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今后几年发展模式如何?城管会专家称
广佛同城应像两个“半核”包容并进
南方日报讯(记者/唐梦尹辅华)“基于佛山城市各种基本要素和特征,我们认为佛山的城市特色定位,其主导概念应该是岭南特色、岭南风格、岭南气派。”在昨日佛山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专家顾问组2009年会上,扬州大学教授王毅代表专家顾问组向佛山市政府进行汇报。此外,城管会专家顾问组成员还指出,今后几年广佛同城发展模式应该像两个“半核”那样包容并进,而又各具特点。
今后广佛两城是“半核”效应
“珠三角没有一个城市能成为独领本地区的核心城市,所以广佛同城,为形成珠三角首个都市圈核心城市创造了条件。”对于佛山今后几年的发展模式,王毅认为,从广州的需求来看,佛山有成为珠三角“半核”城市的必要性:广佛之间不提“双核”战略,是因为“双核”反映出两个系统之间存在合作、竞争、争夺上;而“半核”则体现了一个系统的内部功能相互紧密关联,是分工、协同、整合、组合关系。
不过王毅认为,在广佛同城化进程中,须高度注意同城化负面,比如两地可以在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等方面广泛合作,而其他一些设施可以互补,没有必要重复建设。
“有人说佛山没有高规格的音乐厅,但是同城化后,到广州星海音乐厅方便很多,所以佛山就没有必要再建一个大规模的音乐厅,相反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搞一个最好的粤剧舞台呢。”邓伟根介绍说,在广佛共建理念,应该遵循错位发展、个性建设,这也是佛山今后几年城市管理的主方向。
抢占岭南文化制高点、做中外名城
昨日,顾问组给佛山城市目标定位拟出3种表述方式:珠三角半核城,岭南文化名城;代表岭南文化特色的珠三角半核国际名城;具有珠三角半核功能的纯岭南文化的标志性名城。
“佛山本就是国家历史名城,首先立足国家名城,更注重国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国际化名城,则是力求在世界名城中占有一席之地。”王毅指出,佛山与广州的战略差距主要在城市影响力,作为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的佛山,实施名城战略目的就是建设一个全国有影响的世界知名的具有岭南文化水乡特色的现代名城,形成与广州交相辉映的双子星座。
专家们建议,佛山应从文化研究、文化产业、文化营销等角度,抢占岭南文化制高点,比如建设岭南文化博览城,打造岭南文化产业基地。专家胡充寒还建言,鉴于目前珠三角地区尚无一个岭南文化类的主题公园,佛山可参照省外相似的成功经验,以水乡为串联点,将岭南历史人物、武术文化、美食、园林等项目集中,从而更好的宣传岭南文化。
“胡教授讲的这个情况,我看都不用去征地了,当初市委、市政府对祖庙东华里的改造初衷,就是为了把这个地方建成‘岭南新天地’,让全世界会说粤语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个海纳百川的好地方。”邓伟根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