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dichan.sina.com.cn南方都市报2012/11/22
备受市民关注的环大亚湾
经济带已经更名为“环大亚湾经济区”,惠州市委、市政府正在争取将建设环大亚湾经济区上升为广东省发展战略。这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瑛昨日上午向市人大代表汇报环大亚湾经济区规划建设情况时透露的。
昨日,市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继续召开。根据大会秘书处安排,昨日上午300余名与会的市人大代表集体乘车参观了环大亚湾经济带规划建设情况,参观地点包括大亚湾石化区、惠东十里银滩项目等。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陈仕其说,环大亚湾经济带建成后将成为惠州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是惠州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事关全市未来发展大局。据悉,这也是最近三个月内市人大第二次组织人大代表考察、调研环大亚湾经济带。
张瑛在向市人大代表作简要汇报时透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环大亚湾经济带已经更名为“环大亚湾经济区”。张瑛解释突然更名的原因是,为了争取将建设环大亚湾经济带上升为广东省发展战略,日前惠州市就这项工作向省有关部门作了专门汇报。汇报过程中,省相关部门建议,鉴于茂名滨海新区、肇庆新区等已经列入省发展战略的重大建设平台都是以“区”来命名的,所以希望惠州也以“经济区”来命名环大亚湾经济带。惠州市委、市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
据悉,省委、省政府已经把环大亚湾经济区与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中山翠亨等新区,一起列进了广东省海洋经济优化发展区的重点建设区域。“建设环大亚湾经济区如果能够得到批准,上升为省的发展战略,将从全省的高度来统筹经济区的规划建设,规划成果也将由省政府审定并印发实施。”张瑛说。
自去年底惠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环大亚湾经济带的决策部署,并把它列为未来五年市委、市政府要做的“新三件大事”(即建设环大亚湾经济带;打造四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争当宜居宜业宜游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区)之一,环大亚湾经济带的概念、范畴和规划就几经磨合,从最初14个镇(办)的设想扩大到了目前涵盖惠阳区和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境,以及惠东县白花镇及稔平半岛上的5个镇、2个旅游
管理区,陆地面积达到了2168平方公里。此次更名经济区,也是环大亚湾经济带规划建设的一次重要事件。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业斌在昨日的发言中强调,目前全省各地都在打造新区,广州打造南沙,深圳打造前海,珠海打造横琴,惠州也要打造新的发展引擎和增长极,因此建设环大亚湾经济区非常必要,必须放在省乃至国家的层面统筹规划建设。
进展:“坚决制止游离于规划外的做法”
环大亚湾经济带的概念甫一出台,相关县区就在“摩拳擦掌”,积极引进项目,一年来大亚湾区、惠东县巽寮湾等都有大项目入驻,相较而言,市里对这一经济区的建设则相对谨慎得多,截至目前,大部分的工作仍停留在规划层面,环大亚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空间发展规划和干线路网规划均在有序推进。张瑛强调,要规划建设好环大亚湾经济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抓紧完善规划体系,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我们一直以开放的方式编制规划,吸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张瑛说,“市政府力争在2013年春节前全部形成最终规划成果,并完成送审报批工作,规划印发实施后,我们将严格执行,坚决制止游离于规划外的做法,确保环大亚湾区科学发展、有序建设,确保规划的权威性。”
幕后:环大亚湾经济区纳入“新三件大事”的背景
昨日,张瑛还系统阐述了环大亚湾经济区纳入未来五年市委、市政府要做的“新三件大事”的背景。
成为珠三角东岸潜力板块
经过多年积累,环大亚湾地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近20年来,随着大亚湾开发区的快速建设,惠阳和惠东稔平半岛也迅速发展,石化、电子、汽车零部件和滨海旅游等产业已经初具
规模。包括大亚湾、惠阳和惠东稔平半岛在内的环大亚湾地区,集聚了全市近一半的第二产业(589亿元,占全市的47.3%)、近三成的常住
人口(130多万,占全市的28.84%),石化产业产值超过了1000亿(1158.6亿元),占全市的94%左右。在国际产业转移趋势进一步增强、珠三角核心区发展空间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背景下,环大亚湾地区因为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良好,成为珠三角东岸重要的潜力板块,发展前景广阔。
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对统筹区域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特别是《珠三角规划纲要》实施以来,环大亚湾地区经济一体化融合进一步加快。这种一体化发展趋势,对突破
行政区划制约、整合区域资源、推进整体开发,特别是对统筹规划环大亚湾地区的空间发展、功能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岸线及海洋保护与开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海洋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给环大亚湾地区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去年7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我省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六湾区一半岛”的海洋经济发展理念,环大亚湾湾区就是“六湾区”之一。这些国家和省的战略发展规划,为环大亚湾地区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观察:跨
行政区划的经济区如何协调统筹发展?
横跨大亚湾区、惠阳区和惠东县的环大亚湾经济带更名“经济区”之后,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区如何协调统筹发展成为该区域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重点之一。张瑛虽然表态环大亚湾经济区将“突破行政区划界线”,但迄今为止,尚未有具体的行政区划改革措施出台。早在今年7月份,市政协对环大亚湾经济带进行调研后就指出,该区域必须建立统筹协调机构,以协调解决跨县(区)协作、联合、重组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
目前,环大亚湾经济区的功能划分基本上以县区区划为界,各自错位发展石化产业、现代服务业、滨海旅游业等,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同质化发展带来的区域矛盾,但是随着经济区的深度合作,利益的冲突和协调必将浮上水面。此前大亚湾石化区污水排海管道对惠东县巽寮湾造成的污染阴影,就多次成为经济区联席会议争论的焦点。
另一方面,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新区的建设均多少涉及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环大亚湾经济区以此类新区的打造为追仿对象,势必要触及现有的区划体制架构调整,建立更加高效化的机构。如果仅仅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进行规划建设,其在省内的意义也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为止。惠州方面是否具有更大的雄心从行政协调机制上创造新的典范?
终极目标
以环大亚湾经济区为平台,突破行政区划界线,整合区域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深化产业分工,加强环境保护,提升建设水平,加快体制创新,着力打造以大亚湾为
中心的石化产业区和港口物流区、以淡水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区、以巽寮为中心的滨海旅游区,把环大亚湾区域建设成为产业配套、环境优美的现代产业集聚地和蓝色观光走廊,成为惠州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
城市发展质量、展示营商环境的重要平台,成为华南地区最具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区域之一。
———张瑛透露惠州市对环大亚湾经济区的发展构想
交通规划
到2020年,环大亚湾经济区将建成“四横三纵”的高快速路网和“九横六纵两环”的干线公路网,高快速公路外联各市,内通各县区、经济开发区、重点旅游区和港口,从大亚湾石化区出发,2小时内到达广州、半小时内到达惠城区、40分钟内到达深圳及东莞市区;从巽寮旅游区出发,1小时内到达惠城区;中心镇1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
———张瑛透露环大亚湾经济区路网建设远景
南都记者吴润凯 通讯员罗会江 邱礼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