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50阅读
  • 7回复

[地名由来][ZT]浙江各市县名字的由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4-04
注:转自网络,作者不详(略有改动)

杭州市——
杭州市:杭州古称钱唐。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
上城区:南宋皇城居南,后习惯以南为上,故名。1949年置上城区。
下城区:1949年建下城区,在故皇城北,以南为上北为下习称得名。
西湖区:以境内有西湖而得名
滨江区:位于钱塘江南岸,以濒临钱塘江而得名
江干区:因地处钱塘江北岸,故名江干。
拱墅区:以境内有拱宸桥、湖墅而得名。
萧山区:因县治西部有萧山而得名。《汉书·地理志》余暨县名之下已有记载,其来历是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然山,亦名萧山。
余杭区:《太平寰宇记》卷93杭州余杭县引《郡国志》云:夏禹东去,舍舟船登陆于此,乃以为名。
建德市:建德县名因封建德侯而来,取建功立德之义。
富阳市:古称富春,东晋太元十九年(394),为避简文帝生母太后郑阿春讳,更名为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
临安市:据《太平寰宇记》卷93杭州临安县:“临安山,县取此为名。”
桐庐县:《方舆胜览》卷5建德府《山川》载:桐君山“在桐庐。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人问其姓,指桐木示之,因山名桐君,郡曰桐庐”。
淳安县:明《嘉靖淳安县志》卷1《风俗》称:“兹邑旧以淳而易安得名”

宁波市——
宁波市:宁波古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贸阝、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公元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一直沿用至今。
江北区:因地处甬江、余姚江北,故名。
海曙区:因区内有一座建于唐代的鼓楼——“海曙楼”而得名。
江东区:因地处奉化江、甬江东岸,故名。
北仑区:因北仑港得名,北仑港是以港中一小岛北仑岛而命名。
镇海区: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在鄮东甬江口建望海镇,为镇海建制之始。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改望海镇为望海县,未几改为定海县。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8年)定海县改名镇海县。
鄞州区:据《读史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奉化县:鄞城“县东五十里。志云,夏有鄞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堇,草名也,加邑为鄞”。县以赤堇山为名。
余姚市:《水经·沔水注》:余姚县“因句余山以名县,山在余姚之南、句章之北也”。据《越绝书》卷8载:“越人谓盐曰余。”余姚亦为古越语地名。《史记·五帝本纪》正义:“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余姚。”
慈溪市:宋乾道《四明志》卷16《慈溪县志·水》载:“慈溪县南三十里,与大隐山接,本曰大隐溪。里有董黯,生后汉时,性笃孝。母寝疾,好饮此溪水,每思之,恐不常得,黯遂筑室溪滨,板舆就养,厥疾乃痊,因名溪曰慈溪,后乃以名县。”。
奉化市:据《大明一统名胜志·浙江宁波府志胜》卷5载:奉化县以其民淳,易于遵奉王化,故名。
象山县:《读史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象山县:象山“在县治北,形如伏象,县以此名”。
宁海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置宁海县,由于沿海之地饱受海浪不宁之苦,取海静境宁之意。

温州市——
温州市:东汉永和三年(138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贤宰乡(今永嘉县瓯北镇)。是为温州建县之始。公元323年,东晋明帝设永嘉郡,“永嘉”两字是水长而美的意思。置永嘉郡的同时,郭璞选城址建城,称“斗城”。相传建城时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又称“白鹿城”,简称鹿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改称“温州”。取虽隆冬季节仍很温暖,故名温州.
鹿城区:相传东晋太宁元年(323年)置永嘉郡筑城时有白鹿御花之瑞,故名。
龙湾区:1984年12月并近郊状元镇、龙湾乡及瓯海县永中镇2村置龙湾区,以境内龙湾乡得名。
瓯海区:温州古称瓯,瓯江口习称瓯海,1981年析原温州市郊5区置瓯海县,1992年3月9日设立瓯海区
瑞安市: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建县之始,县名罗阳,吴宝鼎三年(268年)被更名安阳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称安固县,清乾隆《浙江通志》卷8《建置》载:“唐天复三年(902)有白鸟栖县之集云阁,以为祥瑞,遂改名瑞安武肃王闻于朝,诏改今名。”
乐清市:传春秋周灵王太子晋乘鹤至箫台山上吹箫,“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因以名县。民国《乐清县志》卷1《邑里志》:“邑取大乐正造士,小成七年,大成九年之义,因名乐成。”后梁钱氏以避梁祖讳改名乐清。
洞头县:因洞头山(岛)得名。
永嘉县:公元323年,东晋明帝设永嘉郡,“永嘉”两字是水长而美的意思。民国《永嘉县志》卷2《舆地志·山川》:瓯江“在府城望江门外,一名永宁江,一名永嘉江,一名蜃江”
苍南县:因处于玉苍山之南,又由江南(垟)平原,故名。浙江省最年轻的县。
平阳县:公元283年(晋武帝太康四年),析安固南横屿船屯地置始阳县,这是平阳单独建县的开始。后也称罗阳县。不久,“取横屿及横江之义”,改名横阳,五代十国时,吴越王统辖全浙,横阳既平,改名平阳,一直沿袭至今。1981年析鳌江以南7区1镇另置苍南县。另《太平寰宇记》卷99温州平阳县:“邑有平阳岭”,故名.
文成县: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南田(今属文成县)人,死后追谥“文成”。县名即由此而来.
泰顺县:明景泰三年(1452年)置县,景泰帝以“国泰民安,民心归顺”之意赐名“泰顺”.

嘉兴市——
嘉兴市: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战国时,划入楚境。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改称嘉兴。
南湖区:以境内有南湖得名.
秀洲区:1999年6月,郊区更名时将古秀州的“州”字上加了三点水,称为秀洲区.
平湖市:据明天启《平湖县志》载:谓平湖者以治即武原陷为湖处,土脉坟起,坎陷底平,故名.
海宁市:《郡县释名》浙江卷上:海宁县“取海涛宁谧之意也.
桐乡市:以昔多梧桐,有“梧桐之乡”称号
海盐县:《汉书·地理志》会稽郡海盐县“故武原乡,有盐官”。《大明一统名胜志·浙江嘉兴府志胜》卷2:“县地广斥,盐田相望,故汉改名海盐。”
嘉善县:清光绪《嘉善县志》卷1:“因旧有迁善六乡,俗尚敦庞,少犯宪辟,故曰嘉善。”

湖州市——
湖州市: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之名从此始。
吴兴区:民国元年(1912年),乌程县、归安县合并为吴兴县,吴兴一名由此而来.
南浔区:以驻地南浔镇得名.
长兴县:乾隆《湖州府志》卷2《城池》载明顾应祥《重修长兴县城记》说:“城始创于吴夫差,厥形长,故邑名长城。钱缪有国,避朱温庙讳(其父名朱诚),改为长兴。”安吉县:据《吴兴记》:“光和末,张角乱,此乡守险助国,汉嘉之,中平二年,分故鄣之南乡置安吉县。”
德清县:据《郡县释名》浙江卷上:“邑东有余不溪,其水清澈,余则不,故曰余不。邑临是溪,因名德清。”
安吉县:建县于东汉中平二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汉灵帝赐名“安吉”取之《诗经》“安且吉兮”。

绍兴市——
绍兴市:绍兴从秦汉时代起,置会稽郡,唐代时称越州,至南宋康王赵构避难南渡,官绅上表,乞赐府额,赵构题“绍祚中兴”(绍,即继承,祚,即国统)遂改为绍兴府,这也就是“绍兴”地名的由来。元代废府为路,明清二代复称绍兴县,今为绍兴市。
越城区:以历史上曾为越国、越州之都城、治所而得名.
诸暨市:据梁载言《十道志》:“诸暨县有暨浦、诸山,因以为名。”
嵊州市:南宋嘉泰《会稽志》卷12嵊县:“东有簟山,南有黄山,西有西白山,为县之秀峰,嵊山在北,乃四山为嵊之义”.
上虞市:《水经·渐江水注》载:“晋,《太康地记》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禹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乐,故曰上虞。”
新昌县:据清乾隆《浙江通志》卷24《城池》引《吕光洵修城记》说:“新昌盖剡之东境,梁开平间,析其十三乡为县,以其创建也,因名新云。”
绍兴县: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高宗以越州为临时首都,题“绍祚中兴”额,升越州为绍兴府;翌年改元为绍兴,绍兴由是得名.

金华市——
金华市:金华又称婺州,春秋时属越国。秦、汉为乌伤县,属会稽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郡名东阳,以郡在瀫水(即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金华”这一名字由来相传于金星婺女争华之地。另一说“金华”这一名字由来于城外南、北对峙的金华山。
婺城区: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置婺州,金华为其州治。今金华改简称婺,由此得名.
金东区:以其位于金华市区东部而得名.
义乌市:《水经·渐江水注》载:“《异苑》曰:东阳颜乌以淳孝著闻,后有群乌助衔土块为坟,乌口皆伤,一境以为颜乌至孝,故致慈乌,欲令孝声远闻,又名其县曰乌伤矣。”(此为传说).
兰溪市:《东阳记》载:兰溪县治西南6里有兰阴山,“其上多产兰,故名兰阴,以其横截大溪,又名横山大溪,即兰溪也”.
永康市:传孙权之母曾来上浦乡进香,祈求“永保安康”,故名永康。《郡县释名》浙江卷上:永康县“三国吴名,以地有永康溪也.
东阳市:《大明一统名胜志·浙江处州府志胜》卷8:“三国吴宝鼎元年置东阳郡,以其地在金华山之南,谷水之东,因以为名。”.
武义县:《郡县释名》浙江卷上:“时天下郡邑多以武名,始武安、武隆之类。曰武义者,凯以仍义乌而加武名耶。”疑武义县名与武则天有关.
浦江县:据《太平寰宇记》卷97婺州浦阳县;“浦阳江在县西三十里,县取此江为名。”
磐安县:1936年设大盘山区绥靖专员办事处,驻榉溪;1939年置县,以大盘、安文两地名中取一字音,为“磐石之安”义,命名“磐安县”.

衢州市——
衢州市:一说以路通三越(闽越、扬越、吴越)命名。多数者较为可信。首先从地名角度分析,“衢”字的含义,《尔雅释宫》称“四达谓之衢”。《楚词.天问》谓九交道之意。《太玄经》作衢,也有“衢周九路”之说。从地理位置看,俯瞰衢州,川陆所会,四通八达,南际欧闽,北抵歙睦,东达沪杭,入于大海,由江山港、常山港、乌溪江汇合衢江,构成发达的水陆交通网络。在以水陆交通为主的古代,三水冠之为“三衢”,对此,《大明一统专》便作出定论:“衢州之地,以路通三越因”。
柯城区:以境内有柯城乡得名.
衢江区:以衢江而得名.
江山市:《郡县释名》浙江卷下:江山县“以邑有江郎山也”.
常山县:《元和郡县志》卷26衢州常山县:“因县南有常山为名。”
龙游县:《元和志》:唐改太末县为龙丘,因龙丘山为名”。同卷《古迹》载“太末故城“在龙游县治。……旧志:吴越时,以丘名近墓不祥,乃改为龙游”
开化县: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吴越分常山西境的开源、崇化、金水、玉山、石门、龙山、云台七乡析置开化场,以开源、崇化二乡名各取一字而得

舟山市——
舟山市:“舟山”和“定海”是现今舟山市覆盖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地名,这两个地名均直接、间接地产生于明初以防倭为目的的“海禁”。根据地方史志的记载,舟山群岛的主岛——舟山岛及群岛本身,在宋、元时代还没有产生独有的称为,均以“昌国县(州)”名称来涵盖。至明洪武“禁海”之后,“昌国”地名随政区的消失而逐渐隐退,从而孕育了一个新地名——舟山。对此,《舟山市志》载:“此后,史书始称昌国为舟山。”
定海区: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置定海县,取“永定海疆,展复舟山”之意.
普陀区:以境内普陀山得名.
岱山县:因岱山为名.
嵊泗县:1949年10月置嵊泗县,县名取嵊山、泗礁两岛名首字组合而成,因嵊泗列岛得名。“嵊泗列岛”由嵊山岛和泗礁岛首字取名.

台州市——
台州市:台州、天台之名天上来。“台州”、“天台”的起名同出一源——天台山。天台山之名来自上天星宿之台宿。
路桥区:路桥古称灵山乡。到了东汉开基者刘秀统一中国后,开始发展江南,始称“新安”。建炎四年(1130),由宋高宗赵构赐名“路桥”,沿用至今。
黄岩区:因黄岩山而名.
椒江区:因椒江横贯全境得名.
临海市:晋《太康地记》称:“以地临海峤为名。”
温岭市:境西有峤山,一名温岭,市以山名.
三门县:据民国《南田县志》卷25载:三门县“在县境蓬莱乡六都之北,瀛州乡十都之南,其西口有三门屿、白蛇山矗立,俨成三门,故名,三门为申(即上海)、甬(即宁波)、台(即临海市)往来商轮出入要口”。三门县以此得名.
天台县:《郡县释名》浙江卷下:天台县义同台州,“取天台山名也。”
仙居县:《郡县释名》浙江卷下:“旧志:邑东南三十里有括苍洞,在栝苍山之间。按尘外记,栝苍成德隐元之天,盖第十洞天,列仙所居,在台之安乐,即仙居旧邑也。”仙居之名以此.
玉环县:明嘉靖《太平县志》卷1说:“一云宋高宗南渡,遗玉环于此,故名。”玉环县,以玉环山或玉环岛而得名.

丽水市——
丽水市:原名为处州,丽水名字的由来是源于城北的丽阳山,山后有古溪潺潺流过,俗话说:有山则名,有水则灵。或许古人正是想借助于山水之灵性吧。
莲都区:唐中和元年(公正881年)卢约起义军占据处州,徙沿小括苍山,踞山筑城,因共“众山环簇,状如莲花”,而得名
龙泉市:《读史方舆纪要》卷94处州府龙泉县:剑池湖“在县南五里,周三十亩。要传欧治子铸剑于此,号为龙渊。唐讳渊,改曰龙泉
缙云县:《郡县释名》浙江卷下:缙云县“政和志云,古有缙云氏,盖以官名
青田县: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分括苍县地建立青田县,因“山下有田,产青芝”,故名青田
云和县:《读史方舆纪要》卷94处州府云和县:“本丽水县浮云、元和二乡地,景泰三年析置今县,兼二乡之名以名焉。”
遂昌县:《大明一统名胜志·浙江处州府志胜》卷8:遂昌县“平昌山在县东界西明山之次,前后两山,形如昌字,故以名山,而县名亦因之”

松阳县:《元和郡县志》卷26处州松阳县:“本汉回浦县之地,属会稽。后汉分立此县,有大松树,大十八围(或作大八十一围),因取为名。”
庆元县:《宋史·地理志》载:庆元县“庆元三年分龙泉松源乡置县,因以年纪名”
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宁县境西周属越。春秋仍属越地。三国是属临海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永嘉、临海二郡,置处州设立括苍县(含景宁地域)。明景泰三年(1452年)巡抚孙原员以“山谷险远,矿徒啸聚”为由始置景宁县,属处州府。清沿其制。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17-04-10 11:45重新编辑 ]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4-04
     莲都区更名为“处州”更合适一些……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4-04
秀州为何要加三点水啊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4-04
引用第2楼KINGSON于2010-04-04 20:21发表的  :
秀州为何要加三点水啊

据说,(嘉兴市)申报区名时写的是“秀州区”,(上级)主管部门考虑到行政区划的级别问题,为了与杭州、苏州、广州、福州的“州”有所区别,特赠给“秀州”的“州”三点水。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1367&keyword=%D0%E3%D6%DE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4-04
黄州区比较应该加三点水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04-05
引用第3楼超巨星于2010-04-04 20:49发表的  :
据说,(嘉兴市)申报区名时写的是“秀州区”,(上级)主管部门考虑到行政区划的级别问题,为了与杭州、苏州、广州、福州的“州”有所区别,特赠给“秀州”的“州”三点水。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1367&keyword=%D0%E3%D6%DE



领导脑袋生锈了 有很多市都是州啊 宣州 信州 袁州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05-17
引用楼主超巨星于2010-04-04 19:52发表的 [转帖]浙江各市(县)名字的由来 :
注:转自网络,作者不详(略有改动)
金华市:金华又称婺州,春秋时属越国。秦、汉为乌伤县,属会稽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郡名东阳,以郡在瀫水(即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金华”这一名字由来相传于金星婺女争华之地。另一说“金华”这一名字由来于城外南、北对峙的金华山。
义乌市:《水经·渐江水注》载:“《异苑》曰:东阳颜乌以淳孝著闻,后有群乌助衔土块为坟,乌口皆伤,一境以为颜乌至孝,故致慈乌,欲令孝声远闻,又名其县曰乌伤矣。”(此为传说).
.......


金华市

东汉置长山县,以县北长山为名。南朝陈置金华郡,治长山县;隋改长山县为金华县。《元和郡县治》云“长山一名金华(山),故取名焉”;《明一统志》援引《玉台新咏》“金星与婺女争华”,由此得名金华(注:意思是,今金华地界属金星、婺女两个星座辐射范围,夏、秋之夜,可以看到天空上金星和婺女两颗星闪烁光华,交相辉映;华,光华),因此把金星、婺女星闪耀光华的地方命名为“金华”。
义乌市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乌伤县。按:“乌伤”应是吴越语地名,其义已不可考。后人为解释地名,附会了这么一个传说:相传东阳孝子颜乌将葬,有一群乌鸦飞过来衔土垒坟,乌鸦嘴受伤,故名“乌伤”(据《水经·渐江水注》援引《异苑》)。“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根据前述乌鸦伤嘴的传说,改乌伤县为乌孝县(注:意思是“乌鸦宣扬孝悌”),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乌孝县复名乌伤县。唐武德四年(621年)于乌伤县置绸州,以境内绸岩为名;武德六年(623),撤销乌伤县,分置乌孝县、华川县。武德七年(624年)裁撤绸州,根据前述乌鸦伤嘴的传说,改乌伤县为义乌县(注:意思是“讲义气的乌鸦”),同时撤销华川县,并入义乌县。
按:义乌市区稠城街道办事处(1934年置稠城镇,2001年撤镇改街)、稠江街道办事处(2000年,稠城镇原杨村乡与官塘、江湾2乡合并,设立稠江镇,取稠城、江湾各一字而得名;2002年撤镇改街),取唐初绸州之“绸”并改为“稠”而得名。

资料来源:
《中国地名语源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网络资料
[ 此帖被超巨星在2010-05-22 22:39重新编辑 ]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05-17
楼主应该把许多指示不清的都补充好,这个才能更详细而权威也是和网络上千篇一律的差别

到时候如果这样再不给个精华什么的,哎....

话说回来了
在义乌,有稠城、稠江街道,以及稠城路和稠城公园,还有个孝子祠公园
乌伤有点难听?没什么纪念吧

义乌来历的传说


  相传秦时,距东海西150公里的于越境内,有一片肥沃的土地,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理说,老百姓应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但由于当地财主的残酷剥削,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和家园,或成为农奴,或流浪行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有一对颜姓父子,父亲名叫颜凤,儿子叫颜乌。两人从山东避乱南下。他们开始时给一户财主家打工,但后来财主见颜凤又老又病,已经没什么油水可榨,便把父子俩赶出了家门。颜乌和他的父亲只好行乞为生。  
  由于经常食不果腹,父子俩常常饿得头昏眼花,特别是年迈的父亲,已经是重病在身了。好在颜乌是个孝子,服侍父亲十分周到。  
  有一次,颜乌在行乞途中发现了一个小岩石洞,洞内面积不大,但冬暖夏凉。颜乌喜出望外,他把岩石洞收拾了一下,搬来几块干净的大石块,大的当床,小的当凳。从此,父子俩就在洞内安身下来。  
  转眼就是夏天,岩石洞内的蚊子渐渐多了起来,如何让病重的父亲不受蚊子侵扰睡得安稳?聪明孝顺的颜乌自有办法。每天傍晚,颜乌总是先将父亲背到洞外乘凉,然后他自己回到洞里,赤身裸体躺下,那些又大又狠的蚊子嗡嗡地围住颜乌搣狂轰滥炸攠。过了个把时辰,等蚊子饱食后都心满意足地搣撤退攠了,颜乌才起身把老父亲背回洞中睡觉。有时候父亲忍不住问:搣儿啊,你脸上怎么这么多的红疙瘩?攠颜乌总是笑着说:搣爹,您眼睛不好使,我脸上红润着呢!  
  天长地久,颜乌的孝顺行为感动了栖在岩洞口的一窝乌鸦,这些乌鸦见了蚊子就吃,后来洞中的蚊子竟没了。颜乌有时要饭回来,也会省下一点食物来喂给乌鸦吃。父子俩和乌鸦竟成了好邻居。  
  一日天刚蒙蒙亮,乌鸦突然被一阵痛哭声惊醒,原来颜乌的父亲死了,颜乌抱着父亲的遗体在洞门口哭得死去活来卨och厎乌鸦也被那凄惨的哭声所感染,难过得“哇!哇!哇!”地哭叫起来。后来,有几只乌鸦相继离巢,朝不同的方向飞去。  
  过了几个时辰,奇迹出现了,只见成千上成万只乌鸦朝颜乌父子飞来,每只乌鸦的颈上都围着白色的丧圈。乌鸦在颜乌父子的头顶上转了几圈后,又向西北方向飞去,它们从1公里外的黄土地上衔来泥块,堆放到颜凤的身上.这些乌鸦你一块泥,我一块泥,忙忙碌碌地来回飞着,很快,乌鸦的咀喙受伤了,泥块上都染上了点点滴滴的乌鸦血.  
  到傍晚时分,乌鸦筑起了一座高高大大的坟墓。  
  据说,后来孝子颜乌死后,乌鸦又在其父坟墓旁衔土葬之。人们在这里建起了祠堂,称为孝子祠。为了纪念那些筑坟受伤的正义的乌鸦,人们把这一带地方叫做乌伤。秦始皇平定江南后,这里建县名乌伤,公元624年,称义乌。  
  据老人们说,当年乌鸦啄泥而成的大坑积水成塘,就是现在市客运中心北面的秦塘;乌鸦衔泥途中休息的地方因掉了不少泥块,成了一座小小的馒头山,前些年城市扩建,馒头山被取土做路,成为城中北路的一段,大概位置在义乌登峰机械有限公司附近。
[ 此帖被彭城独行侠在2010-05-26 20:14重新编辑 ]
欢迎拍砖http://blog.sina.com.cn/yyxzwj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