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22阅读
  • 2回复

[河南]三门峡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5-10-07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边陲,晋、陕、豫三省交界处,是随着黄河第一坝的建设而诞生的新兴城市,为了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品位,并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的“21世纪城市规划、管理与发展”援华项目试点城市为契机,采取邀标设计方式完成了三门峡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工作。

一、城市区域发展战略
<p>1. 城市战略定位
<p>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能源产业基地和旅游服务中心;河南省西部区域中心城市,河南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基地;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
<p>2. 空间发展战略
<p>从三门峡城市定位出发,将三门峡的城市空间战略可概括为“东西对接、北连运城、强化中心”三大战略。
<p>3. 城市形象战略
<p>三门峡的城市形象定位为“黄河文化古邑,陇海产业新城,滨水宜居城市”
<p>二、产业发展战略
<p>1. 战略指导思想
<p>以东部中原城镇群为主要方向的外向型对接战略;以强化中心城市为目的的“龙头”带动战略;以提高黄河金三角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的经济协同战略;以培育区域经济中心为目标的空间发展战略;以生态保护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p>2. 战略发展原则
<p>多元发展的战略原则;产业集群的战略原则;技术领先的战略原则;基础设施优先的战略原则。
<p>3. 新的产业结构选择
<p>第二产业:在现有的五大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拉长产业链;利用现有的制造业基础优势,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第一产业相结合,发展饮料和果品加工。
<p>第三产业:优化城区环境,发展商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利用历史古迹,建设文化教育基地;依托便捷交通,建设物流配送基地;房地产业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p>第一产业:构建果品、果汁两条产业链,实现农工贸一体化;将林业发展与板材生产等建材工业相结合;奶牛养殖和畜牧精深加工;农业观光、旅游休闲。三、社会发展战略
<p>1. 三门峡市社会发展目标
<p>为了给三门峡创造一种和睦协调的社会环境,我们提出了三门峡社会发展的五大目标:社会结构合理;社会流动通畅;社会事业发达;社会公正;社会环境和谐有序。
<p>2. 社会发展战略与对策
<p>从建设宜居城市的高度加强城市住宅、绿地、公共交通等建设,提高城市宜居度;明确产业定位,寻找新的就业增长点;强化了三门峡市作为黄河金三角的文化与信息金融中心的地位,也进一步扩大城市聚集规模及效应;从建设文化中心城市的高度加强城市文化设施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在社会服务设施(尤其是文化产业)和公共交通系统的基础建设投入,增加产业和系统的技术性支持,注重投入产出效益;从科技兴市、人才优先的高度加大城市科技投入;注重对高素质科技人才的聚集,加强科技教育资源向科技生产力的转化。
<p>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p>1. 生态环境规划目标
<p>到2020年,将三门峡市基本建设成为城市功能支持系统完善、生态环境质量良好,产业结构合理、绿色制造业发达,社会与自然环境相对和谐,城市内部功能布局合理,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社会文明安定。
<p>2. 生态环境空间格局
<p>三门峡市划分为“一轴、一带、两区、四核”的空间格局,并通过生态廊道加以保护、区划。
<p>3. 生态环境保护支撑保障体系
<p>从管理体制、经济政策、技术支持、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以及对外合作与交流等五个方面来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得以实现
<p>五、生态型宜居城市建设
<p>1. 目标
<p>为了提高三门峡的城市宜居度,我们提出了以下的目标: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良好的城市环境;实现“绿色交通”;住宅建设多元化;产业多元化。
<p>2. 政策
<p> 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必然条件。
<p> 良好的城市环境:保证清洁的饮用水。清洁的空气质量。
<p> 绿色交通:优先考虑步行、自行车、轻轨,支持公共运输体系和计划的改善;以有效手段减少汽车废气的污染;提倡城市的“精明增长”,采用公共交通导向发展(TOD)的城市规划模式;发展自行车和行人网络,并将其作为区域交通体系的一部分。
<p> 多样化住宅,创建“宜居城市”,自然要保证市民“安居”,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住宅环境。
<p> 产业多元化:建设宜居城市,需要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作支撑。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多元化,才能实现就业最大化。
<p>六、交通发展战略
<p>1. 指导思想
<p>梳理长途过境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避免相互间的消极影响,发掘、培育和善用其积极作用;打造区域经济圈交通平台,积极促进区域经济互动与整合;强化东西向市域城镇群的交通联系;营造湖滨区高标准绿色交通体系。
<p>2. 交通发展对策
<p>构建三门峡-运城都市区区域交通平台;强化市域东西交通走廊;建设都市区交通体系,营造城市空间发育新机会;搭建城市内部绿色交通体系。                                                                                  http://www.thupdi.com/asp_user/read_caseinfo.asp?id=321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10-27

建议把山西平陆县归三门峡,这样市区黄河两岸可以协调发展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10-28

夹河而治,不好管理,虽然都南京,武汉,哈尔滨那样的先例,三门但是毕竟不能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