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9034阅读
  • 189回复

[历史地名]天津地名考集萃(整理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00 发表于: 2004-03-03
天津地名考:港、澳街名(作者:谭汝为)
--------------------------------------------------------------------------------
港、澳街名
2004年02月24日00:16天津青年报
天津与香港、澳门有着血脉联系,天津市区有些地名就是直接以“香港”、“澳门”来命名的。和平区的香港路,是一条由重庆道到马场道之间的南北向路,长260米。1922年由英工部局利用挖海河淤泥,垫地筑成。香港路在英租界时称为36号路,又名泰安道。应指出:这个“泰安”非指中国地名山东泰安,而是英国人名Tyne的汉译。在英租界70多条路中,没有一条是以中国地名命名的。日本侵华占领天津后,改称兴亚二区36号路。1946年中国政府把这条路命名为“香港路”。
与香港路毗邻的香港大楼,建于1937年,为奥地利建筑师益基设计,是当时高级公寓式住宅楼,占地1750平方米。在天津以“香港”冠名的还有“香港药房”,坐落在新华路与泰隆路交口。该药房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屈臣氏大药房的分店,上个世纪30年代取名香港药房,以销售高级西药而著称。河西区北部还有一条“九龙路”,建于1895年德租界时期,时名33号路,1919年更名青岛路,1945年更为今名。
在天津历史上还有一条以“香港”命名的街,就是与今香港路十字交叉的睦南道。该道长1968米,1929年建于英租界,最初命名为香港道,又名31号路。当时英租界有不少以其殖民地命名的街道,如“新加坡道”(今大理道)、“科伦坡道”(今常德道)、“马耳他道”(今衡阳路)、“孟买道”(今潼关道)等。英租界当局以“香港”命名这条路,是为了炫耀其殖民地遍布世界。日本侵华占领天津后,这条路改称兴亚二区31号路。1946年改名镇南道,1952年改为今名睦南道。广西镇南关处在中越边境,后更名为睦南关,今名友谊关。
和平区的澳门路北起洛阳道,中与郑州道相交,南至重庆道,长220米,1927年建于英租界,以澳大利亚港城西德尼命名为西德尼路,又称38号路。日本侵华占领天津后,改称兴亚二区38号路。1946年改名澳门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把天津市三条街道分别更名为“香港路”“九龙路”和“澳门路”,表明了中国人民对收回自己国土的热切企盼。从寻常街名的历史更迭中,可领略近代烟云,可树立浩然正气,读者诸君切不可以毫芥小事而忽之。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01 发表于: 2004-03-03
天津地名考:“磨盘”与“疙瘩”(作者:谭汝为)
--------------------------------------------------------------------------------
“磨盘”与“疙瘩”
2004年02月24日23:45天津青年报
磨盘由两个圆石盘做成,是把粮食弄碎的一种工具。疙瘩指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石磨盘和土疙瘩在农业社会里司空见惯,因而往往成为旧时地名生成的标志物。
以“磨盘”命名的地名,其命名理据大略有三,一是以磨盘实物为标志;二是环形道路形似磨盘;三是声响似磨盘转动。
在西青区杨柳青河沿大街北侧,有一条长84米的“磨盘胡同”,相传于清乾隆年间形成。胡同南口正对着南运河,河边有一个挑水口。当地居民到河边挑水,都得经过这条胡同。胡同南半段均以废旧磨盘砌路,故名“磨盘胡同”。在南开区西南角板桥胡同附近,也有一条长105米的“磨盘胡同”,清光绪年间建房成巷。在掘土盖房时,发现地下埋着一个磨盘,故名磨盘胡同。蓟县罗庄子乡有“磨盘峪”村,明代成村,因村南山形似磨盘,故名。
天津市区以“磨盘”为名的街道,就是建于元代的水阁大街。这条位于东门外的大街,其西段曾名磨盘街,清道光年间《津门保甲图说》在东门外就明确标出“磨盘街”的位置。这个磨盘街得名的理据已难以考证。在静海县独流镇北部也有一条“磨盘街”,长400米,宽4米,明代形成,因街道呈环形,状似磨盘,故名磨盘街。蓟县与遵化县交界处,有一座海拔241米的山——铁磨岭,相传古代有一人在山上放羊,忽遇大雨,雷电交加,发出犹如铁磨转动的巨大声响,故名“铁磨岭”。
在天津近郊的旧村名中,存有不少以“疙瘩”为名的聚落。例如西青区中北斜乡原有一个村名叫“疙瘩”,相传清初此地有两座高土台,形似土疙瘩,故名疙瘩村,后因村名不雅,改名为北四新庄。西青区杨柳青有韩家疙瘩、金家疙瘩、乔家疙瘩等里巷,皆因胡同狭曲,路面不平而得名。建在高阜处规模较小的村落,也俗称为“疙瘩”。例如静海县有袁家疙瘩、曹家疙瘩、潘家疙瘩、谭家疙瘩、沈家疙瘩;北辰区有北麻疙瘩、南麻疙瘩;大港区有黑疙瘩等;塘沽区有“一疙瘩”村,以村小住户集中,故名。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02 发表于: 2004-03-03
天津地名考:津门“八大……”(作者:谭汝为)
--------------------------------------------------------------------------------
唐津门“八大……”
2004年03月01日01:07城市快报
天津人在称呼某种类型若干家族、商家等组成的系列时,喜欢用“八大……”的总括形式,例如“八大家”、“八大祥”、“八大天”、“八大成”等等。
清初以来,天津人对本地豪富家族就有所谓“八大家”的说法。这些家族多是经营盐业、漕运、粮业发财致富的巨商。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兴衰更替,“八大家”具体所指有好几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清末在民间传诵的《天津地理买卖杂字》,它用顺口溜的形式记载了“八大家”的姓氏:“天津卫,有富家,估衣街上好繁华。财势大,数卞家,东韩西穆也数他。振德黄,益德王,益照临家长源杨。高台阶,华家门,冰窖胡同李善人。”其实这里列举了9家。来新夏主编的《天津近代史》云:“被天津社会相沿传称的‘八大家’,他们是‘天成号韩家’(粮、船商)、‘益照临张家’(盐商)、‘益德裕高家’(盐商)、‘杨柳青石家’(粮商)、‘土城刘家’(粮商)、‘长源杨家’(盐商)、‘正兴德穆家’(粮商)、‘振德黄家’(盐商)。”粮商与盐商各占4家,可见天津盐业地位之尊。
所谓“八大祥”,就是闻名津京乃至华北地区的8家店名带“祥”字的绸布庄:谦祥益、瑞蚨祥、瑞林祥、瑞生祥、瑞增祥、庆祥、益和祥、隆祥。“八大祥”又称“祥字号”,均系山东章丘县旧军镇孟姓族人(同姓不同宗)所拥有。“八大祥”中,声望最高、经营最好的当数瑞蚨祥。“八大祥”从清朝在天津陆续开业,到上世纪30年代呈鼎盛之势。
1949年以前的劝业场,共有大小商店、摊位三百多家。商场集购物、娱乐、消遣于一体,在商场内设有天宫影院、天乐戏院、天纬球社、天露茶社、天升戏院、大观园以及夏天夜间开放的屋顶娱乐花园“天外天”等游乐场所,时称“劝业八大天”。
从清康熙至民国时期,天津有8家店名含有“成”字的天津风味大型饭庄,即聚庆成、聚合成、义和成、聚乐成、义升成、福聚成、聚升成、聚源成,合称为“八大成”。其中聚庆成开办于乾隆元年,原址在荣业大街黄河戏院旁。该饭庄之所以取名“庆”成,含有庆祝乾隆皇帝登基之意。后乾隆南巡路过天津,住万寿宫(今北马路小学),每日均由聚庆成饭庄供应御膳,可见烹调水平之高。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03 发表于: 2004-03-03
天津地名考:“法国”老地名(作者:谭汝为)
--------------------------------------------------------------------------------
“法国”老地名
2004年03月01日23:35城市快报
1860年法租界东北面临海河,西至今大沽路、南至今营口道,面积360亩。后一再扩张,至1935年,法租界东至海河,西至今新兴路,北至今锦州道、四平西道,与日租界相连,南至今营口道与英租界为邻,面积达2836亩。先后建造了领事馆、公议局、工部局、营盘、教堂、学校、俱乐部、花园、菜市、邮局、公墓等各种建筑与市政设施,给天津历史留下了以“法国”冠名的一系列老地名。
法租界重要机构和建筑,主要分布在今承德道和解放北路上。在承德道上,建造了领事馆、公议局和驻军营盘。领事馆,坐落在今承德道4号,建于1923年,为二层平屋顶带地下室的混合结构,现为天津测绘处办公用房。公议局,位于今承德道22号,1929年至1931年建成。建筑分主楼和配楼,主楼立面6根爱奥尼克式柱廊,入口处为5个半圆券门。解放后为天津图书馆,现为天津艺术博物馆。法国营盘位于今赤峰道1—5号,建于1915年,有二至四层楼房5幢,另有平房多间,包括兵营、军官住房、司令部等,总建筑面积6030平方米。现为港务局宿舍及办公用房。
法租界工部局、警察局、俱乐部、商会等机构设在今解放北路。工部局,坐落在解放北路34号,1934年建成。建筑从过街楼处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半部为法国消防队,北半部为法国工部局。上个世纪30年代初,法国警察局迁址于今工部局旁,现为市粮食局等机关的办公用房。法国俱乐部,即今青年宫,坐落在解放北路29号,1932年兴建,占地7260平方米,砖混结构,屋顶中央有彩色玻璃窗。楼内设娱乐室、酒吧、小剧场、舞厅、球室等;楼外设花园、球场和露天舞台。法国商会会址也设于此处。
法国教堂又称“老西开教堂”,位于西宁道与独山路交口南侧,占地2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585平方米。受罗曼式建筑影响,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三大圆顶呈“品”字形。1991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命名为国家优秀近代建筑。法国花园,即中心公园,占地14300平方米,建于1917~1922年,围绕花园道旁建有各具特色的西式楼房。法国学校(又名法文学堂,后更名法汉学校)在今西宁道,今为二十一中学。法国邮局于1900年设在今解放北路21号,后于1905年在今吉林路又新建一所邮局。法国公墓位于今和平路和哈尔滨道拐角处,旧址为今渤海大楼旁侧公交和平站一带。当时活跃在百姓口头上的还有“法国桥”(今解放桥)、“法国菜市”(即长春道菜市场)等。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04 发表于: 2004-03-13
天津地名考:花园路、渤海大楼(作者:谭汝为)
--------------------------------------------------------------------------------
花园路、渤海大楼
2004年03月06日00:37城市快报
少年时与伙伴嬉戏时曾猜过一条谜语:没头没尾走不完的路(打天津一路名)——花园路。花园路长470米,是环绕直径为135米的中心公园而修建的一条环形街道。1902年建于法租界,名为霞飞将军路,简称霞飞路。1946年中国政府收回租界,因其环绕中心公园,故改为花园路。路外侧多为欧式建筑,名楼荟萃,风格各异,错落有致。中心公园草坪上,屹立着爱国将领吉鸿昌将军的塑像,吉鸿昌故居就在花园路5号,是一座带庭院的三层小洋楼。花园路2号是一幢具有英格兰风格的楼房,是近代中国驻葡萄牙公使张公撝的旧宅。花园路9号是经营纱厂的实业家章瑞庭的旧宅,为西洋古典建筑风格的三层楼房,现为市工商联。花园路10号是经营煤矿的实业家庄乐峰的旧宅,为仿德国庭院式四层楼房,现为市教委机关。花园路12号是一座英国庭院式楼房,主楼分为南、北、东三幢楼,连同西侧正门,统由廊厅连为一体,现为和平区人民政府。
这条路形成放射状的六个路口,平均不到80米,就是一个路口——东口出承德道通大沽北路,西口出承德道通新华路、河北路;北口出丹东路直通和平路,南口出丹东路通营口道;西北出辽宁路通赤峰道,东南口出辽宁路通营口道——可谓四通八达。花园路上机关多,您去办事儿,一进花园路,如入八卦阵,甭说外地客人,就是天津本地人也发蒙。好在路不长,转上一圈儿就找着了。不过办完事出来,还得犯迷糊。有高人指点:“您以渤海大楼为目标啊,朝那儿走,不就是和平路了嘛!”
距中心公园最近的高层建筑,就是巍然矗立的渤海大楼了。这座主体13层,高48.2米的楼宇,曾为天津市最高建筑。渤海大楼位于和平路与丹东路交口,1933年由法商永和营造公司设计,德国买办高兴桥投资兴建。1935年建成后,交给其子高渤海经营,故名渤海大楼,占地0.9亩,建筑面积4088平方米。该楼为框架结构,由90多根钢柱搭架焊接联成一体,地基用菲律宾木排列打桩,墙体内层用空心砖,外层全部用进口特制砖垒砌,外观为棕褐色。1949年为市政府招待所,1966年曾更名人民大楼,1979年恢复渤海大楼原名,现为国民饭店旅店二部。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05 发表于: 2004-03-13
天津地名考:“过气”词语(作者:谭汝为)
--------------------------------------------------------------------------------
“过气”词语
2004年03月07日23:33城市快报
“过气”这个词来自港台地区,就是“原先很火而现在过时”的意思,譬如“过气影星”、“过气歌手”等。在天津市,与居住有关的一些词语,诸如“窝棚”、“三级跳坑”、“新村”、“大杂院”、“临建”、“危陋平房”、“伙单”等词语,随着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确已分别“过气”,渐渐淡出,甚至行将步入不再使用的“历史词语”的境地。
解放前,下层百姓生活在何兴村、万德庄、谦德庄等地的窝铺区。所谓“窝铺”就是地上挖坑,木棍搭架,围上芦席,抹上稀泥盖成。市政府于1953年开始,对窝铺区进行改造,至上世纪50年代末所有窝铺区皆被拆除。“三级跳坑”是形象化比喻——即房里比院子低,院子比胡同低,胡同又比马路低的简易平房,站在马路上伸手能摸到屋顶。下雨时屋里积水没膝,冬天阴冷潮湿。当时在市区此类“跳坑”式房屋大量存在。至1985年,全市基本消除了“三级跳坑”。
工人新村始建于1952年,主要分布在中山门、西南楼、丁字沽、王串场、唐家口等地。十几间简易平房为一排,排间留距为院,正房住人,对面一间稍微矮小的房子做厨房。在当时,这就是令人艳羡的居住条件啦!大多数人住在多户聚居的破旧大杂院里:每家一间十多平方米住房,没厨房,只能在各家门口搭小棚子做饭。全院一个水龙头,几个胡同一个公厕——这就是“危陋平房”。文革期间,家庭住房极其紧张,子女结婚无房成为大难题,只得买旧砖盖小房。1976年地震,人们住在临建防震棚里。灾后重建时出现大批临建房,至1981年,临建棚才被全部拆除。“伙单”分两种,或一单元分给两户居住,共用一厨一厕;或几家合住一单元,共用一厨房,每家一个炉灶,共用一个水池子、一个厕所。在1993年以前,市区“危陋平房”有一千多万平方米,居住着占全市近四分之一的老百姓。三代同居一室,夏不遮雨,冬不避寒,生活极为不便。
1994年,天津市确定把“改造成片危陋平房”列为“三五八十”四大阶段性奋斗目标之一。从1994年初到2001年底,累计拆除危陋平房1388万平方米,新建住宅3847万平方米。全市建成谦德庄、南市、中山门、丁字沽、西广开、王串场等近百个居民区。有43万多户、140多万市区百姓乔迁新居,彻底改善了居住条件。于是,天津人耳熟能详的上述词语,就成为“过气”的历史词语了。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06 发表于: 2004-03-13
天津地名考:宠辱两极海光寺(作者:谭汝为)
--------------------------------------------------------------------------------
“宠辱两极海光寺
2004年03月08日23:34城市快报
海光寺位于南京路与南门外大街交汇处东北侧,其地域为:南京路以北、多伦道以南,万全道以西、南门外大街以东的范围。清乾隆年间,天津总兵蓝里在城南大规模开垦水田种植水稻,使那里成为稻垄纵横、蛙鸣阵阵的鱼米之乡。康熙44年(1705年),蓝里延请名僧成衡来津创建了普陀寺。寺院宽敞壮观,院内遍栽葡萄,故俗称“葡萄寺”(“普陀——葡萄”读音相类)。1719年康熙帝巡幸天津,为普陀寺赐题匾额“海光寺”,并书楹联“香塔鱼山下,禅堂雁水滨”。于是,普陀寺遂易名海光寺。寺外植柳万株,枝叶披拂,绿阴遮地;辟田百顷,与城南河塘相连,菡萏盛开,稻香萦怀,文人雅集,游船荡漾,十里波光与碧瓦朱墙相映,故有“小江南”之称。
海光寺在近代史上遐迩闻名,并非因其曾获皇上恩宠,而源自在这座寺庙里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咸丰8年(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溯河而上,直抵东浮桥,盘踞三岔口。天津守军奉命在海光寺外驻扎。朝廷急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赴津谈判求和。英、法、俄、美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海光寺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海光寺成为中国备受凌辱的见证,于是它得了个别名——签约寺。咸丰10年(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侵占天津,海光寺被侵略军占领;转年因天津开埠而撤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重视国防建设。咸丰11年(1861年),朝廷委任直隶总督崇厚在海光寺创办“天津机器局”(即西局),把从国外购置的蒸汽机、化铁炉和车床等设备,安装在佛殿东跨院的厂房里,制造枪炮弹药,以加强京畿防务。
光绪26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海光寺遭彻底破坏,日军占领海光寺。转年签订《辛丑条约》,海光寺被划入日租界,日本兵营以及驻军司令部就设于此处。日租界街道一律以日本名字命名,如:南京路(南门外大街至锦州道一段)叫“住吉街”,多伦道叫“福岛街”,新疆路叫“三岛街”,万全道叫“伏见街”等。可能是为了炫耀占领海光寺的所谓“战果”,日租界当局继续使用“海光寺”这个地名。新兴路(鞍山道至土场南道一段)当时被命名为“海光寺路”。海光寺的旧址,现为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及血液病医院、解放军272医院的所在地。1985年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07 发表于: 2004-03-13
天津地名考:租界商区——小白楼(作者:谭汝为)
--------------------------------------------------------------------------------
租界商区——小白楼
2004年03月10日00:07城市快报
“小白楼”地方不大,但名气不小。1860年天津开埠后,帝国主义列强争先来天津强辟租界。最初,小白楼一带为美国租界,其地域东西方向以海河与海大道(今大沽路)为界,南至今开封道,北迄今彰德道,面积约131亩。其地名由来,因开封道附近曾有一座白色的小洋楼,当时此地尚无正式地名,人们便以这白色小楼为标志,称这地区为小白楼。
1902年,美、英私相授受,将美租界并入英租界。英商先农房产公司在小白楼一带建房开发,首先在开封道西段南侧建造了全长近600米的先农里,然后在徐州道、大沽路、开封道等处建造大批楼房。小白楼东傍海河航运码头,又比邻金融、贸易中心的英租界中街(今解放北路),因而形成以外国人及官僚、买办、下野政客军阀为服务对象的销金窟。这里饭店、酒吧、舞厅林立,更有理发、美容、西服裁剪等行业,还有专门经营进口化妆品、服装、鞋帽及洋酒罐头、西点、糖果的商店,均以其高档、时髦而著称。天津开埠后,外国军队以保护侨民利益为由纷纷开来,为外国大兵服务的商店、酒吧、舞厅、妓院等应运而生。每至夜晚,这里成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世界。
旧时,小白楼素有“俄国城”之称,因苏联“10月革命”后,大批“白俄”涌入天津落户,人数多达三五千人。他们居住在今开封道、徐州道的西半部,以及特一区(旧德租界,今河西区)南京路与徐州道交口的义庆里、南京路与马场口交口的汝南里一带。由于不承认苏联政府,他们失去了国籍,形同难民;但在天津小白楼地区却又开建了新的家园——成立了“俄侨协会”,开设了学校、商会、医院、俱乐部、餐厅、舞厅及各式商店,故而外国侨民以“俄国城”称之。
小白楼突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就是体现出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西方文化观念全方位地涌入这里,一方面和固有的中华传统文化发生撞击与摩擦;另一方面在华洋杂处、中西交流之中,二者又有交汇与融合。西方文化思潮通过在小白楼等商业娱乐地区的传播,逐渐渗透并融入天津的文化生活领域。如果说,在近代中国北方,天津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得领世界风气之先;那么小白楼就是一个典型的“特区”和亮堂的“窗口”。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08 发表于: 2004-03-13
天津地名考:古老商市估衣街(作者:谭汝为)
--------------------------------------------------------------------------------
古老商市估衣街
2004年03月11日00:02城市快报
旧时天津民谣云:“估衣街,一里长,裘皮店来绸缎庄。旧衣花上几个子儿,皮衣只有八块洋。谦祥益,瑞蚨祥,都在北方响当当。喜事来买好绸缎,白事买走寿衣裳。”估衣街东起大胡同,西至北门外大街,中与影院街、通衢胡同、东坊楼胡同、金钟桥大街、归贾胡同、万寿宫胡同、耳朵眼胡同、五彩号胡同等街巷相交,全长710米,宽6米。据考证,其形成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的元代,当时这里叫“马头东街”。到了清代中叶,估衣街繁荣兴旺,成为当时天津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市。
估衣街的兴盛,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它地处海河及五大支流的汇合之处,漕粮、盐运的大批货船都在南运河靠岸停泊。估衣街南邻北马路,北靠南运河南岸。西临北大关,直对竹竿巷,斜对针市街。东口可达大胡同,沿大经路(今中山路)可通北站;也可过毛贾伙巷,到宫北大街。中间有归贾胡同、金店胡同,可与侯家后、鸟市、小马路、鱼市一带沟通。这里是水陆交通的交汇点,也是本地与外地人口流动的聚合处,因而极大地促进了这条古老商业街的迅速发展。
当年估衣商从当铺低价收购已成“死当”(即逾期不赎)的旧衣服,在这条街上设店铺出卖,交易十分热闹,该街遂以得名。清代诗人写有《估衣街竹枝词》:“衣裳颠倒半非新,挈领提襟唱卖频;夏葛冬装随意买,不知初制是何人。”当年,人们这里把估衣铺伙计在推销中,南腔北调、合辙押运的诙谐吆喝,称为“喝估衣”。
估衣街以经营绸缎、棉布、服装、百货为主,有谦祥益、瑞蚨祥、瑞林祥、瑞昌祥、敦庆隆、元隆、锦章、华竹等上百家知名店铺。服装店,从面料、里子,到丝线、扣襻,乃至估衣、成衣、皮货、寿衣、军衣,应有尽有。
从老棉店的门面、牌匾和幌子上,仍可见昔日风采。估衣街还有中药、瓷器、帽业、鞋业、颜料、洋广杂货、银行银号、干鲜果品、糖果、纸张、眼镜、工艺泥塑、香烛等老字号。天津饭店老“八大成”,大部分开设在估衣街旧贾胡同或侯家后。另外,戏园、澡塘、理发和娱乐等行业的参与,更为这里增添了火爆的气氛。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09 发表于: 2004-03-13
天津地名考:晓市、夜市、鬼市(作者:谭汝为)
--------------------------------------------------------------------------------
晓市、夜市、鬼市
2004年03月12日00:20城市快报
晓市就是早市。明清时,从估衣街、北门外到大关河沿,店铺、饭馆林立。一些小贩,趁着清晨商店尚未开门营业之前,来此摆摊销售。主要出售玩具(刀枪、面具、髯口等)、小食品(糖豆、牛肉干、萝卜糖等)、小百货(轴线、发卡、肥皂等)、山货(酸枣、榛子等)、水果(酸梨、沙果等)等。每当晨光熹微之际,开始营业,至日上三竿时收摊停市。市内和乡镇摊贩,纷纷来晓市趸货,交易忙碌。20世纪20年代,在河东(现河北区)和南市有两处夜市。河东夜市位于海河东岸金汤桥东口,往东过三个路口,几百个小摊一字排开,售卖日用杂货、小吃等。南市夜市位于南市商场附近十字路口,经营百货、杂货等,还有出售书报杂志、茶食糖果,以及修眼镜、配钥匙等摊位。入夜电灯成串,明亮耀眼,行人亦十分拥挤。
“鬼市”位于南开区天宝路,东至靶革当道,西至湾兜中学后墙(拆迁前),长约500米,占地十余亩。坎坷土道,萤火油灯,摆满破旧物品;人影晃动,来去匆匆;天放亮时,物尽人散,恢复平静——这就是昔日鬼市的剪影。
20世纪初,天灾、战乱使河北省各地一些农户逃难到津。当局在天宝路一带安置搭棚苟居,他们靠捡破烂,用泥娃娃、洋火换估衣鞋袜等谋生,人称此处“破烂市儿”。后回收种类增多,日本投降后一些军需物资,如军服、军靴、军毯等上市出售。为躲避警方、税务稽查,常在凌晨两三点钟从事交易。当时无路灯,市场一片漆黑,购销双方借油灯或手电的微弱光亮交易,远远望去,人群聚散,灯光闪灭,鬼鬼祟祟,犹如坟场鬼火跳跃;加之售者打马虎眼蒙人,且所卖多为来路不明之物,故称“鬼市”。
鬼市交易历来有两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是购物不问货源出处;二是一手钱一手货,概不退换,绝不认账。解放后,改为天亮交易,更名“天明市场”,由此派生“天明街”、“天明西里”、“天明东里”等街巷名。天明市场、天宝路市场、靶革当大街市场,已发展为废旧生产资料交易场所。南开区老里巷地名中有两个“故物市场”,一在太平庄大街西段南侧,原为城南空地,清末曾为经营古瓷、玉器的摊贩市场,后建房成巷仍用旧名;另一在黄河道东段南侧,原为坟地,成巷后有人在此卖故旧物品,逐渐形成市场,亦称故物市场,1982年因重名更名欢乐胡同。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10 发表于: 2004-03-13
天津地名考:天后宫与年货市场(作者:谭汝为)
--------------------------------------------------------------------------------
天后宫与年货市场
2004年03月12日23:36城市快报
天后宫位于南开区西北部,原古文化街中段西侧。自元代始,天津海河即为漕船南粮北运循运河直达京师的必经之路。元泰定3年(1326年),于海河西岸小直沽兴建天妃宫,供祀天妃以求神灵护佑漕运安全。清康熙23年(1684年)封天妃为天后,改称天后宫。现天后宫是我国最早供祀天妃(妈祖)的庙宇之一,也是津门最古老的建筑,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天后宫门前有派生街名——宫南大街、宫北大街和宫前街,于1530年成街。1985年修复天后宫、修建文化街时更名为古文化街。北起老铁桥大街,南至水阁大街,长680米,宽5米。与之相交的街巷有:福神街、大狮子胡同、章家胡同、王十二胡同、宣家胡同、袜子胡同、石头门坎等。与之相邻的街巷有:崇仁宫大街、天齐庙大街、玉皇阁大街、多吉胡同等。
天后宫及宫南、宫北大街,宫前街以及上述毗邻街巷,在旧时却是天津最大的年货市场。天津童谣曰:“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也要顶新毡帽。”“这些年货,上哪买去,您哪?”“上娘娘宫啊!”旧时一进腊月,宫南、宫北大街及临近里巷的墙上,到处贴着“年年在此”红纸黑字的纸条,经营各种年货的摊点一个挨一个,满街区都是。年货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例如祭品类——佛像、红烛、束香、纸元宝、门神、财神、灶王的供像等;工艺类——窗花、吊钱、福字、春联、绒花、绢花、年画等;食品类——糖果、京糕、糖堆、蜜饯、果脯、瓜子、花生、麻花、糕点等;副食类——粉皮、面筋、豆腐、青菜、素炸货、腊肉、鲤鱼、调料等;玩具类——走马灯、空竹、面人、鬼脸、刀枪、冰嘎、气球、太平鼓等。另外,烟花爆竹、灯笼、金鱼、鲜花等的销售也极为火爆。
溯源天后宫年货市场的历史,其滥觞有二,一是庙会,摆摊售货是庙会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二是每月逢一的“宫前集”。明弘治6年(1493年),天津城内外就有包括(天后)宫前集(分为宫南、宫北二集)在内的“十集”。因此天津民谣云:“天津卫,天天集。甭管买嘛您了别着急,今儿个不齐明儿个齐。”您看——天津人到娘娘宫去一趟,嘛年货都办齐了!娘娘宫及其临近街区作为年货市场,不仅历史悠久,享誉四方;而且成为天津传统节俗文化的典型体现。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11 发表于: 2004-03-27
天津地名考:武德殿·大罗天(作者:谭汝为)
--------------------------------------------------------------------------------
武德殿·大罗天
2004年03月14日00:26城市快报
当年天津日租界面积1.43平方公里,在今和平区北部。其地域范围:东至海河,东南至锦州道与法租界接壤,西至墙子河(今南京路锦州道至海光寺段),北起闸口街沿和平路至多伦道,西沿多伦道向西直抵南门外大街,南折至海光寺。1945年8月,中国政府正式收回。本文介绍日租界宫岛街(今鞍山道)上的“武德殿”和“大罗天”。
武德殿是一座日本宫廷式建筑,位于鞍山道与南京路交口西北侧,对过就是电报大楼。1923年,日本居留民团曾在此处建造发电厂,后迁出。1941年,日本武德会天津支部兴建了这座为侵华日军习武健身的场所。武德殿又名演武馆,为二层砖木结构楼房,以黑、白为主色调,用14根通柱支撑,占地2808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外檐为白色墙饰,用釉面瓷砖镶嵌,四坡青琉璃瓦顶,正脊黑布瓦。首层为公寓式住房,有拉门式榻榻米。二楼为练武厅,内设柔道、击剑、拳击等健身习武设施。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军曾进驻。现为总医院幼儿园。
“大罗天”是一座花园式综合游艺场,位于鞍山道与山西路交口西南侧,即原《天津日报》社旧址,占地9400平方米,1917年为广东籍商人修建。所谓“大罗天”是道教语,指天外之天,即最高最广之天。道教认为茫茫宇宙有三十六天,而其他三十五天总系于大罗天。其它天都有限,而大罗天是无限且没有终极的。游艺场总体设计精美典雅,包括假山、水池、亭台、楼阁;戏台、露天电影场、台球场;鹿圃、野兽间(饲养狼、熊、猴等)等。戏台规模不大,但名气不小,因为梅兰芳、杨小楼、程砚秋、尚小云、马连良等均在此演出过。“大罗天”开业后热闹非凡,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达到鼎盛。朝野名流、军政要员、豪绅巨贾多到此娱乐消遣,当时天津上层社会中曾流传“进了大罗天,死了也心甘”的谚语。1925年内设古玩市场,生意亦为兴隆。1932年张大千莅临天津举办画展,曾在此作画,末代皇帝溥仪也曾来此观光。后劝业、中原、天祥等高大的商业建筑,每年夏季都在屋顶花园举办新颖别致的消暑游乐活动,使“大罗天”难以与之竞争,逐渐势微。至今惟余残碑半块作为沧桑遗迹。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12 发表于: 2004-03-27
天津地名考:逊帝行宫——张园、静园(作者:谭汝为)
--------------------------------------------------------------------------------
逊帝行宫——张园、静园
2004年03月14日23:41城市快报
在中国近代史中,总统、总理以及督军、省长等高官,一旦失势,便离京都,携家人、财宝住进天津租界。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将军从故宫驱逐出来,不久就住进了天津日租界的张园,后又移居到静园。张园的主人张彪、静园的主人陆宗舆与溥仪、与日本都有奥妙的关系。
张彪(1861~1928),山西榆次人。早年追随山西巡抚张之洞,协助创办汉阳枪炮厂,深得张之洞赏识,曾被派赴日考察军政,先后出任湖北新军第八镇统制、湖北提督等职务。武昌起义时弃军潜逃,后寓居天津日租界,投资纱厂,并在宫岛街买下6300平方米洼地,于1916年建成一所两层豪宅——张园。
1924年,溥仪被逐出宫,张彪将他迎居于张园,供其食用多年。张园是一座花园别墅,楼宅四面长廊环绕,院内垒造假山,筑池引水,广植花木。初名“露香园”,失之浮艳,后称“张园”。1925年,溥仪住进张园,一楼前部为客厅及大餐厅,后部为文绣卧室;二楼为溥仪卧室及小客厅,东部为婉容卧室及饭厅;三楼是溥仪来后增建的,有饭厅、游艺室及客房。1929年7月,溥仪移居静园。1935年,日本驻军通过女特务川岛芳子出面,以18万银元的价格购买张园,作为日本驻军高级军官和特工的住所。不久,日军拆除原建筑,建起罗马式砖木结构二层楼房,作为日本军部。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军曾进驻张园。1949年天津解放,张园成为天津市军管会的办公处,后为天津日报社使用。
陆宗舆(1876~1958),浙江海宁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曾任北洋政府财政部次长、驻日公使、交通银行股东会长等职。因出卖国家主权,“五四”运动后被免职。静园是日租界宫岛街(今鞍山道70号)的一座东西混合型庭院式住宅,由陆宗舆于1921年建造。静园初名乾园,占地3360平方米。前院是花园,广植花木,有金鱼池,一条长17米、宽1.5米的游廊直通主楼西端,后院和西跨院分别建有一座楼房,旁侧建有平房,共有房屋130多间。溥仪移居此处后,改名为“静园”,寓意静观时变,以待时机。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天津警备区司令陈长捷曾在静园居住。1949年后曾为市总工会办公用,现为居民住宅。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13 发表于: 2004-03-27
天津地名考:天津“华尔街”——解放路(作者:谭汝为)
--------------------------------------------------------------------------------
天津“华尔街”——解放路
2004年03月17日00:03城市快报
出天津站,过解放桥,就进入被誉为天津“华尔街”的解放路金融一条街了。漫步解放路,大街两旁一幢幢造型独特的西洋建筑,给人带来浓郁的异国风采——罗马式、哥特式、罗曼式、日耳曼式、俄罗斯古典式等欧陆风格建筑,纷至沓来,使人目不暇接。
解放北路西北起解放桥,东南至徐州道接解放南路,长2229米。长期以来,这条街是外国银行集中地。鸦片战争轰开了清廷闭关锁国的大门,解放路沦为英租界,时名称“中街”。从解放桥到营口道为法租界“大法国路”,从营口道到徐州道为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从徐州道到琼州道为德租界“威尔逊路”。英国汇丰银行(今中国银行天津分行)率先在这里破土兴建,法、美、德、意、日、俄等紧随其后,先后开设了麦加利银行(今解放北路邮电局)、美国花旗银行(今农业银行天津分行)、中法工商银行(今市总工会)、俄国华俄道胜银行(今解放北路132号)、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今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东方汇理银行(今艺术博物馆)、美国美丰银行(今长江服装厂)等。另外,许多著名的洋行也设在这条街上,如英国太古洋行(今解放北路165号)、怡和洋行(今建设银行天津分行)、仁记洋行(今解放北路129~135号)、美丰洋行(今五金交电公司)等。
这里云集的金融建筑,虽外形各异,但整体风格采用西洋古典文艺复兴手法,表现出庄严、稳定的氛围。如汇丰银行建筑入口处有人字山墙,柱廊凸出,两侧有高大的爱奥尼克柱作装饰,显得伟岸肃穆。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建筑,由同和工程公司设计、施工,2层立面完全对称,采用科林斯巨柱的形式,显得富丽堂皇。麦加利银行建筑,由英商景明公司设计,建筑平面近似平行四边形,追求宏伟、壮丽的风格,给人以稳健、庄重之感。中法工商银行由永和营造公司设计、施工。主楼沿街立面,以正入口为中心向两侧沿弧线对称排列10根科林新巨柱形成前廊,其外形为罗马塔司干柱式,两层柱廊比例悬殊,形成强烈对比,使建筑立面显得十分丰富。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14 发表于: 2004-03-27
天津地名考:梨栈(作者:谭汝为)
--------------------------------------------------------------------------------
梨栈
2004年03月20日00:23城市快报
“梨栈”的地理方位,就是今天劝业场一带。在劝业场建成之前,今天的和平路与滨江道、长春道、锦州道交会处统称“梨栈”。此地原为郊野,19世纪末,它处在英、法、日三国租界交会的边缘地带——其东北面(今大沽路)是法租界的西南界,东南面(今营口道)是英租界,而其西北面(今锦州道)是日租界。
“梨栈”本指位于锦州道和兴安路交会处的“锦记货栈”,就是今市曲艺团旁的果品公司批发部。锦州道通海河处原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村落——马家口,还有一个横渡海河的马家渡口。1898年,马家口划入日租界,这一带的交通、商贸日渐繁荣。天津近郊及河北等地由水路、陆路运来的鸭梨等水果,都在这里集散。“锦记货栈”应运而生,在此专门收购、经销天津人爱吃的鸭梨,于是平仄相调的两字地名——“梨栈”就产生并很快叫响。
1900年法租界扩大,把劝业场一带划入,可当时这里还是个无名地区,人们只得把“梨栈”所指地域范围扩大,就把马家口到今劝业场(即今和平路与滨江道、长春道、锦州道交会处一带)的地面统称为“梨栈”了。此后,法、英、美、瑞、比等国的企业以及中国的政客、商绅纷纷前来抢占、抢购地皮,竞相建造楼厦,盖房出租。随着人口激增和商业发展,“梨栈”一跃而为繁荣的商业区。到了上世纪30年代初期,在今和平路与滨江道交叉路口的四角,分别矗立着津门商界四大建筑——浙江兴业银行(1923年)、交通旅馆(1928年)、劝业场(1928年)和惠中饭店(1930年)。它们的落成标志着这里已经成为天津新的商业中心。
1928年,劝业场开业,其正门面对今和平路,当时名为“法租界第二十一号路”,正式街名为“杜总领事路(Rue de Chaylard)”。可天津人嫌外国街名太难记,仍称之为“梨栈大街”。后来,和平路发展成可与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相媲美的、海内外驰名的大型商业街,可是当时有轨电车的站名却仍用“梨栈”、“四面钟”、“芦庄子”这些老地名。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15 发表于: 2004-03-27
天津地名考:芦庄子(作者:谭汝为)
--------------------------------------------------------------------------------
芦庄子
2004年03月21日23:19城市快报
在20世纪之前,南市地区原本是一片芦苇丛生、污水漫溢的沼泽开洼,早年因位于天津卫之南,且地势低洼,故名“卫南洼”,天津建城后更名“城南洼”。其中仅有一块高地,住着几户人家,因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芦苇,故名“芦庄子”。1860年紫竹林划为租界后,芦庄子的居民日益增多。其四界范围:东北至和平路,东南至多伦道,南至华安大街,西至建物大街,北至清河大街,形成五角形的地域。
1898年后,芦庄子成为日租界的中心地带。其里巷名多以“巷”为通名,如中华巷、清吉巷、清静巷、清贵巷、清廉巷、清文巷、清明巷、清通巷、清跃巷等。
1900年,天津经历了八国联军侵扰焚掠的劫难后,原来繁华的商业中心已成一片焦土,难以恢复。惨遭洗劫的商贾们只得另谋出路,他们在芦庄子附近,填土垫平池沼水坑,开辟了大约400亩的土地,形成了一座大型露天市场。商贩们在这里摆上地摊,开张经营。地方政府为了便于征税和管理,在此竖起“南门外露天市场”的牌子,人称“南关市场”,而“南市”是其简称。后来,这个市场名就演化为著名的区片名了。作为区片名的南市,位于和平区西北部,泛指建物大街、东兴大街、荣业大街与荣吉大街、清和大街、华安大街交会处一带。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16 发表于: 2004-03-27
天津地名考:谦德庄——棚户变广厦(作者:谭汝为)
--------------------------------------------------------------------------------
谦德庄——棚户变广厦
2004年03月22日20:21城市快报
谦德庄位于河西区北部,人民公园西侧,泛指永安道、徽州道和保安街、汕头路交会处及附近地区。原为旷野,1917年津郊诸县遭水灾,众多灾民逃难至此,搭盖窝棚定居,
因临近天主教崇德堂,故以“谦让崇德”之意命名。住宅简陋密集,多为棚铺、土坯房或低矮的旧砖瓦平房,里巷狭窄弯曲。
谦德庄街巷命名有两个特点:一、这里几乎没有“胡同”,里巷通名多为“里”,如竹园里、保安里、玉善里、乐贤里、乐寿里、元兴里、隆兴里、瑞兴里、忠厚里、福厚里等;二、里巷专名多含“德”字,如德兴里、德恩里、三德里、万德里、新德里、树德里、爱德里等。
1993年天津市政府提出了用5至7年的时间,将市区成片危陋平房全部改造完毕的目标。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谦德庄等破旧危陋的棚户区,经过大规模的改造,已成为高楼林立的新型居民小区。另外,全市还建成南市、中山门、丁字沽、西广开、王串场等近百个新建居民区。30多万户、110多万居民喜迁新居,一个个难点大片在天津版图上业已消失。今天,我们再回到过去的谦德庄,城市地图上标明的这些老地名,已难寻觅。当年成片低矮拥挤的棚户、土屋、平房已销声匿迹,“三级跳坑”已化为成苦涩的记忆,夏天雨水淹泡、冬日寒风穿堂的辛酸日子已一去不返,天津人民正满怀豪情地迎接新生活。人们由衷赞叹“世纪危改工程”,就是造福百万市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危改不仅使城市面貌发生巨变,更为下一步城市建设的大规划、大布局和大飞跃,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搭建了坚实的平台。谦德庄危改新区已成为“津门新十景”之一,排序为第三位,命名为“谦德广厦沐春风”。谦德庄危改是全市危改的典型代表,故此景并不单指谦德庄自身,而指全市危改工程给天津城市面貌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巨变,这正是——津门新十景,处处百花竞绽;海河新气象,时时万象更新。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17 发表于: 2004-03-27
天津地名考:说古道今老城厢(作者:谭汝为)
--------------------------------------------------------------------------------
天津“华尔街”——解放路
2004年03月23日22:42城市快报
天津城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设卫筑城,修建门楼,挖护城河,蔚为壮观。初为土城,周垣长9里13步,高3丈5尺,广2丈5尺,四面开门,上建四门城楼,弘治初年改建为砖城。天津城东西宽,南北窄,呈矩形,俗称“算盘城”。城中十字街,向外延伸可通四向大道,十字街交叉处建鼓楼。清顺治九年(1652年)天津三卫合为一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卫制为州制,后升为直隶州,雍正九年(1731年)设天津府。
清代从顺治到嘉庆140多年间,天津城重修12次。重修后的天津城,城高2丈4尺,东西宽504丈,南北长324丈。1900年,八国联军攻破天津城。转年由联军组成的天津都统衙门下令拆除天津城墙,在原址建成东南西北四条马路。老城分四个居住区,即东北角、东南角、西北角和西南角,建筑风格和道路形成各有不同,富贵人家择地建宅集中在东门和北门一带,因而东北角和东南角多为商贾富户,建筑宏伟,院深宅大。而西南城区,地势低洼,是贫苦百姓的居住地。因此素有“北门富,东门贵,南门贱,西门贫”之说。
解放后,天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老城”格局及建设变化不大。进入21世纪,市政府决定对老城厢进行彻底改造,除了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和古迹外,原有窄小的胡同、危旧的房屋将不复存在。未来老城厢将建成文化商贸旅游区——以鼓楼为中心,恢复原有的十字街区,建设与老城总体面貌相统一、具有观赏价值的现代休闲商业步行街。步行街南北向590米,鼓楼北街(北门里大街)将延续津派古迹的文脉,建成“珠宝工艺一条街”;鼓楼南街(南门里大街)则以民居院落和当铺为基础,形成“收藏一条街”。步行街东西向482米,鼓楼东街(东门里大街),将建成“文化娱乐休闲街”,鼓楼西街(西门里大街)将建成“文明展示购物街”。
这种改造和建设将本着保护与利用、保留与新建、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严格保护文物古迹、名树古木,并保留原有地名,结合城市平房改造,降低居民人口密度,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使景区形成相对独立又对外开放的格局。未来的老城商贸旅游区将成为振兴天津经济的一块风水宝地。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18 发表于: 2004-03-27
天津地名考:耀华中学-耀华路-耀华里(作者:谭汝为)
--------------------------------------------------------------------------------
耀华中学-耀华路-耀华里
2004年03月25日00:23城市快报
耀华中学位于和平区南京路中段东侧,占地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校区呈三角形,被南京路、营口道、耀华路(初名公学道)三路环绕。始建于1927年,时任天津英租界华人纳税会董事庄乐峰先生,向英租界工部局提出筹建中国人自己的学校,并向居住在租界内的华人社会名流募集34000两白银办学。
校址初在戈登路(今湖北路),初名“天津公学”。1928年,由于学生日增,庄乐峰向英租界工部局提出划地扩建,觅得墙子河畔一片53亩洼地为校址,建成一座中西合璧、设施齐全的学校。含有小学部、男生中学部、女生中学部、体育馆、图书馆等,又从国外购进物理、化学、生物等仪器。1935年,曾任北洋大学校长的赵天麟出任天津公学校长,更名为“耀华学校”,取其“光耀中华”之意。1952年改称天津市第十六中学。1988年复称今名。
耀华中学建校七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发展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其中14人成为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臣于敏院士、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思礼院士、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市长陈李婉若、原外交部副部长周南、原天津市市长聂璧初、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等均出自该校。耀华中学已成为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的天津示范中学。2002年,在耀华中学建校75周年之际,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为耀华中学校庆题词:“面向时代、光耀中华”;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题词:“勤朴忠诚、耀我中华”。
耀华中学东北侧,隔耀华路与耀华里相邻。耀华路西北起营口道,东南至南京路,长78米。耀华里在山西路北段西南侧,东起山西路,西南至耀华路,长146米。一般认为耀华路、耀华里之名皆由耀华中学派生。其实不然,耀华里一条至六条,始建于1902年,早于耀华中学命名32年。耀华路始建于1921年,后曾名公学道,此名确为天津公学之派生。1943年日本占领天津后,公学道改称兴亚二区22号路。1946年,中国政府收复,以耀华里名命名为耀华路。近年,百年老巷耀华里已被拆除。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19 发表于: 2004-03-27
天津地名考:四面钟(作者:谭汝为)
--------------------------------------------------------------------------------
四面钟
2004年03月25日23:32城市快报
四面钟位于和平区北部,泛指和平路与哈密道、鞍山道交口一带。在和平路与哈密道交口西南侧,有一座两层灰砖楼房,屋顶设有一个同步自鸣的大型钟表,四面可见,十分醒目。钟楼始建于1902年,是当时八国联军侵华时的日本租界建筑,铜钟为日式制,后以“四面钟”为这一带地区的泛称。
四面钟地处市中心繁华区,联通嫩江路、辽宁路、四平东道、哈密道,和平路商业街横贯其间,两侧商店林立,西有百货大楼,东临劝业场游览区,附近有铁路航空售票处、报刊发行处、科技书店、银行、眼科医院等。
1976年因地震钟楼严重受损,被原产权单位和平区蔬菜副食品公司拆除。近年,四面钟的原始铜钟被发现。钟铃直径为38厘米,高35厘米,重36公斤;钟锤直径14.4厘米,高24厘米,重33.5公斤,钟上无任何标记,钟声清脆,悦耳动听。这口重见天日的百年巨钟,曾被安置在四面钟钟楼一层的钟情西餐厅内,并配制了用拆下来的四面钟百年房檩精心设计制作的钟架,作为历史文物供游客观赏。
“四面钟”从屋顶的一口大钟,演进为市中心的区片名,1958年又成为街道办事处的名称。四面钟街辖区四界为:张自忠路以南,山西路以北,多伦道以东,锦州道以西。在20世纪之前,这里是城厢东南的一片荒野沼泽,人烟稀少。1898年沦为日租界地,1920年由日商填土垫地,筑路建房,形成街道里巷。当时日本驻天津领事馆、日本警察署、日本居留民团、日本驻军、日本特务机关都集中于此,成为日本侵略者奴役中国人民的基地。当时此处一律为日式街名,如:旭街(和平路)、曙街(嫩江路)、大和街(兴安路)、桔街(蒙古路)、秋山街(锦州道)、明石街(山西路)、福岛街(多伦道)、松岛街(哈密道)、山口街(张自忠路)、芙蓉街(河北路)、小松街(热河路)、吉野街(察哈尔路)等。其里巷命名,除极少数“胡同”之外,多以“里”为通名,如永福里、福明里、利安里、春星里、全聚里、荣盛里、好运里、太和里、天和里、锦安里等。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20 发表于: 2004-03-27
天津地名考:徐胡圈-西湖村(作者:谭汝为)
--------------------------------------------------------------------------------
徐胡圈-西湖村
2004年03月27日02:03城市快报
西湖村在南开区东部偏北,鞍山西道东端北侧,泛指万德庄以西、天津大学以北、原棉纺六厂以东、义兴里以南这片地域。相传明代中叶,徐姓某人在此圈地栽种水稻,后徐、胡两姓人家迁来此地,在东部高台落户,后迁居者逐渐增多,形成聚落,遂以“徐”“胡”二姓为村名,曰“徐胡圈”。1954年,以其谐音改为“西湖村”。同年建西湖村大街,北起万德庄大街,南至鞍山西道,长625米,因地处西湖村西部而得名。
地名学家王翁如先生曾撰文指出:徐胡圈“传说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遗迹”。徐光启(1562~1633年),上海徐家汇人,万历进士,曾任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其科学研究范围极广,尤精于农学、天文学,主要著作有《农政全书》等。徐光启曾四次来天津居住,寓居时间累计四年多,可惜只留下了一篇碑文《重修天津卫学宫记》,其中写道:“余曩侨寓津门有事畚臿之役。”“畚”是簸箕,“臿”是铁锹。“畚臿之役”,就是农耕劳作。徐光启曾在天津城南购买一块荒田开发耕作,进行农业试验;但究竟购地垦田在城南哪一块具体区域,因记载有限,至今仍为悬案。民俗学家张仲撰文推论在“城南白塘口上下的海河沿岸”(见《天津卫掌故》第42页),王翁如撰文推论在城南徐胡圈(见《天津地名杂谈及其他》第31页)。二公皆为饱学之士,所论皆非无根之谈,惜其史料不足,只能暂作阙疑。
1910年版《天津地图》此处标为“徐胡庄”,1933年版《最新天津市详图》标为“徐胡圈”,1952年版《两用天津新地图》标为“徐湖圈”,其后出版的地图就标为“西湖村”了。1957年的西湖村农舍俨然,稻田成片,鱼池水清,岸苇丛生,树木成荫,风景幽静。
上个世纪80年代后,西湖村一带以及相邻地区建起了一幢幢楼群,形成了一片大规模的居住区。西湖村在天津城市街巷命名上还有一大贡献,就是它启迪了新区道路命名者的思路,在这里形成了令人瞩目且由衷赞赏的“西湖名胜系列地名”——西湖道、花港道、龙井道、双峰道、灵隐道、卧龙道、白堤路、孤山路、断桥路、三潭路、苏堤路等,以及春晓胡同、冷泉胡同、印月胡同、秋月胡同、灵岩胡同、南屏胡同、湖心巷、西湖里、灵隐里、白堤里、玉皇里、云栖里、苏堤里、三潭里等。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21 发表于: 2004-04-13
天津地名考:鸟市(作者:谭汝为)
--------------------------------------------------------------------------------
鸟市
2004年03月28日21:39城市快报
天津有好几个鸟市,其中最有名的是“河北鸟市”。这个鸟市位于红桥区东南端,在大胡同与新开大街交口以西一带,南临南开区。其实,称之“河北”并不确切,首先它不在河北区,其次也不坐落在河之北岸。1918年,顺直水利委员会为便利排洪,将南运河大胡同至狮子林桥一段裁弯取直,河道北移,将这块地域划到了河的南岸。人们俗称这段故河道为“干河”。起初,这里地阔人少,人们乐于到这块开阔的空场遛早儿、遛鸟,后逐渐成为买鸟卖鸟之处,餐饮、茶水小贩和撂地卖艺者亦来谋生,逐渐形成一个市场,人们俗称为“鸟市”。因其位于城厢以北,与南市相对,故又有“北市”之称。
1920年后,这里增建了河北电影院、宝生书场、聚英戏院、玉茗春茶社等,表演的戏曲娱乐种类有京剧、评戏、梆子、评书、鼓曲、相声、杂耍等,津京两地许多著名的艺人都曾在此献艺。此外,还有十余家经营鸟类、秋虫(蝈蝈、蛐蛐)、小动物的摊店;小人书铺、照相摊、刻字摊;打把式卖艺、耍猴、变戏法、算卦、相面、拉洋片、卖唱片、拔牙、治瘊子、点痦子、卖耗子药、卖大力丸等五花八门的营生。此处的白记饺子、陆记炸糕、全盛斋抻面、燕春坊饺子、恩发成包子以及羊肠子、水爆肚、茶汤、切糕、烧麦、合子、坛肉等小吃遐迩闻名。
到了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鸟市进入了全盛时期,成为天津平民百姓消费、消遣的娱乐场所。建国后,鸟市逐渐衰微。1976年地震后,原建筑拆除建造居民区。昔日的鸟市已被利民里、钧和里两个住宅楼所取代。
其实,天津卫最早的鸟市,在老城里东北角的乡祠以及西南角达摩庵一带,在清朝时这些地方就是花、鸟、鱼、虫和宠物的交易集散地。户部街有一条“鸽子集胡同”,清光绪末年每逢农历初三、初六、初九,这里是买卖鸽子的集日,人称“鸽子集”,后为巷名。另外,在历史上,南市、河东老地道外、老西开(今西宁道、独山路交口的教堂以及江南食品店附近的宝鸡西道一带)、河北王串场、一宫等地,都曾形成过“鸟市”,但其历史、规模和名气都远不及河北鸟市。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22 发表于: 2004-04-13
天津地名考:工业摇篮——三条石(作者:谭汝为)
--------------------------------------------------------------------------------
工业摇篮——三条石
2004年03月29日22:44城市快报
三条石位于南运河、北运河和河北大街之间的三角地带,东临引滦工程纪念碑。早年为洼地,雨季泥泞,往来不便。光绪六年(1880年)直隶总督李鸿章为妻子出殡,为使送葬行车方便,命人在路上铺设三条并排的青石板,三条石由此得名。这个区片的主干道路,东起三条石横街,西至河北大街的三条石大街。
这条750米长的街道,分别与杨家大院、宝兴栈胡同、东泗阳巷、李家店胡同、关下公益胡同、永康胡同、天顺和胡同、玉泰栈胡同、宝昌栈胡同、普渡庵胡同、谭家胡同、太隆胡同、普乐大街、三条石小马路、新丰栈胡同、塘子胡同、公记胡同、泰昌胡同、兴隆居胡同等相交,交通便利。1860年,三条石地区出现了第一户家庭手工业作坊——生产铁锅的秦记铁铺。它的诞生拉开了三条石地区成为天津民族工业发祥地的序幕。此处铸铁业兴起,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1870年左右,天津机器局裁员,一部分技术工人来到三条石地区,有力地推动了技术工艺革新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后出现了以租界市政建设为服务对象的铁工制造业。1914年,已有铁工作坊十几家。1915~1936年,三条石地区发展全盛,手工作坊和工厂达300余家,成为天津乃至华北地区颇具影响的机械制造及铸铁业的中心地区。
1935年,《大公报》曾对三条石地区做如下报道:“这条街长不过里许,街宽亦仅及丈,道路坑坎,尘土飞扬。”“大小铁厂、铁铺,一家密接一家。”三条石在全国遐迩闻名,得益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条石历史博物馆。该馆位于红桥区博物馆大街5号,建于1959年,原址为聂公(聂士成)祠。1976年地震时损毁,重建后面积为2174平方米。该馆存有三块被车轮轧出深沟的青石板,主要藏品有1907年生产的木架织布机、弹花机、打包机等纺织机械,还有当年生产的各种小车、打稻机、榨油机等。
天津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起步发展较早的城市,三条石地区又是天津机器、铸铁业的发源地,是由手工业发展为近代工业的典型地区。据悉,我市将在三条石历史博物馆的基础上,筹建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23 发表于: 2004-04-13
天津地名考:老龙头·天津站(作者:谭汝为)
--------------------------------------------------------------------------------
老龙头·天津站
2004年03月30日19:19城市快报
“老龙头”这个历史区片名,泛指今河北区南部、天津站及其周围一带。天津火车站和横跨海河的浮桥(位于今解放桥附近),都曾以“老龙头”为名。今天津站后广场还有一家旅馆--“老龙头饭店”。
关于“老龙头”地名来历,概有两说:一、乾隆赐名;二、因火车得名。第一种说法:乾隆三十年(1765),天津道台陈辉祖等为接驾,在海河东岸大直沽西南一带,建造行宫--柳墅行宫。转年,乾隆在大学士刘墉陪同下,率船队莅临三岔河口,视察河工,召天津道台等地方官员登舟随驾前往。龙舟驶过马家渡口(即今锦州道通海河处),见河道逶迤延展,波纹犹如金鳞,涌向天水一色的远方。乾隆颇有兴致地赞叹:“此河酷似游龙!”侧目东顾,惟见岸边盐坨林立,蜿蜒数里,蔚为壮观。乾隆问:“此为何地?”刘墉示意天津道台陈辉祖回禀,因当时此地还没有名字,陈一时语塞。乾隆见无人答话,面露不悦。刘墉灵机一动,受皇上刚说“此河酷似游龙”的启示,一语双关地答道:“足下乃老龙头也。”乾隆会意一笑:“好一个‘老龙头’!”天津道台连忙叩头谢恩:“谢主御封‘老龙头’!”于是“老龙头”这个地名便诞生了。
第二种说法:天津站1892年建成,当时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火车站。1895年通车,因一列火车外形如长龙,故谓车站为“老龙头”;或谓当时为慈禧太后特制专列,车厢及机车外观均以金龙装饰,命名“龙号”。因专列停放于此,故名“老龙头火车站”。“老龙头火车站”位于今河北区南部,海河东路东段北侧,为京津交通枢纽。始建时站舍简陋,设施落后。1900年,曾为义和团奋力抗击八国联军侵略者的战场,后曾先后以“天津老站”、“天津紫站”、“天津东站”等为站名。
1987年,天津站原地新建,邓小平题写站名;1988年10月1日竣工通车。占地155.89万平方米,主站房为三层框架结构,高23.75米,圆形塔楼高70米,外部用花岗岩等装修,呈银灰色。从空中鸟瞰,它形成144度夹角,与海河走向平行,且如翱翔的海鸥,象征天津腾飞。车站广场东侧为邮政枢纽,西侧是大型商场——龙门大厦。
老龙头车站附近的沈家台、王家台、郭家庄、瓦刀庄等,原为荒坟苇塘,有少数人家择高台定居。上世纪初期,由于水旱灾害,天津周围及河北、山东农民逃难来津,在此盖茅舍安身,且向高台四周发展,渐成聚落,后为今沈庄子、王庄子、郭庄子、旺道庄。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24 发表于: 2004-04-13
天津地名考:斗店·磨房(作者:谭汝为)
--------------------------------------------------------------------------------
斗店·磨房
2004年03月31日23:35城市快报
“斗”是量粮食的方形木制器具,容量为一斗。旧时粮食以升斗计量,因而把代客买卖、储存粮食并提供食宿服务的粮食市场称为“斗店”。20世纪初期,天津市形成“五大斗店”——怡和斗店、万春斗店、同顺永斗店、华丰裕斗店和同孚新斗店。
开业最早、规模最大的是怡和斗店。该店位于南运河南岸,创业于清道光年间,粮食交易,漕运装卸,车载斗量,热闹非凡。至1953年停业,可谓“赫赫扬扬,已历百载”。其旧址后为怡和街中学。由怡和斗店派生出怡和店西街,该街位于红桥区南部,在复兴路西侧,西北起吴家大院西街,东南至芥园道,全长249米,因在怡和斗店西面而得名。与鱼市大街、双忠庙大街相邻近,东南端为南头窑小学。南头窑街道办事处辖区东北部有“怡和街办事处”,亦由怡和斗店派生。
红桥区东南部有“斗店胡同”,北起北营门东马路,南至张公祠后街,建于1912年,因毗邻同顺永斗店而得名。当时,各家斗店(粮食市场)组成了斗店业同业公会,以协调本行业(粮食批发)内部的关系、斡旋处理与粮食零售业间的关系。三津磨房同业公会,是旧时天津米面业零售商的行业组织。初名“公所”,后更名“公会”。所谓“三津”,源自“天津三卫”。《明会典》载:“永乐二年(1404年)在直沽设天津卫、天津左卫。永乐四年(1406年)改青州左护卫为天津右卫。”可见“三津”就是“天津”之别称。
所谓“磨房”,就是磨面作坊。由三津磨房公会派生地名——南开区南门西附近的“三津胡同”(南关老街中段西侧)和“三津磨房北胡同”(姚家下场大街东段南侧)。截至1930年,天津有大小磨房610家,形成实力雄厚的面粉工业。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大丰”、“民丰”、“三津寿丰”、“嘉瑞”、“福星”等11家面粉公司、面粉厂。其中坐落在今西站前街附近的大丰面粉公司,日生产能力达4200包,成为著名企业。其实在全市同行业中,“大丰”的日生产能力仅位居第四、第五,但它在社会名气上却令同行望尘莫及。
由“大丰面粉公司”又派生了一系列地名——大丰东马路、大丰后胡同、大丰西胡同、大丰路、大丰桥、大丰楼等。由此可见,今日一些企业家不惜重金,购买新建道路、桥梁、车站的冠名权,确为睿智之举。企业冠名,实为活跃于民众口头上的无形资产,将使企业绵绵受益而无绝期!讥之为“冤大头”者,乃斗筲之辈皮相之见也。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