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115阅读
  • 14回复

[安徽]安徽碎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28
      安徽的尴尬:首先是地处长三角的安徽被长三角城市群排除在外;其次是马鞍山、巢湖、滁州、芜湖离心,抛开合肥加入了南京城市圈;再有沿淮一带要和河南共谋发展、徽州地区投向了杭州的怀抱;安庆、池州南北不接、东西难顾,有被继续冷落的可能;最尴尬非合肥莫属——眼睁睁地看着势力范围被对手瓜分,却束手无策。南京为了安慰合肥,提出若干年后可能发展成宁合城市圈,算是给了合肥一个面子。合肥等不及宁合经济圈,就自封为王,搞了个省会经济圈。
    与其他省份相比,安徽城市最大特色是“一城一业”或“一城两业”,很少有“一城多业”的情况;另外,安徽城市“小马拉大车”(地改市)和“大马拉小车”(工矿城市)两种情况并存。为此,未来安徽城市发展的重点,一是地改市划小,工矿城市范围划大;二是虽然安庆就安徽而言位置偏西,但其介于宁汉两大中心城市中间,最有条件发展成皖江经济走廊区域中心城市,安徽应把安庆打造成面向皖鄂赣的区域中心城市;三是发挥比较竞争优势,以双赢为目的,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在产业发展上,一是充分发挥安徽资源优势,延伸资源开采、加工产业链;二是立足本地农副产品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三是发挥现有产业优势,继续做强、做大比较优势产业,如皖江走廊的原材料产业、两淮的能源产业、皖南的旅游业等;四是承接长三角向外转移劳动密集产业。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28
安徽搞的是诸侯经济:
合六巢一块、马芜铜一块、蚌两淮一块、安池黄一块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28
安池黄抱团的注脚:   
    黄山市与池州、安庆两市就加快区域合作交流、实现旅游文化互动达成共识,以徽州文化、佛教文化和桐城文化为纽带,让黄梅戏唱响黄山,并联手打造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黄金旅游线。
    黄山和九华山地相近、水相连、人相亲,同为安徽省重点建设的世界旅游胜地。近年来,两地围绕共同做大做强旅游品牌,着力打造“两山一湖”无障碍旅游区,初步实现了旅游线路互推、旅游资源共享。黄山和黄梅戏是安徽的两大“名片”,让黄梅戏唱响黄山,将进一步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
    黄山、池州、安庆三市分属新安江和长江两大水系,地域文化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三市决定在国内外市场联手推出包括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在内的多条旅游线,开通三地旅游直通车,并争取对开黄山和安庆两地航班。
    据了解,黄山高尔夫酒店等旅游企业已与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合作成功,共同培养具有较高文艺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明年起,黄山市各大宾馆和黄山风景区均设立黄梅戏表演场所,借助安庆黄梅戏戏剧资源、人才资源,进一步营造城市文化氛围,丰富游客生活。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28
 对于安徽省提出以芜湖为中心城市构建“马芜铜经济圈”的设想,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市都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度,表示要在各自现有的基础上,运用发展的眼光,给自己一个粗线条的定位,共同将安徽首个“城市经济圈”做大做强。

  无论是融入南京都市圈还是共同打造马芜铜经济圈,马鞍山一直把自己定位为皖江地区融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和南京的后花园。马鞍山市认为,目前马鞍山作为南京的后花园,其餐饮业、旅游业、休闲业、绿色产品生产基地等都已经做大,但在推动“马芜铜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融合方面还没有迈出实质性的步伐,这与马鞍山当前的经济实力有关。今后如果将马钢的薄板、H型钢都拿出来与跨国公司合资,再用置换出来的资金投资新的项目,那么马钢将会有一个跨越式发展,继而带动马鞍山的发展。

  拥有奇瑞、实达、美的、海螺等大型企业的芜湖,正努力把自己建成“马芜铜经济圈”里的制造业基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芜湖制造业已拥有非常雄厚的基础。芜湖毗邻苏浙沪经济圈,可接受这些地方开放式经济的辐射,又可在马芜铜经济圈里建立“半小时产业配套圈”,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而配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加工制造业的水平,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竞争能力。皖江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低30%以上,从经济发展的阶段看,这一优势将会保持一段时间。若干年后,“马芜铜经济圈”很有可能成为华东地区一个比较有实力的制造业基地。

  铜陵市对“马芜铜经济圈”的构建提出了种种设想。如制定“马芜铜经济圈规划”,成立“芜马铜经济圈协调管理委员会”;对外组成马芜铜团队,在招商引资方面捆绑造势,推出特色品牌,集中组团招商;给予集体土地流转试点;允许党政机关干部留职停薪提前离岗创业;争取将铜陵列入国家单一资源型城市转型序列;赋予马芜铜三市更大的自主权,凡需省里审批的事项和涉及条条管理的部分,拥有边办边批或先办后批的灵活政策;组建马芜铜区域开发银行;允许地方发行债券,吸纳社会资金,尔后以收费偿还等。

  马芜铜三市意识到,虽然三市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都超过了江苏省的平均水平,与浙江基本接近,但要成为皖江开发的突破口,“马芜铜经济圈”还必须进一步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业是降低社会经营成本、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马芜铜经济圈里,构筑开放型的物流信息平台,形成一批现代物流园区,降低企业原材料采购和产品运输成本,才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成本低谷”。“成本低谷”形成了,外来企业才会不请自来,带动经济增长。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28
打造省会经济圈

    经济学界认为,21世纪是“城市世纪”,国民经济和城市发展都将围绕中心城市、城市圈展开。

    目前,全国已经和正在形成的具有“圈”性质的经济区域达到20多个,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等。近年,中部地区武汉经济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昌九工业走廊也快速壮大。

    “如果安徽再不发展中心城市,将在周边城市圈强大的‘虹吸效应’下,面临被边缘化、被周边城市挤压的局面。”合肥、六安、巢湖都感受到了周边经济圈、城市群“跑马圈地”带来的压力,组建属于自己的集团军势在必行,而随着合肥首位度的不断提高,打造省会经济圈的时机逐渐成熟。

    省委书记郭金龙在省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加快形成省会经济圈的发展战略;省长王金山明确指出,要高标准构筑合肥滨湖城市框架,规划建设以合肥为中心,以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合肥要提高经济首位度、增强辐射带动力,提升省会形象、形成省会经济圈。”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言出铿锵。

    六安市委书记倪发科表示,加快融入省会经济圈,是六安推进“十一五”跨越式发展、加速崛起进程的必然选择。巢湖市委书记夏望平说:对巢湖来说,加快以合肥为中心,以巢湖、六安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建设,更意味着一大发展良机。

    合六巢山水一家

    圈,自有规矩。

    合肥、六安、巢湖牵手,拥有自然地理区位、社会文化及内在联系基础,符合市场经济应有的经济辐射规律。合肥、六安、巢湖在历史上多次属同一行政区域,山水相连,人文相近,民风趋同。六安和巢湖,均距合肥仅70公里左右。

    观眼下,合六巢已形成一定层次的产业分工,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上更具高度关联性,在旅游、矿产等资源的共同开发上有着广阔合作前景,容易形成以合肥为中心,六安、巢湖为“双翼”的经济圈,建立较广泛的区域合作关系,并形成全省经济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

    合肥、六安、巢湖,下辖12个县,国土面积34248平方公里,占全省24.56%,总人口约占全省的24%,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省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占全省27%,地方财政收入约占全省24%。

    合六巢“省会经济圈”地处皖中,北缘淮河,南缘长江,西至大别山,环抱巢湖,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地域优势,对外、对内交通便捷,国道纵横,合宁、合徐、合巢芜、合安等高速公路沟通内外,铁路正在拓展,水运能力快速提升,现代化航空港呼之欲出。

  抢占中部制高点

    合六巢“省会经济圈”,将成为中部地区继武汉经济圈之后的第二大经济圈——面向未来,合六巢开始谋划。

    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十一五”规划看,经济年增速均在12%~14%,到2010年,预计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达4200亿元,郑州、长沙、南昌、太原将分别达到3000亿元、2800亿元、1940亿元和1730亿元。六安、巢湖融入省会经济圈,可使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经济总量到2010年达到3250亿元,仅次于武汉,居中部六省第2位。

    合肥市市长吴存荣认为,安徽全省要在中国的中部奋力崛起,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也要在安徽省内实现率先崛起。

    目前,省会经济圈这一发展战略已编入安徽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之中,由省发改委牵头,合肥、六安、巢湖三市和省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制定的“省会经济圈”专项规划正在进行之中。

    合肥建设滨湖新城,被经济学界认为是打造省会经济圈的前奏。按照规划,到2010年,一座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将屹立在巢湖北岸,合六巢“省会经济圈”将真正发展成为安徽乃至中部的高地。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5-28
“两淮一蚌”(淮南市、淮北市和蚌埠市)是皖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三个城市。《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两淮一蚌”要充分发挥工业优势,重点建设煤电化基地,发展特色制造业,尽快做大做强,成为皖北地区奋力崛起的龙头。本文旨在进一步明确“两淮一蚌”在安徽“十一五”发展全局中的功能定位、战略取向和战略重点,加快构建“两淮一蚌”城市经济圈,使之成为辐射和带动皖北地区发展的区域经济中心;在全省形成以合肥城市经济圈为主中心、以“两淮一蚌”城市经济圈和沿江城市经济带为副中心的重点突出、南北联动、共同支撑安徽快速崛起的多层次经济增长新格局。

构建“两淮一蚌”城市经济圈,目的是通过进一步强化淮南、淮北、蚌埠三市的整体发展能力和中心城市功能,更好地辐射和带动皖北地区(包括阜阳市、亳州市和宿州市)的协调发展,增强皖北地区整体竞争实力,促进安徽奋力崛起。

一、“两淮一蚌”的战略地位

“两淮一蚌”处于我国沿海地区、中原地区和西部地区梯度发展的空间连节点上,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依托沿海、俯眺中原的区位特性,在我国经济区域化过程中处在周边互补,兼收并蓄,跨区融合的重要地位,有利于发展大交通、大流通、大产业,有利于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和市场条件,集中各个地区的体制和政策优势加快发展。“两淮一蚌”地理相连、资源相近,产业关联性比较强,有利于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局部优势为整体优势、相对优势为绝对优势,强化区域综合竞争力及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力。

“两淮一蚌”经济总量和实力在皖北地区居于突出地位,具有实施突破性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客观要求。2005年,“两淮一蚌”国土面积11278平方公里,是皖北地区的28.8%、全省的8.1%;总人口795.2万人,是皖北地区的27.6%、全省的12.2%;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3.9亿元,是皖北地区的46.5%、全省的14.6%;规模工业增加值290.4亿元,占皖北地区的72.0%、全省的19.4%;人均生产总值9860元,是皖北地区的168.5%、全省的114.7%,三次产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

“两淮一蚌”煤炭资源优势突出。淮南、淮北煤田是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煤炭资源最好、储量最大的整装煤田,是全国重要的亿吨煤炭生产基地。煤层气资源也非常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水平不高,“十一五”期间,我国仍将实施“煤为基础”的能源战略。从长期来看,能源仍将是全球性短缺资源,预计“十一五”期间世界石油价格仍呈上涨趋势,并有可能不断出现阶段性爆涨,“两淮一蚌”的煤炭、电力及生物能源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战略地位。

“两淮一蚌”是安徽及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和水路等运输方式齐全,以高速公路为骨干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趋于完善,城市布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区域经济中心的功能明显增强,已经初步成为辐射皖北地区的中心城市经济圈。“十一五”期间,“两淮一蚌”在多种有利因素的作用下,经济增长势头将进一步强化,带动皖北地区大发展的龙头地位将更加突出。

但是,“两淮一蚌”也面临较为突出的挑战和困难。“两淮一蚌”的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型和重化工型特征,抗御市场波动的能力较弱,部分企业技术装备老化陈旧,安全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环境制约比较突出。国有企业体制转换和结构转型不够到位,历史遗留负担比较沉重。民营经济比重低、规模小,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不高。铁路与高速公路为过路型布局,城市之间及对外运输通道不够畅通。“三农”问题突出,周边农村人口数量多、密度高、文化和劳动技能素质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耕地有效产出率不高,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滞后,特别是沿淮行蓄洪区和淮河支流内涝地区,是全国和全省比较突出的农村贫困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淮一蚌”在全省经济增长格局中呈现明显的慢进则退趋势。加快发展,促进跨越,不仅是实现安徽崛起的全局性需要,更是“两淮一蚌”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

二、“十一五”期间“两淮一蚌”发展的基本取向

“十一五”期间,是“两淮一蚌”强化城市功能,增强辐射带动效应,为促进皖北地区加快发展,为实现全省奋力崛起目标做出历史性贡献的重要时期,必须以超常规的思维、超常规的战略和超常规的措施和工作力度,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主动增强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努力实现综合实力的跨越式发展。应采取如下基本取向: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两淮一蚌”传统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要继续围绕煤炭、电力、化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继续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力争再有1-2个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培育一批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与此同时,要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兴能源、新兴材料、新兴医药、新兴环保产业,形成以煤炭、电力、化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为主体的新兴强势产业体系。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要在对外开放与东向发展中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落后企业,特别是要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改造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与此同时,要以骨干企业的技术中心为依托,通过与生产、科研、教学单位联合攻关的方式,在能源原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跨过传统的技术发展阶段,实现关键性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拥有核心技术优势的骨干企业,在新的技术平台上实现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强化中心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着力培育中心城市经济圈,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是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十一五”期间,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在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上下功夫,切实把“两淮一蚌”建设成产业优势进一步突出、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在皖北地区有带动力、在淮海地区有竞争力的新兴城市经济圈。与此同时,要积极培育卫星城和中心镇,带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建立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发挥周边地区比较优势,增强周边地区对“两淮一蚌”的支撑功能,形成“两淮一蚌”与皖北地区其他城市各展优势、互促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加快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区进程中,促进皖北地区跨越式发展。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蚌埠和淮南是安徽发展比较早的城市,淮南、淮北又是工矿型城市,旧城布局已经不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煤炭采空塌陷区、煤矸石山、粉煤灰等大量占地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全面展开,因此,必须在有选择地进行旧城改造的同时,结合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有计划地开发城市新区。要加大蚌埠龙子湖新区、淮南山南新区、淮北东部新区等城市新区开发力度,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新区开发要统筹规划,节约土地,集约投入,配套推进,强化市场机制,强化城市功能建设,控制建设周期,提高投资效益。

加快发展与环境治理相结合。规模不大,结构不优,水平不高,速度不快,是“两淮一蚌”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与此同时,自然灾害频繁和环境质量不高既是“两淮一蚌”比较突出的生态和社会问题,也是影响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必须作为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统筹安排,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力度,加快环境治理进度。要突出解决采煤塌陷区、煤矸石山、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问题,突出解决城乡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突出解决因水利工程和工矿区占地而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和生产生活问题;积极推进沿淮行蓄洪区和支流内涝、干旱地区的综合治理。

三、“十一五”期间“两淮一蚌”发展的战略重点

“十一五”期间“两淮一蚌”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为依托,以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为核心,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在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中,加快构建“两淮一蚌”城市经济圈、淮河中游重化工业基地、安徽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城乡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为基础,着力推进皖北地区的自然灾害治理和环境污染治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动皖北地区跨越式发展。

构建“两淮一蚌”城市经济圈要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突出重点、优化组合的原则,创新传统优势,培植后发优势,集中相对优势,强化整体优势,通过与发达地区产业的高水平对接,高平台竞争,高层次联合,促进“两淮一蚌”产业技术加快升级、规模高效益扩张、实力快速增强,加快形成具有强势辐射能力的重点产业和重点生产力布局。“十一五”期间应突出六大战略重点:

(一)产业集群战略

集群化发展是世界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是实施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两淮一蚌”是大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具有实施集群化战略的良好基础。“十一五”期间,要依托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按照“企业-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促进生产同类产品、上下游关联产品的骨干企业进行块状集中,形成生产聚集程度高、市场影响力度大的大型产业集群。在淮北矿业、淮南矿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的基础上,争取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的产业群体。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形成超亿吨煤炭基地、2000万千瓦的火电基地、超千亿元销售收入的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形成纺织—印染—服装产业集群,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制造加工业中心。

(二)自主创新战略

“两淮一蚌”已经拥有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具有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基本条件。“十一五”期间,围绕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首先选择100个左右技术基础较好、产品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进行企业自主创新试点,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要在积极引导企业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同时,努力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环境,通过调整投资、财政、税收、信贷政策,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提供技术创新融资担保,鼓励企业发展技术专利,增强企业技术投入能力和新技术产品化和商品化的能力。要促进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增强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专、精、特、新”优势的民营中小科技型企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创新型企业群体。

(三)城市转型战略

促进城市转型是实现“两淮一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按照以人为本、功能完善、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原则和现代化趋势,积极改变资源型、工矿型的传统城市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接替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构建新型的城市经济结构和功能结构。中心城区要以新兴服务业为主体,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信息、金融、现代物流业,强化城市的现代服务辐射功能。依托城郊工业开发区和科技园区发展新型制造业和加工业,努力提高资本、技术密集程度,增强开发区推动结构优化升级的能力。要根据矿区生产生活点多面广、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规划和建设好卫星城和中心镇,与城市中心区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要控制和减少煤炭采空区、发电厂周边地区的生产生活设施布局。综合开发利用煤矿塌陷区,使之形成既能美化城市环境,又能发展二、三产业的新型生态经济区。要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促进工矿排放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点解决煤矸石山、粉煤灰占地污染问题。

(四)环境改造战略

沿淮及皖北地区的特殊气候类型、地理地貌条件、流域区位和历史特点,使其成为800多年来洪涝、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地区,是我国比较典型的生态脆弱型经济落后地区。经过建国以来五十多年的治理,淮河干流地区国家重要经济战略目标的防洪能力明显增强,但是支流和湖洼地区的内涝问题日益突出;防御洪水的能力明显增强,但是干旱缺水的问题日益突出;洪水灾害损失明显减少,但是生产和生活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要素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是“两淮一蚌”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是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以洪涝、干旱灾害治理、工矿环境污染治理、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环境改造,再造“两淮一蚌”及皖北地区新型生态环境,是改善“两淮一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集聚生产要素,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继续保持“两淮一蚌”投资增长势头的现实需要。

(五)优势竞争战略

“两淮一蚌”的煤炭、电力、化工、医药、农副产品生产及深加工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特别是新型燃料发展前景良好。要按照提升传统优势,创造新兴优势,集中局部优势,强化整体优势的方向,主动参与国内外生产分工,在全面开放中强化专业化生产优势和规模化经营优势,增强区域综合竞争能力。要按照高水平参与对接、多层次参与分工的原则,在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中,促进市场扩张,资本经营和技术升级,进而更加紧密地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区;充分利用资源相同、区位相近的优势,积极参与淮海经济区的市场交换,努力实现在淮海经济区东部城市经济圈中的崛起;要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积极参与沿江城市经济带的生产分工,争取在2010年左右实现与马、芜、铜、宜沿江城市经济带同步增长。

(六)人力资本战略

人口密集和人才匮乏,是“两淮一蚌”面临的双重瓶颈制约。“十一五”期间,要改变重视物质资本投入,忽视人力资本投入的倾向,加快实施人力资本战略,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优势。要依托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和中央及省属科研院所,积极培养产业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技术创新型人才。要积极依托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众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多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单位,开发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积极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大批量培训新型的产业技术工人。着力培养创业型的乡村干部,培养能够带动千家万户的致富带头人和创业主体。要通过柔性流动、科研合作等方式积极引进省内外人才。比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和政策,设立引进人才创业园,强化技术投入的激励机制,形成人才集聚和孵化效应,发挥人才在“两淮一蚌”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巨大推动和支撑作用。

四、构建以“两淮一蚌”为中心的三大区域经济增长带,促进皖北地区协调快速发展

“两淮一蚌”的重化工业具有内部循环的产业特性,与周边地区的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业关联性不强,从而导致皖北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比较突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比较大。但是,广大腹部地区农业资源比较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粮食、肉类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煤炭等矿产资源在全省也具有一定优势,必须在多层次安排生产力布局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两淮一蚌”三市要切实增强对宿州、亳州和阜阳等周边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以大型产业集团为中心,跨地区安排投资项目;以产业化联合为纽带,跨地区优化产业分工;以促进人才柔性流动为途径,跨地区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以资源共享为动力,跨地区整合生产要素;以增强区域整体市场竞争力为目标,跨地区建设现代物流中心。要在户籍、就业、教育、金融服务、市场准入、资源开发、社会保障等方面积极构建跨地区的公共服务体制,对各类市场主体实行无地区差别的国民待遇,促进城乡通开,城乡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要以“两淮一蚌”城市经济圈为中心,着力构建淮河沿线经济带、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带、京沪铁路沿线经济带,通过第二层次经济带的辐射,形成多层带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淮河沿线经济带

以蚌埠市为主中心、淮南市为副中心,辐射和带动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凤台县、阜南县、颍上县。凤台县和颍上县要利用资源条件发展煤炭、电力、建材工业和相关配套产业,力争在2010年,人均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率先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到3%以下,实现整体脱贫目标。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要发挥粮食大县、油料大县、水产大县和畜牧大县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水产畜牧业,依托蚌埠市,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和深加工业。阜南县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避灾农业,加快行蓄洪区移民搬迁和劳动力转移,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两淮一蚌”城市经济圈发挥重要的骨干和支撑作用。

(二)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带

以阜阳市为主中心、亳州市为副中心,辐射和带动太和县、界首市、临泉县、蒙城县、涡阳县、利辛县。太和县、界首市、临泉县要积极发展循环产业,努力建设成优质农产品供应中心、现代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机械加工制造业中心。蒙城县、涡阳县、利辛县要加强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畜产品养殖基地建设,建设以道教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基地。加快蒙城许町、涡阳涡北、利辛展沟煤炭资源开发,积极发展坑口电厂,支持三星化工集团涡阳化肥厂1.5万吨聚氰胺项目扩建;依托谯城大杨油田,积极开发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建成华东地区新兴的能源化工生产基地,积极融入“两淮一蚌”产业分工体系。

(三)京沪铁路沿线经济带

以淮北市为主中心、宿州市为副中心,辐射和带动萧县、砀山县、泗县、灵壁县、濉溪县。按照培育产业、扩张总量、提升层次、优化升级的总体要求,全力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立足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快建设煤电产业、加工制造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优势产业基地,努力培育优势产业群体,积极融入“两淮一蚌”产业体系,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和徐州城市经济圈,提升在淮海经济区的地位。

争取到2020年左右,阜阳成为皖北地区具有综合竞争力的新兴中心城市,亳州成为以历史文化旅游、现代中药和优质农产品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城市,宿州成为以优势农产品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以煤电为主导的工业集团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小康型中等城市,形成以“两淮一蚌”为中心的具有独特经济优势的新型城市经济圈,成为安徽新兴的经济增长中心。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5-28
(一)产业链战略

  结合中部五省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采取多维协同的主体创新战略、聚类突破的龙头拉动战略、借势扩张的集群创新战略、重点倾斜的项目支撑战略,充分发挥中部五省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资源、产业资源的基础优势,推进中部产业跨越发展。

  1.多维协同的主体创新战略

  在中部五省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下,形成跨地区、跨产业的产业链创新组织,多层次、多形式地组织和扶持创新主体(科技创新主体、产业创新主体),以政府的协调和支持为基础、企业创新能力的培植为核心、市场和社会环境优化为支撑,通过政府、产业、社会、市场多维协同作用,构建产业链,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实现从区域经济协同向核心能力协同、地域集群转向核心能力集群,从而形成一大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主体。

  2.聚类突破的龙头带动战略

  围绕中部地区战略产业中龙头企业的技术需求,结合其产业存量基础,由传统的按行政区划规划扶持龙头企业,向以区域核心能力、区域核心品牌、行业需求特征、高技术水平为标准进行聚类重点扶持、突破发展转变,选择并重点支持有特色优势的产业主体群,跨越行政区划、空间界限,定位于国际竞争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建立起跨地区、具有世界级和国内先进水平的龙头企业群,形成一些有特色的区域品牌,并注重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协同,从而带动地方经济、乃至地方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

表3 中部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分布

 

  3.借势扩张的集群创新战略

  中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多,但各自为战、集群水平低,总体的竞争力比较低。因此,中部地区中小企业群的发展宜采用借势扩张的集群创新模式: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产业基地,推进集群化发展;二是利用龙头企业群的核心能力和品牌延伸,适时进行产业链创新延伸,构筑产业集群区域。

  4.重点倾斜的项目支撑战略

  中部地区是我国传统的产业基地。在支持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过程中,一大批重大项目都投向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缺乏强有力的大项目支撑。配合极点拉动战略的实施,国家应该把中部地区具有资源、创新、产业等基础优势的重大项目(如化工、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大项目)向中部地区倾斜,拉动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城市群战略

  中部城市群战略就是通过对中部城市结构、空间分布、发展战略的分析,并参照发达地区的现有城市发展结构,结合中部城市建设速度,制定能够优化城市结构,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效益,增强辐射能力、完善城市之间协作机制的城市布局战略。它包括结构优化战略、规模效益战略和点轴圈联动战略。

  1.结构优化战略

  战略关键:第一,根据其城市的综合实力,对整个中部城市体系进行合理的层级划分,不同层级的城市确立不同的城市定位和发展重点。第二,根据各省具备的城市规模和城市发育程度,确立各自的重点发展方向。

  战略重点:建立点轴开发五层级模式,强化龙头、培养极点,构建开放、合理、有序、单核、多极、多层次的城市群体系(见表4)。

表4 中部城市群结构



  2.规模效益战略

  规模效益战略是基于中部城市群规模小、效益低的现状,着力于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不断提升城市经济规模、迅速提高城市整体效益,从而大幅度增强城市聚集能力,促使城市化跨越发展的战略。

  战略重点:一是充分发挥武汉、郑州、长沙等几个大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中部大都市圈内超大、特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并努力争取在2010年左右在中部建立起来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国际化大都市;

  二是构筑产业链,发展城市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城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在培植各自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自身特色产业,实现功能互补,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强化极点效应;

  三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和建设以城市为依托的科技工业园区,发挥城市科教资源优势,壮大城市规模和效益,树立城市科技实力品牌;

  四是建立双赢机制、建设共同市场。中部各个城市要实行工商联手,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各种类型的交易会和订货会,加大商品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从而真正在中部地区实现城市经济的一体化。

  3.点轴圈联动战略

  点轴圈联动战略是要在中部形成以武汉为核心,以沿长江、京广线两城市带为轴,以武汉-长沙-南昌-武汉等为圈的城市群,通过极点辐射、轴线辐射、平面辐射来实现点、轴、圈城市联动发展。

  战略关键:在提升龙头和极点城市综合实力,确立重点发展轴线,增强城市圈聚集和整体实力的同时,搞好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圈与城市圈,发展轴线上游与下游之间的协作与联动发展。

  战略目标:培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组团式城市群,使城市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辐射效应达到最大化。

  (三)物流网战略

  中部物流网战略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产业协调,配套环境”的发展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和提高社会综合服务质量为中心,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使物流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增长点。

  战略思路:遵循“重点突破、区域联动、分层开发”的战略思路,把中部物流建成立足中部城市群、产业带、交通网,并辐射西部、承接东部,连接全国的现代物流综合网络体系。

  战略目标:中部物流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物流大市场(中部五省一体化的开放现代物流市场),二个物流增长轴(南北向轴线——京广、京九铁路和京珠高速,东西向轴线——长江水道、沪蓉高速),五个物流枢纽城市(武汉、郑州,芜湖、九江、长沙),七个城市圈物流圈(带)(武汉物流圈、荆宜物流圈、襄十物流圈、郑洛汴物流圈、芜湖-合肥-安庆物流圈、昌九景物流带和长株潭物流圈),七个物流市场(汽车物流、钢铁物流、农产品物流、煤炭物流、商贸物流、长江国际物流和快递物流)”;中部物流网战略的阶段目标为2010年基本形成以“武汉-郑州”为双轴心的中部五省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格局,2020年形成面向国际物流,通联国内各地的物流网络,中部物流网络成为中国物流网络中的分拨中心。

  战略重点:一是在层次结构上要建立三个层次的中部物流,即接口国际物流网→中部区域物流网→城市圈物流网;二是重点建立由“物流圈-物流枢纽-物流园区(基地)”构成的中部物流网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以武汉、郑州为龙头,以长江经济带、京广京九线为增长轴,以芜湖、九江、长沙为三省物流增长级;三是立足于中部主导产业,以发展七个物流市场入手建设中部五省物流网络。



   
                图1 中部五省物流网络层次图

  (四)大市场战略

  中部大市场战略即要树立国际国内区内三层次大市场观,打破区域内市场分割格局,从区域整体角度规划发展市场,形成一个开放有度、竞争有序、结构合理、统—高效的中部区域大市场体系,实现中部市场跨越发展。

  指导思想:实现由传统商品市场向现代商品市场的转型,在指导思想上要努力实现以下五个转变:一是在服务方式上,要由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转变。二是在服务内容上,要由单一的交易服务向全方位配套服务转变。三是在交易方式上,由传统交易方式向现代交易方式转变。四是在经营策略上,由注重价格向注重品牌转变。五是在市场形态上,由传统集贸式市场向现代商业模式转变。

  战略思路:一是按照现代物流的方式去组织市场;二是根据区域产业的特色去发展市场;三是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去提升市场;四是顺应全球化发展方向去拓展市场;五是为实现中部崛起的目标去创建市场。

  战略模式:在空间分布上,构建以武汉综合大商贸市场、河南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全国性大市场为龙头、以省域专业大市场为骨干和地方特色小商品市场为补充的市场体系;在发展道路上,各省会城市应走市场规模化、专业化、综合化齐头并进的路子,各省市下属地方以规模化市场、专业化市场为重点,不断做大做强;在市场发展主体动力模式上,改变五省整合前的市场自身小、规模缓慢的自然发展方式,转变为早期由五省政府联动推动、中期由政府——市场共同推动、后期由市场推动的区域市场体系展方式;在对象动力模式上,以产业的发展、产业群的形成促动市场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以特色小商品繁荣搞活区域市场,通过五省联动的方式,打造快捷的交通物流网络、信息平台,营造市场环境,衍生区位优势大市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5-28
安庆不要吃的没事就来拉徽州,徽州经济发展和安庆联系不上的。
华夏浪子
为大华夏民族之光复徽州奋斗一生。。。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5-28
引用第12楼cawal于2007-05-28 17:09发表的  :
安庆不要吃的没事就来拉徽州,徽州经济发展和安庆联系不上的。

据了解,黄山高尔夫酒店等旅游企业已与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合作成功,共同培养具有较高文艺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明年起,黄山市各大宾馆和黄山风景区均设立黄梅戏表演场所,借助安庆黄梅戏戏剧资源、人才资源,进一步营造城市文化氛围,丰富游客生活。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5-28
安徽的省名如何而来?——安庆府之“安”、徽州府之“徽”,合而成安徽。为什么取安庆徽州而不取其他?——安徽的政治中心在安庆,经济中心在徽州,后来,虽然时代变迁,但是,安庆和徽州(今黄山市)始终是安徽的代表!这点,从黄梅戏和黄山对安徽的贡献略见一斑。安庆和徽州是安徽在文化上当之无愧的代表!!
  
   然而现在呢?安庆和徽州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两地文化上,交通上,经济上联系似乎都不强。甚至连高速公路,铁路一寸没有!安徽不成安徽啊!
  
   安徽的经济要发展,目前安庆和徽州也许难担大局,但是,要扬安徽的名,安庆和徽州就必须联手打造,这是安徽的根,安徽的脉!一个省可以没有经济,这点,安徽已经做到了,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做的“更好”;但是,一个省不能丢失了他的灵魂,否则,他就失去了希望。
  
   安庆已经丧失了江南一衣带水的土地,徽州也在改革开放中“沦为”黄山,两地可以说是支离破碎。而毗邻的江苏呢?江陵苏州,现在依然是江苏省的魂!南京省会位置不可动摇,靠的不是经济,是领导力,是历史,是人文!苏州的名天下皆知,更重要的是,苏州经济在江苏是龙头!
  
   这一点,安庆和徽州差的很远,但是,安徽要振兴,就不能没有安庆和徽州,不能失去这两个曾对安徽的历史作出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贡献的地方!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5-28
黄山一位朋友说:徽州要想发展,希望就寄托在杭州了。徽州修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就是徽杭高速公路,该项目是一个招商引资项目,作为一个山区经济不发达的地方,也算是下了狠心了,连现在歙县妹滩水电站已建好两三年了,还没有投入发电,就是为了不影响徽杭高速公路建设!即使亏损,也在硬着头皮顶着。不过只要路修好了,水路同时也就通了,制约我们经济发展的交通问题也就解决了!且不说自古以来的经济联系了,徽州与杭州同为旅游城市,西湖千岛湖和黄山皆在一条线上,黄山机场也可以作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补充,对双方都有好处。徽州人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杭州,合肥是靠不住的,市里建污水处理厂要2.5个亿,杭州市倒是大方,因为我们搞污水处理,对处在下游的杭州很有益处,痛痛快快地掏了1.5个亿;而找自己省里要钱赞助,一分钱也没要到,因为全安徽就我们是属钱塘江水系,投入多好处少,省里懒得管,气得我们地方领导直骂娘!作为一个与自己省会中间隔了好几个地市,而与邻省省会却山水相连的地方,徽州入浙是很有好处和必要的! 问题在这钱不好办。你想想汤口到太平间有一道上下四十里的箬岭,原来一直没打算修好路,但徽州一建高速公路,安徽省里就立即准备修从铜陵经太平到汤口的高速公路了,因为安徽省里不愿意让黄山牢牢抓在徽州人手上,不过徽州人也不傻,市里立即决定与铜汤线同时修建从屯溪到汤口的高速公路与徽杭高速公路相连,因为汤口位于黄山南面,这边修路比从地形复杂的北面修路要容易得多,只要修好了屯汤一线,就不管他们进展怎样了,只要安徽省里肯掏钱,打通箬岭隧道,就让他们打去,徽州顾不了那么多了!不过有人说的不错,如果安徽省不拆分,徽州并入浙江就很难。我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安徽散了伙,各奔东西,大部分的地市都会高兴不已,唯独不高兴看到这种场面的可能就是合肥了,现在安徽省建制的最大受益者也就是安徽名不符实的省会合肥了,因为到时不但成不了省会,相反会沦为几省间的被人遗忘的边缘地带了。 我们徽州人本来对安徽省一直忠心耿耿,婺源三四年被划给江西时,就不断发起返皖运动,在胡适等人的协助下,终于在四七年重新划回安徽。但安徽省却出卖了我们,在四九年全省解放时,与江西私下答成协议,将婺源再次划给江西,我外公就是婺源人,他当时有一种被出卖了的感觉。再到了1983年,省里再起事端,将徽州歙县的黄山划给太平县,搞了一个小黄山市,说得难听点,就是省里想从黄山多捞点油水,亲自上阵,把我们徽州人当傻瓜一脚踢开。我们徽州人对安徽省忠心耿耿,换来的却是这般报答。
    1988年地级黄山市建立时,安徽省里又耍了一个花招,将绩溪等县从徽州划离,当年黄山市的工业总产值比前一年的徽州地区减少了35%,农业产值减少了4%,财政收入减少了24%,这是我们市计委的统计数字,从上数字可以看出当时对徽州的经济打击有多大!如果说前面的事都是过去,这两件可以说就是我们眼睁睁地看着的,正因为此我们本地人对安徽省里极端反感也不足为奇了。如果跟着这样一个省,享不到任何好处,却成了专门倒霉的活“唐僧”,还跟这它干什么?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5-28
合六巢一块、马芜铜一块、蚌两淮一块、安池黄一块.
若是这四块真的发展好了也不错。江苏经济也不是一块。苏锡常、宁镇扬、通泰盐、徐连宿淮。每一块都不一样。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12-29
恩  首先你是安徽人  拜托      省里怎么做是省里的事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12-29
引用第2楼皖城居士于2007-05-28 11:50发表的  :
安徽搞的是诸侯经济:
合六巢一块、马芜铜一块、蚌两淮一块、安池黄一块


安徽搞的是诸侯经济:
合六 吵一块、马芜 痛一块、蚌阜 坏一块、安池 黄一块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7-12-29
引用第14楼唐扶言于2007-12-29 18:38发表的  :
安徽搞的是诸侯经济:
合六 吵一块、马芜 痛一块、蚌阜 坏一块、安池 黄一块



真形象呢
Пекинский Лесно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