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乃至中国,没有那个
城市像“衰落”的荆州市让人唏嘘不已了:仅仅是在十几年前的地市合并前夕,荆州地区还是湖北
经济的排头兵,当然除了武汉。所辖县市个个在湖北的县域经济中排名靠前。而今天,无论是荆州市还是所辖县市,在湖北几乎已经到了“人见人欺”的地步。
虽然,地市合并后的
行政区域大为缩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却不是根本原因。
打开湖北行政
区划地图,就会发现,荆州市的形状最畸形:市区西北两面逼近宜昌、荆门市域,而东面则延长江向东伸展出一个长长的尾巴,大有鞭长莫及之势。这完全是拜政区
城市化时代“削足适履”的地级市建置方式所赐。而在
历史上,面积
规模几乎同样的荆州府却不是这样畸形:不包括最东面的洪湖,而西北两面还包括今天的枝江以及沙洋的部分地域。
可不要小看这个囊括了长江几乎整个荆江河段的“畸形”。直接关系到荆州的发展。
长江
流域自古以来就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水流不畅,加上荆州地势低洼,历史上的洪水灾害频繁。全国最大的蓄洪区就在这里。使得荆州成为全国最有名的“防洪”市,所辖县市个个处在抗洪的第一线。尽管现在号称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已经竣工,但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被作为政治“丰碑”的三峡工程其实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并无太大帮助。
当年工业明星城市沙市和富饶的农业区荆州地区的“珠联璧合”曾经被很多人看好。而事实上,合并的后的荆沙市成为湖北除了武汉以外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城市,城区人口超过五十万,列当时全国大中城市的第六十八位。
这一令湖北“兴奋”的事实直接催生了以荆沙市为重要角色的湖北省“一特五大”的发展战略。荆沙市被作为湖北省经济发展布局中的重要棋子。
而几年后的一次对荆州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洪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切。
本来,洪水灾害对于地处江湖低洼地带的荆州是家常便饭。在历史上荆州就曾经遭受过多次洪水灾害,每每在较短的时间里又得到恢复。
只是这一次,本来漠视诸于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所造成的经济上巨大损失和浪费的省和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对支持荆州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忧心忡忡甚至患得患失起来。荆州就此失去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可能的扶持,不但如此,还因为蓄洪区的存在在一些方面把荆州列入“限制开发”区。荆州的“衰落”已不可避免。
十几年来荆州在经济上的严重滑坡,使得我们再一次见识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措施的“魔力”。只是,这一次,是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
“大意失荆州”变成了“有意失荆州”。
现在,随着制约荆州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荆州的区位优势再次凸显,湖北省也开始正视荆州的发展问题,荆州的复兴已是必然趋势。尽管还需要国家有关方面在政策层面的“松绑”,正如《湖北省城镇发展战略规划》中所指出的那样。
或许,只有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才是荆州复兴的根本保障。
[ 此帖被境由心造在2011-10-17 12:2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