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春秋时为犹、钟吾两个小国地,秦实施郡县制,分属下相、凌县,西汉时废凌县存下相,因治所在相水下游的相水傍(今宿迁双庄以东的古城),故名下相。后为水所淹。东晋义熙元年(405年)改下相为宿豫,治所设置于今泗阳县郑楼乡古城村在泗水边。为管理泗水漕运,北周宣政元年(578年)设泗州,治所设于宿豫县城,据《无和郡县志》:唐开元23年(735年),州、县治为泗水所淹,且汴河漕运已渐渐代替了泗水,泗州治向南迁至汴河口的临淮县,与盱眙隔淮相望(在今盱眙县淮河乡城根村,江苏淮河大桥西端)。宿豫县也因之迁至今宿迁附近的泗水边,"界于徐、泗二洲距离相等之处"。20多年以后,于唐宝庆元年(762年)为避代宗李豫之讳,改宿豫为宿迁。元陈孚有《古宿迁》诗二首:"淮水东流古宿迁,荒效千里绝人烟,征衫不脱夜无寐,舟在西风乱荻边"。"日落狐鸣野草黄,雁飞无数水茫茫,疏星野火寒沙上,知是何年古战场?"由是可知,宿迁的迁城,与水有关,并非附会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