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稿源: 兰州晨报 2010-01-26 09:02
根据对我省河西走廊环境调查结果,省政协委员石玉亭提案建议——设立河西“生态经济特区”
正在召开的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不仅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民生民情等事关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大事小情上,也投向了关乎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宏观方面。省政协委员石玉亭根据对我省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调查结果,向大会提交提案建议将甘肃河西五市及其东、北部延伸地区建成“河西走廊生态经济特区”,实现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两不误的美好蓝图,进而带动全省经济突飞猛进。
提案名:《关于设立“河西走廊生态经济特区”的提案》提案人:石玉亭
提案内容
目前,河西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祁连山生态功能退化引发区域内的水资源危机,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下游荒漠化问题严重,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三大沙漠有相互靠拢并连接成片的趋势。若不加快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就有可能造成内陆河断流,走廊绿洲逐步消失,内蒙古西部草原沙化,进而在更大范围内破坏我国北方直至亚洲东部大气环流系统,引发更严重的问题。自然条件已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而资源丰富,发展基础条件较好,又催生着河西加快发展步伐。
当前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即将出台的支持甘肃发展的相关政策,甘肃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甘肃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启动,河西走廊典型的走廊经济、通道经济、生态经济特征,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河西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生态产业培育所取得的成就等方面,都为建立河西走廊生态经济特区提供了战略机遇、物质基础和可供借鉴的丰富经验。
提案建议
◆◆布局建议
空间结构:将生态经济特区在空间层次上划分为核心区、扩展区和辐射区三个层次。核心区:在空间地理上包括“一山三河”,即祁连山和三大内陆河(石羊河、疏勒河、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这是总体规划中先期建设区域,也是项目实施的重点区域;扩展区:包括三大内陆河的下游区域,涵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西北部的三大河下游地区。为生态经济特区单项改革任务的次级试验区,是总体规划中二期建设项目的主要承载地;辐射区:包括河西走廊与内蒙古、青海、新疆接壤的周边地区,是总体规划的第三期项目建设承载区,主要任务是在更大区域范围内保护和扩大生态经济特区建设取得的成果。
组织结构:成立“河西走廊生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副省级建制,隶属甘肃省政府直接管理。打破目前行政区划现状,按照流域管理的原则,将生态经济特区重新划分为三个或四个市级单位,便于特区建设的统一规划、管理和调度。
经济结构:以水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为主线,建立生态经济特区“金-嘉-酒”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利用国家建设甘肃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河西风电能源基地的时机,培育和扶持新型风电能源产业、航天工业与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并通过扩散效应与涓滴效应,辐射带动张掖特色绿洲农业、武威沙产业和敦煌生态文化旅游业以及河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生态结构:围绕建立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目标,以防沙治沙为核心,以祁连山冰川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与生态修复、黑河湿地保护综合治理工程及疏勒河流域生态治理和敦煌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为重点,继续坚持“南护水源、中兴绿洲、北治风沙”的战略方针,完善绿洲地区农田林网建设,在沙漠边缘地区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遏制荒漠化,保护绿洲。
◆◆政策建议
在生态经济区率先试行政府绩效考核的绿色GDP制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与资源补偿机制,建立生态经济特区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机制、生态修复功能评价机制及生态经济发展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维护特区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以重大生态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争取国家财政对生态经济特区生态建设、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的支持,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为生态经济特区建设积极筹措资金。
本报记者 崔雪茜 首席记者 朱婕 实习生 胡敏
http://lzcb.gansudaily.com.cn/system/2010/01/26/0114378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