粉加工业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面粉企业蓬勃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又带动了养殖业、运输业、塑编业、印刷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永城本市小麦价格比周边县市每公斤高6分钱,仅此就能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四千多万元。

永城本地的小麦远远达不到面粉厂家的加工要求,有近10亿公斤小麦需从苏、鲁、皖等周边省购进,从而带动周边的运输车辆每天源源不断地运进小麦,拉走面粉和麸皮,使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或进厂当工人,或从事运输。随着上海、浙江、江苏、郑州等地企业家的加盟,面粉加工业又带动了饲料和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

永城的饲料加工企业目前已有30余家,并涌现出利平、启正、翼丰等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知名饲料加工企业。

目前永城的“白色经济”已经进入了全面提升、加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下一步永城将努力建设三个平台。
一是产业平台,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大型面粉食品生产企业,组建面粉集团,实施品牌战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是交易平台,建设面粉食品商贸城,打造我国最大的面粉食品交易中心。
三是质检和新产品研发平台,高标准建设中国面粉质量检测中心,把永城打造成为全国面粉质量检测基地和食品研发基地,真正支撑起“中国面粉城”这个称号,把白色经济做大做强。
只看该作者 95 发表于: 2007-08-19
河南神火集团、永城煤电集团被评为全国工业重点行业煤炭行业效益十佳企业  中国永城网——政府在线

为了鼓励和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优化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并对全体企业起到重要导向和示范作用,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中国信息报社、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共同举办“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信息发布活动。

此次行业效益十佳企业,是根据企业向国家统计部门报送的2003年统计年报,优选出105个工业重点行业,按照每个行业实现利润列前10位的标准筛选而出的。

据介绍,1050家“效益十佳”企业,不仅是我国广大工业企业的优秀代表,也是支撑整个工业经济效益的骨干力量。2003年,1050家“效益十佳企业”仅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0.5%,但实现利润却高达3512.7亿元,占整个工业实现利润的42.1%。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信息发布活动推动效益十佳企业再接再厉,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名单: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潞安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
                    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神华神府东胜炭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东山矿业有限公司古城煤矿
                    山西兰花煤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沁和能源有限公司 
只看该作者 96 发表于: 2007-08-19
                   
神火集团荣列2007中国企业500强

日前,从北京传来喜讯:2007中国企业500强日前排出,神火集团荣列第487名、煤炭采掘及采选业第23名,这是神火集团首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近几年,神火集团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发扬神火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披荆斩棘,阔步前进,坚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煤-电-铝-铝材一体化经营战略”得到稳步实施,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几年里,神火集团的总资产、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年平均增幅都在35%以上。

2006年末,企业总资产105亿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2.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4.3亿元,实现利润8.5亿元,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在全省工业企业中分别排名第15位和第8位。

预计2007年神火集团总资产可达130亿元,可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2亿元。

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先进的管理水平,使得企业先后获得河南省最佳效益企业、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全国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国家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
                             
目前,神火人以“团结奋进、光大神火”的企业精神为动力,依照“发展煤电铝、进军双百亿”的发展目标,务实拼搏,加快发展。

到2010年,集团煤炭产量达到1000万吨,争取达到1200万吨,煤炭洗选能力800万吨;电厂装机容量保证800MW,争取1000MW;电解铝产量达到80万吨,争取达到100万吨;铝加工能力达到80%以上;总资产保260亿元,争取320亿元;销售收入保260亿元,争取300亿元;利税保60亿元,争取80亿元;利润总额保30亿元,争取40亿元。实现“发展煤电铝,双超二百亿”目标,争取实现“双超三百亿”目标,跨入国内一流、省内前十位的大型企业行列。
                               
本次中国500强评选是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全国企联系统和有关企业的支持下,按照国际惯例向社会公布的。
                       
只看该作者 97 发表于: 2007-08-19
永煤集团跨入中国煤炭工业十强
                       
2007年中国煤炭工业100强出炉,永煤集团以2006年销售收入2179538万元,同比增长87.02%的业绩,昂首跨入十强之列,位列第9名,其余9家均为2006年十强中的老面孔,位次也和2006年相同。
                       
据了解,中国煤炭工业企业100强采用国际通行的排序方式,以企业的上年度销售收入为标准。2005年至2007年,永煤集团分别以销售收入500564万元、1165397万元、2179538万元,分别排名第21位、第16位,第9位。
只看该作者 98 发表于: 2007-08-19
归德古城

今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为古城堡式建筑,城池外圆内方,形似铜钱。

砖城墙周长7.25华里,城门为拱卷门。

城内地势为龟背形,俯瞰全城如棋盘状。

城内建筑多为走马门楼、五门相照的四合院建筑群。

根据五行相克相生的理论,为防金木相克,东西两门相错。

东门偏南,西门偏北,错开一条街,出现了与南北轴线分别相交的两个隅首。

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几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著名文人。

宽阔的护城河碧波荡漾,环绕全城。

水下叠压着汉朝与唐朝的睢阳古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旧址。

由于归德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保存地较为完整,在全国已成为少有的古城之一。


  
只看该作者 99 发表于: 2007-08-19
木兰祠

俗称孝儿祠。位于虞城县城南35公里营廓镇北1公里处。始建于唐代,金、元、清各代曾重修扩建,至民国初年,木兰祠占地万余平方米,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配房等共百余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