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361阅读
  • 16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199):兰州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17
兰州府:冲,繁,难。陕甘总督,布政、提学、提法三使,巡警、劝业道驻。明为州,属临洮府,领金、渭源、河州。乾隆三年,徙临洮府来治,更名,以所隶河州、狄道、渭源三州县改属,升狄道为州,置皋兰县为府治,兼割巩昌府属之靖远隶之。东北距京师四千四十里。广千二百二十五里,袤八百里。北极高三十六度八分。京师偏西四十二度三十四分。领州二,县四。

皋兰冲,繁,疲,难。倚。城南五里,皋兰山,五泉出其下。百四十里,康狼山。北:九州、台山、松山。西:沃干岭、马衔山。黄河,西南自河州入,西流,至孔家寺,折而东北,复东流,迤南,迳城北,至东坪,与金县分界。又东北,迳乌金峡,入靖远。洮水南自狄道入,西北流,至毛龙峡入黄河。边墙,西自平番来,起县西北毛牛圈,东南迤至小芦塘,入靖远盐池。边墙外,北与蒙古分界,有界碑六。镇一:纳米。驿三:兰泉、沙井、摩云。县丞驻红水堡。

金冲,疲。府东南八十里。南:龛山。西南:马衔山。东北:北峦山、车道岭。东:驼项。西北:猪嘴。黄河自皋兰入,南新营河自狄道入,至大营川,右合瓦家河,左合清水河,合龛峪、徐家峡、大峡诸水,西北至皋兰入于河。黄河又东北过乌金峡入靖远。边墙,西自皋兰来,逾黄河南至索桥,合旧边墙,东北入中卫。驿二:定远、清水。

狄道州繁,疲,难。府南二百里。南:抹邦山、煤山。北:马衔山,故关原。西:西平山。西南:十八盘山。洮水,南自洮州入,合抹邦、东峪、三岔、留川四水及诸小水,屈曲北注,迳沙泥州判境,沙泥水出摩云岭西麓,西流入之。洮水又北,入皋兰。州北河渠,雍正三年濬,引洮流溉田三百顷。赵土司驻所,州东南六盘山麓。驿四:沙泥、洮阳、窑店、庆平。州判驻沙泥堡。

渭源冲,疲。府南少东二百五十里。西北:七峰山。南:露骨。西南:五行。西:鸟鼠山,渭水出其北麓,东南流,迳城北,合清源、锹峪两水,东入陇西。驿一:庆平。

靖远疲,难。府东北二百里。明,靖虏卫。雍正二年省卫,设同知,属巩昌。八年置县,裁同知。乾隆三年来属。东:红山、屈吴山。南:乌兰。北:雪山。黄河,西南自金县入,至城北,祖厉河南自会宁来,会左关川水,北流入之。黄河又纳县境诸水,北流,迤西逾边墙,东北入中卫。边墙,自皋兰红水堡来,接中卫。

河州繁,疲,难。府西南二百里。陕西河州镇总兵驻,雍正四年,省河水卫并入州属。北:凤林山。西南:石门山。西北:小积石山,即水经注唐述山。黄河,西自循化入,至积石关入州境,右纳样卑、吹麻、银川三水,东迳城南,又东至莲花寺。大夏河,西南自循化来,会州境诸小水,屈曲北流入之。黄河又东入皋兰。韩土司及土番、老鸦、端言、红岩、牙党、川撒诸族,分居州西境。驿五:长安、凤林、银川、和政、定羌。太子寺,州判驻。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7:52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17
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十六国前凉时又移金城郡治于此。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兰州一带属陇西郡地。

西汉初,依秦建制,兰州仍为陇西郡辖地。到了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兰州西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管辖。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置金城郡。宣帝神爵二年,赵充国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后,西汉在金城郡的统治得到加强,先后又新置七县。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西羌起义,金城郡地大部被占,郡治由允吾迁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县),十二年后又迁回允吾。东汉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从此,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榆中(今榆中县城西)。

西晋建立后,仍置金城郡。西晋末年,前凉永安元年(公元314年),分金城郡所属的枝阳、令居二县,又与新立的永登县(在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附近)三县合置广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复改兰州为金城郡,领金城、狄道二县,郡治金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称西秦霸王,建都金城。不久迁都于天水,后为唐所灭。

唐统一中国后,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复置兰州。八年置都督府。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又改为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改为金城郡。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又改金城郡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兰州被吐藩所占,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河州人张义潮起义,收复陇右十一州地,兰州又归唐属。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衰落,无力西顾。不久就被党项族占据。

清初依明建制,兰州隶属临洮府,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裁卫归州。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复设兰州卫。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省会由巩昌(今陇西)迁至兰州。从此, 兰州一直为甘肃的政治中心。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临洮府治由狄道移至兰州,改称兰州府,又改州为皋兰县。当时兰州府辖管狄道、河州二州;皋兰、金县、渭源、靖远四县。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陕甘总督衙门自西安移驻兰州,裁减甘肃巡抚。

辛亥革命后,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州)设道,并兰山、巩昌二府为兰山道,辖管皋兰、红水、榆中、狄道、导河、宁定、洮沙、靖远、渭源、定西、临潭、陇西、岷县、会宁、漳县等十五县。道尹驻省会皋兰县。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改道为区,变兰山道为兰山区。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划甘肃省为七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皋兰、榆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岷县)。民国三十年,即公元1941年7月1日,将皋兰县城郊划出,新设置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今兰州城关区。市区面积16 平方公里,人口17.2万余人。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市区扩大,东至阳洼山,西至土门墩(不含马滩),南到石咀子、八里窑、皋兰山顶,北至盐场堡、十里店,面积达146平方公里。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从此,兰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国以来,兰州市建置曾几度变更。兰州市现辖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五个区和榆中、皋兰、永登三个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17
远在新石器时代,黄河及其支流大通河。庄浪河、溪水和苑川河两岸的阶地上,就有兰州的先民们生息、繁衍,创造了黄河上游辉煌的马家窑文化,将绚丽多彩的彩陶艺术推向了巅峰。这里也是中国青铜的发源地。在5000年前的东乡林家遗址中,曾出土了全国最早的钢刀,而在永登的蒋家坪遗址中出土的钢刀,也已有4300多年的历史。 

    自夏、商、周至春秋时期,兰州属古雍州之氏羌牧地。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西征,正式将兰州地区纳入秦的版图,成为秦国陇西郡的属地。兰州真正建城,并成为西北军事重镇的历史则始自西汉时期。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瞟骑将军霍去病奉命“将万骑,出陇西”,在河口西南侧北渡黄河,西征河西匈奴。是年,在凯旋归途中,于西固北侧南渡黄河,并命其礼宾官李息主持,在今西团区黄河南岸修筑了兰州历史上第一座城堡,取名“金城”,意寓“言城之坚,如金铸成”,希翼其“固若金汤,坚不可摧”。也有人说,因当年筑城时挖出了金子而名之;或日该城位于京城长安(今西安)之西,当以五行中“金”字命名,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不过,(韩非子?用人)中载有“不谨萧墙之患,而固金城于远境”一语,极言城池之永固,成为今天正确理解“金城”一词含义的一把钥匙。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sl年),西汉政府以“边塞阔远”,“羌番为敌”之故,从汉武帝时设立的天水。陇西、张掖三郡中各取二县,以允吾(音铅牙,今青海民和县东下川口一带)为郡置,始设了金城郡,辖13县。其中6县在今兰州市境内。 

    自此至隋初的六七百年间,金城郡置随西北少数民族的侵扰和行政区域的分合,先后迁至襄武(今陇西)、允吾、榆中、西固城等地,后又迁至榆中县的苑川和子城,辖地也时有变更。此间,在公元265年,鲜卑贵族乞伏国仁建立了西秦政权,定都于金城(今兰州市榆中县境内)。 

    兰州作为中国这一陆都古城的州名,始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废郡置州后设立的兰州总管府,因市南有巍峨挺拔的皋兰山而名之“兰州”。皋兰山高2129.6米,是城南的一道天然屏障,当时黄河从山北脚下流过。(资治通鉴)记载,“皋兰者,音为皋来,河的称呼”。兰州大学魏晋贤先生考证,“皋兰”是古代羌语“河”之意,皋兰山自然指河边的高山了。古代的部分羌语转换成了蒙语,今天的蒙古人仍有把河叫“皋兰”即是佐证。(兰州古今注)则说,皋兰是匈奴语的音译,“亦当高峻之意”。(重修皋兰县志)则认为因山上长有一种叫“皋兰”的兰草而得名。也有人解释皋兰为蒙语‘飞奔的骏马”之意,真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隋朝末年,黄河河道逐渐从皋兰山下北移,昔日的河漫滩和河心滩地陆续淤塞成二级阶地,皋兰山北麓半坡的居民随之北迁至新设置的五泉县内。城郭修在今五泉山和鼓楼巷之间,北以黄河为险,东西长600余步,南北宽约300余步①。 

    至北宋时期,随河道继续北移,为防守之利,于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三月,在旧城址北侧,又依河另筑新城,其“基岩状如石龟,伏城垣下”,故名“石龟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挥同知王得对石龟城加以扩建,其后历代又在内城的东。西、南三面增筑外廓和深、广各3丈的护城壕,开设郭门9个,敌楼16座。公元1399年,明肃王迁府至兰州(今省政府驻地)。清朝屡加修聋,以砖包砌墙,北筑石堤,使兰州城成为防御外邦入侵的一个坚固的军事防御工程。 

    兰州作为甘肃的省会,始于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清政府设立甘肃行省后,甘肃巡抚以兰州府为省会驻地。1923年设立兰州市政筹备处,进行建市筹备。但1928-193D年连续三年的干旱使甘肃赤地千里,兰州仅有8600多人,如此惨景,谈何建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兰州的地位日渐重要,甘肃省政府倡议设市,后因时局多变,筹备工作屡经停顿。直到1941年7月1日兰州才正式建市,市长蔡孟坚成为兰州市现代建设时期的第一任带头人。 

1949年8月26日,彭德怀元帅率领人民解放军解放兰州的炮火声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从此,兰州城池的历史改变了写法。 

兰州城池的兴衰,只不过是历史沧桑的一种表象。兰州古城的真正意义在于以黄河为天堑,雄踞西北的重要战略地位。缺乏详实的史料记载和完好的古渡遗址,我们只能在黄河岸边,去倾听黄河波涛柔和的合声,去遥想当年踏上浮桥渡河的千军万马该是怎样一种气势! 

“倚岩百丈侍雄关,西域咽喉在此间”。一条并不宽阔的河道,横阻于丝绸古道,对古人来说无疑是一大天堑。攻城掠地的雄师铁骑要过河,步履艰难的丝路旅人要过河,于是就有了黄河古渡和金城关。遗憾的是,史志的记载者似乎对此不屑一顾。从凤毛鳞角的资料中得知,可能就在霍去病河西之战后,首先开设了金城古渡和金城关。另有一说认为,汉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赵充国率兵6万“驰至金城,击叛羌,降其万余人”后筑。金城古渡就设在当年李息督修的金城旁边,与靖远县的鸽阴渡口、索桥渡口和永靖县的临津渡口一道,并称为黄河上的四大渡口。不过,兰州的黄河渡口似乎不只一处,而是在西固区的钟家河以下共有四处,并称金城古渡。据考证,霍去病西征归来;赵充国西击诸羌;三国时魏国从河西调军以抵抗姜维对狄道(今临挑)的出击;及北周太祖西征姑臧(今武威)的三万锐骑都曾取道于金城古渡。 

汉金城古渡中,有遗址保留的要数青石关渡口了。青石关位于今西团区新城乡西之黄河八盘峡南岸,因背依青石山而得名。青石关渡口自西汉以来一直是横跨黄河最雄险的大渡口之一,连接中原和新疆。青海的交通要道。公元392年秋,后凉国王吕光派其弟吕宝进攻西秦国;在青石关南岸展开过残酷的秦凉大战,死伤过万。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吴三桂谋反,兰州守备叛乱响应,甘肃提督张勇急令西宁总兵官五进宝率兵讨伐,渡青石关渡口;击败了兰州叛军。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清政府在渡口背靠的青石山山嘴处,依山临河,修建了青石关隘。关城宽仅20米,驻军把守,使关渡有一夫闭关,全渡紧锁之势。解放后修建兰青铁路时,拆毁关城。 

金城关则为汉朝修筑的另一重要关隘。初时关址在今西固沙井驿大桥附近。至北周武帝(公元561-578年)时,移至今兰州市黄河北岸中山铁桥西约1公里处的金山寺西山腰隘处。有一夫挡关,万人莫敌之势。宋代重筑了关城。明代屡加修尊,设施坚固,形制壮观。可惜,1942年兴修兰新公路时,因地狭而毁,再也难觅其遗迹了。 

右了雄险的金城关,固然可以凭关固守,使黄河以西、以北的少数民族望而却步,但是从兰州渡河西行也只有选择金城古渡。于是,北周武帝便在金城关对岸开设了金城津渡口。不过,金城古渡离金城郡治更近,使新开的金城津渡显得并不十分重要。直到唐初金城郡治迁到五泉县后,才使金城津逐渐成为“控扼要冲,通道西域”的一大要津。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襟喉百二秦关。”自古以来兰州就是这样一处雄关重镇。今日的兰州,再也见不到昔日戒备森严的关城和浮船相连的古渡,更难觅营堡墩台的残垣和雄师铁骑的蹄痕,一座繁华的现代都市很难让人把她和战争连在一起。古代的兰州也曾是茶马市场,但军事防御似乎比商贸互市更为重要,因此便雄险有余,而繁荣不足。“金城置郡几星霜,汉代穷兵拓战场。岂料一时雄武略,遂令千载重边防。”谭嗣同一首七言律诗,形象地说明了两千年来兰州雄踞西北的战略地位。一代文豪叶圣陶、茅盾、刘白羽、范长江、秦牧等都曾描写过兰州的原始与荒凉。今非昔比,现代文明的洗礼已使兰州面目全非。如果他们能故地重游,一定会大吃一惊。今天,一切的历史都已成为过去,兰州作为一座繁荣的现代都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来以睹其风采。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17
皋兰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丝路重镇,陇西要冲。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在此狩猎、放牧制陶,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为羌戎之地,秦统一中国后归秦。西汉时属金城郡,首置金城县。西、北魏与北周时属子城县,子城县为金城郡治所在。隋初,属兰州总管府,废府复郡后,仍属金城郡金城县。唐属兰泉县,既现兰州市区所在,亦为金城郡治。唐后期与五代时,为吐蕃辖地。宋、金、元、明均属兰州。至清代乾隆三年(1738年),因境内有皋兰山而更名为皋兰县,沿用至今。清代至民国作为甘肃首县和省会重镇,幅员辽阔,辖今兰州、白银两市的大部分地区。建国初隶属兰州市,1951年8月由省直辖。1956年1月划归定西专区。1958年12月撤县,行政区域划归白银市。1961年2月,恢复建制,归白银市管辖。1963年10月再属定西专区。1970年4月重新划归兰州市管辖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17
榆中,距今约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上古时为羌住地,后被匈奴占据。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蒙恬“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一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治所在今兰州市城关区东岗镇,隶属陇西郡。秦汉之际,复被匈奴攻占。

    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复置榆中县,隶属陇西郡。元拧二年(前 121)置勇士县,辖榆中苑川河东北地区,治所在今定西县境内。后榆中、勇士二县改属天水郡。昭帝始元六年(前81),设金城郡,榆中县改属金城郡,勇士县仍属天水郡。明帝永平十七年(74),改天水郡为汉阳郡,辖勇士县,榆中县仍属金城郡。灵帝中平元年(184),勇士县北部被羌胡占据。三国时,榆中县为曹魏政权金绒郡属县。

    晋穆帝永和十一年(355),榆中县被前凉李俨所占。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前秦灭前凉,榆中属前秦。太元十年(385)鲜卑族乞伏国仁在苑川筑勇士城,建立西秦,置苑川等12郡,榆中县隶属苑川郡。

    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废县,设榆中镇。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废榆中镇,恢复榆中县置,隶属金城郡。北周废榆中县,其地并人子城县,仍属金城郡。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新置兰州,领金城郡,金城郡领子城1县。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建置,兰州领子城等4县,治所在子城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又改兰州为金城郡,将子城县改为金城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金城郡又改为兰州,废金城县,其地并人五泉县,属兰州。高宗咸亨二年(671),五泉县又改为金城县。玄宗天宝元午(742),又改为五泉县。代宗宝应元年(762),榆中全境陷于吐蕃。

    宋仁宗景箔三年(1036),西夏赵元吴攻占榆中地,据吐蕃康古城。庆历三年(1043),赵元吴改康古城为龛谷城。神宗元丰四年(1081)八月,宋熙河路经略使李宪率部攻克西夏龛谷城,改城为寨。元佑七年(1092),废龛谷寨,庆州知州穆衍筑定远城。绍兴三年(1096)复修龛谷寨为堡。崇宁三年(1104),今榆中县西部部分地区属兰州兰泉县,绍兴元年(1131),金人攻进榆中全境。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省龛谷、定远二入金州,金州成为不领县的州,改属陕西行中书省管辖。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降金州为金县,治所移至今城关镇,属临洮府。宪宗成化四年(1468),改属兰州。清初,金县改属临洮府。乾隆三年(1738)又属兰州府。

    民国2年(1913),将兰州、巩昌2府并为兰山道,金县属兰山道。民国8年(1919),因与奉天(今辽宁)金县同名,8月改为金城县,10月恢复榆中县。民国16年(1927)改道为区,榆中县属兰山区。民国17年(1928),实行省、县两级制,榆中县直隶于甘肃省政府。民国25年(1936)5月,隶属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0年门941)8月,直隶于省政府。民国33年(1944)12月,隶属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8年 (1949)8月16日榆中解放,成立榆中县人民政府,隶属会宁专员公署。9月,改属定西专员公署。

    1956年9月,榆中县人民政府委员会改为榆中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1月,成立榆中中县革命委员会。1970年4月,划归兰州市管辖。1981年1月,撤销榆中县革命委员会,恢复榆中县人民政府。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5-17
自古以来,榆中是内地华夏民族与西北少数民族交会地带,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域。在民族演进的历史中,经历了民族的不断同化与融合,形成了现存的民族格局。自明代后,经过大量移民加之社会的相对稳定,形成了以汉族为主,居住少量回族和极少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布局。2003年,榆中有人口42.36万,其中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9.1%,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0.9%;回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6.8%,其他少数民族有藏、满、苗、壮、土、蒙古、土家、朝鲜、东乡、撒拉、维吾尔等11个,多为婚嫁或工作关系迁入,共100余人,仅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3.2%。

民族的融合

    榆中地处少数民族聚居边缘区,是古代中原王朝与西部少数民族争夺的焦点地带。由于战争的原因,加上秦、明两个朝代多次宿卫、戍边、屯田,迁移了较多的内地移民或谪民充边。两千多年来,羌、戎、氐、月氏、匈奴、乌孙、鲜卑、卢水胡、吐谷浑、党项、吐蕃、女真、蒙古、满、回等十多个民族在这里聚居过。民族之间的争战与共处,成了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的催化剂。在民族历史演化中,通过内地移民带动了榆中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部分游牧的少数民族得以定居,各民族的大杂居和小杂居加速了零散民族的汉化。明代初年,女真族完颜氏中有一家定居榆中,随汉族改姓为金。蒲察氏一家定居榆中,随汉姓改为蒲。到了当代,在榆中定居的主要有汉、回两个民族。

主要民族来源

    汉族来源 据史书记载,榆中在先秦为羌、戎等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自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首次从关中移民以来,复经汉、唐、宋、明多次移民,则是榆中汉族的主要渊源。明朝初立后推行的民屯、军屯、商屯的移民政策,使大批中原汉族先民移居榆中,而且多为军屯移民和部分间接由周边迁入的移民。除这部分汉族移民外,还有在秦、汉以来戍边或历代迁徙、定居下来的汉族移民和当地土著汉族。另外还有部分在历史演进中,与汉族居民杂居或零星散居、被汉族同化和融合的少数民族后裔,这三部分组成了榆中汉族的主流。

    回族来源 回族是榆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连搭乡朱家沟村,小康营乡大壑岘村、东山村,散居于麻家寺村和甘草店村。

    元英宗时,又“免去甘肃回回屯戍河西的银税”(《元史·英宗纪》),使回民迁居人口增多。至清代中叶,甘肃的回族人口愈益增多。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许多河州、兰州一带的回民迁居金县(今榆中),聚居于朱家沟,大壑岘等村。(魏洁庆)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5-17
临洮,古称狄道,位于甘肃中部、定西地区西部、洮河下游,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
  远在新石器晚期(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即有马家窑、寺洼、辛店文化,是甘肃仰韶文化发轫较早之地。据史籍记载,周安王十八年(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灭西戎部族狄、桓,建立狄道、桓道二县,是临洮建置的起始。至秦绍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置陇西郡,郡治狄道。东晋十六国时,属武始郡。唐初,置临州,后置狄道郡。安史乱后,陷入吐蕃。五代时吐蕃置武胜军地。宋置熙州,治狄道。元、明、清均置临洮府,府治狄道。乾隆五年(1740年),迁府治于兰州,升狄道州,民国二年二月降州为县。民国十八年( 1929年),改为临洮县。新中国成立后,初属临夏地区,后属定西地区。1960年,成立临洮地区,不久裁撤,仍为定西地区辖县。

  临洮历来为控扼陇蜀的战略要地。秦筑长城以制南牧之患。蜀姜维出狄道以扰关陇,魏人据狄道,使姜维不能得志。唐哥舒翰镇边,宋王韶安抚熙河,均以洮河流域为必争之地。明徐达盛称熙河对经略湟鄯的战略作用。辛亥革命后,甘肃数次军阀争夺战中,临洮得失,关系兰州、临夏的安危。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王震司令员率军渡洮河,解放临夏、西宁,以侧翼迂回作战,配合解放兰州的战略任务。

哥舒翰,唐代名将,生于公元704年,卒于公元757年,他是突厥族哥舒部人,世居安西,轻财任侠,勇冠全军。他长期驻守巡防于边防重镇临洮一带,屡破吐蕃的进犯,收复黄河九曲。唐元宝六年公元747年),为陇右节度使,兼河西节度使,进封西平郡王。安禄山叛变时,哥舒翰统兵20万坚守潼关。当时他身体病弱,因受杨国忠猜忌,被逼出战,兵败残遭杀害,传诵千古的西人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就是歌颂他充满传奇色彩一生和光辉业绩的。

  矗立在临洮县城南大街的“纪功碑”,据考证为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所立,距今已有1240余年。青砖碑座托举着高大的碑体,碑正面刻文12行,为隶书,字体遒劲,笔力雄健。额刻有云纹和盘绕的蛟理,据传碑文为唐明皇御笔,只因长期的风雨剥蚀,岩石风化,仅存50余字。但拂去历史的尘封,浓缩哥舒翰悲壮人生的辉煌,都始终熠熠闪光,所以,常有人来此碑前瞻仰。

  张维(公元1889年-1950年)临洮人,字维之,号鸿汀。早年,他以诗文著称乡里,及后追踪乾嘉学派,致力于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诸氏之学。治学主明事理,重实用,迄后乃专力史志、金石之学,所著有关西西北史志,深有见解,为国内史学界所重视,他的辞条被列入40年代《中国名人图鉴》。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5-17
渭源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县内渭河、漫坝河川台地上现存的大量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遗址表明,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过上了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定居生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据《尚书·禹贡》记载:禹王“导渭自鸟鼠同穴山”。说明早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左右,就留下了大禹导渭的足迹。
  禹分天下为九州,渭源即属九州中的雍州。春秋战国时期,为西戎部族所居,周安王十八年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献公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今陇西、渭源、临洮等地)灭狄、豸原 二戎,置狄道、豸原道二邑,渭源为豸原 道领地。至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7年)置陇西郡(治在狄道),渭源属陇西郡管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206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内置陇西郡(治狄道),辖县三:狄道、豸原道、首阳。为本县建县之始。汉袭秦制,陇西郡领县十一,渭源仍名首阳县。县以山得名(因县内有商末周初孤竹国二子伯夷、叔齐隐居采薇直至饿死的首阳山),至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改名渭源县,县以水得名(因渭河发源于县内鸟鼠山)。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渭源陷吐蕃,由蕃族占据三百多年,至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宋秦凤路安抚使王韶收复渭源筑渭源堡,治通远军于此。(明清以降,渭源堡又有大庙堡王韶堡之称)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升渭源堡为渭源县,属陕西中书省临洮府管辖。
  明代废省设司,渭源县归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临洮府管辖。清初实行省、府、县三级制,渭源县属甘肃布政使司临洮府,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临洮府迁驻兰州,置兰州府,本县即属兰州府。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为道,渭源县属兰山道管辖。1927年废道设省、县两级,渭源县直属甘肃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甘肃省政府划全省为七个行政督察专区,渭源属一区(岷县专区),后属九区(临洮专区)管辖。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甘肃省报请中央政府批准成立会川县,县治设官堡镇,将渭源、临洮、漳县、岷县、卓尼、临潭诸县与官堡镇接近和插花地区划归会川县管辖,复将陇西县所属的莲峰镇、居易乡、长安乡补划给渭源县属管。
  1949年8月14日,在人民解放军西进部队到达前夜,渭源县由中共陇右工委领导下的陇右游击队和平解放。8月16日,会川县在第一野战军王震兵团十四团歼灭国民党保八团后宣布解放,相继成立了人民政府。至此,几千年的封建官僚统治彻底结束,一切政权回到了人民手中。
  渭源地处陇右中心地带,秦长城的西部边缘,又是巩昌到狄道的主要通道,军事要冲,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凡是历史上发生的民族战争,农民战争,大都涉及到渭源地区。如公元前384年(周安王十八年)秦献公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灭狄、豸原 二戎的战争;公元前266年(周赧王四十九年)秦昭王灭义渠戎的战争;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北逐戎狄,收复黄河以南地区的战争;公元前205年(汉高帝二年)汉骑都尉靳歙击败秦将军张平的战争;公元前42年(元帝永光二年)冯奉世征羌的战争;东汉光武帝派扬虚侯马武征隗嚣的战争;三国蜀将姜维围狄道的战争;唐玄宗派薛讷击败吐蕃首领坌达焉、乞力徐的战争;宋熙宁年间王韶收复渭源击败吐蕃首领瞎征、蒙罗角的战争;公元1128年宋将刘维辅抗金战争;公元1260年金巩昌便宜总帅汪惟正抗元的战争;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徐达右副将冯胜大战元将李思奇的战争以及清代、民国时期的许多农民战争都在渭源境内发生或进行。
  渭源又是古丝绸之路南路段的必经之地。据考,丝绸南路由长安出发,沿渭河西行,过陇关,经天水、陇西、渭源、临洮、临夏,从永靖县的临津关(今大河家)渡黄河,到西宁,再从西宁西北越祁连山扁都口进入河西走廓。丝绸南路从汉代开发,到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就是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到达张掖的。
由于丝绸之路的开发兴起,渭源境内的鸟鼠山、秦长城、首阳山等名胜古迹便成了游览胜地。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宝贵墨迹。如南北朝诗人庾信、薛道衡,隋唐诗人杨广、庐照邻、王昌龄、岑参等都写下了游渭源诗作。传说原秀峰岩石窟壁画系唐人吴道子手笔。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5-17
首阳山因商未周初孤竹国(今河北庐龙县)君之二子伯夷、叔齐相让嗣君,相偕至周,后闻武王伐纣,叩马谏阴。因武王不听,遂愤而不食周粟,西行至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于首阳山而成为陇右名山。秦汉在此建县时就名首阳县了。

    渭源首阳山最早见于庄子所言伯夷、叔齐西至岐阳,见周武王伐殷曰:吾闻古之士,遭治世还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暗,周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若逊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饥饿而死。又东汉经文学家曹大家(即班昭)注《幽通赋》说:夷齐饿于首阳山在陇西首阳。渭源在秦末汉初建县,就名首阳县,归陇西郡管辖,县以山得名。直到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始改名渭源县。据此看来,渭源首阳山得名最早,历史悠久,为夷齐隐居采蕨直至饿死的最确首阳山。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5-17
靖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她犹如华夏文明摇篮中的一枝奇葩,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地理人文景观,展现出不凡的气势,绚丽多姿,古朴典雅。追溯境内先民活动的踪迹,在距今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便有人类生存繁衍,考古发现了堡子山、红嘴子、庙洼山等多处人类生活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及石具文物。春秋战国时期,靖远为羌戎游牧地,保存有西周至春秋时期游牧民族的典型文化遗址——吴家川岩画。战国末期为秦国领地,秦统一中国后属北地郡。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始置祖厉、鹑阴县,肇启靖远两千一百多年的县级行政建制历史。元鼎五年,汉武帝西行巡游到达祖厉县,临黄河而返。南北朝时期,西魏大丞相宇文泰率部出征会师于祖厉县,欣然置为会州。历经隋唐宋元朝代,境内长期处于争战状态,唐末陷于吐蕃,宋代先后为西夏和金朝占领,州治多有迁徙,称谓频繁更易。明朝因边防需要,于正统二年设置靖虏卫,这里成为明王朝与北元蒙古国的军事冲突地带。清代顺治元年更名靖远卫,雍正八年改称靖远县。此后,行政隶属关系多有改变,但县名沿用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5-17
 据志书记载,白银矿藏的开采,始于汉代,到明朝洪武年间具有一定规模,有“日出斗金”之说。官方曾设办矿机构“白银厂”,白银由此而得名。

  1956年11月,白银市正式成立,辖6个街道办事处。
  1958年4月,白银由省直辖,辖区以皋兰县所属郝家川为中心的白银厂及靖远县部分地区,南北约35千米,东西约20千米,面积700多平方千米。同年10月,将白银市委托定西专区代管。1960年靖远县划归白银市领导。1961年白银市改由省直辖;恢复皋兰(驻石洞寺)、景泰(驻芦阳镇)2县,由白银市领导;辖3县。

历代白银
    白银历史悠久。已经发现新石器时代的 文化遗址有16处之多。说明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从事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西汉以后,境内置祖厉、鸇阴、媪围三县,是白银地区建县之始。西魏至唐,属古会州之地。唐末五代至北宋前期,为吐蕃所据有。北宋以后,又长期为宋、西夏、金争战的前沿。明置靖虏卫、会宁县。清置红水分县(今属景泰县)、打拉池分县(今属平川区)。至此,境内有4个县级行政单位。民国以后,撤消打拉池分县,形成了靖远、会宁、景泰三县建制的格局。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5-17
景泰历史悠久,早在4500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置媪围县,是丝绸之路北线上的交通重镇。1933年成立景泰县,县名寓“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5-17
永靖位于甘肃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素称“河州北乡”。

县境开发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先民沿河而居,繁衍生息,古称“西羌”之地。汉代分属金城郡允吾县和金城县。东晋、十六国时属河州晋兴、多城郡。西秦末地入吐谷浑。魏时属枹罕镇、河州。北周时属罕郡,隋时属兰州总管府河州、枹罕郡。唐代属河州安乡县、安乡郡凤林县,地入吐蕃。五代时仍属吐蕃。北宋时分属熙河路河州。南宋时先期属金,后属熙秦路、临洮府。元、明时先后属河州路安乡县,陕西行省兰州。清代分属河州、皋兰县。民国初分属导河县、皋兰县。1928年,改导河县为临夏县。民国18年1月27日(1929年3月8日),从临夏县、皋兰县析置永靖县,县址设莲花堡。1949年8月23日,永靖解放,9月1日,永靖县人民政府遂即成立。于1958年10月20日,永靖县并与临夏市。1961年12月15日,恢复永靖县建制。1962年12月25日,永靖县新驻地设于刘家峡小川。1979年6月16日,设刘家峡镇。1985年6月18日,设盐锅峡镇。自此,永靖县下辖17乡、2镇、139村、12个居委会。至1999年底,全县总人口19.8万人,其中城镇辖6.23万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5-17
临夏古称袍罕、河州,自秦汉以来,就在这里设县置州建郡。
临夏历史悠久,是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两千年前秦汉王朝就设县、置州、建郡,古称袍罕,后改称导河、河州,是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唐蕃古道之重镇, 享有“河湟雄镇”之美誉,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在这里交错伸展, 形成了当年商贾云集、一派繁荣的茶马互市,被赞誉为“西部旱码头”。随着天安门城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庄严宣告, 临夏跨入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1956年11月,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1994年国家把临夏回族自治州列为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

临夏因大禹导河开启积石雄关,被誉为“大禹治水的源头”。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7-05-17
齐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最早发现于古河州的太子寺,公元前300年左右大夏人活动的中心。据史载广河县在东晋十六国时设置大夏县,经历北魏、周、隋、唐,县址在今县城西北约5公里处。广河古称太子寺。太子寺有着各种神奇美妙的传说。相传秦王赢政太子扶苏曾监军驻此修了座寺院,后来民间称太子寺。清设太子寺城州判。广河县东有洮河水环绕,西有大夏河、广通河,南接茂密的太子山森林。公元1924年,考古工作者在洮河西岸的广河县齐家坪惊奇地发现了旧石器时期文化,并命名为“齐家文化〔铜石并用时代文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7-05-17
和政 

在汉以前为西荒之地,宋崇宁四年(1105年)设宁河县,宁河之称由此始;明嘉靖十年(1531年)设和政驿,和政之称自此始;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26日设和政县,l949年8月21日和政解放,9月5日成立和政县人民政府。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7-05-17
东乡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名。该民族自称“撒尔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被称为“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土人”等。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甘肃兰州市和广河、和政、临夏等县及新疆伊犁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东乡族人口数为513805。使用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部分人会说汉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东乡族是14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分融合而成的。构成其族源的主要成分,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和蒙古人。从13世纪以来,河州一带就是包括色目人和蒙古人在内的蒙古军驻守、屯田之地。13世纪末,镇抚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元朝安西王阿难答皈依伊斯兰教,其属下蒙古人大部相从。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也相聚在西北地区。14世纪初,元成宗死,安西王阿难答与皇后伯要贞氏等策谋政变,事泄被杀,但其属下势力仍很强大。其子曾联合伊斯兰教群众反叛,为元朝政府镇压,阿难答属下纷纷逃避。当时交通不便、偏僻闭塞的东乡,就成为阿难答属下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蒙古人退避的地区之一。他们在这里与当地汉族、藏族等长期共同生活,互相婚嫁,逐渐融合成为东乡族。

  对东乡族的族源,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二:一说成吉思汗于1226年征西夏时,兵临河州、临洮一带,将部分蒙古军留驻此地,这些人以后进入东乡,形成东乡族;一说成吉思汗西征时,从中亚、波斯掳来大批工匠,其中一部分被安置于东乡,以后形成为东乡族。还有一说认为东乡族源于吐谷浑。但关于东乡族源和形成问题,大部分学者持上一种看法。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