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110阅读
  • 12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59):镇远府&黎平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6-05
镇远府:衡,繁,难。隶贵东道。总兵驻。顺治初,因明制。西南距省治四百五十二里。广一百七十五里,袤二百五里。北极高二十七度二分。京师偏西八度十三分。领?二,州一,县三。治后,石屏山。山半有穴,久雨水注则江溢。东南:思邛山,都波、都来二山。邛水司南:马首山。偏桥司南:石柱山。偏桥司长官一。左副、右副长官一,嗣改左副、右副为七品土官。

镇远冲,繁。倚。康熙二十二年以湖广镇远卫来属,省入县。东:铁山、中河山、马场山、观音岩。南:五老山。北:大小石崖山。东北:打杵岩。西:鼓楼坡山。清水江自施秉入,迳镇远土司东入台拱。邛水有二源,合流迳邛水司南,入清江。德明河源出德明洞,东南入台拱,注清水江。潕水自施秉入,白水溪、小由溪诸水注之,迳城西南为镇阳江,又东纳焦溪,东北流,入青溪。西北:金石关。北:文德关、镇雄关。东:鸡鸣关。邛水,县丞一。四十八溪,主簿一。东南:邛水司正副长官一,嗣改为七品土官。

施秉冲,难。府西南七十里。康熙二十二年以湖广偏桥卫来属。二十六年省入县。城内:飞凤山。东:金钟、玉屏。北:三台山、岑?山。清水江自黄平东流入,纳一小水,又东流入台拱。潕水自黄平东北流入,受瓦窑河、杉木河诸水,小江南自黄平来会,谓之两江河,东流入镇远。西:栏桥关。胜秉,县丞一。偏桥废驿。

天柱繁,疲,难。府东南二百十里。顺治初,因明隶湖广靖州。雍正五年改隶黎平府,十一年来隶。东:高云山、茨岭山。南:春花、黄少。西:莲花。北:柱石山,县以此名。清水江自开泰入,迳城南,直银水、等溪东南流注之,入湖南会同。西江一曰等溪,东南流,至城北,入鉴水江。东:老黄田关。南:王桥关。西:西安哨关。北:渡头关。柳霁,县丞一。远口巡司一。岔处、革溪二汛。

黄平州冲,繁,难。府西南一百三十里。顺治初,因明属平越。康熙二十六年徙州治于旧兴隆卫。嘉庆三年来隶。东:飞云岩。南:鼓台山。西:斗岩山。北:北辰、岑舟、石林山。清水江上源二,并自清平入,迳城南,合东流,入施秉。潕水出州南金凤山,北流,合西来二小水,东北入施秉。东:冷水河、秀水溪、高溪,下流合秀水入重安江。东:马鬃岭关、大石关。旧州城巡检一。驿一:重安江。黄平汛。东岩关司、东南重安司长官一。又有朗城司土吏目,裁。

台拱厅 要。府东南一百三里。明,九股生苗地。雍正十一年,平苗疆置,移清江同知驻之。北:猫坡山。东:莲花?。西南:台雄山。清水江即施洞河,自镇远入,在城北,自黄平流入,折东南,迳革东汛,入丹江。九股河一名巴拉河,自丹江北流入境,至城西,斩水西北流来注之,折东北,入清水江。番招、台雄、革东、稿贡四汛。

清江厅 要。府东南一百九十里。明,清水江苗地。雍正八年,平苗疆置,设同知。十一年,移同知于台拱,改通判。清江协副将驻。南:白索。西:公鹅、三台。北:柳罗山、白济关山。清水江自台拱东南流入,邛水自左来注之。乌蔑河、乌拥河、乌拉河自丹江入,汇为南哨河,自右来注之。再东纳德河,入开泰。东:东镇关。北:白济关

黎平府:繁,疲,难。隶贵东道。顺治初,因明制,领县一:永从。雍正三年,以湖南五开、铜鼓二卫来属。五年,改二卫为开泰、锦屏二县,又以湖南靖州之天柱县来属。七年,增设古州?。十二年,改天柱属镇远府。乾隆三十五年,增设下江?。道光十二年,降锦屏为乡,以其地属开泰。西北距省治八百八十里。广四百七十里,袤四百三十里。北极高二十六度九分。京师偏西七度三十一分。领?二,县二。城内:五龙山,中黄龙。东:太平。南:丑家。西北:宝唐,山势重叠。自北而南,亘百馀里。洪州吏目一。有黎平汛。东南洪州、北潭溪、欧阳、湖耳司正副长官一。东北新化,西古州,北龙里、中林、八舟、亮寨司长官一。又三郎司、赤溪湳洞司,裁。同知及理苗照磨驻古州。通判驻下江。吏目驻洪州。泊里长官司。

开泰繁,难。倚。东:龙见、大岩。东北:挂榜。北:龙标、楚营、八舟山、茶山。西南:铜关铁寨山。清水江自清江入,乌下江合二水东北流注之。新化江出天甫山,亦东北流注之,入天柱。永从溪自永从入,东北流曰潘老河,东入湖南靖州。东:宁溪关、黄泥关。东南:燕窝关。锦屏县丞一。有汛。朗洞县丞一。

永从简。府南六十里。县治后:飞凤山。南:上下皮林山。东南:鹿背山。西南:标瑞、龙图山。福禄江上流即古州江,自下江东南流入境,经丙妹南,错入广西怀远。曹平江亦自下江东南流入境,经丙妹北,东入怀远。永从溪二源出县南,合流,北入开泰。丙妹,县丞一。有永从、丙妹二汛。

古州厅 要。府西一百八十里。古州总兵、贵东道驻。东:双凤。西:俾飞、摆喇山。西南:狮子山。都江自都江入,名古州江,左纳彩江,入下江。榕江、车江并出?北,合流注之,折东南入下江。朗洞江出?北,东北流入开泰,注乌下江。东:永镇关。西:归化关。有王岭、寨蒿、小都江三汛。

下江厅 要。府西南一百八十里。南:朋论山。西南:崖鸡、乌地、雾倮、九千里山,亘数百里。都江自古州东南流入,迳?南入永从。东江、溶江自古州合流入境,下游曰曹平江,东南流入永从。弱女江源出?南,东北流至双江口,小溪东北流来会,再东北入古州江。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8:06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6-05
镇远县
  宋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十一月筑黄平城〔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赐名镇远州,为镇远之名的开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改沿边溪洞招讨司为总管府,至正二年(公元1365年)为府,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改为州,永乐十一年(公元1412年)为镇远府,正统三年(1438年)五月革镇远州,弘治十一年(公元1446年)置镇远县,隶镇远府,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改镇远卫,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将卫并入县,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省县,以其地为府直辖,1913年恢复置县。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史书云: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因地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据之非常重要,故名。
[ 此贴被爱在战国在2007-06-05 14:11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6-05
镇远是座历史悠久的苗乡古城。西汉时属武陵郡。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设沅阳县。隋、唐置梓姜县。宋高祖绍兴元年(1131年)置镇远州。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司,后改为军民总管府。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置镇远州,隶属湖广。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镇远府,隶属贵州。清袭明制。民国初,置镇远道。1949年11月8日镇远解放,为镇远专员公署驻地。1956年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为自治州首府。1958年州府迁往凯里,改镇远为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6-05
施秉县
  施秉为苗语音,据《施秉县地名志》载:早在1391年在今县城东北方一公里的打杵岩外有一木桥,是黄平通往镇远的必经之路,是两县的中间站,地以桥名,施秉是名称近音的汉字书写。但按史籍出现施秉名称又早于1392年,尚待考定,暂存此说。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置前江等处军民长官司,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以前江故地置施秉蛮夷长官司,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置施秉县,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废,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复置,1958年并入黄平县,1962年复置。按旧县治在今县城东南90里,因征苗大胜于此,故改名施秉,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1月,改胜秉县丞为胜秉分县,仍属施秉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6-05
天柱县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置天柱守御千户所,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79年)置天柱县,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迁治龙塘,改名龙塘县,后迁还旧治,复名天柱县。1958年并入锦屏县,1961年复置。据康熙《天柱县志》载:"柱石擎天在县东10里,其形似柱高而圆,旧云有鸟类凤鸣于上,天柱名始此,别号凤城。"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6-05
黄平县
  唐时置韶明县,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筑黄平城,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置黄平府,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置黄平安抚司,十一年正月置黄平守御千户所,十五年正月为黄平卫,二月复为千户所,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四月置黄平州,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黄平守御千户所并入黄平州,1913年黄平州置黄平县,以后没有变化。黄平之名是因地平,掘土为黄故名。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6-05
台江县
  明为台拱县,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置台拱厅,1913年废厅置台拱县,1930年丹江县部分地加入,两县各取一字命名。台拱,苗语叫taiqog,与汉语相近的字应是"党宫",位于白旦坡脚,面临公你河,相传这里的村民早先是从高城的交宫、南宫等村寨搬迁来的,为了纪念故地,故名台拱。丹江也是苗语地名,各取一字仍属源于苗语。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6-05
剑河县
  1913年废清江县,因与江苏、江西省的清江县同名,1914年改为剑河县。清江一名是因剑河县境多为今清水江流域,历史上取其江水清澈,故名。剑河为苗族语音,为苗族古民族名。此地以古民族命名。

剑河于清•雍正七年(1729)开始设置。迄今为止已有两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在其设官置治前,属“管外苗族地区”。雍正八年(1730)置清江厅,以后曾改称理苗府、军民府、理民府等,民国3年(1914)改称剑河县。
  从雍正七年(1729)开始 ,云贵总督鄂尔泰、贵州巡抚张广泗把对“千里苗疆”的用兵当成西南地区“改土归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清江一带的用兵则是这一行动的“冲要”。正如《黔南识略》和《清江志》所言:清江厅“明以前为化外生苗”地,境“以上下九股为门户,丹江、八寨为藩篱,与施秉旧县接壤”。在鄂尔泰的整个军事行动中,尤以清江苗民反抗为最:“下九股诸寨不烦兵威,相继就托。上九股向恃鸡讲为援,及鸡讲等寨既已经芟夷亦相率就抚”。只有清江境以公鹅为首的10余寨不畏兵威,对“召抚”政策进行反抗。鄂尔泰调集大兵,由张广泗率领向清江境实行武装征剿。在清军疯狂的杀戮下,“清江诸苗寨悉平”。雍正八年以“公鹅寨据清江,形胜,就其地建城,设官,隶镇远府。”
  八年中(雍正七年至乾隆二年),清廷对县境苗族人民的用兵,虽然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但实际上,整个八年都没有间断过征战。清廷对整个苗疆用兵多达数十万,对县境用兵亦不下数万,本境发生大小战事数十次,双方战死均不下万人。清军对177寨的逐个征剿中几乎是烧杀掳抢,《清江志》记道:“纵火燎其居,贼大溃”,使苗族人民蒙受了空前的浩劫。
  张广泗悉知苗族人民虽然屈服于暂时的武力,但其内心并未屈服,因而向乾隆皇帝奏请“苗疆新辟,恐诸苗之叛复靡常也”,应“设兵于要隘,杂处以防之”(《清实录》)。于是奏请皇上在此地安屯设堡。乾隆三年屯堡安设实施,其情况是“先勘查地形,选择要地,在几个或十几个苗寨间设一堡,如章汉堡,踞于白索、白汉、白阡之首;宣号堡置于反皓、南包、白口用、白沙、白汉间的山上,对附近各苗寨有居高临下之势。一些屯堡置于大道必经之隘口或河流交通之地,如培养、玉良、南嘉、天培等堡。
  将堡址勘定后,沿堡四周圈出一定的田土山坡,作为屯田区域,强迫苗族人民搬迁。然后进行丈量,“上田六亩,中田八亩,下田十亩,编为一户”。户给住屋一处,菜园一块,山坡一幅,户安屯兵一名。每堡少的屯军 50 户,多的 151户,平均 93.2 名。
  屯堡的安设牢牢地控制清水江全境177寨,把苗族人民完全置武装管制之下。经乾隆、嘉庆、道光百余年岁月,经咸同大反后,其屯堡已虚有其名,但屯堡军队所占有的土地所有制已变为地主所有制。
  从屯堡至咸同时期的一百多年里,苗侗族人民受尽清政府的歧视和压迫。在被逼得走投无路之际,群起造反,这就是史称的“咸同十八年”,老百姓讲的“十八年大反”。
  咸同十八年从咸丰五年(1855)算起,至同治十二年(1873)止。有县人李洪基(摆尾夭那)所领导的苗族义军和陈大禄(南明凯寨)所领导的侗族义军两支。
  陈大禄为天柱义军姜应芳部下,并为姜结义兄弟,姜牺牲后,义军归陈大禄统帅,陈大禄率义军四次攻下天柱城,势力达玉屏、台拱边界晃州、会同一带,队伍发展至数万人。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清朝政府抽出力量对付西南少数民族起义力量,委席宝田为将,席宝田将窥台拱先禀曾壁光略曰:“黔苗以台拱为腹心,施洞口、久股河其巢穴,清江百余寨其右臂,革夷山丙及凯里诸寨其左肩,而邛水、镇远、施秉数百寨其门户也。”(《咸同贵州军事史》),随后率四万清军对义军进行残酷镇压。在本境发生大小战争数十次,大的战斗也有七八次,如克白索汛城、破清江厅城、破柳霁分县城、江口屯坚守战、清江厅城失守战、九甲争夺战、鸡摆尾争夺战、眼牛坡大战等。这场战争使本地苗侗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
  剑河的历史是一部苗侗人民反对压迫、反对剥削的历史画卷,这种斗争延续不断。
  民国14年(乙丑,1925)春夏间数月不雨,田土龟裂,全县80%以上庄稼无收,丙寅年(1926)青黄不接,酿成全县大饥荒。重灾地区占全县一半以上村寨,尤以太拥、南哨、九仪、章汉、德阜、白索、白汉、昂英、色同(当)、观摩、柳堡、嘉禾、岑松、温泉、九仰、九吉等地最为严重。虽经政府以“千百元”大洋赈济,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由于饥荒,群盗蜂起,烧杀掳抢,关羊坐坳,打家劫舍,使饥荒所造成的灾害无限制地加深扩大。县内活动的土匪以万金贵、石步州为最,其次还有闵汉章、欧阳钦(三穗人)等。他们时而互相利用,时而互相残杀。
  直至民国16年(丁卯,1927),贵州省府由周西成执政,派兵清剿恶匪,将万金贵、石步洲、欧阳钦等匪徒捕杀,这场人祸才算平息。
  从1927年至1037年十年间,剑河社会相对稳定,其中红军长征过剑河,揭开了剑河历史新篇章。
  1934年8月红军由江西开始长征,后分两批经过剑河,第一批为六军团,称先遣队;第二批为一军团、九军团、三军团、五军团及中央纵队,称中央红军。经县境25个乡镇和113个自然寨。
  第一批在军团长肖克、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政委王震等领导下率17、18两师共6个团9000余人,1934年9月24日由锦屏瑶光进入剑河县,28日由岑松镇的塘脚入镇远县,历时5天。
  第二批称中央红军,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率领下过境,历时9天。经剑河县80个自然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中央主要领导同志都驻过县城。解放后的业余学校校址即今天影院为毛主席住址。
  红军过境在本县发生大小战斗4次,病故21人。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至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这八年中,剑河曾一度动荡不安,其中最著名的是 洞司事件和黔东暴动。
  民国28年(1939),剑河县长高焕升借抗日之名,对剑河人民大肆搜刮,其重点又放在 洞司(今南明)一带。各村民不忍此惨状,再次推举周武、陈贡章与高焕升交涉,要求释放无辜老弱妇孺。高不但不答应,还扬言要把领头人抓起来。7月7日,周武、陈贡章于拉洞召开会议,决定用武力营救受害群众。高决定用武力压服,将50多名保警队员和30多名区乡自卫队员混编为5组,继续抓人,并扬言“不缴纳税款,要将关押之人政法”。
  事件发生后,省政府令天、锦、剑、穗剿匪指挥贾幼慧,令贵州第一保安司令华 (兼)、副司令雷××率“团社四百余名及保安直属第1大队第3中队”由大洋、高浪、江口屯等地分几路进剿 洞司。一路烧杀掳抢,几天时间烧去小 、屯侯、岑戈房屋百余幢,抢杀耕牛百余头。事件结果,23位事件参与者被杀,上百人被收容“自新”,上千人被“清查”。周武、陈贡章等11人逃入他乡,被悬赏缉拿。陈年剑等20余户家产被没收,田4478担被充公。  1942年11月中旬,温泉乡川洞小学校长林再思勾结乡长贺庆,加重学生学费,鱼肉学生家长。万洪昌、徐沙汀起而反对。11月20日,邰胜江、伍云章等人在展架明树抗暴大旗。
  11月29日,邰胜江、侯教之率部乘胜分三路进攻剑河县城。抗暴队伍在县城住了十天,正式刊刻公章,成立“贵州省农民暴动自卫队总指挥部”,邰胜江自任总指挥,张金培、伍荣章任副总指挥,杨继炎任总参谋长。
  1943年元月14日,抗暴队伍向太拥、南哨一带进发。2月中旬,各路暴动队伍云集大田角,准备向榕江推进。一天,先头部队已攻克朗洞城,正打开仓库,拯救贫苦百姓,突然接到邰胜江的“鸡毛夹火炭信”,述国民党正规军199师已抵三穗,先遣队已入剑河,令抗暴队伍撤离朗洞,回大田角商量对策,各路军很快撤回。商量结果,意见不统一:有的主张继续干下去,立马围歼199师先遣营(时已达旁洞、两旺),有的主张先避一避锐气,各自潜回家乡保护乡亲父老,伺机再起。多数头目同意后一主张,各自隐退回籍。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黔东各族农民大暴动宣布结束。
  1950年11月5日,186师556团从合江分三路进军剑河,于同日收复剑河县城。11月17日,恢复中共剑河县工委和县人民政府,至此剑河县获得解放。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6-05
黎平县
  元至元中置潭溪、洪州泊里等处长官司,设古州八万洞军民总管府,置上黎平长官司,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置潭溪、万平江等长官司,十八年置五开卫,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置黎平、新化等府,清雍正五年(公元1728年)废五开卫,置开泰县。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废开泰县,1913年废府置黎平县。黎平是侗族的世居地,黎平县城曾多次搬迁,但均称为黎平,当时置城于五开地区内,后称为黎平寨,这里四周是低山,中间有田坝,侗语称坪"bin",汉语一般写作坪。"黎平"为侗语小山或岭,如果将其侗语译成汉意,是指居住在四周有小山且中间是平坝的地主,这里符合当时的地理环境,这种以"坪"或"平"作地名的,在黎平侗族地区还有,比如"di bin",汉语写作"地坪"就是一例,为地理环境得名,从此推论,黎平是侗语的音译,是依地理环境而得名。现在侗语说去黎平不是说去黎平,而是说去"Ga",如你说是去黎平他们则不知所言何物,很显然黎平是侗语的汉译,但已完全转化为汉语地名了。"Ga"是指"客家",也就是汉族,去黎平叫做去"Ga",是指到客家、汉人住的地方去。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6-05
从江县
  元置福州、中古州及乐敦洞、西山大洞、永从四长官司,明洪武初置西山阳洞蛮夷长官司,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改福禄永从长官司置永从县,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于中古州乐敦洞置下江营,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改下江营置下江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筑丙妹城驻县丞,1913年改下江厅置下江县,于丙妹置分县,属永从,1936年省丙妹县入永从县,1941年撤永从县置从江县,以永从、下江名取后一字命名,故名从江。据《黎平府志》记载,永从在明朝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为福禄司,因驻地处福禄江畔而得名,后改为福禄镇。传说当时有梁维干(新安人)、黑大汉(肇兴人)等率领民众反抗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陆闯郎率各路大军前来进剿,平定之后属黎平府管辖,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改为永从县,即永远服从之意,两条河汇流后称为都柳江,故名"下江"。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6-05
榕江县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置应江县,十二年(公元638年)置古州兴乐郡,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置古州八万洞军民总管府,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废总管府设中古州乐敦洞长官司,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置古州蛮夷长官司,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置古州厅,1913年废古州厅置榕江县。关于榕江地名我们还得从古州、五榕两镇说起,民国38年(公元1949年)一月,撤古州镇并入五榕镇。关于"五榕"的来历,《古州厅志》载:"城东南对河一里有五榕连卷缪结,望之若盖。"五榕镇由此得名。因榕江县也是侗族聚居县份之一,侗语称榕江为"wo",与汉语含义明显不同。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6-05
锦屏县
  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九月始设铜鼓守御千户所,洪武三十年改为卫,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设锦屏讯,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废铜鼓卫置锦屏县,治铜鼓卫城,因县城周围青山环绕,东南有锦屏山,山势高峻,风景秀丽,犹如一扇彩屏而得名。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锦屏县改为锦屏乡,置县丞,属天泰县,1911年置锦屏县,1914年迁县治于三江王寨,即今之县城。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6-05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至乾隆元年(1736年)五月,古州(治今贵州榕江县)苗民在包利领导下,反抗朝廷剥削压迫之武装起义。

雍正四年(1726年)至九年(1731年),清廷剿抚兼施,收复黔省苗族4万户,辟地二三千里,几当贵州全省之半。该地区由“无君上,不相统属”到设官建治,显然是一种社会进步。但是官军驻扎该地后,修城、建署、筑碉、开驿等,大量无偿役使苗民,加之繁重的赋税和各种名目的摊派,给苗民带来沉重的负担。苗民不堪忍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雍正十二年七月,黎平人包利到苗疆腹地古州,以“苗王出世”相号召,大造反清舆论。十三年二月,官吏滥征钱粮,古州地区的八妹、高表等寨苗民蜂起反抗。包利乘机聚集2万余苗众,于二十六日围攻古州城北之王岭汛地。古州总兵研勋率兵前往镇压,苗众溃散。包利收集余众,北移至清江、台拱(今贵州台江)地区,从者复至2万。该地官吏告急,远在贵阳的贵州巡抚元展成、提督哈元生令古州、清江(今剑河)各派数百兵丁前往弹压。三月二十一日,包利率众包围台拱番招坉汛城,元展成仓促调附近各营汛驻兵共5000人,前往解围。途中反被包利军包围。四月,提督哈元生亲自领兵300人,前来督师,行至清平(今黄平南)杨老驿,始知情况严重,畏惧不前。包利等探知清军驻防兵大半已移戍西北,各城守备空虚,便乘机发起攻势。五月初至六月中旬,苗众先后攻占凯里、重安堡(今黄平南)、黄平、岩门(黄平与凯里间)、清平、余庆等州县司驿,逼近镇远、思州(今岑巩)等府。雍正帝谕令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十余人组成办理苗疆事务大臣会议,筹划用兵事宜;并于六月间急调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广西6省清军会剿。授哈元生为扬威将军,统领贵州、云南、四川清军万余人,由清水江上游进攻;任命湖广提督董芳为副将军,统领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清军万余人,由清水江下游进兵。七月,雍正帝又命刑部尚书张昭为抚定苗疆大臣,前往督师,兼理后勤。在调集清军之时,云贵总督尹继善已遣云南清军2000,星夜赴援,湖南、广西清军亦相继开到。起义苗众见清军云集,便弃城回寨。哈元生为打通云南清军东来之路,先进军凯里,又合攻重安堡。苗众回寨后,乘各地营汛兵力空虚,攻围营汛,阻截运道。于是,台拱、清江、丹江(今雷山北)、八寨(今丹寨)清军诸营同时告急。而八寨协副将军冯茂诱杀已降苗众600余人,更加引起苗民愤怒反抗,以致起义蔓延到更大范围。此时,清军将领哈元生与董芳发生内讧,结果大兵云集数月,旷久无功。乾隆帝继位后,为扭转战局,除继续增调援兵外,下令将张昭、元展成、董芳等,以玩忽职守、贻误军机罪革职拿问。同时,任命湖广总督张广泗为七省经略,重新布署进剿。张广泗认为前一阶段进剿失败原因,在于分兵为战、守二部,致使用于作战的兵力不足。他决定采取剿抚兼施,以抚待剿的策略,先抚“熟苗”,后捣“生苗”,再惩“熟苗”,集中兵力,以整击散。十二月初,张广泗到凯里,分兵三路,进剿苗族村寨。凯里一路4000人,由四川督标副将长寿、贵州定广协副将军曾长治率领;台拱一路3000人,由广西左江总兵王无党、贵州黔西协副将康世显率领;清江一路5000人,由张广泗和湖北襄阳总兵焦应林、湖南九溪协副将李椅率领。三路清军分别向九股河上、下游和清水江下游各苗寨同时发起进攻。广大苗民堵路、筑城、挖壕、埋签,顽强抗击,但终因力量悬殊,无法阻挡清军围攻。年底,上九股的挂丁、郎川、空稗,下九股的台雄、打革,清水江下游的摆尾等数十个较大的苗寨,先后被清军攻破,苗民死伤惨重。乾隆元年正月,张广泗进一步部署围剿苗众:命总兵焦应林、副将长寿统兵留驻已攻占之苗寨;增调古州总兵韩勋、广东高州总兵谭行义、四川川北总兵王廷诏等部,连同原有清军,分为8路,进剿丹江、高坡、羊色、摆调、乌留等地。三月底,清军攻破近200座苗寨。包利被迫率众退入牛皮大箐。牛皮大箐位于黔东南苗疆中心,盘亘数百里,北为丹江,南为古州,西为都匀,东为清江。其主峰雷公山危崖入云,老树蔽天,泥泞没膝。是为易守难攻之处。包利率众将路径挖断,试图据守于此地以图再举。张广泗采用沿山筑长墙围困之策,檄诸军分扼箐口,然后四面搜剿。四月,起义军首领包利,于乌糯箐被俘。义军士气大受损伤,加之粮尽援绝,战斗力锐减。五月底,清军搜剿牛皮大箐,苗众损失惨重。六月至九月,张广泗回军清江、台拱、凯里、清平、黄平、施秉等地,大肆搜剿苗寨,数万苗众惨遭屠杀,一场声势浩大的苗民起义,终被镇压。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