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158阅读
  • 12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03):凉州府(武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19
凉州府:冲,繁,疲,难。甘凉道治所。副都统、总兵驻。明,凉州卫。顺治初,因明制。雍正二年升府,置厅、县。东南距省治五百六十里。广九百三十里,袤五百二十里。北极高三十七度五十九分。京师偏西十三度四十八分。领厅一,县五。

武威冲,繁,疲,难。倚。故凉州卫地。雍正二年置县。南:祁连山,一名大雪山,绵亘千里,西北抵甘州境。沙沟水出山麓,屈曲北注,会黄羊渠为白塔河,又西北迤,迳城北,会杂木河、大七河、金塔寺渠、海藏大河、炭山河、北沙河诸川,为郭河,北入镇番。东北:边墙,起镇番境蔡旗堡,南至土门关入古浪。驿三:武威、怀安、大河。

镇番繁,疲,府东北二百里。故镇番卫。雍正二年置县。南:亦不剌山,环东北三面。郭河,南自武威入,西北出边墙,酾支渠四,又西北出塞,潴为大泽,蒙古谓之哈剌海谟,古休屠泽也。青盐池、鸳鸯白盐池、小白盐池皆在西北边墙外。边墙,西接永昌,东至县城北,折而南,逾郭河入武威。

永昌冲,繁,疲。府西北百六十里。故永昌卫。雍正二年置县。北:金山。西:燕支。东北:马氾。东南:炭山。水磨川出县西南祁连山北麓,四源并导,汇为一川,北流折东,又东北出边墙,潴为昌宁湖;今涸。炭山河出县南,北流至永丰堡南,折而东南入武威。边墙,西起水泉堡,东讫镇番境红崖堡。驿二:永昌、水泉。

古浪冲,疲。府东南百三十里。故古浪所。雍正二年置县。西:白岭。东南:黑松林。古浪河出县南乌鞘岭北麓,纳县境诸水;东北出边墙,潴为泽,曰白海。边墙,自武威南境逾古浪河,迤东南入平番。驿二:古浪、黑松。巡司驻大靖。

平番冲,繁,疲,难。府东南三百三十里。故庄浪所。雍正二年置县。东:松山。北:炭山。西:卓子山。西北:分水岭。北为萱麻河,入古浪。庄浪河出岭南麓,纳金羌、石门、清水诸小河,至城南,又南至头道河入皋兰。大通河,西北自大通入,迳城西入碾伯注湟水。大盐沟,东南。边墙,起县西北,东南入皋兰。驿五:庄浪、大通、通远、镇羌、平城。土司二:古城、连城。县丞驻西大通。

庄浪厅简。府东南。同知、理事通判同驻。庄浪河,北自平番入,南至皋兰境入于河。大通河,西北自平番入,东南至皋兰、河州境入于河。土司一:大营湾。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8:08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19
武威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历史的长河曾在这里抛洒过晶莹的珍珠。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群星灿烂的远古文化。2100年前匈奴人修筑的故臧城,成为今天凉州城最早的雏形。自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绵延万里的丝绸古道孕育了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公元121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出陇西,大败匈奴,占领了整个河西地区,为显示汉军的武功军威而在这里设置了武威郡。三国时,魏文帝因这里地处西方气候寒冷而设置凉州,上升为全国十三州之一,凉州从此在历史上奠定它的重要地位。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四个凉国都曾在这里建都兴国,加之隋末唐初李轨在这里建立大凉国,凉州成为显赫一时的“五凉古都”。在这块土地上萌生繁衍的五凉文化、佛教文化、西夏文化都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激起过多彩的浪花,西凉乐舞、狮子舞以及李益、阴铿等著名诗人,都曾对中华历史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谱写出无数壮丽的篇章。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19
武威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上游。武威在西汉初为匈奴所占据,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征服河西,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后来把这块地方取名武威,并设武威郡,以显示西汉王朝的军威和武功到达河西而得名。西汉时称姑臧,东汉时改称武威。明代改凉州卫,清代改武威县。1985年改为武威市。武威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曾被古人称为“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都之咽喉”的要塞。

汉置武威郡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河西始为汉朝所有,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置武威郡。此后,武威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迅速发展,成为丝绸之路重镇。
唐设河西节度使
  唐初,在凉州设河西节度使,领凉、甘、肃、伊、瓜、沙、西七州,是唐十个节度使中兵力最强大的一个。凉州为陇山以西人口最多的州郡,凉州城为西北地区仅次于长安的最大古城,中外商人云集,商业十分发达,为中外贸易的集散地之一。
凉州会谈
  公元1247年,蒙古王阔端与西藏高僧萨迦· 班智达在凉州白塔寺举行了“凉州会谈”,从此西藏正式归顺中原王朝。史称凉州会谈。
1927年大地震
  1927年5月23日,武威发生7.75级大地震,倒塌房屋40多万间,震
毁村庄1.9万多处,死伤3.4万多人,许多名胜古迹毁于一旦。
红西路军过武威
  1936年11月16日,红西路军经过武威地区的古浪、武威,红九军和“马家军”激战古浪后,撤出古浪,本月22日红三十军在武威城西四十里堡与马步芳部河西总指挥马元海激战三日,撤出武威,继续西行。红西路军经过古浪、武威踏上了西去的悲壮征程。
武威解放
  1949年9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解放武威,9月底武威全境解放。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19
民勤历史概要


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端的民勤县是一块沙漠绿洲。这里曾是连接东西方文化“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历史源远流长,从两汉时的设郡立县,到明清时的移民屯田,无不展现出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风貌。
一、先秦时期
今民勤所在的河西走廊,在距今六亿年以前的远古时代,还是一片苍茫的古海洋。后随地壳隆起,演变为祁连古陆。在距今约七千万年以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祁连山区急剧上升,形成了绵延千里的祁连山脉。山脉以北的东部地带,形成了现代民勤盆地。祁连山森林茂密,冰川连绵,源源不断的雪水汇入盆地,聚为湖泊。草原与湖泊构成了辽阔而美丽的民勤绿洲。
“原隰底绩,至于潴野。”[1]《史记?夏本纪》作:“原隰底绩,至于都野。”[2] “都野泽在武威县东北[3]。(武威)县在姑臧城北三百里[4],东北即休屠泽也。古文以为猪野也。”
《尚书》和《史记》的许多注家认为,《禹贡》、《史记》的上述记载,其大意是大禹治水到了“潴野”或“都野”。也有人认为,“潴野”是古部族名,该民族生活在今石羊河流域,因以部族名作了地名。史料有限,难以考实,但这至少说明了在遥远的古代,先民们就在民勤进行着开发和建设。
沙井文化是中国西北甘肃地区青铜时代文化较晚的一个支系,因公元1924年首次在民勤境内沙井子发现而得名,分布于河西走廊永登、古浪、民勤、永昌、张掖等地。其时代大致相当于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各地遗址发掘出各种器物、房址、窖穴和城址、墓葬等。陶器多为夹砂红陶,器形以单耳或双耳的圜底罐和桶状杯较为典型。石器有斧、刀、镞、网坠、环,制作比较粗糙。铜器较多,包括刀、镞、及各种式样的装饰,特别是带翼的铜镞,制作相当进步,与周代的极为相似。铁器有铲、锥、锸等生活用具或生产工具,表明该文化体系已进入较发展的社会阶段。同时也发现了为数不等的卜骨,说明当时的人们信奉宗教,举行祭祀。
民勤境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沙井文化遗址有三处:柳湖墩遗址、火石滩遗址和小井子滩遗址。
柳湖墩遗址位于县城西南十六公里的沙漠中,今遗址已多被沙丘埋没。自公元1923年瑞典人安特生发掘以来,陆续出土有石斧、带孔石刀、夹砂粗红陶器等生产和生活用具。公元1963年2月11日,柳湖墩遗址由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9月10日,省政府又重新予以公布。火石滩遗址位于县北西渠镇大坝村东,其中心在今大坝渠北岸紧靠白茨湾沙漠的地方。北距镇政府驻地约四点五公里。遗址地面暴露有沙井文化类型的夹砂粗红陶片、石斧、石刀以及铜簇等物。小井子滩遗址位于泉山镇团结村西北约二点五公里的沙漠中,暴露于地面的遗物有夹砂粗红陶片和部分石器残片、双孔石刀等,遗址今多为流沙覆盖。
沙井文化的特质和人类种属,从出土的遗迹可以断定有异于中原系统。永昌蛤蟆墩墓葬出土的弧背小刀,带有鄂尔多斯式铜刀的特征。许多以各种动物纹样为题材的装饰品,具有匈奴文化特征。榆树沟墓葬的鹿形饰、草帽状圆牌饰、带銎动物头饰均似匈奴文化中同类器物。这说明沙井文化与匈奴族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有学者依据其分布和所处的时代推测,其先民可能属于活动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古月氏部族[5]。
二、秦汉时期
1.秦朝
秦朝,今民勤为匈奴休屠王的领地,王庭置于休屠城。
秦、汉之际,河西为月氏所居,势力强盛。公元前209年,匈奴冒顿单于即位后,历经多次征战,于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派右贤王击败月氏占领河西,同时向东征服了东胡族,河西走廊遂为匈奴所有。月氏人大部西迁后,他们在河西地区的故地被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部落占领,并将一部分部落迁居于此,设立了统治机构。今民勤一带是休屠王的领地。休屠王在谷水(石羊河)中游拥有大片牧场,并在谷水西岸筑休屠城,作为王庭[6]。
2.西汉
西汉,今民勤属凉州刺史部武威郡辖制,郡治武威;境内有武威、休屠、宣威三县。是为境内立县之始。


西汉初年,“汉方与项羽相距,中国罢于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强,控弦之士三十余万。”[8]匈奴不断侵扰河西地区,占领许多地方,并驻重兵,对汉朝西部构成严重威胁。久经战乱的汉王朝无力反击,被迫以和亲和进贡的方式换取暂时安宁。但“匈奴数和亲,而常犯约,贪侵盗驱,长诈之国也。反复无信,百约百叛。”[9]经七十余年休养生息,汉王朝逐渐强盛。元狩二年(前121年),汉王朝决定断敌右臂,张国臂掖,“使票(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耆山[10]千余里,得胡首虏八千余级,得休屠王祭天金人[11]。其夏,票骑将军复与合骑侯(公孙敖)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过居延(今甘肃境内山丹河),攻祁连山,得胡首虏三万余级,裨小王以下十余人。”[12]河西战役使强盛一时的匈奴从此失去了河西这块膏腴之地。《西河故事》云:“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图一)西汉凉州武威郡[7]
匈奴一年内连遭两次打击,“其秋(前121年),单于怒昆邪王、休屠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昆邪、休屠王恐,谋降汉,汉使票骑将军迎之。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降汉,凡四万余人,号十万。汉得昆邪,则陇西、北地、河西益少胡寇,徙关东贫民处所夺匈奴河南地[13]、新秦中[14]以实之,而减北地以西戍卒半。”[15]霍去病将昆邪王及休屠太子金日磾送至长安,武帝封昆邪王及亲信数人为侯,将匈奴部众置于陇西(今甘肃临洮一带)、北地(今甘肃东北部及宁夏东部)、上郡(今陕西榆林一带)、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及陕西省的一部分)、云中(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五郡故塞之外。自“浑(昆)邪王降,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16]汉武帝临终时,选拔顾命大臣,令金日磾助霍光辅佐少主,此为民勤人在中央任重要职务的第一人。
为了彻底断绝匈奴与西羌的通路和联系,捍卫边关和丝绸之路的安全,汉朝自元狩二年(前121年),在河西设郡立县,并采用设防、屯垦、移民等措施,不断充实、加强建设河西。“列四郡,据两关”,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河西地区从此正式归入汉朝版图。之后,汉朝开始在河西移民实边,戍守生产。
“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开。莽曰张掖。户万七千五百八十一,口七万六千四百一十九。” 领姑臧(今凉州区)、张掖(今凉州区张义堡)、武威(今民勤县城东北约一百里处)休屠(今武威城北六十里处)、揟次(今古浪县境内)、鸾鸟(今凉州区西北)、扑擐(今古浪县西北)、媪围(今景泰县芦阳镇)、苍松(今古浪县境内)、宣威(今民勤县城西南约二十余里处)等十县,郡治(首府)武威县[17]。辖地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王汉为第一任太守。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天下为十三个刺史部(州),即十三个监察区,每部派一刺史(汉成帝时更名为州牧),甘肃属凉州刺史部。凉州刺史部辖八郡[18],略当今甘肃全省、宁夏西南部及青海东部地。
宣威县,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取宣耀威力之意。《水经注疏》杨守敬[疏]“(宣威县)汉县属武威郡,后汉、魏、晋在,后《魏志》误作“宜盛”。为武安郡治。在今镇番县南。”
休屠县,太初三年(前102年)置,以匈奴故地休屠泽得名。《汉书?地理志》载:“休屠,莽曰晏然。都尉治熊水障。北部都尉治休屠城。”[19]
武威县,太初四年(前101年)置[20],取国威雄武之意。
民勤归汉,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农业大开发,由原来单一的游牧民族,过渡到多民族逐渐融合;由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形式,变为农牧业并存的经济形式。
3.新朝
新朝,今民勤属张掖郡辖制,郡治武威;境内置武威、晏然、宣威三县。
公元8年,王莽篡政,改武威郡为张掖郡[21],改休屠县为晏然县[22]。民勤境内有武威、晏然、宣威三县。




4.窦融割据
窦融割据时期,今民勤属武威郡辖制,郡治姑臧;境内县治不变。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张掖属国都尉窦融,被酒泉太守梁统、敦煌都尉辛彤、张掖都尉史苞、金城太守厍钧、酒泉都尉竺曾等人推为“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割据河西五郡,任梁统为武威太守。同年,刘秀称帝,建都洛阳,东汉建立。窦融等欲归附东汉,但因金城以东到天水一带被隗嚣隔阻,未能实现其愿望。公元29年(建武五年),窦融遣刘钧奉书至洛阳,表示归附之意,光武帝遂授窦融凉州牧。武威郡治姑臧,下辖十三县,除领西汉时十县外,又增鹯阴(今甘肃景泰县境内)祖厉(今甘肃靖远县东南),显美(今甘肃永昌县)三县。
公元37年(建武十三年),光武帝召窦融进京,任大司空,参与朝政,河西地区尽归东汉。
5.东汉
东汉,今民勤属凉州刺史部武威郡辖制,郡治于西汉末由武威县迁至姑臧县;境内仍置休屠(复西汉故称)、武威、宣威三县。

(图二)东汉凉州武威郡
“光武中兴,命并省郡国”,设凉州刺史部,辖陇西、汉阳、武都、金城、安定、北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十郡;张掖、居延两属国。“凉州刺史治汉阳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23]。汉献帝时,迁治冀县(今甘肃甘谷县南)[24]。
《后汉书?郡国志》载:东汉“武威郡:十四城,户万四十三,口三万四千二百二十六;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鸟、朴擐、媪围、宣威、苍松、鹯阴(故属安定)、显美(故属张掖)、左骑千人官”。武威郡治由武威县迁之姑臧。
汉建安十八年(213年),撤裁凉州,以其诸郡并入雍州,即“是时不置凉州,自三辅拒西域,皆属雍州。魏文帝即王位,初置凉州,以安定太守邹岐为刺史。”[25]
三、魏晋时期
1.曹魏
魏国,今民勤属凉州武威郡辖制,郡治姑臧;境内置宣威、武威二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19
(图三)三国景元三年(262年)凉州武威郡
三国曹魏黄初元年(220年),魏国复置凉州,任安定太守邹岐为凉州刺史,邹岐被凉州土豪拒之门外,曹丕又任张既为凉州刺史。张既后,温恢、孟建、徐邈、王浑历任凉州刺史。凉州刺史皆持节领护羌校尉。
凉州辖武威等七郡,州治武威姑臧,地域包括今兰州以西,内蒙古西部,新疆东部,河西走廊全部和青海、宁夏南部地区。武威郡治姑臧,辖显美、姑臧、宣威、武威、揟次、苍松、鹯阴、祖厉八县。武威县部署护羌校尉。宣威、武威二县在今民勤境内。
三国时各地战乱,甘肃境内也有战争,但凉州总体安定。徐邈任凉州刺史期间,调和胡汉矛盾,打击豪右,大兴水利,广开水田,募民耕种,移风易俗,凉州出现了“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繁荣景象。

三、魏晋时期
1.曹魏
魏国,今民勤属凉州武威郡辖制,郡治姑臧;境内置宣威、武威二县。

(图三)三国景元三年(262年)凉州武威郡
三国曹魏黄初元年(220年),魏国复置凉州,任安定太守邹岐为凉州刺史,邹岐被凉州土豪拒之门外,曹丕又任张既为凉州刺史。张既后,温恢、孟建、徐邈、王浑历任凉州刺史。凉州刺史皆持节领护羌校尉。
凉州辖武威等七郡,州治武威姑臧,地域包括今兰州以西,内蒙古西部,新疆东部,河西走廊全部和青海、宁夏南部地区。武威郡治姑臧,辖显美、姑臧、宣威、武威、揟次、苍松、鹯阴、祖厉八县。武威县部署护羌校尉。宣威、武威二县在今民勤境内。
三国时各地战乱,甘肃境内也有战争,但凉州总体安定。徐邈任凉州刺史期间,调和胡汉矛盾,打击豪右,大兴水利,广开水田,募民耕种,移风易俗,凉州出现了“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繁荣景象。
2.西晋
西晋,今民勤属凉州武威郡辖制,州郡治均在姑臧;境内置宣威县。

(图四)西晋凉州武威郡
公元265年,司马炎篡位,西晋建立,建元泰始。晋袭魏制,永宁元年(301年),凉州迁治武威郡姑臧县。《水经注》引《地理风俗记》:“……凉州,以其金行,土地寒凉故也,迁于冀,晋徙治此。”《后汉书?窦融传》引《西河旧事》:“凉州城,昔匈奴故盖臧城,后人音讹名姑臧。”
《晋书?地理志上》:“献帝时,凉州数有乱,河西五郡去州隔远,于是乃别以为雍州。末又依古典定九州,乃合关右以为雍州。魏时复分以为凉州,刺史领戊己校尉,护西域,如汉故事,至晋不改。统郡八,县四十六,户三万七百。”
武威郡治姑臧,辖姑臧、宣威、揟次、苍松、显美、骊靬、番禾等七县,户五千九百[26]。
西晋永宁元年(301年),安定(甘肃平凉市)人张轨以护羌校尉、凉州刺史身份出任河西。不久,中原大乱,“避难之国唯凉土耳”[27],于是州郡避乱者纷至凉州。张轨为安置这批人口,“上表请合秦雍流移人于姑臧西北,置武兴郡,统武兴、大城、乌支、晏然、新鄣、平狄、司监等县。”[28]其中襄武一部、晏然、大城大部在今民勤境内,包括蔡旗、扎子沟、重兴堡、昌宁堡等地。是时,今民勤地分属武威郡和武兴郡辖制。


自汉以来,河西地区已是文化极盛之地,文人学士大量涌现。张轨出牧凉州,安置流民,保境安民,安定社会,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商业流通,提倡儒学,兴办文教,选拔人才,为河西的地主阶级创造了保存和发展自己家族和家学的有利条件,从而吸引了不少中州人士流向河西。
四、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凉州武威郡先后归属于前凉、前秦、后凉、后秦、南凉、北凉、北魏等政权。
1.前凉
前凉,凉州实为张氏割据,今民勤名属东晋凉州武威郡辖制,郡治姑臧;境内置宣威县、祖厉县(系张轨收祖厉人在汉武威县侧近别置)。

(图五)前凉凉州武威郡
前凉(314年~376年),十六国之一。
建兴二年(314年),张轨卒,“州人推(张)寔摄父位……都督凉州诸军事、西中郎将、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西平公。”[29]适逢永嘉之乱,为保据凉州,建兴二年(314年),张寔建号永安,建都姑臧,但仍效忠晋室,除张祚外,均以晋朝的刺史或州牧自居,接受晋的封号,长期使用晋愍帝的建兴年号,史称前凉。
“太兴三年(320年),寔既遇害,州人推茂(张寔弟)为大都督、太尉、凉州牧,茂不从,但受使持节、平西将军、凉州牧。”[30]
太宁三年(325年)张茂卒,“茂无子,骏(张寔子)嗣位……愍帝使人黄门侍郎史淑在姑臧,左长史泛祎、右长史马谟等讽淑,令拜骏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领护羌校尉、西平公。”[31]“张骏分武威、武兴、西平、张掖、酒泉、建康、西海、西郡、湟河、晋兴、广武合十一郡为凉州。”[32]张骏在位二十二年。
张骏子张重华“以永和二年(346年)自称持节、大都督、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假凉王”。[33]张重华在位十一年。其子张耀灵继位。
张耀灵伯父张祚暗害张耀灵,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凉公。“永和十年(354年)。祚纳尉缉、赵长等议,僭称帝位,改建兴四十二年为和平元年,赦殊死,赐鳏寡帛,加文武爵各一级,追崇曾祖轨为武王,祖寔为昭王,从祖茂为成王,父骏为文王,弟重华为明王。立妻辛氏为皇后,弟天锡为长宁王,子泰和为太子,庭坚为建康王,耀灵弟玄靓为凉武侯。”[34]张祚篡立三年而亡,张耀灵弟玄靓“自号大都督、大将军、校尉、凉州牧、西平公,赦其国内,废和平之号,复称建兴四十三年。”[35]
兴宁元年(365年),张玄靓叔父张天锡“率众入禁门,潜害玄靓,宣言暴薨,时年十四。”[36]张玄靓死,张天锡自号大将军、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太和初,诏以天锡为大将军、大都督、督陇右关中诸军事、护羌校尉、凉州刺史、西平公。”[37]
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苻坚遣其将苟苌、毛当、梁熙、姚苌”派兵攻凉,凉王张天锡兵败出降,前凉政权灭亡。前凉从张寔到张天锡四代九传,有国六十二年。
张轨后代张寔、张茂、张骏、张重华等统治凉州,励精图治。前凉国力达顶峰时,统辖三州二十二郡,以姑臧为都城,疆域东达秦岭,西跨葱岭,北至居延,南到河湟,占有今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四省区的大部分土地,成为当时北方地区除后赵之外最大的政权。
2.前秦
前秦,今民勤属凉州武威郡辖制,州郡治均在姑臧;境内仍有宣威、祖厉二县。

(图六)前秦凉州武威郡
前秦(350年~395年),十六国之一,氐族苻健所建,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盛时疆域东至海,西抵葱岭,南控越巂,北极大漠,东南以淮、汉与东晋为界。后为羌族姚苌的后秦所灭。历六代六主,有国四十五年。
前秦灭前凉,“坚以梁熙为持节、西中郎将、凉州刺史,领护西羌校尉,镇姑臧。徙豪右七千余户于关中。”[38]梁熙任凉州刺史近十年(376年~385年)。
在这段时间里,苻坚在汉族士人王猛的辅助下,兴利除弊,振兴纲纪,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借以巩固对河西的统治。一是将以张天锡为首的前凉豪族望姓和旧臣七千余户,强制迁住长安、关中一带安置;二是对前凉统治集团分化瓦解,任用一些前凉旧臣在苻坚政权和河西地区任职;三是选派一批前秦官员任河西州、县长官以强化统治。公元382年,苻坚又命将军吕光进驻西域。基本统一了北方地区。



3.后凉
后凉,今民勤仍属凉州武威郡辖制,州郡治均在姑臧(今甘肃武威凉州区);境内仍有宣威、祖厉二县。
后凉,十六国之一(386年~403年),氐族吕光所建,建都姑臧,盛时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各一部,历二代四主,有国十八年。

(图七)后凉凉州武威郡
苻坚统一北方后,于太元八年(383年)春正月命吕光率兵七万、铁骑五千,进军西域。光下焉耆,破龟兹,西域三十余国陆续归附。肥水之战后,前秦趋于瓦解。太元十年(385年)三月,吕光率兵载物,引大僧人鸠摩罗什东归。前秦凉州刺史梁熙以兵五万拒于酒泉,九月,吕光击败梁熙军,杀前秦凉州刺史梁熙,入据姑臧,自称凉州刺史,凉州郡县均降吕光。
太元十一年(386年),吕光自称凉州牧、酒泉公,建都姑臧,史称后凉。公元389年改称三河王,公元396年自称天王,国号大凉。公元399年光病亡,太子吕绍继位。不久,光庶长子吕纂杀绍自立。公元401年,光弟吕宝之子吕隆又杀纂自立。吕隆以南凉、北凉不断侵逼,内外交困,于公元403年7月逼迫请降于后秦姚兴,后凉遂亡。
后凉初建时,国势颇盛。但立国不久,境内各族便纷纷割据,建立政权。后凉与四周各族政权频繁交战,势力渐弱。“吕光死后,诸子争立,互相杀夺,百姓饥馑流亡,死亡大半。至灭亡前夕,姑臧城谷价斗值五千文,民人相食,饿死十余万人。国境除姑臧外,仅存昌松(今甘肃武威凉州区南)、番禾(今甘肃永昌)二郡之地。”[39]
4.后秦
后秦,今民勤仍属凉州武威郡辖制,州郡治均在姑臧;境内仍有宣威、祖厉二县。
后秦(384年~417年),十六国之一,羌族姚苌于公元386年所建,国号大秦,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义熙十二年(416年)二月,后秦主姚苌病亡,其子姚兴继位后,重用汉族士人尹纬,招民垦荒,整饬吏治,使后秦达到极盛时期。姚兴死后,诸子争权,内乱迭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东晋大将刘裕率众攻破长安,后秦亡,历三代三主,有国三十三年。
东晋元兴二年七月(403年),姚兴灭后凉,以吕隆为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留姑臧。时“姑臧谷价踊贵,斗值钱五千文,人相食,饿死者十余万口,城门昼闭,樵采路绝,百姓请出城乞为夷虏奴婢者,日有数百。隆惧沮人情,尽坑之,于是积尸盈于衢路。”[40]吕隆向姚兴请求东迁,率万余人东至长安。经此大难,武威、武兴二郡元气大伤。姚兴以王尚为凉州刺史,率兵三千镇守姑臧。
5.南凉时期
南凉,今民勤属凉州武威郡辖制,州郡治均在姑臧;境内仍置宣威、祖厉二县。

(图八)南凉凉州武威郡
南凉(397年~414年),十六国之一,河西鲜卑族秃发乌孤所建,建都乐都(今属青海),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一部,历三主,有国十八年。
秃发即“拓跋”的异译。汉魏之际,拓跋氏的一支由酋长统率,从塞北迁到河西,史称为河西鲜卑,在此居住约两个世纪,部众渐盛,除畜牧业外,兼事农业。至秃发乌孤时期,河西鲜卑以廉川堡(今青海民和西北)为中心,势力不断发展,初附后凉吕光。公元397年乌孤与后凉决裂,自称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次年改称武威王,公元399年迁都乐都(今属青海)。乌孤死,弟利鹿孤继立,徙都西平(今青海西宁)。公元401年改称河西王。公元402年利鹿孤死,弟傉檀继位,改称凉王,又迁回乐都。公元404年因后秦强盛,秃发傉檀向姚兴称臣。姚兴灭后凉,因凉州不便控制,乃署傉檀为凉州刺史,入镇姑臧。
公元408年,傉檀与姚兴决裂,复称凉王。从此为了与邻国争夺河西走廊的领导权而连年征战。先是夏出兵侵犯南凉北边,杀掠人畜,傉檀追击败归,南凉受到致命打击。后傉檀率五万骑兵攻打北凉,又大败而归。只得放弃姑臧,于公元410年迁还乐都。北凉既得姑臧,又数次进围乐都。南凉农牧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连年不收,上下饥弊。公元414年傉檀铤而走险,率七千骑西掠吐谷浑乙弗部,西秦乘机袭取乐都。七月,傉檀降于西秦,南凉亡。



南凉穷兵黩武,不断与四周诸国作战,借以掳掠人口和财富;并将被征服地区的各族人民强制迁徙到其统治中心和军事要镇。利鹿孤时,虽曾设立学校以教胡、汉大臣子弟,但收效甚微,取士拔才,必以弓马为先。
6.北凉
北凉,今民勤属秦州武威郡辖制,州郡治均在姑臧;境内仍置宣威、祖厉二县。
北凉(401年~439年),十六国之一,卢水胡酋长沮渠蒙逊所建,建都张掖(今甘肃张掖西北),后迁姑臧,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宁夏、新疆、青海各一部,历两代二主,有国三十八年。
公元397年,后凉进攻西秦失败,吕光杀从征的沮渠罗仇兄弟,罗仇侄蒙逊遂以会葬为名,与诸部结盟起兵反抗吕光,并与从兄男成推后凉建康太守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公元399年段业入据张掖,自称凉王。
公元401年,段业杀男成,蒙逊遂以此起兵,攻破张掖杀段业,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建国号北凉。义熙八年(412年)十月,蒙逊迁都姑臧,称河西王,至公元421年灭西凉。公元433年蒙逊死,子牧犍继位。公元439年北魏大军围攻姑臧,牧犍出降,北凉遂亡。蒙逊弟无讳等率残余势力西走,立国于高昌,公元460年为柔然所灭。
7.北魏
北魏,今民勤分属凉州武威、武安、武兴三郡辖制;境内有宣威、晏然、马城、休屠等县。

(图九)北魏凉州
北魏泰常八年(423年),拓跋嗣卒,太子拓跋焘继位,史称魏太武帝。拓跋焘先后灭大夏、北凉、西秦、北燕和柔然,统一了北方。至此,西晋末年以来一百三十五年的十六国分裂局面宣告结束,从而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并立,形成南北朝对峙的格局。
北魏太和十年(486年),“造户籍,分置州郡”[41]。凉州领郡十,县二十。户三千二百七十三。武安郡领宣威一县,有户三百七十三;武兴郡领晏然、马城、休屠三县,有户三百八十五;武威郡领林中、襄武二县,有户三百四十。襄城有休屠城、武始泽。今民勤分属此三郡[42]。
8.西魏、北周
西魏、北周,今民勤属凉州武威郡姑臧县辖制;境内无县治。
西魏、北周,凉州治姑臧,辖区约今民勤东北、武威、永登东南、永昌西部。民勤境内无县治,地域并入姑臧县。《隋书?地理志上》载:“姑臧旧置武威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置武威郡。又后魏置武安郡、襄武县,并西魏废。又旧有显美县,后周废。有茅五山。”北魏时,宣威县和襄武县系同地异名,即易县名而留地望。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5-19
五、隋唐五代时期
1.隋朝
隋朝,今民勤属武威郡姑臧县辖制;境内没有县治。有人认为隋朝在今民勤境内未设任何行政机构,说明这里已被突厥所占。

(图十)隋武威郡
公元581年,杨坚废周立隋。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
隋初,隋文帝为改变南北朝时期州、郡、县三级体制过于分散的状况,根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于开皇三年(583 年)裁并州郡,取消郡一级建制,实行以州统县,使东汉末年以来实行的三级地方政制,重新恢复为州、县两级制。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年),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并分郡为上、中、下三等。另设司隶和刺史分部巡察,主掌监察。
“武威郡:旧凉州,后周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四(姑臧、昌松、番和、允吾—作者注),户一万一千七百五。” [43]郡治姑臧县,辖区约今武威市一部和永登县南部。
“姑臧:旧置武威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置武威郡。又后魏置武安郡、襄武县,并西魏废。又旧有显美县,后周废。有茅五山。”[44] 《隋书?地理志上》把北魏的武安郡、襄武县归到姑臧县条下,说明西魏废武安郡、襄武县后,今民勤地域一直归姑臧辖制。
北魏时期,突厥兴起于中国北方。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以后,待遇突厥礼数渐薄,于是突厥各部怨恨隋朝。北周嫁给摄图叔父佗钵可汗的千金公主,屡次劝沙钵略可汗出兵,为周室复仇。
开皇二年(582年),突厥四十万骑自兰州入,被隋新任凉州总管贺娄子干击败于凉州东南之可洛峐山[45]。接着,突厥又大入,“武威、天水、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金城(今甘肃兰州市)、上郡(今陕西富县)、弘化(今甘肃庆阳市)、延安、六畜咸尽。”[46]



开皇八年(588年),乞伏慧任凉州总管时,凉州境内屡遭突厥侵扰,他不得不在凉州城外“严禁烽燧,远为斥侯”[47],以防突厥进攻州城。
民勤地处偏远,紧靠突厥,隋朝限于当时形势,在境内未设任何行政机构,也许是鞭长莫及。突厥人在此活动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从唐初在今民勤设置的一些军事机构也可得到一些印证。
2.李轨割据
大凉,今民勤属武威郡姑臧县辖制;境内没有县治,与隋同。
隋唐之际,武威姑臧人李轨乘乱起兵,占有河西五郡。“轨自称河西大凉王,建元安乐,署置官属,并拟开皇故事……武德元年冬(617年),轨僭称尊号,以其子伯玉为皇太子,长史曹珍为左仆射。”[48]史称大凉政权。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渊为统一大计,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遣使前来与李轨结好,称李轨为“从弟”。李轨也派其弟李懋入朝进贡谢恩,被封为大将军,遣还凉州,以示信任。李渊又遣使持节拜李轨为凉州总管,封凉王。李轨从左仆射曹珍意,效法古代向上国称臣而不取消帝号的做法,在给李渊的书中称自己为“皇从弟大凉皇帝臣轨”,表示不接受大唐封号。李渊大为不满,将李轨信使拘押,并令吐谷浑出兵进攻大凉。
时,凉州遭灾荒,饿殍遍野,李轨听信隋朝降官之言,封仓停赈,致使朝野内外,人心背离。李渊又遣安修仁之弟安兴贵出使凉州说降李轨。安兴贵至凉州,李轨不附,于是安氏兄弟发动少数民族兵马包围了凉州城。李轨率兵出战,败入城中,见大势已去,便带妻子登玉女台欲自尽,安修仁冲上玉女台擒获李轨,送交长安。
3.唐朝
唐朝,今民勤属陇右道凉州都督府辖制;境内没有县治,有白亭军、明威戍、武安戍等军事机构。

(图十一)唐陇右道东部
武德二年(619年)五月,李轨被杀于长安。大凉政权昙花一现,河西诸郡纳入唐朝版图。
《旧唐书》志第二十《地理三》载:“凉州中都督府 隋武威郡。武德二年,平李轨,置凉州总管府,管凉、甘、瓜、肃四州。凉州领姑臧、昌松、番禾三县。三年,又置神乌县。七年,改为都督府,督凉、肃、甘、沙、瓜、伊、芳、文八州。贞观元年,废神乌县。总章元年,复置。咸亨元年,为大都督府。督凉、甘、肃、伊、瓜、沙、雄七州。上元二年,为中都督府。神龙二年,置嘉麟县。天宝元年,改为武威郡,督凉、甘、肃三州。乾元元年,复为凉州。旧领县三,户八千二百三十一,口三万三千三十。天宝领县五,户二万二千四百六十二,口十二万二百八十一。在京师西北二千一十里,至东都二千八百七十里。”
凉州都督府和凉州,概念不同,辖境不一。凉州都督府,军政合一,督凉、肃、甘、沙、瓜、伊、芳、文八州;凉州刺史领姑臧、昌松、番禾三县,后增神乌县,辖区约今武威市、金昌市、古浪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河西入陇右道。“又于边境置节度、经略使。”[49]河西、陇西均置节度使,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无所不统。河西节度使治凉州,统河西诸军(包括守捉)。
“河西节度使,断隔羌胡。统赤水、大斗、建康、宁寇、玉门、墨离、豆卢、新泉等八军,张掖、交城、白亭三守捉。(军和守捉均为军事机构。唐制:“大曰军,小曰守捉”—作者注)河西节度使治在凉州,管兵七万三千人,马万九千四百疋,衣赐岁百八十万疋段。”[50]
“赤水军,在凉州城内,管兵三万三千人,马万三千疋……白亭守捉,在凉州西北五百里,管兵千七百人。”[51] 天宝十四年(755年),白亭守捉改为军。[52]姑臧“北八十里有明威戍。西北百十里有武安戍”[53]。
从史料记载的地理位置和里程,可以断定白亭军、明威戍、武安戍均在今民勤境内。
《旧唐书?郭元振传》载:郭于“大足元年(701年),迁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先是,凉州封界南北不过四百余里,既逼突厥、吐蕃,二寇频岁奄至城下,百姓苦之。元振始于南境硖口置和戎城,北界碛中置白亭军,控其要路,乃拓州境一千五百里,自是寇虏不复更至城下。”



为什么设军不设县,这与当时的居民状况和管理方式密切相关。如前所述,隋代以来,今民勤境内就有突厥人活动;隋末唐初又有一支西突厥人迁入。《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三载:“初、凉州界有回纥、契芯、思结、浑四部落,代为酋长。”时间大概在开元初年。这就是说,从隋初至唐开元年间的一百五十年,突厥语系各族在凉州的势力不断增加。今民勤地界为其极好的牧场。这些民族不隶唐朝的户籍,由部落酋长领其部众,因而唐政府不能以管理农业居民的方式管理,而只能在要地设立军事机构进行控制。白亭军、明威戍、武安戍分别设立,其重要性不亚于一县。仅白亭军就有常住兵1700人,这是一般县难以达到的。在军事管理下,虽有汉族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但不占重要地位。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强盛的时代。由于经济发达,社会安定,凉州人口剧增,到天宝年间,有户27510,人口137493,比西汉末年增加了近一倍。
4.吐蕃统治时期
吐蕃,今民勤属吐蕃凉州节度使辖制,治姑臧城;境内无建制。
“天宝盗起,中国用兵,而河西、陇右不守,陷于吐蕃。”[54]代宗广德元年至二年(763年~764年),吐蕃占领凉州。
吐蕃统治者以强硬的措施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镇压反抗势力,推行蕃化政策,清查户口,重新造籍。吐蕃改变了唐朝河西节度使制度,设立凉州节度使、青海节度使、鄯州节度使、河州节度使、瓜州节度使,统称吐蕃“东境五节度使”。节度使开府的地方,称节度衙。凉州节度衙设于武威姑臧城。
凉州节度使的官职情况,敦煌文书P?T?1089号卷略有记载。官职有“翼长、万户长、大守备长、节儿(黄铜告身)、大营田官、大城塞长、上下部牧地大管理长、翼都护亲任官等,中守备长、副翼长、小守备长、大收税官、机密大书记、事务总长、大司法长、吐蕃和孙波千户军长、通颊与吐谷浑千户军长、节儿(红铜告身)、机密使者、机密中书记、机密小书记、吐蕃和孙波小千户军长、汉突厥语通译、遗弃地区将军、红铜字位官吏、事务都护、通颊与吐谷浑小千户军长、大虎皮肩饰章者(及无官职红铜告身者)、机密收集与传递官、牧地管理都护、畜户大管理官、小虎皮肩饰章者、副牧地管理长、机密书记小官、南山部落将校、畜产小管理官、法(佛教)事务官、配达官”等。
上述官职名称,明显的特点是军事性统治官员多,包括出征作战、城防守御、地方军政管理、军事情报的收集与传递等,而行政民事性官吏和农田水利生产类官吏则极少。
吐蕃统治凉州,从四个千户军长中不包括突厥语系民族,说明当时民勤地区居住的突厥各族和汉人一样,完全处于被统治的地位。汉突厥语通译,主要是为统治汉人和突厥人而设。吐蕃在今民勤地区总共设置了多少官职,最高军政长官是什么,敦煌文书P?T?1089号卷略中没有得到反映。
吐蕃控制河陇地区前后约八九十年之久,蕃汉双方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诗人王建《凉州行》云:吐蕃“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55]
蕃人学治农桑,加重了对汉人的奴役。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沈亚之《对策》云:听戎(吐蕃)降人说,包括敦煌等地在内,“皆唐人子孙,生为戎奴婢,田牧种作,或聚居城落之间,或散处野泽之中,及霜露既降,以为岁时,必东望啼嘘,其感故国之恩如此。”[56]“文宗时,尝遣使者至西域,见甘、凉、瓜、沙等州城邑如故,而陷虏之人见唐使者,夹道迎呼,涕泣曰:‘皇帝犹念陷蕃人民否?’其人皆天宝时陷虏者子孙,其语言稍变,而衣服犹不改。”[57]由此可见吐蕃攻占河西后,汉民反奴役的心理状态。由此推之,当时生活在民勤境内的汉人的生活应该也不会例外。
5.归义军时期
归义军时期,今民勤属凉州节度使辖制;境内建制史载不详。
大中二年(848 年),张议潮率众起义,推翻了吐蕃奴隶主的残酷统治,在敦煌建立了以汉人为主的政权。



张议潮收复河西十一州及安西都护府部分州县,主动上表称臣。大中五年(851年),唐王朝任命他为检校吏部尚书兼金吾大将军、归义军节度使、营田处置观察使,全权负责河西地区的管理和经营。
大中十二年(858年)八月,张议潮东征凉州。咸通二年(861年),张议潮收复凉州。咸通四年(863年),唐在凉州设节度使,领凉、洮、西、鄯、河、临六州,由张议潮兼任。另从山东郓州调2500士卒到凉州戍守。
唐王朝复置凉州节度使,但凉州东为突厥、党项阻隔,朝廷只是遥领而已。凉州城内虽为唐人驻守,城外乡镇多为突厥、回纥、党项、吐蕃人占据,驻守州城的唐军仅2500人,难以控制凉州全境的局势。至五代时,凉州城内仅有汉人百余户,其余城镇可想而知。
大顺元年(890年)至乾宁三年(896年),归义军内部接连发生政变,给活动在其周边和辖区内的少数民族提供了可乘之机,甘州被回鹘攻占,占据肃州的龙家也不再听从归义军号令。凉州因有甘、肃二州相隔,实际上脱离了归义军的控制。“至五代时,吐蕃已微弱,回鹘、党项诸羌夷分侵其地,而不有其人民。”[58]
6.五代
五代,今民勤归属,史载不详。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各政权继立。“自梁太祖时,尝以灵武节度使兼领河西节度,而观察甘、肃、威等州。然虽有其名,而凉州自立守将。”[59]后为六谷蕃所有。
散居河西走廊的吐蕃部落在发展中走向联合,形成以凉州为中心的六谷蕃部政权,宋初,凉州吐蕃与宋朝建立了朝贡关系,成为宋朝战马的主要供给者之一。
北宋乾德四年(966年),“知西凉府折道葛支上言有回鹘二百余人,汉僧六十余人自朔方来,为部落劫略,僧云欲往天竺取经,并送达甘州讫,诏书褒答之。[按]‘西凉府’即凉州,其时为六谷蕃部所有,‘朔方’即灵州。‘部落’为西凉六谷蕃属部,考其据地,当在白亭河(石羊河)流域交通之要冲民勤县附近。”[60]这批僧人从灵州出发,渡黄河出贺兰山口,穿腾格里沙漠,趋白亭河而行,然后溯河南下达今民勤绿洲,在此为当地蕃族所俘,旋被释放,继续往西天求法。据此推之,自五代至宋初今民勤石羊河流域为六谷蕃所居。
后晋天福三年(939年)十二月,晋遣供奉官张匡邺、鄣武军节度判官高居诲使于阗,著《使于阗记》,载其沿途所见:“自灵州(今宁夏灵武)过黄河(西)行三十里,始涉入党项界,曰细腰沙,神点沙。至三公沙,宿月氏都督帐。自此沙行四百余里,至黑沙堡。沙尤广,遂登沙岭。沙岭,党项牙也。其酋曰捻崖天子。渡白亭河至凉州,自凉州西行五百里至甘州。”“细腰沙”、“神点沙”、“三公沙”、“沙岭”均难考定,根据行程,可以肯定的是诸沙地均在今甘肃北,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腾格里沙漠内,五代时皆为党项境。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陈守忠先生经过实地勘察,对此段史料解释说,自灵州过黄河,出贺兰山口西北行,所


经“细腰沙”、“神点沙”即今贺兰山外数十里间沙漠,北上至今阿拉善左旗折向西北,经现在的锡林格勒和屯盐池至四院井(今甘肃民勤境内)转向西南,到达五托井(今甘肃民勤境内),由五托井再南行一百余里,即达白亭海(今甘肃民勤境内)至白亭河(今石羊河),即今甘肃民勤绿州地区,渡白亭河而达凉州[61]。
唐末以来,曾以朔方节度使兼节度河西。中原至河西多取灵武至凉州的道路。赵珣《聚米图经》载:“灵州西至凉州九百里”,即指此通道。解放前,民勤人还借此道走衙门(阿拉善左旗王爷府),上包头,入绥远,至京津。从地图上看,高居诲从白亭海南下至凉州,五百里间没发现唐或五代政权在民勤地域设置的军政机构,也没有记载汉人在此生活的情况,反映出当时中原王朝设置的官府已不存在,汉人或撤离民勤,或淹没在党项、六谷蕃等少数民族之中。民勤已不在中央政权辖制中。
六、西夏时期
西夏,今民勤属西凉府辖制,府治凉州城;境内建制史载不详。

(图十二)西夏西凉府
宋朝建立后,虽在凉州设立了西凉府,但由于党项族的崛起,实际上宋朝未正式在河西诸地建立自己的政权机构。因此,对河西诸地来讲,宋朝的历史就是西夏的历史。
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建立了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回鹘等民族在内的封建国家政权,先后与北宋、辽以及南宋、金鼎足而立。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奄有今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内蒙部分地区。
五代时,从白亭海(今甘肃民勤境内)到凉州、马城河(今甘肃民勤境内)以东,多是党项人的势力,其西是突厥、回鹘和西域胡人。凉州既是河西走廊的东大门,又是富饶之乡。对党项族而言,东有契丹,南有大宋、西南有吐蕃,都拥有强大力量,只有向西发展,才能扩大地盘,所以只能向西扩张。对甘州回鹘而言,失去凉州不仅失去肥沃的牧场,而且会丧失东部屏障。这一形势带来了党项与回鹘争夺凉州的长期战争。
宋咸平六年(1003年),党项首领李继迁越过贺兰山,攻战了凉州。当时凉州城内的汉人仅“三百户”。吐蕃、六谷蕃联军反击李继迁,李继迁中箭身亡,军败。次年(1004年),其子李德明袭位,复占凉州。不过凉州已是空城。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党项攻甘州回鹘。“回鹘设伏要路,示弱不与斗。俟其过,奋起击之,剿戮殆尽。”[62]次年(1009年)夏四月,党项再攻回鹘,又败绩。这年连续出兵三次,均为回鹘击败[63]。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夏(李)德明使苏守信守凉州,有兵七千余,马五千匹,诸番畏其强、不敢动。回鹘贡路,悉为阻绝。守信死,其子罗麻自领府事,部众不附。甘州(回鹘)可汗夜落纥遣兵攻破之,掳其族帐百余,斩首三百,罗麻弃城走,于是凉州归于回鹘。”[64] 宋天禧元年(1017年),“罗麻走入沙漠,潜遣人至凉州。约回鹘番卒内应……回鹘结六谷蕃拒之,卒不能克。”[65]
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辽与西夏共攻回鹘,至甘州,兵败而退。六年(1028年),李德明遣太子元昊攻甘州,拔之;次年(1029年)攻占凉州,回鹘散亡。
宋景佑二年(1035年),“举兵取瓜、沙、肃州、置为州郡,立军治之。”[66]自此,河西五州(郡)尽归西夏,历时二百多年。
党项与回鹘历时二十六年的争夺战中,民勤一直是双方进军的道路与战场。位于民勤红沙堡东南的破城子遗址中,有大量西夏瓷器残片。民勤北境沙漠中也出土有西夏瓷扁壶等。说明当时今民勤境内有数量不少的党项族在此定居或游牧。
西夏在边防要地设立郡府、军司等以加强统治。凉州被改为西凉府,属二级次等府。据额济纳旗黑城所出《天盛年(1149~1169)改旧定新律令》第十章《司次行文门》载:西夏官府分为上、次、中、下、末5品。西凉府属其府州的最高品级,由此可见凉州在西夏的重要地位,有“辅郡”之称。这还可从西夏建国后的一些历史事件得以证明。公元1073年,西夏修复凉州城及周围堡寨。这一方面是为了防御宋朝从西番(青海)入侵,一方面也是为了显示凉州的重要地位。1094年重修凉州城内的护国寺。《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俗称《西夏碑》)汉文碑铭载:“大夏开国,奄有西土;凉为辅郡,亦已百载”。百载之言虽虚,辅郡之称应当属实。




西夏府州之下有县的建置。《多桑蒙古史》载: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取西凉府搠罗、河罗等县。”《元史?太祖本纪》也有此说。由此可知西夏西凉府辖有搠罗、河罗两县。两县的位置史料不详。西夏时,河西还有乡一级的建置。武威小西沟岘出土的西夏便条中有“依中口各乡以属行遣”的记载[67]。敦煌莫高窟第363窟(西夏窟)供养人榜题中见“社”的称谓,这一农村基层组织应在河西普遍存在。由此可知西夏时期当一如唐宋,府(州)、县、乡、社各级行政机构均已在河西建立。
西凉府以下石羊河流域是否有县级机构或其他军政机构的设立,史料中不见记载。《宋史?吐蕃传》载:“凉州廓外数十里,尚有汉民陷没者耕种。”此“数十里”外应包括今民勤境内的一些地方。
西夏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河西地区政权林立、战事频仍的局面,为河西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
《西夏书事》载: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银、夏大旱,夏主“秉常令运甘、凉诸州粟济之。”可见当时凉州地区的粮食除自给外,尚有盈余。《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载:“武威当四冲地,车辄马迹,辐辏交会,日有千数”。这种经济繁荣的景象,也反映着农业生产有一定发展。《危素西宁王忻都碑》载:南宋末畏兀儿族忻都先世从亦都护来朝蒙古大汗,行至今武威城北三十里之永昌地方,“相其土地沃饶,岁多丰稔、以为乐土。”此时蒙古占领凉州不久,这种农业生产的景况,应是西夏占领时期的反映。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5-19
七、元明清时期
1.元朝
元朝,今民勤属甘肃行省永昌路辖制,治所永昌府;境内无县治。

(图十三)元永昌路
公元1206年,蒙古族部落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正式建立蒙古政权,尊号成吉思汗(元史称为元太祖)。蒙古兴起后,出征西夏。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自北路进攻西夏,进入河西走廊。于秋七月兵临凉州,西夏凉州守将翰扎箦见大兵至,率父老以城降[68]。至此,西夏占领凉州的历史结束,凉州及其所属的民勤地方归大蒙古国辖制。
宋宝庆三年(1227年)成吉思汗死,绍定二年(1229年),三子窝阔台即位。窝阔台将其次子阔端调任凉州。从此直到元末,阔端家族一直是凉州地区的主要统治者。
陕西雩县草堂寺存《阔端太子令旨碑》载:“皇太子于西凉府北约一百里习吉滩(芨芨滩)下窝鲁尕(行宫)处”,传谕铁哥丞相,处理草堂寺金长老所告军匠“缺少穿着粮食”之事。凉州西夏设府,蒙古因仍其旧。“西凉府北约一百里”,即今民勤新地和香家湾一带。说明当时阔端太子行宫设在今民勤境内。元初,蒙古贵族犹存游牧生活习惯,常设行宫于牧场,这同时说明当时有大批蒙古牧民在今民勤境内游牧。牧群北至白亭海,称阔端海子。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甘肃正式设省,称“甘肃等处行中书省”(长官为平章政事),简称甘肃行省,治所在甘州路的甘州(今张掖市)。省辖七路,永昌路(原凉州)属之,西凉州隶属永昌路。
至元九年(1272年),元朝命窝阔台后裔阔端之子只必帖木儿镇守西凉府。同年,只必帖木儿在西凉府城北十五公里处(今凉州区永昌镇)又修筑了一座新城,元世祖忽必烈赐名“永昌府”[69]。公元1278年,元朝在永昌府新城设置了地方行政机构永昌路,降西凉府为西凉州,隶属永昌路。当时永昌路所辖范围包括今凉州、永昌、永登、古浪、天祝、民勤等地。
元政府东西交通大道经今民勤地界,沿途设立许多驿站,有小河滩城(今县城所在地),马莲泉站、野马泉站(均在今重兴乡境内)等。各下辖数以百计的“站户”,为来往行人充当负役。《永乐大典?卷19417?站赤二》载:至元十六年(1279年),一次就有340户站户投诸只必帖木儿和驸马爱不花当。由此推断,今民勤境内当时没有县级机构,属元朝政府所设驿站管理机构管理。
元朝时期,凉州及民勤地方经济一直处于不景气状态。虽然也安置流民,减免税赋,但由于连年征战,劳力和资源短缺,加上天灾人祸,经济发展缓慢。




2.明朝
明朝,今民勤属陕西行都指挥使司镇番卫辖制,卫治小河滩城。

(图十四)明陕西行都司
明初,沿用元朝的行省制。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辖甘肃)。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鉴于行中书省职权太重,为防止唐末出现的番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废除行省制,在原行省的基础上,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实行行政、司法、军事分立,各不统属,互不兼任。全国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甘肃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除府(直隶州)、属州、县外,还在边境重镇设行都指挥使司,要害地区设有卫、所。卫、所实行军屯,属军事机关,后来卫、所也兼理民政。
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宋国公冯胜将军西征,平定河西诸路。明废除了元朝军政机构永昌路和西凉府,改为永昌卫、凉州卫;今民勤境内置临河卫,卫治小河滩城,属陕西行都指挥使司辖制。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改临河卫为镇番卫,并修葺城垣。《明史?地理志》载:“镇番卫本临河卫,洪武中,以小河滩城置。三十年正月更名。建文中罢。永乐元年六月复置。西有黑河,即张掖河下流也。又东有三岔河,南有小河,西有盐池,西南有黑山关。西距行都司五百五十里。”成化元年(1465年),都指挥马昭拓筑城垣北隅,城周六里二分二十三步,高三丈一尺,池深一丈五尺,有东、西、南三门。镇番卫辖区包括石羊河中下游整个地区。
明初,由于元朝残余势力和一些少数民族经常入侵,战争频仍,户口锐减,严重影响生产的发展和边防的巩固。为此,明统治者开始实行移民实边政策。洪武五年(1372年),征西将军冯胜平定河西,江南滁州王兴任掌印指挥,镇番卫驻2500名官兵,“三分守城,七分屯垦”,“每军授田50亩”,无事为农,有事为军。根据当时的规定,许多将士将家眷从江淮一带、中原和山西的浑源、汾阳、沁源、潞城、沁水、翼城、曲沃、洪洞、襄汾等地迁于民勤,参加农垦。是年秋,又敕令山西、河南等地约2000余口迁于民勤,从事屯垦。镇番卫所在地小河滩城周围是初期移民的重点所在。
当时移民由地方政府管理,移民垦种田地,谓之“民屯”,开始三年不纳赋税,三年后征税也较轻;不在额的荒地,可任人开荒耕种,永不纳税。由于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移民和当地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恢复。这是民勤历史上的第二次农业大开发。但《明史?地理志》、《大明一统志》和《读史方舆纪要?镇番卫》所记民勤地名均在石羊河干流交通大道上,由此可以推论,当时的农业生产区主要在石羊河干流两侧。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明朝还非常重视发展文化教育。据《民勤县志》载:洪武二十五年(1397年),“邑人孟大都辞官告老回乡,设帐授徒,始有私塾。”成化十三年(1477年),第一任卫训导周琮创建儒学一所,是本县第一所官办学堂。儒学吸收合格生员入学升造,为科举取士输送人才。除官办儒学外,还有武学、社学(乡镇集资所办)和私塾。明代,镇番卫考取武进士5名,文举人9名,武举人31名,贡生107名。民勤现存的古建筑圣容寺(俗称大寺庙)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将贺锦率兵西征,攻克兰州,杀巡抚林日瑞,“山丹、永昌、镇番、庄浪皆降,陕西地悉归自成。”[70]
3.清朝
清朝,今民勤属甘肃布政使司凉州府镇番县辖制,府治武威县。
清朝地方行政实行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制。康熙六年(1647年)改陕西右布政使为巩昌布(今甘肃陇西)政使司。次年,又改巩昌布政使司为甘肃布政使司,同时将治所从巩昌移至兰州。雍正二年(1724年)裁行都指挥使司及诸卫、所,改凉州卫为凉州府,镇番卫为镇番县,凉州府治武威,辖武威、永昌、古浪(包括今天祝)、镇番(今民勤)、平番(今永登)五县。



雍正十年(1732年),随着清准战事吃紧,清廷军需供应量加大。清廷采纳大学士鄂尔泰的建议,在嘉峪关以东的甘、凉、肃三州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垦殖,并实行陕甘总督刘于义等人制定的《屯田条例》[72]。屯田灌溉水利由官府给价兴修;屯民房舍官给银两;屯民牛车农具,由官贷给,分五年扣还;收获物扣去籽种外,双方平分。
镇番县边外柳林湖本属水草丰美的草原。宋、元、明三代,吐蕃人、西夏人和蒙古人曾在此环湖放牧。至清代,柳林湖一带成了凉州的主要垦区。《甘肃通志稿》舆地九《水道》载:“柳林湖,在县(指民勤县)东北二百里,抹山北。雍正五年(1727年),试种开垦。” 雍正十二年(1734年)甘肃巡抚刘于义请准开垦柳林湖。当时招民垦荒,修浚五渠,柳林湖大渠,共长一百七十里。岔渠计长三十、四十、五十里不等。垦地2498顷50亩,以《千字文》编号,东渠地38号,西渠地24号,中渠地44号,外西渠、红沙梁、红柳园共地27号。共编号133,每号20户,或十余户,每户地一顷。官给牛车宅舍,银20两,限五年节次归还。每户给京石籽种6石,秋后除原种存官无息,余粮多寡平分。[73]当时除了种麦外,百谷蔬菜皆有收获。短期效应使得官方认为,“若令民营阡陌,耕东息西,亦镇人之利薮也”[74]。于是又在柳林湖内兴办营田,营中出备籽种一百京石,令兵丁子弟耕种。
乾隆二年(1737年)修建凉州满营兵房衙署,“驻凉满兵岁需粮晌采买拨运既多,经费备极艰难。柳林湖逼近凉州,可供满兵支食。至柳林湖垦种后,驻凉满兵小麦一项全赖柳林湖平分,频年供支无缺。”[75]乾隆元年(1736年),特设水利通判一员。次年由官府拨给屯民费用,仅凉州和肃州共借给8.187万余两,分五年带征。
乾隆四年(1739年),官方对卫所屯垦办法又进行了调整,实行招民屯垦或兵丁子弟承种,收获物分配改为民得六分,官得四分,“籽种、牛具、料草官为借给,秋收扣还。”[76]屯民多垦、多收、多得。上述屯田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屯民的积极性,开垦力度加大。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柳林湖屯民达2498户,散处于160余里处[77],全镇番县屯民达5693户,人口达4.0955万人。至道光时,人口增加到18万[78]。
今民勤湖区红柳园以北各乡村名,多以南朝[梁]周兴嗣的《千字文》中依次取字编号。详见本书附录三《民勤湖区地名与〈千字文〉》。依《千字文》字序对照地图,可见其空间排布大致由南向北,从东到西。这种地名反映出当时移民屯垦是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活动。同时还可推知,开发民勤湖区的顺序,应是先南后北,先东后西。民勤县文化馆保存的湖区部分族谱中,对这次移民也有明确记载。这是民勤历史上的第三次农业大开发。
乾隆元年(1736年),甘肃巡抚刘于义在《为请定甘肃屯田善后事宜事奏折》中称:“据包承圣(凉州府知府—作者注)申称,柳林湖屯田连本年新增共一十七万五千余亩,地方辽远,屯户众多,通判一员耳目恐难周遍,细细体察情形,中、东二渠地多户广,每渠应留生监各三名,农民各五名;其内、外、西渠,潘家湖界连地接,可归一处管理,应留生监三名,农民五名。以上共应留生监九名,农民十五名[79]。”由此可见当年柳林湖屯田规模之大。
农垦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镇番县生态系统的平衡,所引起的一系列生态失衡现象地方史籍中有过很多记载。
早在乾隆三年(1738年),柳林湖农业区生态已开始恶化,是年奉文停征仅豁除水冲沙压粮就1097石[80]。至四十多年后的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柳林湖所垦农田沙化现象已极其严重,农田恶化的演替特征已明显化,田地不仅难以耕种,还要费以人力、肥力加以培殖,也就谈不到收获了。时人记载:“今飞沙流走,沃壤忽成丘墟,未经淤压者遮蔽耕之,陆续现地者节次耕之。一经沙过土脉生冷,培粪数年方熟。又卤湿者出苗不过籽种之二三,人每择种类之贱者傩之。旱涝得宜或有升斗之赏,不宜亦无寻丈之失。盖西北多流沙,东南多卤湿。俯念民瘼者,听民相地移丘,迨至移者成熟,民力已疲,何以计顷亩哉[81]。”这种“听民相地移丘”的措举,整体破坏了植被,导致土地沙化,造成恶性循环。镇番县“上流以移丘开荒者,沿河基布,河水日细,生齿日繁。贫民率皆采野产之沙米、桦豆以糊口。河水既细,泽梁亦涸,多无鱼。惟蔡旗堡微有孳息,然百步之洼,所产无几,土沃泽绕成往事矣。”[82]农田“幅员狭隘,十地九沙” [83]。另外,水渠所浇灌的地亩数也在减少,根据乾隆年间藏于镇番县署的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卫守备童振立所立的《大倒坝碑》和雍正五年(1727年)知县杜振宜立《小倒坝碑》可知,“按原额粮除移并武威、停征冲压外,现征之数较少于原额者一千余石。[84]”
近年,柳林湖一带三万多农民沦为“生态难民”,背井离乡,远走他乡,四十多万亩耕地撂荒。昔日的“瀚海明珠”,蒙上了抹不去的尘埃。溯其前缘,当是清代拓荒埋下的祸根。
清代是民勤封建教育的鼎盛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书院文社的设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克襄义举,兴办学校,使民勤人才辈出。“贤良接踵,科第蝉联,文运之盛,甲于河西[85]。”其时,城镇既有官办书院,也有私人开办的学塾、文社。乡村间也多有私塾。士民子弟求学之风盛行,竞相夺魁之气不衰。据乾隆《镇番县志》载:清代有钦点翰林院庶吉士1名,文进士10名,武进士7名,文举人66名,武举人100名,贡生353名。
八、民国时期
民国,民勤县先后属甘肃省甘凉道、武威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制,道、区、署治所均在武威县(今凉州区)。
辛亥革命后,废除清代府、州、厅制。民国初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民国元年(1912年),甘肃共设七道,下辖七十七县,镇番县属甘凉道。
民国十八年(1929年),国民政府命令废除带有岐视少数民族性质的地名,改镇番县为民勤县,取男耕女织,人民勤劳之义。
  北伐后,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除道的建制,改县的行政长官“知事”为县长。



自公元1934年开始,甘肃省在县的行政建制之上,新设行政督察专员,作为省的辅助机关。这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产物。武威为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勤县属之。至解放前夕,“武威行政督察区”改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公元1931至1941年,国民党骑五师(后为骑五军,长官为马步青)驻防武威。在这十年间,官兵抓兵派款,苛征捐税,敲诈勒索,强取豪夺,压迫剥削无以复加,致使民生凋敝,城市萧条,经济萎缩,文化落后,物阜民殷的武威成了“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的荒凉贫瘠之地。
马部一骑兵团驻守民勤,在民勤设军用粮秣采买局(处)。初,只征调麸豆草料。一年后专设兵站,征集军粮,并制定了苛刻的“五个三”制度,即“每石粮地征三斗小麦、三斗豆子、三斗麸皮、三十斤干柴、三元服装费”。与此同时,地方武装保安团亦趁火打劫,抓兵要粮,摊派服装费。差役轮番催逼,使人民啼饥号寒,疲于奔命。有民谣云;“王团(民勤保安团长王庆云)小兵站,骑五军的‘五个三’,干面干柴送不完,催粮委员如蚁窜,百姓破家又荡产。”公元1937年,马步青向民勤征鸦片达4.8万两。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马部调防青海柴达木垦荒,借“征驼”索要银元。“征驼”按驼牌分摊,有驼者出驼,无驼者出帮价(每只骆驼价)。由于是年大旱,驼死者甚多,许多农民或有牌无驼,或因驼乏弱不予验收,只得改付帮价。每驼作价二十块大洋。驻军派员带队下乡征收,对农民鞭打绳拴,吊拷施刑,残不忍睹。
民国二十一年至三十年(1932年~1941年),王庆云以征军粮为名,榨取人民血汗约八万银元,征调民夫、大车,修筑私宅瑞安堡。
公元1925年,冯玉祥部进入陕甘,部将刘郁芬对当地势力残酷打击,横征暴敛,引起民愤。十七岁的马仲英(原名马步英,甘肃河州人,与马步青、马步芳为堂兄弟,后因与马步芳有隙,改名马仲英)起兵反冯,队伍号称“黑虎袭冯军”。马仲英三围河州,大败冯军佟麟阁、戴靖宇等部,但最终不敌吉鸿昌,被迫在甘宁青一带流窜。
公元1929年3月,马仲英攻破河西永昌县城,因民团击毙其旅长马彦海,而怒杀民团团长、营长及城内男子约2300人。公元1929年4月,马仲英率部至民勤,派马维俊为代表,率两骑至城南门,向城上喊话要求进城“休息”。县长雷步云(瀛)使人回话。互相喊话之际,一民团开枪打死马维俊随员,随后马仲英率部四面攻城。城破,县长自杀,省参议员王步云、田毓炳及居民约4600人被杀。永昌惨案在民勤重演。
九、建国至今
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九月二十三日,民勤解放。十月,设武威专区,驻武威县(今凉州区 )。民勤县属武威专区。公元1955年10月,撤消武威专区,成立张掖专区(专署机关先驻酒泉,后迁张掖),民勤县属张掖专区。公元1962年1月1日,撤消张掖专区,复设武威专区,民勤复属武威专区。公元2001年5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武威地区和原属武威地区的县级武威市,设立地级武威市,辖凉州区(原县级武威市)、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勤劳、勇敢、智慧的民勤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事业建设。建国初期,进行了减租减息、反霸斗争、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分子运动,各级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公元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民勤青年纷纷报名参军,人民群众和机关单位踊跃捐款捐物。先后有一千多名民勤儿女赴朝参战,共捐款捐物二十二亿多元(旧人民币)。同时,党和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发展生产,管理市场,稳定物价,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为进一步巩固地方政权和落实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后二十多年里,伴随着国家发展的总旋律,民勤也和全国一样,有过许多工作失误和曲折,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四清”、文化大革命等阶段性的政治运动,也有过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1961)。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5-19
永昌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商周战国时期,曾出现过诸多游牧民族。汉文帝时期,北部匈奴西逐月氏,占据整个河西直至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先后派霍去病两出河西,击败匈奴,陆续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从此将河西地区括入汉王朝版图。其时,今之永昌境内有鸾鸟,番和,骊靬,显美,四县,其中鸾鸟属武威郡,其余三县属张掖郡,均属凉州刺吏部,并在番和设农都尉,管理屯田事宜。 东汉,鸾鸟,显美属武威郡,骊?,番禾属张掖郡。献帝举平元年(194),分凉州之金城,张掖,酒泉,敦煌为雍州,州治武威。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复置凉州,领武威,张掖等七郡;显美属武威郡,番禾,骊?属张掖郡。鸾鸟县省。 西晋,凉州领八郡。番禾,骊?,显美属武威郡。永嘉中置焉支县永宁中,张轨分武威兴郡,领今永昌境内焉支,新鄣二县。 东晋十六国时期,今永昌西部边缘地区属西郡。东晋大兴元年(318),张轨子张 宴 ,另立年号,为前凉。分凉、河、沙三州,领二十三郡。显美、骊靬 、番禾属武威郡,焉支、新鄣属武兴郡。太元元年(376),前秦灭前凉。十一年(386),秦将吕光自称凉州牧,定都姑臧 ,为后凉。于番禾县置番禾郡。隆安元年(397),鲜卑秃发乌孤自称西平王,有甘肃西部,青海一部为南凉。同年,段业称凉州牧,改元神玺,为北凉,元兴二年(403)后凉吕隆为北凉沮渠蒙逊,南凉秃发辱檀所逼。举国降后秦,后凉亡。后秦以郭将为番禾太守。县地属后秦。义熙二年(406)后秦封南凉王秃发辱檀为凉州刺史,迁都姑臧 。

     番禾等地为南凉所有。七年(411)七月北凉沮渠蒙逊入姑臧 。八年(412)十月迁都姑臧 。以后几经反复,于义熙十四年(418)东晋授授沮渠蒙逊凉州刺史。番禾县属北凉番禾郡。 南北朝时期,北魏凉州领十郡,其中番禾郡领彰(鄣)、燕支(即焉支)二县。西魏,显美,属凉州,番禾郡领番禾。北周时,力朝乾(即骊? )、鄣、燕支属凉州总管府武威郡,废显美县,其地入姑臧 。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复置武威郡(原凉州)领姑臧 、昌松、允吾、番和四县。并力乾、安宁、广城、障、燕支五县地入番禾。 唐武德三年(620)于汉鸾鸟古城置神鸟县,与番禾县同属西道凉州总管府。贞观元年(627)废神鸟县,咸亨元年(670),于番禾县雄州。调露元年(679),废州,番禾仍属凉州。神龙二年(706),于汉鸾鸟古城置嘉麟县,景龙元年(707)废。先年二年(713)复置。开元十六年(728)年,于今永昌塔儿湾一带置大斗军天宝三年(744)改番禾为天宝县。广德二年(764),河西没入吐蕃。咸通二年(861),张义潮逐吐蕃,克凉州,洒西复归唐朝。唐末复没于吐蕃。 五代十国(907-960),凉州为吐蕃、回鹘、党项诸族占领。梁、唐晋、汉、周割据政权,曾以灵武节度使兼领河西节度使。散于凉、甘、瓜、沙四州的张义潮及其归义军的后裔,也常“自立守将”,朝廷封以节度使或留后等职务。 北宋初,凉州仍为吐蕃占领,宋王朝只羁縻而已。至道二年(996),秋七月,朝廷派丁帷清知西凉府,府治姑臧 。领姑臧 、番禾、神鸟、昌松、嘉麟五县。三年(997),全国分十五路,西凉府属陕西路。 明道元年(1032)赵德明攻占凉州。景祜五年(1038),李元昊(赵德明子)在兴庆府(今银川)建立西夏政权。番禾置永州,属西凉府。 南宋宝庆二年,西夏宝义元年(1226),成吉思汗取西凉府,灭西夏。封窝阔台子阔端为永昌王镇宁河西,后由阔端子只必帖木儿继任。咸淳七年(1271),蒙古国改国号为元。

     至元十五年(1278),以永昌王宫殿所在地置永昌路,属甘肃行中书省。永昌之名自此始。顺帝至正三年(1343)改设永昌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宋国公冯胜统兵定河西,在金山这阳永昌王署置永昌卫,录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卫治今永昌县城东大街,俗称“大卫”。喜靖二十八年(1549),于永昌卫治置永昌协,设参将一员。统辖卫境内五营 及境外八营兵力。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三年(1725),改卫为县,属凉州府。康熙十三年(1656)改设永昌协参将为副将。 民国二年(1913),废州改道,永昌县属甘凉道。三年(1914)改县衙为县行政公署,十六年(1927),改称永昌县政府,仍属甘凉道。同年废道,全省设六区,永昌属安肃区,不久撤区,直属甘肃省政府,二十五年(1936),甘肃省分设七个行政督察区,原甘凉道为第六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公署设威,辖武威、永昌等五县。 194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昌。9月23日,永昌县人民政府成立,属武威行政专员公署。1955年10月,改称永昌县人民委员会。同年,武威,酒泉二专署合并为张掖,永昌县属张掖专署。1961年,张掖专署分武威,张掖,酒泉三专署,永昌县属武威专署。1968年5月7日,成立永昌县革命委员会,代替永昌县人民委员会。1980年,恢复永昌县人同政府,取消革命委员会名称。1981年2月,根椐(81)国函字14号《国务院关于甘肃省设立金昌市的批复》文件,在原永昌县宁远乡区域内的白家咀设置金昌市,永昌县由武威地区行政公署划入金昌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5-19
甘肃省永昌县城南10公里处的者来寨村,我国西汉元帝时期在这里设置"骊罢"城,用来安置古罗马帝国降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5-19
古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早在4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部落在这里渔猎游牧,繁衍生息。    古浪在夏商时期属古雍州,西周时期由西戎牧驻,东周及秦时属月氏,汉初为匈奴所居。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攻取河西,置设河西四郡,在武威郡下置苍松、胥次、朴环3县,此3县管辖区域约为今古浪全境及天祝藏族自治县、凉州区的部分地方。东汉曾改苍松为仓松。三国时,古浪为魏地,县名仓松。十六国时期,前秦和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史称"五凉"更替统治,先后置昌松郡、东张掖郡、魏安郡,分别辖昌松、胥次、朴环等县。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先后置昌松郡、魏安郡,分别辖昌松、胥次、莫口、温泉、白山等县。隋置昌松县。唐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凉州都督郭元振重视民族团结,在古浪峡口筑和戎城,之后称和戎县,后又改为昌松县。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为吐蕃占领,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张议潮率归义军收复凉州,昌松故地,复归于唐。北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为西夏国所属,属西凉府。南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为蒙古族成吉思汉占据,归元所属,在和戎城设巡检司,属永昌路。明初为屯守所,属庄浪卫。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凉州千户江亨因旧水名改为古浪,筑城于今治所。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设古浪守御千户所,属凉州卫。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设古浪县,属凉州府。中华民国成立,沿袭清制,置古浪县,为甘凉道所辖。1927年废道,属甘肃省政府。1935年属甘肃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36年属武威专员公署。1949年9月13日,古浪解放,成立古浪县人民政府。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5-19
永登历史源远流长。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在县境内庄浪河、大通河两岸就有人居住,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由于历史上国家改朝换代,改制更迭,县名多易,县域变动。西汉时永登分属金城郡的枝阳、令局、允街、浩门四县,东晋设广武郡治于今永登城,北魏改置为广武县,隋改为允吾县,元置庄浪县,明改为庄浪卫,清易名平番县,1928年改为永登县至今。1949年9月3日解放后,曾先后隶属武威、定西 专区管辖,1970年划归兰州市。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开辟河西,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统兵出陇西,“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渡河湟,筑令居塞”。从此永登正式纳入西汉 帝国的版图。

    《汉书·地理志》: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置金城郡,领县13,今永登县地属金城郡的令居、枝阳、允街、浩□4县。令居,元鼎二年(前115年)建县。清乾隆《甘肃通志》:“令居故城在干番县西北”。经专家论证,令居 县治所在今永登县城附近。有人认为当在中堡镇罗城滩附近,也有人认为在今 天祝古城或连城境内,还有人认为在今咸水河一带。令居辖区为今永登县北部与天祝一带。枝阳在咸水河下游苦水乡稍南。允街,神爵二年(前60年)置县。《后汉书·明帝纪》李贤注: “允街,县名也。允音铅,街音佳,属金城郡。”《太平寰宇记》中有庄浪河通过允街到枝阳的记载。据传,允街故城在今红城子河西的古城湾。浩□,因浩□水得名。《一统志》谓浩□水“为金城大河,即今西宁之大通河也”。《元和郡县志》谓浩□故城“在广武县西南一百三十里”。据《中国历史图集》在今河桥驿,辖大通河沿岸及青海省乐都县东部。

    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将令居、允街、浩□县分别改名为罕虏、修远、兴武县。东汉设令居、枝阳、允街、浩軎4县,归凉州刺史部金城郡辖。东汉末年,曹魏统一中国北方后,仍由金城郡辖,废枝阳县,令居、允街、浩□3县依旧。

    西晋末,凉州刺史张宜复设枝阳县,并在建兴四年(316年)“分金城之令居、枝阳二县,又立永登县,合三县立广武郡c。这是“永登”名称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取永远五谷丰登之意。五胡十六国的前凉、前秦、后秦、后凉、南凉、北凉先后占据。南凉秃发乌孤建都于广武。北凉沮渠蒙逊加固允街县城。

    南北朝时,拓拔魏在庄浪河川设广武县属广武郡。大通河川的浩□县归鄯州辖,北周时改归乐都郡辖,不久又废浩軎县。隋开皇初改广武县曰“邑次,寻改为广武,又改为邑次,大业初改为允吾”,大业六年(610年)又改为会宁县。

    唐武德二年(619年),设广武县,乾元二年(759年),又改广武县为金城县,归陇右道兰州辖。安史之乱后,吐蕃占据。北宋初仍为广武县属兰州,为吐蕃噍厮哕统治。景德年间,为西夏占领,属西凉府,在今红城子驻有卓罗和南监军司,进行区域性统治。神宗时,王安石为了抵御西夏,于熙宁五年(1072年),派王韶、王厚等收复这一带。王厚曾在大通河东岸筑城,据传即今河桥驿旧城。政和六年(1116年),“建筑古骨龙城,赐名震武城,未几,改为震武军”。震武城即今连城古城,震武军辖永登县部分地区。

    元至元元年(1264年),设庄浪县,归永昌路管辖。明洪武五年(1372年),将庄浪县改为庄浪卫。“建文中改卫为守御干户所,洪武三十五年十月改所为卫”,均属陕西行都指挥使司辖。明初,元宗室脱欢率部投诚,安置在连城。脱欢之孙失伽以军功升土司都指挥使,赐姓鲁,准世袭。自明初至民国改土归流,鲁氏家族一直统治连城一带。

    清代,“康熙二年改卫为所,雍正三年裁所,设平番县,隶凉州府”。并在河桥驿附近设浩□分县(后改名为西大通分县)。

    民国2年(1913年)归河西道,民国3年改属甘凉道,民国16年废道,归兰山行政区。民国17年改为永登县,由甘肃省政府直辖。民国25年划为第一行政督察区辖。民国30年又划为第六行政督察区辖。

    解放后,最初由甘肃省武威专区领导,1955年河西三专区合并,归张掖专区领导,不久划归定西专区。1958年12月,撤销永登县,设兰州市永登区。1961年,恢复永登县,仍属兰州市。1963年,又从兰州市划出,改归武威专区。1970年,复归兰州市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5-19
天祝县
根据东坪等地马家窑文化的马厂类型遗址出土文物表明,早在四千年前,天祝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夏至汉初,先后为戎羌、月氏、匈奴等民族游牧之地。自汉武帝时归入西汉版图之后,以乌鞘岭为界,分属不同的郡县管辖。唐代后,逐步形成了以吐蕃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地。明至清初实行千百户制度。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537年)设庄浪茶马厅(或称庄浪茶马理番委员),管理今天祝36族、14寺院。民国25年(公元1936年)以境内天堂寺和祝贡寺首字"天祝"为名,设置天祝乡,属永登县。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天祝各族人民艰苦开拓,苦心经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曾有过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自汉朝羌族人民英勇不屈的大起义之后,又多次发生反对封建剥削、民族压迫的斗争。尤其清至民国时各民族人民的反抗斗争,震撼西部,名垂青史。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途经天祝,浴血奋战,播下了革命火种,留下了光辉篇章。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6-18
我的家乡,我爱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