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981阅读
  • 4回复

[地名探讨]香港街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4-03-07
香港街话

【明报专讯】香港有很多事物其实很有趣,只是我们太常接触,往往忽略了有趣之处。好像我们常常经过的街道、每天乘搭的交通工具,以至孩子最爱到的公园等,都各具不同特色。今期起一连四期,我们带你和孩子认识香港。

今个星期,我们先认识香港的特色街道。

现时全港共有4398条已命名的大小街道和里巷。根据香港掌故专家梁涛(鲁金)于《香港街道命名考源》及《九龙街道命名考源》两书中指出,香港街道的命名,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从开埠到中区第一次大规模填海时期,即1890年以前)

街道命名特色﹕多沿用政府著名官员或英国名人的名字作名称

例﹕以香港第一任总督轩利.砵典乍爵士(Sir Henry Pottinger)的名字命名的砵典乍街(Pottinger Street)。这条街道由皇后大道中向荷李活道筑上去,由于颇为陡直,故用石块铺砌路面,因此当时的华人又称它为石板街。

第二期(1890至1950年)

街道命名特色﹕多以港督和布政司的命名较多。

例﹕以第十四任港督卢嘉勋爵(Lord Lugard)命名的山顶卢吉道(Lugard Road)﹔以殖民地时期任工务司的W. Chatham来命名的漆咸道(Chatham Road)。

据统计,在殖民地时期,约有廿多条街道及郊野公园径以20位港督的名字命名,包括早期的轩尼诗道(Hennessy Road)、司徒拔道(Stubbs Road)、金文泰道(Clementi Road)、宝云道(Bowen Road)、爹核士街(Davis Street),后期的麦理浩径、卫奕信径等。

第三期(1950年至现在)

街道多来自新开发及填海地段,这时期的道路亦由有关政府部门规划和命名,但已放弃用政府官员的名字为街道名称。

专研究香港历史的珠海书院中文系系主任萧国健博士说,香港的街道命名特色以开埠初期的街道为主。

他举例,1841年南京条约还未签订前,英国海军已于现时上环水坑口街的位置登陆,故这条街名为「Possession Street」,意思是「占领地」。其后华人认为「占领」之名不太合适,而当时该处有一条大水坑,故改称为「水坑口街」。萧国健说﹕「在19世纪初出版的地图,Possession Street仍是音译为『波些臣街』。」而当时英军的驻扎地点便称为大笪地,即是荷李活道公园现址。

萧国健说,由于中上环一带是香港开埠初期发展的地区,因此街道名称都以英国官员之名为主。不过,当中有个不可不提的乌龙事,就是我们熟悉的皇后大道中、大道东和大道西。他说早期的皇后大道,道路十分宽敞繁华,适合人与马车同路,故一般巿民称之为大马路,及后政府为纪念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故正式将该处命名为Queen's Road,但当时的翻译员将「女皇」称号译作皇后,因此将本来的「女皇大道」译为皇后大道。

至于九龙区,萧国健说大批内地移民最初在油麻地、佐敦、尖沙嘴一带登岸,因此该区先发展起来,并出现一系列以中国首都、城巿为名的街道如北京道、广东道、汉口道、宜昌街等,以纪念「老家」。而大角嘴一带的新填海区,则多以不同树木名称命名,如枫树街、橡树街、榆树街、杉树街等。

萧国健说﹕「其实现在的弥敦道当年是海边,而旺角一带的村落则以农田种植业为主,所以便出现了通菜街、西洋菜街等街名﹔有些街道则以当年某些兴盛的行业命名,例如染布房街、黑布街等。」

命名过程需时半年

【明报专讯】现时,街道命名的工作由地政总署负责。所有的街道,包括市区或新界的街道,均需征求该区区议会及各有关政府部门的意见。而私人发展商可自行替其私家街道命名。

整个命名过程,由开始到名称检定、征求区议会及各有关部门意见,直至政府公告,需时约6个月。根据地政总署的命名指引,现时的街道命名不可以用人名、团体或机构的名字。而街道名称要和附近的环境协调及避免有争议。

现时最新一条命名的街道是位于屯门区的福亨村径。

街知巷闻小测试 (為便利計已連答案)

【明报专讯】究竟你对香港的街道有多少认识呢﹖即时来个小测试,欢迎你打开地图和爸妈一起找答案。

(1)一条从头或从尾读起,名字都一样的街道。
街巿街(油麻地)

(2)九龙区2条以英国两所著名大学命名的街道。
牛津道和剑桥道(九龙塘)

(3)港岛区3条最「甜」的街道。
糖街(铜锣湾)、糖水道(北角)、糖厂街(?鱼涌)

(4)港岛区3条以数字命名的街道。
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西营盘)

(5)港岛区3条以天文现象命名的街道。
日街、月街、星街(湾仔)

(6)请举出6条与皇帝、皇后、皇子和公主有关的街道。
宋皇台道、皇后大道东、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西、太子道、公主道
(香港来的沛按:还有域多利道、域多利皇后街、英皇道)

(7)街名是关于老师最喜欢学生在校内遵守的事情。(提示﹕位于筲箕湾)
爱秩序街

(8)懂得吟诗、唱歌和跳舞的街道。(提示﹕位于大角嘴)
诗歌舞街

(9)以香港第一任港督命名的街道。(提示﹕请参阅上文)
砵典乍街

(10)香港最「冷冰冰」的一条街。(提示﹕位于中区)
雪厂街。开埠之初时,此处设有一间冰库,出售从加拿大运来的天然冰块。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4-03-07
不过香港有条叫做雀仔街,似乎很有趣,完全是按照粤方言命名的。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4-03-07
「雀仔街」正式街名是康樂街,但俗名反而叫得更響,是因那裏整條街都是賣小鳥的。但這雀鳥市場於十年前左右已變遷了,原地因舊區重建也已面目全非。十分可惜。

類似的「俗名比正名響」的還有榕樹頭、猛鬼橋、擺花街、電車路、長命斜、十三隆、大笪地、大佛口、女人街、五支旗杆、石板街、花墟、大包米等。

而使用粵方言的正式街名不多,摩囉街和摩囉廟街是我僅有想到的。「摩囉」指的是印度人,而「摩囉廟」是指清真寺。

但地名就很多都是粵方言,例如深水埗、鰂魚涌、灣仔、九龍仔、鹽田仔、尖沙咀、石塘咀、之類,都是南方常見的地名。

較有趣的香港街道名,有「列拿士地台」(Rednaxela Terrace),據傳本來英國人將該地命名「亞歷山大台」(Alexander Terrace),但因那時當文書的師爺不懂英文,因此抄錯,把本來從左到右的字母錯作由右到左抄下來,因此ALEXANDER就變成了REDNAXELA。後來英國人發現,也沒有辦法了。

類似在定命過程中出錯的有春園街。那一區以前有一口泉,因此英人定命Spring Street,那知中文師爺誤以為Spring作春天解(其實是一字兩義),因此譯為「春園街」。「鑽石山」本來是因當地出花崗岩,是個石礦,因此日夜有工人鑽石開礦,故名。誰知英國人誤以此「鑽石」為彼鑽石,因此英文譯了作「Diamond Hill」,變成了黃金鑽石的鑽石了。九龍廟街的天后廟前本是舊日漁村的廣場,常有居民聚集消閑。英人因此命名「Public Square Street」,意即「公眾廣場街」,又是多得中文官,竟譯成「公眾四方街」,還用了數十年。至六十年代方改作「眾坊街」。

此外,把「Queen」譯成「皇后」,如皇后大道、域多利皇后街,都是錯誤的,因為那是記念女皇,而非國王的太太,二者是有區別的。還有如「Waterloo」譯成「窩打老」(應為「滑鐵盧」)、「Davis」譯成「爹核士」、「Nelson」譯作「奶路臣」,這一類不倫不類的中譯,都反映以前政府內的中文事務官水平低下,但錯了大家都已約定俗成,也不好更改了。也算是一個歷史的見証。

地名方面,以神祇命名的有黃大仙和天后,都是區名(其中天后是分區名,不是大區名)。另外最恐佈的是「七姊妹」及「七姊妹道」,傳說當地本來有七個梳起不嫁的自梳女,結拜金蘭,聲言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都要同年同月同日死。後來其中一個被主家強迫嫁人,沒有辦法之下,就七個一起跳海自盡,那地方就叫「七姊妹」了。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4-03-07
我看香港新闻都是说“雀仔街”(字幕也是这样写),以为是正式的名了,呵呵。。。。

大笪地这一名也常常听到,正名是什么?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4-03-07
因為康樂街這一名字沒有很多人知道,但一說雀仔街就全香港都知道。

大笪地是以前上環的一處小廣場,每到晚上就有很多賣藝的、算命的、唱戲的、賣小吃的、講故事的,位於今日的水坑口街。但這也一早沒有了,只剩下一個俗名。很是可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