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43阅读
  • 15回复

[地名探讨]地名读音争议,源于方言读音变化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3-08-28
六安的情况我不清楚,六合我还是比较了解的。现在的六合人,自己都说遛合,不说陆合了,说数字六也说成遛(liu),只有部分老年人才把六说成入声的陆(luk)。六合是南京的郊县,方言中心城市影响较大,老南京话的入声字还是保留的,可是今天的南京方言中入声字已经大量减少,比如60后还有部分人说"红陆灯”,80后都说“红律灯”了。南京方言的普化,迅速影响郊县六合口音的转化,使得六合人也渐渐把入声字的发音视作上不了台面的乡下土话,自然说陆合的人越来越少。你想,本地人都不说陆合了,外地人怎么办?

我又想起一个地名,武汉江夏区。辞海等词典标注:jiang jia(第三声)。但实际上,武汉人自己都不说江假了,因此这个所谓的正确读音只能成为"死语言”。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08-29
正确的读音是 lok合、lok安,lu合、lu安也是错的
另外南京还算不错的,马鞍山80后直接把1、7、8、10都舒化,基本完全消灭入声,可以并入国语区了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08-29
看来lu、liu的问题,大家现在还争执,可能现过一二十年,根本就没有争议了,大家都读liu了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08-29
就像乐陵,字典标明读作勒零,可是本地媒体和百姓读作烙零
以人为伴 与人为善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08-29
拜推普所赐。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08-29
我枞阳也要改名了。
方言读音:zhen yang(音同真阳)
普通话读音:zong yang(音同棕阳)
地名来源:地处枞川之阳,因长河两岸多种枞(音同从)树,故又名枞(今读棕)川。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08-31
就算没有普通话,外地人读起来也跟本地人不同吧?
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山东枣庄欢迎您!
民族扬威地,英雄台儿庄。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08-31
地名应当以当地读音为准,
一方面,拉丁化转写容易区分,便于地区的国际化。
另一方面,一个人到陌生的地方访问,问路的对象就广得多。即使对方不会普通话,依然可以了解你要找的地方。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3-08-31
山西、陕西都分不清楚,说明我们的地名依照当地读音转写很重要!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3-08-31
回 半碗粥 的帖子
半碗粥:我枞阳也要改名了。
方言读音:zhen yang(音同真阳)
普通话读音:zong yang(音同棕阳)
地名来源:地处枞川之阳,因长河两岸多种枞(音同从)树,故又名枞(今读棕)川。
 (2013-08-29 22:07) 

枞阳准备怎么改名?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3-08-31
名从主人是应该的~~
好歹是个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3-08-31
张国焘被读成张国“涛”、曝光被读成“暴”光,这可不是推普的功劳,而大多数人文化程度不高读成了错别字,语文委只好向读错别字的老百姓妥协!
多虚心学习,不要乱灌水。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3-08-31
回 東七區 的帖子
東七區:地名应当以当地读音为准,
一方面,拉丁化转写容易区分,便于地区的国际化。
另一方面,一个人到陌生的地方访问,问路的对象就广得多。即使对方不会普通话,依然可以了解你要找的地方。 (2013-08-31 13:20) 

是吗?那么请在字典中给“首”字加上sao1,专门用在韩国首都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3-09-12
回 当涂县芜湖镇 的帖子
当涂县芜湖镇:是吗?那么请在字典中给“首”字加上sao1,专门用在韩国首都 (2013-08-31 21:53) 

应该要求国内统一称之为骚尔
吉 京 黑 辽 粤 冀 内 鲁 沪 鄂 闽 浙 苏 新 甘 津 渝 川 晋 陕 皖 云 贵 湘 赣 豫 宁 青 桂 琼 澳 港 台 藏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3-09-13
回 teas7 的帖子
teas7:应该要求国内统一称之为骚尔 (2013-09-12 20:13) 

统称“骚卧儿”更好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3-09-13
回 gaos 的帖子
gaos:统称“骚卧儿”更好 (2013-09-13 09:29) 

这个听上去很像骚味了
吉 京 黑 辽 粤 冀 内 鲁 沪 鄂 闽 浙 苏 新 甘 津 渝 川 晋 陕 皖 云 贵 湘 赣 豫 宁 青 桂 琼 澳 港 台 藏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