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4阅读
  • 11回复

[湖北]通过现实观察对湖北省行政区划进行可操作性调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8小时前

1.关于武汉市行政区划调整
         武汉市和鄂州市早在2016年成都纳入简阳时,就开始调研兼并鄂州的区划调整方案(政府内部有文件发函)。而且鄂州市民间也乐意加入武汉,分享省会的发展红利。如果不是口罩事件让住建部摁下大城市扩张的暂停键,鄂州现在已经是武汉的一部分了。而新洲,由于县城距离汉口市政府驻地太远(甚至超过孝感、汉川这些外地),自始至终都不被武汉主城区人民承认,一说起新洲就像是到外地去。其实新洲人自己心里也有数,83年武汉市只看上阳逻深水港而不是新洲县,最后索要阳逻不成就打包了整个新洲县。但这过去的40多年,武汉对新洲的投入也止步于阳逻街办、仓埠街办,顶多外溢到跟武汉新城隔江对望的双柳街办。武汉把轨道交通都修到黄陂县城了,对新洲则表示“太远而无能为力”。随着长江新城收走阳逻、仓埠,失去双柳只是时间问题,新洲将彻底被边缘化。新洲自始至终就像一个过继的孩子,始终无法融入武汉市这个大家庭,故武汉纳入鄂州,就放新洲回黄冈做地级市政府所在地。撤销鄂州地级市政府,模仿武汉经开借汉南转正,东湖高新借华容区转正。梁子湖区划入江夏区沿湖乡镇统一管理梁子湖,鄂城区作为花湖机场所在地,是武汉航空货运中心。
新洲区面积1463.5km²,人口86.04万。
阳逻街办面积195.4km²,人口21.53万
仓埠街办面积160.5km²,人口5.42万
双柳街办面积163.5km²,人口4.47万。
新洲区不含此三街面积944.1km²,人口54.62万(可与362平方千米、50万人口的黄州区合伙瓜分832平方千米、26万人的团风县
鄂州市面积1505km²,人口107.22万
武汉市面积8483km²,人口1380.9万
武汉市纳入鄂州市、划出不含长江新城3街的新洲区。
新武汉市面积9044km²,人口1433.5万
2.关于黄石市的行政区划调整
        湖北“一主两副”政策退出后,黄石市综合竞争力更是一落千丈。外有地盘大、人口多的襄阳、宜昌拿个市辖区就能顶整个黄石地级市的规模,内有大冶市寸土不让争权夺利、内耗不断。黄石4区在1994年就有60万人口了,到2023年都过去了30年,由于4区困在224平方公里的狭窄空间上,没有土地落地新项目,外来人口也很难落户,城区人口密度和高楼个数都直追武汉主城区了,可见区划调整之迫切。鉴于黄石城区与大冶城区已经无缝衔接,一个125万常住人口的2类大城市已经成型,建议2者整合。对内——黄、冶合并,用大冶做市名、黄石做市政府驻地,黄石港区更名黄石区,大冶市更名冶城区。对外,纳入黄冈市南部蕲春、武穴和黄梅3县市。
黄石市面积4582.9km²,人口243.95万
蕲春县面积2398.36km²,人口76.04万
武穴市面积1241.7km²,人口65.79万
黄梅县面积1707.84km²,人口76.58万。
纳入蕲武黄3县后,
新大冶地级市,面积9930.8km²,人口462.36万。
3.关于黄冈市的行政区划调整
        因为黄州区太弱小(362.37km²,50.13万人口),一直被黄冈市下属人口大县的麻城、黄梅、蕲春等不服,“小马拉大车”现象严重。而新洲区是1951年分黄冈县西半部而新设的县,历史上的黄州发源地就在现在的新洲县城,黄州府千年属县麻城、红安(黄安)一直对于前往黄州区必须途径武汉市新洲区耿耿于怀,脱黄呼声不绝于耳。所以新洲区回归黄冈既是历史的拨乱反正,也是现实中增强黄冈市凝聚力的需求。考虑到分出长江新城的新洲区元气大伤(944.1km²,54.62万人口),建议与黄州区一起瓜分团风县(831.65km²,26.43万人口)。而黄冈市南3县自从黄石长江大桥通车后,与黄石城区距离比黄冈城区近了100多公里,故就近划给黄石改的大冶市。而且在全面脱贫之前,蕲春与黄梅都是国贫县,就算现在不是,还是有大量贫困人口。所以黄冈舍去县域经济发达的武穴市同时也丢掉蕲春、黄梅2个并不发达的县域,能够集中资源更好地打“大别山革命老区”牌,同时蕲春、武穴、黄梅进入梦寐以求的黄石“大哥”手下,也是如愿以偿。
黄冈市面积17457.2km²,人口579.24万。
新洲区不含长江新城三街面积944.1km²,人口54.62万
蕲春县面积2398.36km²,人口76.04万
武穴市面积1241.7km²,人口65.79万
黄梅县面积1707.84km²,人口76.58万。
纳入新洲区剩余部分,减掉蕲武黄3县后,
新黄冈市面积13053.4km²,人口415.45万。
4.关于荆州市的行政区划调整
        1994年荆、沙重组和天仙潜省直管,1996年钟祥、京山划转荆门,1998年长江大洪水,把荆州一步步推向发展停滞的边缘。现在的荆州市区无疑是座“孤岛”:城北为长湖湿地生态保护区、城西八岭山古墓保护区限制开发、城南是高出城区数米的长江“地上河”九曲回肠的荆江,城区建设用地只能是东扩。但是东扩也有限制,江陵县面积太小还有行洪区和耕地红线,沙市开发区已经濒临潜江市的边界了。所以,荆州想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储备用地问题。重工业潜江市不仅与轻工业沙市互补,而且潜江市有大量过去江汉油田开采后留下的荒地(石油污染过的土地不能种植),大量可开发用地与急需工业用地的荆州市完美契合,而且潜江市在江汉油田主体搬到武汉去后整体竞争力就不行了,人口年年流失,急需借力荆州实现“强身健体”。至于洪湖市,在远离荆州市区200公里之外,北上东进走仙桃、南下西去走岳阳,几乎对荆州市无感,还不如成全洪湖市想加入武汉圈的梦想,放洪湖与母县沔阳“重逢”(1950年老沔阳县在东荆河以南分设洪湖县,1986年沔阳县改仙桃市)。
荆州市面积14104.0km²,人口512.35万。
潜江市面积2004.0km²,人口84.17万。
洪湖市面积2519.0km²,人口68.85。
加潜减洪后,
新荆州市面积13589.0km²,人口527.67万。
5.关于仙桃和天门的行政区划调整
        当年地级江汉市成立失败,主要是潜江反对激烈,天门只是跟风观望,排除潜江市的干扰,地级江汉市还是可以设立的。别看网上天门与仙桃吵得凶,现实中却是欢喜冤家。我认识一个天门网友,整天在网上骂仙桃,结果老婆是仙桃市郑场镇的。还有广州的“湖北城”(纺织品大市场),天门人和仙桃人在一起好热闹。历史上这两个地方,轮流做着“复州”的州治互相管辖。我觉得天门南站的选址堪称一绝,既挨着仙桃城区,又属于天门市的地盘,离武汉最西边的蔡甸区还不远,简直就是当地级市的天选之地(汉水古名沔水,“沔阳”市政府放在天门仙北可谓名副其实,成立仙桃区和天门区)。1950年从老沔阳县(今仙桃市)分出的洪湖一直渴望加入武汉城市群,只是碍于荆州市管辖而只能当个“观察员”,与天仙重组地级沔阳市正好名正言顺的进入武汉的“朋友圈”。天仙潜这里不成立一个地级市,武汉连往西的城际铁路都不想修(武汉连接周边地级市的城际铁路早就完工多年了),嫌天仙潜级别不够。
仙桃市面积2538.0km²,人口109.32万。
天门面积2622.0km²,人口108.4万。
洪湖市面积2519.0km²,人口68.85万。
2区1市组建新地级市后,
新沔阳市面积7679.0km²,人口286.57万。


     以最小的牵涉面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实现各区域资源优化配置,避免大的社会震荡。
       区划调整后,武汉得到梦寐以求的鄂州花湖机场,成为全国第4个双机场城市(京沪成之后),东湖高新得到华容区实现“借壳上市”变成真正的市辖区,梁子湖纳入武汉市内进行统一治理。
       黄石(大冶)既解决了黄冶内耗,又具备重新与襄阳、宜昌竞争湖北老二的腹地和人口。
       收复新洲,黄冈壮大了市辖区,又甩了包袱,还能重建对麻城、红安的地域联系。
       荆州与洪湖一拍两散、互相成全,同时获得梦寐以求的潜江腹地,又可以重新走上“复兴大荆州”的快车道。
       仙桃与天门这对欢喜冤家,终究还是重组“复州”联盟,变成一家人。
  最重要的是平衡地区差距,实现良性竞争。

[ 此帖被赵日天在2025-05-18 01:23重新编辑 ]
你是xxx又如何?然而我赵日天并不服!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17小时前
又抄袭我的新洲地级市,但没明白精髓。
我提的新洲地级市,本质是【长江新区地级市】,也就是让长江新区取代黄州的地级名额,而不是邾城上位。
没了长江新区,邾城比黄州更弱得多,更是小马拉大车,没有意义。
要干,长江新区就得全部脱离武汉,与大黄冈合体。
只有长江新区才能毫无悬念领导麻红田英。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11小时前
         武汉新城是湖北省搞的,长江新区是武汉市搞的。离开财大气粗的武汉市投资,以吃老区财政拨款的黄冈市的能力,长江新区永远都是停留在纸上的空中楼阁或者烂尾工程。新洲人嘴上骂着武汉对自己不上心,心里却害怕武汉这个”富爸爸”不要自己,坚决反对回黄冈过穷日子。不然麻城、红安也不至于眼红新洲跟着武汉”吃香喝辣”,天天闹着”脱黄冈,奔小康”恳求武汉接收自己。
此号为原"幻象岭"(现"红花郎"的小号),注册此号的目的只为主号改回原名"幻象岭"。"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10小时前
非常好,就是怕新洲未必愿意离开武汉,另外新洲县城做地级市驻地太勉强了,黄州区也不愿意让贤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10小时前
1、大悟入随州;

2、天门、京山入孝感;

3、监利入沔阳;

4、当阳、远安入荆门;

5、枝江入荆州;

6、巴东入宜昌

7、神农架入十堰

湖北省管辖武汉(15市辖区)、黄州市(3市辖区1市4县)、大冶市(5区1市3县)、咸宁市、沔阳市(3区市县)、孝感市(1区7县市)、随州市(1区1市2县)、襄阳市、荆门市(2区4县市)、荆州市(2区6县市)、宜昌市(5区6县市)、十堰市(3区5县1林区)、恩施州(7县市)
虚省
建州
分大县合小县
乡镇市自治
市分二等:县辖市、州辖市
首都设中央直辖行政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4小时前
方案很好!资料详细。
我的区划理念:分大调畸扩小增市,稳定大局力求和谐。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小时前
天仙潜设汉江
随州市区、随县回襄阳,广水回孝感
鄂城并入黄冈,华容、梁子湖并入武汉(或华容并入武汉、梁子湖并入黄石)
俊秀,顾名思义,就是又俊又秀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小时前
回 呂俊秀 的帖子
呂俊秀:天仙潜设汉江
随州市区、随县回襄阳,广水回孝感
鄂城并入黄冈,华容、梁子湖并入武汉(或华容并入武汉、梁子湖并入黄石) (2025-05-18 16:39)

        你说的一条都实现不了,当初潜江可是拼死反对这个地级市的成立(论坛“五毒书记”有发帖阐述这件事的过程)。
        随州成立地级市,早在80年代就开始筹备了(1984年湖北省宣布以随州为中等城市建设试点,但屡遭当时的老上级襄樊市“扣押”不放),广水入伙是意外。
        武汉要的就是鄂城那个花湖机场,中间的华容和梁子湖只是顺带打包。控制了鄂城,等于把黄石、黄冈市区变成大武汉的卫星城。



此号为原"幻象岭"(现"红花郎"的小号),注册此号的目的只为主号改回原名"幻象岭"。"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30分钟前
回 轨道部 的帖子
轨道部:又抄袭我的新洲地级市,但没明白精髓。
我提的新洲地级市,本质是【长江新区地级市】,也就是让长江新区取代黄州的地级名额,而不是邾城上位。
没了长江新区,邾城比黄州更弱得多,更是小马拉大车,没有意义。
要干,长江新区就得全部脱离武汉,与大黄冈合体。
只有长江新区才能毫 .. (2025-05-18 01:52) 

新洲不愿意离开省会,黄冈也不想丢地级中心,所以搞不成
俊秀,顾名思义,就是又俊又秀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8分钟前
回 幻象岭 的帖子
幻象岭:        你说的一条都实现不了,当初潜江可是拼死反对这个地级市的成立(论坛“五毒书记”有发帖阐述这件事的过程)。
        随州成立地级市,早在80年代就开始筹备了(1984年湖北省宣布以随 .. (2025-05-18 17:05) 

广水加入随州是让随州来管县,彼时若不加上广水,随州只有一个曾都区(那样的话很可能会成为直筒子市)
俊秀,顾名思义,就是又俊又秀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18分钟前
回 呂俊秀 的帖子
呂俊秀:广水加入随州是让随州来管县,彼时若不加上广水,随州只有一个曾都区(那样的话很可能会成为直筒子市) (2025-05-18 17:47) 

从1995年到1999年,随州的申报方案有三版:
1.第一版:1区1县(2县)——随城区+随县(洪山县)
2.第二版:学鄂州,设直筒子地级市,管辖3区(随城区、曾都区和烈山区)
3.第三版:1区1市——曾都区+枣阳市
         由于当时如日中天的襄樊老上级市不仅一贯反对随州成立地级市,还不同意放枣阳。所以湖北省用广水替换了枣阳,所以广水入随是意外。
此号为原"幻象岭"(现"红花郎"的小号),注册此号的目的只为主号改回原名"幻象岭"。"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6分钟前
光挑肥的,这算盘声拉美都听的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