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10阅读
  • 10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75):太原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2-05
  太原府:冲,繁,难。隶冀宁道。巡抚,布政、提学、提法司,巡警、劝业道驻。初沿明制,领州五,县二十。雍正中,平定、忻、代、保德直隶,割十县分入之;寻兴还隶。乾隆二十八年,省清源入徐沟。距京师千二百里为省治。广六百里,袤七百里。北极高三十七度五十四分。京师偏西三度五十六分。领州一,县十。

阳曲冲,繁,难。倚。东北:阪泉山。西北:崛唅。北:梁鸿。西南:汾水自交城入,迳冽石口,左合埽谷水,折东南,左合洛阴及石桥、真谷水。水经注“迳盂县、狼孟故城南”者。至城西北,左合石河、南社河,又南入太原。天门关、石岭关二巡司驻。王封镇,同知驻。埽峪村、杨兴寨。城晋、陵井驿。
太原冲,繁。府西南四十里。西南:尖山。西北:蒙山,其南风峪、悬甕,晋水出焉。东北:驼山。汾水自阳曲入,左纳涧河,迳城东,至南张村与合,又西南入徐沟。东:洞涡水自徐沟来,西南流,迳县南,仍入徐沟界。

榆次冲,繁,难。府东南六十里。北:罕山。东南:麓台。东北:小五台。洞涡水自寿阳入,左纳金水河,古涂水,即水经注蒲水,合八赋岭、鹰山水今所谓大小涂,即水经注蒲谷水注之。右合原过水四派,唐贞观中,令孙淇引以溉田,迳城南,西南入徐沟。其涧水入蒜谷,又西入太原。源涡、什帖二镇。鸣谦、王胡二驿。

太谷繁。府东南百二十里。南:凤皇山。北:壁谷。东南:凤巢;大塔,大涂水出焉,西北流入榆次。西:乌马河自榆社入,右合奄谷水,左咸阳谷水,迳城北入祁。象谷水即古蒋谷水,入徐沟。有马岭关、杏林寨。主簿驻范村镇。祁冲,繁。府西南百四十里。东南:竭方、帻山。侯甲水自武乡入,迳龙舟峪,为龙舟水。又盘陀水,西北为昌源渠,迳城北入平遥。东北:乌马河自太谷入,又西入徐沟。子洪、盘陀、团柏、贾令四镇。安寨、盘陀二驿。

徐沟冲,繁,难。府南八十里。乾隆二十八年省清源为乡入。训导及巡司驻。西:壶屏山。其北,白石、中隐。汾水自太原入,迳孔村至西堡。东北:洞涡水自榆次入,错太原,复入县西,左纳乌马及象河入焉。故驿镇。同戈驿。

交城简。府西南百二十里。交城山,北百二十五里,相近羊肠。西北:狐突。汾水自静乐入,迳火山村,右合孔河,折东入阳曲。西北:孝文山,文水出,会浑谷、西谷,屈东南,左合酸水,为文谷水,入文水界,从之下流,并达之。故交村,巡司驻。

文水繁,难。府西南百六十里。西:陶山。西北:熊耳。西南:隐泉。东有汾水,自徐沟入,西南入平遥。西北:文谷河自交城入,迳文谷口。唐栅城废渠在焉。至城北,又东南,左合磁窑河、步浑水,折西南入汾阳。有孝义镇。

岢岚州简。府西北三百二十里。岢岚山,东北百里,一曰管涔。迤西南,芦芽、荷叶坪、雪山。东南:直道村,岚漪水出东北,右合黄道川、三角城二水,折西北,迳城南,又西迳大涧河,左合砂河,又西南迳巨麓山入兴。水峪关。

岚 简。府西北二百六十里。西南:黄嶮山。西:野鸡山,蔚汾水出,入兴。南:赤坚岭,岚水出,东北迳桃尖山,左合乏马岭、双松山水,折东南入静乐。有东村镇。

兴 简。府西北四百里。雍正二年隶保德州。八年仍来隶。东:桃花山。西南:采林。西北:黄河自保德入。东北:岚漪水自岢岚入,迳石楼山。东南:蔚汾水自岚入,迳合查山,至县西,合南川水并入焉。又南合紫荆山水入临。蔚汾、合河二关,皆要隘。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4:05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2-05
山河来天地,人物变古今。观离合而兴怀,谈盛衰而吊往。太原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雄藩巨镇,百度兴衰。远古的时候,太原曾经有过六个不同的名称,即晋、大卤、太原、大夏、夏墟、晋阳。据《水经注》记载:“(太原)一地六名,其实同也。”古为金天氏子台骀所居,唐尧始封于此,定名为唐国;舜帝时代设为并州;夏、商两朝,省并州入冀州;周成王时封弟叔虞于此,也称为唐国;其子燮父继承王位后,更名为晋,春秋时为晋国,战国属赵。

大夏、夏墟、大卤、太原、晋、晋阳,在远古太原的这六个名字中,有的流传至今,有的沉入了历史的谷底。

大夏、夏墟、大卤曾经是太原上古时期的乳名,今天的人们早已把它忘却了,即使专修文史的学者,也很少提及。据《山西通志》记载,太原最早的原住民,是轩辕皇帝的五世孙实沈,实沈是帝喾的次子,他带领一支游牧部落最早来到了古大夏之地。于是水草丰茂的这个地方,第一次有了人烟,有了历史。

有关“晋”的来历,尽管有不同的说法,但学者们比较认同的是:从象形的角度,可以解读出来这个地名的形成与地势风俗有很大的关系。古体的“晋”字,特别象一个插着弓箭的箭袋。言外之意,远古时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尚箭尚武,形成这种风俗,一方面是为了狩猎,另一方面是为了防御别人的侵略。“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见《彀梁传》)这块地方处在中原和草原交错的地带,故而这里的人们有尚武尚箭之风。因此,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命名为“晋”,境内有水,自然为“晋水”,晋水北边崛起城市以后,按照古老的惯例。山南水北谓之阳,于是有了古城“晋阳”。

有关“太原”的来历,有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最早“太原”一词,是高大平缓之地的统称。如《诗经》:“薄伐严狁,至于太原。”;《国语》:“料民于太原。”;司马相如《上林赋》:“布活丰泽,延漫太原”;阮籍《东平赋》:“长风振厉,萧条太原”……这些文献诗赋中所提到的“太原”,是高大平缓之地的统称;后来,人们渐渐把“太原”用来专指高大平缓的晋阳。第一个把“太原”专指晋阳的,是上古的《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随后,《春秋》:“晋荀吴率师败狄于太原”;《战国策》:“子产对叔向‘宣汾、洮、障太泽,以处太原’”……秦汉以后,随着太原郡的设立,“太原”一词,有原来的泛名词,变为地域专有名词。

正因为“太原”一词的变化比较复杂,所以清代学者认为:“太原肇自《禹贡》,指原野之统名。晋阳出于春秋,实城邑之定号。”所以,我们今天认定太原的建城年代,一般是指晋阳城的创建年代。从目前大量的史证来看,晋阳城准确的创建年代,应该是春秋时期的鲁定公十三年,即公元前497年,到2003年正好是2500年。

太原形胜在晋祠,太原灵脉在晋祠。“叔虞百里,居之河汾。帝刻桐叶,天书掌文。礼以成德,乐以歌薰。天子无戏,唐有其君。”这是南北朝时期流落北国的大诗人庾信写的一首《成王刻桐叶赞》。诗中描述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桐叶封弟”的故事。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叔虞施政有方,国富民强。叔虞传位于其子燮父,改国号为“晋”,这便是晋国的由来。

因为在上古时代,太原曾经是唐尧故国,隋末起兵于太原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夺得天下以后,把新兴的国家命名为“大唐”,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直到今天旅居海外的华人,都以唐人后裔为荣,甚至把大片华人聚集地命名为“唐人街”。追本溯源,唐文化的发祥地就在山西太原。

在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太原曾经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太原故国、北朝霸府、天王北都、中原北门、九边重镇、晋商故里……“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只要来过太原的人,都会深深地陶醉在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之中。

太原是我国北方最著名的历史名城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与全国任何一个城市相比,包括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杭州、苏州、开封、洛阳在内,毫不逊色。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历史文化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2-05
太原市是一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史称晋阳,简称并,是山西省省会。始建于公元前497年的春秋时期,称为晋阳邑,战国初期为赵国都城。秦代,太原郡为全国36郡之一,西汉又称并州,为全国13州之一,也是太原又称并州的渊源。南北朝以前的前赵、后燕、前燕、前秦及北齐,都以太原为国都。隋朝时,晋阳在全国是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大城市。唐王朝发祥于晋阳,封晋阳为北都,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亦以太原为国都。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太原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史载有“控山带河,踞天下之肩背”的盛誉,郭沫若先生也有“远望太原气势雄”的诗句。到清代,太原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商业、手工业城市。民国时期,太原即为省辖市。

太原,是我国北方的文明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交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早在十万年之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太原的土地上。义井和东太堡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又告诉我们,在七、八千年前的母氏氏族公社早期,太原的先民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殷商时太原为古国北唐,考古学家曾在太原许坦村一带,发现了商代的文化遗址,定名“许坦型文化”。春秋末期,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显赫于世的晋阳古城问世于汾河晋水之畔,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晋阳古城在战国初期,曾做过赵国的都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设置了太原郡,郡治晋阳。汉代并州刺吏部设治晋阳,这也是太原称并州之始,太原简称“并”亦来源于此。是时,太原已成为全国十三州部治所之一,闻名遐迩。南北朝时,晋阳又是东魏和北齐的“别都”,始终保持着“霸府”的地位。隋代,太原是全国的第三大城市,地位仅次于长安和洛阳。强盛的唐王朝发祥于太原,因晋阳古有唐国之称,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遂以“唐”为国号。唐代初期的几位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并相继封其为“北都”、“北京”,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战乱的五代十国,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一时间太原名声显赫于举国,传为“龙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太宗赵光义灭北汉,焚晋阳城,又引汾、晋之水夷晋阳为废墟。一座历经1476年悠久历史的古城遭到彻底破坏。三年之后新的太原城在距古晋阳北四十余里的唐明镇崛起,嘉祐四年,设太原府治。金、元时代,太原城饱经战乱。明初,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为晋王,扩建太原城,为九边重镇之一。明、清两代,太原经济迅速发展,其矿业、商业、手工业,对全国的经济影响很大,有“晋商执全国牛耳”之誉。
[ 此贴被爱在战国在2007-02-05 13:03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2-05
榆次,春秋时期称涂水、魏榆,战国时期就称榆次。秦隶太原郡。北魏、北齐两度易名中都县。公元 979年,宋太宗灭北汉,置并州于榆次,越三年,复迁唐明镇,榆次复县制。以后历代县名不改。1958年设榆次市。

榆次据传说是古帝榆罔的辖地。史载春秋时为晋大夫姬奚的领地,曾为姬奚辖地的首邑。春秋末,祁地被分为七邑后,榆次名涂水邑,是魏献子的领地,因此又称魏榆。战国时属赵,名榆次。秦统一六国正式建置榆次县。北魏、北齐时,一度称中都。隋开皇十年(590年),恢复原名榆次,属太原郡。宋初,太原被战火焚毁,榆次一度为并州的首府,县名至今未变。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2-05
太谷在春秋时为晋大夫阳处父的封邑,名阳邑。战国时属赵,到西汉时正式定名为阳邑县。后也有曾有太州之称,但为时甚短。北魏时,县城由阳邑迁到白塔村,即今太谷县城。到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正式定名太谷县。后虽有变动,但太谷县名基本未动。

太谷县境在春秋时期为晋国大夫阳处父的封邑,西汉因置阳邑县,属太原郡。原县治在今阳邑村,至北周建德四年(575年),阳邑县始移治于白塔村,即今县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为太谷县,并一直沿用至今。据《元和郡县志》等文献记载“以县西南有太谷,故名”,原来太谷县名源于一条叫“太谷”的山谷。
“太谷”之名据清《太谷县志》解释为“太行之谷”,其实在古代“太”通“大”,太谷即大山谷的意思,它指今天祁县通往沁县的子洪口谷。这里古属阳邑县地,由于历史上行政区划变迁,现已属祁县了。
太谷的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桓冯传》:“上党见围,不窥太谷”。唐章怀太子李贤注曰:“太谷自太原趣上党之道……今并州太谷县西有太谷是也。”《水经注》中也记载:“侯甲水又西北历宜岁郊,经太谷,谓之太谷水,出谷西北流。”文中的侯甲水、太谷水也称为胡甲水、甲水,今人称为昌源河。

  太谷古称侯谷、胡谷,历来为太原通往晋东南的要道,也是山西著名古战场。五代时,北汉刘继元在此筑隆舟城以抗宋军,所以宋代又称这里为“隆舟谷”,金元时期讹为“龙州谷”、“龙猪谷”。清代以来,又因谷口为祁县紫红镇,故称“紫红口谷”,俗写作“子洪口谷”。
这条大山谷北起祁县子洪口,南至沁县西汤,长约60公里,昌源河流贯其间,两岸悬崖壁立,鸟道崎岖。明代文人王世贞在《适晋纪行》中描述了太谷的险途:“两岸皆高山绝云,中为巨涧。沿涧水而北,泉声益奇,崩峡束流,为瀑布、为帘、为怒虬、为渴虹者不一,盖自是山皆石骨矣。第左道尽则渡而右,右道尽复渡而左,其险视西塘不啻类之,凡数十渡,气竭兴亦尽矣。”   
太谷中部最险仄的地方叫南关,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武乡县志》评价这里的形势:“南关一镇,北界祁县,西达上店,山界连平遥,尤冀南户牖,潞泽咽喉。”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陷太原,粘罕率师南下,途经南关时被这里险绝的地形所惊愕,然而宋军却无一人设防,粘罕立刻转惊为喜,仰天叹道:“关险如此,而使我得度,南朝可谓无人。”金兵终于顺利南下,威胁东京,宋朝被迫割地求和。后人在南关曾立“粘罕仰天叹处”石碣,记下这一军备不振坐致亡国的惨痛教训。经游者有《南关怀古诗》抒发了千百年来游人的感怀:“一水回还渡,山多路易穷。危岩顶上压,断岸足边空。高鸟飞难度,单车辙不通。可怜宋君相,坐失此关雄。”   
近代以来,这条通道曾多次拓宽修筑,特别是近年来,交通条件更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所产生的作用也愈加显得重要了。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2-05
背倚青山,环抱绿水,半城山色半城湖,这就是文化名城清徐。清徐,古名梗阳。春秋时为祁氏邑,晋灭祁氏,魏献子为政,分其地为七县,以魏戊为梗阳大夫,此梗阳城名所由始也;战国梗阳属赵;秦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六年( 596)置清源县;唐宋清源县属并州;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分设徐沟县,清源县,属太原府;明沿此制,清朝乾隆八年(1763),废清源,并入徐沟县;民国初年,复设徐沟,清源两县;1952年两县合并,定名清徐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2-05
交城春秋属晋,战国属赵,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始置县,因县治居汾孔二河相交处,故名交城(故治于今太原古交)。唐天授二年间移置今县址,历代县名未改。1958年并入汾阳县,翌年恢复交城县建制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2-05
文水县历史悠久,据从本县上贤,西峪口出土的石斧、石刀、陶器以及穴居房屋等考证,远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定居、生息、繁衍。
春秋,为晋宗室祁氏之田。周敬王六年(前514),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司马乌为平陵大夫,县地为平陵邑。
战国,周安王二十六(前376),属赵国,为大陵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大陵县,属太原郡。
西汉,名大陵县,属太原郡。高祖六年(前201),太原郡改韩国。高祖七年必代国。同年,废代国,分代国。文帝二年(前178),分代国南部原太原郡地,新置太原国,属太原国。翌年,又并太原国入代国。元鼎三年(前114),废代国,复设太原郡。初始元年(8),王莽建立新朝,将大陵县改名为大宁县。
东汉,建武元年(25),复改大宁县为大陵县,属太原郡。
三国时期,名大陵县。黄初元年(220),改太原郡 为太原国,县地属之。
两晋及十六国时期,先属晋;晋建武元年(304)属前赵;大兴二年(319)属后赵;光寿二年(358)属前燕;建元六年(370)属前秦;建兴九年(394)属后燕。
北魏初,仍名大陵县,属太原郡。太平真君九年(448),“徒寿阳民三千记居大陵城西南十里”,改大陵县为受阳县。因县地在寿阳之西,故又称西,故又称西寿阳县,属太原郡。
北齐、北周,名受阳县,属太原郡。
隋初,名受阳县。开皇元年(581),改太原郡为并州。开皇十年,因境内有文峪河水,“其水   波多纹”,更名为文水县,仍属并州。
唐,武德三年(620),文水县由并州划归汾州;武德六年又划归并州;武德七年,又属汾州;贞观元年(627),复归并州。武则天称帝后,于天授元年(690),将并州置为北都,改州为太原府,将其故里文水县改名为武兴县,与晋阳并立为京县,神龙元年(705),复为文水县,属太原府。
五代十国时期,文水县先后属后唐、后晋、后汉以及北汉所辖。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县地属并州。嘉右七年(1062),改并州为太原府,属太原府。
金,天会六年(1128),文水属河东北路太原府。
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废太原府,置太原路,县地属太原路大德八年(1304),改太原路为冀宁路,又属冀宁路。
明洪武元年(1368),废冀宁路置太原府,属太原府。清代一直属太原府。
民国元年(1912),废府制,由省直辖。民国3年,省下设道,文水县属冀宁首。民国16年,废道制,归省直辖。
民国26年(1937)7月,抗日战争爆发。翌年4月,抗日民主县政府在交城县米家庄成立,属山西省第二行政公署。民国28年12月晋西事变后,文水县完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区,属晋西区第八专员公署。民国33年10月,文水县与汾阳县对内合并为文汾联合县(对外两个县的名称仍存),属晋绥边区行政公署第八专员公署。民国34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撤销汾文联合县,文水县先后属晋绥边区行政公署第八专员公署、吕梁行政公署第八专员公署、晋中行政公署第二专员公署。1949年5月,撤销晋中行政专员公署,划属太原市政府。
1949年9月,省下设专员公署,文水县属汾阳专员公署。1951年4月,撤销汾阳专员公署,归属榆次专员公署(后改称晋中专员公署)。1958年月11月,汾(阳)、文(水)、交(城)3县合并为汾阳县,文水县改称文水镇,设汾阳县文水镇办事处。1959年9月3县分置,恢复文水县建制,属晋中行政专员公署。1971年5月,成立吕梁地区革命委员会(现称吕梁地区行政公署),文水县属之至今。
附:民国27年(1938)2月15日,县城沦陷。不久,日军成立伪县政府,属日伪冀宁道,至1945年8月日军投降解体。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2-05
女皇故里文水,是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唐代女皇武则天当政时,于天授元年( 690)将其故里文水县改为武兴县,意为武氏勃兴之地。神龙元年( 705),复为文水县。以后历代县名不改,相沿至今。

  历帝家庙,莫不气势宏伟,威仪四方。安徽沛县的刘邦庙、凤阳的朱元璋庙,以至我们山西的尧庙,都以气势磅礴著称。而位于文水城附近南徐村的武则天庙,却难享历帝威仪。其庙宇规模极小,只有正殿、乐楼、雕像、山门、配殿、碑廊、鱼池、回音亭等建筑,占地约有两万余平方米,规模尚不及三晋大富人家之家庙。武则天庙历史上几经易名,古时官祭中,文水祭唐朝的武元衡、武汝衡等人,武则天却不在官祭之列,只享受村民的家祭。武则天庙惟一与历帝家庙不同之处是:正殿中盘旋地上的祥龙,与身如彩凤的主像构成了一种龙凤呈祥的格局。唐朝天宝七年,唐玄宗下令,在历帝出生之地建庙祭祖,文水县因此建了武则天庙。武氏庙可能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小、影响极微的帝庙,原因不言而喻:武则天在男性执掌大下的中国,篡位易朝,一直背负着“杀子屠兄弑君鸠母”的骂名。现代女权运动兴起,武则天的形象才有所好转。近年来文水县还为其雕塑了一尊高大的塑像。

  武则天家族与故乡文水的故事,因后来史书的遮掩,连很多山西人都不得而知。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劐,是文水望族武家的第四子。其兄长都在隋朝的太原、文水官府中做事。武士劐成年后,虽然做木村生意,但胸怀大志,经常结交大下名土。于是文山脚下、泌水河边的武府经常有豪杰出入,这其中就有太原留守李渊。天下大乱的时候,武士劐出钱组建了一支地方民团,自任首领维护地方治安。李渊赴汾州寻饮,文山巡猎,总要来到武府,与武士劐一边喝酒,一边纵论天下大事。后来李世民、刘文静、裴寂劝李渊举义,他举棋不定,到文水访友散心,谁知武士劐比其他人更坚决,言辞更激烈,苦口婆心劝好友莫失良机。文水武士劐是天才的军事战略家。李渊太原起义后,武士劐变卖了文水的全部家资,率领一支能征善战的文水子弟兵,加入了起义队伍。他身为唐军的行军司铠,在攻打京师的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了酬谢他们的功劳,唐高祖封他为工部尚书,后来又封为荆州都督。高祖还从隋皇室杨氏家族中选了位绝色女子嫁给他,以示殊宠。武则天就是这对夫妇所生,约出生于公元 627年。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2-05
岢岚,春秋属晋,战国时设娄烦郡,秦属太原,汉属雁门郡,魏属新兴郡。北魏因境内有岢岚山改名为岚州,隋改称楼烦郡于大业三年置岢岚镇。唐长安三年置岚谷县,宋于
岚谷县置岢岚军,金废军,升岚谷县为岢岚州,元废。明洪武七年置岢岚县后复升州。民国元年复称岢岚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2-05
岚县,汉属太原郡,三国时为新兴郡地,北魏未年,高欢灭尔朱氏,置岚州,唐武德四年改称宜芳县为岚州治,元至元二年州、县并入管州,五年复置岚州,明洪武初改称岚
县,今因之。

兴县,春秋属晋,战国属赵,汉为西河郡地,北齐置县称蔚汾,隋改县名为临泉,唐更名合河县,宋又称蔚汾,金改为兴州,明始称兴县,今因之。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