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腹地的“翻身仗”
北出南宁市不到一小时,就会看到干旱版的“桂林山水”,七八十米高、形似大拇指般短而粗的石柱山,层层叠叠扑面而来。山上绝少树木,只有岩石缝里杂草疯长。大石山间的坡地上,所谓的耕地被半露的嶙峋怪石“切割”得七零八落,只在石缝和石窝里稀稀拉拉生长着耐旱的玉米株苗。这就是石漠化山区的典型景象。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在喀斯特地形的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过度开垦,造成几亿年才形成的土壤流失,数百年才存活的树木被砍伐,只剩下没有养育能力的石头山。也因此,越穷越开垦、越开垦越穷,石漠化和贫困顽固地纠缠在一起。具体在广西,石漠化地区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5.2%,全区90%以上的贫困人口生存其间。
车行250公里,就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腹地——广西十四个地市级中石漠化最严重、贫困程度最深的河池市。全市石漠化面积达60%以上,目前420万人口中84万属于贫困人口,561万亩耕地中只有84万亩可以旱涝保收。
采访中,河池市委书记黄世勇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河池市一直处于民贫、县贫、市贫的“三贫”状态。全市11个县市区中7个属于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个属于自治区扶贫工作重点县,人均GDP只是全区的50%多一些,人均财政收入仅相当于全区的1/3左右。
河池的贫困,既有自然因素,也有历史缘由。比如,1952~2011年,该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仅有广西全区的60%左右,人均产业投资额仅有全区的40%左右。再比如,上世纪末以来,为缓解华南地区电力紧张,相继修建大化、岩滩和龙滩水电站而形成数十万水库移民安置,以及罗城矿务局和红茂矿务局两家自治区所属企业破产后数万职工的社会安置,都加大了河池市扶贫攻坚的难度。
“十二五”期间,一方面,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扶持下,河池市逐步解决水库移民和破产职工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另一方面,全市在总结过去扶贫工作经验基础之上,全面创新扶贫思路,一些因地制宜的独特举措给本刊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其一,一把手负责,高位推动。扶贫工作实行市县乡党政一把手总负责制,配齐配强各级扶贫干部,尤其强化基层第一线扶贫力量。选派436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全市436个“整村推进”贫困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形成1502支“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进驻全市所有行政村。
其二,规划先行,整体推进。对此,黄世勇坚持一个观点,扶贫要解决根本性、系统性、整体性、长效性问题。否则,不是失败就是盆景。针对县域之间、村屯之间、不同贫困群体之间的条件和致贫因素不同,河池以整村推进规划为基础编制乡镇扶贫规划,在乡镇基础上统筹形成县级扶贫规划,进而形成科学系统的全市扶贫总规划。
在此基础上,大胆突破零敲碎打的旧办法,变点状为连片,集中力量支持连片贫困的村域、乡域、县域整体推进开发扶贫,率先在广西探索实施“整市推进”扶贫产业建设,11个县主动尝试“整村推进”向“整乡推进”的试点,连片推进旅游开发扶贫示范基地建设。这些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扶贫攻坚提供了范例。
其三,五指攥紧,实现政策精准、资金集中。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各级部门扶贫项目和资金向贫困村和贫困户整合集中。同时,2014年全面完成全市100余万农村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确保扶贫攻坚实现动态监测和精准实效。
依靠这些机制创新,2011年以来,河池市的减贫速度和扶贫效果成为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62万下降到2014年底的84万,贫困发生率从38.3%下降到20%,农村居民纯收入从4118元增加到5723元。与此相同,以石漠化片区为重点的广西全区贫困人口也从2010年末的1012万,减少到2014年末的538万,四年减贫达到了46.8%。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莫雁诗给出的总体判断是,2011年以来的“十二五”时期,广西扶贫开发工作大事多、喜事多、亮点多,是多年来扶贫开发成效最显著、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