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5月27日西江日报A3版公布了肇庆行政区划调整啦!可惜还没上报!
(转自西江日报)肇庆行政区划调整
肇庆, 西江, 行政区划, 调整
新编制的《肇庆市中心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将四会、高要撤市改区的战略决策,届时城区面积达到3923平方公里,面积扩大5.9倍,调整后肇庆市区人口为184万人。作为一个引子,肇庆行政区划调整掀开了大肇庆建设的新一页。为什么作这次调整?为什么变“两(县)市、两区、高新区”为“四区、高新区”?这个大动作会给肇庆带来哪些可以预期的变革?调整后对城区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刘卫红。 日前,有关部门将新编制的行政区划调整报告及方案报市政府,待主要领导审定后上报省政府。该报告主要涉及行政区划调整的必要性、调整前后情况比较及具体的调整方案。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刘卫红(以下简称“刘”)。
记者:行政区划调整的基本内容是怎样的?
刘:在原来“肇庆”也就是端州、鼎湖区之外,对周边地区进行整合,形成“大肇庆”格局。此次调整主要明确了将高要、四会撤市设区。届时,肇庆的中心区域由“两(县)市、两区、高新区”变为“四区(端州、鼎湖、高要、四会)、高新区。”
记者:为什么要调整行政区划?通过这次调整如何进一步加快融入广佛肇经济圈?
刘: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中心区(两市、两区、肇庆高新区)率先推进一体化发展,打造经济发展先导区,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这一战略决策,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肇庆市中心区域协调发展规划》。该规划的时间段原则上与《肇庆市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规划末期到2020年,同时也考虑了远景的用地协调规划。通过这次规划,将对我市经济发展先导区(两市、两区、肇庆高新区)进行资源整合,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用地安排等进行统筹协调,以实现中心区域有序发展和协调发展,提升中心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我个人认为,肇庆中心区域的有效整合、协调发展、自身壮大,将是对打造广佛肇经济圈的重大贡献。
记者:调整行政区划的定位方向?重点将解决城市发展的哪些问题?
刘:肇庆市中心区域是市域经济发展高地、区域行政中心、休闲旅游服务中心,各种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均在此汇集,但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各自为政、城镇定位趋同、产业发展雷同、工业布局分散、城镇空间衔接困难、生态控制区不明确、产业和空间发展相背离等一系列不协调的现象。
调整后,将会对各区有着不同的定位发展。端州区主要通过改造来提升其城市品位,完善功能布局,突出山、湖、城、江的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名城魅力。鼎湖区主要以发展来提升城市地位,与端州区侧重有所不同。高要、四会在调整产业布局的同时,还要完善城区功能建设,加强与端州、鼎湖的交通链接,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商务、房地产及文化、教育、高新技术等。
我个人认为,区域发展的主导思想是“协调发展”,而区域协调的重点是:城镇和产业发展重点的引导控制、区域基础设施的统筹协调、生态保护与区域生态控制。
记者:调整后会产业哪些新问题?
刘:行政区划调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各个行政区之间空间的划分、指标的确定、产业的分工都要进行认真的考虑。省内兄弟地市撤县(市)设区的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借鉴。一方面,市辖区规模划分要科学合理。行政区划调整后市辖区空间划分不能导致有的区域面积过大,有的区域面积过小的问题。在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时候怎样进行空间的划分,今后值得商讨。另一方面,要避免“假性城市化”现象的发生。行政区划调整后,肇庆市的市区范围扩大了,但相应的城镇化水平即非农业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重都下降了,各项人均经济指标也相应的下降了,应加强发展中心区域的经济,提高辐射带动山区各县的能力。
因此,明确撤市设区的标准和指标规模是行政区划调整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撰文/摄影记者袁丽娟
行政区划调整前后情况对照表
指标
调整前
调整后
变化倍数
市区数量(个)
2
4
2
市区名称(区)
端州、鼎湖
端州、鼎湖、高要、四会
—
总面积(km2)
664
3923
5.9
建成区面积(km2)
55
105
1.9
户籍人口(万人)
50
167
3.3
城镇人口(万人)
50
80
1.6
总人口
59
184
3.1
城镇化水平(%)
85
43
0.5
[ 此帖被空军壹号在2009-05-27 20:1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