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870阅读
  • 60回复

[江西]<方舆纵横谈>之江西篇—吴头楚尾之困(万字长文,慎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10-03
特别声明一下,部分内容是对未来发展预测之后,做出的预想方案,并不适用于当前情况,望大家进一步理性讨论。

作为中部省份,普遍缺乏存在感,江西也不例外。提到江西,一般人们的第一印象首先是个革命老区,想到的是南昌起义第一枪,井冈山上红旗飘,至于其他方面则很少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细说起来,江西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省份,其精彩程度与陕西、山东湖南、江苏等省比起来毫不逊色,王安石、欧阳修、文天祥可都是江西老俵。江西与长江息息相关,它的得名也正是来自于长江。中国古代的视角坐北朝南,以此为出发点来看,这里正好位于长江之右,故而简称其为江右。唐初分天下十道,江西属江南道。到了开元年间,又分天下为十五道,原江南道析为江南西、江南东、黔中三道。这时人们的视角又转了过来,按照左西右东的习惯将这一区域称为江西。不过那时现在的江西东北部还属于江东,直到明代才划入了江西,形成了今日江西的版图格局。元代设省时江东改称为江浙,江西却一直沿用下来,这也是为什么有江西而无江东的缘故。

江南西道的设立是江西作为地理区划的开端,两道的分置也让广大的江南地区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起初东西两兄弟实力旗鼓相当,都是鱼米之乡,富饶之地。尽管国家税赋仰给东南,可是湖广熟才能天下足。但到后来两江渐行渐远,特别是近代以来,江东仰仗沿海优势,工商业发展一跃千里,把江西远远甩在身后。江西的位置说好不好,说坏不坏。按照政治家、军事家的观点是吴头楚尾、粤门闽庭的形胜之地,从今日发展经济的角度看,它又是一个神经末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东部开放没有份,开发西部不沾边。只是到了振兴中部这个阶段,江西才被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之列。比起江东兄弟来,江西的现状是有些相形见绌了。然而就全国范围来看,江西不算太差,多年来一直能够稳居中游水平。江西有自身的优势所在,两江的差距也不是一朝一夕拉开的,老俵们不必自哎自叹。俗话说后来者居上,江西有巨大的潜力,只要找准方向,持之以恒,完成逆袭不是梦。

江西有许多优势,可惜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如一个人守着金山银山喊穷。江西矿产资源丰富,在探明的89种矿产储量中,居全国前五位的有33种,特别是铜、钨、铀钍、钽铌和稀土被誉为五朵金花。但目前大多数产业仍处在上游,加工研发不足,产品附加值低。江西气候温暖湿润,农副产品种类繁多,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但生产与经营仍然处在小农经济时代。江西山川秀美,兼之以浓厚的人文气息,本应成为一个旅游大省,却在宣传、管理、经营、服务各个环节上存在重大缺陷,使其难成气候。最让人堪忧虑的是人才的流失。江西自古重文教,是个出人才的地方,从唐至清,江西进士占全国1/10。然而由于本土缺乏产业支撑,再加上地方官员的漠视,大批人才都被邻近省份吸走。除了历史地理等先天条件,决定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最主要因素是人。造成这些问题的,莫不都是人的原因。
[ 此帖被收取五十州在2016-10-27 12:10重新编辑 ]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10-0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西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造就了江西老俵独特的个性。刘上洋先生总结江西老俵有六个特点;一是温和守矩而缺乏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二是不排外但会搞内耗,三是有小聪明但缺乏大视野,四是会读书但缺乏创造力,五是有着强烈的官本位意识而缺乏市场经济观念,六是朴实热情但缺乏勤劳刻苦精神。这是一个江西人的中肯之言,或许有偏颇之处,然对江西人总体性格特征把握还是较为准确的。这些特点是江西的优势,它给江西带来了稳定与均衡,带来了农业文明时代的辉煌。同时又是江西的劣势,它让老俵们墨守成规,固步不前,造成了工业文明时代的落伍。再进一步看,这些特性又在中部各省人民中普遍存在,是中国这个大陆型农业民族的共同特点,而这些特点在江西老俵身上表现得最为典型。因此在中华民族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老俵们的转变是破局的关键。这场破局之役需要上下两个方面共同入手,从上自下要进行体制改革,从下自上要转变思想观念,两者互相推动,才能促使转型顺利完成。

人的转变,思想的转变需要长时间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就现阶段来看,江西的发展应当重点把握下面几个方面。一是加快交通建设,尤其是要改善赣南山区的闭塞面貌。国家目前正在陆续启动各项贯通江西的高速铁路、公路网规划,江西各地也在争取,相信不久就会告别环江西高铁网的窘境。但是在山区还存在不少盲点,诸如修水、德兴、宜丰、乐安、宁都、遂川、安远、寻乌等地,在未来的建设规划中应予以填补。二是大力发展本土产业。原有产业应升级改造,包括工业与农业,从技术、经营、管理、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实现现代化。产业链要向下游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因地制宜地引进、推广新型产业。对发达地区的淘汰产业链要慎重引进,应权衡利弊,注重长期效益。三是抓好高校建设。江西目前仅有昌大一所211,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且布局极不合理,全省高校半数以上极中在南昌,上饶、宜春、景德镇等地只有几所可怜的二本和专科学校。江西应再建设两所211、一所985,并逐步补强各地市孱弱的高等教育。四是要留住人才,为他们提供施展的平台,给他们优厚的待遇。在开始阶段,不妨采用千金买马骨的方式吸引人才。不仅要面向理工类的技术人才,还要招揽具有先进理念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科研、文艺等小众型人才。五是要整顿整治,建立精干高效的体制与制度。政府要转变执政理念,由管制型逐步转变为服务型,并适当开放政权,接受社会的监督,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江西存在着许多叠床架屋的臃肿机构,扯皮、争利现象时有发生,比例典型的就是庐山的旅游业管理,虽说与官场大环境有关,但这此机构的交叉也是这些现象滋生的温床,应大刀阔斧裁撤整合。六是搞活民营经济。国营经济在江西占有很大比重,官僚习气严重,民营经济在层层重压下软弱无力,难以成长。上面有许多好政策,但到了下面很难落实。更有甚者,不但不保护扶持,反而吃拿卡要。江西有许多像袁隆平这样的能人,可是能像袁老这样受到特别关照的寥寥无几。要想地方经济繁荣,政府必须以身作责,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与其竭泽而渔,再四处招商引资,不如让利于民,藏富于民,给本地民营企业一个壮大的机会。现在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江西有不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当地主政部门是时候调整经济发展思路了。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6-10-03
南昌江西以政府主导型经济为主,走的路线也是省会独大模式。省里把最好的配置都给了南昌,但南昌却仍然显得不够高大上,处处显露着大农村的淳朴气息。说来南昌也有2200多年建城史了,可是它的城市建设却与之并不相称,既没有古典韵味,也缺乏现代风情,似乎仍然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种压抑的格局中。南昌的城市建成区铺得很大,不过各个区之间没有构成有机的统一,感觉就像从一个县城到另一个县城一般。南昌的城市建设要从全局上好好规划一下了,应当把古典与现代融为一体,剔除那些不伦不类的杂货铺因素,建成一座独具风格的城市。南昌原来的规划是昌九一体化,后来又扩展为昌九抚一体化,然而目前来看可行性并不高,南昌主城区离九江、抚州主城区都较远,而且北有鄱阳湖相隔,南有山岭阻挡。一则无法实现同城化,二则也辐射不了这两地的大部分县市。倒不如收缩范围,先实现与周边几个县市的一体化。建议将宜春东部靖安、奉新、高安、樟树、丰城五县(市)划入南昌,作为其发展方向。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10-03
九江是曾经的江西第二大城市,但现在老二的地位已经被赣州替代。造成九江退步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交通优势消退,随着国家铁路、公路网的不断拓展,长江航运运量下降,九江的枢纽作用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要。二是工业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在经济下行情况下受到很大冲击。三是体制僵化,机构臃肿,官僚作风严重。九江人在江西人中算是比较另类,江西人身上的其他缺陷在九江人身上很淡薄,惟有官本位意识九江人也避免不了。

关于九江,重点想谈一下庐山的问题,庐山不但是一个旅游胜地,还享有很高的政治待遇。它是九江财政的一棵摇钱树,也是江西争取优惠政策的一块金字招牌,从省里到市里各级都给予了相当的高的关注。但这种关注却给它带来的包袱,庐山风景区的规划范围330.4平方公里,原来分属庐山管理局、庐山自然保护区、庐山垦殖局、星子县、庐山区、九江县六家管辖。按照常理本来应该由九江市来协调各单位,可是庐山管理局却偏偏是省直管单位,享受副地级待遇,九江管不了。庐山区、九江县、星子县对庐山管理局的条例也不当回事,庐山管理局也无可奈何。而且庐山上有一个牯岭镇,有三万多居民,民事属于庐山区管辖。

改革开放以后,庐山成为一个开放景区,在利益的驱动下,各方矛盾潜滋暗长,有利哄抢,无利扯皮,多头管理的弊病日益暴露。几家单位各收各的门票,给游客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游完庐山景点光门票就要花费515元。对庐山景区的开发没有统一规划,掠夺式开发时有发生。然而对景区的设施维护及相关服务各方却相互推诿,漠视不理。2013年,作为世界地质公园的庐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黄牌警告,而在同年10月又发生了断桥落水事故,导致游客落水。这些问题给庐山抹了黑,给九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5年在中央的敦促下江西省终于下定决心,解决庐山问题,撤销星子县,设立庐山市,将原庐山区牯岭镇划归新设立的庐山市管理,庐山区改名濂溪区。通过设立庐山市,统一庐山的管理权。今年四月庐山市正式挂牌成立。但问题就此解决了吗?还需要事实来证明。

在庐山行政区域调整过程中,还牵涉到了共青城市。共青城始于1955年上海志愿者建立的共青社,1984年胡耀邦题名为共青城,2010年设立县级市。在设市之时,星子县的苏家当乡、泽泉乡划入新成立的共青城市,但星子方面却不予移交,一拖就是好几年。星子县这样做,九江却不干预,而是持默许态度,主要原因是共青城归属的争执。表面上共青城由九江代管,实际却纳入了江西省的直管序列。共青城被赋予副地级权限,省里把许多项目放到了这里,南昌学院也在这里设立了分校。共青城九江经营多年,初见成效,被省里横刀夺爱,自然是极不情愿的,于是尚在掌控之中的星子就成为了这场博弈的重要筹码。直到今年组建庐山市,星子才将这两乡放手。江西省的本意是以共青城为连接点,推动昌九一体化。但两城距离较远,而九江又是一个有相当实力的地级市,在短期内要吃掉它是不现实的。如果依靠行政干预强行实施,恐怕适得其反。务实的做法应该是放缓昌九一体化,顺其自然,合则留,不合则去。

站在长远角度来看,随着九江城市的发展,还会继续向外扩张,九江、湖口、都昌、星子都有可能撤县改区的对象。然而星子却成为了一个省直管、九江代管的县级市,如果将来需要撤市改县,恐怕很难通过。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江西省对于庐山的态度,是不肯轻易让出这块肥肉的。庐山问题折射出了江西省、市之间的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庐山问题,关键还是要妥善处理利益分配和明确权责,省里必须放权,如果省里继续插足,庐山问题还会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目前九江正在争取庐山的旅游规划权,结局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 此帖被收取五十州在2016-10-03 11:20重新编辑 ]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6-10-03
上饶去过或路过上饶火车站的朋友,一定对那里的鸡腿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吧。其实火车站卖鸡腿现象在江西铁路沿线各站很普遍,上饶只是个稍多一些而已。鸡腿并不能代表上饶饮食文化,上饶当地人一般都不怎么吃鸡腿的。上饶是吴越文化与赣文化的交汇地区,饮食既有江浙特点,又有客赣风味,烫粉、清明果、灯盏果、饭麸果、油条包麻糍果等是当地人常吃的特色小吃。可惜这些美食没有得到推广,就像它的许多美景一样不为人知。上饶山清水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为人熟悉的恐怕只有三清山和上饶集中营了。其实除了这两处,上饶还有龟峰、灵山、云碧峰、信江书院等诸多名胜古迹,相传陆羽的《茶经》也是在这里写成的。信州城内还有宝泽楼和白鸥园,是信州江南园林的代表,遗憾的是没有得到当地的重视,成了批发街和农贸市场,是不是有些暴殄天物呢?这几年上饶的旅游业开发得不错,经营管理都有值得肯定之处,当地在发财的同时也应关注一下信州传统文化,将其作为珍宝一样发掘、保护、弘扬,让软实力来辅弼推动硬实力。上饶现在还是一个农业大区,上升空间很大。再向工业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希望它能保持信江文化的根。上饶鸡腿的味道蛮不错,只要在质量上、卫生上改进一下,也是一个很好的品牌。不过我希望下去再去上饶的时候,火车站卖得不仅有鸡腿,还有烫粉、清明果、灯盏果等当地特色小吃,去信州城逛的时候,能看到宝泽楼、白鸥园恢复本来面目。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6-10-03
鹰潭因路而兴,是一个依靠交通优势发展起来的城市。它本是信江的一个渡口小镇,属信州府贵溪县管辖。1935年浙赣铁路修到鹰潭,这里开始成为水陆运输的集散地。1957年鹰厦铁路通成,1983年皖赣铁路重建,使这里成为当时江西最重要的铁路枢纽,鹰潭因之脱离上饶地区,升格为省辖市,并管辖贵溪县与余江县。改革开放后,贵溪借助铜冶产业,经济一跃而起,在八十年代完成了农业县到工业县的转型,1996年改为县级市。2003年后,国际铜价大涨,贵溪财政登上江西榜首。

而随着国家路网建设的日益完善,上饶、景德镇、吉安、赣州等成为新的枢纽,福建对外铁路也陆续建成,鹰厦线不再是入闽的唯一通道,鹰潭的战略地位不断下降。鹰潭意识到了自己的危机,努力拓宽发展路径。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措施不当,导致市本级与母县贵溪产生了矛盾。贵溪设市之时,鹰潭将龙虎山、上清二镇划出,设立了龙虎山风景区。贵溪是江西铜产业基地,月湖区也致力发展铜加工产业,贵溪搞节能照明,月湖区、余江县也步其后尘,又造成了同质化竞争。2007年鹰潭准备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整合贵溪城区与月湖区,结果却引发了3.21堵铁路事件,只得作罢。之所以发生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人的原因,如果鹰潭能够全盘统筹,合理分工,做好调查与协调,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可是当局者迷,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使得各区县各自为阵,割裂了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造成了不必要的内耗。

追本溯源,鹰贵之争其实是县域之争,是鹰潭镇与雄石镇双雄之争。它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当县域内出现两个实力较强的经济体时,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需要探索正确的解决之道。拔高一方,切块设市,以市带县这种方式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确实发挥过重大作用,然而就未来趋势来看,它忽略了经济的消长变化,割裂了区域内有机联系,继续采取这种思维模式进行治理是不合时宜的。

[ 此帖被收取五十州在2016-10-03 03:41重新编辑 ]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6-10-03
景德镇初次听到这个名字,真的以为它就是个镇,相信很多不了解它的人也都有同感。后来才知道它是个市,而且是地级市。景德镇得名于宋真宗年号,因所产青白瓷质地优良,皇上龙颜大悦,遂将年号赏赐,作为镇名,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清乾隆之后,景瓷生产从巅峰走向下坡路,延续500年之久的御器厂也寿终正寝。它的真正崛起实际上始于民国,1916年景德镇成为浮梁县城,1935年又成为江西省第五专区公署驻地。建国后景德镇从浮梁划出,独立建市。据说当年建市时征求当地民众意见,认为景德镇名气响亮,人们也叫得习惯,就创造了现在加镇的市名。后来景德镇的陶瓷产业逐渐恢复,生产规模空前扩大,产品日益丰富,形成了以日用陶瓷为主,艺术、建筑、工业、电子等各类陶瓷共同发展的陶瓷工业体系,1958年还建立了专业的陶瓷学院,可以说国家是把景德镇作为中国的陶瓷工业打造的。然而这也给景德镇打下了浓重的计划经济体制烙印,尽管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但景德镇经济仍然严重依赖于国有经济,产业结构单一,体制僵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症状。景德镇的陶瓷虽然质量上乘,但它的市场定位却太过狭窄,主要供给国家和社会上中层,仍然走的是御用路线,因而它的市场占有份额是不如唐山瓷的。

在新时代里,景瓷要想更上一层楼,必须面向大众,在研发高中档瓷器的同时,更要重视普通民众的需求。产业结构要走多元化道路,多培养民营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景德镇早已升格为地级市,地名还是用景德市为好。这不仅是个名称问题,它的背后反映的是人的抱负与气度。当年与景德镇齐名的三大名镇中,佛山、汉口早已因升格而改弦更张,景德镇为什么就要一直抱残守缺,守着“镇”不放呢?老字号的品牌效益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一直守着前人的成就吃老本,我们更需要的是开拓进取,青出于蓝而胜之于蓝。景德,不要再满足于镇的荣誉,要做景德市、景德府!

从长远出发,加强区域合作才是根本之计,而鹰潭、景德镇两市也亟需发展空间。江西在赣东北的区域布局必须转变思路,重新调整。综合各种因素考量,旧时信州板块与饶州板块的还是比较合理,现在也仍然适用的。建议重新划分赣东北行政区划:①以上饶南部与鹰潭市组建地级信州市,市府驻横峰区,原上饶信州区改名为广信区,原鹰潭市月湖区改设为县级鹰潭市,给予副地级地位。信州市辖三区两市六县,分别为横峰区、广信区、广丰区、上饶县、玉山县、铅山县、弋阳县、贵溪市、鹰潭市、余江县。②以上饶北部与景德镇市组建地级饶州市,景德镇昌江区与珠山区并为景德市,为府治所在,析鄱阳县置饶北县。饶州市辖三市六县,分别为景德市、乐平市、德兴市、鄱阳县、浮梁县、饶北县、婺源县、万年县、余干县。对于乐平、鄱阳、余干这三个人口大县,可以根据未来发展情况再进行分解调整。婺源旧属安徽,曾有回归想法,然归属江西日久,在江西较受重视,与赣东北各县联系也较为密切,对江西已渐渐认同,故留在江西为宜。

[ 此帖被收取五十州在2016-10-03 17:52重新编辑 ]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6-10-03
宜春偏居赣西一隅,经济实力较弱,也没有什么知名品牌,所以存在感一直很低。它继承自上个世纪的宜春地区,它的建制原来只是作为南昌的助手,分理赣西的行政事务,由此把几个不同的自然经济区域划到了一块,可以说是拉郎配。随着市管县制度的确立,它的弊病越来越显现出来。宜春地区东西部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县市在南昌的辐射范围内,较为发达,倾向于南昌,对西部普遍缺乏认同感,尤其是对袁州区的中心城市地位感到不满。而袁州区呢,本身实力有限,又鞭长莫及,也照应不到东部的兄弟们。强扭的瓜不甜,它们组合在一起没有产生共鸣,而是像拔河一般在互相角力。

宜春要努一把力,把经济发展起来。袁州区现在混乱的管理体制必须理顺,为发展开道。袁州地盘分为市本级、宜阳新区、经济开发区、明月山风景区四块,后三个都是未经注册的黑区,这三区的财政收入未纳入袁州区统计数据,去向不明。考虑到袁州区体量较大,可将其析为两个正式的区,取消黑区,正本清源。在产业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小作坊产业,发展冷链物流,并依托明月山机场建设赣西小空港。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6-10-03
萍乡因矿设市,是典型的资源采集型城市,支柱产业以煤炭、钢铁、电瓷、烟花、建材为主。它对江西经济的贡献曾经很高,长期排在省内四、五位的水平。然而随着资源的枯竭,经济开始走上下坡路,近年来在江西地市排位跌到了九、十位水平。面对困局,萍乡一直在探索新的发展途径。近些年萍乡在旅游产业方面做得非常不错,武功山帐篷节声名鹊起,矿山公园建设也别具一格。另外,萍乡在农副产品加工、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发展也颇有建树。但是周边地区也在做类似的产业,竞争压力很大,新材料产业新余做得更好,医药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难敌宜春,烟花产业则在浏阳和万载的夹击之下。而且萍乡地域狭窄,上升空间有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在此种情况下,有些萍乡人希望脱赣入湘,融入株湘潭一体化圈子摆脱困境。那么入湘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且看长沙周围,株洲、湘潭、岳阳都是工业强市,萍乡难以匹敌。湖南要扶持也是优先省内城市,比如益阳。萍乡在湖南只能是浏阳一样的定位,与浏阳竞争。且不说湖南会有偏袒的成份,单就实力而论,浏阳萍乡半斤八两,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萍乡会胜出吗?更重要的是萍乡对于株湘潭经济互补性很小,而且萍乡现在处于经济下行状态,湖南有什么必要接收萍乡呢?如果非要入湘,只有采取行政干预,将萍乡划归湖南,但是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中,跨省划出一个地级市这样大的动作可能性几乎为零。

所以脱赣入湘不可行,萍乡要发展,还得从省内找出路。新宜萍三地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本来就是一个经济单元,经济发展只有快慢先后之别,实质上的差异并不大。莫要小看宜春(市本级袁州区),宜春是个潜力股,它现在还处在待开发状态,上升空间比新余、萍乡大。人口和土地是最重要的财富,说不定哪天画龙点睛,一飞冲天。三地在发展过程中,最常比较的就是身边的两位邻居,说明它们的竞争也说明它们对彼此的认同。而且三地的开发项目有很多雷同的内容,医药、茶油、新材料三家都在搞,真个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可这样一来,又导致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造成了内斗内耗,为什么就不能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呢?比如旅游,大可以做一条赣西旅游产业链,把仙女湖、明月山、武功山串联起来,联动发展。赣西现在都没有一家商业银行,既然三家都做不了,为什么不联手呢?行政区划倒不一定非得合并,但区域经济合作势在必行。

[ 此帖被收取五十州在2016-10-03 03:39重新编辑 ]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6-10-03
新余因钢设市,与萍乡类似,母县也是宜春,也是一个资源型城市。它也面临着和萍乡一样的困境:资源枯竭,结构性产能过剩,发展空间不足。不同的是它起步较晚,转型略早,目前的处境要好于萍乡。在钢铁产业步入低迷之时,新余就开始了转型之路,率先引进了LDK,成为国内最大的光伏生产基地。此外在节能减排装备、苎麻纺织、食品加工、旅游等产业上,也小有成就。然而光伏发电技术目前尚不成熟,还没有解决恒定供电问题,在国内外实际使用很少,光伏设备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新余生产的光伏设备大部分以低廉的价格出口给了欧美国家,但2011年后,欧美国家对我国的光伏采取双反政策,使国内的光伏产业遭遇了寒冬,新余首当其冲,赛维集团亏损严重,最后不得不破产重组。光伏确实是一种朝阳产业,随着技术的成熟,将来大有可为,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新余还需要等待。远水解不了近渴,新余必须面对当前的经济困境,走出严冬,才能迎接春天。发展其他产业,免不了同质竞争,尤其是赣西区域内的同质竞争。要想达到收益最大化,也还是要进行区域分工协作,减少摩擦,把冲突变为互补。

建议调整赣西地区的行政区划,将宜春东部五县划入南昌,西部与新余、萍乡组合为袁州市,袁州区更名为宜春区。虽然新余、萍乡实力是比较强,但它们也有明显的短板,地域狭小且面临资源枯竭之忧,与其邻近的宜春合作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赢。以袁州区为中心的宜春西部尚处于待开发状态,例如袁州区有丰富的锂资源,未来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其发展需要资金、技术及先进理念的注入将之激活,新余和萍乡的加入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空白,同时它们也可以分享袁州区现有的交通与教育资源。组合后的新区域应当采取一种新机制,改变行政主导配置的格局,使各城市之间保持平等、合作、互利的关系。准确的说应该是接近于自治州性质的体制,有立法权但不实行市管县。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6-10-03
吉安境内重山叠障,山给吉安带来了名声,带来了财富。其中井冈山就是吉安最大的靠山,井冈山不仅使吉安拥有了一个旅游胜地,还带给了它革命老区的政策和待遇。吉安人开发项目必以井冈山相称,可见这块金字招牌之管用。其实井冈山不只有红色革命遗迹,其自然风光也非常秀美。吉安发展旅游业,应当适当削弱红色光环,增强绿色光环,以红促绿,以井冈山为中心带动其他景区的开发建设。井冈山这块招牌固然好,但不能因此养成依赖症,在享受国家政策照顾扶持的同时,更要自立自强。井冈山精神不是等靠要,而是面对艰难困苦自强不息。吉安人是务实的,属于闷声发大财那种类型,就是太过于谨小慎微,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妨把胆子放大一点,步子迈宽一些。现在吉安的城市规模偏小,建议将吉安县改区,将井冈山经开区、庐陵新区的开发范围进一步向南扩展。未来还应向北部扩展,将吉水县城纳入吉安中心城市圈。要努力改善各县的交通状况,形成多层次、多等级的网络覆盖。发展产业可以走跨越式路线,不必要按部就班,开发资源可以适当地引进一些下游产业,围绕水可以做软饮料,围绕泥碳可以做生物产业,围绕花岗岩可以做高档建材、艺术品加工。当然在发展初期应集中力量做好一类项目,同时要考虑到生态因素,吸取别处以往的教训。井冈山大学应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向211的目标奋斗。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6-10-03
赣州下辖18县(市、区),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将近千万,其规模占到了江西的四分之一,在我国内地的地级市中算得上一个巨无霸。正由于赣州的分庭抗礼,使得南昌难以一城独大。赣州城是赣南的地理中心,是江西通向闽粤两省的门户,章、贡二江在此合流为赣江,拥有天然的黄金水道,自古就是交通枢纽,当代修建的经由赣南的铁路、公路这里都是必经之地。它也是一座拥有两千年历史的古城,不同于南昌的是老城区保存了宋城的格局,其防洪设计至今令当地百姓受益,明清的街道、建筑仍然为数不少,它们与现代建筑糅合在一起,显得毫无违和感,希望这种特色一直保持下去。赣州的规模偏大,多年来很多人想将其拆解,在东部建立以瑞金为中心的地级市。然而瑞金地处山区,城市规模小,经济不发达,实在难当大任,而且周边各县也不富裕,即便合力建设瑞金,也难成大器,只是徒然增加了一套行政编制。现在赣州城正在成长壮大时期,南康、赣县相继改区,未来再向于都发展,对东部的影响力将会大大加强,完全能够发挥辐射全域的作用。所以新设瑞金必要性不大,赣州不宜拆分。赣州的发展首要的是改善交通,特别是山区各县的交通。其次是要发展产业。赣州农副产品种类多,但在加工上有很大欠缺。能源产业应逐步向下游延伸,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赣州也是江西最大的劳务输出地区,针对目前的务工人员回流,发展产业也是当务之急。同时要加强职业培训,使这些人有活干,能干活。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6-10-03
抚州自古文风鼎盛,号称才子之乡,江西进士中三分之一出自抚州,出现过王安石、陆九渊、汤显祖这样的文化巨匠。直到今天抚州的教育带来仍然十分昌盛,高考成绩卓越,每年都有大量优秀学子考入清华、北大等全国名校。特别是临川中学,被誉为才子摇篮,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学者来此读书。但正如刘上洋先生所说的,江西人会读书,但缺乏创造力,这句话用在抚州人身上最为贴切。除了教育,除了南丰蜜橘,抚州似乎再没有什么值得称到的地方。尤其是经济方面乏善可陈,农业还是传统形态,第二、第三产业都不发达。这又让人想起了刘先生总结江西人的另一个特点有着强烈的官本位意识而缺乏市场经济观念。那些抚州才子都去哪儿了?大多数考学去了外地,从事科教文化事业,少数留下来的也是去行政、事业单位,罕有从商者,罕有企业家。没有人才做实业、搞贸易,抚州经济如何能发展上去?就拿旅游业来说,抚州真的就没有风景名胜吗?非也,临川文昌里就是一个很大的古建筑群,还有像乐安流坑、金溪竹桥这类古村落,军峰山、大觉山、马头山的景色也颇为赏心悦目。可惜这些景点 “养在闺中人未识”,蚂蜂窝发布的一则旅游消息讲的是抚州的梦湖、大觉山两处景点,题目却是《南昌周边又添两处新景点》。可以说抚州的旅游业存在大片的空白,不但缺乏宣传,更缺乏相关的服务、设施、产业、组织等等。抚州潜力巨大,欠缺的是创造力和市场经济观念。条条道路通罗马,成功不是只有从政一条路。在发展的道路上,抚州人最需要的是打破传统思维模式,需要一部分把会读书转变为会致富。观念一变天地新,抚州崛起正在于此,江西崛起正在于此。末了改一句诗作为对江西的寄望:江西子弟多才俊,后来居上未可知。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6-10-03
参考文章《江西老俵》
《庐山设市背后的千年分合》
《贵溪与鹰潭历史关系之演变》等

一己之见,粗浅之谈,欢迎江西籍与关注江西的坛友批评指正。@未央小色狼  @大干部  
@东山听松  
@荒州邈县  
[ 此帖被收取五十州在2016-10-04 12:33重新编辑 ]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6-10-03
江西人才辈出,内耗严重,省一级如此,到中央也是如此。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6-10-03
汲取广西教训。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6-10-03
理顺庐山管理体制,不是昌九一体化,不是庐山市,而是南昌市庐山区!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6-10-03
萍乡入湘在耄时代是最好时机。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6-10-03
当省管县刚刚出台的时候偶就说过不可能,尤其是落后地区更是不可能。但如果是变通呢?比如说从市管县这个集约型管县模式转向行政公署管县的粗放型模式。简而言之,市不管县,省也不直接管县而是由派出机构行政公署管县。分级管理,互不隶属,有地级市也有县级市,有地级县也有县级县。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6-10-03
从赣东和赣西楼主的建议看,纯粹的地域折中观念。上饶鹰潭两家合并,市政府驻横峰,凭什么?横峰要经济没经济,要交通没交通,要历史没历史,别说上饶鹰潭不服了,弋阳铅山这种小县也没谁鸟他,鹰潭宁愿直接并入上饶、上饶宁愿并入鹰潭;两地也不会愿意臣服于小横峰的。。。
区划调整首先要从内部考虑,萍乡新余内部统筹协调很合理,问题在于体量小,解决办法不是撤销,而是扩大;宜春内部根本不是一个整体,连自己底下的县市都统辖不了,基本上能辐射到的最多不过万载或者铜鼓,现在反倒还要吃掉两个地市,失去了丰樟高,剩下的宜春只能被萍乡新余分掉,填补两者的缺陷——小。
楼主九楼所说“同时它们也可以分享袁州区现有的交通与教育资源。”这完全是进入了一个误区。请问?袁州现有什么交通教育资源是值得萍乡新余分享的呢?机场?新余或许会吧,但别忘了萍乡隔壁还有一个大邻居——长沙,有着全国十大机场——黄花机场,黄花机场的航班和宜春根本不是一个级别,萍乡的航空交通是依赖于长沙的,宜春作用微乎其微。而且现在全国各地普遍建机场,萍乡新余也不例外。至于其他方面的交通,铁路,国道,高速公路,高铁,宜春有的萍乡新余一样都不缺,相反,萍乡还有渝长厦,新余还有新吉城际和蒙华线分文线,宜春规划多年的咸宜吉如今泡汤,很有可能会被咸新吉的新余取代。至于教育,原先宜春学院在赣西还有点影响力,但如今,萍乡学院新余学院相继升本,宜春有的,萍乡新余一样都不缺,宜春能有什么资源让萍乡新余分享?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6-10-03
区划调整首先要从内部考虑,萍乡新余内部统筹协调很合理,问题在于体量小,解决办法不是撤销,而是扩大;宜春内部根本不是一个整体,连自己底下的县市都统辖不了,基本上能辐射到的最多不过万载或者铜鼓,现在反倒还要吃掉两个地市,失去了丰樟高,剩下的宜春只能被萍乡新余分掉,填补两者的缺陷——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小狼的认真答复,因为我是用手机发帖,操作不便,就拆成一段一段和兄弟讨论吧。@未央小色狼  

拔高一方,切块设市,以市带县这种方式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确实发挥过重大作用,然而就未来趋势来看,它忽略了经济的消长变化,割裂了区域内有机联系,继续采取这种思维模式进行治理是不合时宜的。个人不赞同带动论,不主张市管县。区域经济要在整体上统筹协作,但各城市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即使划到一起,也应该用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而不应该是谁管谁,谁命令谁。在经济事务中要弱化行政主导因素,行政中心应避免总部经济。行政中心的选择主要从有利于行政便捷出发,行政中心可以很小,可以很穷。
组合后的新区域采取一种新机制,改变行政主导配置的格局,使各城市之间保持平等、合作、互利的关系。准确的说应该是接近于自治州性质的体制,有立法权但不实行市管县。要建立这种体制,必须跳出市管县思维,跳出官本位思想。
[ 此帖被收取五十州在2016-10-03 10:32重新编辑 ]
本帖提到的人: @未央小色狼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6-10-03
宜萍新缺少的是优势互补,统筹发展。钦北防难兄难弟。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6-10-03
从赣东和赣西楼主的建议看,纯粹的地域折中观念。上饶鹰潭两家合并,市政府驻横峰,凭什么?横峰要经济没经济,要交通没交通,要历史没历史,别说上饶鹰潭不服了,弋阳铅山这种小县也没谁鸟他,鹰潭宁愿直接并入上饶、上饶宁愿并入鹰潭;两地也不会愿意臣服于小横峰的。。。

—————————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很多时候,博弈的最终结果正是折中啊。
横峰还是有一点交通的,是个丁字型铁路小枢纽,浙赣电气化铁路横贯东西,横(横峰)南(南平)铁路在县城接轨,320国道、上(饶)德(兴)公路和梨温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离三清山机场也不远。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6-10-03
区划调整首先要从内部考虑,萍乡新余内部统筹协调很合理,问题在于体量小,解决办法不是撤销,而是扩大;宜春内部根本不是一个整体,连自己底下的县市都统辖不了,基本上能辐射到的最多不过万载或者铜鼓,现在反倒还要吃掉两个地市,失去了丰樟高,剩下的宜春只能被萍乡新余分掉,填补两者的缺陷——小。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不能叫吃掉,而是整合在一起。之所以选择宜春做行政中心,只是因为它是这条轴线上的中点。
以宜春的位置,即便丰樟高贫弱,宜春还是照应不到,它们还是倾向南昌。
三地经济类型趋同,若不改变现行体制,即便新萍两分宜春,还是避免不了同质化竞争。
行政区划倒不一定非得合并,但区域经济合作势在必行。即使不变更区划,也应该建立一个区域经济协作组织。
[ 此帖被收取五十州在2016-10-03 10:24重新编辑 ]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6-10-03
回 我等天子 的帖子
我等天子:理顺庐山管理体制,不是昌九一体化,不是庐山市,而是南昌市庐山区! (2016-10-03 08:15)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昌九一体化也就不远了,再进一步就是南昌市九江区了。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