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926阅读
  • 61回复

[甘肃]嘉峪关3区 酒泉1区 酒泉何德何能吞嘉峪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12-26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61 发表于: 2015-01-12
本贴内举了荆沙合并以及十郧合并2个例子,认为荆沙合并失败,十郧合并成功,因而认为工业区合并农业区成功,农业区合并工业区失败。

我不这样认为:
荆沙合并失败是因为沙市、荆州2座城市合并成1个城市,合并后沙市、荆州都需要重点发展造成内耗,因而失败;

十郧合并成功是因为十堰是城市,而郧县只是小县城,合并后只能继续重点发展十堰,不可能重点发展郧县,因而成功。

类似的地市合并绝大多数都是十郧模式,即只有1个核心城市,凡是有2个核心城市的,要不内耗,要不融城,要不就是1强1弱;其实荆沙已经融城,张宣合并才是失败的,合并已经50几年了,张家口、宣化还是2个独立的城市。或者像大连、旅顺合并,重庆、北碚合并,旅顺、北碚心甘情愿当卫星城。
虚省
建州
分大县合小县
乡镇市自治
市分二等:县辖市、州辖市
首都设中央直辖行政区
只看该作者 60 发表于: 2015-01-12
本贴内举了荆沙合并以及十郧合并2个例子,认为荆沙合并失败,十郧合并成功,因而认为工业区合并农业区成功,农业区合并工业区失败。

我不这样认为:
荆沙合并失败是因为沙市、荆州2座城市合并成1个城市,合并后沙市、荆州都需要重点发展造成内耗,因而失败;

十郧合并成功是因为十堰是城市,而郧县只是小县城,合并后只能继续重点发展十堰,不可能重点发展郧县,因而成功。

类似的地市合并绝大多数都是十郧模式,即只有1个核心城市,凡是有2个核心城市的,要不内耗,要不融城,要不就是1强1弱;其实荆沙已经融城,张宣合并才是失败的,合并已经50几年了,张家口、宣化还是2个独立的城市。或者像大连、旅顺合并,重庆、北碚合并,旅顺、北碚心甘情愿当卫星城。
虚省
建州
分大县合小县
乡镇市自治
市分二等:县辖市、州辖市
首都设中央直辖行政区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15-01-12
    区划的调整既要兼顾传承性,更要考虑现实性。农耕时代的郡县是按照山脉河流与土地的自然地理分封,而现代化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公路、铁路、港口、重大工业项目的布局以及水资源分布将对行政区域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区域经济的此消彼长已经没有按农耕土地及山形地貌封县建郡的机遇了。

    纵览神州大地,难觅两座城市合并后能得到健康发展的范例。城市“合并”,首先要解决“市制”问题。在中央集权制下,加强县域经济,适域设市,减少行政层级,省直管县,虚化地级市是大势所趋。合并容易,整合难。应当积极探索新的设市模式,无论合并与否都要通过合理分权实现地方自治,在整体上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重拾“草鞋”走“旧路”。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15-01-12
20万的人口在东部地区只是一个镇的人口,能设县级市差不多了!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15-01-12
嘉峪关市设为县级市就行了。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15-01-04
回 上下求索 的帖子
上下求索:楼主为何对“峪”情有独钟?这个地理名词在北方遍地都是,毫无地名标识度吧?“酒泉”诞生两千多年,是嘉峪关(而且一直不是政区名)的好几倍,古人更看中地名的吉利,怎么不会联想到“九泉”这个梗?为了贬低酒泉也不至于这样胡扯吧?还有楼主的意思是新的敦煌市机关设在酒泉吧, .. (2015-01-04 17:07)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有立有破,先立而后破”。为避免“区域重组”工作实质的混淆,“酒嘉合并”置换敦煌升格“地级市”,加快“翻牌”进程,力争一气呵成,最基本的条件是不能将“酒泉”做为首要地名。

    推陈出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和扶持一座代表“新兴文化”的“新城”比改造一座“旧城”,更能直观地展示当政者执政理念的“丰功伟绩”。“先立后破”是推进社会进步,破解区域治理难题,维护国家统一的有效手段。

    嘉峪关市是“酒钢集团”的安身立命之所,政企“水乳交融”。“酒嘉合并”的方案,只要得不到“酒钢”这个行政化利益集团的认可,一切都是逗比白扯。

    有“钱”咋玩都合理,没“钱”就得被“钱”玩,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九泉”之下你慢慢玩去吧,看能玩出什么名堂来。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15-01-04
回 上下求索 的帖子
上下求索:楼主为何对“峪”情有独钟?这个地理名词在北方遍地都是,毫无地名标识度吧?“酒泉”诞生两千多年,是嘉峪关(而且一直不是政区名)的好几倍,古人更看中地名的吉利,怎么不会联想到“九泉”这个梗?为了贬低酒泉也不至于这样胡扯吧?还有楼主的意思是新的敦煌市机关设在酒泉吧, .. (2015-01-04 17:07) 

    名义办公地点与实际办公地点没有直接关联,只是一种“趋利避害”,加快目的实现的手段。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机关在上海的租界里,也没在自己的乡村根据地。现在的新疆建设兵团总部也没有驻扎在自己的属地城市里。“三桶油”九十年代后开发的油气田都是总部生活基地与生产基地相互分离,也没在自己的“地盘”上。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15-01-04
楼主为何对“峪”情有独钟?这个地理名词在北方遍地都是,毫无地名标识度吧?“酒泉”诞生两千多年,是嘉峪关(而且一直不是政区名)的好几倍,古人更看中地名的吉利,怎么不会联想到“九泉”这个梗?为了贬低酒泉也不至于这样胡扯吧?还有楼主的意思是新的敦煌市机关设在酒泉吧,想学大兴安岭?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15-01-03
设了区距离也不会拉近,嘉峪关市反而会发展落后的。距离太远有近百公里吧!嘉峪关市比酒泉市设市要早十几年呢。一直是地级市。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15-01-03
新的组合“城市”应是“一体化建设”协调机构,而不是“集权”机构


    纵览神州大地,难觅两座城市合并后能得到健康发展的范例。相邻的两座城市尽管资源上互补,但能否有效合理整合是个问题。首先两座城市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合并必须有一座城市消失。即被改为市辖区的城市失去独立性,而大大削弱自身城市文化和地域标识,被同化又不能完全融合。而市辖区本身概念混乱的特点(是否是主城区?),和两座城市存在空间上的距离更使得被撤并城市定位模糊,陷入“市不是市、县不是县”的尴尬境地。

    城市“合并”,首先要解决“市制”问题。开展新型设市模式试点将成为国家近中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未来中国的城市将出现从正省级的直辖市到正科级的镇级市5个级别类型,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财政自给能力的“市管市”结构将成为一种常态。“酒嘉合并”置换敦煌升“地级市”,应当积极探索新的设市模式,在整体上创新社会管理,引领社会发展,而不是重拾“草鞋”走“旧路”。

    在甘肃省2011年已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基础上,按国家近中期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市管市”结构模式,综合“副地级市”、“地级市”和“不设区的市”的行政权限特质,“酒嘉合并”置换敦煌升格“地级市”,两座“地级市”重组为另两座“地级市”,设置保留各自发展印记、城市文化和地域标识,“县域经济自治”的“峪泉市”,是最合理的选项。

    “峪泉市”管辖嘉峪关市(县级,副地级权限)、酒泉市(县级,副地级权限)、玉门市(县级)、金塔县,或再增设以安置富余人员为主的派出制“肃州区”。不改变传统地域标识的大众认知,不造成交通枢纽节点的混淆。

    新的组合“城市”按“一体化建设”协调机制构建,而非实体“集权”制,行政级别的设置上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若是省级机构派出人员“混编”组建,则管理层次实质性可高配半级;而由地市级机构人员“分流”组建,则为平级。

    酒泉、嘉峪关如何融城发展,应当“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求同存异,互谅互让,互惠互利,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先“虚”后“实”逐步推行。“新市”经过“一体化建设”磨合期后,最终名称和管理体制依据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磨合”体会,充分讨论后再行拟定。
[ 此帖被jinshi在2015-01-03 13:5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15-01-03
回 wujin 的帖子
wujin:秦皇岛市,山海关区 (2015-01-03 00:46) 

    近年来,无论是城市改名、城市所属区县改名,还是旅游景区、景点改名。不断被人们所提起的湖南大庸市改为张家界市、四川灌县更名为都江堰、四川南坪更名为九寨沟县、云南中甸县改为香格里拉县等前例,皆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共同点——都是城市以当地的风景名胜为“马甲”取代了原城市名的一次旅游营销。其中,名人、名地、名景区更是成为地方热爱的“马甲”。  

    沿海皆有“山、海”,“秦皇”为中华“始皇”。“秦皇”与“山海”比较,显然“秦皇”大气磅礴,唯一胜出。

    酿“酒”之地皆需好“泉”,遍地可寻“酒泉”。“酒泉”与“嘉峪”比较,显然“峪”比“泉”大气。“嘉峪”具有建设美好河西走廊的寓意,地域性标识唯一,可以胜出。
[ 此帖被jinshi在2015-01-03 13:1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15-01-03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15-01-02
    目前,国务院对行政区划调整采取从严从紧的政策,总原则是减少行政建制,区划调整容易批准,增加一个行政建制区难度极大。简单粗暴的“合并”,一方面会造成大量人员的去留安置等问题,另一方面甘肃省再难得有把握敦煌升格“地级市”的机遇。

    只要是“和平”建设方案,必然是妥协的。不妥协,如同“哈马斯”伊 斯 兰极端势力长期与以色列对峙,带不来“巴勒斯坦”任何“建国”的希望。酒泉谐音“九泉”,梦断九泉。继续倾向性舆论造势,只要索取,不愿分享,“市刮县(区)”理所当然等极端自私想法的存在,带不来任何“合并建大市”的希望。只能在愤世嫉俗中再哀怨三十年。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15-01-02
回 红花郎 的帖子
红花郎:        古代史上,郧阳府有名。但是现代史上,“车城”十堰市远比郧阳有名。1994年地市合并,考虑到十堰市在汽车制造界所蕴含的巨大地名品牌效益,决定舍郧阳保十堰。
    嘉峪关市与十堰市一样虽然也是工业名城 .. (2015-01-02 21:33)

    中国许多城市改名都是以旅游景点命名的,如:武夷山市、黄山市、张家界市、峨眉山市、都江堰市等等。著名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却不在酒泉,难以让人产生旅游的想法。

    有“钱”咋玩都合理,没“钱”就得被“钱”玩,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九泉”之下你慢慢玩去吧,看能玩出什么名堂来。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5-01-02
回 红花郎 的帖子
红花郎:        古代史上,郧阳府有名。但是现代史上,“车城”十堰市远比郧阳有名。1994年地市合并,考虑到十堰市在汽车制造界所蕴含的巨大地名品牌效益,决定舍郧阳保十堰。
    嘉峪关市与十堰市一样虽然也是工业名城 .. (2015-01-02 21:33)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酒嘉合并”置换敦煌升格“地级市”,首先要解决的是因相互不对付而分离的群体,如何再次融合一桌“吃饭”的问题,而不是沉溺于纠葛谁原先“名气大”、“历史悠久”,执意要保留的问题。

    “有立有破,先立而后破”。为避免“区域重组”工作实质的混淆,“酒嘉合并”置换敦煌升格“地级市”,加快“翻牌”进程,力争一气呵成,最基本的条件是不能将“酒泉”做为首要地名。其它的称呼什么都无所谓。

    嘉峪关市是“酒钢集团”的安身立命之所,政企“水乳交融”。“酒嘉合并”的方案,只要得不到“酒钢”这个行政化利益集团的认可,一切都是逗比白扯。

     没有最优,只有次优。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退一步”海阔天高,保留“政企融合”的城市发展核心主体,要比保留城市的名称更为重要。
[ 此帖被jinshi在2015-01-03 09:1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15-01-02
回 jinshi 的帖子
jinshi:十堰市范例:
    十堰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东临“三国”襄阳、南望神农架、西依大巴山、北屏古秦岭,三千里汉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十堰市域在商、周时属绞、庸等国;战国时属楚国;秦汉时属汉中郡长利县;东汉、魏时属锡县;唐、宋 .. (2015-01-02 20:42) 

        古代史上,郧阳府有名。但是现代史上,“车城”十堰市远比郧阳有名。1994年地市合并,考虑到十堰市在汽车制造界所蕴含的巨大地名品牌效益,决定舍郧阳保十堰。

    嘉峪关市与十堰市一样虽然也是工业名城,但是知名度在自己所属产业界不可相提并论。比如靠炼钢发迹的嘉峪关市,钢铁公司却叫酒钢,这一点基本上就说明了酒泉的名气在嘉峪关之上。纵使嘉峪关也是天下名关,但山海关何尝不是?山海关能成为区名,嘉峪关又有何不可?嘉峪关要夺名,先把酒钢改名再说。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5-01-02
回 红花郎 的帖子
红花郎:
       荆、沙合并是失败了,但是湖北省内与荆、沙合并同步进行的十堰与郧阳的合并却是成功的。凡事不可一刀切,不可因荆、沙合并一案就说都是失败而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十堰市范例:

    十堰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东临“三国”襄阳、南望神农架、西依大巴山、北屏古秦岭,三千里汉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十堰市域在商、周时属绞、庸等国;战国时属楚国;秦汉时属汉中郡长利县;东汉、魏时属锡县;唐、宋时属武当郡郧乡县;元代始设郧县。现今的城区于清朝因人们在百二河和犟河拦河筑坝十处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196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十堰市(县级市),1973年升格为省辖市。1994年10月,原十堰市和郧阳地区合并,成立新的十堰市(地级市)。十堰市_百度百科

   “十堰”做为县域及以上行政区划名称,1969年因“二汽”建设才出现。

    1967年,郧阳地区党委、行政总署迁往十堰。

    1969年12月,撤销“十堰办事处”,成立十堰市,为隶属郧阳地区的县级市。郧阳地区辖十堰、郧县、均县、郧西、房县、竹山、竹溪。

    1973年2月,郧阳地区所辖十堰市改为省辖市,地市分离。升格后十堰市辖十堰、茅箭、白浪、大川、东风、花果、黄龙、大峡等八个人民公社。郧阳地区仍辖六县。一个机构、一套领导班子、两块牌子。郧阳地区辖六县不变。

    1982年4月,十堰市和第二汽车制造厂实行政企分离,十堰市独立成立十堰市委、市政府,所辖不变。郧阳地区所辖六县仍旧。1983年,均县改为丹江口市(县级市)。郧阳地区辖郧县、郧西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和丹江口市。1984年5月,十堰设张湾、茅箭两个市辖区(正县级)。

    1994年10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北省郧阳地区、十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批复》,下发《关于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通知》(鄂政发[1994]142号):“撤销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实行地市合并。将原地区所属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划归十堰市管辖。地市合并后的十堰市(地级市)辖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和丹江口市,以及茅箭、张湾两城区。

    要点:
    1、十堰——历史上无郡县设置(属郧县)
    2、十堰——特大型企业第二汽车制造厂所在地,“因企设市”,县级市、省辖市逐步升级。
    3、十堰——原为郧阳地区的县级市,1994年郧阳地区合并于十堰市(地级市)

    1994年湖北省内同步进行的农业区兼并工业区的“荆、沙合并”,失败。而工业区兼并农业区的十堰与郧阳的合并,成功。

    按近现代行政区划沿革脉络,嘉峪关可比肩十堰,郧阳类似酒泉。郧阳地区与十堰市的合并为“酒嘉合并”置换敦煌升格“地级市”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5-01-02
回 jinshi 的帖子
jinshi:
    由于集权体制下对非中心的“排它”性“市刮县(区)”,纵览神州大地,难觅两座城市合并后能得到健康发展的范例。如果看到“荆、沙合并”失败的结局,很多人就应该闭嘴了。即使是宏观层面有“合”的必要,也要充分汲取“荆、沙合并”的经验与教训。


       荆、沙合并是失败了,但是湖北省内与荆、沙合并同步进行的十堰与郧阳的合并却是成功的。凡事不可一刀切,不可因荆、沙合并一案就说都是失败而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5-01-02
     被称为“直筒子(地级)市”的4个地级市(广东省的中山市、东莞市,海南省的三沙市,甘肃省的嘉峪关市)具有“设区的市”的法律权责。许多对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不甚了了的人,对不设市辖区的嘉峪关市常常被认为与行政上的县级市外延相同,从而提出许多不切实际的行政区划调整要求,实际上二者无论是内涵定义还是外延范围都不一致。

    无论是先“合”后“分”(先破后立),还是“分”“合”并行(先立后破),都不能回避“酒钢”这个行政化利益集团的幕后主导因素。三十年来“酒嘉合并”的议题一直试图撇开脱胎于企业的嘉市“政企姻血相连、人员频繁交流”这一因素,设定“矿竭城衰”,收拾“残局”的“合并”格局。结果是在全面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嘉市持续“矿繁城荣”,区域地位此消彼长,“酒嘉合并”置换敦煌升格“地级市”旷日持久、久拖难解。

    政治的前提是经济基础,“酒嘉合并”置换敦煌升“地级市”,显而易见的前提必须是在嘉市区设“府”,且是唯一选项。这样,保持适度的影响力,其它的就无关大企业利益集团的疼痒了。

    嘉峪关市是“酒钢集团”的安身立命之所,政企“水乳交融”。“酒嘉合并”的方案,只要得不到“酒钢”这个行政化利益集团的认可,一切都是逗比白扯。
[ 此帖被jinshi在2015-01-03 16:2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5-01-02
回 weiyuan1993 的帖子
weiyuan1993:
国家确实没有承认嘉峪关的三个区

不设区的市
    不设区的市,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制中,其内部不设立市辖区。这里的“市辖区”是指“区人民政府”所对应的县级行政区划,而不是作为市的派出机构的“区”(如开发区、高新区、嘉峪关市自行设立的区等等)。而区人民政府的设立、撤销要经过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准。

    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不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相反,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则采用间接选举产生。

    目前,所有的县级市均不设市辖区,所以他们都属于不设区的市。另外还有4个地级市作为特例也不设立市辖区,包括广东省中山市东莞市海南省三沙市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峪关市自行设立的区是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不是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市辖区),被称为“直筒子(地级)市”。这4个地级市也具有“设区的市”的法律权责。

    由于绝大部分的地级市都设立市辖区,所以立法上所称的不设区的市常常被和行政上的县级市被认为外延相同,实际上二者无论是内涵定义还是外延范围都不一致。

    1982年宪法颁布以后,不设区的市中,曾经的地级市有:
  •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1983年时列于地级市之列,1984年始设区
  • 河南省濮阳市,1983年时列于地级市之列,1985年始设区
  • 湖北省十堰市,1983年时列于地级市之列,1984年始设区
  • 湖北省,宜昌市,1983年时列于地级市之列,1986年始设区
  • 湖北省,沙市市,1983年时列于地级市之列,1994年与荆州地区合并为荆沙市(1996年改荆州市)后始设区
  • 湖北省,襄樊市,1983年时列于地级市之列,1984年始设区
  • 湖北省,荆门市,1983年升格为地级市,1985年始设区
  • 湖北省,鄂州市,1983年升格为地级市,1984年始设区
  • 湖南省岳阳市,1983年升格为地级市,1984年始设区
  • 广东省,茂名市,1984年始设区
  • 广东省,佛山市,1984年始设区
  • 广东省,江门市,1984年始设区
  • 广东省,深圳市,1990年始设区(此前为办事处,非正式区建制)
  • 广东省,珠海市,1984年始设区
  • 广东省,韶关市,1984年始设区
  • 广东省,东莞市,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一直未设区
  • 广东省,中山市,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一直未设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1983年升格为地级市,1984年始设区
  • 海南省海口市,1990年始设区
  • 海南省,三亚市,1987年升格为地级市,2014年始设区
  • 海南省,三沙市,2012年6月21日设立地级三沙市。未设区
  • 四川省泸州市,1984年始设区
  • 四川省,德阳市,1984年始设区
  • 贵州省六盘水市,1987年始设区
  • 云南省东川市,一直未设区,1998年撤消改设昆明市东川区
  • 甘肃省嘉峪关市,2009年12月1日设置的3个市辖管理区结束了嘉峪关市不设区的历史,但这些市辖管理区是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而不是作为正规的地方人民政府的“市辖区”,所以嘉峪关市仍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设区的市”。
  • 甘肃省,金昌市,1984年始设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一度视为地级市,但未设区
    另外,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由中卫县升格为地级市时,曾获批准设立沙坡头区,但实际并未成立,但中卫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否由直选产生,需要查证。
[ 此帖被jinshi在2015-01-02 19:2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15-01-02
国家确实没有承认嘉峪关的三个区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15-01-02
    由于集权体制下对非中心的“排它”性“市刮县(区)”,纵览神州大地,难觅两座城市合并后能得到健康发展的范例。如果看到“荆、沙合并”失败的结局,很多人就应该闭嘴了。即使是宏观层面有“合”的必要,也要充分汲取“荆、沙合并”的经验与教训。
[ 此帖被jinshi在2015-01-02 14:0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5-01-02
     先立后破,“酒嘉合并”置换敦煌升格“地级市”,一气呵成。

    目前,国务院对行政区划调整采取从严从紧的政策,总原则是减少行政建制,区划调整容易批准,增加一个行政建制区难度极大。在目前整个区划政策继续从严控制审批的环境下,进行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或未减少行政建制层级的调整是难以得到国务院的批准。为减少行政性开支,各省也基本遵循对行政区划调整采取从严从紧的政策。当前有两种情况最有可能进行区划调整,一是对现有的区划进行结构调整,二是减少行政建制。特别是第二种情况,更容易得到国务院批准。很多城市在新的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批准之前,一般采用分步走的办法,先制定设立管委会之类的过渡性方案,待方案批准后再按新的行政区划方案设置进行调整。

    敦煌、玉门两市行政序列为省直辖县级市,目前由酒泉市代管(即正常管理)。敦煌市连同周边县也难以达到升格设“地级市”的标准,且无可预期的重大项目布局的支撑。在政府员额总量严控下,敦煌升格设“地级市”的大梦只能通过所谓“酒嘉合并”的途径置换而得。

    目前在国家三令五申严厉禁止各级政府大兴土木建设“楼堂馆所”的大环境下,加快“酒嘉合并”置换敦煌升格“地级市”,运作方式只能是“分”“合”并行(先立后破),酒泉市级机构主体“易府”翻牌“敦煌市”,“暂驻”原有办公场所异地办公。肃州区等划归新的“组合”城市管理。“酒泉”做为可选次级誉名。就地保持嘉峪关市级机构主体。

    以“酒嘉合并”置换敦煌升“地级市”,按照人员分流“属地”优先配置原则,资产补偿置换,减少人事安排阻力和财政动员负担,一气呵成,才有可能在控制政府员额总量及行政建制数额不变的前提下,尽快实现“酒嘉合并”跨入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中等城市行列,同时实现甘肃省的“敦煌大梦”。  
[ 此帖被jinshi在2015-01-02 17:3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5-01-02
   1994—1998年历时四年的“荆、沙合并”调整过程,基本原则是“留名不留驻”。“荆、沙合并”原荆州地区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由省直辖。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和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京山县和钟祥市脱离原荆州地区管辖。

    由此,“酒嘉合并”置换敦煌升格“地级市”,首先要解决的是因相互不对付而分离的群体,如何再次融合一桌“吃饭”的问题,而不是沉溺于纠葛谁原先“名气大”、“历史悠久”等,执意要“抢头”的问题。造成“问题”的解决旷日持久、久拖难解。

    “有立有破,先立而后破”,为避免“区域重组”工作实质的混淆,“酒嘉合并”置换敦煌升格“地级市”,加快“翻牌”进程,力争一气呵成,最基本的条件是不能将“酒泉”做为首要地名。

     没有最优,只有次优。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退一步”海阔天高,保留“政企融合”的城市发展核心主体,要比保留城市的名称更为重要。

    按国家近中期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市管市”结构模式,在甘肃省已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基础上,新的组合“城市”按“一体化建设”协调机制构建,而非实体“集权”制,管辖嘉峪关市(县级,副地级权限)、酒泉市(县级,副地级权限)、玉门市(县级)、金塔县,或再增设以安置富余人员为主的派出制“肃州区”。 设置保留各自发展印记、城市文化和地域标识,“县域经济自治”的“峪泉市”,是最合理的选项。

    借鉴“荆、沙合并”例,新的组合“城市”经过“一体化建设”磨合期后,最终名称和管理体制依据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磨合”体会,充分讨论后再行拟定。
[ 此帖被jinshi在2015-01-02 13:14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