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敦煌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战略专家研讨会侧记
更新时间: 2010-05-26 10:30:13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2010-5-26)
5月21日~22日,大敦煌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战略专家研讨暨启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水科院、中国林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甘肃省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了会议。随着项目的启动实施,羌笛胡琴拂过的古老敦煌,或将改变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
■决不让敦煌变成第二个楼兰
提到甘肃省敦煌市,除了举世闻名的莫高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留给人的印象大多只有荒漠、戈壁。历史上的敦煌,曾经绿洲葱茂、湖泊遍地。近年来,敦煌生态环境恶化呈加速趋势,莫高窟正在遭受风沙侵蚀,流淌了近万年的月牙河已近干涸,沙漠侵占了越来越多的良田,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愈加恶劣……
敦煌的生态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温 家 宝 总理曾为此作出三次批示,强调决不让敦煌变成第二个楼兰。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如今,项目方案已经过专家初步论证,专家学者将为敦煌的生态治理和区域发展提供强大智库。
■再现大敦煌的历史辉煌
大敦煌生态治理和区域开发战略项目作为中科院2009年度院士咨询项目,由中国林科院蒋有绪院士牵头。
根据考证,历史上的“敦煌”远大于现在的行政区划。此次项目依据历史文化的继承性、自然生态资源的有机性、水资源与流域的完整性、植物分布与动物迁徙的规律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集群集约性等原则进行划界。所划定的“大敦煌”,是指以敦煌市为中心,大致南依祁连山,北抵马鬃山,西达罗布泊,东接嘉峪关,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大致与汉代的敦煌郡相仿。这个区域既是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地域单元,也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节点。
该项目将在综合组的统筹规划下,分别由水资源组、生态区划组、动植物组和社会经济组4个工作组展开具体工作。项目启动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各小组将分别开展野外考察和专家咨询会,对项目进行补充完善,预计今年年底前,各项目工作组将完成报告的修改、定稿工作,汇总后上报国务院办公厅审议。
■大敦煌治理核心是生态
专家预测,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大敦煌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战略将是敦煌有史以来最权威的一份生态保护和区域发展战略报告。
专家普遍认为,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基础是保护动植物资源,这与本次项目的其中一项工作不谋而合。作为其中的重点工作之一,项目将为大敦煌地区的野骆驼、野马、鹅喉羚、野驴、沙生柽柳、白花柽柳、裸国木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提供支持保护。
项目主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认为,保护大敦煌,还涉及到文化遗产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问题。大敦煌地区要实施综合治理,其中最重要的是解决水资源的问题,核心是生态保护。在项目进行的这一年里,每个工作组在制订实施方案中,关键要着眼于对项目的宏观把握,要体现全面性、战略性的考虑。
(作者: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 郝健 张辉 王建兰)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news/zhuanti/stwm/content/2010-05/26/content_93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