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683阅读
  • 13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60):遵义府&思南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6-05
遵义府:中,冲,繁。旧隶贵西道。副将驻。顺治初,因明制,为军民府,隶四川。康熙二十六年,裁“军民”字。雍正五年改隶。西南距省治二百八十里。广七百九十里,袤三百六十里。北极高二十七度三十七分。京师偏西九度二十九分。领厅一,州一,县四。

遵义冲,繁,难。倚。顺治初,因明隶四川。雍正七年,同府改隶。东:香风、三台。西:洪关、元宝、大水田山、娄山。北:大楼、龙岩、定军山。西北:永安山。乌江缘开州入,中渡河、乐闽河及二小水南流注之,又东南会清水江,入甕安。湘江出县西北龙岩山,二源合南流,洪江合凤凰溪来会,南迳湄潭,至甕安注乌江。赤水河自仁怀入,沙坝河合数小水北流注之,又纳盐井河,错入桐梓。东:三渡关。西:乌江关、落濛关。北:太平关。驿四:乌江、播川、松坎、湘川。

桐梓繁,疲,难。府北百二十里。顺治初,因明隶四川。甕正七年,同府改隶。东:石女、九龙山。北:扶欢。南:金马。西:金鹅山。赤水河自仁怀东流入遵义,复错入县境,斋郎河合溱溪水西流注之,复入仁怀。松坎河,即綦江上源,自正安入,出县东北,二源合,西北流,坡头河自正安西流注之,又北入四川綦江。石嘴河,即温水上源,出县西北,入仁怀界。北:张九关。东北:石壶关。

绥阳简。府东一百里。顺治初,因明隶四川。雍正七年,同府改隶。东:绥阳山,县以此名。南:鼓山、冠子。北:波利山、仙人山。西:金子山。乐安河一曰鹿塘河,二源出县北,合南流入遵义,注湘江。湄潭河自湄潭南流,迳城东南,仍入湄潭。小乌江一曰渡头河,出县北,合桑木塘水、关渡河,北流入正安。东:九杼关、石卯关、苦竹关。西:郎山关。南:板阁关。东有桑木关、龙洞关。

正安州难。府东北三百四十里。顺治初,因明为真安,隶四川。康熙中,迁治古凤。雍正二年改正安。七年,同府改隶。南:罗蒙山、石场清净。西:?子、峻岭。北:豹子山。小乌江自绥阳入,右纳牛渡河,左纳清溪河,又东北流,注芙蓉江。三江河自四川綦江入,纳安四溪水,又东北入婺川,亦曰芙蓉江。坡头河自綦江西南流,迳县境,又西入桐梓,注松坎河。北:老鹰关、青岩关。西:白岩关。

仁怀冲。府西北百八十里。顺治初,因明隶四川。雍正七年,同府改隶。八年,移治亭子坝。东:翠涛。西:夕阳。北:牛心山。西北:老色山。赤水河自四川永宁入,迳瑒子关,合二小水,错入遵义、桐梓。折西北,复入县,右纳枫香坝河,左纳九溪河,古蔺河北流注之。又西北,入赤水南,曲折西流,复东北,再入县境,纳高洞河,入四川合江。温水自桐梓入,合三岔沟水,入四川綦江。温水场府经历一。有汛。

赤水厅 要。府西北二百四十里。雍正八年,以通判分驻之,留元坝改置仁怀厅。乾隆四十一年升直隶厅。光绪三十四年改名,降厅。东:天台。南:三台、五老。西:官山,绵长三百馀里。赤水河自仁怀入,永思河亦自仁怀来注之,南纳儒溪、泥溪、猿猴溪,北纳葫芦溪、尧坝溪、沙坝溪,经?南,后溪注之。又北流,风水溪并二小水注之,东北流,仍入仁怀。南:葫芦关。西:中箐关。猿猴汛。

思南府:繁。隶贵东道。顺治初,沿明制。西南距省治六百四十五里。广四百里,袤五百六十里。北极高二十七度五十六分。京师偏西八度五分。领县三。城内:中和山。东:东胜、思唐。西:岩门、白鹿。北:双峰、象山。乌江自石阡入,鹦鹉溪、板坪河会清江溪注之,折东错入安化。北行至齐滩场,复入府境,曹溪东流注之,小郎坝水北流注之,再北复入安化。东:石峡关、武胜关、永胜关。南:芙蓉关。西北:鹦鹉关。东朗溪司、北沿河司长官一。西:西山阳洞蛮夷司,裁。

安化繁。旧附郭。光绪八年移治大堡。府北百三十里。东:凤凰、莲花。南:文中。北:柱岩、椅子山。西南:仓廪山,下俯煎茶溪,有泉名第一。乌江自府东北流入,思邛江自印江西北流注之。三岔小河自四川酉阳西流注之,东北流,入酉阳。洪渡河自龙泉东北流入,经简家沟,下流曰丰乐河,一水西北来注之,错入婺川,复东北入县境,北流入四川酉阳。西北:覃韩偏刀水废土巡司一。

婺川繁,难。府西北二百四十里。东:大岩。南:泥塘。西:华盖。东北:长钱山。北:卧龙山。丰河自安化入,合龙登河,晓洋江合白皎溪东北来注之,又东北,复入安化。芙蓉江出县西,西北流,错入正安,复迳县西北,北流入四川涪州。东:焦岩关、水云关。西:石将关。北:九杵关、乌金关、石板关、青岩关。

印江简。府南四十里。东:文笔、峨岭、大圣、登山。西:河缝山。北:石笋山。思邛江自松桃入,折北流,合一小水入安化,注乌江。东:峨岭关、仡楠关。南:秀宝关。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8:06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6-05
公元前8至5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现在的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战国时期,今遵义一带属于“大夜郎国”范围。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作为邦国存在了250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从此消失。此后,作为郡县行政建制的的“夜郎郡”、“夜郎县”之名曾多次出现,与今遵义有关的,一是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所置的夜郎县,在今桐梓县境,为珍州的治所。二是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这个夜郎县。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大诗人李白被“长流夜郎”就是这里。夜郎县之名到五代时期废除,北宋时期复置,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又废,计先后存废达480年。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夜郎”郡县之名。作为二级政区的州、郡名称,历代屡有变更。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将隋代的郎州改名为播州,领辖今黔北的大片地域。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962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将播州所领的罗蒙县改名遵义县。这是“遵义”名称最早的出现。遵义之名沿用至今已有1364年。除县名外,历史上曾有过遵义砦、遵义军、遵义军民府、遵义府、遵义专区、遵义行政公署、遵义市等建制名称。播州从唐末到明末的725年间,为杨氏土司所世袭统治。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平播之役”后,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于次年分播州为遵义、平越两个“军民府”,分别隶属四川、贵州两省。清康熙年间取消“军民”二字,直称遵义府。今遵义市大部分地域属于这两府,还有部分地域属于石阡府、思南府。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直到民国初年,废除“府”的建制。民国24年(公元1935年),贵州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黔北十余县为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遵义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并以原遵义县城区为基础新建遵义市。此后的数十年间,遵义地区领辖的县市曾有少许变动。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地级市,1997年11月挂牌),原遵义市改建为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领辖的县、自治县即归新建的遵义市领辖;赤水市、仁怀市为省辖市,由遵义市代管。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6-05
遵义历史悠久。春秋时期,遵义属巴蜀等邦邻地;战国时为夜郎属国;秦汉时置郡。唐贞观十三年(639)置播州, 曾称“罗蒙”,宋更名播川县。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更名为遵义军民府,隶四川布政司。遵义一名即始于此。清雍正五年(1727),遵义及其属县划入贵州,改置遵义府。
到了民国中期,遵义设专员公署,解放后改为遵义地区行政公署。1997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设立地级遵义市。
    20世纪50年代以前,遵义还仅为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万的小城镇。经过短短五十年的发展,遵义已一跃成为贵州的第二大城市。
文化
土司制
  土司制度是我国古代政府统治边疆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殊制度,唐代便有启端。土官既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又是当地的大领主,掌握着军、政、财权,对农奴可以“生杀予夺”。
  自唐末至明末,统治播州(今遵义)的杨氏土司家族,是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晚期后,西南地区落后社会制度的重要代表。在遵义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杨氏29代世袭统治播洲长达724年之久。到了明万历年间,杨应龙起兵叛乱,朝廷派兵平定后,才将播州土司改土归流,结束了各地大小土司各自为政的局面。
  土司制度在遵义存在长达数百年之久,如今仍有墓葬、遗址和文物等大量丰富的土司文化遗存,如杨粲夫妇合葬墓、杨氏屯兵的军事要塞海龙囤遗址等。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6-05
遵义这片地域有佐证的历史可远推至20万年前的“桐梓人”,至春秋战国时期,进入部族统治时代,其他一部分属,一部分属巴国,一部分属鳖国和 国,之后又归属大夜郎国。一些出土文献表明此期与中原文化并肩发展,成为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秦末汉初,今遵义地域纳入中央王朝版图,大部为巴郡之南境。汉时,分属巴郡、犍为等郡。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对这方地域有一些文字描写,可探知这方地域发展演变的蛛丝马迹。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动荡,这方地域成为羁縻之地,即由中央派出的官吏委派地方土酋代为管理。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以乌江北岸地置播州,此乃播州之始。贞观十六年(642年),将播州所属罗蒙县改名遵义县,“遵义”其名自此出现于史籍并延宕至今。
  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杨端入播,至其27代杨应龙反叛朝廷被诛(1600年),杨氏统治播州达725年,沿袭29任土官。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中央王朝实施改土归流,以播地设遵义、平越二府,遵义正式进入中央王朝的行政版图。其中遵义府入隶四川,平越府入隶贵州。清雍正五年(1727年),遵义府划贵州,“黔北”之名始出。自设置“遵义府”以来,遵义的历史变迁,完全融合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遵义的近、现代史,不光合拍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譬如辛亥革命,遵义是贵州最早光复的地区;而且在推进中国革命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作出了自己的特殊贡献,譬如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就在遵义老城召开,其意义和影响至今仍让遵义受益;抗战中的遵义成为陪都重庆的大后方,遵义以其子弟、财力物力和她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有力地支持着全民族的抗战,直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后又积极参与并迎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从此开始了这方地域崭新的一页历史。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6-05
遵义会议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途中于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否定了从第四次反围剿以来,以博古为首的三人团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军事负责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6-05
今桐梓县境内,在唐代以前无县级及其以上行政建置,仅先后隶属于蜀、巴、鳖、犍为、鄨、牂牁、平夷、平蛮、柯盈、播州、带水等。
  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县境始有县、州建置及治所。现桐梓县蒙山以南属带水县隶于播州,蒙山以北、松坎以南为夜郎县隶于珍州夜郎郡,松坎以北及羊磴、狮溪分属扶欢、荣懿两县范围,隶于溱州。夜郎县治及珍州州治均在今桐梓县夜郎坝。
  唐元和二年(807年),废珍州,所属夜郎等县改属溱州,蒙山以南仍属带水县隶于播州。并隶于江南道黔中采访使。
  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诏攻占播州。收复后,不久又失陷。乾符三年(876年),杨端率乡人八族收复播州,自此播州为杨氏势力范围,桐梓蒙山以南地区遂为杨氏世有。
  唐乾宁三年(896年),武泰节度使以其降王建。唐天佑四年(907年),后梁灭唐,是时王建于成都称帝建前蜀,桐梓随之属前蜀,境内建置不变,隶武泰军节度使。
  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后唐灭前蜀,县境乃归后唐。后唐长兴元年(930年),后蜀攻占珍、涪等州,桐梓遂改属后蜀。
  宋建隆元年(960年)地方建置:大行政区为路,中级为府(州、监、军),三级为县。乾德三年(965年),原珍州“蛮酋”田景迁以其地内附,赐名珍州仍名夜郎郡,领夜郎等县。开宝元年(968年),改珍州为西高州,仍名夜郎郡,领属不变,隶夔州路。桐梓境内建置不变。
  宋庆历八年(1048年),以黔州羁縻南、溱2州隶渝州,溱州仍名溱溪郡,领荣懿、扶欢两县(今桐梓县松坎以北地区)。
  宋治平三年(1066年),荣懿、扶欢为“熟夷”割据。熙宁三年(1070年),平“熟夷”,降两县为荣懿、扶欢两砦。
  宋熙宁八年(1075年),以南川县(今綦江县)铜佛坝地,置南平军,领隆化、南川县并荣懿、扶欢、开边、通安、安稳、归正5砦及溱州1堡,是时,松坎以北地区属南川县隶南平军。
  宋大观二年(1108年),木攀首领赵泰以地内附,别建溱州领溱溪、夜郎两县。播州杨光荣以地内附,诏建播州,领播川、琅川、带水3县。两州均隶夔州路。是时,桐梓地仍一分为三:蒙山以南属播州带水县,蒙山以上松坎以南属溱州夜郎县,松坎以北属溱溪县。宣和二年(1120年),废溱州及溱溪、夜郎两县,改为溱溪砦,隶南平军,溱溪砦治所在松坎。桐梓县境内设夜郎县478年,至此不存。翌年,废播州为城隶于南平军(并废琅川、播川、带水3县),播州城在今桐梓城南3里(马鞍山南侧之旧城坡)。宣和六年(1124年),以播州城为播川县,治所仍为播州城,隶于南平军,蒙山以南属播川县领域。
  宋端平三年(1236年),播川县移治白锦堡(不在今桐梓县境内),仍属南平军。嘉熙三年(1239年),复置播州,置安抚使,播川县为州治,仍隶于夔州路南平军。宝祐六年(1258年),复以宣和中所置播川县地为鼎山县,隶于南平军,移治于鼎山城。
  宋咸淳九年(1273年),改珍州及所属乐源、绥阳两县隶于播州。鼎山县和溱溪砦仍隶于夔州路南平军。
  宋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军占重庆,播、思等州降元。翌年,置播州安抚使司,隶于湖广行省。桐梓地遂属元。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十二月,从杨邦宪请,以鼎山县仍隶于播州。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地方建制设行中书省,省下为路,置总管府,下为府,府领州,州领县。在西南少数地区,设土司、土官。是年正月,改鼎山县名播川县,仍治鼎山城,隶于播州安抚司。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占川蜀地区称帝,建号为夏,思、播等州为其据,桐梓遂属于“明夏”8年之久。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夏”降明朝。五年,原播州安抚使及同知率地归附明朝,置播州宣慰使司,隶于四川行省,桐梓地属播州宣慰使司。六年,县境置播川驿(今魁岩栈)、桐梓驿(今新站)、松坎驿(今松坎),后增夜郎驿(今夜郎栈)。九年(1376年)改行省为布政使司,桐梓地属于四川布政使司。十五年(1382年),改隶于贵州布政使司。二十七年(1394年)复隶于四川布政使司。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于松坎设安边同知,不久即废。
  明洪武元年至万历二十八年(1368-1600年),桐梓境内,因袭元代土司制度,由播州土司宣慰使司分别委土官约分8片治理。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平定杨应龙,改土设流,废播州宣慰使司,分置平越、遵义两军民府。置桐梓县,隶于四川布政使司遵义军民府。首任知县何珩始立县衙署于荣德山东南麓的冬青坪(今县委工作区地段,清代袭用明代县衙旧址)。
  崇祯六年(1633年),改四川布政使司为四川省,桐梓隶属仍旧。
  清顺治一年至十五年(1644-1658年),桐梓地属明朝残余势力南明政权遵义府。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改驿道,县境播川、桐梓、松坎、夜郎4驿乃废。
  清雍正六年(1728年),桐梓县随遵义府改隶于贵州省。此后未变。
  清咸丰四年(1854年)八月,九坝杨龙喜起义,初六日占领桐梓,改桐梓为兴州,重庆提督万福于是年十二月十六日克桐梓,恢复原县名。
  民国2年(1913年),废府州建置,桐梓县隶于黔中道。民国9年(1920年),废黔中道,桐梓县直隶于省。
  1949年11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桐梓县城,是月29日,桐梓县人民政府成立。隶于西南行政区(1954年6月19日撤销)贵州省人民政府遵义专员公署(1967年1月改称遵义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1月改称遵义行政公署,1998年改称遵义市)。
  解放初期,县下行政建置,暂沿民国之旧,局部裁并保甲,计设7区、22乡、7镇、287保、2532甲。
  1950年6月,全县划为11区、29乡镇,称一区、二区至十一区。
  1952年1月,全县11区改编为14区。是年4月又恢复11区建置。
  1952年6月,各区试点撤大乡建小乡,至1953年4月全县建乡完成,共建132个乡(镇、街)。
  1954年4月,全县乡级建置有所调整,由132个乡(镇、街)调整为159个乡(镇、街),乡名亦有局部变更。松坎镇升为区级镇。
  1955年4月,改各区数序称谓,冠以区驻地地名。
  195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兴隆区17个乡划属重庆市南桐矿区(今万盛区)。
  1956年1月,全县第一次并乡。将142个乡(镇、街),合并为102个乡(镇、街)。是年3月,经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官仓、高桥两区合并为高桥区,年底并乡工作完成,全县为8区、2镇、81乡、1乡级镇、6街。
  1958年8月,实行“政社合一”,9月,全县行政建置作重大调整,设为7个公社、79个管理区、452个生产队、3352个生产小队。
  1961年8月,恢复区级建置,废管理区,区下改称公社,公社以下为生产大队、生产队。全县为8区、1镇、46公社、491大队、3177生产队。
  1962年7月,区社建置再次调整,全县设为6区、1镇、73公社(镇)、4街、488生产大队、3291生产队。
  1964年8月,恢复元田、羊磴两区建置。
  1965年12月,县人民委员会调整行政建置,全县设8区、1镇(城关镇区级)、53公社、2镇(乡级)、492大队、3291生产队。
  1967年12月,经省革委批准,恢复桐元、水银两公社。
  1981年4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蒙渡、捷阵、克勤、木艾、斋郎、天坪、民主、元木、元田、三坡(改名大河)、桥头(改名石门)、长峰(改名天门)12个公社。是年7月,撤新场公社,建七二公社。
  1984年5月,公社改制为乡人民政府,部分乡改为镇。9月,恢复官仓区公所。
  1985年5月,划鞍山区属天门乡隶城关镇,撤乡建制,建天门办事处。至此,全县建置9区、1镇(区级)、64乡(包括天门办事处)、5镇、513村、4429村民组、11居委会、49居民组。
  1990年,城关镇撤街道办事处,设街道工作委员会,增加居委会,由原来的5个居委会增加为13个居委会,羊磴乡增设1个街道居委会。
  199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全县行政区划调整为16镇、8乡(1个民族乡)、513村、20居委会、4239村民组、84居民小组。
  2003年至2005年,全县进行行政村和居委会建制调整,全县行政村调整为226个行政村,居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6-05
绥阳,夏属梁州地。殷商属楚。春秋,归入 河,战国属夜郎。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
划入巴蜀檄外之地。西汉、东汉、三国蜀、西晋、东晋时期,均属为 河 县地;南朝, 县更名,归属毂
邑县,隋大业七年(611年),置县,属明阳郡。 

  唐高祖五德四年(621年)改明阳郡为夷州,辖十二县、绥阳为其中之一。 

  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以绥阳县属智州,四年(630年)复置夷州,贞观十一年(637年)绥阳复归
夷州、州治绥阳。 

  十六年(642年)原恭水县改的罗蒙县更名为遵义县。县治绥阳。 

  十七年(643年),原义泉、洋川县划入夷州。 

  二十年(646年)夷州芙蓉县入播州。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夷、播二州由江南道改黔中道。 

  二十六年(738年),原释夔县所改胡刀县并入芙蓉县。 

  天宝元年(742年),改夷州名义泉郡,播州名播州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义泉郡复称夷州,
州治绥阳县、领绥阳、都上、义泉、洋川、宁夷五县。绥阳县在今凤冈县西北,洋川县在今绥阳县、是年,
播州郡复称播州,州治遵义县、领遵义、芙蓉、带水三县芙蓉县在今绥阳县旺草区芙蓉江畔。即唐朝洋川
县和芙蓉县属地,宋代曾属夔州路所领珍州,度宗咸淳末,以珍州及其所属绥阳,乐源两县属播州,县治
绥阳。元代属播州宣慰司本土“江内”地区,即乌江以北属地。 

  至元十四年(1277年)播州安抚使领地,隶属湖广行省。 

  二十一年(1284年)播州改隶顺元等处宣慰司,降为播州军民安抚司。二十六年(1291年)直隶四川行省。 

  元末复为播州宣慰司。明洪武七年(1382年),播州改隶贵州。二十七年(1402年)复隶四川布政司,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分为遵义、平越二军民府,以宋代绥阳县旧地置绥阳县、绥阳县属遵义军民府
辖。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遵义军民府改名遵义府,雍正六年七月二十九日(1728年9月3日)绥阳县随
遵义府由四川改隶贵州省。民国2年(1913年)绥阳县属黔中道辖县之一。7年废道,直隶贵州省。24年
(1935年)隶遵义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绥阳解放后属遵义专员公署。1997年遵义撤地建市后,属遵义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6-05
正安县,清雍正年间改原真安州为正安州,始得名。为史家所称“开南中之学”的贵州文化第一人尹珍(字道真)故里,贵州文化之摇篮。

  正安,位于贵州北部大娄山北麓,周边为务川、凤冈、湄潭、绥阳、桐梓及四川南川诸县。春秋战国属鳖国,秦汉间属巴郡,隋唐及两宋相继属默、义、智、牢、夷、珍等州。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玉珍据蜀称帝,改珍州之“珍”为“真”,称真州思宁等处长官司(等于今县地)。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为真州长官司,隶属播州。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改土归流”,改为真安州,属遵义军民府管辖。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真安州为正安州,4年后随遵义隶属贵州布政使司,始入黔版图。正安 之“正”,在清代读“正”(音真,亦如正月读真月,想系避讳之故)。民国3年(1914年),废州改县至今。民国时期,正安县划出一部分土地建道真县。正安县治所在,先为思宁州(今道真县旧城),后相继迁三江里毋敛坝(今新州)、古凤山麓(今县城)、德溪里土坪。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复迁古凤,遂定。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6-05
仁怀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仁怀置县,属滋州。宣和三年,降县为堡,属泸州郡。元置仁怀长官司、古滋长官司,均属播州安抚司。明为仁怀县(今赤水)辖地,属遵义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随府改属贵州布政司。雍正八年,移县治于生界亭子坝,十一年知县杜诠领帑项一万五千零八十两建城,至十三年新城就。远在汉代,仁怀人民便酿造出令汉武帝“甘美之”的佳酿。1915年,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跻身世界三大蒸馏名酒行列。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进入仁怀,为了牵制、阻击国民党军队的追击,保证红军主力部队北上抗日,在茅台渡口三渡赤水。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处,茅台渡口纪念碑、鹿鸣塔,革命历史文物三处:红军烈士公墓、中枢烈士陵园、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1995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仁怀撤县设市。是全国先进文化市、省治安模范市、省科技工作先进市、省级卫生城市和省“双拥”模范市,是贵州省首批建设的20个经济强县(市)之一。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6-05
赤水地处黔北,紧连川南,为黔川重要古镇,是贵州开发较早地区。历史悠久,受巴蜀文化影响较深。远在新石器时期,赤水河中下游已有人类活动,已发现有石斧、石锛、石网坠和原始人类用火痕迹及至今仍无人释读的岩刻符号。从最近考古发现的马鞍山岩墓群中出土的陶、瓷、铜、铁生活用具与生产工具,证明从汉代起已与中原地区有了交往,也成为赤水开发较早的重要物证。
  唐代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在西南地区设置大量羁糜州,在今赤水地域内设置有淅州、蔺州、能州等。到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赤水正式用行政建置,时属滋州仁怀县,县城在今复兴镇。宣和三年(1121年),撤滋州,降仁怀县为堡,改隶泸州合江县。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仁怀堡改属播州宣慰司管理。
  元代,播州宣慰司长官杨邦宪降元,并仁怀堡、武都城(今习水土城)为仁怀、古磁等处(等处为元代行政建制名称之一,派巡检驻原仁怀堡管辖。元末,明玉珍在重庆建立“夏朝”,改仁怀、古磁等处为怀阳县。
  明朝初年,朱元璋灭夏,怀阳县废,其属归还播州宣慰使司管辖。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王朝在全国编造赋役黄册、整顿设置里甲,今赤水地区属播州五十四里之仁怀里、龙门里(亦称下赤水里)和上赤水里部分,万历二十九年平播后,实行“改土归流”,以仁怀里、龙门里、上赤水里、丁山里、小溪里等设仁怀县,隶四川行省之遵义军民府。因原仁怀县治所早年荒废,首任知县曹一科拟将新县城设于赤水河中游的土城,但因当地豪姓作梗,只得建成于赤水下游的留元坝(亦称犁辕坝,即今赤水市治所所在地),隔河与泸州合江县相邻。
  清朝仍袭明朝建置,雍正六年(1728年),随遵义府改隶贵州。雍正九年(1728年),知县杜诠以县城居仁怀县边界,“河以南天尺土”,“不便于官,不便于民”,请准移治所于仁怀县南的李博里,仁怀县城由留元坝迁生界,原县城改由遵义府通判驻守管理。乾隆三年(1738年),经吏部议奏,拨仁怀县之仁怀、河西、土城三里归旧城通判管领,亦称遵义分府。
  乾隆十年(1745年)十月,贵州总督张广泗请准疏通赤水河,以便于铅铜入京和川盐入黔,次年竣工。从此赤水河成为川盐入黔重要通道,各地商贾营集赤水,大量流民涌入烧炭、种靛,以盐运、竹木为主的经济迅速发展。乾隆十三年(1748年),改遵义分府为遵义厅,亦称仁怀厅。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增加,为加强统治与管理,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遵义厅为仁怀直隶厅,归贵州粮储道管理。盐运的发展,吸引了四乡农民加入盐运工人行列,形成了赤水地区的最早无产者,他们深受船主剥削压迫,生活十分困难,为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提高待遇,嘉庆十七年(1812年),盐运工人自发组织起来,要求提高运输价格,给船主以沉重打击,清朝统治者以扰乱盐运秩序为由,诬蔑船工为无赖之徒闹事,将盐运工人的组织者抓捕入狱,将赤水地区第一次工人自发运动镇压下去,但以后的船主对工人工资也稍作提高。
  清咸同贵州大起义时期,赤水虽地处起义中心较远,但仍有小股起义发生,均由人少力薄被镇压下去。同治元年(1862年),石达开率领太平军先后两次入境而过,在旺隆、七里坎、复兴、盐井溪、牛鼻擂、孔滩桥、元厚、石牛冈、官渡等地与地主武装团练和清军激战。同治二年至三年,号军数次进入赤水地区,先后在猿猴、小金驿、大金沙、崇盘、旺隆、石堡等地与清军团练展开激战。
  光绪四年(1878年),四川总督丁宝桢请准对川盐入黔四大口岸的航道进行整治,到光绪六年,赤水河茅台至合江段30多次险滩得以整治,上下船只载重量普遍增加。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随着贵州粮储道裁撤,又因仁怀直隶厅与仁怀县同名,改仁怀直隶厅为赤水厅,隶遵义府管辖。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驻防厅城的新军返筑,赤水厅官员宣布下野,地方士绅筹建起大汉赤水军政府。次年,军政府权力再度交原赤水厅同知掌管,激起境内同志会的强烈反对,以姚成武为首的同志会聚众千余人开赴赤水厅城,要求满清官员交出政权,后因大军压境而失败,姚成武等人被杀害。
  1914年,撤销赤水厅,建立赤水县。
  1916年,护国战争爆发,驻防赤水的和继圣团奉令到桐梓加入护国军北出綦江,城内防守空虚,仅省县保卫团担负防务。当北洋军先头部队抵达鲢鱼溪,赤水保卫团立即前往抗击,击溃北洋军进攻,迫使退回先市一带。同时,组织粮饷支援蔡锷将军领导的护国联军,为护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24年,周西城率黔军第三师由四川进驻赤水,并以赤水作为扩张势力的基地,先后在赤水创办崇武军官学校、兵工厂、造币厂、福国工厂、电灯厂等,为桐梓系军阀集团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925年,周西城由赤水赴贵阳任贵州省省长。
  1929年,以共产党员梁业广为首的一批共产党员来到赤水活动,通过开办平民夜课学校,在广大青年和兵工厂工人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起贵州省最早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赤合特别支部,梁业广任书记。中共赤合特支成立后,在赤水地区先后领导了兵工厂工人罢工、反对修建教堂、抵制日货、农民“吃大户”和破产分粮等影响较大活动,在广大劳苦大众中得到支持与爱护。1934年秋,赤水特支遭到破坏,大部分党员被捕,少数转移外地。
  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赤水,揭开“四渡赤水”战役和序幕,在境内与数倍于己的川黔军进行浴血奋战,分别从土城、元厚等地第一次渡过赤水河,甩开敌人,进入川南,迎得了战役主动权。此后,中共泸县中心县委又在赤合边界的石顶山发动起义,建立起川滇区边工农红军游击队,以侧应中央红军的行动,起义在给予敌人沉重打击后,被镇压下去。
  抗日战争爆发后,成立起抗敌后援会赤水分会,全县人民投入支援抗战洪流中,一大批血性男儿参军抗日,将热血洒在抗日战场。1938年,中共赤水特支成立,通过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以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1941年,中共赤水特支遭破坏,特支书记被敌人杀害,支部成员转移外地。
  1947年,中共川南工委迁元厚陛诏。1948年因敌特破坏转移到四川荣县。1949年,县内各级党组织发展到600余人,建立起两个区临委,7个支部。同年5月建立起临工委。
  1949年12月1日,赤水解放,建立起县人民委员会和治安总队。1950年2月,赤水县人民政府成立,正式接管原赤水县政府权力。随即在中共赤水县委领导下,开展了征粮运动、剿匪及禁烟运动。匪风平定后,进行了减租退押,废除农民债务,开展查田评户,全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使全县无地少地农民分得土地15万多亩,基本满足了贫农、雇农对土地的要求。1952年到1953年开展水上民主改革运动,清除了航运业中的反动封建势力,建立工人当家作主的新秩序。1955年开始私营工商业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此期间,全县城乡市场活跃,物价稳定,国民经济发展较快。
  1957年以后至1976年,由于“左”的错误影响,工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缓慢,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不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实行拨乱反正,清除“左”倾错误,工作重点实现了经济工作的转移,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施行和经济领域一系列的改革改制,人民群众在中共赤水县委领导下,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调动起生产积极性,全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取得极为可观成绩,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1990年12月,撤销赤水县建设赤水市。1991年7月,对县以下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调原六区一镇36个乡(镇),新建9镇5乡和3个街道办事处。1997年6月,因撤遵义地区设遵义市,赤水市改为省直辖,后贵州省人民政府委托遵义市代管。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6-05
思南县早在元代即于此设置水特姜长官司,明初改为水德江长官司。洪武二十三年(1390),思南宣慰司迁治水德江。永乐十一年(1413)废思南、思州二宣慰司,设贵州布政司,置思南府,治水德江。弘治十四年(1501)筑土城。正德间城毁,旋即补修。嘉靖三年(1524)续修。二十八年(1549)加土坯,甃以石。三十八年(1559)又广于前。万历二十年(1592)重加修葺。三十年(1602)改水德江长官司为安化县,府县同城。清光绪六年(1880),安化县迁治大堡场(今德江)。民国二年(1913)改思南府为思南县,设思塘镇,以乌江东岸有思塘山(今称万圣山)而得名。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6-05
务川县
隋开皇十九年(559年),析原黔阳县地置务川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务川郡于县治,领务川、涪川、扶阳三县,旋即改为务州。太宗贞观四年(630年)改务州为思州,贞观十年(636年)属黔州,十一年(630年)又归属夷州。
  五代时,务川县没于蛮僚。
  宋政和八年(1118年),田佑恭析原务川县辖地置安夷县。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务川县城因婺星飞流化石坠地,改务川县为“婺川县”。
  明洪武五年(1372年),婺川改隶镇远州,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拨隶思南宣慰司管辖。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婺川归清朝统一,隶属思南府统领。
  民国二年(1913年)废思南府,婺川改隶黔东道(驻镇 远),民国二十四年(1925年)隶第六行政督察区(驻思南),民国二十六年(1926年)改隶第五行政督察区(初驻桐梓,后驻遵义)。
  1950年,婺川解放,隶属遵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86年8月,国务院撤销务川县,设立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87年11月,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成立。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6-05
印江县
  隋务川县地,唐置思邛县,五代时废,宋置邛水县,元置思邛江等处长官司,后讹邛为印,明改置印江县,属贵州思南府,清因之,民国初属贵州镇远道。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6-05
沿河司,土司制度下六百年乐土

元代在地方设行省,将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知思州军民事田景贤以地附元,元置新军万户府。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将彭水县洪杜镇的后坪、塘坝、洪渡、客田等领地拨入务川县。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析务川县东南部领地置沿河祐溪长官司,因其地沿乌江河两岸和乌江时称延江,延与沿同音而得名,以张坤义为正长官。

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朱元璋平定湖南,思南宣慰使田仁智和思州宣抚使田仁厚率先归附,朱元璋令田仁智为思南宣慰使、田仁厚为思州宣慰使,世守其地。《明史.贵州土司》载:“初太祖起义平伪汉,略地湖南。思南宣慰使田仁智遣都事杨琛来归附,并纳元所授宣慰浩,帝以率师先来归附,俾仍为宣慰使,以三品银印给之。思州宣抚使田仁厚亦遣都事林宪、万户张思温来献镇远、古州军民二府,婺川、邛水、信宁等县及龙泉、祐溪、沿河等司图册,于是帝命改思州宣抚司为思州、镇远等处宣慰司,隶湖广行省。”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张宗汉袭沿河祐溪长官司正长官,婺川县隶镇远府。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沿河事占溪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婺川县改隶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废思州、思南两宣慰司,改土归流,以其地设置思南、思州、石阡、镇远4府,隶属贵州布政司,沿河祐溪长官司、婺川县属思南府。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授冉文艺为沿河祐溪长官司副长官。沿河祐溪长官司辖水东图、卜龟坪图、甫南图三图。其疆界,明嘉靖《思南府志》载:“沿河司东抵四川酉阳宣抚司界五十里、又八十里至司,西抵婺川县界一百六十里、又四十里至县,南抵本府蛮夷司界九十里,北抵本府水德江司界一百里。东西广二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九十里。自本司至府二百六十里。”

清朝统一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18个省,后调整为22个省,省下设道、府、县。沿河地隶贵州省贵东道(后贵东道裁,改隶古州兵备道)思南府,南部仍属沿河祐溪长官司。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清平定贵州全境后,沿明制,置沿河祐溪长官司隶贵东道思南府,张承禄、冉名臣分袭正副长官。思南府领安化、婺川、印江3县和沿河祐溪、朗溪、蛮夷3长官司。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甫南图拨属酉阳州,沿河祐溪长官司只辖水东图和卜龟图2图20甲。水东图,相当于今天的黑獭乡、黑水乡、和平镇,谯家镇、沙子镇、中界乡、淇滩镇、枫香溪(现属德江)等;卜龟图,相当于现在的官舟镇、土地坳镇、泉口乡(现属德江)、泉坝乡、中寨乡、板场乡、思渠镇等地。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在某些发展不平衡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民族政策,是在适应这些地区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封建中央王朝建立土司制度只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其最终目的是先将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稳定下来,然后创造条件,实行改土归流,最后彻底废除土司制度。随着土司制度的发展,它的腐朽性、落后性、不适应性逐渐暴露出来,越来越不适应南方各民族社会的发展了,改土归流的条件日趋成熟。黔东北地区早在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就开始改土归流了,思州、思南二宣慰司被改后,在这一带建立了府治,由流官管理,但下属的长官司却还长期存在的。

鄂尔泰在清雍正四年(1726年)的奏疏中就对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的改土归流提出了具体的原则和计划。鄂尔泰说:“云、贵大患无如苗、蛮。欲安民必制夷、欲制夷必改土归流。”指出改土归流必须进行,贵州苗疆300O 余里,1300余寨的改土归流,首先要开通黔桂道路,然后派兵深入“徧加剿抚”而后设立流官政权。关于改土归流的原则和方法,鄂尔泰在其奏疏中也说得很清楚:“改流之法:计擒为上,兵剿次之;令其自首为上,勒献次之”。就是“剿抚兼施”,“恩威并用”的政策。

改土归流使得大多数土司被废除,但也有个别土司地区没有改,一直到清朝结束,对于这些地方,朝廷也派了流官前去管理,以监视土司,称为“土流并治”。沿河从雍正五(公元1727年)起开始了土流分治,先后设吏目、弹压委员、分治委员。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添置思南府沿河祐溪、朗溪2长官司府属吏目(流官)各1员,加州同知衔,以稽查土司。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号军起义破思南城,思南府移治沿河城东岸泗王庙,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还旧治,在沿河祐溪长官司增设弹压委员,以资镇慑。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婺川知县张济辉以县东洪渡、客田、后坪、茅天等地处边远,政令难施,请准贵州巡抚设置后坪弹压,以弹压委员管理。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改沿河司弹压委员为分治委员。1911年清亡,1914年,沿河建立县制,标志土司制度结束。沿河祐溪长官司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设置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直至1914年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土司世袭制共经历了629年的时间。

统治沿河长达六百余年的土司,从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对沿河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进步作用,为中国的民族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沿河土司的世袭统治之所以能够长达六百多年的时间,其主要原因是:一是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从而使内乱不能起,外患不易人;二是注重发展统治区域内的经济,人民安居乐业;三是严格内部治理,上下同欲,无往不胜;四是善识时务,扬长避短,尽力协调好外部的关系。土司政权统治沿河六百余年之久,使这一地区得到一个较长时期的基本稳定,使土家族这个民族的特点得以保存下来。沿河在土司统治的六百余年的时间,很少受战乱的干扰,历代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都只在沿河的周边,而没有进入过沿河司城,1857年,思南府被号军攻占,沿河司城成了思南府城官兵逃避的港湾,思南府移治沿河司。沿河土司时期,商业经济十分发达,是有名的水码头,民间有“沿河四十八渡”的说法。

沿河佑溪长官司,是在思州迁出沿河后才有的建置,它的存在,使沿河地方保持了长期的稳定和繁荣,正如《沿河县志》所说:“郡治南移,政日继紊,张冉继起,生机一线。”说明了沿河土司的设置对推动沿河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的。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沿河最后一任正长官张永年时年24岁,意识到土司统治大势已去,于是易辙经商,在河东开了个“升泰和”盐号,从彭水拉盐到沿河。不到两年,张永年关了盐号又开个发铺(盐巴批发),发至思南、印江、铜仁等地。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