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95阅读
  • 17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80):平阳府&隰州直隶州&霍州直隶州(临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2-07
  平阳府:冲,繁,难。太原镇总兵驻。初沿明制,领州六,县二十八。雍正二年,蒲、解、绛、吉、隰直隶,割临晋二十县分隶太平、襄陵、汾西,寻复。乾隆中,霍直隶,割赵城、灵石属之,吉州及乡宁复。东北距省治六百十里。至京师千八百里。广二百七十里,袤百八十里。北极高三十六度五分。京师偏西四度五十六分。领州一,县十。

临汾冲,繁,难。倚。东南:浮山。北有汾水自洪洞入。东南:潏水自浮山入,迳其东,左合金水河,右涝水注之,南迳城西。有姑射山,一名平山。平水东注之。其南出者并入襄陵。西北分水岭,大东河出,入蒲。泊庄、矾山二镇。建雄驿。

洪洞冲,繁。府东北五十五里。东:九箕山、霍山。北有汾水自赵城入,迳城西,右合北涧,屈西南,左纳南涧,右合娄山、禹门山水,入临汾。郭盆镇。普润驿。

浮山简。府东少南七十里。浮山,西南三十里,金水河出。东南:银洞。东北:尧山;乌岭,涝水出,西入临汾。东:天坛,南河出,西南:壶口,实蜀山,潏水出。东北:横岭,即中条,东河出,入沁水。东张镇。

岳阳简。府东北百二十里。北:雪白。西北:尖阳。东南:刁黄。东北:沁水自沁源入,右合和川河,左纳横河,屈南入沁水。东北:安吉岭,涧河出。其一源出西北金堆里水,迳城东屏风山,又南,左合永乐里水,其南南涧出郭店,并西入洪洞。东北有潼关隘。

曲沃冲,繁,难。府南百二十里。西南:绛山。西北:桥山。西有汾水自太平入,左纳釜水,入绛。东有氵会水自翼城入,左纳绛水,亦入绛。镇二:柴村、侯马。驿二:侯马、蒙城。巡司驻侯马。

翼城难。府东南百三十里。北:丹山、蜀山。东南:历山。东北:乌岭、佛山。澮水南北源出,合迳城东而南,左会东源绛高山水,今灤水。乌岭,霍东支,故说文“澮出霍山”,水经则统曰“出澮交东高山”。又西南迳澮交,错绛复入,入曲沃。西北:小绵山,滏水出,西南流,亦入曲沃。有隆化镇。

太平冲,繁,难。府西北九十里。雍正二年隶绛,七年复。南:汾阴。西南:九泉。东北:汾水自襄陵入,南入曲沃。镇三:清储、赵康、史村。一驿:史村,驿丞兼巡司驻。

襄陵难。府西南三十里。雍正二年隶绛,七年复。东南:崇山。西南:三嶝。东有汾水自临汾入,右合平水。又诸山涧水三派东注,入太平。赵曲镇。

汾西简。府西北百九十里。雍正二年隶隰,九年复。汾阴山,西南五十五里。东南:汾水自霍入,右合轰轰涧、勍香河,迳商山入赵城。

乡宁简。府西少南二百三十里。雍正二年隶吉州,乾隆三十六年仍来隶。东北:柏山、秦山。西南:两乳。东南:马头。西北:香炉岩。河水自吉入,迳其麓,有师家滩。东:鄂山,鄂水出,会北源高天山水。又西合罗谷水,迳城南,又西北入焉。又东南,入河津。营里镇。

吉州繁。府西百七十里。雍正二年直隶;乾隆三十七年复。吉山,治北。东北:鸡山、石门。北:庖山、风山。河水自大宁入,迳龙王池,禹贡壶口在焉,即孟门山。至小船窝。东南:高天山,清水河出。水经注,羊求水合放马岭、云台山水,西迳城南入焉。又东南入乡宁。三垢镇。

隰州直隶州:繁。隶河东道。明,平阳属州。领大宁、永和。雍正二年升,并割汾西。九年,又割吉之蒲属之,而汾西还旧隶。东北距省治五百五十里。至京师千七百里。广二百六十里,袤二百三十里。北极高三十六度三十九分。京师偏西五度三十一分。领县三。北:妙楼山。东:五鹿。东北:蒲子。其界石楼者有水头村,蒲川水出,西南合回龙、交口水,迳城西,又东南会义泉河于仵城镇北。水经注所谓“出石楼山,南迳蒲城蒲子县,得黄栌谷水”者,俗曰隰川,入大宁。义泉、张家川、罗真、蒿城、康成、大麦、辛庄、西曲、回龙九镇。又广武镇,巡司驻。

大宁简。州西南九十里。城南:翠微山。西南:石子。西北:孔山。河水自永和入,迳马斗关。东北:隰川,即蒲川水,自州入,迳罗曲镇,折西,迳城出,至蓝公山。其南源第一河东南自蒲入,实紫川水,合县底河入焉,又东南入吉。蒲川水莽灌数百里,元和志日斤水,寰宇记日斤水,明志因误昕水,方乘从之,非也。一镇:安阜。

蒲简。州东南百二十里。旧属平阳。雍正二年属吉,九年来隶。东:东神山。西南:翠屏。东北:姑射。有分水岭。蒲水南源第一河出,水经注“紫川西会南川所谓合江水”者。迳城东南,右合东小河,又西入大宁。镇六:化乐、张村、乔麦湾、薛关、古驿、松峪。

永和简。州西北九十里。东:双山。南:楼山。西:烈凤、马脊。东北:佶北。其南仙芝谷,古域谷。西北:河水自石楼入,迳老牛滩,仙芝河合索陀川、榆林河,水经注“域谷水东启荒原,西历长溪”者。至城西南,合甘露河入焉,又南入大宁。桑壁、岔口、刘台三镇。

霍州直隶州:冲,繁,难。隶河东道。明,平阳属州。领灵石。乾隆三十七年升,复割赵城来隶。东北距省治四百六十里。至京师千五百五十里。广八十里,袤二百三十五里。北极高三十六度三十五分。京师偏西四度四十四分。领县二。霍山,东南四十里,禹贡太岳。彘水出石鼻谷。西北:汾水自灵石入,迳灵佛岩合之。水经注“迳观阜北”者。入汾。辛置镇。霍山驿。

赵城冲。州南五十里。乾隆三十七年自平阳来隶。东北:霍山,霍水出。西:罗云。西北:汾水自汾西入,迳城西,西北合之,南入洪洞。有驿。

灵石冲。州北百里。乾隆三十七年自平阳来隶。东:孝文山。东南:尖阳、十八盘。东北:静岩、绵山,有五龙泉,俗小水河。汾水自介休入,至城西北,左合之,屈南,右合石门峪、新水峪;左仁义河,迳阴地关入州。水经注“又南过冠爵津,俗雀鼠谷”者。其南高壁岭,今韩信岭。镇二:夏门、仁义。驿二:?石、仁义。驿丞兼巡司驻仁义镇。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4:04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2-07
临汾,古称平阳,有“尧都平阳”之说。平阳,因城池建筑于平水之阳而得名。又因城如卧牛,亦称卧牛城。临汾市历史悠久,古代,曾在这里先后设置平阳郡、平阳县、平河县。隋代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名为临汾县。现在为临汾市。
  临汾市东部是太岳山支脉,煤炭资源丰富。西部为吕梁山支脉,森林茂密、盛产药材。中为平原,土壤肥沃,是山西小麦、棉花的主要产区之一。临汾市面积1304平方公里,人口59·3多万,城市人口20多万。
  临汾以花果城闻名全国,全球绿化覆盖率占城市建设面积的20%以上,市内各主要大街都已初步绿化,市内有梨树街、柿树街、红果街、樱花街,沿街种植果木树达1500余株,建花坛500多处,各种绿荫树100多万株,行道树1万多株。春、夏、秋、三季,市内百花齐放,色彩缤纷,果实喷香。
临汾历史悠久,人材辈出,汉朝大将卫青、霍去病都是临汾人,为抗击匈奴的人侵留下了英名,是中国古代有影响的著名将领。

临汾古称平阳。远在10万年以前,临汾人民的祖先——“丁村人”就生息在汾河两岸。据尧典记载,帝尧建都平阳,故有尧都之称传世。传说仓颉造字于此,也是东汉时期名将卫青、霍去病的故里。临汾商周时称冀州,春秋属晋,战国属魏,春秋时为河东郡地,汉代平阳县,两晋时期刘渊亦建都平阳,隋朝改为临汾县,沿用至今。1948年解放后,划为临汾市、临汾县。1949年合并为临汾县。1971年分为临汾市、临汾县,1983年8月县市合并,定为临汾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2-07
鲁昭公二十八年(前514)置杨县,后改为洪洞县 。隋又在洪洞县北置赵城县。隋以后有变迁,至1954年与赵城县合并为洪赵县,1958年洪赵县与霍汾县合并复称洪洞县 。1960年1月霍汾县析出复置。矿产有煤、铁、铝矾土、石灰石、石膏等。土特产主要有莲藕、左家沟陶瓷大缸、山头核桃。名胜古迹主要有广胜寺、洪洞明代监狱、古大槐树处 、坊堆遗址、永一堡遗址。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大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

  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

  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着他们的牌位,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大槐树楹联
  香挹行襟留快饮;
  荫清古道倚斜阳。

  茶可解饮,碧乳澄香通世味;
  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

  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
  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恩。

  举传嘉树;荫庇群生。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2-07
浮山,汉属河东在陵县地。晋属平阳郡,北齐为禽昌县地。唐武德二年置浮山县,三年改神山县属晋州。金大定七年复称浮山县。兴定四年改名忠孝县,元复称浮山县,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2-07
古县即古之岳阳。北魏孝庄帝建义元年设安泽。隋大业二年改称岳阳县,以霍岳山之南而得名。后移西赤壁。唐武德二年移东池堡。贞观六年移现古县城北一公里处。唐、宋、金、元、明、清均称岳阳县。民国三年改名安泽。县城仍设在古县旧城。1938年移县城于和川。1940年于辛佛村设岳阳县。1942年与安泽合并。1971年分置。县城建于老城关镇以南的湾里、张家沟村之间。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2-07
曲沃为古晋都地。曲沃之名,始于西周初期。古晋国以绛山为宗,绛水(今沸泉)出绛山之南,沸涌而东,折向北经青玉峡,东流白石山,悬而为沃泉(今景明瀑布),九曲而北入于浍,萦回盘旋,西流入汾。取其曲,取其沃,得名曲沃。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成师(桓叔)于此,号“沃国”,历桓叔、庄伯、武公三世,公元前678年,武公灭晋自代,定都于此。公元前661年晋献公为世子申生筑城,亦名太子城,即今曲沃城。秦汉为绛县,东汉改绛邑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曲沃县,县名自此历代无更改,当时县址设“曲沃古城”(今县城西南1千米处)。

1958年11月,由曲沃、新绛、汾城及乡宁县关王庙乡组建侯马市;1963年5月,恢复曲沃县,县政府驻侯马;1971年8月,析出5个公社建侯马市,曲沃县与侯马分置,县址迁回新城。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2-07
历史悠久,极具人文魅力。翼城是中华民族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古迹繁多,文化底蕴深厚。考古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境内即有人类栖居,现存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商、周与汉属文化遗址多达40余处。史载:翼古称唐,属尧及其后裔开疆封域。西周初年,周成王戏剪桐叶为珪,封其弟叔虞于唐,都今翼城西之唐城,旋迁都于今翼城东南翔翱山下之故城,以山形为舒翼之鹏,故名翼。至其子燮父改唐为晋,开启晋之春秋霸业。目前,已发掘的国家、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古遗址8处,市、县级重点保护文物古迹近300处。保存完好的古遗址有:苇沟—北寿城西周文化遗址,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枣园新石器文化遗址等6处。古墓葬有西周唐叔虞墓、周将军阎没墓、周小子侯墓、周郑太子墓等数十处。古建筑有明代玉皇楼、元代四圣宫、元代舞楼(乔泽庙)、清代关帝庙、明代木牌坊、石牌坊、文峰双宝塔等上百处。古碑碣石雕有:元裕公和尚道行碑、宋苏轼书《醉翁亭记》碑、清风竹惊鹤图碑等数十通。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2-07
襄汾,是襄陵、汾城两县于一九五四年合并而成。西汉建襄陵县,取晋襄公陵墓所在而得名,北齐废县,置禽昌县,隋大业二年复名襄陵。原汾城县,汉为河东郡临汾县地,北魏置太平县,北周改名太平,民国三年改称汾城。
汾城镇地处山西襄汾县城西南16公里处,是襄汾县的一个比较大的乡镇。说起汾城,那话就长了。汾城,顾名思义,也就是汾河岸边的城邑 。
远在古代的时候,当时的汾河水很大,浩淼无边,波涛涟涟。战国时期,晋国遭灾,向秦国借粮食,运粮的船队就是从渭河经黄河入汾河,把粮食运到了绛都,也就是现在的新绛,解了晋国的燃眉之急。汉武帝还曾坐三层高的大船沿汾河北上到河东祭后土。《史记》中提到秦魏交战,秦兵直捣魏国腹地,“兵屯汾城”。记载中的这个“汾城”就是现在襄汾县赵康镇的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晋城遗址。
现在的汾城,在北魏的时候叫太平县,是唐贞观七年,从现在汾城北边的古城镇迁过来的。 太平县的名字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民国初期,当时全国有几个太平县,为了避免重复,又改成了汾城县。1954年,当时的汾城县、襄陵县合二为一,组成了现在的襄汾县。
唐代的尉迟敬德大家都知道,这位赫赫有名的战将,东征西战为秦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被封为鄂国公。据说秦王李世民给他的封地就在汾城一带,名曰“鄂公堡”。
图中,就是现在汾城尉村保存的“鄂公堡”的城门洞。  
汾城县城的城墙原为土墙,明代崇祯四年县令魏公韩大兴土木,“采石为基垒以砖”,现在以西墙最好。古代的汾城城墙,“高四丈,濠深一丈五”,有五座城门。它三面临沟,有人说它是一座龟城,也有人说它是一座凤城,这虽都是因为地形地貌而论,但汾城总归也是一座据险而建、易守难攻的要地。

由于历史的原因,汾城在各个朝代的交替时期,都处在兵家必争之地,战火焚毁,生灵涂炭。而每个新朝代的开始,又都要对汾城进行大规模的重建、重修。历朝历代的建设,在汾城留下了大批的古建筑,被誉为山西省十大古建筑群之一,总面积大约为2万多平方米,以鼓楼为中心依次由北向南排列为城隍庙、文庙、明伦堂、魁星庙、鼓楼、学前砖塔、试院、县衙大堂、真武庙、关帝庙、社稷庙、洪济桥、城墙等。
汾城完好地保存了这么多古建筑,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就拿城隍庙、县大堂来讲,从建国时候开始,一直是作粮库的;文庙里还是书声朗朗,做了学校;试院、社稷庙作了医院;真武庙做了药材公司;关帝庙成了医院的家属院……。尽管如此,社稷庙的山门、工商所占的王家宅第、商业局占的布政司大院,还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被拆毁、改建成了宿舍楼、商场门面。作为民房,好些过去老太平县的望族世家的宅第,也都被拆掉了,现存的只有王家的三处四合院,分别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和道光。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2-07
汾西,东汉为永安县。北齐置汾西郡治的临汾县,不久
废郡。隋开皇三年改临汾县为汾西县。唐武德初于申村堡置
汾西县,贞观六年移于今治,开元后移治厚义村。宁太平天
国七年复移今治。1958年与霍且合并为霍汾县,1961年恢复
原治。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2-07
乡宁,春秋时属晋,后因鄂候避居此地而称鄂城。西汉为骐县,北魏设昌宁、平昌二县,属定阳郡。唐时并平昌入昌宁。五代后唐改昌宁为乡宁。宋皇祜三年定治今址。县名沿用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2-07
 吉县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西周置名北屈,东晋改称禽昌县,北魏易名定阳县,隋称吉昌县,后唐改名吉乡县,元设吉州,民国元年称吉县,沿用至今。

  吉县县城,从城建规模上讲,实在算不上一座城市,倒如黄河冲刷过的故道。一条山谷的两侧,有高低不平的几座楼房,除此之外,便是窑洞人家。在拐向黄河的一个丁字路口,有一座小型的黄河乳母的雕像,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人们意识到了惊涛拍岸的黄河近在眼前。

  在距离壶口不远处,有座“山中都府”克难坡(太原道注:有关克难坡参见本站山西名胜之壶口瀑布)。克难坡旧城遗址,就规模而言,比吉县县城还大。半个世纪前,这里是山西军政首脑机关所在地。抗日战争时阎锡山逃亡至此,嫌当地的“难村坡”名字与“难存坡”音同,不吉利,改名克难坡。克难坡由外到内曾设三道防线和关隘,旧时有重兵把守。内城,从下到上,从低到高,构筑了一排排、一列列土窑。克难坡最高处是一片较为平坦开阔的地方,这里的窑洞显然要高级一些。据当地人介绍:这些高级石窑,是当年阎锡山与他的太保生活、办公的地方。其余土窑里分别驻扎着军队、报社、工厂等战时机构。站在克难坡上,就可以看到汹涌澎湃的黄河。高山峡谷的最低处,大河急速奔流,水声震耳欲聋。傍晚时分水生寒气,树木森然,高山伟岸,残阳如血,极具雄性之美。

  克难坡再往前,两山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宽,石床高低不平,一眼望不到边。河水长年历久地冲刷着河床,以至越切越深。 500多米的河面骤然挤到了一条宽度为50多米的石沟里,飞流直下。站在山脚旁,几乎看不到石床上大河的影子。黄河,如同一条地下河一样在石沟的最深处穿行着。但其奔涌怒吼的声音却清晰地回荡在两山之间。黄河流经龙王迪处,上下河床间有30多米的自然落差,奔腾湍急的河水倾泻而落,滚滚浪涛,跌入深潭,山鸣谷应,声针万里,形若巨壶沸腾,故名“壶口瀑布”(太原道注:有关壶口瀑布参见本站山西名胜及旅晋游记栏目)。

  黄河壶口段,是大河最传神,最有气势,最能展示民族魅力的地方。就千里黄河而言,上游过于冷漠和孤寂,下游灾害甚多。惟有晋陕峡谷间的黄河,高山拦拢,难省水患。既能让人们体会到它的雄伟壮丽,又把它颇具杀伤力的一面收束起来,河水在晋陕间百里奔流,气势万千,山鸣谷应,涛声天外,打坡了上游的冷漠和孤寂。尤其是吉县处,千里黄河收壶口,简直是天造神奇,如此桀骜不驯,不可一世的大河,竟然像奔腾的水狮一下子收进了天壶中,激荡起数十丈高的水花云烟,形成了“水中冒烟”的奇观。这是自然景致中黄河极具特色的一处。

  我相信;每一个炎黄子孙,无论其是否到过壶口,但他们每一个人心目中都有一条流淌的黄河,就形象而言,基本上与壶口瀑布是一致的。就本质而言,这是难以割舍的黄河情结,或者叫黄河文化。这条人文的黄河,是华夏儿女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2-07
历史】
  隰县,春秋称蒲邑,战国谓蒲阳。汉置蒲子县,北魏置
汾州,北齐置长寿县。隋改隰川县,为隰州治,明废县入隰
州。民国元年改称隰县。1958年与大宁县合并为隰宁县,同
年又并入蒲县、永和、石楼改称吕梁县。1961年复称隰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2-07
  大宁汉时属北屈县地,北周置大宁县,隋开皇六年移县治于今县址浮图结,大业二年并入午城县,唐武德二年置中州,复置大宁县,贞观元年废中州。元时,大宁并入隰州,二十三年又复置大宁。1958年曾与隰县合并为隰宁县,同年又将蒲县、石楼、永和三县并入,设吕梁县。1916年春,三县分开,又复置隰宁县。同年六月,隰宁分治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2-07
蒲县古称蒲子国,因唐帝尧的太师蒲伊子隐居于此而得名。汉为蒲子县地,北魏太和二十一年置石城县;北周大象元年置蒲子县;隋大业二年改蒲县;金兴定五年升为蒲州;元初复为蒲县。今因之。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7-02-07
永和,西汉属河东郡地,北齐为永和镇,北周置临河郡及临河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永和县,属隰州,后县名未改,沿用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7-02-07
霍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数十万年前,境内已有古人居住,属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文化,在汾河东岸的永合村、红崖堡村一带有考古发现。

    传说颛顼画九州,霍为冀州之地,以东有霍太山而得名。

    夏、商时,霍仍为冀州之地。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其弟叔处于霍,称为霍国。因境内有彘水,故又名彘。都城在今汾河西岸白龙镇陈村一带。春秋时期,晋献公于公元前661年率军灭霍,霍哀公奔齐。霍地由此归晋,称为霍邑。

    战国时,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霍邑先属魏,后属韩。韩将冯亭以上党降赵,霍又属赵。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分天下为36郡,霍邑属河东郡。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设彘县,仍属河东郡。王莽建国四年(12年)改彘县为黄城。东汉阳嘉三年(134年)改黄城为永安,辖汾西、赵城。永安县治建于霍国故都之地,即今霍州市白龙镇陈村。

    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移县治于赵城仇池壁。魏正始八年(247年),划河东之汾北10县为平阳郡,永安属之。

    北魏建义元年(528年),置永安郡,辖永安县、杨县。郡治设永安城。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汾州,永安属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汾州为吕州,改永安为霍邑。大业三年(607年)罢邑州,霍邑属晋州。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隋将宋老生率军3万守霍邑。霍邑之战,宋老生兵败身亡,唐兵长驱直入,攻陷隋都长安。隋恭帝元年(617年)置霍山郡,辖霍邑、赵城、汾西、灵石4县。

    唐武德元年(618元),改霍山郡为吕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州罢,以霍邑县复归晋州,霍邑属之。

    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改晋州为平阳府,霍邑属之。

    金贞佑三年(1215年),置霍州,领霍邑、赵城、汾西、灵石4县。

    元改平阳府为平阳路,后又改称晋宁路,霍州属之。霍州下领霍邑、赵城、灵石3县。元贞三年(1297年)复立霍州,统管霍邑、赵城、汾西、灵石、岳阳5县。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霍州升为直隶州,领赵城、灵石2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又增辖汾西县。

    民国元年(1912年)改霍州为霍县,隶属河东道。

    解放初期仍为霍县。1958年与汾西县合并为霍汾县。1961年与汾西县分开,复称霍县。1990年,撤县建霍州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7-02-07
赵城今属洪桐县。
赵城的沿革,源远流长。《史记·秦本纪》:"穆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山西通志》和《平阳府志》均记载:"周穆王封造父之地。"赵城乃赵氏地望所在,据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



造父封于赵城


    关于造父,《史记·赵世家》:"造父幸于周穆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騄耳,献之穆王。"并四曰"乘",并两曰"匹",造父挑选了八匹骏马,还有桃林之地的良马,献给穆王。造父是一位识马驯马的能手。关于八骏,《穆天子传》有记载:"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騄耳。"而造父则为第一御手:"天子之御:造父、叁百、耿翛、芍及。"当时,交通靠马车,作战靠战车,因而,"御"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孔子开办私学有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御就是驾车的技术和规矩。
    造父善御,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淮南子》有两则描述:"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车摄辔,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心怡气和,体便轻毕;安劳乐进,驰鹜若灭;左右若鞭,周旋若环:世皆以为巧。"古人还把治理国家,比做造父之御:"圣主之治也,其犹造父之御:齐楫之于辔衔之际,而急缓于唇吻之和,正度于胸臆之中,而执节于掌握之间:内得于中心,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取道致远,而气力有余,诚得其术也。"可见"御"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造父善御而立功,《史记 赵世家》有一段十分生动的描述:"穆王使造父御,西巡守,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当穆王命造父驾车向西巡狩到西王母居住的荒蛮之地后,竟然乐而忘返。这时,东方淮水流域的徐偃王乘机发动叛乱,军情报来,穆王大惊。在这危急时刻,造父驾车,日行千里,迅速回归,为平息叛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穆王因造父有功,给予嘉奖,赐给赵城。《史记》有注:"晋州赵城县即造父邑也。"因而,赵城成为造父的食邑,是赵氏先祖发祥之地。这里,赵城和造父首次联系在一起。《史记 秦本纪》也有类似记载:"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王,得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穆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穆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
  《穆天子传》则记载了穆王巡行的情况:"癸酉,天子命驾八骏之乘,赤骥之驷,造父为御,南征翔行,径绝翟道。升于太行,南济于河。驰驱千里,遂入于宗周。官人进白鹄之血以饮天子,以洗天子之足。造父乃具羊之血,以饮四马之乘一。"
周穆王名姬满,是周武王的五世孙。关于穆王时期的确切年代,由于我国有文字纪年的历史,是从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起。这年,周厉王因国人暴动而奔彘(山西霍州)。厉王是穆王的七世孙,因而,穆王的年代,过去只能按古书《汲冢纪年》等推测。近年来,学术界"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初步成果,从武王克商有了确切年代。吸收这一成果的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铭文 夏商周》一章中"公元前1060-前1041年"记载:"公元前1046年,二月甲子昧爽,于商郊牧野与纣军大战,灭商,建立周王朝(都镐京)。武王改元。""公元前960--前941年"记载:"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徐国始强,率九夷攻周西至河,穆王驰师救周,与楚联合伐徐,逐徐偃王至彭城以北。"也就是《史记》所描述的造父为穆王御,长驱救周的历史事件。这个事件的确切年代穆王十七年,即公元前960年,距现在已两千九百六十多年了。"穆王五十五年卒。"于公元前976年─前922年在位。



造父的先祖与传承


    造父善御是有其家族渊源的。先祖可上溯至女修。《史记 秦本纪》:"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颛顼乃黄帝后裔,女修就是黄帝的远代子孙了。这是史籍记载造父最早的一位女性先祖。男性先祖没有留下名字,而所谓"陨卵吞卵",这种带有神话色彩的记载,其负载的信息应是以鸟为图腾的东夷族。大业,即皋陶,是造父第一位将名字流传下来的男性先祖。皋陶生活在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是联盟中重要的一支氏族。《史记 夏本纪》:"皋陶作士以理民。"皋陶曾担任"士",执掌刑法,十分公正,成为后世秉公执法的典范。皋陶还拟定了一套治国方略,受到称赞:"皋陶述其谋曰:'信其道德,谋明辅和。"就是要以德立世,坚持诚信,这样才能使谋略成功,群臣和谐。"在知人,在安民。"等。禹继舜立后,将皋陶预立为自己的接班人,"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未来得及施展抱负就去世了。
    "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少典乃黄帝远祖,女华自然也是黄帝后裔。皋陶之子大费,即伯益,或曰柏翳。伯益的最大贡献是辅佐禹治理洪水,禹十分推崇伯益的功劳,舜就赐给他黑色有飘带的旗,并预言他的后代一定会昌盛,还把一个姓姚的漂亮女孩嫁给了他。"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洪水平息后,伯益担任舜的虞官,就是掌管山泽,成为鸟兽调驯大师。而伯益的后人,在驯化鸟兽上立名于世,成为造父在技能方面的承传;伯益嬴姓,是舜赐给的,造父自然也姓嬴,这是在姓氏上的承传。造父封到赵城后,其后裔方姓赵。可以说,天下赵氏都是从赵城发源的。禹对伯益十分器重,皋陶去世后,就将伯益立为自己的法定继承人。《史记 夏本纪》:"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而后举益,任之政。""以天下授益。""《青铜甬道铭文》"公元前2060-前2041年"记载:"禹举荐皋陶为继承人,皋陶卒,又举荐益辅政。"皋陶生活的时间,应在公元前2041年前,距今至少已4045年了。"公元前2040-前2021年"记载:"禹巡狩,至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益让禹之子启,避居萁山之阳。益佐禹日浅,天下未洽,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即天子位,建立了夏王朝。"伯益虽然被授予了帝位,却让给了启。而《战国策 燕策》则说:"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伯益生活在公元前2021年前,距今至少已4025年了。
    "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鸟身人言。帝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造父乃大廉这一支的后人。《史记 赵世家》开篇也说:"赵氏之先,与秦同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大戊是商朝第九位帝王,闻知中衍继承了祖先的善御技艺,乃召卜师占卜,结果卦象大吉,就将中衍召来做了自己的御者。中衍受知遇之恩,屡建功勋。大戊大喜,又将王室之女嫁给其为妻。《青铜甬道铭文》"公元前1500--前1481年"记载:"雍己卒,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大戊即太戊,公元前1480年即位,中衍也应在这一时段内,距今则已3484年了。"而若木的后裔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夏桀于鸣条。"能为汤御,可见也是一名出色的御手。这样,造父一族就从驯育鸟兽的承传,发展到驾御车马的承传。《史记 秦本纪》:"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其玄孙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葬于霍太山。"赵氏先祖从中衍之后殷商时期就成为诸侯了,而蜚廉父子都曾以特殊的本领辅佐殷纣。武王伐纣时,蜚廉正为纣出使北方。因殷纣已灭,回去也无法汇报,只好在霍太山筑坛进行报祭。掘土筑坛时,于土中获一石棺,棺上有铭文说:上帝昭告处父,你不曾参与殷商之乱,所以赐给你石棺,以光大你的氏族。蜚廉死后,就葬在霍太山。蜚廉生活的时间应在武王伐纣的公元前1046年前后,距今已3050年了。赵城就在霍山西麓,仅距10公里。霍山主峰老爷顶,也在赵城境内。"蜚廉复有子曰季胜。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是蜚廉的五世孙。"自蜚廉生季胜以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从造父起就定居在赵城。"恶来革者,蜚廉子也,早死。有子曰女防。"蜚廉另一子恶来革早死,其子即季胜的侄子叫女防,乃秦的先祖。而女防的后裔"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赵城显然已是蜚廉家族的世袭领地了。因而,穆王将造父封到赵城,并非随意指派一地,而是将其先祖的家乡作为正式食邑而已。



赵城,伯赵氏之城


    那么,赵城的名称是怎样来的呢?是造父受封前就有赵城,其子孙以赵为姓,所谓以邑命氏呢?还是赵城因了造父而以字为氏的呢?
    有学者认为:赵城名义来源于造父。由于赵氏先祖蜚廉葬在霍山,蜚廉后世就在赵城一带居住,那时还没有赵城的名称。穆王封造父以赵城,不过是赐予造父一个正式名义。赵城的名称实因造父所居之城而起。赵、造二字,音、义相近,从构形上讲,赵从"辵"旁,造从"辶"旁,原本就可以互相通用,都是奔跑的意思。而"赵"字本意是超越、腾越。且有例为证:《穆天子传》:"天子北征,赵行□舍。"一舍为三十里,超越了数舍,可见速度之快。造字出现在先,赵字出现在后,二者实为一字。或者,赵城原作造城,即造父之城,后来改作赵城。这样,赵城名义可理解为来源于造父,即所谓以字为氏。
    然而,《史记》中明确写道:"自蜚廉生季胜以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可见,"赵"这一名称早已存在,造父一族居住在这里。造父封到赵城后,和当时普遍采取的以邑命氏一样,以"赵"为氏。那么,赵城的名称又是怎样来的呢?
    造父的先祖皋陶,乃"玄鸟陨卵,女修吞之"而生。玄鸟即燕,逐渐演化为凤凰,成为东夷族崇拜的神鸟,并以其为图腾。关于玄鸟、凤凰及东夷族,《左传 昭公十七年》有一段记载:"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官名,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杨伯竣在《春秋左传注》说:"鲁封于少昊之墟,郯子又为少昊之后。"因而,郯子得知少昊以鸟名官的史实。少昊是东夷族团的始祖。上古时期,氏族或部落首领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和变化规律,以制定和颁布历法。少昊氏在制定历法时,结合各种鸟的习性,并作为管理这方面的官员名称。
当代学者综合历史、考古、民俗、徽铭、古文字、古地理、古气象、碳14测年等多学科研究,第一代少昊约公元前7570年生于山东曲阜,其父是金星氏之子,发明了金星历。少昊继承其父金星氏历法,并作了系统补充,发展了八卦太阳历,作十月太阳历,所以称金天氏,或金穷氏。少昊名鸷,以风鹏玄鸟为名。当少昊鸷作为冲帝,即入赘,进入伏羲氏族,为第六代伏羲,即少昊伏羲登位时,"为鸟师而鸟名。"(《左传》)"时有五凤,随方之色,集于帝庭,因曰凤鸟氏。"(《拾遗记》卷一)"以登帝位,徙于曲阜"(《左传》)。少昊母皇娥,从母系下传,是以鸠鸟、鸷类、凤鸟为图腾的氏族。少昊以鸟名官,当在著名的涿鹿阪泉之战中,黄帝战败了蚩尤、少昊联军后,任命少昊清阳统管东夷诸部之时。这时少昊又名帝俊,曾迁都荷泽,与羲和、常羲共建少昊之国。帝俊有皇鸟、栾鸟、凤鸟三部。少昊后裔世代绵延,历神农、炎帝、黄帝,皆袭少昊之号。并于公元前4050年--前3790年,继黄帝而兴,建立了"少昊之世",历时260年。
    杨伯竣在《春秋左传注》"凤鸟氏"下注解曰:"杜注:'凤鸟知天时,故以名历正之官。'"凤鸟,可看作鸟图腾的一个总标志。赵城,俗称为凤凰城(见图片)。而晋南各地有许多城市被称为凤凰城,如浮山城等。其下各种鸟为分标志,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还有祝鸠氏等五鸠,郯子具体介绍了十种。此外还有"五雉为五工正"、"九扈为九农正"等,均以鸟名作为管理某一方面的官员名称。杨注在"玄鸟氏"下注解曰:"玄鸟即燕。分谓春风、秋风。燕以春风来,秋风去,故名。"燕是分管春风、秋风的"司分"官。舜曾赐给伯益姓嬴,也作鸁,乃燕的异体字。伯益之益,也即燕。因而,所谓赐姓,也不是随便赐给的,而是对其图腾的尊重和明确。杨注在"伯赵氏"下注解曰:"伯赵即伯劳,一名博劳,一名鵙(ju)。秋月以所捕动物贯于小枝,储作冬粮。鸣声甚壮。以夏至鸣,冬至止。"伯劳是分管夏至、冬至的"司至"官。这里的"伯赵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造父的先祖我们追踪到了皋陶。皋陶生活在公元前2350年尧舜禹时代的临汾市一带,《帝王世纪》载:"尧都平阳(山西临汾市)",是少昊清阳裔族。少昊清阳统领东夷诸部为公元前4050年左右。皋陶乃"玄鸟陨卵,女修吞之",上溯1700多年到少昊清阳时,其先祖应是少昊清阳族裔中的"司分官",即玄鸟氏。既然玄鸟氏后裔有皋陶、伯益一支活动在汾河流域的临汾盆地一带,且被史书记载;那么,同为少昊清阳族裔中的"司至官"、伯赵氏后裔,是否也有一支活动在汾河流域、距平阳即临汾市北仅50公里的赵城一带?伯赵氏这个部族群体可能是最早称其为"赵"的先民。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繁衍,伯赵氏的先民们,在霍太山西麓的赵城一带建造了一座"伯赵城"。"伯"者,大也,霸也。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伯赵氏"和"伯赵城",渐渐被略称为"赵氏"和"赵城"了。赵城者,伯赵氏之城也。只因伯赵氏后裔未能像玄鸟氏后裔那样留下著名的部落首领名字,才在历史典籍中湮没无闻。而伯赵氏一支只有长期定居在赵城一带,才可能将当地命名为"赵",赵城也才称为凤凰城。
    我们这样分析和推断,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例证的。《左传 昭公元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541年,晋平公患病,郑简公派子产聘问时,同时问候病情。晋国大夫叔向对子产说:君王的病,据占卜的人说是实沈、台骀在作祟,而太史不知是什么。请问这是什么神?子产在解释了实沈乃参星之神后继续说:"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玄冥师为管理水利的官员之长。少昊氏后裔昧担任水官之长,其子台骀继承父业,疏导汾水、洮水,筑堤防住大泽,使广大人民避免洪水侵害,居住在广阔的高原上,建立了功业,颛顼帝就把汾水流域封给了他。台骀的后裔沈、姒、蓐、黄,就在这里生活和繁衍。这是又一支有史籍记载的进入汾河流域的东夷族裔。台骀生活在颛顼时代,约公元前3790-3380年。在此期间的公元前3350年,遭逢大洪水,黄河泛滥,海平面高出5米。台骀就在这段时间治理汾水,早于鲧、禹治水1200多年,为尧舜禹在汾河下游建都创造了条件。关于台骀,明成化版《山西通志 祠庙》载:"汾水川祠,一名台骀神庙,有六:一在太原县晋泽南;一在静乐县定河口;一在五台县西十五里;一在曲沃县西三十里高村;一在石楼县南三里翠金山上;一在汾州城东南二里,皆为行祠。"《平阳府志 曲沃县》亦载:"台神庙,在县西三十里台神村。"台骀神庙之多,可见台骀生产和生活地域之广。现侯马市(曾属曲沃县)台神村西古翠岭台骀庙,紧靠汾河,占地一万平米,有建筑40多间,为明朝时所建。
    那么,东夷族后裔,无论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无论台骀、皋陶等,何时、何因从山东地区西迁到汾河流域、霍太山和赵城一带呢?


东夷族西迁的几条线索

    东夷族西迁,有这样几条线索:
    一、逃避大洪水、大海浸。
    1、从距今1.1万年我国境内冰川消融,发生第一次大洪水后,公元前7700年伏羲时代,发生第二次大洪水;公元前5700年和5400年,三百多年内,发生了第三次和第四次特大洪水、特大海浸。海水上升,倒灌于华北平原,海平面比现在高出10米,海岸直抵太行山东麓。少昊、颛顼、灌兜及东夷各族,皆不得不向西边的高地逃生,退迁到太行山及其西,有的则北逃幽燕进入东北大平原,成为东北九夷。在这两次大逃亡中,很可能有一支或几支进入了汾河谷地。
    2、公元前3500年的颛顼时代,发生了第五次洪水和特大海浸,海平面比现在高出5米,华北平原一片汪洋。颛顼任命共工治水。少昊、颛顼、共工诸族纷纷爬上太行山,向北迁徙,进入燕山,经过辽西走廊,转向东北亚。台骀治理汾河,就在这一时期。在逃亡中,一路上且迁且驻,中途还留下许多人。也可能有一支在西迁途中,看到汾河流域治理得好,而进入霍太山、汾河谷地。
    二、因战败而被迁徙。
    公元前4515年,在中华上古史上发生了著名的涿鹿阪泉之战。"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史记 五帝本纪》)蚩尤是伏羲氏的后裔修(即儵,黑蛇或玄蛇)族的嫡系传人,属于东夷人中的黑蛇支,同时也是女娲黑虎族苗裔。蚩尤氏又名九黎氏,为冀州土著。蚩尤氏继承和发展了伏羲氏的历法,发明水田犁耕,水牛稻作农业,夯筑版城,采矿炼铜,制作兵器,建立了三苗九黎东夷金兵联盟,举行会盟大典,统一东夷,制定刑法等,是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先祖之一。
    1、少昊氏与蚩尤、夸父、共工联军与黄帝战,战败后蚩尤被擒杀。联军分为三支逃亡,一支顺黄河北岸向西,退往太行山和华山;一支渡过黄河南下;一支向东进入山东。在逃往太行山的一支中,很可能有在汾河谷地留居下来的。
    2、黄帝对战败的太昊、少昊、炎帝、蚩尤、夸父等炎夷显族,实行"分而治之",凡不屈服的,就东西南北分流,离开故土,远道迁徙,另辟新生活区,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动荡、大分化、大迁徙。首先分化东夷,使东夷少昊青阳九黎联盟与三苗联盟脱离,再任命清统理东夷诸部,把东夷少昊部进一步分化,使其一分为三:东北九夷、东九夷、南九夷。而少昊白虎部和常羲氏(昌意)则西迁于陕、甘、青边陲地区。这一支不屈服于黄帝统治的部落,在西迁途中,有可能路经霍太山,其中有的留居在汾河谷地。
    3、少昊清(质或鸷)所治理的东部,以帝俊称少昊。帝俊少昊的以鸟名官,说明当时已是一个有着严密分工的社会。他们积极重建和复兴少昊三苗九黎国族文化,使其得到空前发展;创造了新的天文观测仪器璇玑,完善了自己的观测系统;抗击洪涝灾害,开辟山东半岛、渤海湾及其以北地区。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家族、宗族、氏族迅速滋衍,不断立族分氏,以族为国。少昊氏族仅鸟部就分化出25个。各族都建立自己的天文观测中心和祭祀中心,形成一批城邦国家。而西迁于陕、甘、青地区的那支少昊氏族,这时已与炎帝夸父国结成联盟,开始向东回迁。这样,东西两部少昊氏族向中原会聚,少昊三苗九黎联盟再度形成。而此时的黄帝氏族则逐渐衰落,无力控制局面。公元前4050年,少昊氏登临帝位,创造出历史上的少昊时代。在西部少昊氏回迁的过程中,也可能有一支留居在汾河谷地和霍太山。
    三、轩辕黄帝芒封禅、有熊黄帝号建都及帝轩黄帝号次回迁。
    1、黄帝胜利后,"黄帝封泰山,禅亭亭。"(《史记 封禅书》)就是登上泰山,兴封禅之举。所谓封禅,就是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在泰山下的小山上除草扫地为场祭地,向天地报告天下太平。封丘高耸,象征天;禅场在下,象征地。然后又在西泰山兴封禅。"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竝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螣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韩非子 十过篇》)这里,鬼神、蛟龙、毕方、蚩尤、风伯、雨师、虎狼、螣蛇、凤凰等,都是国族名,国族领袖。而西泰山就是山西霍太山。黄帝会合炎帝、东夷诸国族领袖于西泰山,封土为坛,举行盛大祭天典礼,并作《清角》乐。即《史记 五帝本纪》所说:"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黄帝在西泰山兴封禅,其所会合之国族中,有的便可能在西泰山即霍太山附近留居下来。"螣蛇伏地,凤凰覆上"者,就是螣蛇族人在山下保卫,凤凰族人在山上护佑。螣蛇为东夷蛇族裔,凤凰亦为东夷族裔。而凤凰族人中,有的可能在封禅后留下来,定居在霍太山和汾河流域,并逐渐建起了凤凰城。
    2、黄帝氏族在北方休养生息百年之后,逐渐向南方迁移。公元前4366年,第五代黄帝常卒,第六代黄帝号称帝,时年30岁,建都山西霍州、霍太山,在此36年。又南迁至王屋山,再南迁至华山、熊耳山,到河南灵宝建都。在霍州的30年间,随同迁来的东夷族人,有的可能在霍太山西麓和汾河流域定居下来。
    3、从公元前4140年第十三代黄帝起,称为帝轩黄帝时代,开始从河南向北迁移。他们越过黄河,沿汾河北上,经霍太山、太原,云中山,到第十五代黄帝号次,在轩岗建都。在其迁移路过汾河谷地和霍太山过程中,也极可能有定居者。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7-02-07
灵石县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隋初属平周县(今介休市),隋开皇十年,隋文帝杨坚北巡挖河开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1948年6月灵石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署。1958年灵石、介休、孝义三县合并为介休县,灵石县改为灵石镇。1961年恢复灵石县建置,属晋中行署管辖。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