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院长罗杰 武汉日报 资料图
作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汉江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丹江口水库上游,干旱少雨现象经常发生,天然径流逐渐减少,入库水量呈下降趋势,全
流域水资源总量不断萎缩。
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湖北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院长罗杰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于尽快启动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引江补汉”工程,是从长江三峡水库向汉江口水库补水工程。
《建议》称,“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续保障工程,2014年5月已经国务院批复,列入172个重大
水利工程
规划项目之一。2014年12月12日中线工程通水至今,该项目仍处于科学论证阶段。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常运行、持续调水,确保汉江中下游水资源合理调配和生态环境安全,迫切需要尽快启动“引江补汉”工程建设。
《建议》称,“引江补汉”工程意义重大。首先,该工程可满足南水北调中线后期和远期调水的可靠保障。由于汉江上游来水量年际
变化大,丹江口水库来水保障程度不高,不能满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持续稳定调水需求,“引江补汉”则有力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实现后期和远期调水目标。
其次,“引江补汉”工程是缓解汉江调水压力的现实需要。汉江是我国重要的供水水源地,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引汉济渭”工程(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工程规划近期多年平均调水量10亿立方米,远期多年平均调水量15亿立方米)及“鄂北调水”工程(年调水7.7亿立方米)已经在建,这两个工程建成通水后,将形成南水北调、引汉济渭、鄂北调水“三分汉水”的水源分配格局,水源供给面临巨大压力。
此外,“引江补汉”是保障水源区及汉江下游水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选择。同时,“引江补汉”工程是水源区脱贫致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现实需要。
《建议》认为,“引江补汉”已经具备启动实施条件。
“引江补汉”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已经启动。2002年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提出:“引江补汉”工程可在中线一期工程运行后,视北方社会
经济发展对水量需求的增加情况,确定从长江补水的时间和
规模。经过近两年的通水运行,各种补水
方案都得到深化论证,已经具备了尽快启动的条件。
“引江补汉”调水方案基本形成。目前,湖北省水利厅已组织专家研究,已提出神农溪调水的西线方案(两库三站)和东线方案(一库一站)。
西线方案:从三峡水库库区的神农溪镇下游罗坪湖建一级提水泵站、以及杨家坝二级提水泵站、玉头沟建三级提水泵站,进行逐级提水,先后进入盐池河水库(新建)、茶园桥水库(新建),最后经39.9公里隧洞流入官渡河,与龙背湾水库正常蓄水位520米相衔接,经堵河最后流入丹江口水库。该方案全程采用隧洞输水,隧洞分3段,总长57.5公里,泵站总提水扬程388.76米,工程总投资180.14亿元(最小下泄每秒490立方米方案)或203.9亿元(最小下泄每秒550立方米方案)。
东线方案:在巴东县溪丘镇宋家垭村和平沟上游建老君垭坝水库,水库正常蓄水位550米,相应库容1147万立方米,最大坝高155米。在老君垭水库坝址下游建罗坪湖站提水至上池,长隧洞引水到龙背湾水库,经堵河最后流入丹江口水库。方案以老君垭水库作为上库,三峡水库为下库,按照抽水蓄能方式运行。一库一站方案隧洞总长63公里,泵站总装机1520兆瓦,泵站平均提水扬程387.21米,最大提水405.21米。最小下泄每秒490立方米方案工程总投资208.28亿元,最小下泄每秒550立方米方案工程总投资233.04亿元。
对此,罗杰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建议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将“引江补汉”工程纳入南水北调中线续建工程项目。
第二、建议优先考虑神农溪调水方案。神农溪引水方案与其他“引江补汉”方案相比,具有独特优势:一是引水距离相对较短,引水线路总长60公里;二是淹没占地与移民量少,一级提水方案移民仅有几十户约百人左右,三级提水方案约百户以内;三是建设协调难度相对较小,工程全部在湖北省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