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644阅读
  • 194回复

[地名由来]济南名泉泉名及由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50 发表于: 2004-04-24
白云泉
白云泉在龙洞马蹄峪尽头,白云山主峰东北向山梁西侧陡崖下。陡崖高约15米,下部凹进,呈石窟状,泉自窟穴中流出,汇为面积约1平方米的石砌小池,然后再淌入与小池相连,南北长20米,东西宽约6米,一面临崖,三面石砌的大池中。池内青藻飘动,水清碧透,久旱不竭。泉北侧为白云洞,又称白衣仙人洞。洞深10余米,宽四五米,相传有一白衣仙人曾在此居住,故名。此处山高峪深,林木丰茂,蔚然深秀。白云山峻拔葱郁,白云常常缭绕于山间,气象苍茫。白云泉东南二三十米处陡崖下,又有一泉。崖根亦呈石窟状,泉自窟壁顶滴滴嗒嗒落于自然池中,常年不竭。池中青草碧绿。
只看该作者 151 发表于: 2004-04-24
华 泉
华泉位于华山(古称“华不注山”)南侧山脚下,也称华水,因华山得名。战国时期的《春秋左传·成公二年》即有记载。北魏《水经注》亦载:华泉,在“华不注山下也”。元《齐乘》说:“山前道院中有石刻太白诸贤诗,院前即华泉。”古时,此泉很大,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称“方圆百步”。华山之阳偏东有华山湖,又叫金光湖,在早也称广平湖,现存水域二亩余,其水甚清,植有荷莲,华山倒影入波,充满诗意。相传这湖便是由“方圆百步”的华泉水形成的。华泉的流向,宋代以前流入济水,宋以后流入小清河。《春秋左传》载,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齐顷公亲率大军在今济南北马鞍山下摆上阵势,与?克率领的晋军进行决战,史称“齐晋?之战”。结果“齐师败绩”,齐顷公被晋军追逼,“三周华不注”。幸得大臣逢丑父与之更衣换位,并佯命齐顷公到山脚“华泉”取水,始得趁机逃脱。后来,历代文人对华泉多有题咏。宋代曾巩《登华山》诗曰:“丑父遗忠无处问,空余一掬野泉甘。”清人赵执信作《华不注行》诗说:“欲寻丑父易位处,华泉之水今独清。”  华泉的水,也有喷涌、淤塞、复涌、再淤塞的历史。明末《历乘》载“今竭”。民初《续修历城县志》称:“华不注山下泉源灌注陂地,交属荷稻之利,村民赖之。”清代乾隆年间济南诗人朱曾传诗说:“华山高高白云流,华泉脉脉绿波柔。”据清道光《济南金石志》记载,清嘉庆白 泉(1997年3月)十九年尚有华泉石刻,为正书,“在华山下泉井上”。如今华泉又淤塞,其迹难辨。

只看该作者 152 发表于: 2004-04-24
老母泉
老母泉清道光《济南府志》载“在堰头北”,并引康熙《济南府志》语:“其泉日涌寒沙,好事者系石试之,莫测其底,流入大清河。”已淤失。
只看该作者 153 发表于: 2004-04-24
灰包泉
灰包泉清道光《济南府志》载“在韩家店”,并引康熙府志语:“流经闸口西,入小清(河)”。据乾隆《历城县志·山水考四》载,“韩家店闸在府城东北十二里”。今况不详。
只看该作者 154 发表于: 2004-04-24
白 泉
白泉在王舍人镇纸房村北约150米处。古称白野河,又称白泉河,金《名泉碑》称白泉。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亦收录。清乾隆《历城县志卷九·山水考四》载:“白泉出纸房庄北,方十亩,中有大泉,间数刻一发,声如隐雷。多涌白沙,故名。”为坝子河之源,北流经遥墙河入黄河。水质优且量丰,素有鱼米之利。1955年曾装一台17.7千瓦的发电机发电,供附近村民照明。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东郊工业区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白泉停止喷涌,成了一片荒废的洼地。80年代,在白泉东侧建滩头自来水厂,供周围10余个村庄用水。90年代中期着手开发,挖成一个长约百米、宽20米左右的水塘,尚有泉水出露,经年不涸,但水势已远不如以前。当地百姓又将白泉称为“百泉”,因此泉周围尚有众多的小泉,如唐家泉、张家泉、李家泉等等,白泉为众泉之首。
只看该作者 155 发表于: 2004-04-24
丫丫葫芦泉
丫丫葫芦泉又名葫芦头泉。在白泉东北约300米处。因平面呈丫丫葫芦形,故名。昔日,泉源奋涌,水深数米。今为面积约700平方米的自然洼坑,淤塞严重;平时积有浅水,旱时干涸,洼坑内长满苇草。灰 泉 在丫丫葫芦泉西北约300米,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已夷为稻田,仍常年积水。
只看该作者 156 发表于: 2004-04-24
草 泉
草泉,清郝植恭列入《七十二泉记》。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俱载:“在白泉南,源广数亩,流经滩头,入坝子河”。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称已“失考”。今当地百姓所称“草泉”,在白泉以东约800米。原为自然水坑,水极旺盛,深达二三米。现已淤塞。1975年前后曾在泉源处打一机井,作灌溉之用,后因水量不足而废弃。
只看该作者 157 发表于: 2004-04-24
麻 泉
麻泉在纸房村西南约500米,济南市东郊自来水厂东邻。泉源深广,清郝植恭列入《七十二泉记》,称“麻披泉”。今已湮于农田。崇祯、乾隆《历城县志》和道光《济南府志》所载“麻泉,在白泉北,流入滩头”,方位与此泉相反,当为古时在白泉以北另有“麻泉”。
只看该作者 158 发表于: 2004-04-24
惠 泉
惠泉在麻泉东约300米。崇祯、乾隆《历城县志》和道光《济南府志》俱载:“在白泉南,流与冷泉合。”今早已沦为农田。
只看该作者 159 发表于: 2004-04-24
冷 泉
冷泉,清郝植恭列入《七十二泉记》。崇祯、乾隆《历城县志》和清道光《济南府志》俱载:“在白泉南,流入滩头。”乾隆县志又载白泉“旁有冷泉、漫泉”。今已湮于农田。
只看该作者 160 发表于: 2004-04-24
漫 泉
漫泉在纸房村西南约300米。崇祯、乾隆《历城县志》和道光《济南府志》俱载:“在冷泉西南,流入滩头。”昔日水盛,几与麻泉相连,故乾隆县志载“漫泉,一名麻披泉”。今已沦为农田。
只看该作者 161 发表于: 2004-04-24
漂 泉
漂泉,崇祯、乾隆《历城县志》和道光《济南府志》俱载:“在白泉东,发源迅疾,流经曲家庄,入遥墙河。”已湮失。
只看该作者 162 发表于: 2004-04-24
团 泉
团泉,清郝植恭列入《七十二泉记》,称“团圆泉”。崇祯、乾隆《历城县志》和道光《济南府志》俱载:“团泉,在白泉西,流入滩头。”乾隆县志又载:“团泉,一名漂泉。”已湮失。
只看该作者 163 发表于: 2004-04-24
花 泉
花泉,名列金《名泉碑》和清《七十二泉记》。在王舍人镇陈家张马村东北隅,双龙桥东三四十米处。因十孔争沸,波纹激荡,状如花朵而得名。泉水甘美,昔日村人多汲取烹茶为炊。过去,花泉水势很大,与桥西的钊家泉、柳冈泉、耿家泉相汇,在附近形成“张马泊”。清康熙《济南府志》载,“泉源数泓,广数亩,一方水利所关,流经耙道河,东北入沙河”,然后流入大清河。双龙桥曾为通往遥墙的交通要津,桥头置有碑亭,并有茶摊、瓜果摊等。因环境优美,行人多在此品茗歇息。随着公路的开通,此处已无往日的繁华,碑亭亦毁圮不存。据倒卧于双龙桥旁的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修双龙桥碑记》载,当时花泉已融于藕池中。1970年以前,尚可见池底涌泉。后因工业用水不断增加,尤其是附近张马屯铁矿的开掘,泉渐停涌,水泊也被改为稻田、菜地。1993年在桥东辟建渔塘,花泉遂没于塘内。雨季,双龙桥附近的钊家泉、柳冈泉、耿家泉等无池小泉仍时有出露,积水成洼。旱季复涸。
只看该作者 164 发表于: 2004-04-24
饮马泉
饮马泉在王舍人镇大辛庄北,黄台电厂河东侧。当地百姓传说当年曹操率兵在此饮马,故而得名。该泉是一个东西长50多米,南北40米左右的不规则的天然水塘,常年有水,可灌农田。水中芦苇摇曳,岸边杨柳婆娑。
只看该作者 165 发表于: 2004-04-24
猪拱泉
猪拱泉在王舍人镇南滩头村西南田间,无砌垒泉池。由于地下径流上源的大量开采,此泉现已成季节泉。旱季干涸,雨季出露,平时周围土壤湿润。
只看该作者 166 发表于: 2004-04-24
当道泉
当道泉在王舍人镇西梁王村北约400米处。清郝植恭列入《七十二泉记》。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俱载,称“源流深长,可资水利,流入坝子河”。泉池甚广,可垂钓,泉畔建有钓鱼台寺。解放前,寺已毁。50年代末,泉池日渐淤塞,以至沦为稻田。
只看该作者 167 发表于: 2004-04-24
柳叶泉
柳叶泉在当道泉北,广约300平方米。50年代末淤塞,沦为稻田。
只看该作者 168 发表于: 2004-04-24
双宝泉
双宝泉在王舍人镇冷水沟村西南约1公里处的田间。为东西相距百米左右的两泉,皆常年积水。西侧之泉水深,植有莲荷;东侧之泉水浅,呈沼泽状,苇草茂盛。

只看该作者 169 发表于: 2004-04-24
蕊珠泉
蕊珠泉在济南南郊玉函山阴佛峪寺遗址。清道光《济南府志》有载。一股细流在原寺内西侧岩壁上渗出,注入方池。因细流撞击,池内常有水泡泛起,如蕊珠,故名“蕊珠泉”。盛水季节,泉水溢出,从北面的石隙中泻出,顺势跌落崖下。夕阳返照之时,从远处看去,犹如一道金线,景观甚奇。若值深秋,红叶满谷,黄花遍野,翠柏相映,景色更佳。
只看该作者 170 发表于: 2004-04-24
王母池
王母池 位于玉函山巅。山顶平阔,东侧原有兴隆寺,亦叫卧佛寺,建于唐代。西侧原有宋代所建的泰山行宫,因祀泰山碧霞元君,所以也叫碧霞祠。现寺院遗址仅存少量建筑。王母池在碧霞祠废墟北侧,形似方井,亦称“瑶池”。传说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并有“惊鸟留玉函”的故事传世。相传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回驾来到池边,使池边一鸟惊飞。鸟飞处留一玉函,所以后人将此山称作玉函山。
只看该作者 171 发表于: 2004-04-24
鹁鸽泉
鹁鸽泉在玉函山佛峪西端,鼓楼峰东侧林间路旁。水自岩缝流出,积于天然池内,旱时断流干涸。
只看该作者 172 发表于: 2004-04-24
灰 泉
灰泉在玉函山北坡登山路西侧密林中。水自石缝涓涓流出,积于直径1.3米左右的圆形浅池,时有枯竭。昔日为僧人饮用山泉,今泉旁尚有清雍正十年(1732年)《佛峪灰泉记》碑。
只看该作者 173 发表于: 2004-04-24
大 泉
大泉在玉函山安息园西侧山腰处。为长8米左右天然泉池。水自岩缝流出,积于池内,清澈见底,常年不涸。
只看该作者 174 发表于: 2004-04-24
东峪泉
东峪泉在玉函山北侧柏石峪村南。因源于东峪岩下,故名。泉水自深4米多的岩洞流出,顺山势层层下跌,沿峪沟北流。洞周岩壁湿润多水,夕阳返照熠熠生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