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住在沔水之滨,吃着沔水浇灌的粮米,天天念叨着沔阳的我,总十分好奇的想知道“沔”字的来历。字典说指沔水上游,答案太简单,满足不了我的那一点点探究心。老觉得既然指上游,为什么我们居住的这片土地在下游,却要叫沔阳呢?
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十多年里,曾在沔水上游汉中驻足,饮水思源;也曾在中游的老河口、房县一带戍守,衣食一方水土;沔水末端的武汉,作为交通枢纽,也让我在许多次的往返中,观看晴川汉阳树,流连芳草鹦鹉洲,注目江水天际流,体会伟人“风樯动,龟蛇静”的诗意。
转业后回到家乡工作,这时候沔阳县已经早改成了仙桃市,沔水的称呼也在人们的口中被汉江或襄河代替。然而我对“沔”的兴趣依然不减,总想知道点什么。虽然零零碎碎从各种资料上看到一些沔阳县治的历史记载,但关于“沔”及“沔水”仍语焉不详。
1998年特大洪水后,我在一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旧杂志《历史研究》上,看到了一篇介绍江汉平原民垸历史的文章,其中谈到沔阳建垸始于唐代,明朝是高峰,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联合垸最后形成。以后一步步的管窥与研究,我发现我们的“沔”是诗,是歌,是一本地理杂志。这么有趣的历史地理故事,我要写出来,与我的乡亲分享。
“沔”最早露面是在孔子修编的《诗经》中,《沔水》是《诗经·小雅》的一篇。为先秦时代的古华夏族(汉族的前身)诗歌。这首诗就诗论诗,是作者看到宋国国君兄弟自相残杀时,发出的忧乱畏谗的感叹和沉痛的呼喊。第一段开头就是“沔彼流水,朝宗于海”,第二段开头是“沔彼流水,其流汤汤”。意思分别是“漫漫水溢两岸流,倾注大海去不休”,“漫漫流水两岸溢,水势浩荡奔腾急”。这里的沔水在春秋时期是长江的代称,那时的人们把沔水当作长江的正源,所以诗中的沔水是大河的意思。过去有一首歌词“千条大河归大海,万朵葵花向阳开”就是从《沔水》学去的。
从“沔”的字面上看,沔水还有支岔众多的意思。事实也确实如此,历史上沔水多次改道,北到汉北河,南至东荆河,内荆河、通顺河等等都曾是沔水的主河道。东荆河原来就叫南襄河,河之北为阳,沔阳在沔水(襄河)之北才能叫沔阳。现在的沔水(襄河) 河道是明朝中期改道形成的。
中国第一部水利专著《水经》里头,说汉水“浮于潜,实于沔”。这说明“沔”还有大湖的意思。是说汉水通过当时的沼泽地“潜”,在今天的深江口一带充实到“沔”中。这也印证了沔阳是云梦古泽一部分的历史。这个精确的记载很重要,说明“沔”从古到今都是指沔阳这一带地方,而不是指汉水上游,或者不仅仅指汉水上游。
沔阳的陆地化与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首先是秦始皇修阿房宫,唐朝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蜀山兀,阿房出”,说蜀山砍成光秃秃的,阿房宫才建起来了。蜀山就是汉水的上游秦岭大巴山,山上的树砍光了,泥沙就流下来,在水流趋缓的“沔”淤积起来。以后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大规模增长,百姓开荒种田,都让“沔”笑纳了上游流失的泥土。这一过程发生在汉代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时期。开元时期,百姓开始筑民垸,抵御洪水。到明朝中期,江西移民纷纷迁来湖北,既砍伐上游的树木,使水土继续流失充实下游,也向沔阳移民,筑垸以居。咱们的沔阳,以江西移民为主的人群,就在集水利、农业、居住为一体的民垸新家乡繁衍生息直到现在。
我不知道我们的江西祖先迁到沔阳时是什么心情,披荆斩棘的艰苦,围湖拓荒的艰难,十年九水的艰辛逼着他们顽强奋斗,为了他们自己,为了他们的子孙。高亢的龙船调子是他们不屈不饶的精神写照,悲情的沔阳花鼓则是他们叙说哀怨,在极端困苦中减轻压力的精神慰藉。
今天的仙桃是沔阳的传承,已经建设的有模有样,还会建设得更好。可以告慰祖先的是,仙桃人有出息!既出奥运冠军李小双、杨威,也出“雷布斯”雷军;既有顶尖的科学家、法学家,也有优质的打工人员,各行各业竞显风流。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仙桃增光,滋润着沔阳这片土地。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对家乡的情总是那么浓,爱总是那么烈,拥有一份永远的“沔”怀。
(作者肖金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