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03阅读
  • 0回复

《诗经》地名  古今寻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07-19

《诗经》地名   古今寻踪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称为《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之一,称《诗经》。其创作年代,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左右,大体产生于西周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311篇,现存305篇。它是奴隶制时代的诗歌,为我国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对我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共305首,按其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风”乃风土之曲,即民间歌谣,共160篇,总称为15国风。“雅”乃朝廷之乐,多为京都一带朝廷官吏的作品,共105篇,分为《大雅》、《小雅》。“颂”乃庙堂之音,是王侯举行祭祀或其它重大典礼专用的乐歌,共40篇,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
我们祖先在生产、生活中,为了交流产生语言,任何事物都发生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空间有大小不等的地域、地方或地点,逐渐给这些地方起了名称,遂产生“地名”,有了文字给以记载,许多古老的地名,在《诗经》成书之前就已存在、使用多年,收载在《诗经》之中,许多地名历经几千年仍在延用至今,实属古老久远。天地、人事,山海沧桑,水火兵燹,俗语云:“山不转水转”,部分变化更易,甚至少数湮灭,亦合情理。
古老地名屡屡见,山水城国汇诗中。兹搜集汇录如下,与喜好者共赏析、研讨之。由于本人阅历和手头资料有限,并非一定正确,不揣浅陋,冒昧现丑。
所含地名,章、节、篇、句都有。
有篇名,有诗句,有所在国、邻国或别国(封国、诸侯国)。
                 一、国风——十五国
其地大致在今天之地。
周南:《索隐》谓*陕以东皆周南之地,即洛阳。《词海·历史地理》157页。
召南:召(shào)古邑名。周初召公奭(shì采邑。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周东迁后,别受采邑,在今山西垣曲其东。《词海·历史地理》79页。
邶(Bèi)风:邶,古国名。故址在今河南汤阴东南邶城镇;又今安阳东和汲县东北并有邶城。《词海·历史地理》120页。古国名,在今河南汤阴县南.《现代汉语词典》19831月北京第38次印刷,48页。
鄘风:河南新乡西南《词海·历史地理》277页。
卫风:河南淇县《词海·历史地理》24页。
王风:
郑风:陕西华县东,后河南新郑《词海·历史地理》159页。
齐风:山东临淄《词海·历史地理》99页。
魏风:山西芮城、河北大名《词海·历史地理》298页。
唐风:山西临汾、翼城《词海·历史地理》223页。
秦风:甘肃清水县《词海·历史地理》207页。
陈风:周朝国名,建都在宛丘(今河南淮阳),有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词海·历史地理》136页。
郐(Kuài)风:周朝国名,在今河南密县东北《词海·历史地理》209页。
曹风:山东西部定陶《词海·历史地理》237页。
豳风:陕西旬邑西《词海·历史地理》298页。
                         各篇提到地名。
*《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之洲”。古时,“”广义为各条河,通常特指“黄河”。
《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有游女,不可求思。之广矣,不可泳思!之永矣,不可方思!即汉水,广义为各条江,通常特指长江”。
《周南·汝坟》“遵彼坟,伐其条枚”汝即汝河,河南省有汝州市、汝阳县、汝南县。
*《召南·江有汜》“江有汜”,同上。
*《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有深涉”“济盈,济盈不濡轨”。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济源,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济源、济宁、济南、济阳,都原于水。
《邶风·谷风》“泾河渭河
《邶风·泉水》“毖彼泉水,亦流于。有怀于,靡日不思。”“出宿于,饮浅于”。“出宿于,饮饯于”,“思,我心悠悠淇河卫国,后几个未知。
*《鄘风·桑中》“送我乎淇之上矣”。淇河。
《鄘风·干旄》“孓孓干旄,在之郊、在之都、在之城”。浚县,在淇县东。 《鄘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侯。驰马悠悠,言至于”“既不我嘉,不能旋”“人尤之,众稚且狂”。许国
*《卫风·淇奥》“瞻彼淇奥淇水
《卫风·硕人》“侯之子,侯之妻”,“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卫风·竹竿》“”,“以钓于”,“淇水在右悠悠”。
《卫风·河广》“谁谓广”。
《卫风·有狐》“在彼”,“在彼”,“在彼
*《郑风·清人》“人在”,“清人在”,“清人在
《郑风·褰裳》“褰裳在”,“褰裳涉”。
《郑风·溱洧》“,古水名,在河南。即今河南双洎ji)
*《齐风·还》“子在还兮,遭我乎nao)之闻兮”,“遭我乎之道兮”“遭我乎之阳兮,古山名,在今山东临淄一带。
《齐风·南山》“道有荡,子由归。”,“道有荡,子庸止
《齐风·敝笱》“子归止”。笱(gou),捕鱼的网。
《齐风·载驱》“道有荡,子发夕。”“道有荡,子岂弟。”“水汤汤,行人彭彭。道有荡,齐子翱翔。”“水滔滔,行人/便/bian众多貌)。道有荡,齐子游敖。
*《魏风·汾沮洳》“沮洳,言采其莫。”、“彼一方,言采其桑。”、“彼一曲,言采其//蕦。”(xu:泽泻草,又名水沓菜)
*《秦风·终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
*《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二、“二雅”
《小雅·彤弓之什·沔水》“彼流水,朝宗于海”、“彼流水,其流汤汤.沔(mian)水溢貌。
《小雅·祈父之什·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节彼南山,有实其猗”、“尹氏大师,维之氏”。
《小雅·小旻之什·小弁》“踧踧周道,鞫为茂草”、“有崔有渊,崔苇淠淠”。
《小雅·谷风之什·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小雅·谷风之什·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小雅·北山之什·鼓钟》“鼓钟将就,淮水汤汤”、“鼓钟喈喈,淮水澙/泄(xie)”、“鼓钟伐*,淮有三洲”。
《小雅·北山之什·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小雅·北山之什·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维水泱泱”此篇三节皆如此开头。
*《大雅·文王之什·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凡周之士,不显亦世”,“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
《大雅·文王之什·文王》“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文定厥祥,迎亲于渭”,“于周于京,瓚女维莘。保在命尔,燮伐大商”,“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牧野洋洋,檀车煌煌。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大雅·文王之什·绵》“自土至漆,古公亶父”,“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
《大雅·文王之什·下武》“下武维周,世有哲王”。
《大雅·文王之什·文王有声》“既伐于崇,作邑于丰”,“筑城伊淢(xu),作丰伊匹”,“王公伊濯,维丰之垣”,“丰水东注,维禹之绩”,“镐京辟雍,至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丰水有芑,武王芑不仕?”。

《大雅·生民之什·生民》“即有家室”。
《大雅·生民之什·凫鹥》“”。
《大雅·生民之什·公刘》:“……居允荒”,“笃公刘!于斯馆,涉为乱。取厉取锻,止基理,爰众爰有。夹其涧,溯其涧。止旅密,鞫之即”(皇、过、芮,皆是河流名)。
《大雅·生民之什·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五首中一、二、四、五首有“惠此中国”,第三首为“惠此京师,以绥四国……”。
《大雅·荡之什·荡》:四首为“……。女炰烋于中国,……”。六首为“……。内奰于中国,……”。
《大雅·荡之什·韩奕》:“奕奕梁山,维禹甸之。……”。“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
《大雅·荡之什·江汉》:“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大雅·荡之什·常武》:“……。截彼淮浦,王师之所》”,“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

  三、“三颂”
《周颂·臣工之什·潜》:“猗与漆沮,潜有多鱼……”。
《周颂·闵予小子之什·般》:“於皇时,值其高山。山乔岳堕,允犹翕。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
《鲁颂·泮水》:“思乐水,薄采其芹。侯戾止……”。“明明侯,克明其德。既作宫,夷攸服……”。
《鲁颂·閟宫》:“……。居歧之阳,实始翦商。……致天之届,于牧之野。……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实辅”。“泰山岩岩,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邦。夷来同,莫不率从,侯之功”“保有凫峄,遂荒宅,至于邦。夷蛮貊,及彼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侯是苦”。“徂徕之松,新甫之柏”。
《商颂·殷武》:“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


黄淮、江汉、河汾、泾渭,齐鲁、燕赵、三晋、吴楚、巴蜀、许多地名仍在社会广泛使用,古今一致,直接明白,方便快捷。许多古地名至今仍用于省区简称,进而用于文件编号、汽车牌照,文章当中。
总观而言,地名中水名多于山陵名称,因古今人们多临水而居,饮用、狩猎、灌溉,对其认识、熟悉较早、较多,故黄河、长江流域中下游及海河、淮河流域,约相当于如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及湖北等地,古地名也较多,可见,这些地名出现得比诗歌更早,这是中国最早、最古老的地名,许多沿用至今,其历史悠久、生命力更强!
地名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人类历史的化石、印记,特别是历史地名,是历史的记载,是历史的延续,我们当尽力保护之,切勿轻易更改。近来民政部《全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毫无疑问,这些经典著作中的地名,当是保护的重点。
初步搜寻、辨识,就已如许,进一步查考,更会增多、准确。                                  *                                    2002年秋起稿    2008年春修改
我国确定以<诗经>命名海底地名
“国家海洋局916日透露,我国将以《诗经》作为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体系,并以《风》、《雅》、《颂》为主线进行命名,以传播中华文化、展现我国大洋科学考察成果”。据2013917日《北京日报》
以《诗经》作为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体系中,《风》重点在大西洋,《雅》在太平洋,《颂》在印度洋。20117月,中国提交海底地名“鸟巢底海丘”、“白驹平顶山”等7个位于太平洋海底地名提案,经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后,提案实现零的突。201210月,第25次会议又通过中国提交的“牛郎平顶山”等12个海底地名提案。至此,已有19个具有中国标签的海底地名收入国际海底地名录。采用数据均来自中国“大洋一号”和“海洋四号”。《人民日报·海外版》920
主要参考文献
《诗经》武汉出版社1997
《词海·历史地理》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年初版198211月重印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983·北京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2004·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84
一个标题,称一首。后面称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