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禹会区在全市率先开展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撤销街道建制,将原有5个街道办事处及所辖22个社区整合为9个新社区,并在社区中实行网格化管理。三年来,随着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次数增多,居民对社区服务的好评也显著增加:“以前办事儿要往社区跑,现在只要跟小区的网格员反映就行了。”
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增强
党的基石在基层,加强社区党建是固本之策。千条线一根针,保障社区党建需要从体制机制上创新。
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中,禹会区以网格为单位,开展党组织活动,织密党组织架构,打牢社区党建基础。从职能上将党建与行政事务相剥离,把原街道党工委相关职能调整到新社区党工委,原街道办事处相关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调整到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原街道的经济发展等职能收归区直相关部门管理。
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后,“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变为“区-社区”两级服务,区委也实现对社区党建的直接领导,对社区党建工作的安排部署,由间接变为直接,对社区党建工作的督查考核,由抽查变为全覆盖。“社区党工委书记,全部由原街道书记或主任担任,素质更高、能力更强,并且每个社区都配备一名专职副书记分管党建、一名党工委委员具体负责党建,党建工作的领导也得到增强。”禹会区社区服务中心主任郭瑞所在的部门也是在社区改革后成立,负责对各社区工作进行统筹指导。
9个社区还分别吸收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相关负责人,兼任社区党工委委员,通过开展结对共建,让党建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整合。
资源配置、队伍结构优化
撤街并居后,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开始向直接服务群众的社区集结。
改革前,禹会区每个“小社区”工作经费只有4万元左右,改革后社区的工作经费大大增加,服务用房总面积也由原来的约1.2万平方米达到改革后的1.7万多平方米,在没有多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比改革前增长41%。目前,9个社区中单体办公和活动用房面积超900平方米的达到7个,其中超1500平方米的社区3个,并全都设有“七室、一站、一校、一场所、一中心”。撤街并居腾出来的办公场所也全部用作居民服务场所。
与此同时,社区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前社区共有人员361人,改革后原街道人员全部调整到新社区,社区工作者达570人,其中男性占35%,较改革前提升1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占55%,提升了9%。尤其是街道办事处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优化了社区工作者的人才结构。目前禹会区共有社区工作人员450人,平均年龄33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90%,社会工作师、助理工作师约30人。
“居委会减少了,服务群众的力量却增加了。”郭瑞指出,撤街并居生动诠释了“减法”背后的“加法”,通过集约整合,社区有权负责,有钱办事,服务居民的能力大大增强。
服务居民水平跃升
“社区服务110”、“单修河调解工作室”、居家养老呼叫中心……服务功能增强后,禹会区每个社区都形成了自己的服务特色和品牌:张公山社区打造“社区110”为民服务平台,居民可以通过热线电话便捷反映诉求,社区对居民诉求及时登记、分类、派发、处理、监督、反馈;锦绣社区成立社团组织联合会,在搞活文体活动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社团力量,广泛开展群众性志愿服务;迎淮社区的“单修河调解工作室”,调解矛盾纠纷300多起,调解成功率逾99.5%;大庆社区的老年大学成为社区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平台;秀水社区的“爱心奶奶团”,由成立之初的四个人发展到七八十人,成为我市知名的草根公益团体。
“管理层级减少,公共资源下沉,社区可以花更多心思在服务居民上,直接带来的就是管理的精细化,居民服务体验的升级。”郭瑞表示,减少层级、实现管理的扁平化一定是社区发展的大方向,随着各项机制的进一步捋顺,禹会区将会为居民提供更加贴近、贴身、贴心的社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