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686阅读
  • 6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2):昌图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1-03
<P>昌图府 繁,疲,难。省东北二百四十里。明初置辽海卫于此,地名牛家庄,后属福馀卫之科尔沁诸部。嘉庆十一年,以科尔沁左翼后博多勒噶台王旗地,设昌图额勒克理事通判。同治三年,改为昌图辽海抚民同知。光绪三年,升府。广二百八十里,袤二百九十里。北极高四十二度五十一分八秒。京师偏东七度四十二分三十五秒。领州一,县三。府境居马千总台边门外,无城。而辽河自辽源入,南入开原。南马鬃河,北亮子河,俱西南入开原。又北昭苏太河,左受条子河、莲花泡河,西南入辽河。东北:八面城照磨,由梨树城移驻。西南:同江口同知,宣统二年改经历。同江口距辽河上游,商船荟萃。河流东徙,曲如悬瓠,光绪三十四年,挑河道取直,添筑顺水坝,逼河西行,以保商埠。旧设铺司三:东北四面城、赪鹭树入奉化;西北八棵树,入康平。又道东南由永安堡至二道沟赴吉林;又由二道沟经伊通赴西丰。同江口商埠,中日约开。有东清铁路。</P>
<P>辽源州(今双辽)繁,难。府西北二百四十里。明属福馀卫。光绪二十八年,分昌图、康平、奉化地,设治郑家屯,置州隶府。宣统元年三月,设分巡洮昌兵备道,驻州。东北有东西蛤拉巴山。内兴安岭山脉自乌珠穆沁旗东出,伏行蒙古平原中,至是特起二山。由是山脉行于东辽河外,至源为库哷讷窝集,即长白山脉也。西辽河即西喇木伦河,导源克什克腾旗,新辽河即大布苏图河,导源札鲁特旗,俱自科尔沁左翼中旗入,合流至三江口,东辽河自怀德入,西南流来汇,以下统名辽河,入昌图。州治居西辽河西。有官商路六:西南张家窝铺赴康平;北五道冈至新甸,赴吉林长春;东北阎陵窝铺赴怀德;南白庙子赴府;西北下土台赴洮南;西蒙古套力街赴博多勒噶台王府。</P>
<P>奉化繁,难。府东北一百四十里。明属福馀卫。国初为科尔沁左翼中达尔罕王旗地,原名梨树城。道光元年,设昌图?照磨。光绪三年,改置县,隶府。东北:青石岭、太平山。西北:二龙山。西:黑牛山、蘑菇山。南条子河,北昭苏太河,俱西流入府。东辽河,自吉林伊通州赫尔苏边门入,北流,屈西南入辽河。环县境东、北、西三面,称辽河套。其右岸为怀德境。旧设铺司二:东北小城子入怀德;东南四平街入府。又有道由县东五里堡至翟家店,达赫尔苏门,赴吉林伊通。有东清铁路。</P>
<P>怀德繁,难。府东北三百里。明属福馀卫。国朝为科尔沁左翼中旗地。旧名八家镇,初属开原,同治五年划归昌图,设分防经历。光绪三年,改置县,隶府。西以东辽河与奉化界。东界吉林。西北:哈拉巴、杨树岭、大青山。西南:团山。南:万灵。东南:白龙驹、回龙山。夹城南北三道冈水,南香水河,西北朝阳山水,皆西入东辽河。东南:新开河,北入吉林长春。旧设铺司三:西八屋、西南朝阳坡,皆入奉化;东南大岭,接吉林长春。又有道由县东南拉拉屯至凤凰坡,赴吉林伊通;由县西北小边经八屋至边壕赴辽源。有东清铁路。</P>
<P>康平繁,难。府西一百二十里。明属福馀卫。国朝为科尔沁左翼后旗地。旧名康家屯,光绪三年移八家镇经历治此。六年,析科尔沁左翼中、后二旗南境,前宾图王旗东境,改置县,隶府。无城。南北巴虎山在西南。辽河自辽源入,其辽河岔入为老背河。右合公河,会牜莽牛河注之,入开原。西:秀水河自科尔沁左翼后旗入,南入法库。西南:后新秋,主簿旧驻郑家屯,二十八年移驻。旧设铺司三:东南吴家店入开原;东小塔子入府;北太平街接科尔沁。又有道由县西哈拉沁屯赴宾图王府;迤西至青沟达热河绥东;由县北六家子赴达尔罕王府。</P>
<P>注:今治四平</P>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4:02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1-03

“昌图”系蒙语“常突额尔克”前两字的转音,意为“绿色的大草原”。昌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文化遗迹距今6000多年。1806年(嘉庆十一年)设昌图厅;1877年(光绪三年)设昌图府,1913年(民国二年)改府为县,并沿用至今。1945年10月建立人民政权,成立昌图、昌北两县,1954年12月撤消昌北县建造,两县合一成立昌图县。

明朝建立之初(1368),辽北尚为元末将领纳哈出所据。洪武三年,明通过招抚方式进入东北,在辽阳设置定辽都卫。洪武八年,将定辽都卫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通称辽东都司)。洪武二十年,明以重兵赴辽北,逼降纳哈出,东北全境归附明朝。此后,明朝在开元城设三万卫,后又相继迁辽海卫于昌图、开原,迁铁岭卫于古银州。永乐七年,开原城内又置安乐、自在二州(后自在州迁往辽阳),作为辽东地区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明正统年间修筑边墙后,铁岭、开原和今昌图县部分乡镇在边墙之内。边墙之外昌图一带为蒙古部福余卫地,西丰和清河一带为海西女真叶赫、哈达部地。从此,辽北成为明朝"九边重地"之一。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在抚顺赫图阿拉建立政权,称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努尔哈赤攻下被明朝称为九边之端的重镇开原、铁岭。此后,一批明军将士和起于垄亩的黔首壮丁转投后金。清入关后,铁岭、开原等与之进关的兵卒将领被称为"从龙甲士",铁岭、开原之地被封于盛京边墙(柳条边)内,视为"龙兴之地"。西丰、辽源等地被封为皇家围场,封禁近300年。

  康熙三年(1664)设开原、铁岭二县,隶奉天府辖。其中开原县地域包括今抚顺市清源县、沈阳市法库县和吉林省伊通县的部分地区。清嘉庆十一年,设昌图厅,光绪三年升昌图厅为昌图府。昌图升府后,辖区扩大。先后辖奉化县(今吉林省梨树县)、怀德县(今吉林省公主岭市)、康平县(今沈阳市康平县)和辽源州(今吉林省双辽县,又名郑家屯)等三县一州。


  清朝末年,由于腐败造成积贫积弱,割地赔款,财政十分紧张。为集财源,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三月,皇封大围场解禁准垦。随后有大量垦民进入,随着垦民增多,光绪二十八年夏六月(1902年),清在大围场设东平县、西丰县、西安县,隶海龙府。从此有了西丰县。
  

  清末,地方政权体制有所变更,由原先的旗民分治的体制改为统一的省道体制。光绪三十三年(1907),颁布新的官制,规定裁将军,设行省,废除旗民分治制。在省之下增设"道"一级机构。铁岭、开原等县隶奉天省辽沈道。宣统元年(1909),设"洮昌等处分巡兵备道",昌图府隶属洮昌道。

康平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就有人们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动,繁衍生息。战国、秦、汉时属辽东郡北境,两晋、南北朝及隋朝时属契丹地,唐时属松漠都督府,辽金时为咸平府庆云县的属地;元代为懿州地;明代初期为辽海卫地,后为福余卫辖地;清代初期为科尔沁达尔罕宾图三王旗地。到了嘉庆七年(1802年)实行对开垦的移民进行奖励的政策。随着奖励政策的实施,使此地逐渐地发达起来。光绪六年(1880年)分昌图府地设置康家屯,光绪七年(1881年)改设康平县,隶属于昌图府;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划属奉夭省洮昌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接管辖,改奉天为辽宁,康平县直隶于辽宁省为三等县。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确立东北为五省,复改辽宁省为奉天省,康平县隶属于奉天省为丙类县。在此之后的历次地方行政机构改革中,康平县均隶属于奉天省。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伪省并为九省,当时的伪四平与兴安南省合并为辽北省,康平县隶属于辽北省,解放后恢复东北三省,又划属辽宁省所辖,1992年由铁岭市划归沈阳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1-03
追溯四平市的历史,两汉至西晋时期属古夫余国境域。南北朝时期东境临近高句丽地,西境为契丹地。唐朝大部分属渤海国夫余府,设夫州,治夫余县,即今四平市西的一面城。辽代属东京道,改夫州为通州,夫余县改称通远县,仍为州治所在地。

可以说,一面城是四平最早的名称,在今东城乡仍有一面城村,尚有遗址。

金代为咸平路韩州。元朝属开元路。明朝属辽东都司贾道站、汉州站。到了清朝,属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札萨克领地。乾隆年间,“民人”越边潜入蒙旗,私垦蒙荒,蒙旗札萨克并不驱逐,而且“违禁容留,收租自养。”1803年(清嘉庆八年),清政府准许“民人”出边在禁地垦荒,使这一片游牧地被开垦出来。由于“民人”日众,渐成村落,在这一带便形成许多小屯子,后来这些小屯子都划归昌图厅管辖。1821年(清道光元年),在买卖街(今梨树镇)设分防照磨,辖一面城一带,仍隶属于昌图厅。1877年(清光绪三年),置伊通州。1878年(清光绪四年),在开发地段上设奉化县,县衙署设在买卖街,划归盛京将军管辖。在奉化县下设9个社,今四平市区是新恩社治所,到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今四平市区还只是个几十家农户的小屯子,当时周边的村屯还有海丰、蔺家河口、四门苗家、张家窝棚、一面城等。当年新恩社治所设在四平街,既今辽宁省昌图市老四平乡。新恩社所辖的20几个自然屯平安堡、条子河、双树林、学家窝堡、小边、亚胡芦泡、义和屯、程家窝堡、薄落林子、六家子、老爷庙屯、遮马背、河夹信子等,在四平市设治前一直隶属于梨树县。这些村屯今天多已扩入四平市区或郊区。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沙皇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东省铁路公司续订合同》,决定修筑哈尔滨至旅大的支线。当年即进入四平地段实地勘察,并决定在此设站。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中东铁路南满支线旅顺口至公主岭区间通车,四平始称“五站”,这是四平的第二个名字。

“五站”之名的由来,得从沙俄修建中东铁路南满支线说起。当时火车站按序号排列和称谓,从宽城子(今长春)为起点,向南算起,每隔30公里设一个火车站,范家屯为第二站,公主岭为第三站,郭家店为第四站,因此,排到四平为第五站。火车站名叫开之后,地名也随火车站名,人们也称四平为“五站”。

五站叫了一段时间以后,又改成“四平街站”。过去,在东北地区的地名中叫四平街这个名的地方竟有十几处。在沦陷时期出版的《满洲地名大辞典》中,便载入了5处:西丰县(今东丰县)有个四平街,桓仁县有个四平街,梨树县有个四平街,昌图县有个四平街,还有个四平街驿。这其中,梨树县的四平街和四平街驿即是今天的四平城区,前者是指四平道东区,即今天的铁东区;四平街驿是指当年的“满铁附属地”,即今之铁西区。后来为了避免混乱,人们把昌图县的四平街改称“老四平”,将东丰县的四平街改称“小四平”,以示区别。二十世纪80年代地名普查时,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分别给以确定,“老四平”、“小四平”便成为那两个地方的正式地名了,这样一来,在四平附近,便只有一个“四平”了。

当年设火车站时,周围的村屯很多,为什么选择了四平街这个名字呢?前边说的老四平,距四平火车站7.5公里,在车站的正西方,那时老四平已是这个地方最大的集镇,它下辖20个自然屯,为附近村屯政治、经济、商贸的中心,粮食、土特产品的集散地。因此,中东铁路虽然在一面城设了五站,后来还是用了“四平”这个知名度较高的名字作为最终的选择。这是四平的第三个名字。

五站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改称四平街的呢?有3种说法:第一种说法:“1931年四平街正式用于火车站名,称四平街站,废除五站名,将原四平街屯改称老四平。”第二种说法:原叫五站,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人将五站改叫四平街站。第三种说法:中东铁路全线通车时,正式站名就叫四平街站了。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个日本人叫安藤岩喜,他写了一本书,名叫《四平街的趣味》,在此书中他写道:在日俄战争后不久,作者来到四平街,在火车站的站长办公室里,作者惊奇地发现,墙角放着一个俄国人留下的站牌,在这个惟一的纪念品上,用俄文书写的站名恰恰是“四平街站”。作者由此推断,中东铁路全线通车时,也就是说在日俄战争之前,正式站名就改叫四平街了。退一步说,这个俄国站牌至少可以说明,早在日本人接管中东铁路之前,俄国人已经称五站为四平街站了,而且已经挂上了俄文的站牌子。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沙俄在火车站前开辟了一、二、三马路街基,市面上小商小贩、小作坊逐渐增加,陈家馆子、吴家馆子、广和栈旅店等均在本年开业。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四平街站正式售票。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据《满铁统计》记载:本年末四平街满铁附属地居住人口共62户658人。次年日本人在“满铁附属地”开辟中央通(今英雄大街东段)街基,在火车站周围逐渐形成了街区的雏形,此时四平街“满铁附属地”面积为5.3平方公里,这是四平的第一块街区。

火车站从老四平那里借用了四平街的名字后,不仅五站改名为四平街站,以火车站为中心不断扩大的新街区也随着叫四平街了,“一面城”、“五站”这两个名字渐渐被人忘却了。四平街的工商业越来越繁华了,新“四平街”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而“老四平街”则变得默默无闻了。

这里还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老四平究竟距火车站多远?有几个资料都称“在此站西二里半的地方有一村落叫‘四平街’,因此就命为四平街站。”“五站正西二里多地有一自然屯,名四平街,称五站的同时,移四平街名代车站名,五站与四平街站同时并用。”另有资料载:“四平这片土地隶属奉化县新恩社,治所即今老四平街,……该地距四平街站15华里。”在近期出版的地图上,我们不难找到四平与它正西的老四平,从四平火车站到老四平的直线距离约8公里左右。如果当年那个叫四平街的自然屯距车站仅“二里多地”,那么从火车站向西,不会超过条子河,因而它早已被包容在铁西区英雄大街南侧老街区的什么地方,不会是今天的老四平。当年那个新恩社驻地的老四平,今天究竟在哪里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事实上,早在此地还是个只有几十家农户的小屯子时,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就已经使它成为当时昌图府和科尔沁左翼各旗粮食、牲畜等产品的集散中心,因此中东铁路才在此设站,而且民国年间平齐线、四梅线铁路修筑时,均在这里与中东铁路接轨,于是四平街成为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无论在交通上还是在战略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各行各业的兴起,四平街的城市范围以铁道为轴向两侧扩展,除主要商业街的兴建之外,还兴建了许多市政设施,如1927年(民国十六年)兴建横跨铁路、连接道里和道东的昭平桥(今天桥)等。

道东原本是一面城、黄家屯等几个自然屯,1921年(民国十年),经梨树县公署知事尹寿松开辟为新市场,由“四平街新市场办事处”兼管行政。翌年设四平街村。1922年(民国十一年),梨树县第二区从八盘碾子迁至道东,道东便成为区级政府所在地,这是四平的第二块街区。

新市场街区加上“附属地”的面积,此时四平街的总面积达到6.79平方公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日本军方策划、导演,于10月15日成立“四平街市政公所”作为伪政权主掌道东的行政机构。1932年道东、道里总面积约9.99平方公里。1933年,伪满洲国认为该地“商业人口未臻繁盛,不易设市政公所”,便取消了市制,仍归梨树县管辖。继之,成立梨树县四平街联村办事处,1936年改称四平街公所。

四平的北站为四洮铁路局驻地,此前称四郑铁路工程局,创建于1916年(民国五年),隶属交通部东北交通委员会。北站未专设行政机关,户籍、民事、建筑、公安均由四洮铁路局直接管理,不受满铁四平街地方事务所和梨树县第二区辖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四洮铁路经营权被“满铁”吞并,行政管理权自1932年由满铁四平街地方事务所取代。这是四平的第三块街区。

1937年7月1日,伪满洲国国务院设四平街市。同年12月1日,日本宣布“治外法权”撤销,将“满铁附属地”行政权所谓“移让”当地“政府”,原满铁四平街地方事务所变为伪四平街市公署。至此,四平的三块街区合为一体,由伪四平街市公署统一管辖,与梨树县脱离隶属关系。

四平街名是借昌图县四平街(今老四平)之名,先为火车站名,后演变为市区的总称。这些今天已基本达成共识。那么“四平街”的名称又是怎么来的呢?

公认的一种说法是,老四平距四周几个较大的集镇距离相同:东至半拉山门,西至八面城,南至鴜鹭村,北至买卖街(今梨树镇),距4个集镇皆为20公里,故名四平。《昌图府志》中对此有相同的记载:“其道里距离皆相若,为四达之衢,故以为名。”

第二个说法接近前一个,因此地是哈大线、平齐线和四梅线的交叉点,有四通八达的意思。按这个说法“四平”之名是产生于这些铁路建成之后,而不是在此之先,而且“四通八达”与“四”、“平”也有些牵强。

第三种说法是,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乾隆皇帝弘历巡幸吉林途经四平街(老四平)时,见此处地势平坦,四望无垠,因此以“四平街”名之。

第四种说法,二十世纪80年代有专家考证,说四平系满语,直译为锥子,指此地一条河流又细又直,象锥子一样。

1941年伪满洲国成立四平省,四平街市为省会,辖四平街、公主岭、通阳三县。1945年四平街为辽北省省会。1947年6月将四平省、兴安南省合并,称辽北省,仍存四平街市,但略去“街”字,改四平街市为四平市,省公署驻四平市。四平街站亦改为四平站。此后,市郊再度扩延。到1948年四平解放前,城乡总面积达到24平方公里。1949年撤销辽北省,改属辽西省。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四平市划归吉林省管辖。1958年设立四平专区,专员公署驻四平市,为专区辖市。1983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四平地区,设立省辖地级四平市。四平地区撤销后,所辖怀德、梨树、伊通、双辽4个县划归四平市管辖。同年12月22日,四平市下设铁东、铁西两个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1-03
双辽县南有东辽河,西有西辽河,外乡人多以为双辽县是因两条辽河而得名。其实,“双辽”二字与水脉无关,而是经过漫长的政区演化逐步形成的。早在远古“禹平水土置九州”时,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双辽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汉代以后,双辽是鲜卑、契丹、女真等民族的祖居之地。辽中韩州、信州管辖,一些出土文物证明,这里曾是古战场。
  嘉庆元年(1796年)有郑姓之人(另说其人名正月),在今双辽县城所在地郑家屯开店,供过往蒙古族人歇宿,从此郑家屯便开始形成。当时,这块土地系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部左翼中旗和硕达尔汗王、博多勒葛台亲王的放牧之所,由温都尔郡王所辖。彼时,郑家屯一带虽有个别蒙古族游牧民散落莽原,但土地并未开发,仍属荒无人烟的地带。春夏茂草偃伏,野花争艳,是碧绿如茵的大草原;秋冬荒原凄迷,孤兔竞驰,是荒凉萧索的旷野。
  咸丰年间,温都尔郡王开放了郑家屯西北10公里外的白市部落做为贸易市场的预定地,郑家屯的住户大有增加。同治元年(1862年)温都尔郡王族中的三喇嘛和八梅伦俩人因没钱使用,把郑家屯附近的郡王所有地零卖出去,因而从法库门、沈阳(旧称奉天)、锦州相继迁入许多汉人,来此开设商店、旅馆、牛马市,郑家屯才形成了街市的雏形。
  光绪初年,设康平、梨树两县后,郑家屯隶属于康平县。光绪六年(1880年)经奉天将军许可,达尔汗王和温都尔郡王赞助,派30名蒙古族兵维护,在郑家屯设立了分防主簿衙门,隶属于奉天省昌图府之康平县。此时,街市贸易渐至兴盛,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郑家屯大小商业店铺超过300家。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郑家屯设辽源州,归昌图府直辖。成为州治所地的第二年,创设了警务局,办起了学校,全州居民已达3000余户,人口突破3万,仅郑家屯就有1万人口。
  1913年,国体变更,辽源州改为辽源县。与此同时,东部的采合新甸又设立了双山县(因大、小哈拉巴山在其境内而得名),由长岭府管辖。1915-1929年,郑家屯还设立了洮昌道尹公署,辖辽源、双山等县。
中国民国之初,郑家屯就已发展为政治、军事和商贸重镇,也是兵家必争之地。1922年,奉系军阀要员天俊升由洮辽镇守使升为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在郑家屯大兴土木,建起行辕,俗称大帅府(现郑家屯博物馆);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爱国将领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少年时曾在郑家屯读书,19岁时与张学良缔结良缘。于凤至女士远嫁奉天(沈阳)之后,仍不忘故地,1930年辽河泛滥时,在奉天组织急赈会,筹款为家乡赈灾。至今,双辽人民仍不忘其热爱家乡的功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整个东北成为沦陷区。同年9月22日日本侵略军中了辽源县及双山县。1932年3月1日,分别建立伪政权。1940年按伪满洲国国务院勒令第五号命令,将双山县、辽源县合并,各取县名字首,始称双辽县,县公署设在郑家屯,直属四平省统辖。双辽这个名称恰与东、西辽河在境内交汇相吻合,也可谓有名有实。
  日本侵略者侵入辽源县和双山县后,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祖国光复。在长达14年的苦难岁月中,日本侵略者用要国兵、勤劳奉仕、出荷粮、物资配给制、苛捐杂税、奴化教育等手段残酷压榨和剥削双辽人民,使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广大群众不甘当亡国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救亡运动和抗日斗争,其中于海川领导的抗日义勇军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解放战争时期,郑家屯作为军事战略要地,更要一段非凡的经历。1945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东北民主联军,第一次解放了郑家屯,中共东北局西满分局以及中共辽北省委、辽吉省委、辽西省委、辽北省政府先后设立在郑家屯。李富春、陶铸、黄克诚、吕正操、阎宝航、邓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来到双辽革命老区参加战斗和工作。何光、王奔等一大批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在双辽牺牲。1945年,中国共产党分别在双山和郑家屯成立中共双山县委和中共辽源县委。同年12月,郑家屯第一次设市称辽源市(亦称郑家屯市),但于1946年3月,随着中共东北局西满分局战略北撤,辽源市撤销。1947年5月24日,郑家屯第二次解放,在重建民主政权时,双山、辽源两县又合并为双辽县,一直到1996年5月20日撤县设市,政区再无变更。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1-03
在梨树这块土地上,5 000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汉朝为古夫余国地。到南北朝中期为高句丽地。唐朝为渤海鄚颉府和夫余府夫州辖地。辽代为东京道韩州柳河县属地。金代为咸平路韩州临津、柳河二县属地。元朝为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咸平府地,置韩州站。明朝为辽东都司辽海卫地,置汉州站。

清朝初年梨树北部为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达尔罕王游牧地,南部为盛京西流水围场。1803年(清嘉庆八年),达尔罕王开始招垦,人口渐渐增加,屯落也逐渐多起来。1806年(清嘉庆十一年),清政府在开发地段设昌图厅,管理“民人”事务,实行蒙汉分治。1821年(清道光元年),清政府设梨树城(今偏脸城)分防照磨,隶属昌图厅,最初衙署设在梨树古城(今偏脸城)内。

梨树古城原名招苏城,因在招苏台河右岸而得名。传说有一位蒙古太子名叫昭苏,死于此地。为纪念他,将此河命名为昭苏太子河。昭苏为蒙语,意为有很多钱。昭苏太子河后简称昭苏太河,1987年确定标准名称为招苏台河,是梨树县境内仅次于东辽河的第二大河。梨树古城位于今梨树镇北偏东4 公里,南临招苏台河,北依白山丘陵,城垣依山势修筑,因地势不平,西北高而东南低,方位偏斜,形成“偏脸”状,故民间又称“偏脸城”。偏脸城地处今梨树县白山乡岫岩村北白山岗南坡,古城平面略呈方形,城垣雄阔方正,为夯土而成,城垣周长4 318米,顶宽1米,基宽12米,最高处达7.4米,城垣四角筑了望台(又称角楼),高出城墙2米。古城开有4座城门,城门外有瓮城,城墙外有护城河。现在除南墙破坏较严重外,其余三面城墙尚存遗迹。该城原为辽代九百奚营治所,金初称“合叔勃”,是宋金时期重要交通孔道。金末蒙古贵族挥兵攻金伐宋,古城毁于这场浩劫之中。此后数百年间,古城一直沉睡在旷野之中,渐渐被人们遗忘。二十世纪60年代,文物部门将梨树古城定名为偏脸城,列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梨树城分防照磨衙署在古城的城垣中并没有驻多久,便移至城南的奉化屯。奉化屯周围早年曾是一片沼泽地,清嘉庆年间形成屯落。分防照磨衙署迁至奉化屯后,最初那里并无城垣,四周都是开阔地,无险可依。后来衙署为防“匪患”,便在聚落四周挑壕蓄水,垒土为墙,作为防御工事。还在壕上建桥以便出入,街口处连接民房立了东、西、南、北4个门,在门旁设了炮台。城墙高4.5米,墙上筑垛口,高1米,城内设马道,状似土围子。1865年(清同治四年),马国良(号称“马傻子”)起义军曾攻破奉化土墙,四门倒塌,起义军冲进城内,杀官逐吏,开狱分仓。


由于奉化附近开发面积不断扩大,1877年12月1日(清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七日),盛京将军奏请清廷,在奉化地方添设新县。12月21日(十一月七日)旨准,定名为奉化县,县城设在奉化,“一切章程均照怀德县一律办理”,为“疲难沿边题调要缺,蒙民兼理”,隶属于奉天省昌图府。建县时“奉化”为梨树分防照磨衙署驻地的社名,建县后取社名为县名。“奉化”二字,若再上溯,应源于奉化屯,因当时奉化县地处边北扼要之地,是“盗寇出没”,“顽民盗风不息”之地,统治者为了教化当地“顽民”,故大肆宣传要“遵奉王化”,因此取“奉化”之名。设县后原驻奉化的梨树分防照磨移驻八面城。初设县时,奉化早年修筑的土围子已夷为平地。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为防义和团和土匪,知县王顺存召集绅商募捐,修筑城墙。知县鲜俊英继任后,继续修筑,才最后完工。城墙周长9 000米,城外护城河上宽5米,深5米,底宽3米。该城墙到解放前已倒塌殆尽。
1912年(民国元年),改县衙为县公署。1914年(民国三年),因与浙江省奉化县重名,遂借用梨树古城名,更名为梨树县。早在梨树分防照磨驻奉化时,有人亦称奉化为梨树城,也有人说是因奉化屯内梨树繁茂,故将奉化称梨树城。县名更为梨树后,便正式将奉化更名为梨树城,此后便很少有人使用奉化这个名了。梨树城位于招苏台河南岸,由于交通便利,往来行旅多,农产品交易繁忙,所以在此期间梨树城又叫过买卖街,蒙古语称“库都力”。昔日的买卖街,粮栈、绸缎布匹、日用百货、杂货等商户林立,烧锅、粮谷加工和铁木皮麻柳等手工业作坊50余户,为周围百余里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的集散地,是柳条边外的繁华集镇。官、商、富户也接踵而至,建衙署、修祠庙、开商铺、起住宅,使梨树城渐渐成了一个大聚落。由于商业日趋发达,在城中形成井字街区,经纬路各两条。直到“长大”铁路通车后,四平街(今四平市)经济贸易兴起,经济中心逐渐南移,昔日繁华的买卖街逐渐萧条。东北沦陷以后,工商业凋敝,梨树城沦为一般小集镇,仅剩下一些小手工作坊和小药铺等,井字街两旁都是低矮的土平房,一直到解放时也没有一家影、剧院。

沦陷时期,1937年从梨树县划出四平街等,成立四平街市。在此前后,梨树县先后隶属过奉天省、辽宁省、四平省、辽北省、辽西省,1954年划归吉林省。

梨树县城1960年至1965年曾迁驻郭家店。郭家店早在800年前就有人居住,曾是契丹人的辖地。清初为内蒙古达尔罕王领地,十九世纪初,这里是个十几户人家的小屯落。清嘉庆年间内蒙古达尔罕王招垦后,由关内来了一户郭姓人家在此落户,当时此地是交通要道,往来车辆很多,老郭家就在此开了个大车店,接待往来车辆和行人。由于大车店开得很兴隆,又来了不少做小买卖的人在此聚集,逐步发展为集镇,此镇便称郭家店。中长铁路建成后在此设站,称郭家店为“四站”,后又改称郭家店车站。借助铁路交通的方便,郭家店的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聚落沿铁路两侧分布,呈棋盘格状。梨树县城迁走后,一直是该县最重要的集镇之一。

关于梨树县名的由来,一直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是,以当地物产——梨树命名。据《奉化县志》(光绪十年版)载:“以其时此地多植梨树,因名之。”

第二种说法是,由“里苏”音转。据《梨树县志》(1934年版)载:“此地原属高句丽,因有苏姓大户得名,故有赫尔苏、招苏河、苏龙起等地名。城在(招)苏河之里,故名里苏;偏脸城在河之表,故又曰招苏(城)。所言梨树者,盖由里苏转音耳。”

第三种说法是,城移地而未易名。1960年编修的《梨树县志初稿》载:“梨树城原为今县城北4公里之偏脸城。因城(偏脸城)北半里许有一棵对搂粗的大梨树而得名。昌图厅设分防照磨时,拟建官署于此城,故称梨树城照磨。待至动工建衙署时,发觉城在山顶,与昌图厅往来时隔招苏台河,需跋山涉水,跑马送信甚为不便,便在招苏台河南岸另建新城。城移地而未易名。便称新城(今梨树镇)为梨树城。”

由“里苏”音转之说,与史实不符。赫尔苏原为清朝东辽河上游的河名,满语意为海边盐池所生之草;招苏为蒙古语“钱”;苏龙起为蒙古语“屯落”之意。

据说明末清初,梨树古城(偏脸城)不仅城北半里许有一株对搂粗的大梨树,而且城内也有许多梨树,至今尚有残存。因此,城移地而未易名的说法较为确切。偏脸城为金代韩州古城遗址,元灭金后,州虽废,但州城仍为开原北陆路交通的重要驿站——韩州站。清代前、中期,此城仍为盛京通往黑龙江驿路上的重要驿站——韩州站。后来站废名失,当地人便以城内有梨树,称为梨树城。古城地处交通要道,为金代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至燕京(今北京市)必经之路。1150年(金天德二年),将韩州治所从当时的柳河县(今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移至九百奚营(今偏脸城),即因偏脸城地处交通要道。1821年(清道光元年),昌图厅在这一带设分防照磨时,驻地便选中南北交通要路上的梨树城(今偏脸城),故名为梨树城分防照磨。后将衙署移至招苏台河以南4公里处的奉化屯(今梨树镇),仍称梨树城分防照磨。另据《奉化县志》(光绪十年版)记载:“照磨署初在梨树城,后移至县治街。”此言证明梨树城与县治街并非一地,是由梨树城(今偏脸城)移至县治街(今梨树镇奉化大街)。日本人编写的《四平街案内》记载:“偏脸城为古之梨树城。”访问当地高龄老人也证实:偏脸城即古之梨树城,因古城北有一棵对搂粗大梨树而得名。

综上所述,梨树县名来源于古梨树城。今梨树城(今梨树镇)随梨树县名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1-03
怀德县域唐虞时为肃慎氏地,商周为息慎氏地(息,肃之转音),秦汉为辽东北境外之夫馀,后汉为扶余国地,晋为扶馀,隋为室韦之南、靺鞨之西、契丹之东的高丽地,唐为渤海扶余府地,辽为东京道黄龙府境,金为咸平路境信州地,元为辽阳行省开元路境,明属奴儿干都司,清为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同治五年(1866年),设分防经历于八家子(现怀德镇),隶属于昌图厅(光绪三年正月,昌图厅升为昌图府)。光绪三年三月二日(1877年4月15日),盛京将军崇厚奏请清廷,欲置县于本境。十一月十七日(1877年12月21日)旨准,境内置县,治八家镇。分防经历移至康家屯(现辽宁省康平县)。因本境原为昌图厅怀德社,故建县时沿用“怀德”之名,称之为怀德县。
中华民国时期,仍为怀德县,隶属奉天省(后为辽宁省)洮昌道,列为二等。
1933年(伪大同二年),实行县制改组,设治局一律改称县公署,怀德仍隶属奉天省,为乙等县。1934年(伪康德元年)12月1日,日伪将东北划为14省,怀德县划归吉林省。自1937年(伪德康四年)至1943年,东北行政区划虽屡经变化,怀德县一直隶属吉林省。
1945年(中华民国34年)8月26日,东北人民自卫军派姜凤藻、乔邦义到公主岭组建怀德县民主政府(习惯称“南县”),受吉林省民主政府领导;12月末,杨易风受东北局委派,于1946年1月在怀德镇组建怀德县民主政府(习惯称“北县”),受辽北省领导。当时县内出现了两个县民主政府并立和分属两个省领导的局面。
1946年5月至1947年10月国民党政府统治期间,怀德县隶属吉林省,归国民党吉林省政府领导。
1947年10月全县解放后,怀德县隶属辽北省。1949年5月起,怀德县划归吉林省管辖。1956年11月,怀德县隶属吉林省公主岭地区;1958年起隶属吉林省四平地区;1983年隶属四平市。

光绪三年(1877年),怀德置县时,公主岭只是一个仅有几户人家的无名小村落。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沙俄修筑东清铁路南满洲支线后,才逐渐形成城镇。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公主岭铁北、河北沦为沙俄南满铁路“附属地”后,沙俄在“附属地”修造兵营、宿舍、剧场、面包厂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沙俄在公主岭“附属地”面积达656万平方米。当时,沙俄曾计划把公主岭建成哈尔滨、辽阳式的城市,使之成为军事重镇和特产集散地。故当时公主岭曾有“军都”之称。1906年5月31日,沙俄在日俄战中战败,将公主岭“附属地”移交给了日本侵略者。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日本侵略者对公主岭“南满铁路附属地”着手规划,确定铁北为住宅区,河北为商业区、粮栈区。当时公主岭河南一带为中国人的商业和居民区,面积为105万平方米。1936年,日本侵略者将公主岭“附属地”面积扩大到8783579平方米,是公主岭城区面积9833579平方米的89.3%,扩建了沙俄留下的东北大营,新建了南大营和北大营,还修了大型军用飞机场、军用仓库、坦克学校,并驻扎陆军部队、特兵联队、坦克师团、高射炮部队,设守备司令部,使公主岭成为日本侵略者的军事要地。
新中国成立后,对城区建设进行了规划。1958~1960年制定的公主岭建设规划,概括地设计了城市发展方向,利用镇东郊日本伪兵营旧址和苇子沟河西、铁路以南,开辟两个工业区,相应地在两个工业区南侧开辟两个生活居住区。到60年代,按规划形成了东、西两个工业区和城东北草场、城东木材仓库的两个仓库区。70年代,对原建设规划做了修改和补充。依据规划安排了省线路器材厂、省冶金制氧厂、省煤田机械厂、县磷肥厂、县机床厂、县再生胶厂等工厂的厂址,并开辟了东山公园西侧的居民区,扩充了公园东侧的新生、冶金等工厂的住宅建设。

附:
怀德县历代建置沿革考
虞舜时代,开始将青州(《书·禹贡》:“海、岱惟青州”。《传》:“东北据海,西南距岱。”《辞海》:“海,指渤海。岱,指泰山。”)东北分出来及辽东等地,建置了营州(《方舆纪要》:“营州即今广宁以东地。)
营州以东就是肃慎国。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东汉的王肃注《尚书》:“鸟夷,东北夷,国名也。”今人傅朗云、杨旸著《东北民族史略》:“肃慎族属东北夷,中原人也称肃慎国。”《竹书纪年》载:“虞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周武王十五年肃慎来宾。”郑玄注:“息慎或谓之肃慎”,息为肃的转音。《书·列传·四夷》里记载:“肃慎氏……在不咸山北……广袤数千里。”《辞海》注:不咸山,即吉林、朝鲜界上长白山。”今长白山在吉林省东南,距省会长春三百余公里;怀德县城公主岭镇距长春六十公里,距此山五百余公里。以距离推断,县地正处肃慎境。《东北民族史略》也说:“燕的辖境远至内蒙的哲里木盟,地近肃慎西部地区。今辽河以东应是肃慎族分布区的西境,其北境至黑龙江中游,南至松花江上游中段今吉林市一带,东抵海滨。”可见,虞夏商周四代,怀德县地属肃慎国无疑。
《元一统志》记:“咸平,秦筑障塞以限要荒之地。”辽的咸平县在现在的铁岭、开原境内。由此可以断定,秦时怀德地在辽东障塞以北的要荒之中。
《汉书·地理志》载:“玄菟郡高句丽县有南苏水,向北流经塞外。”据《辞源》:玄菟郡,“汉武帝所置,今朝鲜咸镜道及我国辽宁东部、吉林南部皆其地。”“置玄菟郡,又置高句丽县为郡治。故城在今辽宁新宾县东北。”陈奂《水道图说》:“昌图府东境的赫尔苏河即南苏水,西北流经现科尔沁左翼,乃塞外地也。”据此,赫尔苏河即县域西境边缘的东辽河,怀德县地处东辽河中游东岸,故知,汉时县域为玄菟郡北塞外地。
《后汉书·东夷列传·余馀》记载:“玄菟郡北千里有扶馀国。”三国志《魏书》中载:“扶馀方可二千里”。《盛京通志》载:“自开原东北宁古塔,黑龙江等地皆其境。”故后汉时怀德地域应属扶馀国。
两晋时仍属扶余国。南北朝和隋统一全国以后,属契丹以东、室韦以南、靺鞨以西的高句丽地。
唐高宗收复辽东以后,在辽东设安东都护府,下设都督府、州、县。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改都护府为都督府,委派高宝元统摄辽东旧户。在这一年,被唐迁于营州的靺鞨人大祚荣,乘契丹人李尽忠反唐之机,东走,在白山黑水间建立了一个地方民族政权,叫震国,自称震国王。据《通典》卷186记载:“(高句丽)旧国土尽入于靺鞨(渤海)。”其国方园五千里,户口10余万,胜兵数万人。唐中宗时,改安东都督为安东都护,并派遣侍御史张行岌招抚大祚荣,大祚荣也遣子入侍,立即归附。开元元年(713年),唐朝任命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加封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后来又改忽汗州都督府为渤海都督府。《新唐书·渤海传》载:从此,“去靺鞨号,专称渤海”,也称渤海国。渤海国设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旧都为中京显德府(在今吉林省敦化县);后迁都至上京龙泉府(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唐贞元年间又迁都至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县)。渤海国最盛时,全境包括松花江以南,直至日本海。唐时,怀德地域应属唐朝东北地方民族政权渤海国。《中国历史地图集》绘:渤海有扶馀府。《盛京通志》记:“自开原县东到吉林都属黄龙府地,即渤海扶馀府。”《辞海》解:“扶馀府治所有扶州,故址……四平市。”怀德地域应在渤海扶馀府西部偏南。
唐天佑四年(907年),朱温灭唐,建立了后梁,中原进入五代十国。此时,东北地区的契丹族强大起来,居住在今辽河上游地区的迭刺部是其中最为强大的一部,本部人耶律阿保机于后梁开平元年正月庚寅(907年2月27日)发动政变,废除了氏族制,并于后梁贞明二年二月丙戌(916年3月7日)登基称帝,建立了契丹国,年号神册,这就是辽朝的开始。契丹天赞四年末、契丹天显元年初(926年1~2月),契丹灭了渤海国。天显二年(927年),耶律德光改契丹国号为辽。辽朝分设五京、六府、一五六州、二0九县。今东北地区分属于当时的上京、东京、中京三道。《辽史·地理志》载:圣宗以地邻高丽,开泰初置信州,彰圣军,领武昌、定武二县,属东京道。《全辽志》记载:“信州在开原东北三百一十里”。《盛京通志》:“科尔沁左翼东南三百八十里有故城,土人呼为信州。”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许亢宗使金,其《奉使行程录》中载:“……第31程,自信州九十里到蒲里索堇塞;第32程,自蒲里索堇塞四十里到黄龙府……”,计程一百三十里(黄龙府即今吉林省农安县)。《辞海》中注:“信州在吉林怀德西北”。赵晋臣、孙云章纂《怀德县志》中载:……有故城土人呼之为信州城,今县西秦家屯有故城呼之为新集城,岂其音之转讹耶?”按方位里程,县内的秦家屯古城正西南离开源三百余里,西北离科尔沁左翼三百八十里左右,东北离农安县城一百三十里至一百四十里,故怀德县域当属辽代之信州无属。又按《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信州武昌县治设在信州城,今怀德县域大部分为当时的武昌县。
辽朝统治的东北地区民族斗争十分激烈,不堪辽政权统治的女真族在其领袖完颜阿骨打率领下组织反辽义军,并得到了被压迫各族的响应。辽天庆五年正月壬申(1115年1月29日),阿骨打即皇帝位,国号大金,年号收国。金天会三年(1125年),金灭辽。金朝继承了辽朝在东北的版图,其疆域为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东抵海。地方设路、府、州、县。东北设有上京路、咸平路、东京路和北京路。张博泉《东北历代疆域史》载:“上京路管辖范围很广,西抵嫩江流域,北达外兴安岭,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及库页岛,东至日本海,南抵今怀德县与咸平路相交界,并遥领曷苏馆路(今金县和新金县)。”又说:“上京路下属会宁府、肇州、信州、蒲与路、恤品路、曷苏馆、胡里改路等。”还说:“信州彰信军刺史,辽开泰七年(1018年)取诸路汉民置,金因之。在今怀德县秦家屯古城,属武昌县(州治所在)。”依此,金的信州即辽的信州,则怀德地域大部属金之信州武昌县。
金崇庆元年(1212年),蒙古成吉思汗开始率兵南征。经过七十多年,蒙古灭了西夏、金和南宋,统一了全国。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71年),定国号为元。元朝管辖东北地区的行政机构主要是辽阳行省。《元史·地理志》谓:其管路七、府一、属州十二、属县十,另有驿站一百二十处。省府设在辽阳路(今辽阳市)。《东北历代疆域史》称:“辽阳行省,元世祖至元初年置,下辖辽阳路……开元路……。”《元史·地理志》记载,元初时,开元路管辖的范围很广,东北部包括整个黑水靺鞨分布区,即松花、黑龙二江下游地区;东滨日本海;东南包括原金代所辖的合懒路;西抵辽河以东。后来幅员缩小,路治先在黄龙府(今农安县),后迁至咸平(今辽宁省开原县)。依此可知,元朝时今怀德地域属辽阳行省的开原路;金之信州(秦家屯古城),元时设驿站,谓之信州站。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废除元朝的行省制度,在边疆地区设置了许多都司、卫所和属部。《东北历代疆域史》中载:“明廷在辽东卫所之上设置定辽都卫。洪武八年(1375年)改全国都卫为都指挥使司,将定辽都卫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廷在大宁设置大宁都指挥使司,下设二十余卫”。又说:“最初,辽东都司和大宁都司统辖东北全境。”永乐元年(1403年),大宁都司迁到保定,其所属卫除裁减外也全部内迁。永乐七年(1409年),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治所设在黑龙江下游特林地方。此时,辽东都司辖境缩小到东北南部地区,其北境在开原;奴儿干都司的管辖地区,包括几个民族的居住区域,西包括兀良哈三卫,北包括“北山野人”,东边包括库页岛及沿海岛屿各族,南边与辽东都司及朝鲜国为邻。依此,今怀德县地域应属奴儿干都司辖区。
据《明实录》卷十四记载:“永乐十五年二月丙戌,安出河等地处女直野人哈刺苦出等来朝,置亦东河、亦迷河二卫,命哈刺苦出、出咩哈为指挥使,保乃刺忽等为副千户……”。安出河即阿勒楚河,今阿什河。安出河西南,有一秃河。《辽东志》卷一、第十七页载:一秃河“在(开原)城北四百里,源出艾河北山,北流松花江”,亦东河即一秃河,同名异译。《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舆图》作伊屯河,即今伊通河。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亦东河卫设于今吉林省伊通河流域。怀德县地域同设亦东河卫的伊通河流域极近,因此,怀德县地域似属明之亦东河卫。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东北建立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政权,建号天命。天命元年(1624年),后金与科尔沁部奥巴结盟,科尔沁先于蒙古其他各部归附前清。清代前期和中期,科尔沁一部六旗,分左、右两翼,其疆域东到前郭尔罗斯界,西到札鲁特界,南到柳条边,北到索伦,加上郭尔罗斯一部前后两旗,杜尔伯特、扎赉特二部各一旗,共十旗,统盟于科尔沁左翼中旗哲里木地方。按《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今怀德县地域为内蒙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东边接近柳条边的地方。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理藩院奏准,将原属科尔沁旗达尔罕王的、接近开原县的游牧商民交开原县管理,今怀德地域归了开原。嘉庆七年(1802年),对蒙地弛禁,荒地渐垦。嘉庆十一年(1806年),以科尔沁左翼后博多勒噶台王旗地设立昌图额勒克理事通判。道光元年(1821年)始,实行收价放荒和蒙王纳租。同治三年(1864年),改昌图额勒克理事通判为昌图辽海抚民同知。同治五年(1866年),属开原的怀德地域划归昌图厅,并于怀德境内设置分防经历。光绪三年(1877年)正月,昌图辽海抚民同知升为府,怀德地属昌图府。后分防经历移到康家屯(今辽宁省康平县)。三月二日(1877年4月5日)经盛京将军崇厚奏请,欲置县于本境。十一月十七日(1877年12月21日)旨准,境内置县,仍隶属昌图府。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1-03
“公主岭”因清朝乾隆皇帝女儿和靖公主的衣冠冢——公主陵在这里而起名。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