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836阅读
  • 4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4):大名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6-11-30
<P>大名冲,繁,难。倚。府南偏。明徙府南八里南乐镇。乾隆二十二年?已于漳,复故,惟县丞驻。卫河自河南内黄入。其新卫河自清丰入,错出复入来会。漳河自临漳分入,一入卫,一至府治南为漳河引河。东有县故城三。东北:小滩镇,嘉庆中置河主簿。县驿一。</P>
<P>元城繁。倚。府北偏。故城三。东南:卫河自大名入。其漳水引河,古漳河入,迳北张庄而合,并东入馆陶。东南:马颊河自南乐入。县驿一。</P>
<P>注:大名府今分属邯郸及濮阳,大部在濮阳。</P>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8-19 17:29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11-30

从先秦实行郡县制以来。大名县先后数次与魏县、元城县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现在 的大名县境,是历史上大名、元城两县的疆域。

大名历史悠久,名闻遐迩。旧志载:“阳平(历史上曾为阳平郡),古名胜地,介齐、鲁、晋、赵间,控扼中原,襟喉南北”,“地大物众,密迩辇毂,声教先被”。春秋时期,初 属卫,后属晋,晋公子重耳曾出于五鹿(古地名,在今城东45里)。战国时期属魏,魏武侯以为别都,其公子元曾食邑于此。汉成帝时,以孝元皇后世居委粟里(大名古地名),家凡九侯五大司马,故曾以“贵乡”名之。为抵御契丹之南侵,宋太宗曾于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驻跸大名,真宗也于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御次于此,“铠甲于军中”,契丹主隆绪“知帝亲征,纵掠而去”。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寇准主持天雄军,称大名为京都开封的“北门锁钥”。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辽聚兵幽蓟,声言攻宋,仁宇纳吕夷简之议,升大名府为北京,以示抗辽决心。

大名自三国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至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的1700年间,先后是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置阳平郡,北周为魏州;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田悦僭称魏王,改魏州为大名府。为京大名府,元为大名路,明、清为大名府,民国3年(1914年)建大名道,辖冀南47县。1928年改道为大名专区,辖13个县。1945年大名解放,一度将县城及郊区建市,不久废市并入县。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名“不乏、瑰琦、忠孝、廉节之俦”。历史上官于斯土者,如狄梁公仁杰,寇莱公准,韩魏公琦,文路公彦博,欧阳忠公修,苏侍郎辙等;乡贤有以死抗金的郭永,力排浮靡文风的柳开,人民喜爱的赋作家束皙,号称“殿上虎”的刘安世等。皆彪炳史册,为后人所称道。共产党建立后,则有郭隆真、冯品毅、平杰三、工从吾、赵纪彬、谢台臣、晁哲甫、解蕴山、李大磊等一大批革命家和领导人,或出生于大名,或执教、就读于大名,或工作于大名,为大名县人民作出过重大贡献,为全县人民所尊敬和称颂。

大名县历史悠久,历史上曾为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春秋时属卫国。为著名的"五鹿城";汉高祖刘邦12年在此建元城县,即为大名县之始;宋仁宗历年把大名建成陪都……北京,曰"北京大名府"。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大名的前身是元城县,春秋时期魏武侯公子元暄,封食邑于此,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建城的时候取名叫元城县,他的后人以城池为姓氏,延续到今,但现在大名姓元的人不太多了。

  元城县到明朝的时候都还很兴旺,直到清朝初年,才并入大名县,元城的踪迹仍然在大名许多地方可以找到。当然,对于元姓的起源,最著名的莫过北魏孝文帝把拓跋氏改为元姓。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12-01

南乐 难。府东南五十里。嘉庆二十一年,新开卫河始自大名入。光绪十四年后,漳河始自其县来会。西有硃龙河、岳儒固河,东六塔废河,并自清丰入。又东:龙窝河自山东观城入,至龙窝村止。夏秋霪潦,辄复弥漫。然六塔平壤故有顺水沟,康熙中,知县王培宗濬;光绪二十一年,原思瀛再濬,命曰永顺,邑赖之。

清丰 难。府南少东九十里。西有广阳山。卫河自河南内黄缘界。西有古马颊河。硃龙河自开入。有顺河堡镇。县驿一。

东明 繁,疲,难。府南二百二十里。西有黄河自长垣入。自明以来,在县境者三徙:嘉庆八年夺洪河,二十四年夺漆河,咸丰五年夺贾鲁河,后复北徙为今渎。南有杜胜集镇。雍正十年改守备置都司,明年置巡司。旧有通判,道光中裁。

开州 繁,疲,难。府南百二十里。同、光中,黄河自东明溃入者六道,合而复分。北支古瓠子河,一曰毛相河,故小渠,康熙中决荆隆口,始大。南支古濮渠,并入山东濮州。又有黄河故道二,曰古马颊河、古硃龙河。又硝河自河南滑县入,亦曰马颊河。徐镇堡、两门集、井店集、柳下屯四镇。吕丘堡,州判驻。古定镇有废巡司。州驿一。

长垣繁,疲,难。府西南二百九十里。东有黄河自河南兰封入,旧迳盘冈里,咸丰八年徙兰冈,同治二年复折西自兰通集至旧城口为今渎。县丞驻大黄集。有大冈废巡司。县驿一。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12-01

夏为兖州,汉初置乐昌县,属东郡,其址位于今南乐县城西北17.5公里仓颉陵北侧,因县内古有昌意城,相传为黄帝之子昌意所筑。“乐”取沃野平壤,茫茫乐土之意。西晋置昌乐县,县治与乐昌同垣。何以将乐昌二字颠倒过来,可能认为昌在乐后,与古圣昌意之名不恭有关。南乐旧志与新志,皆言此县寻废。晋置废昌乐县时间和何以置废匆匆,其因不祥。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分魏县复置昌乐县。隋大业初(605年)废昌乐县入繁水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再置昌乐县。六年(623年),昌乐县治由吴村北(即仓颉陵北侧)向东南迁至谷村一带(距今南乐县西北10公里)。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晋王李存勖避其祖父李国昌讳,以新治在旧治南,故改名南乐。一说在晚唐出土的墓碑志中已有南乐之名,南乐名称始于何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九月,为避河患,敕令南乐县东迁今城,即今南乐县城。

清丰县 春秋属卫,古称顿丘,有<<诗经>>日: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三国时期,曹操曾任顿丘令,隋朝时,境内出孝子张清丰,远
近闻名.唐大历七年,钦定更名为清丰县,沿传至今.历史长河在清丰大地上留有众多印迹,尔今发现并保存下来的历史文
物主要有汉阴安城址,一号东汉墓,宋康王台,明普照寺大雄宝殿等.数千年来,清丰这块古老的土地曾经孕育出无数优秀
儿女,为创造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作出了巨大贡献.西汉鸿儒京房,精通<<易>>经,喜好音律,其才学为朝野所仰慕;北魏边
将李崇,官居梁州刺使,镇守边关,屡破敌寇,深受军民拥戴,世称卧虎将军.唐将南霁云,智勇兼备,在抗击安史乱军中屡
建奇功,死后被诏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再赠杨州大都督,并图像于凌烟阁.宋代饱学之士晁迥,累官至礼部尚书,工部尚书,
翰林学士.太子太保,被真宗誉为好学长者.

东明县

西周属卫国。秦为冤句、济阳2县地。西汉武帝于冤句县(属济阴郡)西南,今河南省兰考县北古阳武户牖乡)置东昏县,属陈留郡。明正德《大名府志》载:“秦始皇东游至户牖乡,昏雾四塞不能进,故其地为东昏,莽新反其义改为东明县,今县名始此。”东汉冤句县、东昏县仍分属济阴郡、陈留郡。三国魏废东昏县,其地入外黄、济阴2县。南境为冤句县及离狐县地。
隋为冤句、外黄等县地,属济阴郡。唐为冤句县、南华县 (原离狐县,天宝元年改名南华县)地,属曹州,武德4年(621年)以县西境分置济阳县,贞观元年(627年)省入冤句县。北宋乾德元年(963年)于东明镇复置东明县,属开封府,另有兴仁府之宛亭(由冤句改)、南华2县地。金废宛亭、南华2县,东明县治北徙冤句县故地(今东明集)。

元东明县于太宗7年(1235年)划归大名路,至元2年(1265年)属大名路开州。明初徙县治于云台集,旋省入开州及长垣县,弘治4年(1491年)复置东明县,属大名府,万历年间改属开州(开州属直隶大名府)。清东明县仍属大名府开州。
1913年属直隶省大名道。 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河北省。1937年3月属国民党河北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区。 1940年3月建立东明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南六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同年10月因日军“扫荡”而撤销。1941年1月于东(明)考(城)公路以东地区建立东垣县抗日办事处,3月正式建立东垣县,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三 (鲁西南)专区;1943年2月改称东明县,同时于东(明)考(城)公路以西另设东垣县,隶属同上。1944年2月撤销东明县。1947年8月东垣县与原东明县(路东)辖区合置东明县,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五(鲁西南)专区。

 历史文化渊源流长。濮阳县是一个拥有 5000年古老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礼记》中就有“桑间濮上”的记载,上古五帝中的颛顼,舜帝及其部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素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称,中华张姓也源于此地。战国时期因城址在位于濮水之阳,始称濮阳。隋朝后先后称澶州、开州,民国时复称濮阳。

濮阳县自然景观宜人,名胜古迹繁多,有象征濮阳县历史地位的中心阁(四牌楼);古代重型建筑杰作——濮阳八都坊;宋真宗“澶渊之盟”回銮碑;有高阳城(颛顼城)、戚城、碱城、鹿城、德胜城、帝舜故里等古城址;瑕丘、仲子墓、团罡等文化遗址。有华北野战军司令部遗址等。特别是1987年在濮阳县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发掘的“蚌砌龙”,把中国龙的图腾向前推进了千余年,被誉为“中华第一龙”。濮阳县也因而被誉为“龙乡”。

  濮阳县居中原要冲,扼河朔重塞,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和著名的古战场之一,商灭夏的 “昆吾之战”、春秋晋楚的“城濮之战”、晋郑的“铁丘之战”、秦末的“项羽章邯之战”、五代晋梁的“德胜之战”、汉末曹操吕布的“濮阳之战”、宋辽的“澶渊之战”,均在濮阳境内。在近代史上这里又是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朱德、陈毅等一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战斗,陈毅将军留下了“我行未已过濮阳,驻马凭吊古战场,能掷孤注寇莱好,退避三舍晋文强”的光辉诗篇。


经专家学者反复论证,张氏源于濮阳县,始祖挥公墓地在县城东南千亩森林公园,每年清明时节,马来西亚、泰国、台湾、香港、福建、广东等大批张姓后裔到县城东南的挥公墓祠寻根祭祖。2005年张氏总会第二次国际大会在濮阳县召开。作为帝舜故里的濮阳县将在2006年承办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第二十届国际大会。届时,古老的濮阳县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海内外舜裔宗亲的到来。

 长垣县境内有浮丘店仰韶文化遗址,大岗、宜丘、苏坟等 龙山文化遗址,可以证明六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
  长垣,西周时属卫国。春秋时期,卫国于长垣之地同时置蒲邑(今长垣县城)、匡邑。匡城遗址在今长垣县城西南10公里的张寨乡孔庄村一带,旧名为匡主。著名的匡人围孔,就发生在此地。   战国时期,卫之匡邑、蒲邑,被魏国兼并,在今县城东北5公里的陈墙村一带,置首垣邑。此地在当时有一道长墙,或曰防垣。此防垣或用于防水,或用于防兵,此时已有“长垣”之名。根据杨宽所著的《战国史》载:“魏在沿黄河地区还有圆钱(无郭)流通,铸造的城市主要有共、垣、长垣(今河南省长垣县东北)等城。长垣所铸有‘长垣一釿’、‘长瞏一釿’。当时铸钱多用于地名,可见当时的防垣很长,故称长垣,而首垣则为防垣之首,长垣名由此而来,清代以前陈墙村还称为墙里村,至今还有以墙命名的村庄。
  公元前221年,秦并天下,设郡县,改首邑为长垣县。西汉时名长垣县,新置平丘县与长罗候国。新莽改长垣县为长固县。东汉至长垣候国与平丘县。建武五年(公元29年)复置长罗候国。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长罗候国废。三国时属魏,隶衮州陈留国。
西晋时长垣属陈留国陈留郡。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东晋六国所辖,东晋两次控制此地约六年。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武帝占据河南,置衮州于滑台,辖长垣。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将长垣并入外黄(今杞县东北,兰考东南)。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复置长垣县,仍属东郡。东魏、北齐时隶不变。从战国(魏)至隋初历时八百余年,县冶皆在今陈墙村。
  隋初仍名长垣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移县治于妇姑城(今城南司坡一带),因该城西南有古匡城,故改为匡城县;同年又于韦城(在今滑县东南妹村)置长垣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废匡城县并入长垣,皆属东郡。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仍分匡城、长垣两县,皆属河南道滑州。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废长垣县又并入匡城县。五代时,后梁改匡城为长垣,属东都开封府;后唐改为匡城县,属汴州;后晋匡城仍属之;后汉、后州不变,以至于宋。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为避太祖“匡”字讳,改匡城为鹤丘县。大中详符二年(1009)年复改为长垣县。自隋至金初历时608年,县治皆在今司坡一带。
  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改道,自阳武东流,为避水患,于泰和四年(1204年)迁县治于苗寨乡柳冢一带。
元初,曾改县为保保州,不久仍改为长垣县。金、元两代计165年,县治均在柳冢一带。
  明属大名府开城。洪武二年因黄河水患,迁县治蒲城镇,即今县治所在地。清属直录省大名罕,民国18年改隶水河北省,长垣属之。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日伪、搞日民主政府并存。1941年,中共领导的冀、鲁、豫行署第四专署决定将长垣县河东部分北部划归东垣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1943年,又决定将长垣西北部划归卫南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同时,划长(垣)、滑、濮(阳)、东(明)四县边区成立滨河县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撤销,归长垣县人民政府,县政府在佘家、丁栾一带办公。1947年解放长垣城。1947年春,县人民政府进驻县城。
  1949年长垣县属新建的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销,并入河南省,长垣属河南省濮阳专区;1954年濮阳专区撤销,改属新乡专区;1955年2月,划归安阳专区;1958年4月,安阳专区撤销,长垣又属新乡专区;1961年12月,安阳专区恢复,长垣又复归安阳;1983年,安阳专区撤销,长垣属新设的濮阳市。1986年3月划归新乡市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6-09
大名府故地现在分属三省四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